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8741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1,PPT课件,身体成分的测量包括,1、体格测量2、体型测量3、身体成分测量4、身体姿势的测量,2,PPT课件,第一节身体形态测量概述,身体形态的测量要用标准化的测量方法一、人体主要测量点由骨结、隆凸和骨骺的边缘皮肤的皱褶、皮肤的特殊结构肌性标志为测定点,3,PPT课件,头顶点鼻根点口裂点下颌点胸上点肩峰点胸中点乳头点胸下点桡骨点脐点,4,PPT课件,颈点(7隆椎)喉结节点髂嵴点髂前上棘点大转子点指尖点膑中点腓骨头点内踝点外踝点跟点趾尖点,5,PPT课件,眉间点:眉毛间的隆起部在正中失状面上最向前突出的点耳屏点:,6,PPT课件,二、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一)受试者注意

2、事项1、测量时,除头部和坐高,一律取站位2、男:短裤,赤脚;女:上背心下短裤赤脚。耳眼水平位3、排便排尿,7,PPT课件,(二)测试者注意事项,1、一般测量右侧肢体2、测量仪器保持清洁、要矫正3、掌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点4、仪器读数,测试者的视线应垂直于测量仪器的上的标度部分,不可斜视5、注意方法,减少误差。6、单位:围度cm;皮质厚度mm;体重kg7、误差:长度:0.5cm;围度:0.2cm体重:0.1kg,8,PPT课件,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各个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一、体格测量(一)量度测量1、体重2、瘦体重3、体脂重,9,PPT课件,(二)

3、长度测量,1、身高2、坐高3、指距4、颈长:下颌-胸中点5、项长:枕外隆凸-第七颈椎6、上肢长:肩锋-指尖7、上臂长:肩峰-桡骨点8、前臂长:桡骨点-桡骨茎突,10,PPT课件,9、手长,桡骨茎突点-尺骨茎点在掌侧面连线中点,相当于手腕关节远端腕横纹中点至指尖,11,PPT课件,10、下肢长,股骨大转子至地面的距离11、小腿长+足高大小腿屈曲90度,胫骨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12,PPT课件,12、小腿长,大小腿屈曲90度时胫骨点至内踝点之间的垂直距离13、跟腱长:小腿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至根点的垂直距离,13,PPT课件,14、足长,14,PPT课件,(三)宽度测量,1、头宽2、颈宽:喉结水平

4、线3、肩宽:肩峰4、胸宽:胸中点水平5、胸厚:胸中点-胸脊椎6、骨盆宽:髂嵴点7、手宽:桡侧掌骨点-尺侧掌骨点8、足宽,15,PPT课件,(四)围度测量,头围:眉间点颈围:喉结胸围:肩胛下角最小腰围上臂紧张围上臂放松围大腿围:臀纹线小腿围、膝围(膑中)踝围:小腿最细,16,PPT课件,二、体格评价,对测量的数字进行绝对值评价或把测量的数字转化为指数进行评价。常见的体格评价指数有:体重/ 身高 x 1000瘦体重 / 身高 x 1000体脂重 / 身高 x 1000上肢长 / 身高 x 100下肢长 / 身高 x 1000指距 / 身高 x 100坐高 / 身高 x 100前臂长 / 上肢长 x

5、 100,17,PPT课件,(小腿长+足长)/ 下肢长 x 100肩宽 / 身高 x 100骨盆宽 / 身高 x 100骨盆宽 / 肩宽 x 100胸围 / 身高 x 100上肢紧张围 / 身高 x 100上肢放松围 / 身高 x 100大腿围 / 身高 x 100小腿围 / 身高 x 100踝围 / 跟腱长 x 100,18,PPT课件,(二)充实度指数(营养指数),充实度指数主要由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等体格测量值派生而来的1、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x10002、劳雷尔指数:体重/身高3x1073、贝利迪西指数:310 x体重/坐高x10004、利维指数: 3 体重/ 身高x10005、维

6、尔威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x100,19,PPT课件,第三节身体成分的测量,1、水下称重法2、皮皱厚度法,20,PPT课件,2、皮皱厚度法,(1)臂部(2)肩胛部(3)腹部:脐水平锁骨正中焦点,水平(4)髂部:髂嵴上缘于腋窝中线相交,斜(5)大腿部:大腿股骨正中间,方向与股骨平行,21,PPT课件,体脂 密度计算公式,见教材,22,PPT课件,3、身体成分的评价,(1)经过公式计算体脂百分比见教材101表4-4各种身体状态下的体脂百分比日本 (2)表4-5日本皮脂厚度评价肥胖程度标准 皮皱厚=臂部 + 肩胛部,23,PPT课件,3、身体成分的评价,(3)表4-6青少年运动员理想体脂百分(4)

