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消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与消化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 7 章 营养与消化,-普通生物学 第 2 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 7 章 营养与消化,2, 营养方式 定义:生物从外界 摄取物质、能量的方式; 两大类型:自养、异养营养; 自养营养 定义: 生物自身供养自己, 不依赖其他的生物。,-普通生物学 第 2 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 7 章 营养与消化,3, 自养生物:绝大多数植物 从外界吸收 简单的无机物 CO2(空气); 水、无机盐(土壤) 能量(阳光); 光合作用 代谢活动所需的 有机物、能量;,4, 异养营养 定义 不能从简单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不能从日光中获得能量; 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从这些有机物中获得 生命活动所需的
2、能量。,5, 异养生物:动物、真菌、细菌; 食物(有机物)最终来源:植物; 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 营养素 定义:食物中能够被消化、 吸收、利用的物质; 食物:大多是复杂大分子化合物;,6,7.1 营养7.2 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7.3 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7.4 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对食物的适应,7,7.1 营养营养: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的营养成分(即营养素),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的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8,营养素: 六(七!)类型 水、糖、蛋白质、 脂质、维生素、 矿物质、 膳食纤维素,7.1.1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9,消化: 大分子化合物 小分子 糖
3、(淀粉、蔗糖) 六碳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酸、甘油; 吸收:小分子物质 小肠壁 血液、淋巴 全身各处;,10, 利用 原料:构建自身的 蛋白质、糖、脂质; 能量:体内化学反应 能量 生命活动;,11,7.1.2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来源:食物中的化学能 一般情况下:糖类、脂肪提供; 糖类、脂肪缺乏时:蛋白质提供; 能量的转移途径 能量的产生 糖类、脂肪、(蛋白质) 生物氧化 H2O + CO2 + 能量 +(含氮废物),12, 能量的转移 热能:维持体温、散发; 化学能 ATP 的高能键 机体活动的能源 机械能(做功)+ 热能;,13, 葡萄糖:六碳糖,最主要供能物质 主要来源:淀
4、粉 葡萄糖 血糖; 其他来源:非糖物质, 转化能力很强 蛋白质 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 甘油 + 脂肪酸; 甘油 葡萄糖; 脂肪酸 供能。 血糖水平:保持正常。,14, 热价 定义:1g 营养物质燃烧时 释放的热量; 实测:热量计, kcal/g; 葡萄糖:3.74; 软脂酸:9.28; 蔗 糖:3.94; 硬脂酸:9.55; 淀 粉:4.18; 油 酸:9.74; 蛋白质:5.6;,15, 蛋白质:热价 5.6 人体内实际产热量 4.3 相差 1.3,原因 蛋白质氧化不完全, 蛋白质氧化主要最终产物 尿素 + 氨(主要最终产物) 差值:尿素 + 氨的热价;,16, 平均体内产热量 生理学上定
5、为 糖:4.1 kcal/g; 蛋白质:4.1 kcal/g; 脂肪:9.3 kcal/g;,17,7.1.3 生命活动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不同活动中单位时间所需能量不同 清醒、睡眠; 休息、剧烈运动; 代谢率 单位时间内, 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能量;,18, 基础代谢率 定义:不进行体力、脑力活动, 只维持清醒状态, 单位时间内 生命活动所需最低能量; 含义:维持心、肝、肾、脑等 活动所需的能量; 稳定性:高,不同日子相同;,19, 能量守恒 能量输入 = 能量输出 + 能量贮存; 能量输出 = 热量输出 + 所做的功; 热量输出:保持体温; 体重增加:能量输入 能量输出; 体重减轻:能量输入
