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发展史.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812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1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操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体操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体操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体操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体操发展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操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操发展史.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现代体操运动传入我国,体育专家和学者对体操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已作了不懈地努力和探索。仅 20 世纪的百年间,出版各类专著、编著和译作等达 964 部之多1。但是研究学校体育中体操发展历史的却很少涉及。如:李世铭,韩毅编青春和力量的旋律:谈谈新中国的体操运动(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9 年),陈镇华,陆恩淳,李世铭著中国体操运动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 年)等仅是以竞技性体操运动为主要研究内容。因此了解学校体操运动发展历史更多的是从体育史、学校体育史以及教育理论研究等有关资料、文献之中查证。如: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主编学校体育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丛书,海南出版社,2000 年

2、);王其慧、李宁编中外体育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颜绍泸、周西宽著体育运动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年);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匈牙利拉斯烙孔著,颜泸等译体育运动全史(中国体育史学会,1985 年);谷世权主编中国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1981 年);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年);伍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年);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年);王华倬著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等等。另外,余广鑫

3、,赵瑞娟论新世纪体操的涵义(湖北体育科技,2002 年第 2 期);吕树庭等体操与体育一个史学的视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4 年第 2 期);郑幸红等体操运动的起源及健身功能的研究(体育科学研究,2001 年第 3 期);吴润平“体操”词义刍议(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 年第 1 期);白刚中国近代体育史中的兵操、体操与体育(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 年增刊);曾小武中国近代学校兵操兴衰评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 年第 2 期)等等,从多个方面,对体操和学校体操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作出的阐述,将使本研究能立足于此基点之上做进一步的探索。由于我国针对国外体操发展尤其是学校体操方面的研

4、究缺乏,像李佐惠美国体操教育史上的四次争论与启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年第 6 期)之类的论文很少见到,导致该类研究在横向比较上的相对薄弱。2.5 近 10 年我国学校体操的改革概况查阅了 1994 年至 2004 年的国内体育类学术期刊,涉及体操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约 872篇。学校体操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2.5.1 中小学体育中的体操教学改革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体操内容和教学的改革已成为人们探索研究的重要方面。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曹建民中学男子体操教材多棱谈(体育科学,1994 年第3 期);林春源等西北地区中学体操开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西安体育学

5、院学报,1996年第 4 期);吴晓红试析江苏省中学体育课体操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湖北体育科技,1997 年第 4 期);彭庆文等学校体操教改的理性思考(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 年第 2 期);汤群丰等素质教育观下中学体操教学探讨(福建体育科技,2000 年第 4 期);常言珍等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内容的运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 期);陈新熙等刍议学校体育中的“学校体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 年第 2 期);张卫平对华东三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体育科研,2001 年第 1 期);王锦芳学校体操教学的忧患与对策研究(浙江师大学报,2001 年第六期)

6、;杜兆斌等山东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之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 期);张予南等对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冷与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刘志明学校体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宁波大学学报,2003 年第 3 期);宋战兵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体操教学内容的分析(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等等。纵观这些研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体操教学内容的讨论,认为目前的一些体操内容已不适应学校体育发展的形势,需要进行筛选和技术改造; 对体操健身价值的讨论,认为体操在增强学生体质、调节身心等多方面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学生的形

7、体改善,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的提高以及优雅姿态的培养等具有突出的功能;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讨论,认为教师在体操教学中,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因材施教,还是教师的示范能力、保护和帮助能力等方面亟待提高; 对学校体育设施的讨论,认为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设施不能满足体操教学的要求,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 对学校体操开展的影响因素的讨论,认为有社会学因素(如独生子女等),也有学制问题(如达标影响、应试教育模式等),还有体操教学模式的制约等等。2.5.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学校体育教师的“母机”,对中小学的体育改革具有敏感性。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无论是在师资培养方向、教育管理

