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状况概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9147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9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状况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状况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状况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状况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状况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状况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状况概述.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点提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综合国力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农业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必须看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由于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严重制约,在综合国力发展壮大的整体过程中,由于资金要素投入不足,呈现出国内对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利用外资偏少或发展滞后已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20多年来,国家在发展农业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农业投入。这些投入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前,农业投资主要来源于国

2、家财政拨款和集体资金及劳动积累。19541978年,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从农业获取的资金达5100亿元,加上1979年以前的29年时间里,农业部门累计为国家提供税收收入978亿元,农业为国家提供资金累计超过6000亿元,而同期(19501978年)财政支农支出为1577亿元,农业部门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为4500亿元,平均每年为155亿元。这种政策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在19802004年的25年里,除1981年和1989年两年投资的绝对量是下降的外,其余各年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2004年增加的量最多,增长率达到23.34%。在25年间,农业投资以平均每年9.04%的速度递增。

3、19802004年农业投资年增长率虽有所起伏,但除1981年、1989年以外,其余各年基本是上升的,只是增长幅度有所差异,增长幅度最大的是2004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1985年,为0.51%。在1988年以后,农业投资年增长率的波动情况比前一个时期要大,而且其总体趋势有所下降。在这一段时间里,年增长率在8%以上的有9年,低于8%的只有1990年、1992年、1993年、1996年、1997年、2001年6年. “三农”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2004年前11个月财政支农达到2000亿,2004年财政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是采取“两减免三补贴”政策措

4、施。二是加大对农业综合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的投入。此外,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防治禽流感、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财政也投入了不少资金。初步估算,2004年投入“三农”的财政资金总量超过2000亿元,大大高于往年。2004年,落实农业“两减免三补贴”政策,财政多花了160亿元;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和城市低保人员的补贴标准,财政多支出150多亿元;增加社保基金投入100亿元。还有本来要靠发行国债来偿还的历史欠账,这次也由增收资金解决了。其中,用于解决出口退税陈欠达1000亿元左右,用于解决退耕还林欠账达405亿元。这等于减少了1400多亿元的财

5、政赤字.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中央一号文件及此后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其成效是明显的。一方面,今年全国粮食增产形势已成定局,一举扭转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同时,据权威部门估算,2004年13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622.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4%,这是1984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4.4个百分点,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 在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表述便已经出现在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演稿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6、的出发点,就是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虽然只是一句话,但落实到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却是一个相当丰富、系统、全面的内容。无论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还是“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抑或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将围绕这个主题渐次展开. 报告目录:第一篇 国内农业投资市场现状第一章 农业投资市场概述第一节 农业投资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 农业投资的行业特征第三节 农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一 我国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 二 当前农业领域焦点问题分析第四节 中国农业投资市场发展现状 一 当前我国农业投入现状分析 二

7、 国家对农业投资现状分析 三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投资规模剖析第五节 国内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资现状分析第六节 近几年国内农业投资取得的成就 一 财政支农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二 2005年:从财政投入错位到财政反哺农民第二章 农业投资市场的政策环境分析第一节 农业投资市场的宏观政策分析 一 中国的农业财政政策 二 中国农业财政投入的目标选择 三 中国农业财政补贴 (一)我国的农业补贴及农业生产成本分析 (二)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情况与分析第二节 农业投资领域税收政策 一 中国农业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 二 中国继续调整农村税收政策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分析第四节 中国农业投融资体制分析第五节 中

8、国农业贷款现状分析 一、国内农业信贷扶持政策 二、金融支农工作基本情况第三章 农产品加工贸易现状分析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分析第二节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状况分析 一 2002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分析 二 2003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三 2004年1-11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四 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形势展望第三节 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第四节 入世后中国农业的“黄箱”和“绿箱”政策第二篇 国内农业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四章 世界农业发展概况第一节 世界农业发展现状 一 农产品贸易趋势 二 世界农业资源状况与趋势 三 世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挑战第二节 全球农产品加工业发

9、展现状 一 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第三节 世界农业资源状况与趋势第四节 全球农产品消费状况分析 一 2005年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分析与预测 二 世界粮食库存持续下降的压力分析 三 2004年世界粮食贸易量将增长速度第五节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第六节 入世以来国内农业发展回顾 一 2005年农产品关税减让的分水岭 二 中国农产品贸易承诺之后的搏击第七节 国内农业与国际之间的差距 一 中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二 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与美国比较第五章 中国农业投资市场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一节 国际农业投资市场发展分析第二节 国内农业投资市场的国际比较第三节 国内农业投资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三篇 农业领域

