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样本.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04112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2年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2年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2年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2年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样本.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对幼儿园的发展起着指南针的作用,是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和发展目标。科学具体的发展规划,往往能够帮助幼儿园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幼儿园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会陷入种种误区,导致发展规划脱离现实的教学实践,逐渐成为形式上的规划。本文就这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期帮助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一、导致幼儿园发展规划不科学的原因(一)价值取向不清,办园理念不明办园理念体现了幼儿园的价值观,对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和发展方向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部分幼儿园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没有科学的办园理念为依据,或是办园理念不科学,存在大而空泛、冗长不精炼、缺少

2、特色等问题,没有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照搬其他地区或园所的成功经验,制定出的发展规划虽然外表看似正确,但并不能真正解决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成了挂在墙上或是写在纸上展示的标语,或是应对上级检查的文件。幼儿园用不科学的理念制定的幼儿园发展规划,不仅不能起到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目的,而且还容易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违背发展规划中的要求,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甚至还会使幼儿园发展走下坡路。(二)幼儿园目标定位不妥幼儿园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明确的目标定位非常重要,适宜的目标是明确可行的,同时也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幼儿园在制定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出现目标过于宽泛或过于刚性的倾向

3、。规划目标等同于办园宗旨。如果把办园宗旨等同于规划目标,那么从整体来看,一个大的发展规划目标对于一件小事的实现来说就会显得空洞宽泛,不能解决幼儿园的发展问题,满足幼儿园的发展需求,从而会减弱规划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例如,幼儿园把规划目标定位为“一切为了孩子,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从字面上来理解,幼儿园希望所有工作都围绕幼儿进行,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目的。但将幼儿园的办园宗旨作为的发展规划的目标和幼儿园日常教学教育活动的准则来表述,是过于空泛、没有针对性的。但是如果把发展规划的目标表述为“力争把我园办成:管理规范有序、办园特色鲜明、队伍和谐精进、环境温馨挚爱、幼儿快乐发展、家长

4、认可满意的市级一流名园”则既准确、清晰,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与引领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现划目标缺乏弹性。如果规划目标过于刚性,缺乏一定的灵活度,就会让教职工产生过大的压力。在幼儿园管理者实施园所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有些因素是难以改变的,此时就需及时调整幼儿园发展规划目标去适应这些变化。比如面对这次新冠疫情,幼儿园要如何预防与应对,调整工作进度与计划,建立防控工作体系,健全工作制度,做好防控物资的储备,加强信息沟通与报送等。这些工作可能都不在原先的发展规划中,但却是当下需要立即调整和制定的,所以就需要幼儿园及时调整目标。如果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得不到发挥,个人及部门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受到

5、限制,幼儿会影响幼儿园整体工作的持续、有效的推进。(S)制定过程不科学内部封闭。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园所在制定规划时,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一线教师的参与,在一所幼儿园里领导是少数,一线教师是多数,这就决定了领导发现的问题会有一定局限性,并且看问题的视角多是宏观的。而教师在幼儿园中时时刻刻都与幼儿打交道,他们发现的问题多是微观、具体的,这样的视角在制定规划时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没有一线教师参与的发展规划制定,缺乏点对点的针对性,也让一线教师感受到他们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长此以往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大受打击,从而影响规划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执行。外部封闭。除了幼儿园内部的工作者之外,

6、园所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还可能欠缺了一些对外部因素地考量,这些外部参考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幼儿家长和所在社区的居民。有的幼儿园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将家长与社区的参与过程形式化、表面化,走过场,使得幼儿园外部的意见不能充分参与进来。如果家长和社区居民对园所发展规划没有基本的认同感,产生失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就会导致规划方案在执行中的效果大打折扣。(四)保障制度不完善在幼儿园发展规划中,保障制度应该成为制定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而很多园所的保障制度不健全,幼儿园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从某些地方摘抄来,或者是凭空想象,造成制定出来的保障制度没有立足于本园的发展,最终成为没有生命力的制度。一份没有相关保障制度内容的发

7、展规划,纵然是一份美好的规划,也终究会因为缺乏后劲而半途夭折。幼儿园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结合自身情况,邀请幼儿园内部和外部人员参与到保障制度的制定当中来,让制定出的保障制度科学、有效。二、制定园所发展的规划(一)厘清认识,提升规划能力幼儿园在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时要有清晰正确的认识,重视制定规划这一过程。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出发,不将制定发展规划定位为强制性工作,不将完成任务式的情绪带入到发展规则的制定中,同时幼儿园管理者也不能带入私人感情,应该基于自身发展状况,从自身发展条件出发的同时量力而行,参考其他优秀园所的办园经验,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有序推进园所地良性发展。另外幼儿园在制定幼儿园发展规