8、,还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一直是积极探索、不断改革。目前在体操教学改革中已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8内容涉及有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如:黄兆辉等关于高师体育系体操课教学内容及体系改革的思考(体育学刊,1997 年第 4 期);陈俊钦我国体育院系体操必修课程教改现状与发展趋势(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年第 2 期);陶新等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探讨(体育与科学,1997 年第 6 期);高雅玲等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整体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体育学刊,1997 年第 4 期);吴维铭等体操大单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体育科研,1997 年第 2 期);陈锡尧等对当前

9、我国体育学院体操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的探讨(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 年第 2 期);李永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系统结构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年第 5 期);张涵劲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冯张昌从学校体育的变革探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改革(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蒋世玉等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沈芝萍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新体系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年

10、第 4 期);闫虹等探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改革思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沈芝萍普通高校体操普修课程指导思想的探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年第 5 期)等等。另外,由于对教材的功能的新认识,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改革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如:赵虹等关于体育院校体操教材建设的思考(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 年第2 期);陈显松体操必修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第 4 期);王伯华关于建国以来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材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年第 3期);吴维铭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体操”教材整体框架设计(北京体育大

11、学学报,2003年第 6 期)等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综观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改革,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对学校体育中的体操属于教育领域的讨论,并认为应围绕培养目标确定体操教学内容和模式; 根据目前大量削减体操教学课时的实际,对如何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的讨论; 体操教学中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体操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等问题的讨论; 体操教材的改革,体操教材内容体系的研究等。2.5.3 体操教学改革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对体操本质和基本理论的认识仍较为模糊,对学校体育中体操的非竞技性和所属教育范畴这一前提认识不清,在许多研究中把学校体育中的器械体

12、操归为竞技体操。 在中小学的体操教学改革中,对新形势下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和不足,存在着以经验判断现象,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从性。 有关体操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及影响的研究很少;学校体操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的体操教学与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脱节现象,缺乏与中小学体育改革现状的沟通联系,研究大多由上而下,如从培养目标去推理体操教学改革等,研究带有一定的偏面性。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教学模式创新不够,方法不多。 有关中小学体育和体育教育专业中体操内容的改革,只是围绕一些简单动作的数量的增减变化上,缺乏对动作

13、的改造和创新研究。4.1 体操概念与分类4.1.1 现实中有关对“体操”的困惑与争议在现代体育领域,几乎人人都知道“体操”,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曾经是体育代名词的“体操”,现今被人们理解得越来越狭窄和局限了,简直成了竞技体操的代名词了。笔者在实地观摩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时曾对一些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从中反映的现象列举如下。场景:某中学女体育教师进行健美操教学后课间休息。笔者问:你们学校体操教学开展的情况怎么样?教师答:我们学校基本上不上体操的内容了,因为一是动作有难度,危险性大;二是现有场地器械也不利于我们开展体操内容的教学。笔者无语。场景:某中学体育教研室中与两位不同中学的体育教研室主任交谈笔

14、者问:你们对学校开展体操教学有什么看法?主任答:我们学校从领导到我们教师都不太赞同在体育课堂中开展体操内容的教学,学校强调“安全”是第一位的。笔者问:那你们在体育课中做不做操,练不练队列呢?主任答:那肯定有的。哎,想想体育课中应该是有体操教学内容的。以上情况在走访中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教师们一面抱怨体操难以在学校中开展,却又对学校中日常开展的体操活动熟视无睹,反映出人们对体操的理解还存在着明显的偏见。从文献资料来看,有关体操概念理论,在旧中国的文献中没有相应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对体操的定义与分类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下列表格中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有关体操概念的定义(见表 411、表 41

15、2)。表 411 高校体操教材版本可对体操概念的定义体操教材版本 体 操 概 念61 年体院版 没有定义79 年体院版 体操运动一般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正确完成各种类型的不同难度的练习,并要求有一定艺术性,借以实现体操目的任务的一种手段。85 年体院版 体操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通过徒手、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进行各种身体操练,完成各种类型和不同难度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借以实现体育任务的一种手段。87 年高教版 体操是以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并且有一定艺术性的体育项目。95 年高教版 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