7、表4-7皮褶厚度估计体脂百分比女子:肱三头肌部、髂嵴部男子:肱二头肌部、肱三头肌部、髂嵴部、肩胛部,24,PPT课件,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体型是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体型,25,PPT课件,是对人体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依据骨骼、肌肉和脂肪的 积蓄程度判断。,26,PPT课件,依据人体:骨骼、肌肉和脂肪的发育程度,将体型分为7个等级,17个数字表示第一位:内胚叶成分(内脏器官)第二位:中胚叶成分(肌肉)第三位:外胚叶成分(骨皮肤),27,PPT课件,第五节 身体姿势的测量,姿势:身体各部位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正确的姿势不妨碍器官的机能,减少肌肉的疲劳

8、,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精神面貌。什么样的姿势是正确的?有几种方法:观察分析法图谱对着法照片分析法,28,PPT课件,一、局部姿势测量,(一)躯干部1、脊柱前后弯曲测量足跟、骶骨、背部靠测杆耳屏、肩峰、大转子一条线。1、正常:腰曲:23cm2、驼背:头前探,耳屏在肩峰和大转子之间,腰曲小于23cm3、鞍背:腰曲过大,超过5cm,背及臀后突,耳、肩峰落在大转子前4=直背缺乏生理屈曲,29,PPT课件,2、脊柱侧弯测量,1、观察:正后方,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向上。脊柱是否是等距离。2、中垂法足跟靠拢,七颈椎悬重锤1cm正常12cm轻度侧弯2.1cm以上重度侧弯,30,PPT课件,(二)臂部,两臂平伸

9、手心向上,观察在1.5m正前方,欠伸:直伸:过伸:,31,PPT课件,(三)腿部,两腿内侧、两膝、足跟之间距离直型腿:足跟靠拢1.5cm间距O型腿:大小腿不能靠拢,大于1.5cmX型腿:两小腿内侧及足跟不能相互靠拢小于1.5cm,32,PPT课件,(四)足弓,根据足底与地面接触面积的大小分为:正常:足印:2:1轻度:1:1中度:1:2重度扁平足:无空白,33,PPT课件,二、整体姿势测量,见教材,34,PPT课件,35,PPT课件,第五章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各个器官和系统所表现的功能通过身体机能测定,客观地反映人体的正常机能水平及运动前后水平的指标,然后进行评价第一节 循环机能的测量循环系统

10、能反映一个人的发育水平、体质状况和运动训练的水平很重要的指标运动生理学认为:测量循环系统应安静时、定量负荷和最大负荷状态下测量,36,PPT课件,循环系统,(一)心率静息心率测量:动脉触诊法(桡、颈、颞)运动中心率测量:心率发射机和接收机运动后即可心率测量:同上立卧位脉搏差的测量(立位脉搏仰卧),37,PPT课件,二、血压,(一)安静时血压(二)运动后血压测量(三)体位平均血压指数测量(四)贝拉克指数测量(五)克兰普顿测量:(立位收缩压卧位收缩压),38,PPT课件,三、心血管机能指数测量,(一)布兰奇心功指数1分钟心率、血压公式(二)斯库比克心血管机能指数测量近似于台阶试验:女性较适合(三)

11、30s30次蹲起(四)卡尔森运动强度心率测量,39,PPT课件,四、心血管耐力测量,1、哈佛台阶试验简易法2、日本台阶试验3、PWC170机能试验4、12分钟跑测验,40,PPT课件,第二节 呼吸机能的测量,1、肺活量测定2、有氧耐力测量最大摄氧量是评定有氧耐力的指标判断最大摄氧量1、负荷增加,射氧量不变,与强度失去线性关系2、呼吸商大于等于13、负荷时心率高于180次/min血乳酸超过7080mg/100ml4、主观感觉易疲劳,41,PPT课件,体育测量中常用间接测量法,(一)极限强度负荷测量 功率自行车:50转/min,男: 600KPM/min;女300KPM/min 每组6分钟1、记录

12、每分钟运动的最后30s心率第5和第6分钟的心率平均数(第5和第6分钟心率不能相差5次)2、最后两分钟工作时心率平均数3、查表,42,PPT课件,(二)奎因台阶测验,台阶试验:运动后5s20s中间15s心率x4=利用回归方程:Y= 65.81 0.1847xY = 111.38 0.42X查表,43,PPT课件,三、最大吸氧量的直接测量,跑台或功率自行车,自动气体分析仪,44,PPT课件,第三节 感觉机能的测量,感觉能力的发展是运动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感知跳跃距离测验跳跃横线:61、46、38、30cm均可二、感知滑木盘距离测量侧手的用力情况三、动觉性运动障碍测验152页,45,PPT课件,第四节 平衡机能的测量,人体内调节平衡感觉的是内耳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所组成的位觉器官。身体平衡能力取决于身体对来自前庭分析器、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对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对完成动作非常重要。分: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46,PPT课件,一、静态平衡能力,1、单足及单足前脚掌支撑测验2、鹤立测验3、平衡木测验(衡木、纵木),47,PPT课件,二、动态平衡测量,1、侧跨跳平衡测验2、跳桩动态平衡测验,48,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