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0691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5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学校名称: 韶关学院 (盖章)联系部门: 发展规划处 联 系 人: 向爱国 (签字)联系电话: 138263606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4年7月 10 日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制- 43 -目 录一、学校现状3(一)学校概况3(二)协同机制创新情况5(三)学科专业建设情况9(四)教学实验平台与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情况9(五)教师队伍建设情况11(六)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1二、指导思想12(一)规划的方针12(二)战略思想及总体思路12(三)重点发展领域13三、总体目标15(一)总体建设目标15(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2、16(三)可行性分析17四、主要建设内容18(一)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类项目19(二)高水平大学及特色高校建设类项目20(三)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类项目21(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类项目24(五)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项目32(六)对外交流与合作类项目34五、建设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35(一)规划总资金预算及年度预算35(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及主要用途36(三)省财政专项资金及主要用途36(四)地市财政专项资金及主要用途36(五)学校自筹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37六、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及进度安排37(一)实施组织37(二)进度安排38七、预期效益分析38(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健全38

3、(二)学科特色进一步彰显39(三)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39(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39(五)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能力显著增强39(六)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40(七)有效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打造全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40八、保障机制与管理措施40(一)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40(二)加强环境条件建设40(三)加强资金筹措与管理41(四)加强采购管理41九、附表:表1: 学校基本情况表42表2: 20142016年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表44表3-1: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类建设项目规划表47表3-2: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高水平大学及特色高校建设类建设 项

4、目规划表49表3-3: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类建设项目规划表50表3-4: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类建设项目 规划表52表3-5: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建设项目 规划表65表3-6: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对外交流与合作类建设项目 规划表74韶关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2014-2016年是学校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落实“三步走”战略第三步“发展提升”阶段(2014-2018年)、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高教质量30条”、“2011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

5、”,进一步加速内涵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明晰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思路、任务和目标,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地方的能力,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学校现状(一)学校概况韶关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韶关师专,先后与韶关大学、韶关教育学院合并、更名,于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坚持“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确定“紧密结合地方

6、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全国同类院校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总体办学目标和定位,树立“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协同发展”的办学思路和“经营大学、精细化管理”的治校理念,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在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综合性学科格局,已成为粤北乃至粤湘赣“红三角”地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文化辐射的重要基地。办学56年来,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13万多人。目前,学校校本部占地面积2511亩(含校外二级学院共2694亩,除特别说明之外,以下所有数据均

7、取校本部数据),校舍建筑总面积64.13万平方米,专任教师819人(含校外二级学院共114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08人、副高级313人、博士1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和“培养高层次人才”4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7人、校级培养对象63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7人。设立17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中心),2个校外独立法人二级学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107人(含校外二级学院共28097人)。学科专业涵盖11大学科门类。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扶持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重点扶持学科6个、

8、扶持学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校本部固定资产总值1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9亿元。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7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拥有现代化、智能化的多功能图书馆,馆藏纸质藏书174.79万册,电子图书7796.6GB。近年来,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6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32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省、市科技奖30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博览会金奖2项,国家专利66项;获得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横向课题207项;获

9、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7项;主持国家级教改课题7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近100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1项;出版专著、主(参)编教材300多部。由于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努力转变学校地处粤北贫困山区办学的劣势,坚持注重内涵发展,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10、广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二)协同机制创新情况近年来,学校按照“2011计划”、“创新强校工程”的内涵和要求,不断开展协同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开放、集合、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全面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大学建设进程。1、构建全校统筹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为成员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校协同创新工作,组织开展“2011计划”的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评审确定第一批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协同育人中心,申报1个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成立地方合作处

11、,与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建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院,从全校层面着力构建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机制。2、构建学校协同经营管理机制,加强目标管理。学校按照协同创新的思想,树立“经营大学、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逐步深化学校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编制出台韶关学院二级学院目标管理实施方案等制度,从2013年实施目标管理,设置18个考核责任单位协同开展二级学院目标管理与考核,每年按照不少于100万元标准设立综合考核奖励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在综合考核结果排名前50%的二级学院,充分调动了二级学院扎实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创新、服务地方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