16、或成套动作,并且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2000 年高教版 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表现人体控制能力,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运动项目。2005 年高教版 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表 412 其它书籍中对体操概念的定义书名 编写者 出版时间 体操相关定义体操(体育院校函授)蒋一鹏 1996 年一种以人为的方式,根据人体生理条件,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完成各种类型的不同难度的练习,并要求有一定艺术性,借

17、以实现体育任务的一种手段。体操大辞典 曲世奎 1999 年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进行的各种身体操练,完成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各种难度动作而实现体育任务的一种手段。体育大辞典陈安槐陈荫生2000 年人类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并对人体姿态和造型有特定要求的一种身体练习。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周西宽 2004 年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各种不同难度动作的身体练习。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 1982 年徒手或借助于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一类体育项目。有关“体操”概念的研究还零星地散见在一些体育类期刊上,如吴润平撰文“体操”词义刍议中对体操的定义是:“体操是体育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18、进行身体操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性,通过徒手、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进行各种身体操练,完成各种类型和不同难度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借以实现体育目的的一种手段。”1。另外,现代汉语词典对体操的定义是:“体操”是体育运动项目,徒手或借助于某些器械进行各种动作操练或表演2等。以上对体操的定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操的本质和特征,但是在科学界定上仍有商榷之处。这一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如,曹恒海认为:“概念表述也不够准确,内涵含糊、外延庞大,不但没有把现有的体操内容的共性找出来,也没有抓住体操的实质精髓部分而同其它运动项目完全区别开来”1。吴润平也指出:“有

19、关体操一词的词义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教学参考资料和教科书都缺乏一个较为完整的解释”2等。因此,对体操概念的探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4.1.2 对“体操”认识混乱的原因探析对“体操”不同理解和解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体操发展变化的因素,又有传入我国后受时代变迁和不同文化、教育、体育思想的影响,还有体育工作者对体操理论的研究深度不够、创新不足等。4.1.2.1 古希腊“体操”形成时内容的宽泛性以及人们长期与“体育”混用国际上“体操”一词产生于公元前 6 至前 5 世纪,当时希腊已进入奴隶制社会1。希腊语称体操为 Gymnastike,它是由 Gymnos(裸体)和 techne(技术)组合而成的,

20、意味着裸体训练身体的技术,即是在身体训练意图下有意识进行的运动方法。由于是裸体进行的操练,故被称作体操。而后,德文的 Gymnastike(体操)、俄文的 MHACKA(体操)、现代英语的 Gymnastics(体操)以及日语的体操和中文的体操等,其意均是由希腊语 Gymnastike演化而来的2。在古希腊的一些文献中,“体操”与“竞技”是作为并列的两个概念使用的3。后来出现了一些国家把“体操”和“体育”混用现象。如德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先驱古茨穆斯(J.C.F.Guths,Muths,17591839)于 1793 年出版的青年的体操一书中,也使用“体育”和“属于教育的身体练习”这样一些用语4。

21、强调了“对人来说是唯一的,最有价值的教育体操”。由此对“体操”的认识从古希腊直至近代,它实际是体育的代名词,即使在“体育”一词产生以后的整个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它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应用较之“体育”也广泛得多。另外,随着人们对“体操”认识的不断深入,“体操”自身的概念和理论也在发生着变化。如古希腊体操的主要内容是跑、跳、投掷、拳击等运动,而近代体操则主要是适用于军事、医疗、教育诸方面需要的徒手操和带器械的身体练习,已不包括田径、球类等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一些新的教育学说,特别是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广为传播,人们开始对形形色色的旨在训

