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现代科学的大发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1402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0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现代科学的大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第五章 现代科学的大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第五章 现代科学的大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第五章 现代科学的大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第五章 现代科学的大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现代科学的大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现代科学的大发展.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现代科学的大发展第一节 物理学的全面发展1.1经典力学形式的发展及外展式应用 在牛顿原理出版后的近半个世纪中,除了流体力学和弹性理论之外,没有人提出过新的力学原理,万有引力理论乃至理论天文学本身也没有什么重要进展。这也许是因为消化一种造成自然科学革命的理论需要时间的缘故。力学由“革命时期”的质变而转入“常规时期”的量变,这是理论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力学“在牛顿定律基础上的一种演绎的、形式的和数学的发展其二,是牛顿力学的外展式应用。 有人讲牛顿的威望反而使英国此后的科学毫无成果,这是英国人的保守态度所致。从历史来看,牛顿的原理没有用他发明的数学分析方法微积分

2、方法,而是用几何方法表述与论证的;加之他的流数法在符号上的不方便,不仅使得他的分析法甚至在英国都没有很好地普及,同时也使他的原理本身的传播和普及受到阻碍。英国著名哲学家G贝克莱(GBerkeley,16851753)就是激烈攻击牛顿数学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他的批判后来却在法国刺激了达兰贝尔(dAlembert,17171783)和柯西(ALCauchy,17891857)等人,使之在发展微积分和极限理论的同时,实现了牛顿力学的形式化发展。18世纪中叶以后,达兰贝尔的力学原理(1743)、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的刚体和流体运动方程(1759,1761)、拉格

3、朗日(JLLagrange,17361813)的解析力学(1788)和拉普拉斯(Laplace,17491827)的天体力学等相继问世,这些著作高度的展开并完善了牛顿理论,其中数学分析方法成了理性向自然界逼近的锐不可挡的武器。 自原理发表以后,如此众多的现象通过经典力学、特别是引力理论的应用而被解释。牛顿理论证明了为什么物体在不同高度和纬度,其下落速率会发生变化。它还解释了月球的规则运动和不规则运动问题。它提供了理解和预报潮汐现象的物理基础,并揭示了地球的岁差率现象是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处吸引的结果。对牛顿理论的最成功的应用,是哈雷彗星的预言。哈雷(E.Halley,16561742)通过对16

4、82年大彗星的观测与研究认为,不仅是行星,而且彗星同样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动。他发现1531年、1607年、1682年的三个彗星的轨道非常相似,而推断它们是同一个彗星,并计算出其接近地球的周期为7576年,因此预言下一次彗星出现在1758年。尽管在此之后的1740年他以87岁的高龄去世了,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颗大彗星于1758年圣诞之夜如期地光临地球上空。然而,比哈雷彗星的成功预言更加辉煌和振奋人心的还是海王星的发现。英国青年亚当斯和法国青年勒维列分别独立地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摄动理论研究推导出未知行星的位置。在计算结果送给柏林的加勒(18121910)的当天晚上,就在预测的位置上找到了这颗后

5、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这一事件宣告了牛顿力学的最终胜利,使它成为所有科学的模式;而在科学外部,则逐渐表现出牛顿的革命意识。 1.2 经典力学作为形而上学模式牛顿和他的同时代人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伟大的新思想的象征。这种新思想孕育了在思想信仰和习惯势力领域中的革命,它标志着以启蒙运动为起点的新时代的到来。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牛顿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整个启蒙运动的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自觉地建立在牛顿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的,这在后来则转变为西方现代文化。道德、政治、技术、历史、社会等等的某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没有哪一个思想和生活地域能够逃脱这种文化转变的影响。”。

6、一般说来,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形而上学模式有三个特点:首先,牛顿模式中包含一种依靠一个个事实的实证与归纳达到原理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只能问“怎么样”(How),而不能问“为什么Why)。因为问原因归根结底就是问第一原理,那就等于探索创造的神秘。正如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之一伏尔泰所说:“任何第一原理,我们也可能认识。”尽管牛顿晚年为了解释造成行星椭圆轨道的切向力来源,曾提出“上帝的第一推动”的神学思想,但他认为创造后的宇宙不再受神的任何统制。因此牛顿模式的形成客观上有助于启蒙运动的领袖们切断神学与自然科学联结的纽带。除了实证与归纳之外,牛顿模式的又一精髓则是把数学作为开启宇宙秘密的钥匙,因为数学结论的