10、潜在的投资机会分析第六章 农业投资的前景评价第一节 农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一)农业竞争力的内涵 (二)农业竞争力的构成第二节 农业发展潜力的总体判断 (一)农产品加工业潜力 (二)有机农业发展潜力 (三)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四)信息农业发展潜力 (五)品牌农业发展潜力 (六)农业板块发展潜力 (七)西部农业发展潜力 1、资源优势 2、政策优势 3、潜力优势 4、行业优势 5、区域优势第七章 农业领域潜在的投资机会第一节 国内重点农业上市公司投资现状分析 一 2004年国内农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二 2005年农业及重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一)2005年农业投资领域关注热点 (二)重点上市

11、公司投资分析第二节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效率分析第三节 行业外部环境提供的投资机会第四节 行业内部环境提供的投资机会第五节 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七大农业板块第四篇 农业投资领域利用外资现状分析第八章 农业领域近年来利用外资状况第一节 外商投资中国农业回顾与展望第二节 外商投资中国农业的特点第三节 港商在内地农业投资的现状与前景第四节 港商投资国内农业的比较优势和环境分析第九章 农业领域分行业利用外资现状第一节 农业发展及利用外资现状 一 2002年农业利用外资现状 二 2003年农业利用外资现状第二节 林业发展及利用外资现状 一 2002年林业利用外资现状 二 2003年林业利用外资现状第三节 畜

12、牧业发展及利用外资现状 一 2002年畜牧业利用外资现状 二 2003年畜牧业利用外资现状第四节 渔业发展及利用外资现状 一 2002年渔业利用外资现状 二 2003年渔业利用外资现状第五节 国内农业利用国外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一 外资投资中国农业回顾与展望 二 主要来源、规模领域和范围第五篇 国内区域农业投资现状第十章 区域农业投资市场发展状况第一节 东部、中部、西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第二节 山东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三节 浙江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四节 福建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五节 广西自治区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六节 吉林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13、状况第七节 四川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八节 广东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九节 湖南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节 安徽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一节 河南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二节 甘肃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三节 贵州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四节 江苏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五节 江西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六节 宁夏自治区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七节 山西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八节 云南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十九节 辽宁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二十节 黑龙江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二十一节

14、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二十二节 青海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二十三节 陕西省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二十四节 新疆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二十五节 重庆市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二十五节 海南省市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六篇 未来农业发展模式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代表性农业发展模式第一节 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模式 一 “精准农业”发展模式 二 “蓝色农业”发展模式 三 “质量农业”发展模式 四 “白色农业”发展模式 五 “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六 “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七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八 “订单农业”发展模式 九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第二节 WTO环境

15、下农民、农村与农业发展模式分析第十二章 我国农业子行业结构变化分析第一节 无公害农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二节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第三节 有机农业发展现状第四节 绿色农业发展现状第十三章 农业投资与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第一节 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模式分析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种模式选择 (一)政府投资一政府管理模式 (二)政府投资一金融机构介入管理模式 (三)政府补助一乡村组织管理模式 (四)政府补贴一商业银行介入管理模式 (五)政府补贴一保险公司介入管理模式 二 市场化运作中的农业产业化种模式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二)中介组织带动型 (三)专业市场带动型第七篇 W

16、TO框架下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分析第十四章 农产品贸易对农业投资市场的影响第一节 农产品市场需求对农业投资市场拉动分析 一 未来农产品消费价格指数预测 二 中国农产品生产贸易的政策取向 三 农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分析第二节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第三节 2005年国内外农业形势预测 一 2004年农业形势的主要特点 二 2005年农业形势展望第八篇:国内农业领域的投资方向及途径第十五章 未来几年国内农业投资重点第一节 2004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重点第二节 2005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布局第三节 20年后中国农业发展可能的格局 一 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二 20年后中国农业发展可能的格局

17、第九篇:农业产业投资风险防范第十六章 农业的竞争风险分析第一节 农业投资风险概述第二节 自然风险分析第三节 市场风险分析第四节 制度风险和政策风险分析第五节 管理风险分析第六节 技术风险分析第七节 投资风险分析第八节 农业领域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一 政策风险防范 二 投融资风险的防范 三 “道德风险”的防范 四 技术风险的防范 五 择业风险防范第九节 投资建议 分析报告图表索引表1: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2004年1-10月)表2:2002-2004东部、中部、西部农业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表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2004年1-10月)表4: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2004年1-1