22、练军人的体操体系的教育价值产生怀疑,对用“体操”这个术语来表达体育的实际内容也提出了异议。1919 年,美国教育界和体育界展开了关于体育目标的广泛讨论。其中,威廉斯(J.F.Williams)在体育组织与管理(1922 年出版)一书中抨击了当时流行的机械呆板的形式化体操,认为这种教育体系只重身体,忽视心理,是教育中的畸形现象。他主张学校体育应列入教育计划,并提出一系列旨在改革学校体育的措施。通过这场关于体育目标的讨论,使“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这一体育概念(狭义)逐步建立起来,从而使“体操”和“体育”这两个长期混用的概念终于划清了界限。正是由于上述变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自 2

23、0 世纪 20 年代之后,陆续将学校“体操”课改为“体育”课。5 4.1.2.2 体操首先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进入我国学校“体操”一词是在洋务运动(19 世纪 6090 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并在一些学堂开始了体操运动。洋务运动前期,虽然在军队中广泛使用“洋操”一词,但它的含义是西洋兵操。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中国举办了一批以军事学堂为主的新式学堂,设置“操课”或“体操科”的主要内容是“兵式体操”。戊戌变法时期,“体操”一词较为普遍地使用起来,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尤其重视并热衷于提倡体操。在改良派于 19 世纪 80 年代创办的湖南时务学堂后,康有为于 19 世纪 90 年代初期在所办

24、学社(万木草堂)中,均设置了“体操”课程。20 世纪初,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改革时期,随着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体操”被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而开设。但是必须指出,当时的“体操”课无论是课程名称还是课程理念和具体内容,都是日本移植过来的;另外,清朝统治者之所以实施体操,其着眼点仍然在于培养“军国民”,在体操的实施过程中,强调“严整纪律”而施以“兵式体操”。由此可见,体操在引入我国之时就已将丰富的内容局限在了“兵操”这一狭隘层面上。4.1.2.3 新中国成立后注重竞技性体操运动缺乏体操理论的系统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前,体操运动是在学校中开展的,因而对体操的认识也更多体现在

25、非竞技性体操领域。新中国成立之初学习前苏联,开始以竞技性体操为主要内容,并一直影响着人们对体操的认识。从 1979 年版体操教材到 2005 年版体操教材中的体操定义来看,仍然是以偏向于竞技体操概念作为体操概念的定义,在形式上又缺乏逻辑学理论对概念定义的基本要求。因此,使体操分类标准的科学性难以体现,导致出现了二、三、四、五、六等多种分类方法。由此可见,体操基本理论研究和创新的不足,是人们长期对体操运动认识模糊的主要根源之一。在现有的体育教学大纲中,以竞技体操项目内容排列教材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体操认识集中指向竞技体操。另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竞技体育,发展竞技性体操是我国奥

26、运争光的目标之一。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竞技体操不断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将竞技体育的文化育人功能演绎到了极至。但不幸的是,这更是强化了竞技体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竞技体操成了体操的代名词。由此可见,对体操认识的模糊既有历史的根源,也有体操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等综合因素所致。4.1.3 体操概念的定义对概念作出科学的定义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科学地对体操概念进行界定将有利于学科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人们对体操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更有利于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从现有的相关理论对体操概念定义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方法不当的问题,经验判断和主观想象的痕迹明显,如,“表 411 高校体操教

27、材版本中的体操概念”和“表412 其它书籍中的体操概念”等。但,前辈们的研究,无疑为今天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如,应用逻辑推理方法进行概念定义时需要对已有的概念进行比对。在对现有的体操概念作综合比对后,提炼出的关键词有: 对体操的练习形式比较认可的是:“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进行练习; 对动作的描述是:完成不同“难度”动作; 对动作完成要求是:具有一定“艺术性”; 对项目的属性的认识是:“身体练习”。由此,尝试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对体操的内涵进行探究和诠释,力求走出经验判断和习惯思维的怪圈,并作出相对科学的、明晰的定义。4.1.4.1 学校体操与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1995 年 3

2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 17 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2。教育法和体育法从立法的高度,再次确立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与其它学科一起共同担负着培养和教育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而学校体操既是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基本手段之一。因此,学校体操无论是在内容的选