6、能量输出;,20,7.1.4 营养过剩(过度肥胖) 过度肥胖:肥胖症 脂肪过度蓄积 病态; 即:摄入能量 消耗能量, 多余能量 以脂肪形式贮存; 危害:动脉硬化、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等;,21, 原因 激素平衡失调、内分泌腺缺陷 5%; 生活方式、习惯不当:95% 过多高热量食物、饮料; 体力活动少; 科学减肥:减少摄入、增加运动; 过度节食:营养不良、厌食症;,22,7.1.5 糖类和脂质:构建身体所必需的 糖类: 主要能源: 50%; 构建细胞。 脂质:食物中的必需成分 必需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如: 亚油酸、亚麻油酸;,23, 作用:构建细胞、维持健康 构建细胞膜 脂质中的磷
7、脂、胆固醇 细胞膜主要成分; 构建某些激素:类胆固醇激素; 参与免疫; 参与视觉:维生素 A;,24, 促进生长; 防止皮炎;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最高效能源:耐饥 浓缩;高能;消化、吸收慢; 最经济的储能形式 植物:种子、果实、根; 动物:脂肪。,25,7.1.6 蛋白质 人体蛋白质成分的动态平衡 不断合成、分解 稳定状态 血浆蛋白:每天更新 清蛋白:3%; 纤维蛋白原:25%,血凝; 小肠上皮细胞:2 - 4天全部更新,26, 蛋白质作用 建造、修复身体的原料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必须从体外摄取 人体内三大物质转换 可以:糖 脂肪; 脂肪、蛋白质 糖; 不能:糖类、脂肪 蛋白质;,27
8、, 缺乏蛋白质的后果 幼、少年:生长迟缓、体重过轻; 成人:疲乏、消瘦、贫血、浮肿等 蛋白质需要量:自学 幼儿、成人、孕妇、哺乳期;,28,7.1.7 必需氨基酸 现象:小鼠实验 玉米蛋白饲料 14 天全部死亡; 玉米蛋白 + 色氨酸 寿命延长; 说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不仅需要足够量的蛋白质, 氨基酸成分是更为重要的因素;,29, 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 8 种:苏、赖、蛋、缬、苯丙、 色、亮、异亮氨酸; 半必需氨基酸:组氨酸; 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条件 体内不能储存蛋白质、氨基酸; 必须 9 种氨基酸 全部同时存在!,30, 完全蛋白质:含全部必需 AAs, 动物蛋白; 不完全蛋白质:不含
9、全部必需AAs, 植物蛋白;,31,是否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和脂肪就可以维持正常健康的生活呢? 否! 糖类和脂肪以供给机体能量为主; 蛋白质以构成组织为主; 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有维生素和矿物 质的调节。,32,7.1.8 维生素 定义 量极少; 新陈代谢必需的; 体内不能合成 食物、共生微生物提供;,33, 作用 辅酶分子、或其一部分, 调节新陈代谢; 非构建身体的原料; 非供能物质; 类型:水溶性、脂溶性;,34,人类认识维生素都是从维生素缺乏症开始的:(1)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C、B 维生素 C(抗坏血酸) 缺乏:坏血病;,35, 维生素 B:B 族维生素 性质 化学结构不同, 功能很相
10、似的 一类物质; 作用:细胞呼吸;,36, 种类与缺乏症 B1: 脚气病、 多发性神经炎; B2(核黄素); B5(泛酸) B6(吡哆素); B12:恶性贫血; 烟酸:糙皮病(厚皮症); 叶酸:红细胞生长发育; 核苷酸合成(细胞分裂),37,(2)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 A、D、E、K 维生素 A:视黄醛醇 缺乏症 干眼症、夜盲症(甚至全盲),38, 维生素 D 功能:促进小肠吸收 Ca2+ 缺乏症:骨骼畸形 佝偻病; 维生素 E:生育酚 缺乏症:贫血、雄性不育维生素 K:促进血凝 缺乏症:出血,血凝缓慢,39,(3)维生素缺乏症的起因 表7-2 食物中缺乏; 不能吸收; 不能转化为活性分子,4
