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9135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0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2006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2006年5月目 录第一章 四川省星级饭店发展历程第一节 四川省旅馆、住宿业的历史沿革一、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传统住宿业的基本情二、新中国成立后四川住宿业的发展情况第二节 四川星级饭店发展概述一、星级饭店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2000)二、星级饭店规范化发展阶段(2000-现在)第二章 四川省星级饭店现状分析第一节 四川省星级饭店统计学分析一、适应旅游业高速发展,星级饭店增长迅速二、星级饭店以中、低星级为主体三、国内市场是主体,入境市场呈上升趋势四、国际知名品牌迅速进入五、整体经营业绩良好,发展潜

2、力巨大六、饭店类型初步呈现多样化、特色化格局七、星级饭店评定程序日趋规范化第二节、四川省星级饭店存在问题一、星级饭店数量偏小二、星级饭店投资结构单一三、星级饭店结构不合理四、星级饭店同质化现象严重五、星级饭店区域差距明显六、星级饭店综合竞争能力偏弱七、人力资源水平不高八、饭店管理公司亟待规范第三章 四川省星级饭店发展战略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发展原则一、政府主导原则二、与全省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三、促进发展的原则四、专业性原则五、社会参与的原则第三节 发展方向一、坚持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二、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三、坚持特色化发展方向四、坚持集团化发展方向五、坚持品牌化发展方向第四节 发展目标一

3、、目标定位二、星级饭店发展量化指标三、星级饭店发展区域划分规划第四章 四川省星级饭店建设区域规划第一节 成都市星级饭店建设规划一、 星级饭店现状二、星级饭店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星级饭店发展目标第二节 “中国第一山”区域星级饭店建设规划一、星级饭店现状二、星级饭店发展目标三、星级饭店发展对策第三节 大九寨区域星级饭店发展规划一、星级饭店现状二、星级饭店发展目标三、星级饭店发展对策第四节 川西地区星级饭店发展规划一、星级饭店现状二、星级饭店发展目标三、星级饭店发展对策第五节 川南地区星级饭店发展规划一、星级饭店现状二、星级饭店发展目标三、星级饭店发展对策第六节 川北地区星级饭店发展规划一、星级饭店现

4、状二、星级饭店发展目标三、星级饭店发展对策第五章 四川省星级饭店发展对策第一节 星级饭店发展整体对策一、加强规模调控二、严格布局调控三、强化行业管理力度四、近期主要工作内容第二节 星级饭店发展产品对策一、 加强客源市场研究二、强化可行性论证三、适应现代饭店规律,把好设计关四、提升星级饭店的“三性”五、近期主要工作任务附录:1、 四川省星级饭店区域分析2、 四川省星级饭店横向比较3、 四川省饭店管理公司现状分析第一章 四川省星级饭店发展历程第一节 四川省旅馆、住宿业的历史沿革 一、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传统住宿业的基本情况在中国以“客舍”、“邸店”、“客店”等为称谓的传统住宿业历史悠久。秦代以后,四

5、川地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必经之地,传统住宿业产生的时代久远,尤其是隋唐以后,素有“扬一益二”之称的四川地区更是经贸发达,商旅繁荣,各种“宾舍”、“客馆”、“客栈”、“鸡毛店”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一些通商口岸,特别是辟有外国人租界的城市中,由于外国人在华贸易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先是外国资本,随后是民族资本兴建旅馆的热潮,这股热潮从开埠通商城市兴起,逐渐扩散至中西部地区,影响和改造了近代中国人的食宿观念和旅馆经营观念。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了旧式旅店和新式旅馆并存以及旅馆业中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竞争的繁荣局面,带动了近代中国的旅馆建设和经营

6、规模的迅速扩大,奠定了中国近代旅馆业的基础和框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四川的旅馆业也开始了的近代化步伐,出现了一批经营规模大、管理水平较高的新式旅馆。与传统住宿业相比较,近代四川旅馆的种类越来越多,名称也愈来愈丰富,有的直接以“旅馆”为名,有的称之为“饭店”,还有诸如“顿饭”、“干号”、“鸡毛”、“客栈”、“客店”、“官店”、“女客店”、“女栈房”、“寄宿舍”、“药栈”、“板车店”、“牛马店”、“牛棚”、“鸡栈”、“鸡鸭店”、“炭店”、“米店”、“轿铺”、“甲等旅馆”、“乙等旅馆”之类。其中较为著名的、条件相对较好的新式旅馆有位于少城东街的“沙利文饭店”,位于骡马市街的“中国旅行社成都招待所

