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11134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doc(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前言一、概况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12号文关于吕梁市兴县、石楼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的批复批准,以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为主体,兼并重组原山西兴县车家庄煤矿、原山西兴县东坡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兴县程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并新增面积1.3868km2。兼并重组后,企业名称为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公司隶属于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兴县城东北3.5km处的程家沟村,行政区划属于山西省兴县蔚汾镇管辖。其地理坐标北纬382737-382932,

2、东经1110833-1111037。2012年12月1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C1400002009121220050465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6-13号煤层,井田面积6.4916km2,生产规模90万t/a,开采标高+1150m+760m。二、设计过程简述2010年7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628号对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予以批复。受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委托,2010年11月,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010年12月,山西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1748号对

3、该矿井初步设计予以批复。2010年12月,该院编制完成了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13年11月6日,山西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3】1543号对该矿井初步设计变更予以批复。 2013年10月我公司受矿方委托,组织有关档案管理技术人员,广泛收集资料,开展调查,对收集到的地质资料和矿井生产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征求矿方意见,编制完成了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档案管理专篇。 三、编制的依据本设计依据的主要如下:1、GB/T 17678.1 CAD 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2、GB/T 11821 照片

4、档案管理规范3、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4、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5、DA/T 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6、煤炭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煤办字【1994】第110号)7、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档发字【1997】15号文件)8、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字【2006】2号)9、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12月1日颁发晋煤重组办发【2009】112号“关于吕梁市兴县、石楼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的批复”;10、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628号“关于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

5、公司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11、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0】1748号“关于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12、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3】1543号“关于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13、2012年12月1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50465);四、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合理布置。煤矿基本建设项目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工作是沿用1994年原煤炭工业

6、部印发煤炭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该规则对煤矿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收集范围和分类予以明确。1998年国家档案局、原国家计委发布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对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进行了规定。2002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282002),再次修改和明确了建设项目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2006年,国家档案局和国家发改委为加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确保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制定并印发了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该办法指出,“项目档案验收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

7、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或通过项目的竣工验收。”该办法对验收组织、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由此,国家档案局及各省、市、自治区等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均加强了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档案的验收工作。无论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提高煤炭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来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十分重视。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98 -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位置及自然概况一、交通位置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兴县城东北3.5km处的程家沟村,行政区划属于山西省兴县蔚汾镇管辖。其地理坐标北纬382737-382932,东经1110833-1111037。兴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

8、,吕梁市北端,东邻岚县、岢岚,南连临县、方山,北倚保德,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面积 3165.33.5km2,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县。现辖7镇10乡,人口28.12万。兴县区交通运输目前以公路为主,209国道在东部约60km处南北通过,各乡均有县级公路相连。自兴县县城至太原市约274km,距离石市139km,通过蔡家崖、黑峪口过黄河接陕西神府公路到神木县85km。自苛岚与宁(武)-岢(岚)铁路接轨的苛(岚)-瓦(塘)铁路终点在兴县区西北部的瓦塘镇,全长约58km, 2005年6月开工建设;规划中的离石-岚县-岢岚铁路从兴县区东部约30km处经过,这两条铁路的建成将为兴县区的建设提供便利的运

9、输条件。省级干线公路店(神池县义井镇店儿上)临(临县)线从井田外南部经过,距矿区3.2km处有忻(州)-黑(峪口)公路通过,距宁(武)-岢(岚)铁路支线岢岚站62km,距北同蒲铁路忻州站190km,太原站264km,有干线公路相通,交通便利。二、地形地貌本区属于中山区,区内地形复杂,侵蚀冲刷剧烈,沟谷纵横交错,大部被黄土覆盖。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高处位于井田中东坡外,标高+1258.0m,最低处于井田西南边界处,标高+1030.8m,最大相对高差227.2m。三、河流水系井田属于黄河流域蔚汾河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蔚汾河从井田外南部边界由东向西流过。该河流发源于岚县大蛇头乡和尚沟

10、村,全长81.8km,从恶虎滩乡下会村入兴县,由高家村镇张家湾村注入黄河,年径流量为0.621亿m3。井田内各沟谷平时干涸无水,为雨季泄洪通道。工业场地附近最高洪水位标高为+1030m。四、气象地震井田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0.6。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1.2,极端最低-29.3;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5,极端最高38.4。太阳辐射量平均为559080j/cm2,全年日照时数为2629.2h。无霜期在150-190d之间。年降水量450-550mm,60%以上集中在7、8、9月;平均年蒸发量为209

