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500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十一病区 辜娜,一、现状,危重患者常因转科、诊断性检查、特殊治疗以及手术的需要进行院内安全转运,院内转运时间虽短,但存在很多医疗安全隐患,由于危重患者病情急重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有资料显示,院内转运可增加转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也较平常高9.6 1。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方式成功转运危重患者,对降低危重患者的伤残率及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尚无危重患者转运指南,各地医疗机构对危重患者转运也无统一标准。为了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现将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新进展综述如下。,1 转运前准备,.病情评估

2、 负责转运的医师、护士共同参与全面细致地评估患者的病情,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了解用药情况、异常检验处理情况,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固定是否牢固,尤其是人工气道。双人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外出检查的项目、目的地。,1 转运前准备,1.风险评估 负责转运的医师、护士共同评估患者转运的获益与风险,如患者途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积极做好应对准备。评估完毕,履行告知义务,如向患者和(或)家属告知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预后,以及对转运途中采取的风险应急措施,以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信任和配合,自愿在“危重患者转运知情同意书”上签

3、字同意转运。转运前通过风险评估,有助于降低途中突发性意外事件的发生,杜绝医疗安全隐患。,1 转运前准备,1.3 患者的预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通路及各种管道通畅,观察各管道连接处衔接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明确病因的躁动者,遵医嘱给予止痛、降压、导尿、镇静等处理,并上护栏,必要时上约束带,防止抓伤、拔管等意外事件发生;低血容量患者遵医嘱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以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注意心力衰竭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微量泵调整,颅内高压患者的降颅内压处理,外伤患者出血部位行有效止血及包扎,高热惊厥患者行抗惊厥、降温处理等。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预处理,使患者尽可能的达到最佳的稳定状态,提

4、高了患者对风险的耐受力,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1 转运前准备,.重视转运人员的安排 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风险评估,确定负责转运的护理人员的数量及层级,禁止 N 或 N层级的护士单独负责转运。如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不平稳,需两名以上护士护送,其中主要负责转运的护士必须是 N层级及以上的护士担任,并且主管医生同时前往。主要负责转运的医生、护士,必须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接受过危重病转运培训,掌握转运相关的理论知识、转运流程,熟悉不良事件的防范和安全管理,具备危重病监测和救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应急应变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搬运技巧、处理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Kue等研究表明,由专业

5、人员进行转送,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而 Winter调查显示,在危重患者的转运中,只有 配备了足够的医护人员。,1 转运前准备,1.急救物品的准备 准备便携式专用急救箱,箱内放置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便携式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痰装置、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氧气装置、微量注射泵等)。氧气宜使用便携式氧气瓶,以确保输入氧气的浓度和氧流量。转运相关物品定数量、定点放置,专人管理,班班交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1 转运前准备,.转运工具的选择及性能的评估 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检查转运工具的性能,如车轮、刹车、护栏性能,确保转运工具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成人

6、重症患者转运时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转运床。,1 转运前准备,.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转运的目的,如何配合及途中有关注意事项。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给予细心的心理疏导和安慰,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消除他们的顾虑,以取得他们的信任与配合。而且通过沟通有利于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发生,。,1 转运前准备,1.提前与接收科室沟通协调 转运前应与接受科室沟通协调,简单扼要地汇报病情。做出转运决定后,通知接收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到达后能及时进行各种检查、治疗,同时确保转运途中绿色通道的畅通,如准备好电梯,保证转运过程及时、安全、畅通,缩短转运交接时间及

7、患者的等候时间,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 转运前准备,.搬运注意事项 搬运前先评估各管道情况,并妥善放置和固定好管道方能搬运。搬运时根据伤情灵活选用不同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方法,动作轻而迅速,避免震动,尽量减少病人痛苦。对颈腰椎骨折的病人需 人同时搬运,保持头部躯干成直线位置。对肢体骨折患者在搬运前应予固定,搬运时注意保护以防加重损伤。搬运后注意患者体位舒适度,检查各管道情况,如尿管在搬运前防返流而夹闭,搬运后及时打开,保持通畅;气管插管深度患者在搬运前后均要观察记录,防止脱管而影响通气。,2 加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测和生命支持()循环系统监护与支持。转运途中将患者头部偏向一