7、”,位于提督西街的“四川旅行社成都招待所”,位于春熙西路的“春熙饭店”等。抗战时期,随着政府机关、工矿企业、文化团体和居民大量内迁,四川地区大型旅馆的增长幅度超过了战前30年间的总和为了方便对旅馆业进行管理,民国时期有关当局采用房价、接待能力、资本额等标准划分旅馆等级,由此出现了不同等级的旅馆。如民国初年,四川省会警察厅依据旅馆所收旅费的不同,把旅馆分为上、中、下三等。至1937年,由于新式旅馆的出现、旅馆规模的扩大和物价的上涨等原因,四川省会公安局又重新制定了旅馆等级的划分方法。这种方法是按照旅馆客房数的多少确定旅馆的等级,“未满五间者为戊等,未满十间者为丁等,十间以上未满二十间者为丙等,在

8、二十间以上未满三十间者为乙等,在三十间以上者为甲等,在五十间以上者为特等”。按照这一划分标准,1944年,成都有特等旅馆九家,甲等旅馆四十六家,乙等旅馆五十四家,丙等旅馆一百二十一家,丁等和戊等旅馆四百三十六家。处于内地的四川虽然在旅馆等级划分方法上与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相类似,但规模却相差很远,成都基本没有房间数在100间以上的大型旅馆,可见四川旅馆业的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四川住宿业的发展情况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之前,四川大部分饭店属于事业型单位,成都较有名的是建于1957年的金牛坝招待所和建于1959年的锦江宾馆,重庆较有名的是建于1951年的市交际处第一招待所(后改为人

9、民宾馆)和建国后改为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际处第一招待所(重庆宾馆的前身)等等。这些招待所主要承担地方大型会议、当地重要客人和部分外事接待任务。改革开放后,四川旅游业发展迅速,但饭店接待能力和水平明显不足。为此,1978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饭店的建设问题,确定由国家投资在成都和重庆两市各建一座500床位的旅游饭店。同时,在成都、乐山、灌县、峨眉山和重庆、大足等地选定一些住宿点进行改造和扩建。到1980年上半年,全省可供国际旅游接待的床位达到1230张。经过努力,到1984年全省可供外宾住宿的床位已超过2000个,但是仍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速度,1985年,全省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次,“

10、住房危机”更加凸现。1984年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地方和部门筹资新建高档次宾馆饭店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在四川,除重庆扬子江饭店和成都岷山饭店外,其他部门和地方修建的宾馆数量日益增多,档次也越来越高。省内原有的旅游饭店,如锦江宾馆、重庆人民宾馆、乐山嘉州宾馆等也先后进行了改造,提升了档次。到1987年,全省仅川东、川西两条旅游线上可用于国际旅游者接待的饭店已有31家,总床位超过11000张,基本满足了当时旅游业发展需要。1987年以后,成渝两市一批新建的饭店先后开业,省内其他对外开放的城市和旅游景区也陆续新建或改造出一批可供外宾下榻的宾馆与饭店,海外旅游者住宿难的问题在大部分地区得到缓解,发

11、展到1990年,全省涉外饭店共有93家,总床位近3万张,几乎遍及省内各市、地、州的对外开放县和主要旅游景区。饭店业供过于求的趋向开始显现,旅游饭店经营进入质量竞争的阶段。第二节 四川星级饭店发展概述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竞争加剧,为了促进中国饭店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形成有效的市场秩序,1988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推出了中国饭店业的星级管理制度。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编号为GB/T143081993的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的国家标准,这是我国旅游业第一个国家标准,大大推动了饭店业与国际惯例的接轨。2000年3月,国家旅游局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饭店星

12、级评定工作的通知,下放了旅游饭店的星级评定权。1997年和2003年又先后两次对星评标准进行了修订,提高了对饭店建设、管理的专业化要求。饭店星级评定制度的改革与星评标准的不断完善,极大地调动了饭店企业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职能的转变,形成了合理分工、责权统一的分级管理体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1990年四川产生了首批星级饭店,这是四川饭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纵观从1990年到现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四川的星级饭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地方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相配套,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规范、较为成熟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星级饭店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

