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0147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习惯并不仅仅是指学习的习惯,还包括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与人交往的习惯、体育锻炼的习惯、理财的习惯、旅游的习惯、阅读的习惯等等。“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接受教育,并且要进行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强越好”。,学习的习惯与人交往的习惯体育锻炼的习惯 知识理财的习惯 能力旅游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做家务的习惯,11岁孩子不会整理书包让同学取笑后,竟然做出这样,案例分析,彤彤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已经11岁的彤

2、彤平时在家基本不做家务,甚至连自己的小书桌、书包都是由爷爷奶奶帮忙整理。彤彤平日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什么事情都是爷爷奶奶帮忙,根本不用自己动手。她的爷爷奶奶认为,只要彤彤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余都不重要。某日放学后由于不懂整理书包被同学取笑,竟然爬到教学楼顶要轻生。,悲剧产生的原因,做家务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也有关系,如果周围同学都会做而自己不会做,他会从内心表现出弱势,容易产生自卑感,进而在人际关系方面产生问题。,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看起来是为孩子好,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做家务也是孩子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一部分,对学习也是有好处的,培养的是孩子的责任心

3、。”,家中的“小地主”,过分的溺爱,一、为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国际儿童教育三大体系,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孩子具备优能力的基础。3-12岁是培养孩子优能力的黄金阶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列出不同年龄段孩子应学会到家务清单,您的孩子都会做了吗?,24岁:刷牙、叠衣服、穿鞋子、扔垃圾、睡前整理玩具46岁:写日记、叠被子、整理书包、整理玩具68岁:洗碗筷、洗米洗菜、自己盛饭夹菜、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810岁:晾衣服、整理行李、会做简单的饭菜、帮家长清扫客厅1012岁:招呼客人、换床单、清扫厨房浴室、简单缝补衣服1215岁:换灯泡、照顾孩子、列出行程计划、准备一餐饭,1、

4、承担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心最好的方式2、学会做家务会让孩子更加自信,乐于助人 3、有效做家务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4、做家务的孩子动手能力强5、做家务能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6、爱做家务的孩子独立性强,有主见,二、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做家务?,(一)身教重于言教,开一个家庭会议,列下一个家务清单,然后友好协商每个人在家务方面的具体分工。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好家务,并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和必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共享劳动的乐趣!,(二)将家务可视化管理,制订明确、合理、可行的家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它可以约束、帮助和教育

5、子女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劳动是家规的内容之一。,分配给孩子的家务要具体,要有完成的时间要求,或者说要讲好做这件事的频率。比如说,倒垃圾,究竟是每天倒一次,还是三天倒一次?整理房间,究竟每周一次,还是两周一次?分配具体不易产生矛盾。,设置虚拟的奖励,让家务变得有趣!,(三)及时进行鼓励,不建议直接用金钱作为奖励方式。设计多种虚拟奖励方式。比如全家共同出游等。设计各种家务活动环节,全家参与,让家务变得更有趣。,活动奖励代替物质奖励,(四)放手让孩子参加劳动,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做家务,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做家务从“被要求”到“被需要”家务劳动计划表及时鼓励,不怕麻烦,三、孩子可以做什么家务,1、整理物品。2、浇花、照顾宠物。3、帮家里跑腿买东西。4、饭前摆放餐具,饭后洗碗。(洗水果,分成几份端给家人)5、打扫卫生,拖地、擦桌子。6、买菜做饭。(从简单的早餐开始)7、培养男孩子帮妈妈拎包、拿行李。,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 提供更多的情境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付出更多的耐心让孩子敢于尝试,即使犯错或失败。给予更多的引导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而非被动接受。“如果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让孩子学会不断自我反思和改进。,做一个独立、乐观、自信、自强,有责任感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