8、划时要明确,在现有条件下,幼儿园的优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园所管理者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有辨别主次的能力,绝不是面面俱到。在幼儿园实施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规划的环节中,幼儿园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参与到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实施当中,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后期规划修改的重点内容进行调整,为幼儿园的未来发展进行未雨绸缪、长远打算。此外,幼儿园管理者还应积极组织园长及教师参加提升制定规划能力的相关培训。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思考,取长补短,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二)瞄准问题,有针对性的规划1.区分大问题与小问题。大小问题的区分主要是看哪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到幼儿园

9、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比如一线教师水平较低,无法达到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新要求,这对于一个园所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问题,因为一个不能够承担社会新要求的幼儿园,最终的宿命只会是被无情地淘汰。把幼儿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大小区分的好处在于,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幼儿园所面临的问题分出轻重缓急,从而集中最大的人力物力来解决最刻不容缓的问题,保证幼儿园的健康发展。2抓好显性问题,不忘隐性问题。在幼儿园制定发展规划时,园所存在的显性问题是比较容易被关注到的,但是一些隐性问题不太容易被及时准确地发现。比如每到换季都是幼儿流感的高发期,而在平时,季节性流感问题就是隐性问题,一旦气候条件发生变化,这个问题就会从隐性变为

10、显性。有时隐性问题一旦变为显性,其危害性往往更会让人措手不及。因此,幼儿园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将影响幼儿园日常教学教育活动,以及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所有因素都考虑到,并且鼓励一线教师踊跃提出建议或者意见,以方便对规划随时进行补充。3.解决老问题,发现新问题。在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园所管理者要经常组织全体教职工就园所发展状况进行讨论,针对园所积累下来的老问题,各抒己见,提供解决方法,摒弃之前对园所发展不利的旧规划。园所的发展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对于新出现的问题,园所应当做到不避讳,不无视,及时整改调整,同时要注意实施方法的有效性,绝不能把新问题拖延成老问题。(三)内合外联,提升规划制定的

11、科学性内合指园所全体内部人员的参与。组织园所管理者包括重点骨干教师和中层管理者参与制定规划时,也要把一线教师和后勤群体纳入幼儿园发展规划制定的参与者中,使规划内容更加具体化,让全园教职工对于发展规划产生认同感,避免制定出来的发展规划出现假大空的问题。只有幼儿园内部形成统一的意见,制定出的发展规划才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外联是指强化园所外部资源支持。幼儿园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帮助、所在社区以及幼儿家长的支持,脱离这些外界的支持,幼儿园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所以幼儿园需要打开大门自觉接受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督,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幼儿园应该借制定发展规划的契机,邀请家长和部分社

12、区居民代表参与进来,广泛了解家长和社区居民的需求,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又符合实际需求的规划。(四)强化保障,提升规划制定的实效性幼儿园发展规划制定出来后,经常会面临因缺乏保障措施而使其实效性大打折扣的问题,这就需要幼儿园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制定科学的保障制度,建立并完善由教职工、家长、社区居民等组成的发展规划保障组织,自觉接受来自教职工及社会大众的监督,确保规划有效地实施。幼儿园的发展规划是对幼儿园办园方向和发展目标所做出的宏观且可预见的构想和安排,是幼儿园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南针,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能够使幼儿园发展的更加长远,推动

13、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为幼儿的在园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教育的高质量,首先是课程实施的高质量。在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何以儿童兴趣为出发点,开发师幼共建的高质量探究性课程?20XX年始,我们尝试探索一整套师幼共建的课程实施技术路径与操作方法。经过10年深耕,形成了幼儿园高质量探究性课程。幼儿园探究性课程以儿童兴趣和探究问题为载体,教师坚持“追随儿童,追随自然”的课程理念,以真实情境持续激发儿童进阶式主动探究,形成了“多维支持,多线推进,多元评价”的深度学习推进路径。一、材料、教师、同伴的多

