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8素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心理学8素材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次 8,第七章 运动员的人格特征,重要问题,人格的定义气质类型人格的形成运动员的人格特征,第一节 人格概述,一、什么是人格,人格(personality)是心理学中最难下定义的概念之一。心理学中的人格概念,接近日常话语中的“性格”一词,如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处事和待人的方式等,词源释义:英文personality 拉丁文persona(面具)面具: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即公开的自我; 个人蕴藏于内、没有外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第一节 人格概述,一、什么是人格,古希腊 希波克里特(公元前460一前377 ) 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罗马
2、盖伦(前130-前100) 用体液学说来解释气质,认为某种占优势的体液决定一个人的气质。,第一节 人格概述,一、什么是人格,气质类型学说,多血质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胆汁质的典型特点是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黏液质的典型特点是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沉静,忍耐;抑郁质的典型特点是敏感,孤僻,忧郁,常在内心经历暴风骤雨。,第一节 人格概述,二、气质四类型:,假设有四个典型的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人一起去看戏,但到了剧院门口被门卫挡住不让进,因为他们迟到了。这时四个人的典型表现可能是怎样的?,第一节 人格概述,二、气质四类型:,多血质的人会笑嘻嘻地与门卫搭讪,以获得门卫的好感并放他进去;胆
3、汁质的人可能会与门卫争吵起来,甚至大打出手;,第一节 人格概述,二、气质四类型:,黏液质的人可能按照门卫的指示,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等下一场;抑郁质的人则可能唉声叹气地回家去,并一路感慨自己总是遇到倒霉的事。,第一节 人格概述,二、气质四类型:,用四种体液来解释人的类型,用现代的眼光看,缺乏科学依据。但四种类型的用语一直沿用至今,原因是这四种类型的划分为人们认识自己和他人提供了便利,而这种划分确实在相当的程度上有效。一个人即使不典型地属于某种类型,也大体上属于某种类型,或处于某两种类型之间。,第一节 人格概述,二、气质四类型:,讨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你变成了现在的你? (多血质,胆汁
4、质,粘液质,抑郁质),第一节 人格概述,三、人格的形成,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 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 自我调控因素 ,第一节 人格概述,三、人格的形成,心理学家对“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具有何种影响”的研究已经持续很久了。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人格研究者也会注重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双生子研究,第一节 人格概述,(一)生物遗传因素,心理学家对“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具有何种影响”的研究已经持续很久了。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人格研究者也会注重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第一节 人格概述,(一)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形
5、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如性格、价值观等。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第一节 人格概述,(二)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权威型教养方式 放纵型教养方式 民主型教养方式,第一节 人格概述,(三)家庭环境因素,第一节 人格概述,父母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第一节 人格概述,(四)学校教育因素,“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第一节 人格概述,(五)早期
6、经验,幼年时期的经历对于成人后的人格特点影响重大。,第一节 人格概述,(六)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的形成。 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而且多体现在行为层面上。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第一节 人格概述,(七)自我调控因素,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 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20世纪40年代,运动员的人格特
7、征开始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最早受到系统和广泛研究的领域。体育运动领域关于运动员人格的研究主要以横向比较研究为主,通过横向比较试图了解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之间,以及不同运动员之间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探讨人格特征和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讨论: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人格有差异吗?,(一)运动员与一般人的人格差异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在许多人格特征上存在差异。 在此领域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运动员人格的差异研究,舒尔等人(Schurr,Ashley & Joy,1977)的研究表明,与非运动员相比,集体和个人项目运动员更为独立、客观和较少焦虑。哈德曼(Hardman,1973)在分析1
8、952-1968年27篇使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的研究结果后发现,运动员与普通人相比,更具聪慧性,智力水平更高一些。,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运动员人格的差异研究,库拍(Cooper,1969)在综述1937-1967年有关运动员的人格研究后指出,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相比,更具自信心、竞争性,性格更开朗。这与摩根(Morgan,1980)和凯恩(Kane,1976)有关运动员外向和低焦虑的研究结果相同。,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运动员人格的差异研究,(二)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人格差异 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之间也存在人格差异,这说明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比赛特点可能与运动员人格有关。射击运动员较
