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1023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内容摘要:浙江省是中国产业聚集经济较发达的一个省份。产业集聚降低了生产商和出口商的生产、运输成本,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使出口商在国际贸易出口阶段节约了时间和费用,从而有利于扩大生产、增加出口数量和对外贸易总额。文章通过对浙江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及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聚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高度产业聚集现象所导致的较高的外贸依存度(FTD)又给浙江的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企业自身觉悟的提高,不断完善浙江省的产业集聚,改善产品和贸易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使产业聚集成为浙江省开展国际贸易的坚实依靠

2、。关键词:产业聚集 对外贸易依存度 风险 对策The FTD And Its Risk Research Under The Typical Clusters of Zhejiang ProvinceAbstract: Zhejiang Province is a bettter developed province on clusters in China. Clusters have reduced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producer and the exporter, increased the produ

3、cing efficiency largely, so the exporter enable to save time and expense dru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us it expanded the production, increased the quantity of exportation and enlarged the total amount of foreign trade. The article indicat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FTD and its risk research un

4、der the typical cluster of Zhejiang Provice ” , that the high FTD coursed by the typical clusters bring huge risks to Zhejiang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refor,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out relative policy, and the companies should continuly increase the consciousness themselves, by which we use to

5、complete the clusters of Zhejiang,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enhance the technique of the goods, so make the clusters a stable base for Zhejiangs international trade.Key word: Clusters; The foreign trade dependence(FTD); Risks ;Countermeasures一、引 言当今中国经济正处于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这一进程又由

6、于中国幅员辽阔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长期以来,产业聚集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产业聚集现象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 dependence, FTD)是衡量一年内一国或一地区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的指标。它包括出口贸易依存度(export dependence, ED)和进口贸易依存度(import dependence, ID),分别表示一年内该国或地区对出口或者进口的依赖程度。显然,产业聚集和外贸依存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前人也进行了许多关于这两方面的研究,然而关于产业聚集对外贸依存度(尤其是出

7、口依存度)的影响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本文就是在已有产业聚集、外贸依存度理论和现实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分析高度产业聚集给外贸依存度带来的风险,并提出了解决风险的切实可行策略。二、产业聚集的理论与本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产业呈现一种集群化发展现象,从“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向“一县一业”蔓延。有称其为“区域特色经济”,也有称其为“块状经济”。随着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集群理论”的引入,理论界又将其界定为产业集群。(一)产业聚集理论产业聚集现象吸引了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注意,关于产业聚集的研究也成为长久以来经济学大师们的讨论焦点之一

8、,其中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年,经济学原理、韦伯(A. Weber,1997年,工业区位论)、迈克尔波特(MEPorter,1980年,竞争战略)、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1995年,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以及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1950年,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等的研究最为著名,具体理论已在文献综述中作出阐释。(二)产业聚集的本质产业聚集首先是产品(或劳务)供给或需求的聚集,是产品生产、销售的汇集点。供应链的聚集是产业聚集本质所在。从供应链角度看,产业聚集是同一产业链的聚集,而非企业的聚集。供应链聚集可以从供应链数量来

9、反映:产业供应链数量=区域供给量/供应链规模经济产量。所以供应链聚集状态由市场容量和产品规模经济数量来决定,而这两方面又基本上由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从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看,产业集群由供应商、成品商、客商、中介服务机构、机制管理机构五大基本结构组成,这五大结构是产业集群组成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理论界为产业聚集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使当代产业聚集在这些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壮大,并成为经济领域中一种效应最好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了相同或相似产业在本国以及全世界的经济增长。三、浙江产业聚集诱导因素及其现状在研究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浙江省产业聚集的诱导因素所在,以及浙江省

10、产业聚集的现状。(一)浙江产业集聚的诱导因素分析产业聚集的根本原因在于聚集效应能给区域内企业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前者主要指外部经济、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是形成聚集产业的原始动力;后者主要是指外贸的拉动作用。1、内部诱导因素(1)外部经济与范围经济马歇尔指出:“我们可以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他认为,两者都称为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含义等同于聚集经济,因此也是一种规模经济。产业聚集产生了许多辅

11、助性服务并形成规模性需求,可以给企业提供共享的辅助性服务方面的外部规模或范围经济。(2)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 浙江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发达市场、特色产业以及民营中小型企业灵活经营等比较优势。首先,浙江的人力资源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人口综合素质较高。其次,浙江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依托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集中以及产业扩散等方面亦形成了自身的比较优势。第三,浙江人重视经商传统。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自发办起了工业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化,极大的促进了产业聚集的发展。第四,浙江省内众多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及其聚集也构