13、2000)1990年底,四川省由国家旅游局核准公布的“星级饭店”共有22家,其中三星级6家,二星级9家,一星级7家,尽管星级偏低,饭店规模偏小,但这是四川星级饭店建设的起点。发展到1991年,四川的星级饭店数量和客房数量均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当年四川星级饭店上升到29家,占旅游饭店总数的32.22%,客房总数为14747间,实现营业总收入4亿4千多万元,占当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2%左右,星级饭店在全省旅游业发展中的基础性行业地位初步确立。1996年,四川省产生了第一家五星级饭店,填补了没有高星级饭店的空白,也标志着四川星级饭店的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到2000年,四川星级饭店总数达到179家,

14、占当年旅游饭店总数的43.87%,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51家,二星级102家,一星级21家;客房数发展到34183间,实现营业收入20亿7千多万元,占当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的8%,平均每间客房收入为6.08万元,较1991年增长了1倍多,表明四川星级饭店的规模、档次和综合竞争能力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二、星级饭店规范化发展阶段(2000-现在)199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全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要求“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抓住机遇,齐心协力促进旅游经济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尽快地把旅游业培植成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省委、省政府

15、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加快发展四川旅游的责任感,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努力实现我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旅游业开始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主导下,四川旅游从2000年开始真正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0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314亿元,首次突破300万大关,从2001年到2004年,四川旅游总收入分别相当于全省GDP的7.1%、7.8%、7.7%和8.6%,2004年旅游业及其相关联行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2.9%,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确立。在重视旅游业的

16、发展工作中,具体到饭店的建设方面,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加强星级饭店评定工作,将更多的旅游饭店纳入星级饭店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继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提高我省饭店管理总体水平”。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四川省旅游局在2000年完善了星级评定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加大了星级评定委员会的工作力度,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四川省经济发展状况和饭店业的实际,确立“严格标准、实事求是、促进发展、廉洁高效”的星评四项基本原则,并结合四川省情,着力倡导饭店主题化、特色化的建设思路,鼓励饭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不同特色。为此自

17、2000年以来,四川省旅游局、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先后制定了四川省旅游局星级饭店评定规程、四川省星级饭店评定检查员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四川省旅游局星级饭店评定操作流程等规范性文件。规范了星评的程序,加强了对申星饭店在建设、装修过程中的指导,促进了饭店企业的专业化建设。截止2005年底,全省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实现总营收为481.44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721.26亿元的66.75 %,住宿业在旅游业中的支柱行业地位十分明显。第二章 四川省星级饭店现状分析第一节 四川省星级饭店统计学分析随着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四川星级饭店业不论在数量、规模、结构,还是在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

18、的进步,在 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省星级饭店始终保持以年平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并逐步开始走向成熟。通过对四川省星级饭店各项基础数据的分析,便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全省星级饭店的现状,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适应旅游业高速发展,星级饭店增长迅速从2000年开始,在省委、省政府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相关精神指导下,四川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2000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544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8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5401万人次,入境旅游者46.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8亿元,外汇收入1.2187亿美元,且各项指标呈现出逐年持续增长的态势,到2005年,经过短

19、短的五年时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数增加到13270.2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1.26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41%和35.8%,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163.9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9.67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41%和37.6%,接待入境旅游者106.28万人次,外汇收入3.16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43.5%和38.6%,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已经确立。2000年-2005年四川旅游情况年份旅游总收入(亿元)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国内游客(万人次)外汇收入(万美元)入境游客(万人次)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583143804215

20、66721.26248300364408542659.6754016335721884031142613163.9912187165792001514959288853160046.2057.4866.7245.0996.62106.28与旅游业高速发展同步,四川星级饭店的建设也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0年四川省拥有星级饭店179家,发展到2005年星级饭店总数增加到448家,增长率为150.3%,远远高于全国星级饭店同期87.11%的增长速度。国家旅游局的相关统计显示,在全国星级饭店位居前十位的地区中,2004年较之2003年星级饭店的增长率,广东省为10.34%,浙江省为22.