14、维支持儿童深度学习的发生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与助力,这体现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教师应在观察、追随、解读儿童兴趣和探究价值的基础上,多维度支持儿童进行探究。一是环境材料支持。教师根据儿童兴趣与需要,允许、支持和敏锐地发现与引导儿童根据探究需要转换环境,并寻求和提供资源材料,助力儿童进一步探索。如在“火箭智造”案例中,孩子们受中国探月工程启发,计划建造火箭。但他们对于火箭结构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荧幕上火箭腾飞的场景,教师及时用手机帮孩子们搜索了火箭结构图,利用资源拓展了孩子们的经验。随着游戏的推进,孩子们都想拥有自己的火箭。经商讨,他们形成了搭建火箭乐园的想法,并及时调整了场地范围,计划让每个

15、火箭的外形、组成材料和应用功能都各不一样。二是教师追随支持。教师应关注儿童发展,在陪伴、观察和追随儿童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儿童遇到的新问题和探索思考,看到儿童试误和验证的真实过程,清晰掌握儿童探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体现“师幼共探究”的追随支持。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太空舱”搭成了直筒的形态,XX说:“这是不对的,应该搭成地球仪的形状。”XX老师及时让孩子们看了“太空舱”的真实形状,孩子们在灵光一闪中叫出了一一球体。于是,他们商讨出直筒搭建“中间往外拉,上下往里缩”的改造方案。接着,他们在放“信号接收器”时又发现,球体中间有一空洞。信号接收器放置时容易掉进去,孩子们又对接收器加了底座盖

16、板进行改造;真实的接收器信号灯是会亮的,他们又用电池柱加灯泡代替了圆柱积木作为信号接收器,使以往的经验得到了应用。幼儿能运用符合他们年龄的技能或技术呈现他们所知及所学,教师在追随中自然支持和探究着来自儿童的一个个真实问题,陪伴和倾听着儿童探究经验生长的过程。三是同伴协同支持。儿童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教师鼓励同伴互助,促进团队商讨、分工、合作、再尝试,儿童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同伴协作的快乐,体验合作的力量。随着二号、三号火箭的完成,到了四号火箭,他们觉得火箭多了,功能每一个都不一样,得有个“指挥中心”才行,这样整个系统才能起到总体协调、合作运行、各司其职的作用。如何实现这一功能呢?孩子们觉得“太空

17、舱”要做得更大,因为需要运载宇航员,仪器会更多;要有数据指令发射操控系统,可以另外在旁边搭建,实现既能地面指挥,又能在“指挥中心”内部指挥;信号发射装置和推进器的功能也要更强大孩子们不断商讨着,分工协作研究,各司其职进行搭建。他们团队协作,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继而顺利完成了四号“火箭指挥中心”的搭建。孩子们此时俨然变身成了“火箭总设计师”!二、问题、交往、经验展示的多线推进探究性课程中,为促进儿童探究素养全面发展,教师密切关注三线,即问题线、交往线和儿童经验展示线的推进情况。问题线是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展现过程。在此过程中,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和儿童的认识发展与经验生长密切相关。“火箭

18、乐园”持续了一个月,儿童解决了30个问题,这使他们成了“小小的火箭专家”。交往线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重要过程。探究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儿童发现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探索中实现幼幼合作、同伴协同,在团队中得到成长。随着搭建规模的扩大,火箭搭建组、乐园围栏搭建组等陆续出现,每个小组因儿童个性不同,都有领导者、追随者、促进者和游离者角色的存在,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不一样的支持策略,助力儿童在团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助力儿童顺利融入团队。经验展示线是儿童汇报探索活动的过程。儿童经验得到发生和发展,教师助力儿童进行梳理和表征。在分享与展示中,儿童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经验迁移,形成系统思维

19、,促进元认知发展。儿童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步骤,通过绘画、述说、展示、讨论、主题墙张贴等方式进行充分表达,教师从材料使用、问题思考、解决过程、形成认识及困惑、下一步游戏计划及团队调整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经验梳理与展示,助力儿童不断提升经验,引导儿童从浅层思维迈向高阶思维,实现儿童思辨力、表达能力、创造力的不断提升。三、多主体、多场域的多元评价将有效的过程评价与评价主体、评价场域有机融合,助力儿童深度探究,是探究性课程关注过程探究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机制。首先,探究性课程注重“自我一同伴一教师”多主体评价。儿童在游戏中不断调整方法的过程,自然蕴含着儿童自我认知、同伴评价和教师鼓励。“火箭乐园”中儿童自