18、0月) 表5: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关税配额(单位:万吨)表6:2004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县名单表7:19802004年中国农业投资总量及其增长表8:2002-2004年全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表9:2004年度10家农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表10:几种投入对农牧业产值的边际回报率表11:公共投资对农牧户物质投入的边际替代率表12: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分配比例与增速(1980-2000年)表13:1999年至2004年国内农业利用外资项目表14:1999年至2004年国内农业利用外资金额表15: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国际比较表16:加入WTO后国内主要农产品生产减少就业测算表17:东中西

19、三个区域带利用外资规模比较表18:2002-2003年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表19:2003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20:1983-2004年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表21:2001-2004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情况表22:2003年各地区农业主要能源及物质消耗表23:2003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情况(一)表24:2003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情况(二)表25:2003年各地区粮、棉、油、糖面积、位次及比重表26: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2004年1-3季度)表27:2004年1-9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表28:2003年全国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情况表29:19802004年中国农业投资总量及其增

20、长表30:1989-200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31:2002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及财政价格补贴表32:2004年度10家农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表33:1978-2003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表34:2002年中国利用外资统计简表表35:2003年各地区粮、棉、油、糖面积、位次及比重表36:2003年各地区粮、棉、油、糖总产量、位次及比重表37:2003年各地区粮、棉、油、糖亩产及位次表38:2003年各地区肉、蛋、奶、水产品产量、位次及比重表39:2003年全国牲畜年末存栏头数增减情况表40:2003年全国水产品产量增减情况表41:2003年各地区水产品产量表42:2003年全国畜产品

21、产量增减情况表43:2003年各地区粮食面积和产量增减情况表44:2003年中国利用外资统计简表表45:2004年中国利用外资统计简表表46: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表47: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表48: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分省、市情况表49:2003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50: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表51: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主要行业参考数据表52: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分方式统计表53:2003年中国吸收外资几项经济指标表54:2003年对华投资前十五位国家地区情况表55:2003年部分国家/地区对华直接投资情况表56:2004年1-8月农产

22、品分企业性质出口情况表57:2003-2008年世界部分农产品价格预测(一)表58:2003-2008年世界部分农产品价格预测(二)表59:2003年外商投资领域情况表60:2004年1-8月农产品分地区出口情况表61:欧盟企业今后增加对华投资可能选择的行业表62:1983-2004年外商投资情况表表63:2004年早稻生产收益调查对比表64:2003年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65:2003年外商投资主要行业情况表66:2003年外商投资分省市简况表67:2003年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情况表68:2004年第三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的48家上市公司一览表69:1995-2002年两岸

23、的农产品贸易表70:台商赴大陆投资不同产业的供销结构表71:台湾经济部核准的赴大陆投资情况表72:1985-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1)表73:1985-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2)表74:1985-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3)表75:水产领域外商直接投资统计表(截止2003年12月)表76:1978-200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指数表77:1996-2003年畜产品产量(表1)表78:1996-2003年畜产品产量(表2)表79:1978-2003年主要林产品产量表80:1989-2003海关历年出口商品分类金额(表1) 表81:1989-2003年海关历年出口商品分类金额

24、(表2) 表82:2001-2003年海关出口主要农产品商品数量和金额表83:1985-2003年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基本建设投资图1:2002年林业利用外资现状图2:2003年林业利用外资现状图3:2002年农业利用外资现状图4:2003年农业利用外资现状图5:2002年畜牧业利用外资现状图6:2003年畜牧业利用外资现状图7:2002年渔业利用外资现状图8:2003年渔业利用外资现状图9:1999-2003农林牧渔总产值图10:1999-2003农作物播种面积图11:2003主要农牧渔业生产情况图12:2003年第二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布示意图13:2004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图14:200

25、4年中央经济调控走势分析图15:2004年1-11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图16:2004年1-11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图17:2004年部分国家/地区对华直接投资情况图18: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图1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图20:农牧业税占国家财政收入比重图21:各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现金收入图22:绿箱政策分类图23:中部省份2003年GDP总量比较2006年中国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研究报告前 言本报告旨在为国内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决策及有意投资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投资商服务,通过对国际和国内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描述和分析,得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新的发展趋势,

26、并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提出投资建议。报告并没有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有关技术专题展开研究和探讨。本报告共77页,4.2万字,表19个,图33个,6月份完成。报告共八章,分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际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概况、特点和趋势等;第二章到第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生产规模、地域分布、原材料供给状况,以及各子行业的运行情况;第六章和第七章为报告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政策及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并展望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市场前景;第八章为报告的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上述各章的描述与分析,得出我国投资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建议和银行信贷建议。本报告的主

