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05056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8030097)承担单位(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制定()审核(批准(制定日期12022年10月23日)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为专业必修课程。(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环境管理、城乡规划设计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人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相关岗位的环境规划制定、环境科学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决策、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环境生态学、环境保护概论,后续课程

2、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2.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手段、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正确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发现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具备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相关工作的方法和能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理论和实训学习,使得学生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明确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懂得珍惜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

3、生敬业爱岗思想、团结协作精神。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环境管理的手段、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了解环境法规体系、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合作相关内容。(2)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相关法规、政策;能根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调研方法;会设计调查问卷及编写调研报告;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并会制作PPTo(3)情感目标:了解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懂得珍惜和保护环境,在注重环境效益的同时追求经济发展,达到双赢;通过实训项目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人沟通能力。3.课程

4、设计环境规划与管理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课程的目标是达到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因此通过理论和实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有意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对特定地区进行全面规划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表1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模块序号章节或任务教学内容参考学时理论教学1第1章绪论(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2)环境管理的概念、主体和内容;(3)环境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32第2章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1)中国环

5、境管理的政策;(2)中国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3)中国环境管理的制度。103第3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1)环境管理技术方法的基础保证;(2)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3)环境管理信息系统。34第4章区域环境管理(1)城市环境管理;(2)农村环境管理;(3)流域环境管理;(4)区域开发环境管理。45第5章自然资源环境管理(1)自然资源概述和气候资源的管理;(2)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环境管理;(3)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管理;(4)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66第6章产业环境(1)产业环境管理概述;4管理(2)政府产业环境管理;(3)企业环境管理;(4)产业环境管理的手段。7第8章环境规划概述(1)环境规

6、划概述;(2)环境规划的原则、类型和特征;(3)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4)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48第9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2)环境预测方法;(3)环境决策方法。49第15章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1)环境规划的实施;(2)环境规划的评估与考核。2实训项目1项目一确定小组,制定目标42项目二实地调研,采集数据83项目三汇总资料,制作PPT44项目四课堂汇报,评定成绩4表2课程总体设计模块序号章节或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目标参考学时理论教学1第1章绪论(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2)环境管理的概念、主体和内容;(3)环境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讨论环境问题的实质和产生的根

7、源。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过程及根源,形成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掌握环境管理的概念、内涵、特点、主体和内容;熟悉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32第2章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1)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2)中国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3)中国环境管理的制度。对违反环保法的行为进行案例分析。了解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概况,明白法律的地位,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熟悉中国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103第3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1)环境管理技术方法的基础保证;(2)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3)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国家级和地方级环境标准的区别和联系。熟悉环境监测、环境标准体系以及在环境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8、;了解实证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学会设计问卷分析问卷,会撰写调研报告。34第4章区域环境管理(1)城市环境管理;(2)农村环境管理;(3)流域环境管理;(4)区域开发环境管理。观看相关的视频内容,探讨区域环境管理的途径。熟悉城市、农村和区域开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理解针对这些区域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的环境管理途径和方法,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5第5章自然资源环境管理(1)自然资源概述和气候资源管理;(2)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环境管理;(3)陆地资源管理;(4)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通过资源利用现状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保护资源的方法。了解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资源的特点、分布及管

9、理方法,培养节约资源的观念,明白经济发展中提升能源利用率的意义。66第6章产业环境管理(1)产业环境管理概述;(2)政府产业环境管理;(3)企业环境管理;(4)产业环境管理的手段。查阅企业环境管理的案例资料。掌握产业环境管理的三个层次;了解政府环境管理的特征及管理途径和方法;熟悉清洁生产的概念及主要途径。让学生明白调整产业结构对于环保的重要性,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多发展环保产业,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47第8章环境规划概述(1)环境规划概述;(2)环境规划的原则、类型和特征;(3)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4)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学习环境规划的相关案例资料。掌握环境规划的定义;了解环境规划的原贝I