21、92%,云南省为30.59%,江苏省为8.1%,湖北0.2%,山东3.1%,辽宁17.4%,湖南12.3%,北京为负增长2.4%,而四川增长23.99% ,可见四川星级饭店发展速度居于全国前列。 然而按拥有星级饭店的数量来看,2004年四川星级饭店总数为429家,位居全国第九名,但与位居全国第一名的广东省相比较少638家;与位于第五名的北京市相比较也少173家。与同处西部的云南省的747家相比较也要少318家,可见在全国星级饭店规模上,四川处在中等发展水平。从星级饭店客房总数方面来看,四川星级饭店客房数由2000年的34183间增加至2004年的51300多间,增长率为50%,但低于全国同期1

22、08.6%的增长速度。2003年四川星级饭店的客房总数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的排名,以3.98万多间位列第八位,2004年上升为5.13万间,仍然排名第八位,但与第一名的广东省相差8.29万间,与同处西部的云南省比较,2003年云南排名第十位,客房数为3.85万间,2004年云南排名上升到第六位,客房数达到5.79万间,四川相差6600间。从客房增长速度来分析,在全国前十名的地区中,2004年较2003年,广东增长41.3%,北京8.4%,浙江27.9%,江苏31.76%,上海27.41%,云南50.4%,辽宁36.83%,湖北6.8%,四川增长28.9%,增长速度属于中等水平。从上述分析可见,四

23、川省星级饭店随着全省旅游业的高速增长,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星级饭店总量在全国仍然处于中上水平,可是发展速度极快,发展潜力巨大。客房规模的增长速度不够突出,则反映出四川星级饭店的单体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型饭店的投入。二、星级饭店以中、低星级为主体2000年至2005年,四川省各等级的星级饭店数量都有持续增长,其中,一星级饭店由21家发展到32家,增长率为52.38;二星级饭店由102家发展到211家,增长率为106.9;三星级饭店由51家发展到148家,增长率达190.2;四星级饭店由3家发展到47家,增长了1466.7%;五星级饭店从2家增加11家,增长400%。

24、四、五星级饭店的发展速度迅猛。从各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情况来看,2004年四川省星级饭店的营业收入中三星级和四星级饭店占据较大比例,其中三星级饭店的营业收入占四川省星级饭店营业收入的29.64,四星级饭店占28.7,二星级饭店占21.3;五星级饭店占18.9;一星级饭店的营业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只占1.46。其中三星级以下饭店的总体比例达到52.4%,是四川星级饭店营收的主体。尽管四川省四、五星级饭店仅占星级饭店总数12.3%,但是根据四川省旅游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到2005年12月,全省旅游住宿设施共接待旅游者2140.27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106.28万人次,占5%。在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

25、位列前20位的旅游饭店中,四、五星级饭店有14家,累计接待总数为53.23万人次,为全省旅游住宿设施接待入境旅游者总人次的一半。同时四川省入境旅游者增长比例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要突破200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外汇收入超10亿美元,因此随着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星级饭店的需求量会不断提高。上述分析可见,四川省星级饭店目前仍以中、低档饭店为主体,与全国普遍水准相比较星级饭店的整体档次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高星级饭店的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广阔。三、国内市场是主体,入境市场呈上升趋势根据四川省旅游局相关统计,2005年四川省旅游住宿设施共接待旅客2

26、140.27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者2033.9万人次,占总量的95%,入境旅游者106.28万人次,占总量的5%。可见四川旅游饭店业国内市场是主体。在国内旅游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入境旅游市场也有了较大的发展。2003年四川省接待入境旅游者45.09万人次,2004年上升为96.62万人次,增长114.28%, 2005年又提高到106.28万人次,增长10%。2004年四川主要客源国前十位的排名依次是日本、新加坡、美国、泰国、马来西亚、韩国、英国、印度尼西亚、法国和德国。截至2005年11月,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00.24万人次,按照入境旅游者在川平均停留时间为1.8天计算,共有180.43万