11、0.8mm,为降水量的4倍。年平均风速2.4m/s,最大风速20m/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五、资源概况(一)地质构造1、地层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北部东边缘。区域内基岩大部分被新生界地层所覆盖,仅在沟谷中有所出露,其出露大致呈东老西新的情况,由老到新依次有古生界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统、上统;二叠系下统、上统;中生界三叠系下统、中统;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其地层特征见表1-1-1。 区域地层简表 表1-1-1 界系统组代号厚度(m)主要岩石名称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0-35砂、砾石层上更新统Q3

12、0-189淡黄色亚砂土、砂、砾石层上第三系上新统N20-270深红色粉砂质粘土、砂、砾石层中生界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207-202下部为紫红色厚层粗粒长石砂岩,中部为灰绿色砂质泥岩,厚约200m。二马营组T2er386-651灰绿色中砂岩、粗砂岩、泥岩下统和尚沟组T1h202-220绿色泥岩、砖红色细砂岩刘家沟组T1l325-434砖红色中砂岩、粗砂岩、泥岩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177-228细砂岩、中粗砂岩、泥岩上石盒子组P2s104-444紫红色泥岩、泥岩、含砾粗砂岩下统下石盒子组P1x77-167紫红色泥岩、中粗砂岩、泥岩山西组P1s40-83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泥岩、煤层

1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80-121砂岩、泥岩、灰岩、煤层中统本溪组C2b19-46粉砂岩、泥岩、灰岩、铝土矿、煤线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70灰白色白云质灰岩2、区域构造本井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山西台背斜西缘,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本区主要构造为兴县-石楼南北向褶曲构造,兴县矿区即位于该褶曲带北部,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南北或北北西,倾向西或南西之单斜,地层倾角平缓。3、区域含煤特征本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和石灰系上统太原组(C3t)。其含煤特征见下表1-1-2。 离柳国家规划矿区兴县区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表 表1-1-2含煤地层煤层编号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一般间距(m)顶板岩性

14、底板岩性煤层结构煤层稳定性山西组P1s40.53-2.631.419.0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简单较稳定600.72-2.321.31泥岩砂质泥岩简单较稳定13.580.39-7.282.68泥岩泥岩较复杂稳定58.3太原组C3t135.17-16.4311.49泥岩砂质泥岩较复杂稳定140.35-5.782.34泥岩砂质泥岩简单不稳定4、井田地层井田内地表大部为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3)所覆盖,井田南部及西北部沟谷中有上第三系上新统(N2)、下石盒子组(P1x)、山西组(P1s)出露,个别地主有极小面积石炭系太原组(C3t)出露。现根据钻孔及生产情况并结合区域资料,由老到新叙述如下:(1)奥陶系

15、中统峰峰组(O2f)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和灰岩,局部夹有黄铁矿团块,岩质坚硬。井田内未出露。厚度大于70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和灰岩。底部有较厚的铁铝岩,局部夹1-2层煤线。含植物化石:Sphenopteris sp (楔羊齿)Sphenophyllum oblongifolium (椭圆楔叶)Pecopteris (栉羊齿)与下伏的奥陶系灰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本组地层厚度22.21-42.48m,平均厚度30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岩性主要为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其次为炭质泥岩、泥岩、石灰岩及煤层,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为8

16、9.45-112.35m,平均101.30m。本组地层与下伏的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关系。灰岩中含动物化石:Dictyoclostus taiyuanfuensis (太原网格长身贝)Lophocarinophyllum acanthiseptum(刺隔壁顶柱脊板珊瑚)Isograma (等线贝)Punctospiridina (疹石燕)Schellwienella crenistria (齿纹帅尔文贝)Chonetes carbonifera (石炭戟贝)C.latesinuata (阔槽戟贝)Lingula sp (石形贝)MeeKella (米克贝)在顶部泥岩中含动物化石:Lingula sp

17、.(舌形贝)及植物化石:Neuropteris(脉羊齿)。该组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三段。、一段(C3t1)包括晋祠砂岩(S1)至13号煤层顶部砂质泥岩顶的一套地层。其沉积特征是以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为主,夹有薄层砂岩、炭质泥岩泥岩、石灰岩,含有稳定可采的13号煤层及不可采的14号煤层。沉积环境由下三角洲平原相逐渐过渡到海相、再过渡到滨海相、泥炭沼泽相。本段沉积从下三角洲平原相的晋祠砂岩(S1)开始,沉积物逐渐变细,在海侵之后发育了包括L0灰岩在内的海相层,沉积物以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伴随着海退又沉积了一套砂岩,接着便是大面积的沼泽化,形成稳定的泥炭沉积。晋祠砂岩(S