7、优点在于它的普遍性。在这种模式看来,整个自然界的符合机械原理的有规则的运动完全可用数学来描述,空间与几何学领域变成了一个东西,时间则与数的连续变成了一个东西。外部世界于是成为一个量的世界,一个可用数学计算的运动的世界。这种由伽利略奠基而由牛顿完成的模式统治自然科学达三个世纪之久。最后,由于牛顿经典力学是当时自然科学惟一上升为理论层次的学科,加之它所取得的辉煌成功,使力的概念以及由波义耳开始到牛顿完成的关于物质理论的微粒(素)学说被众多学科所运用,“力”和“素”的概念超出了力学、光学和化学领域而被赋予一般方法论意义。比如,用热素来解释热的本质,用燃素来解释燃烧的本质,以及用弹性素、磁素等莫须有的

8、“素”来解释振动和磁等各种现象的物质基础;又比如,在运动的原因问题上,以各种不存在的“力”(化学亲和力、电接触力、生命力等)来解释各种运动过程的本质,这是统治一个时代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机械论特征。1.3 真空与流体力学除了刚体力学外,近代力学的又一分支是流体力学。在流体力学方面作出贡献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西蒙斯台文、托里拆利(E.Tofricelli,16081647)、帕斯卡、盖里克(OGuericke,16021686)和波义耳(RBoyle,16271691)等人。斯台文作为近代力学先驱曾发现过若干重要的流体静力学定律。例如,他用实验演示了所谓“流体静力学悖论”:液体对盛放液体的容器的底所施

9、的力只取决于承受压力的面积大小和它上面的液柱的高度,而与容器的形状无关。此外,他还隐含地假设了后来由帕斯卡提出的原理:流体中任何一点处的压强各向相等。最后,他还研究了浮动物体的平衡条件,他发现这种物体的重心必定和所排开的流体的重心(即“浮心”)在同一垂直线上。这个时期的流体力学与技术发展联系密切。伽利略在1638年注意到,在超过18腕尺(约10米)的深井里,泵就不能起作用了。他说这里显现了对自然真空的抵抗力的限度,从中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关于“大自然厌恶真空”的观点的痕迹。对这种现象第一个作出科学解释的是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他抛弃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也没有依靠与其相对立的同样形而上学的原子论解

10、释。他与伽利略的另一学生维维安尼(VViviani,16221703)一起于1643年使用比水的比重大136倍的水银,反复进行实验,说明管内水银柱上部形成的真空是大气压力起作用的缘故。托里拆利认为,汞柱高度日常的微小变动是大气压变化的结果。这个假设由于他的早逝而未能证实。他们用来做实验的设备后来称为“托里拆利气压计”或“托里拆利管”,管子顶部留下的空间被称为“托里拆利真空”。托里拆利还创立了流体动力学。他在1644年几何学著作一书中证明了,从一个充满水的容器侧壁的一个孔喷出的水柱的路径呈抛物线状,射流的速度及单位时间流量和一个物体从水面高度自由落到孔的高度时所达到的速度成正比,因而也和水柱在孔

11、上面的高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帕斯卡在托里拆利逝世不久,不仅用汞和水重复做了托里拆利实验,而且于1648年即托里拆利逝世后的第二年在其姻弟佩里埃的帮助下沿着海拔1 648米的多姆山的山坡从山脚到山顶设置若干观测站,每站安装一个托里拆利气压计。他们发现,汞柱的高度随着站的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同时,即使在山脚下的气压计也不时有微小变化。这个实验有力地证实了托里拆利的假设。佩里埃建议用数字列表表明气压计汞柱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帕斯卡提出把气压汁作为测量高度的仪器,此外,帕斯卡对流体力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即:流体中任何点上的压强必然按原来的大小向各方向传递。在同一时期,法国马德堡市市