12、成了重要的比较优势。图1表现了聚集的专业市场使交易费用降低而形成比较优势:图1 聚集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对交易费用的降低 图中,P表示价格,X表示数量,I代表费用曲线。X轴、P轴与P(价格)=1的直线围成的方形区域为非产业聚集下或专业化市场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所需要的交易费用;P轴、P=1直线与I(XiQi)曲线围成的区域为聚集的专业化市场下所需要的交易费用。2、外部诱导因素对外贸易对产业聚集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而产业聚集又反过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产品生产效率,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加快速度,提高效率,专业化市场及产业聚集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而产业聚集使

13、生产总量大大增加,从而使出口总量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上升,继而又带动了进口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总额的提升。(二)浙江产业聚集发展现状 1、浙江省产业聚集特征浙江产业聚集受“社会网络-地方企业家-地方政府”三要素作用机制影响,表现特征为:第一,数量众多,以传统产业为主,“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第二,“专业市场+家庭工场”为主要经营模式,特色工业园为新的地域组织形式;第三,“小题大做”,小商品形成大市场,小企业组成大集群;第四,“内外并举”,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通过“建一方市场”达到“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

14、方民众”的目的,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浙江为代表的加工型经济,通过发展专业市场,推动“以工促贸、以贸导工、工贸联动”发展的方式,成为产业聚集迅速发展的典型写照。2、浙江省产业聚集发展的规模和形式浙江企业结构中民营企业占的比重较大,中小企业数量多,覆盖面广、专业市场集聚度高、块状区域经济特色明显。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分布于全省各地,目前,全省工业企业有约80万户,2005年工业总产值18405亿元,占第二产业总产值30212.4亿元的60.9%。据浙江省对外经济合作年鉴数据显示,2005年浙江省“块状经济”的总体规模(按工业总产值计算)排在前3位的是宁波(5395亿元、占全省的29.3

15、%)、绍兴(2835.9亿元、占全省的15.4%)和温州(2387亿元、占全省的13%),之后依次是台州、嘉兴、杭州、湖州、金华、衢州、丽水和舟山。浙江省特色经济产业集群现在已达五百多个,温州的服装鞋业、绍兴的纺织、台州的水泵阀门、湖州的童装、萧山的化纤、嘉善的木业、嵊州的领带、乐清的电工电器、海宁的皮革等聚集产业,产业链完整,产品门类齐全,产量居全国乃至全世界同类产品前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产业聚集的重要形式,其作用也日益凸显,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992年以来,省政府批准设立了5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现阶段浙江省通过审核的国家级开发区有:杭州、萧山、宁波、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高新技术

16、产业开发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杭州、宁波、嘉兴3个出口加工区。一大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的工业企业和龙头项目在全省的开发区内落户,初步形成了“大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势态。从2000年到2005年五年中,全省开发区出口总值631.9亿美元,平均每年126.4亿美元,年均增幅50.1%,其中2005年出口总值239.4亿美元,同比增长44.4%。此外,2006年上半年浙江省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和高新技术、科技园区投资分别增长93.4%和19.8%。纺织、皮革及制品、化工、专用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18个行业通过打造自有品牌使利润增长都超过20%。全省机电产品和

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0.7%、91.5%,成为引领浙江外贸增长的主力军。四、浙江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分析通过对浙江省GDP总量、对外贸易总额、外贸依存度变化,以及典型地区外贸依存度的分析,来阐释浙江省外贸依存度的现状。(一)浙江省对外贸易和GDP总量产业聚集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全省外贸,图2总结了从1986年至2005年浙江省的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基本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外贸发展迅速,尤其是1998年以后,外贸总额、出口总额都呈直线上涨趋势,虽然进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不如前两者,但也表现出明显的上扬态势。数据显示:1986年,浙江省的生产总值为50006亿元,进出口总值为1293亿美元,

18、出口总值1091亿美元,进口总值202亿美元。1998年全省生产总值发展为136506亿元,进出口总值14854亿美元,出口总值10866亿美元,进口总值3988亿美元。到2005年,浙江省的生产总值达到了13365亿元,进出口总额为107390亿美元,出口总额76803亿美元,进口总额30587亿美元。图2 1986年-2005年浙江省进出口总值情况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从图2可以看出,2000年后浙江省的进出口总值呈直线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与中国加入WTO有关。加入WTO以后,浙江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提高,开拓拉美、东盟等新兴出口市场成效显著;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更加明显,私营企业出

