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积德造命法.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824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399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福积德造命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9页
修福积德造命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9页
修福积德造命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9页
修福积德造命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9页
修福积德造命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福积德造命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福积德造命法.doc(3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修福积德造命法袁了凡家庭四训讲记净空法师讲述免费赠阅献给勇于改造命运的人“命中注定”,大家耳熟能详。但 是真有一个操纵命运的主宰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自己”!人虽是命运的主人翁,却常为命运所戏弄!愿 您看完此书后,能走出被命所运的阴霾,成为一个勇于创造命运的人!届 时求富贵 得富贵求升迁 得升迁求健康 得健康求子女 得子女 有求必应 心想事成您不是命运的奴隶,而是命运的主人真正掌握、操纵命运的勇者。 献给勇于改造命运的人 前言(007) 一、利根直探心源顿修(011)诚明是圣贤之道格除物欲提起觉照守心如守城对境如临阵 二、钝根断恶修善渐修(034)赵阅道无愧于天袁了凡命自己造 三、格物致知之

2、真义(054)去妄克欲防邪存诚 四、深明因果 止恶修善(064) 一、立命之学 (一)孔公算准宿命(090) (二)云谷劝导改造命运(101) 改造命运的原理(101) 改造命运的方法(110)知过确实反省寻出薄禄无子短命之因(110)针对缺失彻底改过(121) 修福积德超越宿命(139)考试夺魁无子得子高中进士延寿廿余年 教子知过改过 修福积德(174) 二、改过之法 (一)改过之因避祸纳福人之常情(181) 吉凶祸福皆有预兆(181) (二)改过的基础三心圆发(186) 羞耻心知耻能生大勇(186) 畏惧心知畏能生诚敬(195) 勇猛心知勇则能振奋(207) (三)改过的方法(211) 从

3、事相上改强制于外病根还在 (211) 从明理上改事理既明过将自止 (213) 从心地上改一心为善正念现前 (228) (四)改过之效验过消有吉兆过重有凶兆蘧伯玉行改过之学 三、积善之方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250) 古德十人以证之子孙昌旺显贵 贤良高官厚爵神明护佑(250) (二)什么是善(277) 善的辨别真假端曲是非正偏 满半大小难易(277) 善的定义有益于人是善 有益于己是恶(280) (三)随缘尽力修十善(308)与人为善以身作则爱敬存心各得其所成人之美爱才惜才育才劝人为善多方开导救人危急如及时雨兴建大利提倡社会福利舍财作福破悭除吝护持正法敬重修饬宏扬敬重尊长忠孝传家爱惜物命以育

4、仁慈 四、谦德之效修福积德以谦保之 (一)满招损谦受益(346)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古德五人以证之(346) (二)虚心屈己受福之基(356) 一、怀才不遇行善不昌(361)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 二、灶神现身列举意恶遭殃(364) 三、勇猛止恶修善改造命运(383)高中进士失子复得孙儿满堂自享康寿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诸

5、佛的法印。佛法是讲原则、讲道理的。所以佛经有五种人说,除佛之外,其馀弟子、天、仙、化人所说的,只要和佛说的宗旨一样,不违背佛的原则,佛都承认它是佛经。我们看看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等于是佛经。佛是讲理的,并不是只有佛自己说的,才称为佛经。这就是佛教值得人尊敬,值得人赞叹的地方。因此凡是符合佛陀教育的原理、原则,我们都应该看成是经典。尤其是这本书,经过祖师的证明,一再提倡,它是我们学佛的根基;不但是学佛的基础,也是一般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创造命运是有一套学问,它是有理论、有方法的,这些理论方法就在这本书中。本书的分量虽然不多,但对于这方面确实掌握住纲领。所以

