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病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0623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病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章 概述,一、牙周组织和牙周组织病(一)牙周组织1.牙龈2.牙周膜3.牙骨质4.牙槽骨,2,3,健康牙龈,4,5,牙龈:覆盖在牙槽骨表面和牙颈部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发给你的结缔组织。,健康牙龈,6,(二)牙周组织病,牙周病: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 临床意义: 牙周组织健康是牙体和牙列修复、 正畸、牙颌手术的基础;牙周病与全身病相关。,7,8,二、牙周病的流行病学,(一)流行情况:牙龈炎从5岁开始,青春期达到高峰;牙周炎从35岁增加,4050岁达到高峰(二)影响因素 1.口腔卫生不良 2.年龄 3.性别 4.地区,9,(三)好发部位,10,(四)牙周病和龋病的关系,11,第二节 病因

2、学,一、局部因素(一)细菌(二)牙菌斑(三)牙垢牙石(四)食物嵌塞(五)创伤性牙合(六)其它因素,12,微生物,宿主,菌斑生物膜是始动因子(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决定牙周炎发生、程度和范围,13,牙周病的病因,始动因素,牙菌斑,局部促进因素,全身易感因素,牙周炎,促进菌斑堆积,改变宿主对菌斑微生物的反应,14,局部因素:细菌与菌斑,细菌和牙菌斑是牙周组织病发生的首要因素。,(与)牙周炎关系更密切,遗传因素: 增加宿主对牙周病的易感性内分泌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代谢控制不良和病程长的患者)的牙周炎患者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意义:1.牙周治疗应配合控制高糖血症 2.糖尿病患

3、者应注意牙周炎的防止,15,其他因素:,16,艾滋病骨质疏松症精神压力:与牙周炎患者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有关,牙垢 牙石,17,牙石: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团块,18,牙石的类型,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龈下牙石与牙周发的发病关系更为密切。,19,龈上牙石与龈下牙石,20,吸烟,21,22,咬合创伤,咬合创伤是指由于不正常的咬合接触或咀嚼功能而造成咀嚼系统某些疾病的病理性损伤。,食物嵌塞,食物嵌塞时,牙间隙中存留的食物是牙周组织产生炎症的常见原因,为牙周病的发生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3,24,25,26,27,遗传 DOWN综合征:三体综合征(常染色体异常),

4、又称为21三体综合征,28,该综合征患者一般表现为面中部发育不良,面部扁平,牙齿变小,牙发育不全,萌出过迟,缺失牙,根长度降低,牙齿形态改变,过度磨耗及其他一些口腔颌面部症状,个别病例还表现为全口牙过小。,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因钠(大仑丁)等,使原来已有炎症的牙龈发生纤维性增生。其他药物还有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和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维拉帕米等,29,30,药物因素,第三节 临床病理,一、牙龈炎症和出血二、牙龈增生三、牙周袋的形成四、牙槽骨的吸收五、牙松动和移位,31,牙龈炎症和出血,32,牙龈炎症和出血,33,牙龈增生、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的吸收、牙松动和移位,34,

5、牙龈增生、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的吸收、牙松动和移位,35,牙槽骨吸收,36,牙槽骨吸收,37,第四节 牙周病的检查,准切全面的检查对诊断牙周病,确定病损的严重程度及制成治疗计划至关重要,38,收集病史口腔卫生情况牙龈炎症状况牙周探针牙齿松动度咬合关系X线检查其他辅助检查方法,二、牙周病的检查,(一)口腔卫生 (二)牙龈组织 (三)牙周探诊,39,一、病史采集(一)牙周病史(二)口腔病史(三)全身病史,牙周检查,首先检查主诉部位 定位:病损形态明确,患者清晰指引 重复患者主诉症状临床牙周组织检查内容 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状况、牙周探针、 牙周松动度、咬合关系,40,牙松动度检查,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

