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行业企业冬季生产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提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789780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贸行业企业冬季生产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提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贸行业企业冬季生产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提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贸行业企业冬季生产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提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贸行业企业冬季生产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提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贸行业企业冬季生产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提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贸行业企业冬季生产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提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贸行业企业冬季生产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提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1黑龙江省工贸行业企业冬季生产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提示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省应急管理厅组织专家针对入冬以来降雪、低温、疫情等不利因素叠加的实际,集中研判了工贸行业企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提出了风险管控措施的意见,以促进疫情状态下冬季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请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及时转发直管领域的工贸行业企业,切实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一、疫情期间情绪波动风险。当前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有的企业实施封闭式管理,加之临近岁末年初,双节将至,企业员工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存在工作情绪化、安全意识松懈、工作不在状态、操作不够专心、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防范措施:1.及时关注从业人员思想

2、动态,采取经常性的安全警示培训教育,通过慰问、交流等方式及时疏导员工心理压力;2.采取周考核,月通报等方式,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通过“奖优罚劣”,激励员工和管理人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3.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明确具体责任人员跟踪落实,确保问题隐患“动态清零”。二、超负荷生产风险。临近岁末年初,社会消费品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部分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管不顾,一味追产量、追任务、追工期,极易出现超设计能力负荷生产、员工疲劳作业、生产设施违规带病作业等行为。防范措施:1.召开冬季安全生产会议,针对冬季生产实际,开展一次风险辨识评估,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冬季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形成领导

3、亲自抓,压力层层传导,防范措施逐级落实的安全生产格局,严格确保安全生产“五到位”;2.综合生产设计要求、企业人员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合理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和安全“两不误,两促进”;3.定期组织开展全面的自检自查自改,确保人员依规操作,设备稳定运行。三、频繁开复工风险。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时开时停,设备设施和相关安全设施运行状态极度不稳定,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松懈、思想麻痹,存在管理弱化、擅自降低安全检查和复产复工标准等问题,加大了发生事故风险。防范措施:1,复工前要确保主要负责人及企业领导班子到岗、在岗,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召开一次班子成员会议(按照本地疫情防控政策,可选择视频会议方式),

4、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各方岗位安全责任;2.制定周密复工方案,强化工作部署,细化工作安排、方式步骤、时间节点、防范措施和责任分工;3.超前分析复工复产风险特点,组织开展一次全员警示教育(按照本地疫情防控政策,可选择“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提出防疫和安全生产要求;4.结合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方案,进一步强化突发事件处置能力;5.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检查,坚持隐患不清不复产、风险不可控不复产。四、业务骨干缺失风险。受疫情形势影响,有的企业负责人以及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操作能手等骨干力量被隔离在外,长期不能到岗到位,导致安全生产水平下降。防范措施:1.针对现有岗

5、位人员,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水平,做到能力不够不上岗;2.根据现有人员能力水平现状,统筹骨干力量调配并集中使用,做到人岗不适不开工;3.遵守安全第一原则,凡因岗位骨干力量缺失,不能保证生产安全的,应断然采取局部停产或全面停产等措施,严守安全底线。五、低温环境作业风险。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从事户外作业人员的听觉、视力、行动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容易发生冻伤、跌滑、高处坠落等人身伤害事故;员工冬季衣着臃肿,部分工作行为受限,易引发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1.及时清扫生产现场、梯子、踏步及作业平台上的雨水、积雪和冰面;2.加强作业前对作业环境的检查和确认,增加必要的防滑措施;3.规

6、范配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从业人员衣着便于作业,不穿带钉易滑鞋;4.尽量避免在大风、极寒或暴雪天气条件下,从事室外登高作业。六、设备设施冻胀风险。进入冬季,受极寒天气影响,设备和金属构件容易发生变形、破裂,易导致管路、容器发生泄漏、爆炸引发火灾、中毒窒息、爆炸等事故风险;框架式厂房顶部积雪清理不及时,易由于积雪过多造成厂房坍塌。防范措施:1.针对性的做好水管、料管和风管等的保温工作,防止机械设备冻坏影响生产;2.加强对水管、料管和风管的日常巡查和检查(建议巡查检查人员佩戴相应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及时发现整改问题隐患;3.严格可燃气体管路或附近动火作业审批和动火作业的现场管

7、理;4.适时清理厂房顶部积雪,清理作业前要认真做好高处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指导清运人员佩戴好安全带等防护设施,清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高处作业操作规程。七、违规封闭保温风险。冬季大气气压处于冷高压状态,为保持工作场所温度,部分企业冬季厂房采取不合理封闭措施,导致通风不畅,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粉尘容易大量积聚,易造成中毒、爆炸事故;部分企业采用电气供暖方式,用电负荷增加,导致部分用电线路持续高温,电线路老化程度加快,存在电气线路短路打火引发可燃气体、粉尘爆炸风险。防范措施:1.采取的保温措施要符合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加强对供气管道的检查,严禁擅自堵塞通风管路、换气口,合理增设取暖设施;2.严禁擅自拆除、

8、停用除尘装置;3.针对存在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场所要确保报警装置有效运行,严禁擅自拆除报警通风等联动装置;4.指导员工依法依规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5.严禁擅自增加大功率电气供暖设施,加强用电线路的检查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线路。八、高空物体坠落风险。冬季气温干燥,寒流、大风天气较多,易引发作业现场高空悬挂物、各类标志标牌坠落,存在引发物体打击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对生产现场高空悬挂物,各类标志标牌的日常检查;2.寒流、大风天气前,要在可能发生高空坠物的场所附近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或划定警戒区域;3.强化日常安全警示教育培训,提升员工自我防范意识,主动远离可能发生高