6、我们想要改造命运、创造命运,乃至学佛真正有所成就,都要依本书的道理方法为基础,可见本书对于我们学佛修行是何等的重要!近代虚云老和尚在参禅法要里面,提到修学佛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深信因果。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地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二、严持戒律。戒律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初学的人,不必在律学上斤斤计较,能把五戒十善持好就行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就是出家同修,能将五戒十善持好就很好。明朝的澫益大师,通宗通教,著作很多,在律宗里,他也算是一位律宗的大德,但他在戒学里却自称是出家沙弥。他的学生成时法师,不敢跟老师比,就自称出家优婆塞,就是守五戒。所以我们学佛能严守五戒就很好了。近代的弘一大师

7、,也是严持五戒,自称出家优婆塞。三、坚具信心。不能被外面邪知邪见所动摇。四、决定行门。八万四千法门,我们选择修那一门,决定行门以后,绝不轻易改变。具备这四个条件,才算是真正学佛。所以,这四个条件,可以说是我们今后弘法利生不但是弘教,就是在宗门里面,也是不能缺少的。总而言之,老和尚确确实实指出了今后弘宗演教的方向,这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在四十华严甘露火王这一章里,提到了修学有六大纲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是佛陀在华严会上所说的,任何世出世间的学问,都超越不了这六桩事,经文里述说得非常详细。甘露火王是一国之主,每天还会犯错,他除了处理政事以外,还要抽一点时间来听经。在宫廷里有讲堂,要请谁来讲呢?

8、总是一些有大智慧的大沙门、婆罗门,或者证了道果的圣人,请他们来演讲。国王率领大臣们,天天都上课,习以为常。所讲的内容,可归纳为六大类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那些法与我们有利益?那些法与我们有害?就是这六桩事情。世出世间学问,归纳起来亦不外这六桩事,也就是叫我们能辨别善恶、辨别正邪、辨别是非、认识利害。学问之道无他,如此而已。了凡四训在这方面提出了相当正确的看法。了凡四训是这本书的名字,“了凡”是写这本书的人。了凡的“凡”字,有两种说法。第一是讲到人,如果不是佛、菩萨、罗汉这些圣人,就是一个平常的凡人。“了”是明白,也是完结的意思。“了凡”就是明白做个平凡人是不够的,应该

9、要做最上等的人。就是说凡是平常人所动那些不好的念头,要渐渐消除,所以称作“了凡”。第二、就是指作者袁了凡先生。他是明朝人,原名黄,字坤仪,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府的吴江县,原本命中注定没有孩子、寿五十三岁、官做到县长。但他喜欢做善事,并且信仰佛教,因积极修福积德而改变了命运无子得子、高中进士、官位追赠到尚宝司少卿、享寿七十四岁。因为他是一个大善人,所以大家都尊重他,称他“了凡”先生。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教训他儿子的四篇文章,我们读起来,当然与经典不相同。这四篇文章从头到尾细看一遍,几乎都是说我们的毛病,知道毛病就得要改,不改就不能入道。所以这四篇当中的两篇改过、修善是四训的重点。我们印的这个本子,有

10、印光法师的序文,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玄义(简介)来读,序文的小注,是尤惜阴居士作的,相当扼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利根直探心源顿修圣贤之道。唯诚与明。祖师的这篇序,这两句是总纲。圣可以称为佛,贤可以称为菩萨。我们通常讲“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是贤位的菩萨;初地以上至十地菩萨,则称为圣。我们要想成佛、成菩萨,从纲领上讲,就是这两个字诚与明。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什么法门也离不开这两个字,离开这两个字,方向就错了,就是常言说的盲修瞎练。我们如果能守住这两个字,这就是菩萨道,也就是圣道。怎样叫做诚?诚很不容易做到。在佛法里讲诚,就是“定”;明就是“慧”。诚是体,明是用,金刚经、楞严经里面说

11、得很多。诚就是如来藏的性体,就是常住真心,在菩提心里面讲,就是直心。佛在无量寿经里,给我们说的“至诚心”,就是诚的意思。明是智慧,对于一切事相、一切事理,都能够通达明了而没有错误,叫做明。所以明在我们初学佛的人来说,就是省察的功夫。我们要常常反省、检点、观察,而后才能做到改过,才能够做到积善。改过与积善,在世尊教法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要建立在诚、明的基础上。我们如果没有诚明,就不晓得什么是恶,什么是善,那还谈得上改与积?唯有诚明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改恶,要修善。所以,诚也就是自净其意。诚明两个要同时具足,即诚而明,即明而诚,就是佛法里讲的定慧双修,修到定慧不二的时候,