6、住合面的窝沟,做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和上下推(摇)动,按不同的动度记录为: I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小于1mm; II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和近远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在12mm之间; III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近远中向的及垂直方向也均有松动,或松动幅度大于2mm。,41,牙周探诊 牙周炎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使用专用的牙周探针检查,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此外还可以看探诊后出血情况以及根分叉病变。,42,牙周探诊,43,1)工具:牙周探针的尖端为钝头,顶端直径为05mm,探针上有刻度。Nabers探针专用于根分叉

7、探诊。,牙周探诊,44,2)探诊方法: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以口内相邻牙的 面或近切缘处的唇面作支点,也可采用口外支点。探诊力量要轻,约为2025g。探入时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探针应紧贴牙面,避免进入软组织,避开牙石而到达袋底,直到在龈沟底感到轻微的阻力。以提插方式移动探针,探查每个牙的各个牙面的龈沟或牙周袋情况,以了解牙周袋的位置、范围、深度及形状。探查牙齿邻面牙周袋时,探针要紧贴牙邻面接触点探入,并将探针向龈谷方向稍倾斜,以探测到邻面牙周袋的最深处。探诊应有顺序。,牙周探诊,45,3)探诊内容:探诊深度: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探入袋底后记录从袋底到龈缘的距离(mm)附着水平(附着丧失的程度

8、):必须要找准釉牙骨质界的位置。=探诊深度-釉牙骨质界至龈缘的距离 或 =探诊深度+龈退缩的距离探诊后是否出血龈下牙石牙周袋的位置、范围及形状龈缘的位置、附着龈宽度及龈退缩。,牙周探诊,46,4)影响探诊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诊力量、探入角度、探针的粗细及形状、探针刻度的精确性、牙石的阻挡以及炎症程度的影响等,探诊检查时应注意这些影响因素。,牙周探诊,47,牙周探诊,48,牙周探诊,49,三、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一)牙合检查(二)颌位检查(三)早接触与牙合干扰检查(四)牙合检查的方法及步骤,50,四、其它检查方法,(一)牙松动和移位(二)X线片检查(三)细菌学检查(四)龈沟液检查(五)血液检

9、查,51,第五节 牙周病的病历书写要求,一、病史(一)主诉(二)现病史(三)既往史、家族史二、检查内容 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咬合关系、颞颌关节、全身检查、辅助检查,52,第六节 牙周病的分类,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牙周病学(2000)分类(一)牙龈病(二)牙周炎1.成人牙周炎2.青春前期牙周炎3.青少年牙周炎4.快速进展性牙周炎5.伴全身疾病的牙周炎,53,第七节 牙周病各论,一、牙龈病(一)慢性龈炎(二)急性坏死性龈炎(三)龈乳头炎(四)青春期龈炎(五)妊娠期龈炎(六)药物性牙龈增生(七)牙龈纤维瘤病(八)白血病的牙龈病损,54,慢性龈缘炎龈炎,55,急性坏死性龈炎,56,龈乳头炎,57

10、,青春期龈炎,58,妊娠期龈炎,59,药物性牙龈增生,60,牙龈纤维瘤病,61,白血病艾滋病,62,二、牙周炎,(一)成人牙周炎: 又名慢性成人牙周炎,为最常见的一型牙周炎,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 1.病因 2.临床表现:1)牙龈炎症的表现主要为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2)牙周袋的形成,是成人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特征之一。 3)附着丧失 4)牙槽骨的吸收,是成人牙周炎的重要临床表现。 5)牙齿松动和移位,63,伴发症状:,(1)牙移位(2)食物嵌塞(3)继发性牙合创伤(4)急性牙周脓肿(5)口臭(6)根面龋(7)逆行性牙髓炎,64,牙移位、食物嵌塞、继发性牙合创伤,65,急性牙周脓肿、口

