危重患者的转运管理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811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24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患者的转运管理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危重患者的转运管理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危重患者的转运管理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危重患者的转运管理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危重患者的转运管理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患者的转运管理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患者的转运管理ppt课件.ppt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重患者的转运管理,急诊科 王 静,内容,转运的抉择沟通与联络转运人员转运物资转运方式转运的具体方法转运发生意外的应急处理转运质量评价,标准与指南,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_(草案).doc推荐意见1: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要的诊治,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推荐意见3:重症患者的转运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转运床。推荐意见4:重症患者的转运需配备监护治疗设备及抢救药品。推荐意见5:转运开始前应尽可能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并有针对性地对原发疾病进行处理。推荐意见6:转运前应与接收方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做好充分准备,

2、以保证转运安全。,标准与指南,推荐意见7:转运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监测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推荐意见8: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及医疗行为需全程记录。推荐意见9: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危重病人转运的关键,转运的抉择,转运的目的 患者得到连续安全的救治危重病人转运的抉择 转运的效益远远大于转运的风险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危重病人的转运风险,危重病人的生理准备、代偿功能有限。转运过程中的搬动、姿势的变化有可能加重潜在的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上的紊乱。转运中的环境的变化有可能造成患者身体的不适和应激。,危重病人的转运风险,呼吸机功能差错氧气供应不

3、足气管移位监护设备差错药物治疗的静脉通道不畅或脱落,转运的禁忌症,无法在转运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氧供和通气(球囊、呼吸机)无法保证转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法对心血管状态进行充分监护无法进行有效的气道控制参与转运的合适的人员未能全部到场,二、沟通与联络,良好的沟通是转运成功的重要保证转出与接收单元的医生要事先沟通患者病情、有关治疗、转运计划及接收方的接诊能力。转运过程中保持即时的联系和信息的通畅。医患之间的沟通,让其了解患者的病情、转运的必要性、转运计划、转运时间、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并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字(授权人)特殊情况:无代理人无授权人,有医疗机构负责人或

4、授权的负责人签字。,三、转运人员,转运必须制定特定的负责人转运小组至少包括2人:训练有素的医生1名,护士1名,必要时配备呼吸治疗师1名接受过专业技术和转运技巧的训练,能熟练使用常用医疗设备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熟悉诊治经过,四、转运物资,设备配置的原则是便于携带,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保证转运途中患者保持气道通畅和氧合、相对稳定的生命体征推车及相关装置必须能够随意通过转运路径中的任何部位(电梯、门等)所有设备必须能在任何特殊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便于监测,确定使用直流电源设备电池的充足。对于需要精确药物的患者强烈推荐输液泵,输液用品换成不易碎品,将玻璃瓶换成软包装袋。必要的药物准备

5、:急救药、麻醉剂、镇静剂、肌松剂等。,转运用药物,转运用设备及物品气道管理及通气装置,鼻胃管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便携式吸引器及各种型号吸引管各种型号的加压面罩简易呼吸器喉镜(弯镜片2、3、4号,备用电池、灯泡等)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开口器管芯,牙垫牙钳、插管钳环甲膜穿刺针氧气瓶及匹配的减压阀、扳手、流量表便携式呼吸机听诊器润滑剂专用固定气管导管的胶带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气胸穿刺针/胸穿包,转运用设备及物品循环管理设备,心电监护仪及电极袖带式血压计及各种型号的袖带除颤仪、除颤电极板及耦合剂各种型号的注射器/针各种型号的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用止血带静脉输液器,输血器输液泵及微量泵三通开关皮肤消毒液无

6、菌辅料,转运用设备及物品,其他设备,体温计血糖仪及试纸鼻饲管及胃肠减压装置约束带电筒和电池通讯联络设备止血钳/止血带创伤手术剪外科敷料(海绵、绷带)脊柱稳定装置,选配设备,环甲膜切开包各种型号的储氧面罩多功能转运呼吸机PETCO2监测器胸腔闭式引流设备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加压输液器输液加热器装置经皮起搏器,五、转运方式,院内转运工具:重症转运床(抢救床) 普通病床、平车不能安全固定 必需的医疗设备,六、转运的具体方法,转运前准备稳定患者病情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转运交接,转运前准备(一),确认转运人员的职责预先通知目的地接收单元(病情、时间及其他注意事项)确保转运交通工具到位检查各个设备,检查并记录