12、自自然然就证果了。证什么果呢?圣道当然就是证得圣果无上菩提;也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无障碍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圣果。所以祖师在这里给我们一语道破:圣贤之道无他,诚明而已。不但整个了凡四训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说世出世间法都是以这个为根基。所以说,了凡四训教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诚、明这两个字。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圣就是圣贤人;狂就是凡夫、愚昧、狂妄之人。愚狂之人和佛菩萨的分别在什么地方?祖师给我们指出来,在于一念;一念可以说就是上面的诚与明。以下祖师引用书经多方章的两句话:圣罔念则作狂,简单的讲,佛菩萨如果失掉了觉察,就是凡夫。罔念就是失掉觉察。念是觉察,罔是失掉、

13、没有了。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罔念就是不觉;起了无明,圣人就变成凡夫。狂克念则作圣,念是觉察,克是克服。凡夫要是念念觉悟,他就是佛菩萨,可见得凡夫与佛菩萨,不过就是迷悟一念而已。由此可知,觉察的功夫太重要了!在佛法里讲,就是“照”的功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诚,“照”就是明。诚而明,寂而照;明而诚,照而寂,圣凡的分别就在此地。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操纵得失之象,操是操守,纵是放纵。我们要是有操守,圣贤之道就可以得到了;我们要是失掉了操守放纵、放逸我们就得不到了。这种现象,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14、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就把操守失掉了,生生世世都是放纵,而养成了放纵的习气,现在叫我们操守,很难提得起来。因此真正有志要想修圣贤之道的人,就不可不勉力操持了,这就要带一点勉强。谁勉强你呢?你得要自己勉强自己,要勉励自己奋发自强,不可以稍生纵任。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刚才已说过,诚是体宇宙万法的理体;就是常住真心,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来藏性。四圣六凡皆是依据如来藏性。藏性虽然随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但藏性确确实实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我们再作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每天照镜子,镜子好比真心,清净光明;镜子里面所照的影像,好比真心照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无论照好的相、丑的相

15、、善的相、恶的相,镜子的体从来没有变过。性体亦然,所以凡圣同具不二,随缘不变,这是真心。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存养的存,是讲我们的存心;养是修养;省是反省、省察。我们要是能不断地在这里存养反省,我们就可以从凡夫达到圣贤的果地。这是把超凡入圣的原理、原则,给我们指出来了。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我们现前是博地凡夫,既然在凡夫地位中,我们很少会用诚明的功夫。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不觉察,就会做错事。一不觉察,内心生起愚痴烦恼,贪、瞋、痴、妄等等的邪念,忽然发动了,这是意业;身与口,免不了要造种种罪业。为什么有这些呢?因为我

16、们没有觉察。如果能觉察,就不会有贪、瞋、痴、妄。我们想想看,有几个人会用?会用觉察,就是我们常讲的提起“观照功夫”,观照功夫叫觉察。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如果能在日用平常,依经训的标准观察内心、外境,绝不会起贪瞋痴妄,这叫诚与明,这叫行菩萨道。楞严经里有两句经文“观相原妄,观性原真”。这八个字,我们要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境界相一现前,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立刻就觉悟到“相”是虚妄,“性”是真实的,就不会有妄念,不会有贪瞋痴慢了,这就是“觉察”,也就是前面讲的省察功夫。这一点我们千万要记住,不能错会了意思,如果觉察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情,这样你觉察一百年,也还是一个凡夫,那是不觉,这

