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782348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定安县龙门镇人民政府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前S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是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一项基本手段。随着“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主义新村镇建设”等一系列先进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客观上促使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更新与转变,进一步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的科学引导与调控功能,势在必行。由于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安县龙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是在土地供给紧缩政策的宏观背景下编制的,己不能

2、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分解落实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分配的用地控制指标,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高效利用,合理利用本镇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进而获取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本规划以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2005年龙门镇人口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本镇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结合本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对全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调

3、整和安排,并划定土地用途管制区,并制定相应管制措施。本规划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2006-2010年为规划近期,20112020年为规划远期。第一章总则1第一条规划修编目的和依据1第二条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2第三条规划修编的原则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4第四条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及布局4第五条土地利用特点及其主要问题6第三章土地利用的战略与目标9第六条土地利用的总体战略9第七条土地利用的目标9第八条土地利用具体指标1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14第九条农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14第十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15第十一条未利用地的开发17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和管制措施18第十二条土地用途分区18第十

4、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区18第十四条一般耕地区19第十五条林业用地区20第十六条园地用地区21第十七条其他农地区22第十八条城镇建设用地区23第十九条村庄建设用地区24第二十条独立工矿用地区26第二十一条旅游建设用地区27第六章耕地和优质农用地保护28第二十三条耕地和其他优质农用地保护28第二十四条确定合理的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连片集中保护优质耕地29第二十五条管护措施30第七章村镇和重点建设项目与布局32第二十六条村镇建设项目32第二十七条旅游建设项目32第二十八条交通水利设施项目33第二十九条独立设施建设项目33第八章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34第三十条土地开发整理任务34第三十一条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5、目标34第九章近期规划35第三十二条规划近期土地调整指标35第三十三条近期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5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6第三十四条强化土地利用管理、切实解决民生问题36第三十五条落实土地开发整理任务36第三十六条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36第三十七条建立规划公示制度,加强群众监督36第三十八条依法公告规划37第三十九条落实规划实施资金37第四十条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测与检查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修编目的和依据1 .规划修编目的规划修编着眼于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重点解决龙门镇近远期土地利用与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明确土地利用的目标与各项用地指标,划分土地用途管制

6、区并落实管制措施,促进龙门镇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2 .规划修编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 .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5)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6)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文);(7)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通知(琼府办200580号);(8) .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9)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7、(国土资发200951号);(10) .海南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戈IJ修编技术指南(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发布)。(11) .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2) .定安县龙门镇总体规划(20092020);(13) .龙门镇南丽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戈IJ(2009-2020)K第二条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配的各项用地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强化土地利用用途管制,健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为龙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合理的土地

8、保障。以建立节约型社会为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树立节约集约用地观,在既不影响经济建设,又能保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定安县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矛盾,统筹协调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和近远期之间的各业用地需求,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促进城乡互动和产业结构升级,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建立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格局。立足服务定安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确保定安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条规划修编的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不断优化用地结构,使土地资源的配置由粗放利用为主向集约利用为主转变,保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9、。2、依法科学编制,多方参与,统筹兼顾,切合实际。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因地制宜,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突出龙门镇特色;有的放矢,完善制度监管。3、坚持供给制约与需求引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各业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与严格限制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4、重视土地资源的挖潜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率。全面推进土地整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实行“集约利用、规模经营”的用地模式。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第四条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及布局根据“二调”数据,龙门镇土地总面积为10358.92公顷,其中农用地为9344.72公顷,建设用地为

10、811.10公顷,未利用地为203.10公顷,分别占镇土地总面积的89.45%、9.02%、1.53%。1.农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1)耕地。耕地面积为5861.13公顷,占农用地的61.57%,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5.54%。耕地主要种植稻谷、玉米、薯类、豆类、糖料、瓜菜及其他经济作物。耕地地域性分布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英湖村委会、红丰村委会、大效村委会、先锋村委会等地,以水田和旱地为主,其中灌溉水田占30.59%,旱地占59.41%。(2)园地。园地面积为2149.8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3.01%,占全镇总面积的20.75%。园地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英湖村委

11、会、先锋村委会、大效村委会、龙门镇农场等地,包括果园和一些其他的园地。其中果园面积272.85公顷,占12.69%;其他园地1877.03公顷,占87.31%o(3)林地。林地面积为1099.51公顷,占农用地的11.77%。林地面积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0.61%o林地主要分布在镇域的英湖村委会、龙门村委会、里沙塘村委会石坡村委会等地,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两者占林地总面积的97.31%o(4)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面积为0.84公顷,占农用地的0.01%o设施农用地面积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01%。(5)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主要包括畜禽饲养地、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用地、农村道路和

12、田坎等。其他农用地面积为311.83公顷,占农用地的3.34%。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01%。其他农用地中的坑塘水面等地类因规模小,多呈点、线状分散分布于镇域内。农村道路用地主要为连接各居民点之间的用地。2005年农村道路用地面积为191.42公顷。2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2005年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11.10公顷。(1)城乡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总面积为522.7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8.15%o其中:城镇建设用地为99.31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7.97%。农村居民点用地为451.

