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头颈外科绪论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9448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喉头颈外科绪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绪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绪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绪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绪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鼻喉头颈外科绪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喉头颈外科绪论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耳鼻喉头颈外科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习的内容及生理功能。2.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常见病“四炎一聋”。3.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讲课时数 0.5学时教学内容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习的内容及生理功能。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常见病“四炎一聋”。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是研究耳鼻咽喉及气管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公元前13世纪商代甲骨文就有耳鼻喉疾病的记载。我国独立的耳鼻喉头颈外科始于1911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

2、开发近20年来,耳鼻喉科发展迅速。,耳鼻喉科学的进展与展望。,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的范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涉及听觉、平衡觉、嗅觉、发声与言语、呼吸和吞咽等器官以及颅底、颈部和上纵隔诸部位的解剖与发育、生理与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的特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耳鼻咽喉诸器官在解剖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及其与全身各系统的有机联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疾病可以归纳为先天性畸形、感染、异物、肿瘤、变态反应、创伤和全身疾病在耳鼻喉头颈区的表现等七类。,先天性畸形,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1、感染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多无临床症状,或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不成

3、比例。,感染,2、感染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3、感染区炎症可以相互扩散。,感染的处理原则,1、急性期以抗感染与消除局部水肿为主。2、脓肿期以通畅引流为主。3、慢性期以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为主。,异物,因异物存留的位置不同,而处理不同。处理:尽快取出异物。,肿瘤,特点:1、隐蔽。 2、表现复杂多变。3、一处肿瘤,多处受累。原则:早发现,早处理。,变态反应,耳、鼻、咽喉均可患病。处理:避免接触过敏原。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减充血剂等。,创伤,处理:1、解除呼吸困难。 2、止血。3、处理吞咽困难。4、酌情取出异物。5、清创整复。6、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全身疾病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表现。,鼻出血,艾

4、滋病的咽部表现,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常见病,“四炎一聋”:中耳炎、鼻炎及鼻窦炎、咽炎及扁桃体炎、喉炎、耳聋。,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喉癌,耳聋,鼻部应用解剖,目的要求1.熟悉外鼻支架、外鼻静脉血循环特点,鼻腔各壁结构。2.熟悉鼻窦分组及各鼻窦开口部位。3.了解鼻腔动脉血供、神经分布、鼻粘膜分区。4.了解鼻腔鼻窦与眼眶、颅腔和口腔的毗邻关系。5.了解鼻的生理功能及其对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外鼻支架、外鼻静脉血循环特点,鼻腔各壁结构(鼻前庭、固有鼻腔:内、外侧和顶、底四壁)2.鼻窦分组及各鼻窦开口部位,前、后组鼻窦的划分,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5、3.鼻腔动脉血供、神经分布、鼻粘膜分区。4.鼻腔鼻窦与眼眶、颅腔和口腔的毗邻关系。5.鼻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嗅觉功能共鸣;反射作用;鼻窦的生理功能。,鼻部应用解剖,鼻:由外鼻、鼻腔、鼻窦 三部分组成,外鼻(external nose),1外形标志: 鼻根、鼻尖、鼻粱、鼻背、鼻翼、鼻底、鼻小柱、前鼻孔、鼻唇沟,外鼻(external nose),2骨性支架:鼻骨、额骨鼻部、上颌骨额突组成 3软骨支架:(1)鼻外侧软骨(隔背软骨):鼻外侧软骨、中隔软骨 2)大翼软骨,梨状孔(pyriform aperture),组成:上:鼻骨外:上颌骨额突下:腭骨突起,外鼻静脉特点,1)外鼻静脉主要经内眦和面静

6、脉汇入颈内静脉2)内眦静脉可经眼上、下静脉进入海绵窦3)面部静脉无静脉瓣4)血液可双向流动临床意义:危险三角区 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鼻腔、鼻窦应用解剖,鼻腔 (nasal cavity),组成: 鼻前庭、本部(固有鼻腔) 1鼻前庭 皮肤长有鼻毛、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易感染 2本部(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壁,鼻腔内壁鼻中隔,组成: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和犁骨组成利特尔区(littles area): 鼻中隔前下部,颈外和颈内动脉系统分支汇集成血管丛,为“易出血区”,鼻腔外侧壁,上、中、下鼻甲:鼻腔外壁阶梯状排列的长条形骨片,大小依次缩小约13

