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0425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1、行业概况纺织服装行业简介。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纺织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较大。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棉花、麻、蚕茧丝等天然纤维以及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等化学纤维,涉及农业种植、养殖、化工等相关行业,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纺织品、服装加工及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各种销售渠道。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稳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202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

2、量占世界的比重70%以上。202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2912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达到37.5%,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纺织品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从2016年的37.4%提升到2020年的46.9%,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从2016年的35.5%下降至2020年的30.6%o2、纺织服装行业需求2.1、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优势依然稳固加入世贸组织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增速低,占全球出口份额低。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前,1995200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金额由139.27亿美元增长至161.5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3.01%,占全球纺织品出口额的比重由

3、最低7.9%提升至10.3%;我国服装出口金额由240.09亿美元增长至360.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8.45%,占全球服装出口额的比重由最低15%提升至18.2%o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迎来黄金十年,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不断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纺织服装工业开始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行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2001201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金额由168.42亿美元增长至770.5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8.41%,占全球纺织品出口额的比重由11.4%提升至30.5%;我国服装出口金额由365.62亿美元增长至1294.7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5.09%,占全球服装出

4、口额的比重由18.8%提升至36.5%o疫情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降档,但占全球出口份额保持在30%以上。20112019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金额由946.69亿美元增长至1201.9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03%,占全球纺织品出口额的比重由30.5%提升至39.3%;我国服装出口金额由1532.2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1862.85亿美元,此后出口额有所下降,占全球服装出口额的比重回落至30.6%,依然保持在30%以上。疫情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展现出韧性,出口优势保持稳固。(1)2020年出口:2020年,受防疫物资出口需求上升,我国纺织品出口1538.39亿美元,同比增长29.2%

5、,占全球纺织品出口额的比重提升至46.9%;受海外疫情影响消费需求,我国服装出口1373.82亿美元,同比下降6.4%,占全球服装出口额的比重保持在30.6%o(2) 2021年出口:2021年,我国纺织品出口1452.03亿美元,同比下降5.6%o受2020年抗疫物资出口基数较高影响,2021年二、三季度我国纺织品出口呈负增长态势,四季度开始增速逐月转正并持续回升。2021年,我国服装出口1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24.0%,为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3)2022年出口:2022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其中,纺织品出口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

6、10.2%,较2019年同期增长28.8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1.6%,较2019年同期增长20.39%。疫情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份额不断提高,出口优势依然稳固。2.2、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内销市场有望逐步回暖我国内销市场规模大,疫情前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我国人口规模大,造就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内销市场规模巨大。伴随着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升级趋势稳步推进,我国纺织服装内销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根据数据,疫情前,2000-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由959.2亿元增长至1.3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4.94%;

7、限额以上服装类零售额由587.9亿元增长至9778.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5.95%。尽管2014年后增速回落至个位数,但在疫情前,内销市场规模保持以正增长水平增长。近两年受疫情的影响,内销市场增速波动较大,但有望边际改善。根据数据,2020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1.24万亿元,同比下降6.6%,尽管增速仍低于上年同期9.5个百分点,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了13个百分点。疫情带来了线上消费需求回升,纺织服装线上消费需求加快释放。2020年,我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增速较年初回升23.9个百分点。2021年,内销市场稳步回暖,全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

8、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7%,增速同比回升19.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6%,正在逐步接近疫情前的增长水平。网络渠道零售稳定增长,2021年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3%,增速同比回升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o进入2022年,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内销增长有所放缓。2022年5月后,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单月零售额虽然同比仍在下降,但降幅逐步收窄。未来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以及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我国内销增速有望延续边际改善趋势。3、纺织服装行业供给疫情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生产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依然显示了稳中加固的态势。根据数据,疫情前,2000-2019年,我国规

9、模以上企业纱产量由657.47万吨增长至2892.1万吨,年均复合增速约为8.11%;布产量由191.05亿米增长至456.9亿米,年均复合增速约为4.7%;服装产品由71.59亿件增长至244.72亿件,年均复合增速约为6.68%o疫情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短暂受到影响,但供应链较快修复。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纱、布、服装产量分别同比下降8.4%、15.7%和7.65%o2021年,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国内外市场复苏向好支撑下,我国纱、布、服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8.4%、7.5%和8.38%o2022年,受内外环境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生产面临挑战。2022年受国内