13、8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81.74%,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大,且用地布局比较分散。独立工矿用地为1.60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0.29%,独立工矿主要分布在城镇边缘地带用地较为较为集中。(2)交通运输用地。主要为公路用地,总面积为45.8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65%,公路用地重点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的建设,对与龙门镇的经济发展有着较好的拉动作用。(3)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包括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用地,总面积为138.9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7.13%。水库水面为132.85公顷,占水利设施用地的95.61%;水工建筑用地和其他水利设施用地为6.09公顷,占水利设施用地的4.3

14、9%。水库水面主要分布在河流周围等。水工建筑用地主要分布在各水库周围。(4)特殊用地。总面积为73.61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08%o3 .未利用地未利用地主要包括自然保留地、滩涂、河流水面、沙地、裸岩石砾地。总面积为203.1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96%0其中自然保留地104.70公顷,河流水面95.52公顷,内陆滩涂2.88公顷。自然保留地主要为荒草地,其分布主要零星分布于镇域各个地区;滩涂主要分布在沿河流一带周围;河流水面主要分布于镇的周围。第五条土地利用特点及其主要问题1 .土地利用的特点(1) 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本镇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0.21%,其中耕地面积比重最

15、大,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1.57%o其次是园地和林地,分别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3.01%和11.77%。园地主要用于种植橡胶,本镇是定安县主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2) 土地利用率较高,农用地后备资源不足本镇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已开发利用各类土地10155.82公顷,土地利用率高达98.04%。未利用土地面积为203.10公顷,其中自然保留地104.70公顷,且龙门镇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开发利用的荒草地等很少,且大部分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分布比较零散,地块小,水源不足,适合植树造林的多,宜于耕作的少,且河流水面用地也不适宜开发,因此,本镇后备农用地资源比较缺乏。2 .土地利用主要问题(1)农村居民点利用率

16、不高,利用效益未能有效发挥根据定安县公安局人口和各国营农场人口统计数据,2005年龙门镇农村人口为19014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451.82公顷,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237.62平方米,远远超过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规定的上限(150平方米/人)。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建设缺少系统规划,表现为居民点内部空间结构分散、布局混乱、闲置土地比重较高,土地利用效益尚未得到应有发挥。(2)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定安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加快,需要增加建设用地,不可避免地占用一定面积耕地,未来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17、3)土地利用集约度和规模效益较低。主要体现为农用地利用的市场化程度低和双重用地现象较突出。1.农用地利用市场化程度低。由于部分农民小农意识仍然较强,经营理念和素质较低,土地利用仍处于粗放型阶段;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单位土地投入少,产出少,农业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针对此问题,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化农用地结构和布局,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提高农用地的综合利用和集约利用;抑制农用地置荒或作其他用途,保证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连片性,提供农业规模经营的土地基础;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和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同时建立相应的农村人口、劳动力流动机制,为实现规模经营创造软件和硬件条件。2

18、.双重用地现象日益突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减少,理论上农村居民点占全镇居民点用地的比重应逐年减少,但龙门镇农村居民点比重仍呈逐年增加之势。主要的原因是移居城镇的农村居民在城镇和农村均占有用地,双重用地现象的存在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三章土地利用的战略与目标第六条土地利用的总体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托龙门镇交通区位优势、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和南丽湖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功能强化和景观重塑,实现城镇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快速协调发展,把龙门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结构优化、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镇。第七条土地利用的目标1 .总体目标围绕保障

19、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综合协调耕地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三者的土地利用关系,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统筹各类各区域用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土地利用保障,以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龙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龙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其功能定位对土地利用的要求,结合龙门镇土地利用的特点与问题,在龙门镇土地利用战略的引导下,确定规划期内龙门镇土地利用的总目标为:(1)、落实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加强用地的空间整合,优化城乡用地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0、为加快定安县社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2)、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实现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占补平衡。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利用新格局。(3)、围绕龙门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优化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统筹区域与城乡土地利用配置,优先保障城镇建设、重点区域与重点产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4)、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体系,促进土地功能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有序发展。2 .发展重点在本轮规划期间,一方面借助国际旅游岛契机抓紧完成南丽湖旅游度假区和火山岩“冷泉”建设,积极引进客商,上