9、为含蓄,足球运动员则较为外向(罗纳尔多),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运动员人格的差异研究,具体地讲,集体项目运动员与个人项目运动员相比,较为焦虑、依赖、外向和警觉,在感受性和想象方面较差;身体直接接触项目(如篮球、橄榄球和足球等)的运动员与身体非直接接触项目(如排球和棒球等)的运动员相比,较为独立和具有较低的自我力量(ego strength)。,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运动员人格的差异研究,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运动员人格的差异研究,(三)不同场上位置与运动员人格差异 同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人格特征也会因场上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也说明,运动任务的特点与运动员的人格有关。 (此方面
10、研究较少,资料不多),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运动员人格的差异研究,(四)不同运动水平与运动员人格差异 观点一: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格特征与一般运动员有区别 观点二:人格特征无法用来准确预测运动成绩,西尔瓦(Silva)金字塔说,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运动员人格的差异研究,人格特征与运动成绩关系的金字塔(Silva,1984),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二、运动员人格研究的动向与研究案例,(一)研究动向20世纪70年代一度曾是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热门领域,原因有三:受母学科影响;研究手段简便易行(测量-分析);人格测评往往是进行心理咨询、训练甚至选材的基础。,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二、运动员人格研究
11、的动向与研究案例,(一)研究动向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上此类研究明显减少; 1990年代后急剧减少,提示两点:1、新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的开发;2、起点低,缺乏明确理论导向的单纯人格描述已经过时。 未来的研究需注意以下问题:,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研究动向,1.重视纵向追踪研究纵向追踪研究(longitudinal study)比横向比较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更有利于揭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研究动向,2.重视情境与人格的交互作用 运动员的基本人格影响运动表现的程度,取决于人格与运动情境的交互作用。 注重情境因素的研究取向被称为研
12、究人格特征对运动表现影响的交互作用模式(interactional model)。研究表明,采用交互作用模式大大提高对运动成绩的预测准确性。,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研究动向,2.重视情境与人格的交互作用,显然,加入了情境因素以后,我们对运动员的行为有更多的理解和更准确的解释。,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对运动员行为的影响,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一)研究动向,3.优秀运动员的心理面貌常模参照vs标准参照 成功的世界水平运动员具有更加积极的心理图像(冰山图像)主要特征是: 优秀运动员在人格特征方面倾向于低焦虑、低神经质和偏外向,在心境状态方面倾向于低焦虑、低紧张、低抑郁、低气愤、低疲劳、低困惑和高
13、活力。,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优秀运动员的冰山图像,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二、运动员人格研究的动向与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 杨杰(1998). 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急性损伤原因的个性剖析及应付策略初探. 体育科学, 18(1), 83-88.,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二、运动员人格研究的动向与研究案例,1.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以损伤的交互作用理论(将损伤的发生看成是个体特性、技术、情境三者交互作用的函数)为指导,探讨不同人格的运动员急性损伤的原因。 91名中国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19.002.18岁),185例损伤。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自行编制的体操运动员损伤情况调查表。,第二节
14、 运动员的人格,二、运动员人格研究的动向与研究案例,2. 研究结论 (1) 1619岁年龄组与2025岁年龄组的稳定型与不稳定型运动员在技能学习的3个阶段,均将“训练安排”视为致使损伤频频发生的A类因子;“对技术要领的领会程度”、“对所要完成动作的认知正确程度”分别是分化和自动化阶段致伤的A类因子。,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二、运动员人格研究的动向与研究案例,2. 研究结论 (2)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是1619岁的不稳定型运动员在泛化阶段致伤的A类因子;“心理准备不充分”和“所承受的压力过大”是2025岁年龄组不稳定型和稳定型运动员在泛化阶段致伤的A类因子;,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
15、,二、运动员人格研究的动向与研究案例,2. 研究结论 (3) “训练安排的科学化程度”是1619岁年龄组运动员(含内向、外向)在分化阶段与2025岁年龄组运动员(含内向、外向) 在泛化阶段致伤的A类因子;“运动员对技术要领的领会程度”以及“对所要完成动作的认知正确程度”是上述两种类型运动员在分化和自动化阶段致伤的A类因子。,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二、运动员人格研究的动向与研究案例,2. 研究结论 (4) “太想做好动作”是1619岁年龄组内向型运动员在泛化阶段和2025岁年龄组外向型运动员在分化阶段致伤的A类因子, “自信心不足”则是20 25岁年龄组外向型运动员在泛化阶段致伤的A类因子,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