19、口超过国有企业;此外,享受最惠国待遇也加强了浙江省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浙江省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已经具备了与世界制造体系“握手” 的基本条件,而浙江贸易作为中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经历了世界市场的日久洗礼,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市场搏击,浙江制造与浙江贸易已初具规模,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2005年浙江生产总值已达到了13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超过增长11%的预期目标,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区域经济”有360个。其中:工业总产值110亿元的131个、1050亿元的134个;50100亿元的51个、100200亿元的23个、200300亿元

20、的7个、超过300亿元的14个。(二)浙江省外贸依存度动态趋势浙江省内产业聚集与专业化市场之间的互动和促进关系,为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产业基础。产业聚集的发展,对外贸依存度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产业聚集度的提高,使浙江省出口总额不断提升,也使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进而使得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据推算,2005年浙江省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从“九五”末的38%、26.6%提高到65%和46.6%,成为拉动浙江省“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外贸出口持续保持在全国第四位,其中一般贸易出口、纺织服装出口居全国第一。表1例举了1986年以来浙江省几个年份的经济情况,展示了

21、浙江省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表1 浙江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 单位:亿美元年份 year国民生产总值GDP进出口总值 Total外贸依存度FTD出口总值 Export出口依存度ED进口总值 Import进口依存度ID1986161.6312.938%10.916.7%2.021.2%1990187.0927.7314.8%21.8911.7%5.843.1%1995421.68115.1227.3%76.9818.3%38.149.0%2000732.45278.3338%194.4326.5%83.9011.5%20031137.46614.2354%416.0336.6%198.2017.4%20

22、041359.31852.2962.7%581.5942.8%270.7020.0%20051652.151073.9065%768.0346.5%305.8718.5%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从表中可以看出,自1986以来,浙江省的国民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额、贸易依存度在改革开放后都呈成倍增长的态势,其中出口依存度提高速度又大于进口依存度的提高,即浙江省的出口额增长大于进口额的增长。改革开放后,随着浙江省产业聚集度的提高,聚集经济效应所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大,全省的经济发展迅猛,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加,对外贸易额也出现了飞跃式地增长,带动了全省的出口,这也是浙江省出口依存度增长速度高于

23、进口依存度的原因之一。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再用点线状图表来表示。下图显示了1986年到2005年浙江省外贸依存度的变化“曲线”。图3 1986年到2005年浙江外贸依存度资料来源:浙江经济,2006年第11期从图3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外贸依存度1986年以来一直呈现出一种总体上升态势,1986年到1989年上升比较缓慢,从8%提高到12%;1989年到1991年提高了约7%; 1994年到1995年间,浙江FTD发生跳跃式增长,一年提高了8%;1994年到1998年,浙江外贸依存度出现小幅下降,1995年为27.3%,1996年为25.1%,1997年为25.5%,1998年为24.6%;

24、而1998年后,外贸依存度开始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1999年为28.2%,2000年窜到38%,2001年40%,2002年44.5%,2003年54%,1004年达到62.7%,2005年则突破了65%,达到了历史新高。浙江省的出口贸易依存度长期以来都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也就是说,浙江省长期来一直处于对外贸易顺差状态。巨大的外贸进出口额提高了浙江省与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效率,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长期贸易顺差说明浙江的产业聚集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也为扩大出口量及出口市场提供了条件,然而,巨大的贸易顺差也有可能会导致贸易摩擦问题。(三)典型产业聚集区域的外贸依存度分析浙江省产业聚集

25、源于“一乡一品”,主要在县域的框架内发展。在年产值10亿以上的区域经济中,以乡镇为核心区域的仍有76个,占总数的27%。但在近10年的发展中,至少有50%的区域经济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一乡一品”到县域范围内融合重组的转变,其中约20%突破了县域框架,在更大区域内相互协作、融合,形成了跨区域的产业聚集经济,即产业集群。如绍兴纺织与萧山纺织的结合,形成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巨大影响的萧绍纺织基地。由浙江省统计年鉴可知,2004年绍兴纺织约1040亿元,萧山纺织约680亿元,两地合计约1720亿元。其他有影响力的跨区域产业聚集经济还有:如宁波家电(余姚、鄞州、慈溪),合计产值约600亿元;台州汽摩配(温