18、1砂岩)为灰白色细砂岩,厚度1.55m左右。L0灰岩为灰色、黑灰色,隐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含丰富的腕足类动物化石,厚度2.24m。本段地层厚度41.37-60.63m,平均47.40m。、二段(C3t2)自13号煤层顶部的砂质泥岩顶至L3灰岩顶。岩性主要为粗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其次为石灰岩、泥灰岩及不可采的10、11号煤层。沉积特征是由粗中砂岩向上渐变为砂质泥岩、泥岩、煤层及灰岩。沉积环境为近海陆上河流决口形成的成熟度偏低的粗砂岩,随后是泛滥盆地沉积的砂质泥岩,在其上又发育了河床相中粗粒砂质沉积,并经三角洲平原沼泽相逐渐过渡为海相,形成富含动物化石的L2、L3灰岩。L2灰岩为黑色,隐晶结

19、构,厚度为0-2.33m,平均1.17m,局部相变为泥岩。L3灰岩为灰黑色,厚度为1.36-4.04m,平均2.70m。本段地层厚度38.63-47.57m,平均42.15m。、三段(C3t3)自L3灰岩顶至S4砂岩底。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发育泥岩、中细砂岩。含不稳定不可采的9号煤层,含丰富的植物化石,沉积特征下部砂岩不发育,而以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沉积特征下部砂岩不发育,而以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沉积环境相应为砂质潮坪相、沼泽相、泛滥盆地相。其底部的灰白色细砂岩称为晋祠砂岩(S1)。本段地层厚度5.74-16.10m,平均11.75m。(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岩性

20、为深灰色、灰黑色、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及煤层组成,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53.34-69.91m,平均60.29m。底部以一层灰白色中细砂岩S4与下伏太原组重组接触。富含植物化石:Sphenophyllum thonii (托尼楔叶)Pecopteris acuata (弯脉栉羊齿)该组为以河流三角洲相为主的含煤地层,发育有3-4个沉积旋回。根据其沉积特征可将本组从下到上划分为以下三个岩性段。、一段(P1s1)自山西组底部的S4砂岩至8-1号煤层顶部的泥岩顶。主要岩性有砂岩(S4)、砂质泥岩和泥岩,是本组主要的含煤段。其沉积特征由下向上沉积物粒度变细,分选性和磨圆度各处相差悬殊

21、,表明其沉积环境由三角洲分流河道向河流决口形成决口扇及泛滥盆地相演化的特征,向上含煤地层过渡为沼泽相。其中包括不稳定零星可采的8-2、8-1、8-3号煤层。在本段底广泛发育的S4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性中等,厚度3.40-4.19m,平均3.80m。本段地层厚12.18-26.26m,平均厚度16.65m。、二段(P1s2)本段自8-1号煤层顶部的泥岩顶至6号煤层及其顶部的深灰色泥岩。局部地段(见ZK21921孔)缺失底部的砂岩。其沉积特征是由下向上砂岩由粗粒状渐变细粒状,再向上变为泥质及炭质沉积。沉积环境已明显地显示出陆相特征,为近海陆地河流相向沼泽相演化的一套沉积

22、物。本段含6、7号煤层,均不可采。本段地层厚9.61-18.22m,平均15.37m。、三段(P1s3)本段包括自中段顶至S5砂岩之间的一段地层,它由两个地层旋回组成,每一旋回均从粗、中砂岩开始向上渐变为黑色泥岩。沉积环境由陆上河流相逐渐演化为沼泽相。在本段下部旋回中,含不可采的5号煤层,在本段上部旋回中,含不可采的3、4号煤层。本段地层厚20.34-34.04m,平均厚度28.28m。(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顶部为紫红色、红色泥岩、灰绿色、黄绿色中、细砂岩,中部为灰绿色巨厚层中粗粒砂岩,局部夹有灰绿色泥岩、泥岩、砂质泥岩,斜层理发育。下部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泥岩,夹灰色、灰白