17、就是会用功和不会用功的区别。我们读诵大乘经论,有没有受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依经中的教训去做。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我们不能觉察善恶、是非、利害,则真心遂受锢蔽。佛经常讲,真心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如金生锈,如镜蒙尘,一片天真遂为人欲所蔽”。金、镜子,比作真心。生锈、蒙尘比作贪、瞋、痴、无明;有了这些东西,一片天真遂被人欲所蔽,这个意思是五欲六尘把我们的真性盖覆住了。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我们的所作所为失掉了中与正,都是偏,都是邪;既偏且邪,就落于小人肆无忌惮之一路。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作所为,是不是偏与邪呢?要说我们偏见,我们就不高兴;说邪行,我们也不高兴。自己要检点自己,

18、如果自己时时被外面境界牵着鼻子走,如何能得到中与正呢?自己要明了、要晓得、要承认,这才叫勇。勇于认错,勇于改过,这是超凡入圣的根本。若不加一番切实工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祖师这几句话,都是为发心想学圣学贤的人所讲的。既然发心想学圣学贤,就一定要做切实工夫,这里着重在切实两个字。克除净尽,克除五欲六尘、偏邪之见,不但要除,还要除得干干净净。如果不能够把这些偏邪的知见去干净,就愈趋愈下没有底极。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有过失,要发心改过自新,能改过才叫“大勇”。我们中国圣人所讲的三达德“智、仁、勇”,与佛讲的三菩提心意思是一样的。谁是真发菩提心?谁具足三

19、达德?能够承认自己过失,能够改过自新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圣贤人。否则我们依旧是悠悠泛泛,如这里所讲的徒具作圣之心。徒是徒然,指有心,但没有去做。我们想成佛、想成菩萨,但日用心行并不像佛菩萨的想法,永远是个妄想。前面说修圣贤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改过修善,必然是造恶积恶;积恶愈积愈深,那有不沉沦的道理!永沦下愚之队,入了下愚那一队去了。这对于一个发菩提心,已经闻到佛法,知道发心,知道佛法功德利益,而不能够确实去修证的人,实在太可惜了!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成佛作祖难不难呢?成佛作祖这桩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问题是我们肯不肯做。诸位同学,这次启讲,感触很深!我读此

20、书是在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五三年)前,如今我讲经已经讲了十八年,讲了凡四训是头一次,应当在二十年前就要讲了;以往都是在大乘经典里面兜圈子,好高骛远,建的是空中楼阁,没有好好地在基础上下功夫!二十年前我就看过印光大师这篇文章,虽然是看了,没有看清楚,没有把它当一回事,也不觉得很重要。一看了凡四训是世间法,是父亲教训儿子的,讲的话还不错,还有点道理,就不再去理会它了。现在二十几年下来,都搞的空中楼阁,一事无成。回头再看这本小册,大彻大悟,才晓得这是无价之宝。这本书是大小乘的基础,没有它,大小乘都落空。我们现在要作圣,确实不难,从这里打基础。我们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照着去做,命运立刻就会改过

21、来。大家要能好好的做,三个月就能见效了。祖师告诉我们为什么作圣不难呢?因为在自明其明德。这是大学上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也就是前面讲的诚与明。明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人人本具照耀天地之真心。明德上面再加一个明字,可见这个明德,现在是不明。为什么不明呢?被五欲六尘的烦恼所盖覆住了。我们想作圣,只要把我们的明德恢复就行了。换句话说,把本来的明德上面那些障碍、蒙蔽去掉,我们的明德就恢复光明了。下面是教给我们明明德的方法。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物是物欲,是对于物质上生起种种贪求的欲望,我们把它归纳为五欲六尘。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格”为格杀。格杀什么呢?格杀五欲、贪、瞋

22、、痴、妄念。尤注为“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之谓”。明明德要从这里开始,这就是佛法常讲的“放下万缘”;格物就是放下万缘。万缘是什么呢?“万缘”就是物欲;物欲障碍我们真心,障碍我们清净心,如果我们不能将它放下,不能将它格正,清净光明的觉性就不能透出来。致知就是看破。我们得要有智慧,“努力觉照,勿令昏散之谓”。这里的知,不当一般的知识讲,这个知是觉的意思,尤注注得很好“觉照”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讲明的意思。致知是觉照,念念觉照,这是真实学问,格物是真实功夫;“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要从这里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