10、疫情反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先后面临局部地区阶段性停工停产、物流运转不畅、原料价格高位上涨等风险挑战,生产经营情况有所波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趋于平稳,企业产销逐步恢复,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回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有所回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有所下滑。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趋好,我国纺织服装业固定投资增速有所回升。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纺织业和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增长11.9%和4.1%,从两年平均增速看,纺织业投资总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服装业投资额仍低于2019年。进入2022年以来,在国内外复

11、杂环境下,纺织企业坚持推动转型升级,在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升级以及区域布局调整等领域的有效投资实现平稳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纺织业和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11.9%和33.8%,其中纺织业投资增速同比放缓3.3个百分点,服装业投资增速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4、纺服行业成本分析4.1、 纺服行业成本结构以棉花等为主的原材料是纺服行业的主要成本构成,且越接近产业链下游,相关企业的人工成本占比越高。从成本结构来看,以棉花等为主的原材料是纺服行业的主要成本构成。与此同时,如果企业所处的产业链越靠近下游,其人工成本的占比越高。在纺纱的成本结构中,以天虹纺织为例,2022H1

12、公司原材料成本占比75.3%,受棉花等原料价格波动影响大;人工占比仅为9.9%o在坯布的成本结构中,以鲁泰A为例,原材料成本是其最主要的成本结构。但与纺纱相比,其原材料成本占比有所下降,人工占比有所增加。2021年,鲁泰A坯布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为48.6%,人工占比为17.5%o而在产业链更接近下游的成衣业务中,原材料仍是第一大成本构成,与此同时人工成本占比进一步增加。2021年,鲁泰A成衣的原材料与人工成本占比分别为53.5%与34.5%o4.2、 纺服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纺服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从纺服行业主要原材料的价格走势来看,近期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棉花方面,国内外棉花价格自

13、2022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一方面受前期干旱天气影响,推动了棉花价格走高;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衰退之下,居民对纺服的需求和购买量有所下降,叠加美联储加息延续激进进程,大宗商品抛售压力增加,棉价承压下行。目前,除宏观大环境之外,影响我国棉花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系开秤收购价格。与此同时,考虑到当前国内棉花处于消费旺季,但受消费疲软影响需求改善相对有限,整体弱于往年,同时旧棉结转库存较高,预计棉花消费出现明显的边际回暖仍需时日。在新棉集中上市时点,棉价或仍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除了棉花之夕卜,TDI、纯MDI、人棉纱的市场价格自2022年7月以来亦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纺服企业的成本压力或有所缓解。5、我国

14、纺服行业发展趋势及推动因素5.1、 我国纺服行业发展趋势(1)我国纺服行业产能逐步向东南亚转移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与比较优势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在纺服行业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在科技研发、品牌、渠道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产品结构稳步优化升级。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中的劳动力成本更具比较优势。与此同时,随着部分国家区域性贸易协定的陆续开放与实施,或将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国家的贸易成本,使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在纺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整体呈现向上趋势。我国纺服行业的产能逐步向东南亚转移。在目前全球纺服行业分工体系的背景下,我国纺服企业积极利用两大市场进行业务布局,以

15、提高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中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情况来看,受我国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涨、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2010年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步向东南亚等地转移。而推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向东南亚迁移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关税政策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纺服行业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仍在持续进行。人力成本方面,在经济、技术水平提高等因素催化下,我国纺服行业结构逐步优化转型,进而带动劳动力成本提高。考虑到纺服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为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我国部分纺服企业开始逐步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劳动力成本低的东南亚地区。根据人社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再次上调最低工资至2590元/月;截至4月1日,

16、31省最低工资超过2000元/月,安徽省最低工资1650元/月,为31省最低。相比之下,以越南为主要代表的东南亚地区工资水平整体低于中国。目前在越南全国工资标准中,一级地区最低工资约合人民币1300元,低于我国人均工资最低的安徽省。而越南二级地区最低工资约合人民币1150元,三级地区最低工资约合人民币1100元,四级地区最低工资约合人民币900元。关税政策方面,由于东南亚地区与美国、欧洲的主要服装进口国之间存在自由贸易协定,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2012年东盟发起了历时8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o该协定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