11、0,7.1.9 矿物质 矿质元素:C、H、O 以外的元素; 组成身体的元素:40 多种 C, H, O, N 体重 96%; 必需矿物质: 21 种 必须由饮食供应, 维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生殖,41, 必需矿物质的类型:0.01% 常量元素:Na,Cl,K,P, Mg,Ca,S,等; 微量元素:Fe,Mn,I,Cu, Zn,Mo,Se,Co,F,等; 必需矿物质的作用、缺乏症(自学),42,7.1.10 我国居民的膳食原则(自学) 西方膳食情况 过去膳食结构 “三高”:热量、脂肪、蛋白质; “三高”、缺少运动 “文明病” 高血压、肥胖病、 冠心病、糖尿病等;,43, 现代饮食观念 多样化、
12、平衡、适度; 膳食原则:食品应含 少脂肪(饱和脂肪、高胆固醇) 少糖、盐; 适量纤维、淀粉 保持理想的体重。,44, 我国膳食情况 发展中国家, 食品短缺 丰富 “三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997. 4,中国营养学会, 根据营养学原则、我国国情制定, 2007.12修订补充。,45, 十条原则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薯类;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清淡,少盐;,46,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合理,零食适当;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饮酒应适量; 吃新鲜清洁的食物。,47,48,7.2 动物处
13、理食物的过程 食物:植物、动物 复杂有机大分子, 蛋白质、脂肪、糖; 消化:食物 机械、化学作用 粉碎、分解; 即:有机大分子 小分子化合物; 吸收:小分子 细胞膜 细胞内;,49, 消化类型的进化 胞内消化:单、简单多细胞生物 定义:在一个细胞内进行 摄入、消化、吸收、排出; 原始性:摄取、消化小颗粒食物; 胞外消化:多细胞 定义:细胞外的消化管腔中进行; 意义:摄取、消化大型食物。,50,51,7.3 人的消化系统 及其功能 消化管、 消化腺; 消化管 口腔、咽、 食管、胃、 小肠、大肠、 直肠、肛门等,52, 消化腺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胃腺, 肠腺;,53,7.3.1 口腔 机械
14、消化:主要作用 上下颌、牙齿 咀嚼活动 分割、研碎食物; 舌:搅拌 食物 + 唾液 食糜; 唾液腺:3 对,腮、舌下、颌下腺; 化学消化:微弱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54, 咀嚼活动的性质(自学) 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不完全是随意活动 上下颌的咬合、舌的搅拌 均无需有意识的指挥; 反射 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 对一定的刺激的规律性反应;,55,7.3.2 咽部 咽部:食物道、呼吸道交叉处; 口腔、鼻腔 咽部 食管、气管; 吞咽活动: 一系列肌肉有秩序、相继收缩; 封闭:口腔与鼻腔、气管的通道; 食物团:口腔 食管;,56, 吞咽反射 神经系统控制,极复杂; 吞咽的发动:随意; 食物
15、 咽部 刺激咽部感受器 一连串反射活动(非随意活动) 食物进入食管; 适宜刺激:必需的; 食物、唾液。,57,软腭上提关闭鼻咽,鼻、咽、气管相通 呼吸,肌肉收缩会厌盖喉,声门紧闭食团下送,58,7.3.3 食管蠕动将食物挤入胃 刺激:食物团 刺激食管 蠕动; 蠕动: 定向收缩波 食管 胃; 普遍存在 中空、肌肉质器官 食管、胃、肠; 子宫等;,59,7.3.4 胃的结构、功能 功能:储存、消化(机械、化学) 吸收、分泌 机械消化:蠕动 肌肉质囊 蠕动 压碎、搅拌、推进食物;,60, 化学消化 唾液淀粉酶;盐酸、胃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随食物团进入胃 适宜pH :中性、微碱性; 食物团与胃液混合前
16、 70% 淀粉 麦芽糖(双糖) 食物团与胃液混合 pH,酸 唾液淀粉酶失活;,61, 盐酸、胃蛋白酶原 胃腺:食物 刺激胃腺 壁细胞 盐酸; 主细胞 胃蛋白酶原; 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 蛋白质 多肽;,62, 胃蠕动: 产生:食物 胃扩张 胃体感受器 胃蠕动; 幽门的控制 蠕动波 少量食糜 十二指肠; 意义?,63, 吸收功能:酒精,空腹饮酒 易醉; 内分泌功能 内因子:胃黏膜细胞分泌, 参与维生素 B12 的吸收; B12:储于肝脏,参与红细胞形成; 胃切除后,为何短期内不会, 但几年后会出现恶性贫血症?,64,7.3.5 消化性溃疡 胃、十二指肠,常见慢性疾病; 医学