23、理情想。暂萌于心。这里再细说功夫与学问的方法。倘之一字是假设,假设人欲之物,如果不能极力地格除拿佛法来讲,就是放下再放下,彻底地放下。这确实是很难,有人对钱财放得下,对名位放不下;有些人名放得下,利又放不下。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总有一两样放不下的。世间法放下了,出世法也要放下;极力格除,除到干干净净。楞严经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说得相当精辟。空、不空如来藏,都是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为什么要我们彻底放下,因清净心中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就是此处讲的极力格除,格除得干干净净,心里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这时真如本性里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现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来了。真

24、正的智慧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面求来的,像明镜一样,明镜的光明不是外面来的,是它自己本来有的。镜子上面的灰尘盖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只要把灰尘去掉,便恢复它“照”的作用。“能照”是镜子本来的,并不是我们给它的。聪明智慧是本来具有的,心地愈清净,智慧就愈高。心愈净、愈定,智慧就愈大,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看一个人的心定不下来、静不下来、心里一团糟,这个人绝对没有智慧。世出世间法是一样的,办大事的人,心常常是静止不动的。什么境界现前,他都能如如不动,这样的人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事情一临头,心里就慌乱,这种人绝对成不了器。我们要开智慧,就要从定境中下手。所以我们要是不能够极力格除

25、物欲,本有的真知没办法现前,亦难彻底显现。换句话说,我们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有十分的功夫,就透十分的智慧。智慧的显现,就以我们格致功夫的深浅而定。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这句话也就是教我们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不断觉照,就是使觉照的功夫不要间断。为什么呢?觉照的功夫一间断,无明就起来,烦恼就现前。我们觉照的功夫提起来的时候,无明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好像霜露一样,觉照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霜露就溶化了,烟消云散了。可见得这觉照的功夫,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常起觉照,重要是在常字。偶尔

26、的觉照我们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这个字。其实觉照的功夫,在我们现在的人来讲,有五分钟、十分钟,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自己想想,在一天当中,有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觉照?恐怕从早到晚,一刹那也没有。但我们听经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点,在认真听讲的时候,会有一点觉照的功夫。但是离开讲堂以后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来。如果不常常听经、看经的人,单单烧香拜佛,恐怕一生当中,难得有几次觉照现前。失去觉照的现象,就是违理情想。理就是指前面的诚与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严所讲的“相妄性真”之理,金刚经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违背这个理,一定是落到情识一端去了。情想起来就是分别执着,这时候就是“识”作主了。理

27、是“性”,情是“识”。换句话说,转本性成阿赖耶识,成为情想。转真如本性成阿赖耶识,就是“转圣作狂”了,这是大大的颠倒。祖师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觉照功夫,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不要常有违理情想,连暂时有这个现象,也不可以。由此我们可体会得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深意。“念”就是违理情想,我们不要怕,怕的是没有觉照。只要有觉照,违理情想立刻就烟消云散,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复光明。“如此则庶乎处暗室无亏,履平地若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这是尤注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虽处暗室也不做亏心事,因为我们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光

28、明的。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见。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几句话,对我们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被境界转呢?所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是我们不会修。印光祖师在这里,才传授我们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要虚、要明,洞彻两个字是形容虚明的。心里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牵挂,不可以有执着。为什么不可以有呢?因为真心里本来没有。凡是心里有牵挂、有分别、有执着,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这些。我们要觉悟,心里有牵挂,就要想到这错了。妄心在用事,就要认识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如镜当台,心好像明镜一样。随境映现,随着外面的境界映

29、照。古人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候的外国人,我们称作胡人。外国人走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现一个外国人的影像。“汉”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在镜子面前,现的是中国人的影像。事实上镜子里,并没有汉跟胡,镜子里面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它可以随着境界而现像。虽随着外境现像,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并不能转变它,因为它永远如如不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地里头一物也没有,无牵无挂。如果说看到镜子的像,觉得这像不错,把它画上去,那就染上了,就为境界所转了。我们现在很可怜,随着外面境界转。眼见色,为色所转;耳闻声,为音声所转,一点都作不了主。古人把这样的人比喻作老牛,牛被人用一根绳