7、各项必要参数(职责分明)准确设定各个设备的报警参数,转运前准备(一),能在任何停留地(放射科、超声科)提供空气、氧气、负压吸引及电源需要具备心电、血压、指脉血氧浓度的即时监护,机械通气的患者有条件者还可利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进行监测除颤仪、吸引器便携式呼吸机/手动呼吸球囊儿科病人:专用的设备,转运前准备(二),检查所有转运设备齐全和功能良好(如氧气是否足够、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担架是否固定稳妥),并有备用品生命指标正确显示并能便于被所有转运人员看见气管导管位置正常所有引流管工作正常并安全,转运前准备(三),药物准备妥当,备用的液体和血制品静脉通道足够和通畅病情记录、影像学资料及必要的表格(包括

8、病情通知书、转运同意书、转运交接单等)转运前对原发疾病需有针对性处理(创伤、骨折、高热惊厥、癫痫影响呼吸循环者等),与家属的沟通,家属对危重患者要转运往往十分紧张和焦虑,详细向家属解释,往往可使之安心。转运医生和护士在出发前,需与家属接触,并做好以下工作:告诉家属患者的诊断、目前情况、为何要转运及预后。介绍转入单元的情况。离开前签署必要的知情同意书。,2.稳定患者的状态(一),评估患者的气道安全性。转运前接转运呼吸机以此前相同的参数通气,观察患者能否耐受并维持氧合稳定。应对循环功能进行评估。保持两条通常的静脉通路,必要时安置中心静脉导管。转运前应尽量保证理想的血压、组织灌注与尿量,控制活动性出

9、血。,稳定患者的状态(二),应对神经系统进行评估,通过患者意识状态、双侧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存在颈强直及四肢活动等进行评估。在最终转运前最后再次确定患者的准备情况:最后的药物运用、液体更换等。,机械通气者注意点,若患者再上路前还不需要立即插管但在途中有可能插管者,则应在离开前做气管插管,以避免在途中进行这一操作。应给予充分的镇静,必要时用肌松剂,避免人机对抗。必须准备经皮氧或脉搏氧饱和度监护仪。转运前必须考虑是否存在气胸,若有气胸需做引流。,3、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最佳的转运路线。随时保持多方良好的通讯联络。转运途中应将患者妥善固定,防止坠床事件的发生各种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各种管路

10、固定可靠。转运中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始终站在病人头侧),对任何病情变化或突发事件均需及时处理,并记入患者转诊病历中。为接收方提供相关记录做到转运前后监测治疗无缝隙衔接。若途中突然出现病情变化,最好停车处理或就近抢救,然后上路。,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病人转运的基础护理学知识检查转运工具性能。根据病情和体重确定搬运方法(一人、二人、三人、四人)。患者头部枕大轮,推行中小轮在前,转弯灵活,上下坡时,头部应位于高处。进出门时避免碰撞房门。颅脑损伤、颌面外伤以及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颈椎损伤的病人应用颈托等保持脊柱稳定。,转运意外的处理,我们医院HLZD-007危重患者管理制度第九条当患者需院内检查或转运

11、时,要做好以下工作:1、充分评估患者,备齐相应药品及物品,做好人力准备,有效应对意外,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搬运方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做好保暖。3、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转运意外的处理,泰安市中心医院危重患者转运时发生意外的应急预案Word 文档.docx急诊科急诊科转运意外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docx,4、到达后的交接,检查接收地的设备状况。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更换上述设备后立即检查患者的状况。与接收单位进行床旁病情交接。在接收单位对病情确认后签字后方能离开。清理补充转运器械物品,为下一次转运做好准备。,七、转运质量的评估,要提高转运质量,必须定期回顾转运

12、状况,通过总结分析,可改善转运工作。常规评价:通过记录,根据患者到达转运目的单元时情况,稳定患者方法,处理后状况到达转运单位情况,包括体温、血压、血运情况等。总体评估:转运是否延迟时间,延迟原因:人员关系、设备出错、床位关系等。,转运流程,评估患者情况是否稳定?,是,评估是否需要转运,现有医疗条件是否满足患者抢救需要,否,比较转运的利益与风险患者是否适合转运,是,选择转运目的距离、医疗资源、床位、患者选择确定和联系接收单元,转运是否被接受,进行复苏和抢救:控制保护气道建立静脉通道液体复苏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检查,维持现有治疗,否,是,否,否,是,转运流程,获得转运同意书和家属的许可选择转运方式(陆地或空中):价格、患者耐受力、距离、气候因素、适合参与转运的人员、设备、药物与接收单元间联络为接收单元拷贝必要的医疗文书资料,启动转运:必要时镇静必要时再次确认各项情况转运中持续医疗记录保持通讯畅通,转运完成,进行转运评估以便质量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