29、取上,还是在具体的教学中,都应紧紧围绕培养全面发展人的目标为中心。4.1.4.2 学校体操与非竞技性体操的关系学校体育最主要的功能是:健身功能、教育功能、个体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竞技功能等。其中健身功能和教育功能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3。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操属于非竞技性体操。非竞技性体操的健身、教育、益智、娱乐以及促进个体社会化等功能符合学校教育的要求,对全面培养学生起着其特殊的作用。另外,体操作为学校体育中的教学内容,还应当在内容的选取上以健身与教育为侧重点,结合非竞技性体操的普适性、针对性、以及动作难度递进性等特点,为学校各学段的体育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但是要注意的

30、是“素材”“教材”,要将非竞技性体操内容作为学校体操教学内容,还需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选取,使之成为学校体育中的“有用之材”。4.1.4.3 学校体操与竞技性体操的关系首先,学校体育需要担负起传承运动文化的重任和发掘运动文化的育人功能。由于竞技性体操通过其特殊的媒介和载体能对大众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学校体操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竞技运动文化的教育,以体现竞技运动文化育人功能。其次,学校体操虽然不属于竞技性体操范畴。但竞技性体操丰富的内容无疑为学校体操的开展在内容和形式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想象的范围。同样,要将竞技性体操中的一些内容引入学校,也要进行研究和改造,重组

31、、配伍的过程是实现素材到教材的转变所必要的,以适应和满足学校体育的需要。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对学校体操有了较为明确的了解。学校体操至少包含了以下几点内涵: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因而在学校开展的体操活动属非竞技性体操范畴;学校体操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学校体操教学中承载着体操文化教育的任务;体操为学校体操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但要成为学校体操内容须进行筛选、改造和系统,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和满足各学段的教学需要。因此,对学校体操的定义是:在学校中为实现教育、健身目的,以非常态身体姿态表现身体控制能力的的基本身体练习。4.2 不

32、同时期我国学校体操的发展4.2.1 18641949 年旧中国的学校体操4.2.1.1 现代体操传入我国的历史渊源(18641902)从鸦片战争到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清朝末年癸卯学制颁布前的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虽然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学校1。但是还是可以从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变革的书院以及资产阶级兴办的新式学堂的发展中,寻觅到体操活动的缕缕痕迹。如,据史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WMateer)1864 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这是目前史料记载中我国最早设置体育课程的学校2。此外,1881 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章程中所列“课程汇表”则更为详细地记

33、载了该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情况:预科第一学年设有打球、第二学年设有体操;正科第一、二学年设置体操;第三学年设有身体学3。另外,上海圣约翰书院开展的体育活动除了田径运动外,还有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网球、棒球、游泳等4。随着反日侵华掀起的尚武习兵热潮,上海圣约翰书院每周曾开过两次兵操课5。到 19 世纪末,西洋兵操在清军中逐渐推广,据史料记载:约在 1894 年的“甲午战争”前,清廷编练新军所引进的西洋兵操中,大体上是英、美兵操和德国兵操杂用的。但在甲午战败后,以学习德国兵操为主,主要是单兵教练与队列训练,也教习单双杠、木马、平台等器械体操。而英国兵操所包括的主要是队列、刺杀、战阵与战术等6。1

34、898 年,清廷户部与兵部曾在给江南道监御史曾宗颜的一封公文中,提到“精练陆军,一律改为洋操。”“洋务派”新军的洋操,主要内容就是单兵教练,队列教练,加少量器械体操。这样,西方体育传入中国最先的接受者是“洋务派”新军,最先传入的项目是兵式体操和部分普通体操7。洋务运动期间西方兵操的引进,对后来学校体育内容的设置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洋务教育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西学”,培养科技人才。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教育内容上增加了西文和西艺课程1。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陆续开办了一些学堂,据统计,同光年间(1862 年1895 年),清政府先后创办了 23 所洋务学堂2。其中一