27、要观点有:我国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4.18万亿,比上年增长16.2%。全国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万多家,从业人数达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加值已突破1.1万亿元,约占国民经济GDP的8% 。近5年来,各类农产品产量保持稳步增长,除03年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和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减产外。 在主要粮食类农产品当中,稻谷产量所占比例最大,基本保持在37%以上。油料产量从01年的2864.9万吨,增长到了05年的3078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9%。05年全年粮

28、食产量48401万吨,比上年增加1454万吨,增产3.1%;棉花产量570万吨,减产9.8%;油料产量3078万吨,增产0.4%;糖料产量9551万吨,减产0.2%。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在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当中,蔬菜所占的比例最大,为43.51%;其次是粮食为31.48,其中稻谷占14.07%,玉米占10.36%,小麦占7.50%;然后是水果,占12.43%,再次是糖料,占7.38%。其他农产品产量所占比例均低于3%。2005年1-12月,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从行业分类看,排在前几位的仍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10604.64亿元)、造纸及纸制品(4178.71亿元)、

29、食品制造业(3701.04亿元)、饮料制造业(3075.85亿元)。农产品深加工业的主要子行业大都进入壁垒比较的低,竞争相对比较激烈,除烟草制品业外,各个子行业的亏损企业数占总数的比率都在5%-30左右,比率最高的为食品加工业达29.69。今年以来农产品出口呈现出良好势头,1-10月,我农产品出口217.9亿美元,增幅达21.4%,为近年来罕见。其中,园艺、水海、畜禽产品出口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9.3%,保持较快增速;玉米出口758万吨,同比增长292%,实现恢复性增长。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近1.6万家,其中,年出口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仅449家,出口额低于1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超

30、过1万家,占总数的70%以上。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差,是我国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共同存在的问题。建议对国家重点鼓励、优先开发的项目,优先提供贷款;对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应给与更多的关注;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的企业或项目,也可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项目一般规模不大,投资数额有限,为减少贷款风险,应重点对贷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及资信水平进行调查。目 录前 言1目 录3表目录6图目录7第一章 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状况1第一节 主要国家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概况1(一)荷兰1(二)英国1(三)法国3(四)美国6(五)加拿大13第二节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

31、发展特点15第三节 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17第二章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生产状况19第一节“十五”农产品深加工业特点19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生产规模分析21第三节 农产品深加工业生产的地区分布22第四节 农产品深加工业原料生产状况23第三章 农产品深加工科研和技术状况26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装备发展概况26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27第四章 农产品深加工主要原料供给状况30第一节 近年来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状况30(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30(二)油料产量小幅增长31(三)糖料产量逐渐步入稳步增长阶段32(四)其他农产品产量情况34第二节 2005年主要农产品

32、供给情况分析35(一)总量增长情况35(二)主要农产品供给结构36(三)主要农产品地区生产分布状况37第五章 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子行业运行状况比较42第一节 产业规模比较42第二节 盈利状况比较43第三节 市场竞争情况比较47第六章 我国关于农产品深加工业的政策及影响50第一节 我国政府对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相关政策50(一)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50(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53第二节 相关政策对产业的影响57第七章 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趋势预测58第一节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58(一)精深型加工58(二)注重质量与安全58(三)全球化规模型发展59(四)食品加工业成为农产

33、品加工业最活跃的领域59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业市场前景60(一)国内市场前景预测60(二)我国农产品加工制品出口市场现状及前景62第三节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发展展望64第四节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5第八章 行业的投资价值分析67第一节 投资机会分析67第二节 投资风险分析67(一)原料风险67(二)储藏风险68(三)技术风险68(四)竞争风险68第三节 信贷投资建议68表目录表1-1法国农产品贸易结构5表1-2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地位6表1-3 美国不同规模农场的收入分布7表1-4美国主要种植业产品的销售收入8表1-5美国农牧业销售收入最大的10个州9表1-6 美国主要畜牧业

34、产品的销售收入11表1-7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指数12表2-1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一览23表4-1 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35表5-1 2005年农产品加工业行业产销状况44表6-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50表6-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原则和重点领域50表6-3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工作51表6-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措施52表6-5 具体发展目标和原则53表6-6 具体重点发展领域54表6-7 具体行动领域55表7-1 2005年农产品加工业出口金额及增长63表7-2 农业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地区分布66图目录图2-1农产品加工业历年实现增加值变化21图2-

