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外科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92332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肢骨折外科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上肢骨折外科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上肢骨折外科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上肢骨折外科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上肢骨折外科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肢骨折外科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肢骨折外科学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肢骨折 Fractures of the Upper Extremities,1,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上臂骨:肱骨前臂骨:尺骨、桡骨手骨:腕骨、掌骨、指骨,2,3,锁骨骨折,本节重点内容: 锁骨骨折并发症 锁骨骨折治疗,4,一、解 剖 特 点 锁骨是位于胸骨柄与肩峰间的管状骨,外侧半向后弯曲,呈凹形,内侧半向前突出呈弓状,应力集中在中1/3处,内1/3呈棱柱状,外1/3呈扁平状, 中1/3最小,容易骨折。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还具有美学作用。肋锁间隙: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锁骨骨折以儿童、青壮年常见 易并发气胸、锁骨下动脉伤 、 臂丛神经伤,5,6,7,二、骨折原因及分

2、类 1 病因 间接暴力:斜形、横形 中外1/3 直接暴力:粉碎、横形 着力处,8,2 分类,1 中1/3骨折 75%80%2 外1/3骨折 12%15% 又分5型3 内1/3骨折 5%6% 又分3型,9,10,三、临 床 表 现 及 诊 断,病史症状 : 外伤史、痛、活动受限体征:肿胀、 畸形 、功能障碍、 压痛 、骨擦感 辅助检查: X线片,11,四、并 发 症,气胸 锁骨下动、静脉损伤臂丛神经,12,五、 治 疗,(一)非手术治疗无移位 :无须复位,三角巾悬吊 36周 有移位: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68周,去除固定,再悬吊34周,13,14,15,(二) 手术治疗,1 手术指征手法复位

3、、外固定失败 、要求美观开放骨折 大血管伤 同一肢体多处骨折 骨不连、骨畸形愈合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病人不能忍受8字绷带固定之苦,16,2 手术方法 开放复位、内固定 : 8字钢丝、克氏针、钢板,17,重建钢板,18,肩锁关节脱位,一解剖 : 肩锁关节由锁骨外端和肩峰构成关节内有纤维软骨盘 ,主要由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稳定。喙锁韧带又分内侧组(锥形韧带)和外侧组(斜方韧带)。,19,20,二 病因,1 直接暴力:摔倒时肩外侧着地,外力作用于肩峰,通过肩锁关节传至锁骨,造成肩锁和喙锁韧带损伤2 间接暴力:上肢外展位摔倒,手先着地,外力通过上肢传导至肱骨头和肩峰,使肩胛骨上移,造成脱位。,2

4、1,三 分类,第一型: 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挫伤第二型 :肩锁关节囊与韧带破裂半脱位第三型: 肩锁关节囊、韧带和喙锁韧带均断裂,全脱位。,22,三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一)第一型1.局部肿胀2.锁骨外端无高起,X线片阴性.3.治疗:悬吊2周(二)第二型1.局部肿胀2.锁骨外端高起,按压有弹性感,X线片示半脱位.3.治疗: (1)保守:悬吊23周,压垫(2)手术(三)第三型1.锁骨外端高起,X线片全脱位.2.治疗: (1)手术,23,肩关节(盂肱关节)脱位,一 解剖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盂组成,肱骨头呈半圆形,有2030 后倾,肩胛盂关节面约为肱骨头关节面的1/31/4。 关节稳定因素:1肩胛盂;

5、2肩峰;3关节囊与韧带;4盂唇;5肩部肌肉;6关节腔内负压、黏带力,24,25,26,二 分类与机制,1 前脱位 95% ,肩外展、后伸及外旋位时摔倒,外力传至肱骨头,顶破前关节囊而脱位 或向后跌倒肩部直接撞击而脱位1)喙突下脱位2)盂下脱位3)锁骨下脱位4)胸腔内脱位,27,2 后脱位 1.53.8% 当肩关节在内收、内旋位时肱骨遭受由下向上的轴向外力时,肱骨头撞破后关节囊而脱位1)肩峰下脱位2)后方盂下脱位3)肩胛岗下脱位,28,下脱位:1962年世界文献50例上脱位:1912年世界文献14例新鲜脱位:2周内陈旧脱位:2周后复发性脱位:在原始创伤性脱位复位后,肩部受轻微外力或肩关节在一定位

6、置活动中又发生脱位而且在类似条件下反复发生脱位,29,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1 病史:肱骨外展、外旋 位摔倒 肩关节后方直接撞击2 症状:疼痛、活动障碍3 体征:方肩畸形 Dugas征阳性4 X线检查,30,三 治疗,1 复位:Hippocrates法:外展上肢 牵引,再内收、内旋2 固定3周,伴有大结节骨折者45周3 功能锻炼,31,32,肱骨外科颈骨折(Surgical neck fracture),本节重点内容: 外科颈骨折分类 外科颈骨折并发症 外科颈骨折治疗,33,一、解 剖 特 点,肱骨外科颈是解剖颈下方23cm松质骨、皮质骨交界处,是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 肱骨干的交界部位,内侧有臂