20、我、同伴、教师都是重要的事件参与者,他们是“火箭智造探究的亲历者、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儿童团队智慧能力的见证者。儿童在自我、同伴以及教师的陪伴、支持、共生活、共体验的具象评价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与尊重,以及对他们的探究能力、创新智慧的充分认可。其次,探究性课程注重“探究过程一探究故事一汇报展示“多场域评价。为了保证教育影响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探究性课程充分将幼儿园、家庭、社区和活动实施过程的多个场域联系起来,打破幼儿建构作品、自主游戏、角色扮演、现场记录等活动场域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评价。活动中,教师把孩子们对火箭的探索写成学习故事,由孩子和家长进行分享,很多家长参与到课程之中,并将孩

21、子在家庭中的探索反馈给老师,课程评价打破场域限制,使得家长成为关注儿童发展和探索的重要参与者。由此,通过“多维支持,多线推进,多元评价,我们助力儿童探索由简单迈向复杂,由浅层思维迈向高阶思维,让探究中的深度学习有效发生。在探究性课程中,教师将教育智慧、专业意识、课程理念与儿童游戏中好奇、主动、交往及专注探究的品质紧密相连,从而实现了“师幼探究精神”的双培育,这也使得探究性课程中的儿童也表现出灵活、灵动、创造的新样态,幼儿园探究性课程实现了高质量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时代主旋律和最强音。高质量发展体现着创新、协调、绿色

22、、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顺应发展规律,实现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普及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学前教育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学前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学前教育对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特征的应然回响。一、学前教育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普及水平快速提升。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初步完成以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任务,“入园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是,这种高速度发展突出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更是一种“外延式

23、”增长,主要是依靠国家和社会资本大规模资源投入带来的发展红利。学前教育仍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学前教育存在着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系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乎学前教育的育人质量,制约学前教育自身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迫切需要深化调整。学前教育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将发展的重心回归质量内涵,向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转型。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学前教育才能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真正有效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发挥学前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义务教育效益和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功

24、能。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强国体系的开端,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国家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面对我国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我国不断强化“人才强国”战略部署,通过教育深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人口质量红利。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强国,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大量脑科学及幼儿发展研究表明,幼儿期是高度敏感的,早期经验对儿童的大脑及身心发展具有塑造作用,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社会性、情感、语言、认知以及身体动作的发展,培养其学习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经济学相关研究也指出,学前教育投入具有极高的社会回报率,在提高人口素质、减少贫困等

25、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学前教育服务新时代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需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满足群众对优质、公平的学前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学前教育领域也一样,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渴求与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随着整体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民群众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人民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诉求表现为“入好园”的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是满足人民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重中之重。二、质量文化建设: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

26、,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发展的最优状态和终极旨归。高质量发展本身蕴涵着追求卓越质量文化的属性,强调内涵发展与发展的自觉,高质量发展涉及理念、目标、制度等深层次的文化变革。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是以幼儿园教育质量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行为模式等“软件”及其物质载体的培育过程。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幼儿园不断自觉进行质量提升,推进内涵发展的过程,是从文化的深度推进的深层质量变革。质量文化是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导向、内生动力,是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一)幼儿园质量文化是引领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推动。质量文化的概念诞生

27、于组织管理实践,是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组织文化。质量文化作为提高组织绩效的工具,天然地继承了文化的目的性。目前管理学理论中一个主导观点认为文化作为一种可操纵性、可设计的因素,是可以强加于一个组织的。当下围绕充分、均衡的高质量发展,质量文化已然作为一种深刻的发展理念,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文化和质量并非两个割裂的范畴,质量源自更广泛的文化视角。质量文化对组织和个体有着较强的价值导向作用。质量发展与质量意识、道德、行为、制度、责任感以及价值观等密切相关,要想真正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必然要综合为一种文化现象,即质量文化。质量目标与愿景是质量文化的核心成分,一切质量观念、规范、

28、指标、制度等都是围绕质量目标形成展开的。幼儿园质量文化具有目的性和价值导向功能,通过特定的质量目标与愿景,依托强大的文化力量,引领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幼儿园质量文化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模式。幼儿园质量文化是幼儿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沉淀的教育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精神、教育质量行为及教育质量结果等的总和,幼儿园质量文化作为大多数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办园思想与发展模式。幼儿园质量文化为幼儿园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基于幼儿发展特点与社会需要、立足于幼儿园发展实际的质量目标,幼儿园质量文化引领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合规律、合要求。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园所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