35、2农产品加工业占全部出口交货值比重22图2-3 历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变化23图2-4农林牧渔分类产值变化24图2-5 2004-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比例变化24图2-6 我国农产品种植面积结构25图3-1农产品加工机械生产企业地区分布28图4-1 2001-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30图4-2 2001-2005年主要粮食产量增长30图4-3 2001-2005年全国油料总产量增长31图4-4 2001-2005年油料各产品增长32图4-5 2001-2005年我国糖料总产量增长33图4-6 2001-2005年主要糖料产量增长33图4-7 2001-2005年其他类农产品产量增长(1)

36、34图4-8 2001-2005年其他农产品产量增长(2)34图4-9 主要农产品供给结构36图4-10 华北各省市主要农产品生产状况37图4-11东北各省主要农产品生产状况38图4-12华东各省市主要农产品生产状况38图4-13中南各省主要农产品生产状况39图4-14 西南各省市主要农产品生产状况40图4-15 西北各省(自治区)主要农产品生产状况40图5-1 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子行业总资产42图5-2 农产品深加工业子行业企业数比较42图5-3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结构42图5-4 子行业利润总额对比43图5-5 各子行业销售收入对比45图5-6各子行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对比46图5-7 各子

37、行业亏损状况对比47图5-8 各子行业企业亏损数比例构成47图7-1 “十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60图7-2 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预测61图7-3 2005年农产品加工制品出口企业规模比较62以下是中国海关总署公布1-5月谷物、大豆、橡胶、棉花和糖等进出口初步统计数据。本月后期将公布详细数据。 5月 1-5月 (吨)(吨) 同比变化(%)进口量:小麦60,000280,000 -88.7 大麦90,0001,010,000 -5.9 大米30,000330,000 68.2 大豆2,410,00010,390,0009.6 豆油20,000700,000 5.8 棕榈油300,0

38、001,300,00041.8 豆粕52,579550,691 1871.3 鱼粉90,000410,000 -22.3棉花460,0002,070,000 236.2 天然橡胶100,000600,000 12.1 合成橡胶123,303545,099 27.1 出口量: 大米100,000520,000 59.6 玉米20,0002,260,000 -24.9 大豆40,000160,000 -17.6 豆油10,90239,103 532.1棉花9353,422 95.7农业信息: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状况分 ( 2002-12-7 18:24:46 ) 迄今为止,我国加入WTO已经一年了

39、,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看,并没有出现如国内大多数农业经济学者预期的、我国农产品市场将会受到相当程度冲击的现象。相反,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还略有下降。与此同时,虽然我国农产品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许多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却严重受阻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这也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些情况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分析。一、2002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今年19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1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其中,出口额达到了12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1.5;农产品进口额为8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3亿美元,下

40、降幅度0.4。农产品贸易顺差扩大到了3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3亿美元,增幅为52.3。1.我国粮食出口增加,粮食进口减少今年19月,我国粮食累计出口了939.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90.4万吨,增幅为44.7;进口为21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0.8万吨,下降幅度为9;粮食净出口为728.3万吨,增幅为74.6。我国粮食出口额为11亿美元,增长39;进口额为3.6亿美元,下降14.3;粮食贸易顺差7.4亿美元。其中,大米出口131.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万吨,降幅为1.5;进口为16.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万吨,降幅为8.8,净出口115.5万吨;玉米出口715万吨,

41、比上年同期增加261.2万吨,增幅为57.6;进口0.75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4万吨,降幅为76.4,净出口714.2万吨;小麦出口79.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1.3万吨,增幅为64.8;进口57.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6万吨,增幅为92.1,净出口21.9万吨; 大麦进口135.5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45.5万吨,降幅为25.1。2.我国油料进口大幅下降、出口增加,食用植物油进口则大幅增加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油料(主要是大豆和油菜籽)818.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450.5万吨,降幅为35.5;累计出口80.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1万吨,增幅为11.2。进口额为17.3亿

42、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6亿美元,降幅为33.2;出口额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5;贸易逆差13.2亿美元,下降39。其中,大豆进口761.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55万吨,降幅为31.8;出口23.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8万吨,增幅为40;油菜籽进口56.7万吨,减少95万吨,降幅为62.6。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205万吨,增加80.3万吨,增幅为64.4,进口额7.8亿美元,增长119;出口8万吨,减少2万吨,降幅为20.5,出口额0.46亿美元,降幅为10.6。3.我国棉花、食糖进出口均有增长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1.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3万吨;出口棉花10.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4万吨。进口食糖10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1.7万吨;出口食糖29.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3.5万吨,食糖出口增幅远大于食糖进口增幅。4.我国蔬菜、水果出口增长幅度大于进口增长幅度5.我国畜产品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水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