27、人天,而同期全省旅游住宿业接待入境旅游者178.26万人天,占总量的98.8%,可见在全省入境旅游市场中,住宿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接待服务功能。进一步分析国内、入境市场的消费结构可以发现,尽管在旅游业发展中,住宿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四川饭店业的核心竞争力尚需不断提升。首先,从国内市场来看,2004年四川旅游国内市场中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四川、重庆、广东、北京、云南、陕西、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但从国内旅游者在川的人次花费及构成来分析,平均消费水平及用于住宿的消费水平呈下降的趋势。前十位的主要客源省市按照过夜人均天花费的高低排名则依次为上海、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山东、陕西、云南、重庆和四

28、川本地,而与2003年的数据比较,除上海、广东两地有所减少外,其余省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平均增幅为13.5%。但从国内旅游者在川人次花费及构成的相关统计来分析,2004年住宿花费所占比例较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降低了12.2%、9.6%和5.7%。2001年2004年国内旅游者在川人次花费及构成年份人次花费(元)长途交通(%)景区游览(%)住宿(%)餐饮(%)娱乐(%)购物(%)邮电(%)市内交通(%)200120022003200447450348647519.019.818.919.78.68.79.29.025.825.224.323.017.415.916.916.2

29、6.15.96.26.414.416.214.817.21.62.12.61.62.82.81.92.3其次,从入境市场来分析,2001年2004年四川入境旅游者的人均天花费增长幅度不高,2004年较2003年仅提高了1.82%,远远低于全国12.14%的平均水平。 四川入境旅游者人均天花费与全国比较年份人均天花费(美元)四川全国2001200220032004163165165168139140140157从入境旅游者在川人均天花费构成来分析,虽然人均天花费增长幅度不大,仍呈上升趋势,但住宿业所占比例则与之相反,呈下降趋势。2004年入境旅游者人均天花费总额较2000年提高了8.2%,较20

30、01年提高了1.5%,但住宿花费比例则分别降低了9.2%和11.9%。入境旅游者在川人均天花费及构成年份人均花费(美元)长途交通(%)景区游览(%)住宿(%)餐饮(%)娱乐(%)购物(%)邮电(%)市内交通(%)200020012004153163.1165.538.434.036.64.94.83.711.912.210.98.48.78.85.98.26.120.819.522.92.74.05.03.63.61.3综上所述,与星级饭店发展的高速度相比较,整个行业对旅游产业的经济贡献能力有所下降,表明饭店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品质提升缓慢。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既要高度重视星级饭店的数量发展

31、,更应关注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四、国际知名品牌迅速进入随着观念的更新,四川饭店投资者开始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尤其假日、喜来登、索菲特、雅高、香格里拉、宜必斯、王朝等国际知名饭店品牌的相继进入,对四川星级饭店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快了四川星级饭店市场竞争的国际化步伐,也促进本土饭店知名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五、整体经营业绩良好,发展潜力巨大1、数量增长与营业收入间的关系四川省星级饭店的营业收入情况在2001年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营收与饭店数量增长之间开始形成良好的同趋现象。2002年四川星级饭店总量增长了44.12,总营收增加了40.15。2003年星级饭店总数增加17.69,营业收入

32、增加了19.63,与饭店数量的增长成正比。不同星级饭店营业收入统计资料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良性变化的趋势。2004年,一星级饭店数量较之2003年增长了6.67,营业收入增长了15.57; 二星级饭店数量增长了26.35,营业收入增长了30.26; 三星级饭店数量增长了35.78,营业收入增长了24.44;四星级饭店数量增长了30.56,营业收入增长了81.3;五星级饭店数量增长了150,其营业收入增长了119.93。表明四川星级饭店的建设与市场发育、成熟间形成了较好的内在联系。2、平均房价从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来分析,2004年四川省各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较之2003年均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量不大。其

33、中一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为85.7元,较之2003年增长了15.9元,增长率为22.78;二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为119.2元,增长了27.9元,增长率达30.56;三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为171.6元,增长了24.8元,增长率为16.99;四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为245.8元,增长了29.3元,增长率为13.53;五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为462.3元,增长了26.7元,增长率为6.13。一、二星级饭店增长率最高,反映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尤其是自驾车等旅游者数量的增加,饭店业的低端市场得到了发展。而四、五星级饭店增长的额度最大,表明高端市场的空间仍有潜力。 3、客房出租率从客房出租率来分析,2004年较

