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政治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8441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讲政治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七讲政治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七讲政治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七讲政治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七讲政治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讲政治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政治发展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章 政治发展,第一节 政治发展理论第二节、政治发展的方式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目标第四节 中国政治发展(讨论),1,t课件,2,第一节 政治发展理论,一、政治发展理论的提出 1、政治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政治发展理论作为政治学的一个专门领域,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这一时期政治发展问题会引起西方政治学者的高度关注呢?这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在战后以意识形态为特征的“冷战”中,为壮大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达到“领导世界”的目的,西方学者首先开始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后来又扩展到西欧一些国家,这样,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政治发展理论便应运而生。,2,t课件,3,2、

2、政治发展理论的演进,迄今为止,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这一时期西方政治学者研究的主题是“现代化”理论。 第二个阶段是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这一时期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 第三个阶段是从7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西方主流派现代化理论和政治发展理论遭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学者的强烈抵制,因而政治发展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衰落,研究的重点也由政治发展道路转向政策研究。,3,t课件,4,二、政治发展的基本含义 1、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互动过程,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政治发展就是通过政治多元化,

3、建立起与一定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多元民主论的开创者罗伯特达尔。第三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和派伊。,4,t课件,5,2、基本含义 所谓政治发展,就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政治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历史演变,是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通过不断变革、调整而趋向合理化、科学化和完善化。 政治发展既是与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同时也是自身各方面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5,t课件,6,三、政治发展的类型和模式 1、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 从人类发展的

4、历史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早启动现代化的进程,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 (1)三个阶段:一是国家建设;二是民主化;三是福利化。(2)三种发展模式:渐进妥协式的发展道路,以英国为典型;激进革命的发展道路,以法国为典型;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德国为典型,6,t课件,7,2、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 后期现代化国家主要指当代的发展中国家。与早期现代化国家相比,后期现代化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后要落后于早期现代化国家,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特殊的任务和特征。 首先,后期现代化国家由于启动政治发展的时间较晚,面临着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 其次,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基本上是

5、一种被动型发展。 最后,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如殖民主义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等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7,t课件,8,第二节、政治发展的方式一、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定义 革命是旨在建立正义和正当的社会秩序的道德行为。 革命是争权夺利的活动,社会范围内的革命本质上就是争夺中央最高权力的社会政治活动。 革命是个人心理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冲突。 革命是社会结构缺陷和国家应付压力的能力缺陷的表现。 革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是社会意义和社会变迁意义上的革命。 所谓政治革命就是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8,t课件,9

6、,2、政治革命的特征(1)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和对立(2)政治力量的对抗和角逐(3)政治权力的变更和夺取(4)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加入 (5)革命过程的短暂和急剧,9,t课件,10,(二)政治革命的条件 1、政治革命产生的客观条件即要具备一定的革命形势。具体说,那就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广大人民群众也不愿再按旧方式生活下去。 2、政治革命产生的主观条件即被统治阶级已形成革命意识并建立起相应的革命组织。政治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只有有机结合起来,政治革命才能适时发生并取得成功。,10,t课件,11,(三)政治革命的类型,(1)美国学者佩蒂根据“革命”主体和规模的不同

7、,把“革命”划分成国民大革命、政变、宫廷革命、叛乱和系统叛乱五种。(2)美国社会学家奥沙利文根据指导政治革命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治思想的不同,把政治革命分为自由民主主义革命、集权主义革命、第三世界革命三种类型。(3)美国政治学家享廷顿以革命对现有政治制度的破坏、对新集团的动员和对新制度的创立三个革命程序在革命过程中的先后性的标准,将革命分为西欧型革命、东方型革命。(4)美国社会学家杰伊以革命的目标为标准,划分为市民革命、民族革命和不成熟革命。(5)马克思划分奴隶革命、农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11,t课件,12,(四)政治革命的方式 政治革命的方式取决于社会政治文化传统、革命主客观

8、条件的成熟程度和革命与反革命的力量对比等多种因素,其中,政治力量的对比是决定性的因素。 1、暴力革命 2、非暴力革命,12,t课件,13,(五)政治革命的作用1、政治革命实现革命力量的社会利益2、政治革命改变政治关系 3、政治革命更新政治体系 。 讨论:革命对政治行为的意义,13,t课件,14,四、政治改革,(一)政治改革的含义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包括:法令法律的修改

9、,政治组织和制度的改革,议会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改革,选举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14,t课件,15,(二)政治改革的特征,1、政治改革其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2、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3、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导4、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5、政治改革渐进而缓慢的过程6、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15,t课件,16,(三)政治改革的目标,政治改革目标的确定和实施有三项基本原则: 1、合理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过程性原则,16,t课件,17,(四)政治改革的方式,1、综合性改革 综合性改革方式就是政治改革者制定全面