17、定。与欧盟、CPTPP等区域贸易集团相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人口、经济总量、货物贸易规模等方面均具有优势,是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同时,RCEP采用区域积累原产地规则。在这一原则之下,将有超过90%的货物贸易产品最终零关税。此外,RCEP采用负面清单的方式以推进投资自由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的政策透明度。截至2022年6月底,RCEP已正式实施生效满半年。目前在RCEP的15个签署成员国中,生效成员数量已达13个,成效已逐步显现。从具体贸易数据来看,1-5月,我国与东盟贸易规模达37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对韩国、新西兰的贸易规模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18、随着RCEP的稳步推进,预计我国纺服行业在东南亚地区的贸易规模与优势将进一步提高。(2)互联网+纺织有望成为我国纺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大数据、电商平台等因素催化,叠加疫情影响,推动我国线上消费发展。近年来,“互联网+”实现较快发展,大数据、云平台、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等业务蓬勃兴起。而在这过程中,市场相继产生了新的业务发展模式。此外,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居民的消费习惯与消费结构亦发生了一定转变。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线上消费愈发受到消费者欢迎。其中,近6成的受访消费者表示线上消费超过线下消费,70.6%的消费者表示疫后在线上消费的比例同比有所提升。互联网+纺织

19、有望成为我国纺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在大数据、电商平台、疫情等因素带动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逐步向“互联网+”的趋势迈进。以2020年“618购物节”为例,京东、天猫累计下单金额分别为2692亿与6982亿元,均创新纪录。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位列全网零售额第一。在纺织服装行业产品线上消费量增加的同时,纺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中亦积极的结合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因此,纺服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或将一定程度上提升纺服企业的盈利水平,有望成为我国纺服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3)我国纺服行业逐步向绿色环保的趋势迈进我国纺服行业逐步向绿色环保的趋势迈进。纺织服装行业在发展中具有一定

20、的污染性,为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等环保政策,我国纺服行业近几年逐步向绿色环保的趋势迈进。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用能结构持续优化,二次能源占比达到73%,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5.5%,行业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下降幅度均超过10%o预计在行业产能优化、政策指导等因素催化下,绿色环保仍是我国纺服行业未来发展仍需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5.2、 我国纺服行业发展驱动因素(1)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动纺服产品需求增加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中有升。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中有升。2013-2020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

21、310.80元增加至32189元,年均复合增速为6.2%o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保持4.74%的增长。随着疫情逐步趋于常态化,2021年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同比增长9.13%,增速有所回暖。生活水平提高带动我国纺服产品需求增加。从国内人均纤维表观消费量来看,2000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为7.5kg人,低于全球人均纤维消费量的9.0kg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带动我国纺服产品需求增加。自2006年开始,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国内人均纤维表观消费量达23kg人,高于同期全球人均纤维消费量的14

22、.9kg人。与2000年相比,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增长幅度达到206.6%o预计在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稳中有升的背景下,我国纺服产品需求仍有增长空间。(2)城镇化水平提高,推动纺服产品与品牌结构升级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推动纺服产品与品牌结构升级。为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从36.22%增加至64.72%o而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消费者对生活水平、产品质量的要求亦相应提高。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与提高市场竞争力,纺服企业纷纷加大了品牌培育与推广。此外,为更好的对

23、重点纺服品牌进行跟踪,自2012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开展“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的认定工作。从主要经济指标情况来看,“重点品牌企业”与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主营业务收入、盈利能力、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的表现均明显好于全行业平均水平。预计在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带动下,居民生活质量稳中有升,将推动纺服产品与品牌结构升级。而在这过程中,优质纺服企业产品与品牌的竞争优势亦将逐步显现。(3)国家政策与战略布局是推动我国纺服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国家政策与战略布局是推动我国纺服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支持纺服行业的发

24、展,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快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此外,2016年工信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继发布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纺织行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并将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关键技术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技术水平。2021年6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指出要按照“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知名跨国企业集团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在制定政策的同时,国家积极进行战略布局,加强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在政策与战略的双重推动下,预计我国纺服行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