12、的质量工程项目、学生考研、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的获奖成绩、教师科研立项等可比性指标,比2012年有显著的进步,其中学生考研、竞赛等指标同比翻了一番多。同时,积极开展教研积分奖励、科研积分奖励、科研经费目标管理、校内奖励性绩效改革、后勤目标管理、水电量化考核管理、节约型学校建设,推进目标管理协同机制探索。3、构建“五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推进多主体协同育人。学校以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大专业招生、分方向培养,逐步加大实践课程、环节在教学中的比重,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公共平台+学科专业平台+专业方向”课程

13、结构体系,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实践课程平台,探索、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机制和质量审核机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以校校协同育人为根本,建立校际应用型人才培养联盟平台。大力推行学生“第二校园计划”,与东莞理工学院、赣南师范学院达成了交换生协议,与嘉应学院、肇庆学院签订联办术科考试协议,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协同开展本科高职“二三分段”、“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与南昌大学等重点本科院校

14、开展拔尖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在相应专业遴选优秀学生到重点本科院校跟班学习,提升学生的能力。(2)以校所协同合作为手段,推进科研与教学互促互进良性循环。依托科研创新体系中的科研院所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韶关学院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联合实验室、广东省地方立法(粤北)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韶关学院与莞韶产业园共建的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院等平台,积极推进科研与教学循环互动,研究院(所)在开展研究的同时,直接反哺、服务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3)以校企协同合作为基础,进一步拓展政产学研教合作模式深度。学校校企合作经历了顶岗实习、政产学研教合作、校企联合办学的发展历

15、程。顶岗实习阶段,10多个二级学院与企业合作探索了“全真性实践教学”、“3+1”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效果。政产学研教合作阶段,学校与地方、企业共建“韶关学院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实践教学基地”、“韶关学院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实践教学基地”、“韶关学院中软国际创新型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校级、省级、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合作共建的范畴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人员培训、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学校教师挂职锻炼或随岗进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用型课程教材开发等,将校企合作推向了深度融合。校企联合办学阶段,学校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合作试办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与中国联通韶关分公司开展共建“人才

16、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试验班联通班”、与韶关市司法系统合作开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与珠海一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植物组织实践教学平台,与华美达广场酒店等企业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等,校企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4)以校地协同合作为宗旨,探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道路。通过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形式,推进高校、政府、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顶岗实习、置换培训”这一新的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近年来,“粤北现代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训基地建设”被立项列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项目;“韶关学院南雄教师教育综合实践教学基地”被立项列为第一批校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韶关学院卓越教师教育

17、培养计划”被立项列为第一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与南雄中学等学校建设“发展共同体”,通过项目立项的形式,大力推进高校、政府、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置换培训的改革进程。(5)以国际协同合作为契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学校不断深化港澳台合作以及打造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积极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促进教育理念更新,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拓展了思路。目前,我校已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姐妹学校关系,建立交流项目28个,派出国际交流学生206人,招收长短期留学生 342人(一学期以

18、上的259人)。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联邦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商务创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服务外包、物联网技术应用专科专业,现已招收三届学生,积极开拓交换学生项目、双学位项目、暑期赴美实习、赴日研修、赴瑞士酒店管理学院实习、赴德国体验留学、夏令营活动等国际化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学校还与近10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签署了教师进修协议,派出一批教师赴国(境)外姐妹学校进修,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攻读国外学位,选派教师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使教师获得了国际经验,拓宽了国际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学校还通过与国外姐妹学校交换教授的合作方式,引进优秀外籍教员来校任教,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学校被教育部列

19、为内地免试招收香港学生高校,招收港澳生30人。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国际化评价试点高校、地方院校教育国际化综合改革试点单位。4、构建服务地方协同机制,推进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学校紧紧围绕“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依托校内各种教学科研实验平台资源,构建以学校为轴心,以“校内科研院所、二级学院、科研团队”和“校外科研院所-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两翼,协同合作参与的“一轴两翼”科研创新体系,积极对接韶关及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加强富有地方特色的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服务地方能力。设立韶文化研究院、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院、英东动物疫病研究所