23、色中细砂岩,局部发育1-2层薄煤线。底部以灰白色中粗粒砂岩S5与下伏山西组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厚度83.18-130.81m,平均116.11m。(6)上第三系上新统(N2)主要为棕红色亚粘土、亚砂土,底部常有冲、洪积石灰岩砾石层。厚度0-28.66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7)第四系上更新统(Q3)为浅黄色砂土、亚砂土,广泛分布于山顶或山坡上。厚度0-34.38m,平均25.11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5、井田构造井田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NW,倾向SW,倾向为5-10。钻孔和矿井开拓揭露,尚未发现断层和陷落柱,亦无岩浆岩侵入现象。井田构造属简单。(二)煤层及煤质1、

24、煤层1)含煤性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山西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含煤7层,编号自上而下为4、5、6、7、8-1、8-2、8-3号煤层,据井田外钻孔资料及井筒揭露,4号煤层厚度0-0.90m,6号煤层厚度0-1.40m,7号煤层厚度0-0.75m,8-1号煤层厚度0-1.20m,8-2号煤层厚度0-2.37m,8-3号煤层厚度0-2.16m,其中4、5、7、8-1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6、8-2、8-3号煤层为极不稳定煤层,仅在井田西南部边界外零星可采,地层平均厚度60.29m,煤层平均厚度5.99m,含煤系数9.94%。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

25、层,在井田内共含煤3层,编号自上而下为9、11、13号煤层,其中13号煤层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厚度为10.89-13.29m,平均12.05m,9号煤层厚度为0-0.32m,11号煤层厚度为0-0.56m,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地层平均总厚度101.30m,煤层平均总厚度15.14m,含煤系数14.95%。2)可采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为太原组13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一段顶部,煤层厚度10.89-13.29m,平均12.05m,含1-3层夹矸,结构复杂,夹矸厚度为0.24-1.38m,岩性为泥岩及炭质泥岩。煤层在赋煤区内稳定可采,北部有剥蚀区。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见可采煤层特征表1-

26、1-3。 可采煤层特征表 表1-1-3煤层厚度(m)层间距(m)结构(夹矸数)顶底及岩性稳定性可采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顶板底板1310.89-13.2912.05复杂(1-3层)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稳定赋区可采井田内13号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老顶为粗、细粒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泥岩为主。215地质队对车家庄煤矿扩建勘探中在ZK21922及ZK21923号钻孔采取了13号煤层顶底板工程力学试验样4组进行了力学性质试验:顶板砂岩的抗拉强度0.92.0MPa,抗压强度97.6122.4MPa;顶板泥岩的抗拉强度3.34.9MPa,抗压强度39.649.3MPa。底板泥岩的抗拉强度0.2

27、0.5MPa,抗压强度67.3119.5MPa;底板砂质泥岩的抗拉强度3.76.2MPa,抗压强度46.168.5MPa。总之,13号煤层的围岩力学性质稳定性较差,所以在开采过程中,应及时支护,以防顶板冒落,发生伤亡事故。3)煤层对比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煤层自身厚度及其稳定性、煤层结构与组合特征、旋回等进行对比,相互参照,综合鉴别。(1)标志层法山西组顶界S5砂岩及底界S4砂岩为具有相应岩性特征及其对比意义的砂岩标志层,太原组自上而下的L3、L2、L0石灰岩均可作为较好的标志层。另外,6、8、13号煤层之厚度及其组合关系就是特征。S5砂岩为灰白色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磨圆度、分选性较差,

28、其下大约29m左右为6号煤层。S4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性差,其上9m左右发育8-3号煤层。L3、L2灰岩为黑色隐晶质结构,是对比10、11号煤层的重要标志。(2)层间距法井田地层,特别是含煤地层厚度、煤层和标志层间距变化不大,山西组底部和太原组尤为稳定,采用层间距与标志层法相结合进行煤层对比在本井田内是一个有效的方法。(3)煤层结构与组合特征6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二段顶部,为简单结构的薄煤层,不含夹矸。8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一段顶部,在井田内由于被泥岩、砂质泥岩夹矸分开,成煤组出现,即8-1、8-2、8-3号煤层。13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一段顶部,其厚度大,结构较复杂,多含1-

29、3层夹矸,其本身就是良好的标志层。(4)旋回特征山西组为陆相沉积,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回结构明显,利用旋回特征进行煤层对比,也较可靠。综上所述,依据标志层、层间距及煤层结构与组合关系,本井田煤层对比结果可靠。2、煤质1)物理性质井田内各煤层的物理性质基本相同,表现为黑色、黑褐色,条痕为棕黑色、黑褐色,沥青玻璃光泽,硬度(f)一般为2-3,有一定的韧性,参差状、贝壳状断口,视密度1.31-1.53t/m3,内生裂隙较为发育。(1)宏观煤岩特征各层煤的宏观煤岩特征相近,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次为暗煤、镜煤,局部见有丝炭。宏观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型和半暗型,光亮型次之,少量暗淡型。煤层主要为线