11、臭、根面龋、逆行性牙髓炎,66,3.诊断,4.治疗,67,(二)青少年牙周炎,(三)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四)青春前期牙周炎三、伴有全身病的牙周炎 (一)糖尿病型牙周炎 (二)AIDS,68,侵袭性牙周炎,四、牙周炎的伴发病变,(一)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二)根分叉病变:下颌第一磨牙患病率最高,上颌前磨牙患病率最低。(三)牙龈退缩,69,70,根分叉病变的分度(Glickman根据探诊和X线),度:属于病变早期。探针不能进入分叉区,牙周袋属于骨上袋。由于骨质吸收轻微,X线片上看不到骨质吸收。度:分叉区的骨吸收局限于一侧,探针能进入分叉区,但不能贯通,有时可伴有垂直形吸收。X线片一般仅显示分叉区的牙

12、周膜增宽,或骨质密度有小范围的降低。这是由于投照角度、组织影像重叠以及骨质破坏形态复杂所造成的。尤其在上颌磨牙颊侧根分叉区的病变常因与腭根重叠而不被显示。度:病变涉及全部根分叉区,形成“贯通性”病变,探针能水平通过分叉区,但仍有牙龈覆盖分叉区。下颌磨牙的度病变在X线片上可见完全的透影区,但有时会因牙根靠近或外斜线的重叠使病变不明显。度病变也可存在垂直形骨吸收。度:根分叉区贯通,且牙龈退缩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开放而能直视。X线片所见与度病变相似。,71,根分叉病变的分度(Hamp根据水平探诊根分叉区骨破坏的程度),度用探针能水平探入根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

13、破坏已超过牙宽度的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探针已能畅通。,72,73,74,(四)牙周脓肿,75,76,77,第八节 牙周病的治疗,一、治疗目标:去除病因,消除炎症;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及功能;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二、牙周病的治疗计划(一)基础治疗(二)手术治疗(三)修复治疗(四)维持与复查疗效,78,二、牙周病的基础治疗,(一)菌斑控制:刷牙、邻面清洁、药物控制(二)龈上洁治术(三)龈下洁治术(四)根面平整术(五)食物嵌塞的治疗(六)牙合治疗(七)松牙固定术(八)牙周病的药物治疗,79,牙线、牙间刷,80,81,手用洁治器,82,83,84,超声波洁牙,8

14、5,超声波洁牙机,86,超声波洁牙机,87,超声波洁牙,88,龈下刮治器,89,龈下刮治器,90,龈下刮治,91,超声波洁牙,松牙固定术,将松动牙齿通过夹板互相连接,并固定在健康稳固的邻牙上,形成一个咀嚼群体,当其中某一颗牙受力时,咬合力就会同时传递到被固定的相邻牙齿的牙周组织,使基牙充分发挥牙周组织的代偿能力,从而减轻了患牙的牙周负担,为牙周组织的修复和行使正常的功能创造条件。,92,适用症,a.对外伤引起的松动牙,有保留价值者,一般固定8周拆除; b.牙周治疗后,软组织炎症已经控制,咬合干扰已经消除的情况下,仍然进行性松动的牙齿。但牙周炎未经牙周治疗,或经治疗,牙周组织炎症仍未消退,或口腔

15、卫生仍不佳者,不易急于做松牙固定术; c.患者自觉松动的牙齿妨碍咀嚼或有明显不适者。如松动牙齿能行使咀嚼功能而且无不适,说明该牙齿已经具有适应和代偿功能,则无需固定; d.牙周手术前,为减少手术创伤,利于术后组织修复,可在术前固定患牙。,93,禁忌证,牙周软组织炎症没有有效控制,咬合干扰没有消除的情况下不能开始制作固定夹板。,94,种类,可分为暂时性牙周夹板和永久性牙周夹板,暂时性夹板使用时间较短,一般几周到数月不等,一般当组织对治疗反应良好,X线检查显示有骨组织的修复时,可考虑拆除或换用永久性夹板。永久性夹板需长期戴用。,95,96,97,98,三、牙周病的手术治疗,四、牙周病的修复治疗五、牙周病的疗效维护(一)自我维护(二)临床定期复查和维护,99,100,牙龈切除术,101,牙龈翻瓣术,102,牙龈切除术及牙龈成形术,103,牙龈切除术及牙龈成形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