29、,结合本园质量建设实际及新发展理念,共同深入挖掘幼儿发展规律,逐渐生成明确的育人质量愿景与目标。这一过程保障了质量文化拥有正确的价值内核,并为教职工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引导,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幼儿园质量精神文化引领一所幼儿园课程模式、教学方式、环境设置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方向。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们寻找和发现在他们世界中可能还隐藏的事物,希望孩子们天生的潜力,如对事物的好奇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等不会被埋没。儿童像研究人员一样,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共同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二)幼儿园质量文化是促进幼儿园教育高质量

30、发展的内生动力。幼儿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质量文化建设能激发起幼儿园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保障高质量发展持续性强劲的内生动力。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幼儿园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成熟程度。质量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吸纳多元主体参与质量建设,体现“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理念,推进幼儿园治理主体的扩容。“多元共治”是指多元主体参与的、针对公共问题而开展的协作治理过程,是实现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基本条件。教育治理中的多主体参与,可以更好地在治理中发挥互补作用,体现民意,集中民智,是教育治理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内在统一。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过程推动幼儿园从质量

31、管理走向质量治理。幼儿园多元主体参与质量治理,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可以减少园长单一主体权力聚集带来的管理疏漏;同时,幼儿园全体成员参与质量建设,使得全员成为质量治理的主人,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园全员,尤其是一线教职工参与质量改进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多元共治”是推动教育善治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多元主体参与质量治理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动力。质量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关注内部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实现,从而通过个体的发展为组织质量改进提供持续动力。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也是管理人本化的过程,关注并促进每位教职工个体的自我成长。首先,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促进自我管理文化的形成,推动教职工进行工作

32、质量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监督。在幼儿园质量文化氛围中,幼儿园教职工不断强化自身质量意识、更新质量观念,逐渐将质量内化为心理层面、广泛认可的质量价值观。幼儿园教职工不断强化的质量观念使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工作质量监督,进行自我管理和改进。其次,质量文化是一种持续改进更新的文化,推动幼儿园形成学习型组织氛围,促进全体教职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技能,提高工作质量。最后,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关注每位教职工个体的自我实现。全园共同发展的质量愿景往往建立在教职工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尊重和鼓励所有教职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位教职工个体的自我实现与发展,是推动园所整体的质量改进的重要内生力量。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给予了

33、幼儿园全体成员质量建设中的话语权,培养成员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出个体参与幼儿园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幼儿园的发展仅凭外部政府投入、社会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全体教职人员才是推动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调动幼儿园全体成员参与质量改进实践的积极性对呈推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全员参与、全员共享、全员践行的过程,是一个多元主体协商互动、共同参与的幼儿园治理过程。幼儿园一线教师、保育员、行政管理人员乃至后勤人员均享有参与质量文化建设和幼儿园发展的权利和责任,这也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三)幼儿园质量文化使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质量保障是学前教育

34、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质量文化及其建设过程使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制度规制是一种刚性的程序性体制与操作规范,往往通过其自身的强制性与权威性,对成员的工作与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管理运行方式,是一种“顺从的文化”。我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长期以来尚未完全摆脱这种顺从文化的影响,幼儿园质量管理一般需要通过规章制度与外部督导检查来推进,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都倾向于按照上级指令要求安排规划和组织活动。制度和督导的作用毕竟有限,并且制度落实情况和督导的实效性时常不尽如人意。自上而下的规制缺少人文氛围的营造和人文精神的关怀,使制度变成冷冰冰的远离人性的规制

35、,削减了教师的质量意识和主动参与精神。依靠刚性的制度与监督很难真正做到规范每位教职人员的行为,难以保障幼儿园教育真正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文化自觉”是质量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化自觉”最早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共享的质量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对所有教职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行为发挥着重要的约束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感,达到对质量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使幼儿“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

36、规制走向文化自觉。国际上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质量问责与质量改善相统一。通过制度规制对幼儿园进行行为上的约束,通过外部督导对幼儿园进行质量问责仅是质量保障的基础手段,是质量保障的开始并非目的。在质量问责基础上进一步谋求质量改善,才是质量保障的目的和归宿。质量的问责需要更多依照外部刚性的制度规制,质量改善需要更多地调动内部质量主体的文化自觉。问责活动应始终伴随质量改善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将质量问责和质量改进手段有机整合,统一于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中。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明晰二者的区别,了解不同手段的特点,才能更充分发挥其优势,以实现优势互补。幼儿园质量保障中的文化自觉,是通过文化的