30、理状、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有时也可见均一状结构,块状构造。(2)显微煤岩特征车家庄煤矿扩建勘探时分别在ZK21923、ZK21924号钻孔中采取的煤芯煤样13号煤层进行了显微煤岩鉴定,结果见表1-1-4。 主要煤层显微组分定量统计表 表1-1-4工程编号煤层编号有机组分(%)无机组成(%)R0max(%)变质阶段显微煤岩类型镜质组半镜质组丝质组稳定组粘土类硫化物类碳酸盐类ZK219231341.362.8032.628.246.792.570.720.79微三合煤ZK2192341339.322.236.7210.497.031.781.20.75微三合煤由表1-1-4可知,13号煤的显微组

31、分以有机组分为主,无机组分次之。其中有机组分中又以镜质组和丝质组为主,半镜质组和稳定组次之;无机组分中主要为粘土类,同时含有少量硫化物和碳酸盐类,为微三合煤。镜质组油浸最大反射率(R0max):13号为0.75%-0.79%。2、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本次该矿在井下J1、J4和J8见煤点分别采取了煤样于2009年9月17日送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煤质化验。根据化验结果,现将13号煤层煤质特征叙述如下,见表1-1-5。水分(Mad):原煤1.15%-4.56%,平均2.20%;浮煤0.76%-1.31%,平均1.12%;灰分(Ad):原煤18.07%-21.48%,平均19.43%;

32、浮煤4.93%-8.20%,平均7.09%;挥发分(Vdaf):原煤35.92%-38.00%, 平均36.72%;浮煤29.13%-36.42%, 平均34.25%;全硫(St.d):原煤1.75%-1.94%,平均1.83%;浮煤1.22%-1.74%,平均1.60%;发热量(Qgr.d):原煤22.50-28.42MJ/kg,平均26.24MJ/kg,浮煤32.04-32.20MJ/kg,平均32.13MJ/kg;粘结指数(GR.I):42.69-61.00,平均54.55;胶质层最大厚度(Y):7.20-12.00mm,平均9.88mm。根据上述煤的化学性质,13号煤层浮煤挥发分(Vd

33、af)29.13%-36.42%,平均34.25%;粘结指数(GR.I)42.69-61.00,平均54.55;胶质层厚度(Y)7.20-12.00mm,平均9.88mm。根据中国煤炭分类(GB5751-86)浮煤的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R.I)及胶质层厚度(Y)指标,13号煤层为气煤。3号煤的发热量(Qgr.d)原煤22.50-28.42MJ/kg,平均26.24MJ/kg,属中-高热值煤。粘结指数(GR.I)42.69-61.00,平均54.55,属于粘结-中强粘结煤。 13号煤层煤质分析成果汇总表 表1-1-5煤层工业分析(%)发热量(MJ/kg)粘结指数GR.I胶质层厚度视相

34、对密度(ARD)煤类MadAdVdafSt,dQgr,v,dY(m)13原煤1.15-4.562.2018.07-21.4819.4335.92-38.0036.721.75-1.941.8322.50-28.4226.241.42-1.421.42QM浮煤0.76-1.311.124.93-8.207.0929.13-36.4234.251.22-1.741.6032.04-32.2032.1342.69-61.0054.557.20-12.009.88简易可选性样筛分试验结果表 表1-1-6煤层编号13-6(mm)6-3(mm)最高灰分级别(mm)产率(%)Ad(%)St.d(%)产率(%

35、)Ad(%)St.d(%)13上52.05513.031.8218.58711.501.1213中34.70928.1819.33525.4213下48.21117.830.6118.50317.090.63煤层编号3-0.5(mm)0.5-0(mm)最高灰分级别(mm)产率(%)Ad(%)St.d(%)产率(%)Ad(%)St.d(%)13上20.09310.601.009.26510.421.1513613中27.59922.9618.39719.6013613下20.66815.370.6512.61814.990.821363、煤的可选性车家庄煤矿扩建勘探工作时,在工作面采集了13号煤

36、层煤样,并且以两层比较稳定而厚度明显大的泥岩为界,将煤层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取一个样,进行了简选试验。现对简选试验结果见表1-1-6、1-1-7。 简易可选性样浮沉试验结果表 表1-1-7煤编号0.1含量视密度(Kg/L)13号煤下层13号煤中层13号煤上层原煤分选密度0.1原煤分选密度0.1原煤分选密度0.1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1.317.713.281.360.2410.254.921.354.609.443.891.377.081.3-1.442.538.311.457.9644.359.