34、之2003年四川省各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除一星级饭店有所下降外,均有所增长。其中,一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为43.43,下降了0.85;二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为62.6,增长了12.09;三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为63.17,增长了6.79;四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为65.88,增长了11.56;五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为58.57,增长了7.14。表明四川饭店业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协调和平衡。4、RevPAR2004年较之2003年,四川省各星级饭店的RevPAR都有所增长。其中一星级饭店的RevPAR为37.22元,较之2003年的30.91元增长了20.41;二星级饭店为74.62元,增长了62.0

35、3;三星级饭店为108.4元,增长了30.97;四星级饭店为161.96元,增长了33.04;五星级饭店为270.18元,增长了20.87。5、劳动生产率从星级饭店员工总数及劳动生产率来分析,2003年底四川星级饭店员工总数为4.88万人,名列全国第十位,2004年随着星级饭店数量的增加,员工总人数上升到5.46万人,增长11.9%,仍列全国第十位。六、饭店类型初步呈现多样化、特色化格局在四川省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关于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四川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景区五星级饭店九寨沟国际大酒店、第一个特色四星级饭店鹤翔山庄、第一家三国文化主题饭店京川宾馆;在花水湾、古尔沟、罗浮山等景区出现

36、了温泉度假型饭店群;在青城山下出现了自然生态度假型饭店群;在九寨沟沟口外、川主寺等地出现了建筑风格各异、规模较大的景区观光型饭店群。2005年,由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中国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中国酒店杂志社在全国首次授牌的22家主题酒店中,四川共有7家酒店位列其中,涉及道家文化、三国文化、茶文化、藏羌文化、杜甫文化、音乐文化等多项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四川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内涵。星级饭店的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强调与地方文化相协调、与区域旅游开发相一致,已成为四川省星级饭店发展的方向。七、星级饭店评定程序日趋规范化从2000年以来,四川省在饭店评星工作中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形成了一套完

37、整的程序,被国家星评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广。如星级评定中的“严格标准、实事求是、促进发展、廉洁高效”的四项原则;申星前的指导程序;属地参与评定、后续管理督导程序;评星小组多元化组建规定;倡导饭店特色化、主题化发展思路等创新,不仅改善了政府部门的形象,改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星评的专业性、权威性,也得到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同和饭店企业的欢迎,这对树立四川旅游的新形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以上分析可见,四川饭店业从整体上来看,发展态势持续协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良好,发展空间巨大。第二节、四川省星级饭店存在问题在四川省星级饭店建设处于良性发展的总体形势下,我们也能看到前进中的不足,需要在今后工

38、作中予以高度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改进。一、星级饭店数量偏小四川省星级饭店数量从2000年的179家增至目前的448家,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星级饭店数量仍旧偏少。如从星级饭店拥有的数量而言,四川只相当于北京的40%,上海的67%,广东的32%以及西部另一个旅游大省云南的47%;从客房数量看,四川也仅相当于北京的22%,上海的49%,广东的37%和云南的84%。这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吻合,也不利于四川旅游强省的创建工作。二、星级饭店投资结构单一尽管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省星级饭店的投资结构已呈现出背景多样化的趋势,但国有企业比例仍然偏大。到2003年,国有饭店仍占全省星

39、级饭店总数的48.27,有限责任制占15.9,集体所有制占7.08,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饭店仅占4.05%。由此可见,公有制饭店虽然在逐年减少,但在星级饭店中仍占有较大比重,海外投资、港澳台投资饭店的比例无论与全国平均水准比较,还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甚至与同处西部的陕西、重庆比较,都处于较低的水准。三、星级饭店结构不合理四川星级饭店的结构呈明显的橄榄型,其中二 、三星级饭店占全省总数的81.6%,五星级饭店仅占2.4%。一方面随着经济型酒店,尤其是国际、国内知名经济型酒店品牌的不断进入,中、低档星级饭店将面临全方位的挑战,2005年,全省一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为98.08元,二星级为112.3