12、长盖里克尝试了用泵排除空气形成真空的实验。他先后发明了三种抽气机,其中最后设计的改良抽气机同波义耳发明的抽气机之间有相互启发的关系。抽气机的发明与改进,对于气体物理性质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654年盖里克公开表演了用16匹马拉开排除了空气的两个铜半球(被命名为“马德堡半球”)。波义耳得知此实验后利用自制的抽气泵进行多种实验,从而创立了“空气的收缩与压缩的力成正比”的波义耳定律。哈雷以这一定律为根据终于实现了佩里埃的建议,列出了第一个气压对高度关系表;而牛顿把气体粒子假定为静止的弹簧从而推导出了波义耳定律。此外,盖里克还制造了高达四层楼左右的水气压计。他还根据气压变化同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13、预报了1660年的一次严重风暴。1.4 热学的起步在近代,对热现象的研究是从测量“热度”开始的。在科学地定义温度概念以前,人们往往将温度的变化和物体所含热量的多少混为谈,均用“热度”来表示。为了能精确地测量热度,许多科学家都致力于温度计的研制。我们在伽利略时代的测温器中看到了温度汁的原始形式,与之相比较,法国的吉永阿蒙顿大约在1700年发明的空气温度计,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德国人丹尼尔加比尔华伦海特(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16861736)是华氏温度计的制造者。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固定点的百分温标,是1742年由瑞典人安德斯摄尔絮斯(AndersCelsius,17

14、011744)采用的。至于在0和100之间插入数值的精确性问题,1 9世纪才被提出和加以研究。直到18世纪,自然科学才区分开热量和温度;而“冷”这个术语,直到19世纪才从科学的词汇中最后消失。力学已经达到能够计算行星运动的阶段时热学理论仍然处在原始的水平。对于热的本质问题,整个17世纪相当普遍地认为是由物体的最小粒子的运动而形成的。培根在新工具中正确地指出:“热是向外扩张而又受了限制的一种运动,热的精英和本质就是运动,并不是别的。”约翰洛克也说明:“热是物体中各部分难以察觉的非常活泼的搅动,我们所感觉的热,除了物体中的运动以外,别无其他。”,这个热的概念是非常现代化的但又是思辨的,因此不难理解

15、它为什么会在18世纪被热质说所代替。在对热现象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英国化学家布莱克等人提出了热质(素)说。这种学说认为:热是一种流体,它可以渗透到物体中去并在热交换中从一个物体流向另一个物体;加热就是给一定物体增加热质,而冷却则是从该物体放出热质;尽管在热交换前后,物体中的含量有所改变,但它们的总量是守恒的。热质说能解释许多已知的热现象,因而在18世纪成为一种主流的理论,它的确立和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机械自然观有很大的关系。直到19世纪,热质说才让位于热是能的一种形式的观念。今天已成为热力学的基本课题一一热的定量测定,直到19世纪才开始。苏格兰的约瑟夫布莱克(JosephBlack,1728

16、1799)在温度和热量之间,画出一条明显的界限;他引入了卡路里、比热、热容量、熔解热和潜热等术语。他的研究是按照热质说进行的,并使热质说几乎得到完全普遍的承认。与此同时,热的唯动说还没有完全被放弃。丹尼尔。伯努利(Danier Bernouli,17001782)的流体动力学(1738)与当时流行的观点相反,它把热归结为分子的相互排斥。他利用数学推理,成功地推导了波义耳和马略特定律,论证了压强和分子速度的平方成比例,证实了阿蒙顿实验:当密闭的定量气体的温度增加某数值时,气体压强的增加和密度成比例。可是当时热质说占优势,拥护者中包括权威拉瓦锡,他甚至把卡路里纳入化学元素表。拉瓦锡、皮埃尔西蒙和拉

17、普拉斯由于用冰量热器进行测量,从而对量热术作出了贡献。18世纪末,美国人本杰明汤姆逊即伦福德(Bejamin Thompson,即Rumford,17531814)批判了热质说。为此,他对摩擦所产生的热量进行了广泛的测量。焦耳从这些测量数据中,推导出热功当量的数值。伦福德证明,加热金属球时,其重量不变。他推论,如果热全然是一种物质,那么无论如何,它必是没有重量的一种物质。汉弗莱戴维支持伦福德对热质说的批判,他认为热素是不存在的,热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运动。直至19世纪前10年,热质说和热的唯动说的争论仍未停止,热质说仍占优势。提出“卡诺循环”概念的卡诺在研究热机效率问题时还用热素的撞击来解释热机的