8、侧,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口唇、皮肤颜色及四肢温、湿度和指(趾)甲的颜色、静脉充盈情况。注意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注意观察脉率、脉律、心率、心律,评估心功能及循环状况。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呼吸系统监护与支持。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及时清除病人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合理给氧,根据患者的病情及SpO 情况随时调整氧流量,确保病人获得有效的氧疗。气管插管的患者用简易呼吸器或简易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呼吸,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严防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神经系统监护与支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

9、及语言表达、面部表情、双侧瞳孔变化,观察患者有无颈项强直、颅内高压的情况,对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呼吸循环支持。,2 加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加强转运时的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打折、受压、堵塞、滑脱,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确保两条静脉通路通畅,防止堵塞和滑脱,以便抢救时及时用药。正确搬运,防止再损伤,注意保暖,保护病人隐私,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2 加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 转运途中一旦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就地抢救并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以便得到专科救治。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行气管插

10、管接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遵医嘱准确、迅速使急救药物;如出现呼吸困难、口周紫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立即取半坐卧位,迅速清除口腔、鼻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的病情、血氧饱和度适当调高氧流量,机械通气患者适当调高氧浓度或配合医师重新调整呼吸机各参数,注意观察患者自主呼吸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有无人机对抗现象等;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立即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快速静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转运途中应控制高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同时认真书写患者转运护理记录单,如途中监测各项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及检查治疗情况,以及转运途中抢救及治疗经过等。,3 转运后的交接,护送人员将患者转运到目的地后,仍要重视

11、转运末期患者的安全,交接双方在患者床边,通过手腕带、病历等共同确认患者的身份,共同安置好患者。护送方医师、护士与接收方主管医师、管床护士应认真、详细交接患者的病情、管道、用药、特殊检查结果、皮肤,以及转运途中的情况。谷荣等强调进行床边交接时,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避免交接的内容对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影响。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无疑问后共同填写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登记本,护送方方可离开。,4 小结,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目的是为了转科、检查、诊断、治疗,院内转运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意外拔管、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尤其是血压的改变,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甚至导致死亡,不但影响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

12、产生医疗纠纷,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安全转运护理,以确保患者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效。目前,美国已制定了危重患者院内与院间转运指南 及婴儿与儿童危重病转运指南,我国还未颁布相关危重患者的转运指南。总之,护理人员成功的院内安全转运对降低危重病人的伤残率、死亡率,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赖海燕,卢桂花,秦丽平 神经外科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检查的安全护理J 广西医学,():卓雪英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护J 全科护理,():林洪波 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下半月版),():邱文英,林伟芬 风险评估在保障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的作用J 当代护

13、士(下旬刊),():赵伟英,金静芬,王志娟 移动 ICU 的构建和应用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韩瑾琪,何 晴 危重患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 基础医学论坛,():K ue R,Brow n P,Ness C,et al A dverse clinical events duringint rahospital t ranspo rt by a specialized team:A preliminary repo rtJ A m J C rit Care,():Winter M W Int rahospital transfer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14、prospective audlt within Linders M edical Centre J A naest hIntensive Care,():Bambi S T he risk of int rahospital transpo rt to patients J C ritCare N urse,():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草案)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参考文献,高 琳,王世荣 护理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中的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胡 芬,王桂兰 护患治疗性沟通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赖天为,韦柳青,龙 琼,等 ICU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

15、前护理评估的方法与体会J 护理管理杂志,():张 静,周海萍,黄丽丽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探讨J 医学信息,():钟娟,梁金清,黄珍贤 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探讨J 广西医学,():李素玲 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呼吸道的安全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谷 荣,丁昌兰 ICU 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J 护理实践与研究,():M arcus G,Sara W,Bengt F Wo rries and concerns ex periencedby urse specialists during interhospital transpo rt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critical incident study J Intensive and C riticalCare N ursing,():A rden R J,Q uirke S Improving safety and documentation inint rahospital t ranspo rt tool fo 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J Intensive C rit Care N urs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