37、571.458.0487.843.421.481.471.4-1.515.4316.351.522.6513.6918.321.520.4413.8315.441.516.921.5-1.67.2224.231.811.816.7527.491.611.103.0924.591.64.901.6-1.74.5933.711.77.324.4136.331.77.801.8133.431.72.861.7-1.82.7340.891.85.173.3944.281.85.841.0541.551.81.691.8-2.04.5551.421.94.554.0353.671.94.031.6252

38、.311.91.622.05.2468.6913.1377.341.5262.01合计100.0016.98100.0024.53100.0011.79煤泥0.0915.850.1720.300.1013.38总计100.0016.96100.0024.52100.0011.79筛分试验结果表明,13号煤上、中、下三层13-6mm粒级的产率最高,灰分(Ad)较高;全硫(St.d)稍高。只有13号煤层下层全硫各粒级普遍较低,0.5-0mm粒级相对稍高。由浮沉试验结果来看,13号煤层上、中、下三层煤均选用理论灰分(Ad)为8%和10%,分选比重相应为:13号煤上层1.33和1.35,计算结果0.1

39、含量80.0%和81.2%,应评定为极难选;13号煤中层为1.33和1.35,计算结果0.1含量56.1%和56.7%,应评定为极难选;13号煤下层为1.34和1.36,计算结果0.1含量59.0%和58.8%,应评定为极难选。井田东北部13号煤层被剥蚀,根据生产矿井采掘揭露,煤层露头以内50m被风氧化。4、煤类及其工业用途根据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灰分(GB/T15224.1-2004)、煤炭质量分级 第2部分:硫分(GB/T15224.2-2004)及煤炭质量分级 第3部分:发热量(GB/T15224.3-2004)标准,按照炼焦用煤浮煤标准,13号煤层为特低灰-低灰、中高-高硫、中热值

40、-高热值气煤。根据煤质特征,可用于炼焦配煤和动力用煤。第二节 工程设计规模及范围一、资源/储量及矿井规模根据山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截止2009年10月,13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7115万t,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6542万t,占总量的91.95%,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63万t,111b+122b占总量的98.45%,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333)为110万t,13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详见表1-2-1。本井田构造简单,资源可靠性高,故333折减系数取10%,经计算全矿井工业资源/储量7104万t,扣除永久煤柱损失后的设计资源/储

41、量5025.2万t,再考虑工业场地、大巷和开采损失等因素后,共获得可采储量3417.9万t。矿井设计储量、设计可采储量计算详见表1-2-2,1-2-3。单位:万t 井田资源/储量计算汇总表 表1-2-1煤层煤类资源/储量(万t)111b/总量(%)111b+122b /总量(%)备注111b122b333现保有13QM6542463110711591.9598.45合计6542463110711591.9598.45单位:万t 矿井设计储量计算表 表1-2-2煤层编号标高工业资源/储量(万t)111b+122b+33390%永久煤柱损失(万t)设计储量13+820-+1150m7104井田边境

42、铁路村庄采空区小计5025.2合计7104357.40499.41222.02078.85025.2 单位:万t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计算表 表1-2-3煤层编号标高设计储量开采煤柱损失(万t)开采损失设计可采储量13+820+1150m5025.2工业场地井巷小计1139.33417.9合计5025.2252.4215.6468.01139.33417.9二、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9t/a,矿井设计年工作日330d,日工作制度井下按“四六”制,即每天四班,井下每班工作六个小时,三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净提升时间16h。地面按“三八”制考虑,每天三班作业,每班工作八小时。矿井服务年限为27 a,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也为27 a。第三节 生产工艺一、井田开拓方案1、工业场地位置及井口本次兼并重组共重组三个矿井,其中山西兴县程家沟煤矿主副井工业场地地面比较宽阔,道路畅通,进入井田位置适中,与外界联系方便,本着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减少投资的原则,鉴于其它两矿矿井工业场地狭小,且根据相关规定已实施关闭,所以将工业场地及井口位置定在此处是比较理想的选择。2、开拓方案开拓方案:矿井生产初期为符合矿井兼并重组进程,使得矿井尽快复产,利用原程家沟煤矿工业场地,斜-立混合单水平开拓全井田全部可采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