26、岭、玉环、路桥、黄岩),合计产值约320亿元;永康五金(永康、武义、缙云),合计产值约360亿元;温州皮鞋(永嘉、瓯海、鹿城),合计产值约270亿元;诸暨义乌袜业,合计产值约230亿元,等等。1、部分地区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2005年,浙江省11个市进出口总额为992.9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出口708.7亿美元,同比增长33.9%,进口284.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宁波市已经突破200亿美元,杭州市出口也已超百亿美元。11个市中,杭州、嘉兴、湖州、衢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市的出口增幅均高于省平均水平;丽水、 舟山、温州、宁波、绍兴、台州等市的进口增幅高于省平均水平。20

27、05年,各县(市、区)出口也有较快发展,全省90个县(市、区)共计出口533.8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出口超亿美元的已达70个,比上年增加5个;超10亿美元的有14个,比上年增加6个。居前十位的县(市、区)依次为:宁波鄞州区、绍兴县、杭州萧山区、慈溪市、宁波开发(北仑)区、余姚市、平湖市、海宁市、诸暨市、杭州余杭区。表2例示了2005年浙江省对外贸易居于较前列的市(县)的外贸状况。(单位:亿美元)表2 2005年浙江省部分县(市、区)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度 地区GDP进出口总额进出口增长FTD出口总额出口增长ED进口总额进口增长ID宁波307.06334.728.2%109%222.

28、233.1%72.0%112.519.4%37.0%杭州292.74216.627.8%74.0%138.739.3%47.4%77.911.4%26.6%绍兴178.54104.821.1%58.7%81.4023.2%45.8%23.414.1%1.3%嘉兴141.1499.2225.2%70.3%70.4438.0%49.9%28.782.1%20.4%温州199.3578.6031.7%39.4%61.8035.2%31.0%16.820.5%8.4%金华130.4447.2228.5%36.2%43.8731.1%33.6%3.342.1%2.6%海宁26.2718.5518.0%7

29、0.6%14.7733.1%56.2%3.78-18%14.4%舟山33.8015.0427.6%44.5%10.6929.2%31.6%4.3523.8%12.9%嘉善16.0110.8045.0%67.5%8.0758.0%50.4%2.7017.0%17.1%资料来源: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年鉴数据整理计算从表2中可以看出,宁波、杭州、海宁、嘉兴、嘉善、绍兴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很高,它们的FTD在2005年都超过了50%,ED都超过了40%,其中宁波、杭州、嘉兴的ID也超过了20%;舟山、金华、温州的FTD和ED也都达到30%以上;绍兴、金华、温州的ID较低,分别为1.3%、2.6%和8.4

30、%,其余各市(县)均超过12%。浙江省产业聚集形成的市(县)域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且出口依存度又远大于进口依存度。在这些地区中,绍兴、温州、金华等都是产业聚集现象非常普遍的区域,他们在经济增长及国际贸易上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受到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另外,据浙江省对外经济合作年鉴统计资料指出:在上述这些市(县)中,温州市2005年的外贸依存度比上年增长了4%,出口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达到了8.1%;绍兴市外贸对GDP的贡献度达到52%,拉动度达7%;舟山市骨干企业出口总额68107万美元,拉动全市出口18.8个百分点。2、绍兴纺织业外贸依存度典型案例分析绍兴是纺织之乡,是中国

31、纺织品的生产基地,其纺织业总产值一直超过其工业总产值的40%,绍兴市现已拥有织机6万多台,其中无梭织机就有3万多台,占到全国织机总量的20%。绍兴纺织业现在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群,并成为全国纺织行业中装备最先进、无梭织机密度最高、产量最大的产业区,其年织造产量有34.9亿米,占到全国织物总量的10%及全国化纤织物的20%。绍兴的纺织品出口是绍兴市也是浙江省的主要出口产品,一直保持在该市出口比重的90%以上。举世闻名的一级批发市场中国轻纺城,对中国纺织面料价格起着“晴雨表”的作用,其2005年市场交易额达到了276亿元,平均每天都有56万客流量,交易的品种也有1万余种,并有130多条专业托运路线

32、通达全国各地。据绍兴市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绍兴市GDP达1440.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其中,第二产业878.83亿元,增长15.7%,三次产业比调整为6.6:61.0:32.4。全市人均GDP达3.3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合美元约4043美元。绍兴市2005年完成工业产值78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纺织品出口额达到58.3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8%,占全市出口总量的71.7%,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70.4 %。表3 2005年绍兴市三次产业分类 单位:亿美元年份GDP第一产业比 重%第二产业比重%*工业第三产业比重%2005178.5411.726.