30、子穿在鼻子上,牵着走;叫他到东就到东,到西就到西。我们现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尘牵着走,我们想想看可不可怜!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作不了主宰。我们不知道,真心是不动的、是空寂的、湛然的、灵虚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不认识自己。禅家话头里面,有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本人,我们不知道。没找到本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里,迷失了。外面境界相与我们有没有干涉呢?没有干涉,正如同明镜现像一样。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丑陋。镜子照的像,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何干呢?并不相干。所以我们自己的心就是一面镜子。神秀大师讲:“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五祖也很赞叹,因

31、为初学的人能够这样用功,也就不错了。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我们这个心像明镜一样,照虽然照,一尘不染。好、丑、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之心如镜子,实在不染、如如不动,我们初学能够这样用功就不错了。虽然这不是第一义,也算是第二义,与第一义就相差不远了。楞严经所谓的第二月,捏目所见的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心比喻作明镜台,是第二月,也就相当难得了。所以外面五欲六尘的境界,确确实实与自己心性没有关系,这个道理要是明白了,自然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有多自在,多自由!境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我要等待着它;去了,心里也没有烦恼,不留恋。就像明镜照物一样,来的时候,明镜没有欢喜;去的时候,也没有烦恼

32、。几时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能做到这样,我们在佛法里面,基础算是打好了。好像盖大楼,地基已经打好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如不动,这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我们都想得到这样的功夫,可是话说回来,这个功夫真正修学起来,又谈何容易。难与易,在于我们自己的诚心,如果我们诚心地去做,就不难;假如我们放纵地去做,那就难了。我们不认真,马马虎虎地做,很难有绩效。下文是祖师教给我们对治的方法。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心里面妄想分别、贪瞋痴慢的念头,只要一动,马上就要对治。这种念头一动就是病。在这一动念时,立刻就下针砭,要治疗它是很容易办得到。必须要想法子对

33、付它,剿除令尽。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这个比喻很好懂。把烦恼比喻为贼,这是佛经常用的比喻;六种根本烦恼,也称之为六贼,因为它能贼害我们的真心本性。把我们真如本性里的功德智慧都障盖住,而不能现前,所以把它比喻为贼。也有的地方,把六尘比喻为贼,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若心执取,这些也能染污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对待烦恼,对付五欲、六尘,正如与贼军对敌一样。我们要是不能克服它,它就要战胜我们;换句话说,不是它投降,便是我投降。我们要能够战胜了,我们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要是败了,就是凡夫,还是在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所以对付五欲

34、、六尘,要像作战一样,不但不能叫它侵犯我们的本性,而且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这功德才能算圆满,才能够成就。其制军之法,就是平素对自己的训练,自己训练成一套看家的本事,来对付五欲、六尘,对付无明烦恼。以上是修行理论的依据祖师教我们破除妄念的方法,应当常使我们的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呢?印祖又教我们,应当在妄念刚刚动的时候,就要觉悟,才能把妄念止住。所以好比作战一样,不但我们要阻止敌人侵入我们的疆土,而且还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一般讲,扫除贼寇当然要靠兵力,而平素练兵,要严以自治。换句话说,一定要严格自治。毋怠毋荒。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

35、非。怎样严以自治呢?在古人当中,举三个具体的事例给我们看。我们要想道业上有成就,在德学上有所建树,看看古人是怎样做的。首先教我们毋怠毋荒,怠是懈怠(懒惰),荒是荒废,这是求学修道很大的障碍。懈怠、荒废必然不能成就,这两点首先要戒除。可是这两点确实很不容易戒除,十个人中恐怕就有五、六个人有懒惰的毛病。我们怎样才能对治懒惰呢?如何对治荒废?对治的方法,就是要从克己复礼做起。首先克服自己的毛病,就是前面所讲的两大毛病懈怠、荒废。主敬存诚,这是老法师教诫学人,成败关键的所在,就在诚、敬。如果内有诚,外有敬,确实毛病就能克服了。真有这样的志气,有这样的决心;再做不到的话,那就学古人。尤注说得好:“颜渊善