18、运转。但后来(1S271830年左右)他终于放弃了热质论,认为热是动力(能量),是改变丁形式的运动。直至克劳修斯证明理想气体的绝对温度是由分子的平均动能所决定,焦耳确立了热功当量,以及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提出,才牢固地确立了热的唯动说。1.5 从静电到动电的研究古代人类就已经发现摩擦生电的现象,但直至17世纪上半叶对电的认识仍无新的进展。1672年奥冯盖里克在一本书中描述了一台早期的摩擦起电机;1709年弗豪克斯贝(F.Hauksbee,1687-1763)在物理数学实验中谈到摩擦旋转着的玻璃球、封蜡或硫磺球会产生火花的实验。1729年英国的斯蒂芬格雷(Stephen Gray,1670-17

19、36)对这些观察结果作出了解释,并把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教授马森布罗克(1692-1761)在18世纪起电机和法国杜菲(C.F.Dufay,1698-1739)发明验电计的基础上,制造了能蓄电的工具莱顿瓶,为静电学的研究创造了实验条件。18世纪对电现象的研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曾作为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弗兰克林(Benjamin Frankin,1706-1790)。他提出了关于单电流体的一元论,认为所有物体都包含有一种电流体,这种电流体超量则物体带正电,这种电流体不足则物体带负电。他于1749年向英国皇家学会送交了论天空闪电与地下电火花相同一文,并在1752年5月一次

20、著名的“风筝实验”中证实,闪电同实验室的电火花是本质相同的放电现象。弗兰克林因此而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的金质奖章。此后他又研制了避雷针。这种新技术以其显效的事实驳斥了教会的蛊惑宣传,很快在欧洲流行,最终甚至连教堂的屋顶也高高耸立起避雷针。虽然18世纪电学理论仅局限于静电学,但毕竟比力学之外的其他学科要先进。值得注意的是,近代科学史上最早的科学史著作正是介绍电学领域的,这就是英国的普里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1733-1804)所著的电学的历史和现状及最初的实验(1776)18世纪末叶,电学从静电研究向流电研究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意大利动物学家伽法尼(Galvani,1737-

21、1789)于1780年在解剖青蛙时发现的动物电流。但把这个物理现象从生理学范畴中分离出来并做出物理学解释的是伏打(1745-1827)。他在电堆实验和发明原电池的基础上,提出了接触理论,认为任何物体中都含有电流质,只是其紧张程度不同;当两种不同金属接触时,电流质就可从一种金属流向另一种金属。尽管这种解释逐渐取代了伽伐尼的动物电观点,但这两种解释均未触及到电流产生的真正本质。然而这两种解释之间的争论,客观上促进了电化学的发展。不管怎样,从静电到流电的研究毕竟标志着电学认识上的一次飞跃。1.6 1 718世纪的声学人类对声学的研究起源于音乐。从古代到17世纪,主要从算术(比例)的角度对谐音的音程进

22、行研究。17世纪科学家中不少人提出过音程的汁算原则。如伽利略、笛卡儿、默森(Marin Mcrscnne,1588-1648)、胡克等人均证明了个律音的音调由产生它的振动之频率所决定。特别是伽利略的法国学生默森在1636年著的普通声学中提出弦的律音的频率和弦的张力的平方根成正比,而和弦的长度及单位长度上的质量成反比的定律。继伽利略之后,默森、沃利斯(16161703)、W诺布尔和丁皮戈特等人研究了伽利略提出的“和应振动”及其规律。法国物理学家J索维尔(JOseph SauvcLit,16531716)对共鸣进行了观察,对弦的谐音作了研究,进行过振动频率的测量,并且第一次在驻波理沦中引入了科学术