20、等35个研究机构;韶文化研究基地、张九龄研究中心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韶文化研究基地入选首批“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成为全省九大文化研究基地之一;英东动物疫病研究所被确定为广东省“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综合示范与培训站”;建立“现代机电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粤北特色果蔬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实践基地”、“广东高校粤北现代机电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韶关学院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韶关分院、广东省地方特色文化研究(韶关)基地、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决策研究(韶关)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粤北)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并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韶关

21、市浈江区人民政府、韶关市经济贸易局、河南省新乡县人民政府、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分行、香港绿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韶关分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韶关学院韶关东南轴承有限公司汽车轴承联合研发中心”、“南雄田七GAP种植示范基地”、“新韶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等科研服务地方平台。另外,学校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需求,深入推进校内学科专业创新平台建设,引进校外优势企业,共建校内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产学研孵化器建设,构建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平台,积极对接韶关发展生态农业经

22、济、振兴工业经济、打造粤北硅谷和历史文化名城战略,增强服务地方、校地协同的能力。(三)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学校紧密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打造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健全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建立重点学科滚动建设机制,以点带面,推动教学、科研全面发展。2004年启动第一轮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确定5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应用化学”被评为省级扶持学科。2008年开展学校第二轮重点学科建设,确定6个校级重点学科、7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2012年,“理论物理”被评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同年,学校开展第三轮重点学科建设,确定

23、6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7个校级扶持学科。通过三轮的重点学科建设,凸显了重点学科建设在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专业建设方面,按照“改造传统专业,扶持新办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培育特色专业”的思路,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增强专业的应用型定位和亲产业属性,形成以特色应用型专业为主的专业新格局。2006年来新增19个本科专业,调整改造17个专业,撤销合并13个专业,停招近30个专科专业,现有62个本科专业80%是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与韶关市的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特色生态农业、畜牧、旅游等支柱产业实现有效对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24、化专业被确定为全国高校特色专业,有4个专业被确定为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同时,学校在全校本、专科专业中嵌入师范专业方向,增强了学生面向教育系统就业的技能,扩大了学生就业方向和途径。今年,学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根据招生录取率、第一志愿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经过深入调研论证,确定了一批停办和限制招生的专业。(四)教学实验平台与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情况学校大力加强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有教学实验室254个,其中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达1.29亿元。近年来,学校新建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9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达

25、182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个;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就业见习基地近70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9个,为实验(实践)教学和学生开放实验室活动提供了保障。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特色专业(名牌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技能与素质竞赛等质量工程项目,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改课题7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省级91项,获得省专项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建设项目20项、省级50项,获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教学

26、改革项目18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6项,省级精品(开放)课程4门,出版专著、主(参)编教材300多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于学校重视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育人平台,并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07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广东省“挑战杯”竞赛、广东省高校化学化工实验技能竞赛、广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等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取得好成绩,获得

27、包括国家、省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项400多项,其中仅2013年就获得全国一等奖14项。应届本科生毕业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达55%以上,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逐年提升,从2007年的62人提升到2013年的233人,其中有一批应届毕业生考取清华大学等“985工程”院校。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应届毕业生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就业人数逐年提高,其中2011年1597人,2012年2398人,2013年2500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五)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紧紧围绕

28、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能力、打造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等目标,完善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点岗位计划,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的博士、教授、二级学院院长等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出台新的教师培训政策,提高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的待遇,重视引进留学归国人员,积极输送教师到国外学习提高,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设置教授、博士工资外津贴,建设教师公寓、预留人才住房,努力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环境和氛围。2007年以来,面向国内公开招聘二级学院院长5人,引进正高级职称教师近30人,博士31人,遴选聘任重点岗位计划人员34人;选送42名中