40、2元,而非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达到115.37元,高于一、二星级饭店。因此必须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中低档星级饭店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旅游市场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高星级酒店将出现更为旺盛的市场需求,目前高星级饭店,尤其是五星级饭店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的弊端将进一步显现,因此必须根据全省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促进重点地区高星级饭店的建设。四、星级饭店同质化现象严重虽然饭店类型已初步呈现多样化、特色化和主题化格局,但全省星级饭店从整体来看,同质化倾向仍旧明显,导致客源定位泛化,产品针对性不强,舒适度不高,整体品味不足,反映在市场,则是竞争的无序化,个别地区甚至

41、出现盲目削价,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五、星级饭店区域差距明显四川省星级饭店的发展尽管势头良好,但是区域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表现在星级饭店的增长速度、经营业绩等方面差距比较明显。第一,成都市、川北地区无论星级饭店的数量、客房总体规模,还是饭店总营业收入、平均房价、平均出租率、RePAR等各项指标均处于全省发展最好水平,川南、川东、川西地区相对滞后,这和上述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有密切关系,也同饭店业自身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不足有关。阿坝州,尤其是九寨沟地区尽管2005年星级饭店的经营情况明显好转,但星级饭店布局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星级饭店的健康发展。乐山市尽

42、管属于四川省旅游业发达地区,但是由于与蛾眉山相配套的其它旅游资源开发滞后,除峨眉山景区之外,其它区域内星级饭店的发展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星级饭店整体水平的提升。第二、除成都市外,其他区域国际饭店知名品牌的进入几乎为空白,表明饭店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不够明朗,制约了各地区饭店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全省饭店行业整体地位的提升。第三、饭店行业员工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员工流动率过大,导致专业技能不足,服务质量提升缓慢,经营能力表现不佳。六、星级饭店综合竞争能力偏弱四川省星级饭店许多统计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准,表明综合竞争能力尚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平均房价来看,尽管四川各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均有不同程度

43、的提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仍有一定差距。根据2005中国饭店业务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五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为746元,四川相差283.7元;四星级全国为395元,四川相差149.2元;三星级全国为234元,四川相差62.4元。 从平均出租率来看,尽管四川各星级饭店的平均出租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且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与全国五、四、三星级66.2%、70.4%和66.6%的平均水平比较,四川仍有差距。从RevPAP来看,各星级饭店RevPAP指数增长明显,但2004年全国三、四、五星级饭店的RevPAR指数分别为155元、278元和497元,四川与之相比分别相差46.6元、116元和

44、226.8元,差距明显。从饭店每百元固定资产创营业收入的情况来看,四川仅相当于广东的41.2%、陕西的75.8%、重庆的79.6%。从向国家上缴的营业税金来看,尽管四川是陕西的1.36倍、重庆的1.6倍、云南的1.35倍,在西部地区排名靠前,但却仅相当于北京的13%、上海的19%、广东的12.5%。此外四川星级饭店每间客房年接待人数并不低,为北京的2.8倍、上海的1.9倍;接待人天数是北京的1.6倍。但是每间客房收入却较低,只有2.93万元,相当于北京的58%、上海的33%,说明客房实际销售价格偏低。七、人力资源水平不高2003年底四川星级饭店员工总数达到4.88万人,名列全国第十位,2004

45、年随着星级饭店数量的增加,员工总人数上升到5.46万人,增长了11.9%,仍然位列全国第十位。但是,尽管饭店从业者规模不断扩大,但从业人员素质却普遍较低,仅以四川省饭店业最为成熟的成都市为例,2005年成都市星级饭店中不同学历员工的比重分别为:中专以下学历的占54.70%、中专学历的占30.28%、大专学历的占10.95,本科为3.52%、研究生仅为0.55%,中专及中专以下从业人员比例高达84.98,而高学历如本科和研究生的比例很低的。从从业人员职业结构来看,管理人员所占比例变化幅度较小,管理幅度2003年2005年,分别为1:17,1:21和1:15,一方面表明管理者管理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更表明饭店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工作有待加强。而省内其他地区的情况则更为严峻。饭店从业人员整体低素质的现实,致使四川星级饭店专业化程度受到极大的影响,表现为饭店业劳动生产率波动较大。2001年至2003年,星级饭店劳动生产率指标四川低于全国32%,且上下波动明显。四川省星级饭店的劳动生产率波动较大,2000年为5万元/人,2001年随着营业收入的下滑,劳动生产率下降为4.41万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