23、语“波节”与“波腹”。牛顿在计算空气中所产生声波的波长时曾利用了索维尔的测定频率装置。18世纪的许多数学大师如达兰贝、丹尼尔伯努利、布鲁克泰勒(Brook Taylor,16851731)、欧拉(1 7071783)、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等都曾对弦振动的数学处理做出了贡献。其中欧拉于1739年根据泰勒1713年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更为精确的确定音调的方法,即一根弦的振动频率(n)与其长度(l)和单位长度质量(m)之间的关系。此外,拉普拉斯在牛顿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拉普拉斯因子,从而精确地解释了声速与气体温度变化的关系。关于声音的传播媒质,在亚里斯多德时代人们就已猜到空气是声音的通常媒质。音的通常媒质。

24、但在抽气机发明之前,这仅仅是猜测。17世纪中叶,作为抽气机发明人的盖里克最早进行了关于空气和我们对声音的感知两者间关系的实验。他将一容器中放人可用时钟机构敲响的铃,并用抽气机抽去容器中的空气。随着容器中空气的稀薄,铃声越来越小。而18世纪初,F豪克斯贝则沿着相反的思路改进了上述实验,他发现当容器中的空气为一个大气压时,铃声可传到30码以外;两个大气压时,铃声可传到60码以外;三个大气压时则可传到90码以外。在做这一实验的1705年,他还用实验证明了声音可在水中传播。后来普利斯特列证明声音可在空气之外的其他气体中传播。18世纪末由于德国科学家恩斯特克拉尼(Ernst Chladni,1756 1

25、827)所进行的对弦、杆、薄膜和板的振动研究,使声学从数学的或音乐的研究方法上升到物理声学的高度。他于1802年发表的声学中记载了他在1785年前后的一些重要实验。拿破仑看了他的声图实验后,说:“克拉尼使声音变得可以看见了。”此外,克拉尼还研究过纵波,以及声音在不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等问题。1.7 光学古希腊时期已知道光的直进和反射规律;托勒密在光折射实验基础上提出入射角与折射角成正比的思想;而关于视觉的本质,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等提出过一些哲学猜测。中世纪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伊本海赛姆用实验测定了折射率。但总的来说,古代与中世纪的光学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近代光学基本是从零开始的。开普勒是

26、近代光学的奠基人,其地位如伽利略之于力学和吉尔伯特之于磁学。他在1611年出版的屈光学中解释了荷兰望远镜或伽利略望远镜及显微镜所涉及的光学原理,并提出了改良望远镜的建议,他的建议在近代导致远距照相透镜组合的发明。开普勒第一次明确提出光度学基本定律,即光强与离光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地变化。他还研究了球面像差一类复杂现象,为巴罗等后人的几何光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关于视觉理论,他还提出视网膜上的成像本身不构成整个视觉行为的正确思想。他对折射规律的研究虽方法正确但未获成功。第一位提出精确的折射定律的是荷兰人斯涅尔(WSncll,15911626)。根据他于1621年的结果,可容易地推出现代形式的折射定律。

27、不过是笛卡儿于1637年第个发表了折射定律,并尝试给它一个物理证明,但是否与斯涅尔独立地发现该定律则尚存疑问。在发表有关折射定律的这本屈光学中,笛卡儿还提出丁关于光的本性的微粒假说。他在气象学中对虹霓理论的研究成为牛顿对虹霓解释的前提。关于光的本性的波动说,在达芬奇的著作和伽利略书信中已有迹象。但正式认真地提出光具有周期性的是意大利数学家格里马力迪(FFGrimaldi,16181663)。他从波动观点出发解释了似乎同光的直线传播定律相悖的衍射现象。他还指出,颜色的不同乃是眼睛受到速度不同的光振动刺激的结果,这个思想对后来的光学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他的光学著作,在他死后两年被发表。在同一年(1

28、665),胡克的科学著作显微术问世,其中光学部分对多种透明薄膜的闪光颜色现象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的探讨。他注意到,在一定的厚度范围内,云母薄片里会出现虹霓的色彩,不同厚度的部位颜色不同。虽然他未能确定厚度与颜色之间的精确关系,却为牛顿对“牛顿环”现象的研究奠定厂基础。胡克认为光是一种振动,发光体的每次振动或脉动必将以球面向外传播。不过,比较系统地提出光的波动理论的还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16291695)。他认为,构成一个发光体的微粒把脉冲传送给邻近的 种弥漫媒质的微粒,每个受激微粒都变成一个球形子波(即次波)的中心。这就是1678年提出的著名的惠更斯原理。用微分几何的语言来表述,即:波阵面所及的