21、马一批旅游项目。加快旅游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是提高城镇综合实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另一方面,从建设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入手,向大型商贸综合交易市场发展,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产业。要把发展乡镇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方针,促进乡镇企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开发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充分发挥它们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推进城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深化小城镇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和投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聚集,务工经商,促进城镇化发展。通过工业发展加强对周边村镇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提高工业对当地居民发展的带动效率,促进城镇化的发

22、展。热带农业要进一步企业化、市场化,充分体现其科技特征。热带农业应拓展内涵,把企业化和科技化作为现代热带农业发展的方向,通过科技服务,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旅游业要利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内涵,体现本镇的地方文化特色,发挥旅游资源禀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资源,重点保障南丽湖旅游发展区和火山岩“冷泉”用地建设,把旅游业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并将其发展为以山水风光为核心主体,以休闲度假、康体运动为主题形象,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游览观光功能为一体生态型旅游度假区。第八条土地利用具体指标1 .耕地总量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全镇耕地总量保持在59

23、68.65公顷,基本农田4802.8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0.00%,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71.91公顷以内。2 .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至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770.50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214.03公顷以内,其中龙门镇镇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42.61公顷以内,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控制在403.63公顷以内,特殊用地23.99公顷,旅游建设用地70.83公顷,交通建设用地50.82公顷,水利设施用地6.22公顷。3 .园地指标2005年园地面积2149.8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0.75%;2010年调整为2113.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41%;2020年调

24、整为2077.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06%。4 .林业指标2005年林地面积1099.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1%;2010年调整为1047.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0.11%;2020年调整为995.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61%。规划期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全镇林地资源集约合理开发利用,使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科学治理,热带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热带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热带经济林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全镇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5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指标龙门镇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建设高标准、规模化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

25、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进一步开展基本农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推进土地整理与复垦,落实耕地补充义务量。规划期内全镇根据县级分配指标,地开发整理复垦共补充耕地286.94公顷,其中复垦补充耕地115.94公顷,整理补充耕地171.00公顷,建设占用耕地71.91公顷,规划期内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近期(2006-2010)复垦补充耕地38.26公顷,整理补充耕地56.43公顷;远期(2011-2020)复垦补充耕地192.25公顷,整理补充耕地114.57公顷。各村的土地整理面积和复垦可增加的耕地面积详情见附表30根据对各个整理区域调查的土壤样本进行送检的检测结果,补充区域土地肥力符合耕地利用条件。规划

26、期重点开展农用地的整理以及对未利用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布局主要分布在英湖村委会、英湖村委会、双塘村委会,至规划期末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286.94公顷。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第九条农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到2020年农用地总面积9187.38公顷,较2005年减少157.34公顷,农用地总量的减少主要为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农用地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由90.21%降低至88.69%o1.耕地到2020年全镇耕地总面积为5968.65公顷,比2005年增加215.03公顷,耕地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7.62%,占农用地面积的64.97%。规划期内必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控

27、制在71.91公顷以内。通过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达到286.94公顷以上,其中包括其他各镇的在本镇的补充耕地量,以保证整个定安县内的耕地总量平衡。2 .园地到2020年全镇园地总面积为2077.72公顷,比2005年减少72.1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0.06%,占农用地面积的22.61%。园地面积减少主要是为了保证耕地的占补平衡。3 .林地适当开发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滩涂等未利用地进行植树造林,注重防护林的建设与保护,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到2020年全镇林地总面积为995.67公顷,比2005年减少103.8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61%,占农用地面积的10.84%。4 .

28、其他农用地到2020年全镇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44.73公顷,比2005年净减少167.1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58%0其他农用地减少主要是考虑其过于分散的局面以及较低的生产效率,所以将部分其他农用地转为园地或其他经济作物用地,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5 .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经营性研制的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工厂化作物栽培的生产设施用地及相应附属用地。到2020年全镇设施农用地面积为0.61公顷,比2005年净减少0.23公顷第十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面积770.50公顷,较2005年减少40.60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7.44%。1.城镇工矿用地到2020