35、些军事学堂聘有外国教官(先是英、美、法国人,以后是德国、日本人),依照外国军事学校办理。军事学堂除开设一些近代军事学科外,并设有体育课程。18941900 年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的王恩溥老先生 1958 年时的回忆记录:“那时的体育活动内容,作为校内正式的体育课程的,有击剑、刺棍、木棒、哑铃、足球、跳栏、算术竞走、三足竞走、羹匙托物竞走、跳远、跳高、爬桅等项。此外还有游泳、滑冰、平台、木马、单双杠及爬山运动等。我们那时所学的体操,最初为德国操,主要演习方城操及军事操,后来到了戊戌年间(1898 年)就改为英国操了”3。1898 年“百日维新”达到高潮,而在教育中的改革主要是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

36、制度,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如 1899 年湖北自强学堂开设了“方言(即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理科、汉文、体操和兵操”等 8 门课程。学生上课时间每天上午 5 节,下午除星期六外每天 2 节4。其中,体操周课时占总周课时的 6.0%,兵操周课时占总课时的 6.0%,体操和兵操合计周课时占总周课时的百分比则达到了 12.1%(表 421)。另外,在当时兴办的新型普通学堂中,也大都把体操内容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例如,上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3 个学年均设有体操课程,其体操教学内容是,第 1学年柔软体操,第 2 学年柔软体操,第 3 学年兵式体操。又如上海三等学堂、绍郡中西学堂、广州教忠学堂

37、等,均设有体操课程6。至此,当时体育学科作为学校分科课程的地位基本上得到了认可和确立。其体育学科内容主要是德、日的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及一些运动性游戏7。为癸卯学制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和实践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逐渐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深化。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的侵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使西方体育也随着这种文化侵略而渗透到了中国的教育系统。与此同时,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意识的知识分子也对传统封建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着力的改革。体育教育进入学校教育课程就是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当时体育课程最主要内容的体操也是一个从无

38、到有的过程,其传入的渊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作为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化教育和文化入侵形式之一的教会学校,虽然只有少数教会学校开设了体育课程,但是却在客观上搭建起了西方体育运动传播的桥梁。教会学校无形之中对中国的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起到了某种示范或催化剂的作用。同样,教会学校中出现的体操内容是中国学校体操雏形,为后来的新政学制制定学校体育内容提供了素材。 洋务派新军和学堂中的体育活动,是中国较早出现的近代体育。洋务派主要是从军事需要的角度引进西学,纯粹是从增强军事力量出发,其在军队、学堂中开展一些近代体育运动,与整个洋务运动一样,是为了稳定和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由于聘请了英、美、德、日等外国教

39、官,并根据军事需要,引进的体操内容是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有普通体操和一些田径运动组合成为综合教材。这些内容也为近代学校体育的产生和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提出以发展德、智、体三种基本要素的教育目标模式,因而对学校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在改革后的新式学堂中,体操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被予以确立,体操内容成为当时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由于这一时期的教学实践,为中国近代正式学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体操运动是由国外传入中国,主要目的是练兵、西学,内容主要是德、日的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教员多是聘请外国人或是留

40、学归来人员,在传授中不免生搬硬套甚至连口令也是用外语,普及程度不高,在学校中开展又受到一些保守势力的抵制。因此缺乏体操的基本理论形成。4.2.1.2 癸卯学制时期的学校体操内容及教学实践(19031911)1904 年 1 月 13 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订奏定学堂章程1。因公布时在阴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1905 年,清政府又明令废止科举制度。从此,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体制和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并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体操课2。奏定学堂章程

41、对体操课程做了以下规定3: 初等小学堂体操课的规定 教育宗旨: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以识字之民日多为成效。 学制:5 年毕业。 体操课程目标:使儿童身体活动,发育均齐,矫正其恶习,流动其气血,鼓舞其精神,兼养成其群居不乱、行立有礼之习;并当导以有益之游戏及运动,以舒展其心思。 规定课时:课程总课时每星期不得超过 30 学时。体操课各年级均为每周 3 学时。 体操课教学内容:一年级:有益之运动及游戏;二年级五年级:有益之运动及游戏,兼普通体操。 高等小学堂体操课的规定 教育宗旨: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从童年