37、力量激发出的一种幼儿园全体成员关于质量改善的自主意识,一种柔性、伦理性、道德性的约束,是一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质量保障路径。幼儿园更多关注文化“软件”建设,才能深入发展的精神内涵。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清晰地意识到“所的发展宗旨、定位、愿景及办园理念等,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进行价值判断与改进,才能从幼儿园的自在化发展转变为自觉化发展。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不断成熟,才能不断推进教职工更加自觉地向园所发展宗旨与质量愿景努力改进,遵守约定俗成的质量规范,保障每个教育环节的高质量,继而自然而然推动幼儿“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途径。(一)注重内涵式发展,以全面提高教育

38、质量为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要求幼儿园要关注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内涵式发展是一种旨在通过事物内部要素结构的优化,实现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发展。实现幼儿园的内涵式发展要充分做好幼儿园内部各种资源的结构优化,依托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要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对教育资源要素进行整体观照。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还是一种发展理念与发展价值,而发展模式与发展价值的高度内洽,便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文化样态。幼儿园要通过师资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方法优化、园所一家长一社区三位一体的资源整合等方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依

39、托文化的力量,可以使幼儿园发展从外在、被动的要求,转化为内生、主动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幼儿园内涵式发展更加重视质量文化的建设。质量是幼儿园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幼儿园质量文化更强调内涵式发展中质量的价值建设。首先,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为幼儿园质量发展界定清晰的价值内涵。每所幼儿园的质量文化需要回答出本园所追求的理想的质量样态,归纳出本园质量建设的“关键词”,即幼儿园质量建设的重心及亮点。不同园所的质量发展定位和质量建设的“关键词”可能不尽相同,质量文化各具特色。比如我国幼儿园城乡差异显著,城市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质量发展定位与质量建设过程也会存在诸多不同。例如,县幼儿园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和师资实际,探索

40、出了以“真游戏”为依托的教育模式,以“爱、冒险、投入、喜悦、反思”五个关键词为核心准则,不断进行游戏调整,有利地推动了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转变,从而提高整体幼儿园教育质量。其次,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为园所质量发展提供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引领。园所质量发展价值内涵具体定位和发展的关键词可以各具特色,但都需要遵循促进幼儿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根本价值追求。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深挖幼儿园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导向,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具体质量文化有机整合,通过幼儿园共享的质量愿景与价值观建设,发挥质量文化的目的性,引领幼儿园向着协调型、创新型、

41、持续型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向。最后,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为园所质量管理提供价值性约束。幼儿园质量管理过程中文化的柔性价值伦理约束是对刚性的制度约束的有效补充,可以防止问责失效、制度错位等问题。(二)全员参与,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主体的内在自觉性。全员参与是质量文化建设的关键,质量文化强调组织成员对质量提升享有的集体责任。幼儿园质量文化的生成同样需要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高度参与和向心力,每个成员的质量观念、质量行为与质量实践既是幼儿园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也时刻影响着幼儿园质量文化的生成走向。幼儿园教育质量主体包括以“园长为核心的园领导集体、广大一线教师和行政后勤人员等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幼儿园教育质量主

42、体全员参与质量文化建设,首先需要以园长为核心的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与持续参与。以园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是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引领者,起到总揽质量文化建设全局、协调资源配置和理顺矛盾关系的重要作用。其次,质量文化建设更需要推动广大教师的自觉参与和热情投入。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者,教师的质量价值观、教学能力和水平、个人素养等均对教育活动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教师是幼儿园基数最大的质量主体,教师的观念、行为倾向、习惯风尚、团体氛围等成为幼儿园质量文化的重要来源,所以教师当之无愧是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最后,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行政后

43、勤人员的积极参与。幼儿园行政及后勤人员是质量建设中常常被忽略的主体,其观念、行为与工作质量也会对幼儿园整体质量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实现幼儿园质量管理由自上而下的外塑型管理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内生型模式转变。长期以来,幼儿园质量保障依赖于政府督导,质量管理具有外在性和强烈的技术倾向,这一模式难以调动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投入质量建设和质量改进的热情与积极性。实地调研中发现,有的幼儿园教职工产生了对迎接教育督导和检查的疲乏和倦怠感,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评估促进教育质量改进并未成为其内在成长和发展需要。只有激发全体幼儿园教职工投入质量建设的内在自觉,唤醒每一个教育质量主体的质量意识、质量承诺

