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08215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大众版)本指南适用于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合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或监护人使用。本指南不能替代专业医师建议,在视力发生波动、有其他症状或合并其他临床事件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一、眼球发育与远视储备的含义(一)眼球的生长发育正常成年人眼轴(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mm,出生婴儿眼轴平均为17mm,眼球较小,视力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远视度数逐渐缩小,渐趋向于正视。O3岁是眼球的快速发育期,3岁以后是缓慢增长期。1516岁时,眼球基本发育到成年人大小,之后增长甚微。(二)远视储备量出生时,人的眼睛尚未发育成熟,仍需要后天不断完善。出生时眼睛处于远视

2、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由小向大增长,眼屈光度数从远视逐渐趋向于正视(既不远视也不近视的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正视化”。远视储备量参考值为:3岁以前,可有300度远视储备量;45岁,可有150200度的远视储备量;67岁,可有100150度的远视储备量。(三)儿童视力正常视力参考值4岁儿童单眼裸眼视力一般为4.8(0.6)以上,5岁及以上儿童单眼裸眼视力一般为4.9(0.8)以上。二、“假性近视”与近视及其常见症状(一)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眼球调节功能的异常,只要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再配合适当的治疗方法,一般可恢复视力。假性近视与近视(真性近视)不同。假性近视若治疗不及时,则有可能

3、发展成真性近视。因此,假性近视要早期、积极进行干预。(二)近视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而不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称为近视。根据近视的等效球镜度(SE),近视可分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程度:低度近视:一3.00DWSEV0.50D(近视度数大于50度,小于等于300度);中度近视:一6.0ODWSEV3.OOD(近视度数大于300度,小于等于600度);高度近视:SEV6.00D(近视600度以上)。(三)近视的常见表现1 .看远模糊:孩子反映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或常常抱怨屋子里的光线太暗。2 .看远处时经常眯眼:这是因为眯眼时上下眼皮可以

4、遮挡部分瞳孔,形成了“小孔效应”,可提高视力。3 .写作业眼睛贴得近:孩子写作业或看东西时眼睛贴得很近;在看远处后低头看近,或看近处物体后抬头看远时,出现短暂的视物不清的现象。4 .频繁眨眼、揉眼:频繁地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视物不清的症状,暂时提高视力。5 .经常皱眉:一些近视的儿童有皱眉的习惯,这是他们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式。6 .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其视力的影响。当发现孩子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时,也可能是斜视、眼球震颤等引起。7 .看东西时斜视:部分患近视的孩子常会合并有外斜(即当孩子一只眼睛向前看时,另外一只眼睛会不自主地向外侧看)的习惯,家长也应注意。三、如何

5、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一睫状肌麻痹验光最有效的方法是去医院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即散瞳验光。通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1%阿托品眼膏或凝胶、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和复方托叱卡胺滴眼液),比较用药前后的屈光度数,可以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如果用药前屈光度数符合近视的判定标准,用药后近视消失,成为正视或远视,则为“假性近视”;如果用药后近视屈光度数不变或度数降低小于050D(50度),则为真性近视。还有一种情况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即用药后近视屈光度有所降低(降低50度或更多),但仍然残留有近视度数,则为混合性近视,即“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共同存在,这种情况更为普遍。散瞳验光能够使睫

6、状肌充分放松,去除调节痉挛,使得验光结果更可靠、客观,更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屈光状态,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建议12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或有远视、斜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一定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已经确诊为近视需要配镜的儿童,一般也需要散瞳验光。四、睫状肌麻痹对孩子的眼睛有伤害吗大多数家长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散瞳对孩子的眼镜有没有伤害?在医生指导下散瞳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家长会发现散瞳后孩子有怕光的现象,这是由于散瞳药物会使瞳孔扩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了,对眼睛的刺激增强,所以孩子会出现怕光、流泪等反应。因为散瞳后睫状肌麻痹,会出现视近物不清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当药效

7、逐渐消失,瞳孔逐渐恢复,这些症状就会慢慢减轻直至恢复正常。散瞳只是眼睛局部用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是很少的。少部分儿童使用阿托品散瞳后出现脸发热或灼热感、面部潮红、眼部不适,口干、头晕、恶心等症状,此时可多喝水来缓解。滴散瞳药后按压泪囊位置(眼睛内侧与鼻梁交界处)约3分钟,减少药物经鼻泪管流到鼻腔中,减少黏膜的吸收,可有效减少这些症状的出现。快速散瞳药的全身不良反应极其少见,不过有一少部分儿童可能会对散瞳药有过敏反应,XX起皮疹等,停药即可消失。家长应注意孩子散瞳后的一些事项:散瞳期间由于视近模糊,尽量避免近距离用眼,例如写作业、看书、玩电脑等。散瞳期间由于瞳孔扩大,应避免强光刺激,尤其避免强