10、J、类型和特征;理解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白利用环境规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8第9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2)环境预测方法;(3)环境决策方法。不同环境规划方法的讲授和练习。了解环境特征调查与生态登记方法,了解污染源调查与登记方法,熟悉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了解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熟悉人口预测、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和能耗预测4的计算方法。9第15章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1)环境规划的实施;(2)环境规划的评估与考核。讨论环境规划的实施案例。了解国内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国外环境规划的实施情况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比了

11、解国内与国外环境规划评估与考核的区别。2实训项目1项目一确定小组,制定目标网上查阅资料,确定小组选题。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选取自己小组的调研问题,并制定工作计划。42项目二实地调研,采集数据设计、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能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能设计符合调研需求的问卷并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83项目三汇总资料,制作PPT分析调查问卷,完成调研报告和PPTo掌握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机办公软件撰写调研报告及PPT的制作。44项目四课堂汇报,评定成绩汇报演讲,相互评分,确定成绩。了解汇报演讲的基本常识,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确定实训成绩。44 .教学设计本课程分理论和实训两大模块

12、开展教学,理论内容以案例教学为主线,采用讲授式、引导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实训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内容为XXXX环境问题调研,通过实训学习,旨在让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并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和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完成调研报告并进行课堂汇报。通过实际的调研过程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理论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明白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效益的协调统一。同时实训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在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表3学习情境设计模块序号章节或任务教学活动教学情境与教学设计参考学时理论教学1第1章绪论讨论

13、环境问题的实质和产生的根源。用投影播放有关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最终引出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并讲解环境管理的相关知识。32第2章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对违反环保法的行为进行案例分析。用PPT讲授中国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基本知识,然后给学生提供几个窠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103第3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分析国家级和地方级环境标准的区别和联系。先是老师讲授环境监测和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分析环境标准体系中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异同点。34第4章区域环境管理观看相关的视频内容,探讨区域环境管理的途径。先播放一些案例的视频片段,启

14、发学生思考区域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介绍相应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途径。45第5章自然通过资源利用先让学生讲一讲生活中有关资源利6资源环境管理现状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保护资源的方法。用的现状和例子,再结合老师找好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共同探讨如何保护资源,再次基础上讲解资源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保护途径。6第6章产业环境管理查阅企业环境管理的案例资料。先看一看事先准备好的案例资料,进一步探讨学习产业环境管理的相关内容。47第8章环境规划概述学习环境规划的相关案例资料。先是老师讲授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然后结合案例分析环境规划的作用和对环境保护的意义。48第9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不同环境规划方法的讲

15、授和练习。老师先介绍不用的环境规划方法的基本内容,然后学生自己各种方法进行练习。49第15章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讨论环境规划的实施案例。结合某个环境规划的实施案例讲解环境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知识点。2实训项目1项目一网上查阅资料,确定小组选题。老师先介绍实训的整体安排和要求,然后学生自行分组,各小组网上查阅资料,讨论确定小组的选题和计划。42项目二设计、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然后由组长与老师联系进行修改和完善,接下来是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83项目三分析调查问卷,完成调研报告和PPTo老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小组问卷进行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并制作汇报演讲的PPTo4

16、4项目四汇报演讲,相互评分,确定成绩。先是各小组派人讲解小组的实训内容和结果,然后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分共同确定小组成绩,最后4老师本次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5 .课程考核为了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评价建议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进行。在评价主体方面,除了授课教师之外,还应该注意发动学生参加;在评价形式上,除了考试以外,还应该采用提问、平时作业、调查报告、课堂演讲等形式;在评价内容方面,更多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作品等。具体的评价系数如下:学期教学评价二平时成绩20%+实训成绩30%+考试成绩50%o6 .课程资源(1)硬件要求:多媒体设备、电脑、网络(2)本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主教材:孟伟庆主编,环境管理与规划,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参考书:许宁、胡伟光主编,环境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二版第三次印刷。姚建主编,环境规划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和专业网站的开发与利用。7 .编写依据该课程标准是依据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调研报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环境保护类专业教学标准一一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520801而编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