44、和质量道德,才能激发出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持久力量。幼儿园各主体的内在自觉是幼儿园内生型质量管理的坚实基础,也是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的内在自觉是其对幼儿园质量愿景产生深刻认同的基础上,将质量内化为个人工作责任与成长需求,而自发形成的一种内在意识,表现为每个个体能够对自己的质量实践时刻进行自我监督、自主反思,并进行自觉改进。提升全体幼儿园教职工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内在自觉,首先需要培养每位教职工对园所质量愿景的认同感。幼儿园在质量愿景构建阶段,应兼顾幼儿、教职工和园所发展需要,构建与教职工个人发展愿景相协调的质量目标。在与教职工充分协商,充分征求一线教职工建议的前提

45、下构建共同愿景,更能够提高教职工对愿景目标的认同。园所的愿景应凝练概括出具体简短的标签化语言,将抽象的精神意涵具体化,便于全体教职工吸收、理解、记忆,继而在反复强化中逐渐内化。其次,培养全体教职工形成稳定的质量承诺。质量承诺一般建立在组织成员认同组织质量愿景与目标的基础上,表现为个体或群体始终愿意忠实地为组织质量提升不断努力的意识和行为。幼儿园还要善于进行质量文化宣传教育,将质量文化深刻渗入教职工日常工作,营造出质量至上的园所氛围。例如依托教研组将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活动常态化,定期开展工作质量、师德师风的自省自查活动等,让教职员工在环境氛围的感染下,逐渐形成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内在自觉。(三)健全

46、保障机制,以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质量文化建设长效运行。质量文化建设应将文化建设与管理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质量文化的形成具有渐进性,其建设或消逝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促使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形成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以保障并涵养质量文化的生成与延续。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既是维护幼儿园质量文化的保障,同时也是质量文化本身的结构要素。当下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外部督导常常成为幼儿园质量管理的重心,多数园所尚未形成自身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质量管理过程和主要内容来看,一般而言,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由四个系统组成:规划与决策系统、标准与指标系统、监控与评估系统及智

47、能信息系统。四个系统相互协调,有机统一于幼儿园质量管理实践,共同作用于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幼儿园要构建幼儿园规划与决策体系,科学引领质量文化建设。规划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首先,要系统了解幼儿园当前质量管理的现状,明确园所质量管理的优势及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管理与质量文化建设。幼儿园也应对园所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矩阵式分析,以便基于本园实际及内外部条件资源确定幼儿园中长期质量规划。其次,幼儿园要对自身质量文化进行科学自评。质量文化清单主要包括结构形式和组织心理两方面,结构形式具体包括质量部门设置、质量任务与目标设定等,组织心理包括集体层面的共同价值观、信

48、任和个人层面的质量承诺、责任和参与。幼儿园可以借鉴相关学校质量文化清单,结合本园实际进行自我评估,为进一步进行质量文化建设的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后,园领导层是规划与决策系统的轴心,需要转变质量观念,提高质量领导力,在密切分析园所质量管理与质量文化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的规划与决策。幼儿园要构建质量标准与指标系统,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目标落地。幼儿园质量文化的绩效指标建设对质量文化的运行具有直接导向与保障作用。质量文化的绩效指标一般包括质量文化融入质量规划的程度、个体参与质量建设的程度、质量文化引发的创新活动、内部评估结果的利用程度、园所的质量认可度等。这些指标可以有效衡

49、量幼儿园质量文化是否偏离规划目标,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质量文化的建设水平。幼儿园要构建发展性而非惩戒性的标准与指标系统,以促进激励性质量文化的形成。同时,幼儿园应以国家标准和外部标准为参考系,结合本园特点,制定符合本园实际的质量文化建设标准与指标,而不是完全套用外部标准。幼儿园要构建网络化的监控与评估系统,保障质量文化常态化运行和持续改进。监控与评估系统的构建,是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是维持质量文化持久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机制。当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是幼儿园质量文化的监控与评估系统是内部监控、同行评审、第三方评估、政府督导相结合的多维网络系统。幼儿园对自身的质量监控是最及时和深入的,幼儿园要建立起“所、年级、班级”三层自我监控体系,关注质量规划的落实与目标的达成度,对照园所标准与指标体系进行自主监察改进。在此基础上,要定期进行幼儿园间的同行评审,促进不同园所在交叉互评的过程中互相借鉴学习,并要发挥名园长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