8、烈的太阳光刺激,户外活动时可配戴太阳镜或遮阳帽。散瞳期间家长要看护好孩子,叮嘱孩子不要追跑打闹,以免摔伤。五、近视防控要点近视的防控要点:避免不良用眼习惯、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增加户外活动、保障睡眠和营养等。(一)学龄前一积极视力筛查、保护远视储备量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时,要考虑年龄因素,不能用成年人的视力标准衡量7岁以下儿童视力。学龄前儿童,应当关注远视储备量,3岁左右开始,每6个月定期检查视力,有条件者检查眼轴和屈光度。增加户外运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减少甜食摄入,缩短近距离用眼时间。要积极预防,避免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尽量降低其较早出现近视的可能性。(二)学龄期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在学龄期阶

9、段,环境因素的作用较遗传因素更为显著。良好的用眼习惯、充足的户外活动、规律作息及合理膳食尤其重要。此外,可以咨询专业医生,采取安全、有效的中西医预防手段。(三)早治疗一儿童屈光不正要积极矫正发生近视,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采取科学、专业的方法配镜、纠正、或治疗。六、日常近视防控措施(一)良好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光线充足,光源(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位于左前方。避免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人与电视机保持3米以上距离(或不小于屏幕对角线4倍);电视屏幕高度与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电视机要放在背光的地方;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

10、或过暗。操作电脑视觉环境要求电脑屏幕最好背向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现象;电脑操作台应低于一般课桌的高度,座椅最好高低可调,电脑屏幕中心应与胸部在同一水平线上;电脑操作间的光线不应太弱或太强(12后的房间安装一盏40W日光灯即可达到所需的照度)。(二)正确的姿势读写姿势身体坐正,保持“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距离约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约一寸。书写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不使用铅芯过细的笔。观看屏幕姿势: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观看电脑屏幕时,肩部保持放松,上背部扩展,上臂与前臂成90度,腕放松。电脑

11、屏幕与眼睛之间距离应不低于50厘米,视线应略低于平视线1020度。观看手机屏幕时,手机屏幕与眼睛之间距离应不低于33厘米。(三)用眼卫生习惯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尽量控制在40分钟以内,中间休息要注意放松眼睛,应到户外活动或凭窗远眺或闭目养神1015分钟。严格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电子产品对青少年视力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使用时间与近视检出率成正比。年龄越小,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小学生单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初中生不宜超过3小时;高中生不宜超过4小时。看屏幕203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远处至少20秒

12、以上,使眼睛得到休息。避免在走路、吃饭、卧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产品。注意手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做眼保健操前,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四)规律作息,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尽量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避免作息时间不规律。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全面。多吃蔬菜瓜果,常吃富含维生素A食品。(五)充足的户外活动进行日间户外活动,充分接触阳光,可以有效地保护视力,达到预防近视、减缓近视发展的目的,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中小学生宜不少于2小时,学前儿童,宜每天3小时以上,其中体育锻炼时间不宜少于1小时。七、常见误区要更

13、正(一)误区一:度数低,拒绝戴眼镜“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了,所以近视度数不高,就不要戴眼镜。”这是对近视镜的误解!正规医院散瞳检查确定为真性近视后,是不可逆的,如不及时矫正,不但视力不会恢复,反而加速近视的进展。(二)误区二:近视眼镜越戴度数越高正确、科学的佩戴眼镜并不会越戴度数越高。儿童眼镜,尤其是第一副眼镜,一定要在专业眼科验配。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用眼负担过重和不良用眼习惯。另外,在身高快速发育期,近视度数也增长较快。(三)误区三:近视眼镜,度数配浅一些长期配戴近视矫正不足的眼镜,会导致调节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发生紊乱,即人为增加了近视度数。因此,对于配镜度数,应根据孩子视功能,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合理配镜。视物模糊时要及时复查。要根据孩子调节、集合等双眼视功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决定戴镜方式。(四)误区四:频繁摘戴眼镜频繁摘戴眼镜,看近物时不戴眼镜,看远物时才戴,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长此以往,眼球的调节功能和灵敏度会下降而加速近视。(五)误区五:盲信各种“治疗”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近视,现有手段,只能延缓近视的进展。不止长时间使用电视、手机、电脑会导致近视,所有近距离、得不到放松的用眼活动,例如看书、玩玩具、画画以及演奏乐器时看乐谱等,都属于近距离用眼,可以引起近视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