9、处坠物的风险区域。九、中毒窒息风险。主要集中在金属冶炼、涉及涂装作业的机械制造企业,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和储存装置工贸企业和使用液氨作为制冷剂的商业冷藏企业,以及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等,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通风换气不及时、氧浓度低于作业标准、盲目施救等造成从业人员中毒窒息的风险。防范措施:1.对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和缺氧环境,要设置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浓度检测报警与通风连锁装置;2.从业人员进入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工作,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便携式气体浓度监测报警仪;3.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要先切断释放源、通风置换空气,经检测符合条件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进检维修作业;需立即进入

10、现场进行救援时,救援人员应规范穿戴全密式空气呼吸器;4.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现场配置监护人员、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空气置换设备、氧气等气体检测设备等,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作业;5.定期开展中毒窒息应急演练,严禁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盲目施救。十、高处作业坠落风险。主要集中在进行检维修作业、装载作业等涉及登高作业的生产工艺环节,存在低温、大风、光线不足、能见度差、作业平台狭小且清理不及时、与作业周边环境带电体小于规定距离、从业人员着装臃肿、无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装备等情况下作业引发高处坠落的风险。防范措施:1.作业前要确认作业人员的上岗资质、身体状况;2.

11、认真组织开展作业前的安全教育与考核,确保从业人员掌握高处作业流程、作业安全要求、存在的安全风险、应急处置措施等,并经考试合格;3.组织开展开工前的安全警示教育和安全交底;4.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作业现场无法直接挂设安全带时,应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拉绳、安全栏杆等,确保高挂低用;5.结合作业地点划定作业区域合理敷设安全网;6.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临时用工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前,应当在作业前与受委托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安全生产职责,并纳入本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十一、车辆伤害风险。主要集中在厂内机动车、叉车和进入企业外部车辆对货物的运输和

12、转运环节,存在机动车与人员混行、违规超载运输、运输道路盲区死角多、驾驶人员瞭望不及时或货物超高遮挡视线、恶劣路况下行驶、车辆保养维护不到位、现场指挥人员履职不到位引发车辆伤害的风险。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行车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外来车辆纳入企业车辆规范管理;严禁不具备驾驶资格、未经考核合格人员从事厂内机动车驾驶工作;2.严禁车辆超载或在货物超高遮挡驾驶员视线情况下行驶;3.按规定适时对车辆进行检验、维修,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严禁带“病”行驶;4.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培训,确保车辆使用过程中,驾驶员精力集中,认真观察路面上车辆、行人动态,提前准确做好预判;5.车辆行驶时应根据气候、道路情况、车

13、速等保持适当的安全横向间距。多车运行时,应设置现场指挥或车辆调度人员,确保车辆行驶时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6.严格遵守厂区内车辆行驶速度的规定,保证厂区道路畅通、安全标志、信号完好。十二、触电风险。冬季天气寒冷,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层受冷脆化,保护功能下降或丧失,如电气设备无保护接地、末端电气无切断保护装置,或检修过程中违规送电等问题,极易引发触电事故。防范措施:1.加大电气操作人员培训教育,相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行,发生故障的应由专业电工修理,严禁其他从业人员擅自修理;3.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

14、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4.电器设备的外壳应按有关安全规程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必须安设漏电保护器,工具的金属外壳应有效防护接地或按零;5.定期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线路;6.使用临时用电,应由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使用后按规定时间拆除。十三、粉尘(危险品)爆炸风险。主要集中在超负荷用电、静电释放和违规动火作业环节,冬季室内干燥,如存在线路老化、过热、静电释放、违规焊接切割等明火引燃可燃液体或引爆可燃气体和粉尘,极易引发爆炸事故。防范措施:1.严格动火作业审批,规范焊接、切割等现场动火作业管理(在对罐体等密闭或半封闭容器进行焊

15、接、切割作业前,要先行置换容器中的可燃物质,经检测合格后再作业),严禁携带火源进入易燃易爆场所;2.按规范设计建设厂房,预留足够泄爆面积;3.依据车间防爆等级要求合理划分防爆区域,配备防爆电气设备、敷设防爆线路;4.强化风险辨识,严格执行粉尘清扫制度,加强日常巡查检查,确保通风、除尘设施、监测检测报警及相关连锁装置有效运行;5.加强用电线路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线路,规范设备设施静电接地、跨接及导出装置连接;6.人员进入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前,应进行静电释放,且严禁从业人员穿戴化纤、钉鞋等进入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十四、机械伤害风险。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的生产工艺环

16、节,存在易由机械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造成从业人员伤亡的风险。防范措施:1.作业人员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涉及特殊机械操作的人员需持特种作业人员证上岗;2.机械设备安装后应在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设有设备运行状态标识;操作人员应在传动、转动等设备影响外区域进行操作,特殊设备应设置紧急停机装置;3.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说明书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涉及传动、转动设备操作的岗位人员衣着应保持轻便,着“三紧”工作服;女工应将长发束起置于工作帽内;4.工作前,应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停机保修,严禁非专业检修人员擅自进行维修;且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5.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各种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