33、6108.9361.097.6157.8932.4资料来源:浙江省对外经济合作年鉴数据整理计算根据上述数据,纺织品出口额/工业总产值=58.34亿美元/97.61亿美元=59.77%,然而纺织品总产值又一定小于工业总值97.61亿美元,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绍兴市纺织品的出口依存度必然大于59.77%鉴于无法找到绍兴市纺织品产业的总产值的具体数据或者其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确切数字,此文对绍兴市纺织品的外贸依存度只能用一个估计值表示,但已足够说明问题。这样,在产业聚集下绍兴纺织业的出口依存度远高于浙江省整体的出口依存度46.5%,更是远远超过全国及世界水平。也就是说,绍兴的纺织业对出口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34、2006年以来,绍兴市主要工业行业情况保持基本稳定,其中金属冶炼、设备制造、能源供给等重工业比重有所回升,然而纺织、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的增长在下半年已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7.4%、1.3%、6.2%。(四)小结显然,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生产及运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商品贸易在交易环节的最初阶段节约了费用。在国际贸易中,产业聚集一方面增加了产品出口商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成本较低,出口商可以扩大出口量,增加对外贸易总额,从而提高了对外贸易依存度。从上述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浙江省是一个走在产业聚集发展前沿的省份,产业聚集优势给全省带来了巨大的产出,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同时

35、,也给浙江省带来了对外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的问题,而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又将对浙江省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呢,笔者将在接下来的第四部分进行分析。五、浙江产业聚集下外贸依存度的风险及对策分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浙江产业聚集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竞争优势。天津财经大学2005年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指出:浙江对外开放竞争力,自2002年以来一直居全国第4位;产业竞争力,我省居全国第5位;政府管理竞争力,我省居全国第6位;环境竞争力,我省居全国第12位;科技竞争力,我省居全国第9位。然而,浙江的产业聚集对外贸的影响也有不利的一面,过高的对外依存度给浙江对外贸易带来风险。(一)浙江省典型产业聚

36、集下外贸依存度存在的主要风险浙江省是一个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省份,产品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特征比较明显,所以其聚集产业一般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浙江省产业聚集度的提高使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表明浙江省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说明外部需求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浙江省的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水平,也远高于美、日、印、德等发达国家14%至20%的水平。然而外贸依存度越大,则说明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也越大,至于浙江省的外贸依存度是否过高,需要进行结构分析。按照国际经验,考察外贸依存度背后的产业结构、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贸易目的地等因素,是考察FTD高低的重要依据。下面,我

37、们从三大结构角度,来解析浙江省外贸依存度过高给国际贸易带来风险。1、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从浙江省情况看,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外贸易的程度比较低,所以重点放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商品进出口依存度上。图4 浙江省几个代表年份三大产业结构比较示意图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观察浙江的产业结构,其演变过程为:1949年浙江三大产业比重为685:80:235,是典型的农业社会;1978年浙江省三大产业比重为381:433:186,逐步实现从农业向工业化转变。进入“十五”时期以来,浙江省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02004年,第一产业平均每年增长4.1%,第二产业平均每年增长14.

38、3%,第三产业平均每年增长13.2%。至2005年,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为6553540。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入了效益农业加快发展、制造业结构开始向以机电石化等为主转变、重化工业适度发展、服务业作用凸现的新阶段。计量经济学研究表明:浙江省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贸依存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第二产业依存度对FTD的影响要大于第一产业。另外,FTD与第三产业比重、对美元汇率的倒数(1/ER)之间存在一定的反比关系,其中第三产业对FTD影响较大。浙江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对外贸易又以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产品为主,第三产业相对小,这直接导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对GDP比重偏大。因此外贸依存度

39、较高的背后,隐藏着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协调问题。2、从外贸结构来看,过高的依存度,容易引起摩擦和安全问题 图5显示了1997-2005年浙江省出口中机电类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出口对不同产品的不同依赖性。图5 1997-2005年浙江省出口分类比重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从商品出口结构来看,浙江省是以制成品为主的出口贸易结构,1997年其比重为85.2%,2000年为89.9%,2005年达94.5%。在所有制成品中,一些产品过于依赖国外市场,如服装和机电产品,但其中服装出口比重有所下降,从1994年的21.2%到2004年的18.5%