29、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64人在国内访学,30人到国外访学交流;55人晋升正高职称,155人晋升副高职称。近年来,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和层次不断优化,专任教师从786人发展到861人,正高职称人员从 75 人增加到108人、副高职称人员从 279 人增加到313人、博士从 51 人增加到123人、硕士从293人增加到602人。(六)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办学经费紧缺,办学条件建设投入不足。学校每年用于还本付息的经费占可支配收入的1/4左右,导致教学行政用房、实验实习条件、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等经费缺口大。2、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还不够强,表现为数量不足,结构不优,高水平创新团队

30、少,“双师型”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低。3、学科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对接还不够紧密。 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整合、集聚校内外教学科研资源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5、现代大学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办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办学内涵与特色挖掘有待加强,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服务地方的能力有待增强。二、指导思想(一)规划的方针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11计划”、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为指导,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依据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定位和“三步走”战略第

31、三步“发展提升”关键阶段(2014-2018年),按照省“创新强校工程”工作部署,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需求导向、自主发展、扶持特色、凸显优势、注重实效”为原则,有重点、分阶段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战略转型,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校”建设,显著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二)战略思想及总体思路1、战略思想。制定、实施本规划,坚持以下战略思想:(1)对接需求,突出重点。紧密结合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定位,以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建设好粤北区域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为

32、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为主要手段,在制约学校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2)注重内涵,强化特色。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同时,坚持内涵发展,着力推进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突出学校优势和特色,优先选择具有地方、行业特色和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的领域进行规划建设。(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的统筹组织下,结合学校发展和需求,根据财力可能和轻重缓急,统筹确定2014-2016年“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的项目内容,并不断加强条件建设、团队建设和资金保障,分

33、步实施2014-2016年“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4)集聚资源,务求实效。注重整合、集聚校内外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类资源,构建多责任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大平台,实现集成发展。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完善绩效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注重项目建设成效,使有限的办学资金在“创新强校工程”新一轮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效能。2、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创新强校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对“创新强校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入手, 查摆制约学校协同发展的五个关键问题和薄弱点,对准问题开展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高水平大学及特色高校建设、高素质教

34、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六大方面的建设任务,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建设,解决学校目前存在的5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深化、突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的综合改革; 二是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三是如何打造一批科研教学共用实验平台,提升学校装备水平及效用;四是如何挖掘校外优质资源合作办学,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五是如何开放、整合校内办学资源,实现全校资源的共享,提高办学效益;结合关键问题,力争通过重点建设项目来探索、推进高校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突破办学责任主体单一、办学空间较封闭的壁

35、垒,突破师资培养方式刚性壁垒,突破学校办学资源短缺、挖掘社会优质资源合作办学难度大的壁垒,突破学校内部各学院相对封闭的壁垒,形成富有我校特色的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经验,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发挥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 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三)重点发展领域今后3年,学校将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办学中的核心位置,着力推进以下重点发展领域:1、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以粤北生猪生产及疫病防控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为载体,推进粤北生猪生产,加强粤北特色生猪品种梅花猪的保种和培育,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共

36、建动物疫病远程视频诊断中心,推进粤北生态养殖,打造动物科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基地。2、大农业孵化器。对接韶关市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区的需求,充分利用学校60000平方米的生态科技园,引进浙江美之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味菇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和盛菌业)、韶关市三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佛山市三龙园林园艺有限公司等特色、实力企业合作,发展产学研基地,首批重点打造“食用菌”、“石斛”、“兰花”产学研基地,通过项目的孵化建设,引导更多的特色效益农业企业进园区,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产业链完整、生态链安全、需求链灵敏、供应链快捷的现代高效农业孵化基地,打造农业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

37、新基地。3、粤北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对接韶关市打造广东装备基地、广东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需求,全面推进与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企业的合作,打造机电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基地。4、校园云平台。积极对接建设韶关“粤北硅谷”的需求,通过高校与高校、企业、行业、地方政府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云计算应用服务研究,组建虚拟平台,运用云计算平台的虚拟技术,新增和优化服务器群;完善办公OA系统,增加安全性强的网络审批流程和网上签名功能;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寓教于研育人方式,培养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合作开展团队建设,共同引进和培养博士3-6人、教授2-3人,打造高水平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团队