36、用克己工夫,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圣训。”这是孔夫子教给他的,颜渊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得力于这四句话,他能够守得住。礼是讲节度,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凡事都要合乎礼节。这四桩事情,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类似四威仪,此处特别注重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在今日环境之下,相当麻烦,为什么呢?现在大家不讲礼;也没有礼。换句话说,我们视、听、言、动,没有标准。古书里面礼记、仪礼是周朝的礼;二十五史的礼乐志,是各朝各代的礼。现在我们民间,有一些婚丧的礼节,还守着满清时代的礼法。目前讲到守礼就相当难了,现在政府公布的国民生活须知,就是现代的礼,我们要遵守。但是所订的可以说是纲领,不够周详,

37、学佛之后,佛门里面有礼节,有生活的标准,就是“戒律仪规”。在家有在家的律仪,出家有出家的律仪,那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订的礼,比世间的礼更为详细、更为周密。我们视听言动都应该遵守这个礼,因为律仪之礼是凡、圣的区别。我们要想超凡入圣,就应当要学习。我们读了凡四训,就能找到最好的标准,不学佛的人,要找到礼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恐怕就不太容易了。曾子之三省,论语里面就有记载。曾子是孔夫子的学生。尤注:“每日以为谋不忠、交友不信、传授不习,三者密密在身心上勘验去。”曾子每天反省三件事:第一、别人拜托我们办的事情,我是不是尽心尽力的做到了。“忠”就是忠实,尽心尽力的做到。也许有人会说,今天没人托我办事,如果这样

38、说那就错会意思了。比如说,你是一个公务员,长官交代你办的事情,就是别人托我办事。要是经商,或是做一个店员,你是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把事情做好呢?纵然是出家人,也不例外。在寺院里,常住有执事,做当家,或者做知客,今天是不是把自己的职务,尽心尽力做到圆满了,都属于这一条。第二、交友不信。你对待朋友,有没有守信。换句话说,有没有信用。第三、传授不习。“习”是温习、复习。老师教你的,你有没有温习,有没有照着做。“习”有温习、实习的意思。曾子也是了不起的人,他的成就是靠每天以这三桩事情,来反省、来检点自己。蘧伯玉之寡过知非,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候的人,名瑗,字伯玉,年二十,已始行返省工夫。

39、这就很难得了,二十岁就觉悟了,就不迷了。天天反省,天天检讨,每一天都是这个样子。所以说“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反省,天天检点,他才晓得每天都有做错事情,事情不怕做错,怕的是不知道,知道就能改过自新。蘧伯玉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人家的功夫就做得贯彻到底,不是做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只要活一天,这种克己复礼的功夫,就要做一天。这是祖师举出来的三个人,这三个人,也正是袁了凡先生自己取法的榜样。祖师在序文里提出来,也教导我们学习。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

40、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厥德。这还是从比喻上来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形容戒慎恐惧的样子。中国大陆,黄河流域一带,冬天都结冰,人可以从冰层上走过去。如果冰结得很薄,走的时候,就要步步小心,一不小心就会沉下去,比掉在水里还危险。掉在水里还可以游得出来,掉在冰层里,那是游都游不出来。所以在薄冰上走要小心谨慎。深渊是像苏花公路,看那万丈悬崖,人走在那里得小心谨慎,丝毫不敢大意。以此形容修心、养性、求学,都应该要有这样的态度。以这个态度,与妄想、杂念来相对;好像你自己练精兵,与敌人相对一样。军威远振,贼党寒心,这是从前面比喻说的。只要你自己能主敬存诚,能做到克己复礼,一切的邪思自然都不能