17、错误:近一个世纪 胃液过多 黏膜损伤;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澳大利亚,马歇尔、瓦伦 胃炎患者黏膜切片;,65, 不被接受:酸性环境细菌不能生长; 确证:根据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 1994,美,国立卫生院, 专门国际性会议,证实: 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性溃疡 胃癌率 意义:治疗战略转变,制酸 灭菌;,66, 2005年 诺贝尔奖 启示:不要迷信已有知识; 关注研究细节;,67,7.3.6 小肠: 长 5 - 7 米; 组成: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功能: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消化液 胆汁、 胰液、 肠液;,68,1. 胰、肝向小肠分泌消化液 胰液、胆汁 小肠 (十二指肠),69, 胰液 NaH
18、CO3:中和胃酸; 消化酶:重要,表7-3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 胰DNA酶、胰RNA酶; 胆固醇酶、磷脂酶; 胆汁:参与脂肪水解,70,2. 小肠的多种运动形式 意义:利于消化、吸收、保护 分节运动 运动形式:多处,同时,交替, 收缩、舒展; 特有的、混合性运动; 作用: 充分混合食糜、消化液; 广泛接触:食糜、肠壁;,71,小 肠 的 分 节 运 动,72, 蠕动 蠕动波推进速度 慢,0.5-2.0 cm/s; 作用 推动食糜:小肠 肛门, 缓慢:1 cm /分; 充分接触:食糜、小肠黏膜;,73, 蠕动冲 产生:微生物、化学物质 强烈刺激 小肠黏膜; 特点:速度快、行距长; 保
19、护:快速排出刺激性物质。,74,3. 小肠结构特点:图7.8, 7.9 结构适应功能 利于消化、吸收 黏膜 环形皱褶; 黏膜 指状突起 (小肠绒毛),75, 绒毛柱状上皮细胞游离端 很多细胞膜突起(微绒毛) 总效果:吸收表面积增大 600 倍。,76,4. 各种食物成分的消化、吸收 多糖、双糖 胰淀粉酶 多糖、双糖 单糖 主动转运 微绒毛 肠上皮细胞。,77, 蛋白质 胃:蛋白酶 蛋白质 大分子多肽; 胰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 大分子多肽 小分子多肽; 小肠上皮 肽酶 小分子多肽 氨基酸。,78, 脂肪 胆盐(胆汁) 脂肪滴 表面张力 小肠分节运动、蠕动 脂肪滴 微滴(表面积 ) 胰脂肪
20、酶 脂肪微滴 水解 脂肪酸 + 甘油;,79, 脂肪酸、单酸甘油脂、甘油等 肠上皮细胞微绒毛 溶于细胞膜脂类双分子层 肠上皮细胞内;,80, 水伴随溶质的吸收进入肠壁 被动吸收、渗透 ; 肠腔内溶质分子被肠壁吸收 肠腔内溶液渗透压 肠腔内水渗透进入肠壁;,小肠中消化吸收后的食糜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81,82,7.3.7 大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乙状结肠、直肠; 功能:吸收、排泄、贮存 贮存、排出粪便:下半段; 排泄:上半段,多余 Ca、Fe盐; 吸收:上半段,水分、电解质、 某些维生素,83, 水分:腹泄:细菌刺激 蠕动太快; 便秘:蠕动太慢;纤维素食物; 电解质:Na 盐等; 多种维
21、生素:K,B12,硫胺素, 核黄素等 共生菌意义: 产生多种维生素; 抑制有害细菌;,84, 大肠的运动 混合性运动:充分接触、利于吸收; 集团运动:横、降结肠 20 cm 一段的收缩运动, 压缩粪便 团块; 推动粪团 直肠 排便感觉;,85,7.4 消化系统对食物的适应 结构、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消化管长短 肉食性动物:短; 植食性动物:消化管长 表面积大、时间长 消化细胞壁的纤维素;,86, 同种动物生活史的不同阶段 蝌蚪:植食,藻类,消化管长; 青蛙:肉食,消化管短;,87, 草食性哺乳动物消化管的 适应性特化 自身无消化纤维素的酶, 共生微生物(细菌、原生动物等) 纤维素酶; 盲肠发达:马、兔等;,88, 反刍胃:偶蹄目反刍亚目 牛、羊、骆驼、鹿等, 反刍胃 4 部分组成; 瘤、网、瓣胃 食道末端特化,共生微生物; 皱胃:真正的胃 消化液;,89, 反刍:瘤胃中食物 口腔 再细嚼。,90,Thanks!,-普通生物学 第 2 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 7 章 营养与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