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2-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78939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2022-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2022-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2022-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2022-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2022-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2022-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2022-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意见.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2022-2023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意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全人教育”,推动“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校本化高质量实施,打造综合实践课程特色,促进学生走近自然、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现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以及部门部署意见,现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坚持“全人教育”理念,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适应新高考形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组织和鼓励

2、学生到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以及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则(一)坚持教育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二)坚持主体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将思

3、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并教授给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鉴别、思考、研究和发展。(三)坚持时代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当前高考形势、社会形势,把握时代脉搏,突出人文、科技、国防、文明、环保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一)时间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周。社会实践活动所需时间,利用课内、课外和节假日时间解决,课内时间由综合实践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时间解决。寒假两

4、天,每天6小时,共12学时;暑假三天,每天6小时,共18学时,其它节假日,根据学校、年级安排,班级按规定计划完成IO(二)活动分类。社会实践活动可采取学校组织和学生自行联系等多种形式进行,广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种类别。其中社会实践主要是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生产实习、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环保活动、交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原则上安排在行政区域范围内进行。(S)主要形式。普通高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环保活动、交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志愿

5、者活动、勤工俭学等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工厂、农村、社区、校外教育场所等社会实践场所为依托。(四)学科。将社会实践活动与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生物等学科教学相结合,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将相关学科明确提出必须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认知的知识点,纳入社会实践活动的范畴,切实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五)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以研究性学习或班团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2 .社区服务和调查活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

6、合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学校主动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3 .走进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实践体验和现代农业考察,学习掌握基本的农事操作技能;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农业、农村的政策,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的新面貌。4 .走进大自然体验活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踏青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的美丽。进一步丰富学习生

7、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减轻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5 .走进社会体验活动。利用本地的区位、经济、产业、历史等优势,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外,深入农村、社区、公园、科技馆、博物馆、工厂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大走读、远足等活动,通过动手和直接感受,让学生亲近生活,体验社会,不断增强学生的科技、环保、责任意识和意志品质。四、社会实践活动的评定和考核(一)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充分发挥现有的学生校外教育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和生产实践教育等基地的作用,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德育处、团委负责各基地的建设。(二)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列入课程计划。把学生参加社

8、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切实予以保证;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综合素质评定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并作为评定“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的一项依据。此项由各年级组负责安排、组织以及评定。(三)要将社会实践列入综合素质评定。社会实践活动评定分A(优)、B(良)C(中)D(差)四个等级,根据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评。最后由德育处负责学分的认定并上传教育云平台。五、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一)加强领导,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构。成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指导、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德育处、团委、年级部等部门负

9、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安排、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二)统筹安排,确保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实施。由学生发展中心牵头,以年级部为实施主体,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监督、考核、推广、宣传等工作,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长效机制。从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总目标,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与滨州当地工厂、农村、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取得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建立相对固定、便于学生开展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每学期面向全体学生,集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1-2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习惯和能力。定期组织社会实

10、践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把各种成果和建设性意见推荐给有关部门参评,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向家长宣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争取家长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三)提供经费,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财力支持。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提供必要的车辆、饮食、住宿、活动、物资等方面的保障服务。(四)安全第一,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开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指定专人负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在节假日单独或小组合作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法定监护人要履行好学生安全监管的责任。指导教师和家长(监护人)要教给学生自救和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社会实践场所在保证设施安全的基础上,向学生讲清与实践内容相关的操作程序、安全制度,培养学生安全生产和操作的意识。(五)及时总结,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水平。精心组织安排,做好学校课堂教育、德育工作和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按时、按要求、保质保量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做到活动前有准备、活动中有管理、活动后有总结,使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稳步推进、逐步规范、扎实开展,努力实现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化、规范化、制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