41、侵入。好比贼兵,看到对方有这样好的训练,这样好的士气,不必打,贼兵就投降了,从此以后就洗心革面。邪念与正思惟,从体上讲是一个,并没有两样。“体”是一个,“相”则不同。“体”是什么呢?在楞严经里面讲是如来藏性,随缘现相;此处讲是尽革先心,聿修厥德。这是指人人本具的明德,明德就是楞严里面讲的如来藏性。只要我们有修德,性德就能现前,这样才能转凡为圣。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贼寇,譬喻七情五欲种种的妄念;赤子,譬喻真心、明德、如来藏性。可见得我们只要有修德,烦恼就变成了菩提。“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要有修德,才能真的明了。觉悟时,烦恼原来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这个比

42、喻好懂。贼寇投降了,洗心革面,他就是良民,就是好的老百姓。这个道理在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很多,这里我们就不必详细说明了。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上行下效,还是从比喻上说。什么叫上行呢?上行是从根本上修,就是修心;在大乘经论里面讲的三如来藏,就是此处讲的上行,是从心地下手心正了,行就正了而不是在枝枝叶叶上着手。诸位想一想,颜子的四勿,当然就做得圆圆满满。如果心不正,勉强去做,向枝叶上寻求,功夫还是不得力,所以会修行的人从心地上下手。率土清宁,率土是指心地,就是比喻心地清净,罪障就消除了。罪业要想消除,实不容易!我们造作罪业不是一生一世,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都在造罪业。固然我们常常讲

43、忏除业障,能忏除得了吗?几个人忏除了?为什么忏除不了?因为都是在枝叶上用功夫。好比锄草,把上面剪干净了,根没有挖掉,过两天又长出来了,这就是永远没有办法忏除得尽的道理。在家礼佛、念佛、拜忏,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再去请几位法师,拜几天梁皇忏、罪业就忏掉了吗?好比草长得快,找个人来修剪修剪,没有除根。除根的忏法,别人帮不上忙,不但别的法师,就是佛菩萨来了也帮不上忙。那怎么办呢?要自己去做。几时心清净了,无始劫来的业障都消除了。所谓是“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无始劫来的罪业,好比霜、好比露水一样,心清智现时霜露就消除了。如果我们心地不清净,业障就没有法子消除干净,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的心地没有达

44、到究竟清净,但是我们向清净的路上走。心地清净一分,就消除一分的业障;清净两分,就消除两分的业障,不是没有效果;到了究竟圆满的清净,那就成佛了。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全都消除了,这叫做真正的修行。我们会不会呢?要是不会,下面祖师再举圣人用功的方法来教我们。如上所说。则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克明明德。诚明一致。即凡成圣矣。这是孔子的话,实在讲与佛陀教我们没有两样。这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记住。从那里做起?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尤注说:“因攻治罪过而觉照。”物是指物欲,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指物质的诱惑。格是拒绝的意思。格物就是你要有能力拒绝物质上的诱惑。由此可知,五欲六尘包括在物字里面,五欲六尘诱惑我们六

45、根,我们六根跟它格斗,要能够抗拒它,不为它所动,不为它所诱,这就叫做格物。我们想想,我们六根要被六尘所动摇,那里还有智慧!没有智慧,就迷惑了。要是有智慧,就不会被物欲所动摇;所以格物之后,才能致知,正知正见才能现前。这一个知就是智慧,本性里面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为什么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因为这是从格物里面得来的;世间聪明才智,没有格物的功夫。可见得这个知,即是佛法里面讲的“觉照”,就是这个功夫。由致知而克明明德尤注说:“因觉照而回复本具真心,照曜天地之本能。”这就是我们的明德,在佛法里面就是恢复了本性,是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我们要知道,明心见性,孔老夫子也做得到。为什么他能做到?功夫路子正确,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诚意,由诚意而正心,所以才能明心见性,而后发挥全体大用;大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老夫子所教诫的,就是菩萨道!后世人不如孔子。为什么不如?不懂得格物两个字怎么讲法。你看后来的大儒,将格物看作研究物质的道理;研究物理,变成现在的物质科学完全用分别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