40、,而机电产品的比重从1994年的16.1%上升到2004年的37.3%,再到2005年的39.4%。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高度依赖,给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带来风险,一旦引发贸易摩擦,就会导致该产业的严重损失。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全省聚集产业总产值增量约9830亿元。其中新生区域总产值约3195亿元,约占全部新增产值的1/3,且真正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新生区域仅29个,总产值约889亿元,占新生区域的27.9%。高新技术产业的ED较低。3、从市场结构来看,高依存度和市场主体的过度集中,加大了贸易风险对外贸易市场结构是与对外贸易依存度有关的另一重要因素。从1997年到2004年,浙

41、江省外贸出口较多依赖美欧和以日本、香港、东盟为代表的亚洲市场,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增长一直偏低。浙江省对香港、日本等地区的出口呈下降趋势,分别由1997年的12.3%和19.4%,下降到2004年的4.3%和10.5%;然而浙江省对东盟、欧美的出口比重基本保持上升,分别从1997年的5.3%、25.6%和17.8%上升到2004年的6.1%、28.5%、21.1%。从下面左图中2005年浙江省出口国别(地区)情况可以看出,浙江省对欧美、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依赖性很大。较高的出口依存度加上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可能会招致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等麻烦。图6 2005年浙江主要出口国和地区的

42、情况 资料来源: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年鉴 此外,产业聚集下的高出口依存度,加上由此可能遭致的贸易摩擦,给浙江省聚集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带来严重威胁,并可能导致部分出口企业倒闭或破产,使大量工人面临失业危机,影响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二)降低浙江产业聚集下高外贸依存度风险的对策既然浙江省典型产业聚集会给国际贸易带来如此大的风险,那么我们就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保证产业聚集可以健康、蓬勃的发展。1、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以降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FTD与第三产业比重存在反比关系,也就是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可以降低FTD。首先,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优化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

43、其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在保持低成本优势中加强技术创新,迅速提升技术优势,带动全省外贸结构升级。其次,注重对外贸易与引用外资的结合,加快外资、外企的本土化建设,完善外贸外资,促进服务体系,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吸引FDI,协调各经济区域结构平衡,要把外贸、外资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产业合作统一起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围绕产业调整、升级战略目标,强化外贸、外资和产业合作等对现实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促进作用。2、大力发展新兴国际市场,分散外贸风险浙江省的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的对外依存度和集中度过高,这很容易引起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贸易摩擦问题,从而使国家安全出现隐患。所以浙江省应进

44、一步推进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针对不同市场制定不同的外贸计划,分散外贸风险,减少摩擦,并与合作伙伴间建立稳定、良好、长期发展的关系,以取得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积极主动的竞争地位。而WTO多边机制将继续促成浙江与美、日、欧三大经济体贸易关系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加强浙江与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另外,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进入新时期,中国内地香港准自由贸易区的也进一步完善,这些都会稳定并扩大浙江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联系,这在未来必然会改善浙江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3、提高产业聚集质量,使其向产业集群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产业聚集质量的重要方式,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依存度,使出口贸易向高端市

45、场拓展,是提升产业聚集、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从企业和政府的两方面来分析:(1)从企业的角度制定品牌战略,打入国际市场。品牌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产业聚集品牌影响力的大小,反映的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弱。浙江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有“品”无“牌”难进高端市场。一是强强合作,实现销售的“双向借道”。民企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可先寻找合作伙伴。温州西服企业夏梦与世界著名意大利服饰企业杰尼亚合作成立夏梦意杰服饰有限公司,新公司生产的西服仍然使用“夏梦”品牌,每套售价大大提升,但其国外市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超过了50%;二是直接收购,从而获得“国际名牌”。国内开关业有名的

46、飞雕公司,2004年以550万欧元收购了拥有1200多万欧元固定资产、年产值800多万欧元的意大利ELIOS公司90%的股份,使其产品成功进入欧美市场。品牌是一种产品质量和信誉度的体现,因此,品牌优势下该产品的高依存度,可以引导浙江外贸向健康、安全、稳定增长的方向发展。做大做强企业,推动企业创新,坚持扶优扶强。一是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加速企业制度创新步伐,鼓励优势产业相关企业的“联合协作”、“民外合璧”、“加盟并购”等发展模式;引导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技术创新,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健全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强化企业诚实守信意识。二是坚持扶优扶强。继续扶大、扶优、扶强,加强领头羊的作用,带动行业内的优势重组。三是引导中小企业向“精、专、特、优”发展,积极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建立协作关系,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推进高质量的产业聚集的发展。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引导产品向新兴产业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