10、的改革计划,在改革的最初阶段就全面地加以推开的方式。2、多项分进性改革方式 多项分进性改革方式就是指政治改革者确定其最终的和总体的目标后,将改革内容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项,分期分批加以实施的方式。,17,t课件,18,(五)政治改革的条件,1、政治改革的客观条件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政治改革的客观条件由经济条件、政治文化条件和社会条件三大要素构成。2、政治改革的主观条件(1)政治改革需要一批具有改革取向和政治意识的力行者(2)政治改革需要有合理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3)政治改革要选择的把握有利的时机 (4)政治改革要充分调动本阶级成员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18,t课件,19,(六)政治改革的作用,1、

11、能够缓解或消除社会矛盾,促进和保持政局的稳定与社会的稳定。2、能够完善和革新政治体系,巩固和加强现存的政治统治。 3、能够克服政治生活的弊端,促进政治生活正常健康地发展。 4、能够推动政治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19,t课件,20,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目标,一、政治发展目标的含义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这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从哲学层面看,政治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这是政治发展第一层次的目标。第二、从历史发展看,每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都会面临着亟待解决的政治问题。这些问题就应成为相关国家的政治发展目标。第三,从现实政治看,政治民主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

12、各国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这充分说明了政治民主的价值所在。,20,t课件,21,二、政治稳定,1、政治稳定的含义 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21,t课件,22,2、政治不稳定的原因,(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5)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22,t课件,23,3、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政治制度

13、化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第一,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第二,政治管理的制度化。,23,t课件,24,三、政治民主,1、政治民主的含义 民主(democrac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demos和kratia,前者意指“人民”,后者指“统治”,合在一起构成“民主”,意指“人民的统治”。 第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政治统治。 第二种观点认为民主是人民投票决定权力的归属。 第三种观点认为民主是多种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 第四种观点认为民主就是人民参与政治决策,被称之为“参与民主理论”。 第五种观点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24,t课件,25,2、民主的特征,(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

14、的确立为其前提(2)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4)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5)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6)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25,t课件,26,3、政治民主的功能,(1)政治民主是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最佳途径。(2)政治民主是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的有效机制。(3)政治民主是调动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人民团结凝聚的重要手段。(4)政治民主是防止和纠正决策失误的重要机制。(5)政治民主是防止公共权力滥用有效方式。(6)政治民主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最积极的一种形式。,26,t课件,27,4、民主政治的发展途

15、径(1)创造政治民主的基础性条件(2)推进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3)推进政治民主的制度及程序建设,27,t课件,28,第四节 中国政治发展(讨论),一、政治发展的内外环境二、政治发展的过程、阶段和举措三、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四、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五、中国政治发展的可能路径选择六、中国政治发展历程的学理分析七、国家政权建设理论分析中国政治的可行性,28,t课件,29,The end感谢您的关注,29,t课件,1、在国家层面,中国最需要的改革是什么?“当前最迫切的是改革顶层设计与转变发展方式。”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第二,改革一定要有顶层设计,杜绝改革的部门化和碎片化。,30,全国

16、政协副主席张梅颖,30,t课件,2、中国经济周刊:在您看来,改革的阻力在哪儿?(1)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压力、动力不足(2)中国有一种比较根深蒂固的民粹文化(3)认识上的障碍,31,31,t课件,3、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收入分配改革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都备受关注,这一改革为何会如此瞩目?公共财政,是民主和民生最好的切合点(1)收入分配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国家稳定不稳定,在很大层面上,要看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公平不是平均。,32,32,t课件,3、中国经济周刊: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各级政府热议的话题,现在已经到了转变的“尖峰时刻”了吗?转变发展方式要有壮士断腕的勇

17、气我觉得这背后体制问题、利益格局问题、固化思维问题和传统发展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问题共同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结构,是社会领域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调结构的唯一动力,就是体制机制必须转变,用政策引导,33,33,t课件,4、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各地在地方发展规划中,都对GDP增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是否仍然存在对GDP的过分崇拜? 对GDP的误读是普遍存在的。GDP再多,不等于你就强大。关键是你GDP的质量。就说这个房子,本来是可以一百年不倒的,现在三十年就炸了。盖的时候是GDP,炸的时候也是GDP,再修的时候还是GDP,无疑会使数字虚高。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提“保八

18、”的目标了,因为要挤出其中的水分。 光有GDP不行,关键是要看你GDP的含金量。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人才,GDP并没有涵盖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更能说明我们国家是不是强大。,34,34,t课件,5、中国经济周刊: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比如群体矛盾。您觉得,“维稳”最重要的是什么?要正确解读“稳定压倒一切”要知道为什么不稳定,不稳定的背后还是个公平问题。稳定背后还是一个公正问题。同时,对待社会矛盾,也不必过高估计危机的发生,因为大多数是利益冲突,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无关。我们面临的时代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常态化,我们注定要与灾害共生,在共生中要学会管理灾害。二是我们处于转型矛盾高发期,注定与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共生,在共生中要提高社会管理艺术和能力,体现出的是生存与发展的智慧。?,35,35,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