42、皆知作人之正理,皆有谋生之计虑为成效。 学制:4 年毕业。 体操课程目标:使身体各部均齐发育,四肢动作敏捷,精神畅快,志气勇壮,兼养成其乐群和众动遵纪律之习,宜以兵式体操为主。 规定课时:课程总课时每星期不得超过 36 学时。体操课各年级均为每周 3 学时。 教学内容:各年级均为普通体操、有益之运动、兵式体操。 中学堂体操课的规定 教育宗旨: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学制:学习年数以 5 年为限。 体操教法要求:中学堂体操宜讲实用,其普通体操先教以准备法、矫正法、徒手、哑铃等体

43、操,再进则教以球竿、棍棒等体操。其兵式体操先教单人教练、柔软体操、小队教练及器械体操,再进则更教中队教练、枪剑术、野外演习及兵学大意。 规定课时:课程总课时每星期不得超过 36 学时。体操课各年级均为每周 3 学时。 教学内容:各年级均为普通体操、有益之运动、兵式体操。教学开设情况: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将体育课称为体操课,也叫“体操科”的,其内容有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普通体操是美国刘易斯(DLewis,18231886 年)的“新体操”,其渊源仍是德国式、瑞典式体操的基本动作,只不过另加了一些带轻器械的操法。据作新社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出版的普通体操法一书中较为详细介绍队列队形、徒手体操以

44、及轻器械体操内容和教法。普通体操的主要内容有: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球竿操、木棍操、火棒操、藤圈操、投豆囊等1。兵式体操是德国和瑞典的那一套,主要内容有:柔软体操、各个教练、小队教练、中队教练、枪剑术、野外演习及兵学大意等2。另外,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体操的实施情况资料记载较少,主要是一些教育家们对当时体操课的回忆记录。1903 年以后的短短几年间,各地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学生逐年增多。如小学生人数:1902 年仅 850 名,1903 年 22866 人,1904 年 85213 人,到 1909 年已达 1,469,412人。到 1912 年,全国共有学校 87,272 所

45、(内:小学 86,318 所,中学 832 所,高等学堂 122所)3。但大量新学堂的开设和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体育教师的奇缺。体育师资中,真正受过体育专业训练的极少。当时除一些留日学生学过体育外,国内刚刚开始兴办培训体育师资的学校。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大量任用从军队中退下来的下级军官为体操教员。这些人不但不懂普通体操,甚至对兵式体操也只知道喊几句“立正”“稍息”之类的口令,做些队列练习。这样,在体育课上往往以兵操代体操,又以列队代兵操,人们把上体育课叫做“下操”。 1905 年广益丛报82 号刊出体操改良一文,反映了当时体操科的一些情况。引录如下:“苏垣私家蒙小各学堂,迩各习体操,以为尚武

46、之计。惟各教员半非学堂出身,于体操一门原非素习,以故所教各种各样,诸多牵强;以致学生习之,不但不能舒畅筋骨,而少年体骨脆弱,因而致病者所在多是;以致人皆不知教员之不善,转咎体操之伤人,相戒子弟勿上操场。是亦学界之大阻力,所望亟于改良可也”。4郭沫若著少年时代一书对清末学校“体操科”有生动的描述:“那时的洋操真有趣,在操洋操的时候,差不多一街的人都要围拢来参观”。“那时候的立正并不叫立正,是叫齐奥克次,叫向右转是米拟母克米拟,向左转是西他里母克他里,走起步来的时候便西、呼、米、西、呼、米的叫着。大家莫明其妙,只觉得有趣,又觉好笑。这些很奇怪的口令,在当时的人自然觉得是真正的洋货了,但可不知道究竟是那一洋,这秘密在现在当然是解决了的,这全是日本的口令,所谓西呼米西呼米者,就是一二三、一二三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