7、,位置后移依次13上、中、下鼻道:上、中、下鼻甲每一鼻甲的下方与鼻腔外侧鼻均形成一潜在的间隙,鼻腔外侧壁,鼻腔外侧壁,上鼻甲与上鼻道,后组筛窦开口上鼻道,蝶窦开口蝶筛隐窝,中鼻甲与中鼻道(一),嗅裂、总鼻道: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裂(嗅沟);其下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总鼻道,中鼻甲与中鼻道(二),中鼻道结构:钩突、筛泡、半月裂孔、筛漏斗、额隐窝、上颌窦开口、鼻额管 额窦经鼻额管开口于筛漏斗的前上端,其后是前组筛窦开口,最后是上颌窦的自然开口,中鼻甲与中鼻道(三),中鼻甲与中鼻道(四),中鼻甲与中鼻道(五),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

8、,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孔、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下鼻甲与下鼻道,下鼻甲为单一薄骨。下鼻甲后端离咽鼓管咽口仅1015cm鼻泪管开口位于下鼻道,鼻腔顶壁、底壁,顶壁:中段水平为颅前窝的底-筛板薄而脆,易骨折和损伤底壁-硬腭鼻腔面,与口腔相隔,鼻腔的血液供应及临床意义,颈内动脉-眼动脉-筛前、筛后-鼻腔前上部 颈外动脉-颌内动脉-眶下动脉、蝶腭动脉分支鼻侧外侧动脉、鼻后中隔动脉鼻腔后下部)大致以中鼻甲下缘为界 临床意义:指导血管结扎,鼻腔的血液供应及临床意义,鼻腔的血液供应及临床意义,利特尔动脉丛,利特尔动脉丛: 由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腭大动脉

9、 组成,克氏静脉丛 、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克氏静脉丛: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构成静脉丛 吴氏鼻-鼻咽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表浅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鼻腔的淋巴,鼻腔前1/3的淋巴管与与外鼻淋巴管相连,汇入耳前淋巴结、腮腺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鼻腔后2/3的淋巴汇入咽后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上群。,鼻腔的神经分布,鼻腔神经:嗅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嗅神经分布于嗅区粘膜。嗅神经鞘膜由硬脑膜延续构成,嗅神经周围的空隙与蛛网膜下腔直接相通。,感觉神经:主要来自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鼻腔神经,鼻腔的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岩深神经),副交感神经(岩浅大神经)。两者在

10、翼管内组成翼管神经。,鼻腔自主神经,鼻 窦(nasal sinuses ),共有四对: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鼻 窦(二),根据解剖部位及开口分为前后两组前组:上颌窦、额窦、前组筛窦,窦口位于中鼻道;后组:后组筛窦、蝶窦,窦口位于上鼻道,上颌窦,前壁:中央薄而凹陷,尖牙窝。后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又近翼内肌,故上颌窦恶性肿瘤侵及此肌可致张口困难。上壁:眼眶的底壁。底壁:牙槽突。,筛窦又称筛迷路,外侧壁:由泪骨和纸样板构成。纸样板平均厚度0.2cm。内侧壁、下壁、前壁、后壁。,额窦,蝶窦,鼻生理学,鼻腔生理学,1、呼吸功能 生理性鼻周期2、保护功能 过滤、加温、加湿 鼻肺反射3、嗅觉功能

11、4、声音共鸣,鼻肺反射,鼻窦生理学,声音共鸣、减轻头颅骨重量和维持头部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鼻外伤,目的要求熟悉临床诊断与处理原则。讲课时数 0.5学时教学内容1.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鼻出血;鼻骨畸形;鼻塞。2.诊断:病史+临床检查。3.治疗:(1)闭合性鼻骨骨折的复位方法。(2)开放性鼻骨骨折的处理。,鼻骨骨折,临床表现:多为闭合性骨折。局部疼痛、肿胀、鼻出血、鼻骨畸形、鼻塞。,鼻骨骨折的诊断,1、病史:外伤史。2、体查:触痛、触及鼻骨塌陷,有时有骨擦音。前鼻镜见鼻腔塌陷。累及鼻中隔可见中隔偏曲。3、辅助检查:鼻部X线、CT。,鼻骨骨折的治疗,开发性鼻骨骨折的治疗:清创整复术。复位骨折片,填塞鼻腔。,鼻骨骨折的治疗,闭合性鼻骨骨折的治疗,鼻骨骨折的治疗,鼻中隔血肿的治疗:切排,填塞。,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