7、丛神经、腋血管经过。外科颈骨折以老年常见 易并发臂丛神经伤 、腋神经伤、 腋动脉伤,34,二病因与 分类,病因:骨质疏松与间接暴力1 无移位骨折:裂缝与嵌插骨折2 外展型骨折3 内收型骨折4 粉碎型骨折Neer分类,35,外展型骨折,间接暴力(跌倒:上肢外展、手着地) 近端内收,远端外展,向前内成角或重叠畸形,36,37,38,内收型骨折,间接暴力(跌倒:上肢内收、手或肘着地) 近端外展,远端内收, 向外成角或重叠畸形,39,40,41,手术治疗,42,粉碎型骨折,1 X线片1)合并大结节或小结节骨折2)合并肱骨头破裂3)合并肱骨头脱位4)外科颈骨折端有碎骨片2 治疗1)三角巾悬吊46周任其自

8、然愈合2)手术,43,肱骨干骨折(Fracture of humeral shaft),本节重点内容: 肱骨干骨折分类 肱骨干骨折并发伤 肱骨干骨折治疗,44,一 解剖,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肱骨干中下1/3段后外侧有桡神经沟。中下1/3处易骨折。,45,一、病因与分类,直接或间接暴力胸大肌止点上骨折 :近折端向外翻移位,远折端上内移位三角肌止点上骨折 :近折端向内、前移位,远折端向外、上移位三角肌止点下骨折 :近折段想外、前移位,远折段向上移位,46,47,三、 临 床 表 现 及 诊 断,病史症状 : 外伤史、痛、活动受限 体征:肿胀 、畸形 、功能障碍 、压痛、

9、 反常活动 、骨擦感 辅助检查 : X线片,48,四、并 发 症,桡神经伤(肱骨干中段骨折) 骨不连 (肱骨干下段骨折),49,50,五、治疗,1 保守治疗:肩人字石膏 、小夹板6-8周2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 ,开放骨折 ,大血管伤 ,桡神经伤,有移位的骨折 ,同一肢体多处骨折 ,骨不连、骨畸形愈合 内固定方法:钢板螺钉 ,髓内钉、外固定架,51,52,一、解剖特点,1 发生于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2 肱骨干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25前倾角3 肱骨髁前方的血管、神经4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10岁以下儿童,53,54,55,二、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2、屈曲

10、型肱骨髁上骨折,56,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因:肘伸直位跌倒,手掌着地骨折端移位:近折段向前下移位临床表现:前臂肿胀程度、桡动脉搏动、手的感觉及运动情况,57,肱骨髁上骨折,本节重点内容: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表现肱骨髁上骨折的合并症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原则,58,并发症:血管、神经损伤 肱动脉、正中、尺神经 治疗原则:恢复肱骨下端的前倾角和提携角,纠正桡、尺偏 非手术治疗:复位后屈肘100固定 手术治疗:血管、神经损伤者,59,60,61,62,63,2、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因:肘屈曲位跌倒,肘部着地骨折端移位:近折段向后下移位,可尺偏或桡偏较少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治疗:恢

11、复肱骨下端的前倾角和提携角,纠正桡、尺偏 非手术治疗:复位后屈肘40固定,64,肘关节脱位,分类: 后脱位、外侧脱位、内侧脱位、前脱位,常伴有前关节囊和侧副韧带损伤重度损伤可伴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牵拉损伤治疗: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23周,65,尺桡骨干骨折,一、解剖特点:组成肘关节和腕关节,上下尺 桡关节, 旋转功能二、病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扭转暴力三、分类:Monteggia骨折:尺骨上1/3骨折 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Galeazzi骨折: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 骨小头脱位四、治疗原则: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 解剖复位,66,67,68,69,70,71,桡骨下端骨折,本节重点内容:桡骨下端骨

12、折的病因及分类桡骨下端骨折的移位特点,72,一、解剖特点,1、掌倾角(1015 )尺倾角 (2025 )2、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关节面3cm范围内 2、骨折处为松质骨与皮质骨交界处3、多发生于老年妇女,73,二、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及分类,1、病因: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2、分类: 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 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74,75,76,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1、跌倒时腕背伸,手掌触地,前臂旋前2、骨折远段向背侧,桡侧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 3、移位明显时,有银叉状及枪刺刀畸形 4、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为主、近年手术,77,78,79,80,屈曲型骨折(Smit

13、h骨折),1、跌倒时腕屈曲,手背触地2、骨折远段向掌侧,桡侧移位,近段向背侧移位,81,Barton骨折,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82,83,手外伤,1、手部结构非常复杂、精细,感觉灵敏,活动也十分复杂和灵巧2、手的休息位: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手内在肌和外在肌、关节囊、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3、手的功能位: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手外伤后常常固定在此位。,84,一 病因,1、刺伤: 异物存留2、切割伤:肌腱、血管、神经损伤,指断缺损、断指3、钝器伤:常伴有骨折4、挤压伤:皮肤脱套、多发开放性骨折、关节脱位5、火器伤:污染重、坏死组织多、组织缺损、,85,二检查与诊断,1、皮肤的检查1)了解伤口的部位和性质:初步判断皮下有无肌腱、神经、血管损伤2)皮肤缺损的估计:植皮、皮瓣3)皮肤活力的判断:皮肤的颜色、出血情况、毛细血管回流实验、皮瓣的形状、大小、长宽比例、方向,86,2 肌腱的损伤的检查,1)屈指肌腱损伤2)伸指肌腱损伤3 神经损伤的检查:尺神经骨间肌和蚓状肌麻痹环、小指爪形型畸形,骨间肌和拇收肌麻痹Froment征;正中神经拇短展肌麻痹 拇指对掌功能障碍,87,血管的检查,骨与关节的检查治疗:尽快清创修复损伤的各种组织,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