38、;开展一卡通建设,与中国工商银行共建,学校出场地和市场,企业投资的深度协同。5、韶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积极对接韶关市文化名城战略,充分发挥学校拥有的韶文化研究基地、张九龄研究中心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和“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的优势,通过对“韶文化”的研究,出“韶文化”专著;通过对历史名人的挖掘,出剧本,出漫画;通过对舜韶乐文化的研究,复原韶乐精神;通过现代科技和数码技术,与协同单位合作,学校出剧本,制作有关韶文化的影视动画、三D动画等,将“韶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打造成学校人文社科品牌。6、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学科。充分发挥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的辐射作用,把理论物理学科打造成学校学术交流示范平

39、台,引领学校学科建设。7、轻工化工协同育人基地。与东莞大岭山(南雄)精细化工产业转移工业园对接,共同打造轻工化工协同育人基地。8、物流及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对接韶关市打造物流中心的需求,与广东省物流行业学会合作以及国外高校合作,开展物流专业和国际化经济管理人才培养。9、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与韶关市和韵传媒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投资在学校东门靠多乐街的围墙边闲置空地上建设约2000-3000平方米的门店,建设贸易型企业孵化基地。整合利用校内40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推进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的实践与探索。10、教师教育协同育人中心。充分发挥学校师范教育的传统优

40、势,通过校地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与中小学、中职、高职学校开展校校协同,构建发展共同体。全面施行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育人工作,打造粤北山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高地。纳入学校3年规划的基地、平台、中心等建设项目,均围绕以上重点发展领域开展,或通过重点领域的示范建设带动其他项目建设。三、总体目标(一)总体建设目标紧紧围绕“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这一总体办学定位目标,按照“学校统筹、分项建设、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思路,将协同机制创新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通过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使学校依法

41、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更趋完善,重点建设领域取得新突破,办学资源整合与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平台积聚提升,教育国际化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日趋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特色鲜明,进而将学校建设成为粤北区域的全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并力争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重要的具体目标如下:1、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协同育人体系。全校统筹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整合、新建部分二级学院,停办或实施隔年招生3-5个专业,新办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新兴专业3-5个;推进校政企协同育人,实施多责任主体办学的本科专业达60%以上,重点建设2个二级学院多主体办学示范院;建设协同育人

42、平台5-8个。2、初步建成三个校内孵化器工程。重点打造大农业类孵化器并形成规模,以进一步引领其它孵化器工程的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与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对接。3、师资力量明显增强。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双师型师资数量增加20%;硕士生导师数量达到15%;新增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5个、优秀教学团队5个;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每年增加1%;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师资达到20%;为本科生讲授理论课的外聘优秀企业高管和高级工程师、高校名师达全校专任教师的20%;引进和培养“紧缺拔尖人才”、“高层次人才”15人; 建设“创新创业团队”1个。4、

43、构建一批创新平台,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建设好6-8个协同创新(发展)中心、5-8个协同育人中心(平台);建设好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院、韶文化研究院、广东省地方立法(粤北)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联合实验室、粤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粤北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好“理论物理”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并努力打造成学校学术交流示范平台引领学校学科建设;建设校级高水平重点学科5-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3个。5、健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从学校顶层设计层面研究制定3-5个现代大学核心制度,全面推进目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二)项目建设的

44、意义“创新强校工程”是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委、省政府在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学校今后几年改革发展、内涵建设的引领性工程,对加速学校新一轮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有利于学校加强顶层设计的实践与探索,推进学校自主创新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2、有利于加强学校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打破学校在办学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壁垒,挖掘校外优质资源合作办学,提升学校办学实力;3、有利于学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打造教学科研团队,提升教学科研水平;4、有利于突出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45、式改革,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和教学改革,确保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5、有利于开放、整合校内办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提升办学效益;6、有利于深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展办学视野和教育理念,借鉴国外优秀经验,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三)可行性分析1、发展面临的形势为规划提供了新的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事业全面推进,深化教育综合领域改革,加快实施“教育规划纲要”、“高教质量30条”、“2011计划”,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高考分设职业型人才高考、学术型人才高考的体制改革,为高校新一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