29、年全镇城镇工矿用地总面积控制在214.03公顷以内,比2005年增加113.1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07%o其中龙门镇镇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42.61公顷以内。6 ,农村居民点用地到2020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控制在403.63公顷以内,比2005年减少48.19公顷,占全镇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4.36%降低到3.90%。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一是由于龙门镇新村镇建设,二是由于城镇用地的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农村人口流向城镇,造成农村居民点的萎缩。7 .交通运输用地到2020年总面积达到50.82公顷,较2005年净增加5.0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49%o确保新村镇建设

30、对于农村道路网的改建,扩建等用地需求。8 .水利设施用地到2020年总面积达到6.22公顷,较2005年净减少132.72公顷,用地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将水库水面调整为湖泊水面或者养殖水面等。9 .独立基础设施用地独立基础设施用地是指独立于城镇、居民点之外的供水、供电、供气、邮政、电信等呈点状分布的其他基础设施用地。独立基础设施用地全部为新增建设用地,分配到各个村委会,以保证经济发展对于独立基础设施用地是需求。10 其他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宗教用地和殡葬用地,2020年规划总面积为152.21公顷,较2005年净增加78.60公顷,其中主要为南丽湖风景旅游建设和火山岩“冷泉”用

31、地。其中特殊用地为11 .99公顷。第十一条未利用地的开发因地制宜的将部分宜耕荒草地开垦为耕地,充分利用裸土地、裸岩石砾地、滩涂进行植树造林,到2020年全镇未利用地面积为401.03公顷,比2005年增加197.93公顷,其中自然保留的地为133.94公顷,较规划前增加29.24公顷。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和管制措施第十二条土地用途分区依据本镇土地资源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基于土地用途和管制措施的差异性,将镇域范围内的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区,并制定各个土地利用区的用途管制规则与措施,对土地利用实行控制和引导: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耕地区、林业用地区、园地用地区、其他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

32、庄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和旅游建设用地区。第十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副产品供应对主要耕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末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4848.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规则:1、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规定,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各项用地审批。2、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不得在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它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改变基本农田用途。3、建立基本农田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结合国家土地开发整理政策,加强区内的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和农田林网的建设,提高配套能力

3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4、除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经国务院批准可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外,其余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5、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严禁安排城镇村新增非农建设项目和未列入项目清单的其他非农建设项目;区内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6、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中,可以多划一定比例的基本农田,用于规划期内补划建设项目清单内难以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包括难以确定用地范围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用地,不宜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建设项目(如防灾救灾建设、社会公益项目建设

34、等),在不突破多划的基本农田保护规模的前提下,可以不再补划基本农田,简化相应用地报批程序。;7、运用高精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动态监测与评估。第十四条一般耕地区是指除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区,为农副产品生产发展需要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主要包括现状耕地中规划建设占用以外的耕地和宜耕地规划为耕地的部分。规划期末确定一般耕地区面积为1210.93公顷。一般耕地区管制措施: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未利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开发为耕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

35、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能扩大其面积。3、不得破坏、污染或荒芜区内土地,禁止占用耕地进行除农田防护林之外的各类造林、绿化带建设活动。4、禁止非农建设占用区内土地,确保实现规划期内的耕地保有量目标,特殊情况下,占用一般耕地进行非农建设,应当尽量利用劣地,土地用途转变必须严格审批,实行占补平衡;5、提倡和鼓励区域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保持和培肥地力,鼓励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和对本区域范围内的非农用地适度开垦为耕地。第十五条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现有成片的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其中已划入其它土地用途区的林地除外;已列入

36、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项目的造林地,如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活动增加的集中连片林地;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运输、营林看护、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等设施用地,及其它零星土地。规划期末确定林业用地区面积为1040.81公顷。林业用地区管制措施: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严禁擅自改变本区的林地用途。2、加强林地的抚育管理,改善林相,实行有计划更新,不得随意毁林。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缺株,必须及时补种。防止各类非农建设占用水源涵养林及其他各种防户林。加强造林和护林,稳定提高林业用地的综合效益。3、区内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在耕地占补

37、平衡后,方可转换用途;4、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5、鼓励林业用地区内严重影响林业生产的其他用地按照规划要求,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6、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优化林种结构,进一步发挥林地的经济效益,建设永续利用的用材林基地。7、建立区域林地保护补偿的机制与标准,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生态移民等措施,促进林业用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8、由村庄用地规划为农用地区域,可作为村庄用地有条件建设区,在不突破规划村庄用地指标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村庄建设。第十六条园地用地区园地用地区是指为发展现代热带特色农业种植龙眼、荔枝等果树和橡胶、槟榔、椰子等热带木本作物需要及其种植园服务设施建设划定

38、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末确定园地用地区面积为2122.86公顷。园地区管制措施:1、区内土地因地制宜栽培热带作物、热带水果作物,主要用于园果产品生产;鼓励建设热带现代特色农业园区,严禁非本区服务设施的各类建设占用名、优、特种植园。2、优化园地利用结构,间套种耐阴作物,提高园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效益。3、鼓励园地区内影响种植业生产的耕地或其它农用地调整到适宜的园地用地区。4、区内土地严格限制发展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的作物入园,加强科学论证与技术指导,因地制宜栽培热带作物、热带水果作物,禁止建设占用。5、区内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按原用途使用,不得随意采伐破坏。第十七条其他农地区指基本农田

39、保护区、一般耕地区、林业用地区及园地区以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主要包括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牧草地、其他草地以及用于养殖等农副产业的设施用地。规划期末确定其他农地区面积为189.87公顷。其他农地区管制措施: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草本作物和牧草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和为其他农业生产服务,在不破坏生态前提下,适度开发宜农后备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综合效益;2、区内现有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复垦或调整为一般农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农用地,控制区内用途改变,确需改变要按有关规定严格审批;4、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

40、非农建设(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第十八条城镇建设用地区指为龙门镇城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末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为187.75公顷。(1)城镇允许建设区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也是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包括规划期内将保留的现状建设用地和规划新增的建设用地。城镇允许建设区主要包括龙门镇建成区以及规划城镇预留地。用地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

41、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严格执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2)城镇有条件建设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用地,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用地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县城、建制镇建设,包括属于城镇的各类园区用地,各类园区面积必须在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内控制,尽量在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统筹布局,并与周边其他用地相协调;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

42、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新增的用地应尽量依托城镇已有的基础设施少占耕地和水域,避让基本农田、地质灾害危险区;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第十九条村庄建设用地区为农村居民点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全镇范围内的农场居民点和村庄用地。规划期末确定村庄建设用地区面积为468.77公顷。(1)农村居民点用地允许建设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包括规划期内将保留的现状建设用地和规划新增的建设用地。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为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农村居民点建设相关规划相协调;区内新

43、增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主要满足新村镇建设和布局需要,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依据村镇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村庄合并、迁村并点等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程,逐步实现村庄建设的集中化和规模化,提高村庄建设用地的集约水平。(2)农村居民点用地有条件建设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新增的用地应尽量依托农村居民点已有的基础设施少占耕地

44、和水域,避让基本农田、地质灾害危险区。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第二十条独立工矿用地区指独立于城镇、村庄建设用地区以外,为工矿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末确定独立工矿用地区面积为116.57公顷。(1)工矿允许建设区工矿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确定的工矿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包括规划期内将保留的现状建设用地和规划新增的建设用地。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地;制定各类工矿用地审批标准和用地效率考核体系,鼓励盘活工业存量用地;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2)工矿有条件建设区工矿建设用地规

45、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管制规则: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区内土地使用符合工矿建设规划,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第二十一条旅游建设用地区为满足旅游、休闲度假、观光、疗养、娱乐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末确定旅游建设用地区面积为173.36公顷。(1)旅游用地允许建设区旅游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确定的旅游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包括规划期内将保留的现状建设用地和规划新增的建设用地。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特色旅游、生

46、态旅游、相关文化活动及必要的游览设施建设;严禁占用区内的旅游景观资源,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等破坏旅游景观的活动。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旅游有序开发的需要,合理布局基础设施用地;土地利用必须符合旅游区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区内旅游建设用地,禁止旅游设施用地占用基本农田。鼓励在不改变农用地用途前提下发展旅游产业,促使区内土地实现复合功能;(2)旅游用地有条件建设区旅游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允许使用区内土地进行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游览设施建设;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第六章耕地和优质农用地保护第二十三条耕

47、地和其他优质农用地保护(I)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利用各种渠道补充耕地。强化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作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确保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非农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实施“先补后占”,并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严格考核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补充耕地力度,确保全县的耕地保护目标实现。保证规划期末龙门镇的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968.65公顷,2010年的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861.13公顷。同时积极开展耕地补充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增加耕地面积,将通过对农用地整理复垦增加耕地286.94公顷。(2)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合理引导农用地结构调整,保证其他优质农用地数量和质量不降低。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相对集中园地,适度扩大林地面积,合理推进牧草地整治;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不破坏土地耕作层,不因农业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积极发展优质粮食、经济林果、水产等特色产业,重点保障优势产业对农产品生产用地的需求。(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