29、任意点均可看做是新的次波源(即子波中心),而新的波阵面则是所有次波源向外发出的半球面次波的包迹。牛顿在大学时期就对光学有浓厚兴趣,为了制造一种能消除色差的望远镜而开始研究颜色理沦。1672年在哲学学报上发表的他对色散现象的研究成果,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他对色散的解释立即引起他与胡克等人的争论。牛顿最初吸取了胡克的波动思想,倾向于把微粒说和波动说结合起来,1675年他提出弹性以太的思想以解决微粒说的困难。但他拒绝纯粹的波动理论。而在1704年他的光学中,牛顿则彻底主张光的微粒假说。由于他在科学界的巨大影响,而使惠更斯提出的较系统的波动说被埋没百年之久,以致整个18世纪光学处于停顿状态。

30、直至1 9世纪初由于偏振、于涉等现象的发现和研究,才使波动说占据了统治地位。第二节 化学的重要进展2.1医化学与工艺化学化学燃素说从炼金术中的解放经历了约300多年,其中主要经过医化学与工艺化学时期、燃素说时期和氧化说时期。医化学即医药化学。尽管它与炼金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实际工作为化学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拉塞尔苏斯和范海尔蒙脱(LUvail Helmont,15771644)。 前面提到的帕拉塞尔苏斯不仅是医学史上的改革家,而且对化学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尽管他没有从实践上完全摆脱炼金术,但他认为炼金术的目的是荒诞的。他给炼金术下了一个新定义一把天然原料转化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31、的科学。他在炼金术的两元素(“硫”、“汞”)说基础上增加了“盐”而提出三元素说,以此作为他的理论观念来解释自然界的物质变化。他认为“硫”是可燃元素,“汞”是挥发性或可溶性液体兀素,“盐”则是不挥发和不可燃元素。这三元素在物质中所占的不同比例,决定了物质所具有的不同性质。他做过制药、提纯等大量化学实验,区分了白矾和蓝矾,研究了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发现了醚类物质及其麻醉作用,并强调化学操作中定量的意义。帕拉塞尔苏斯的医化学学派在17世纪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利时的范海尔蒙脱就是这个学派的最后一位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不同意帕拉塞尔苏斯的三元素说,认为水和气才配称为元素,因为它们是再不能被还原为更基本的东

32、西,且两者不能互变为对方。他通过著名的柳树实验论证树的所有新物质几乎都是由水转化来的。尽管实验构思和结论是错误的,但他的定量研究方法为现代化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同时他的无不生有的信念蕴涵着朴素的物质不灭思想。海尔蒙脱还注重气体化学的研究,他最早区分了空气、水蒸气和其他气体还区分了呼吸用的空气和使人中毒的一氧化碳以及可以灭火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他还研究了酸、碱等物质。他倡导化学教学应当用火的操作来证明,并自称为“火术哲学家”。海尔蒙脱对波义耳元素定义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他还提出过人体消化过程中的“酸素”理论,这已经孕育了近代生理学中的酶学说。16、17世纪除医化学外,工艺化学也是从炼金术向近代化学过

33、渡的重要方向之一。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医生阿格利柯拉(G,Agricola,14941555)、意大利工匠毕林古修(V。Biringuccio,14801539)等。阿格利柯拉写过很多的冶金和矿物学著作,最著名的是1556年初版的论金属。它摆脱了炼金术的束缚,成为其后200年中采矿、冶金方面的指南。尽管此书侧重于应用方面,但已有部分金属化学以及地质现象的内容。毕林古修在其名著火术(1540)中,叙述了铸钟和铸炮等各种运用火的生产技术,并从矿物形成、采矿、提取、冶炼、化合物及其性质,一直讲到火药和其他可燃的和可爆的物品。他针对炼金术,直接提出了“金属不能转化”的思想。此书和论金属一书均体现

34、了在化学方面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的结合,是从炼金术通过工艺化学向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2.2 微素理论17世纪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波义耳是一位神职人员,兼科学家。他由于与马略特分别地发现了气体定律而成为著名物理学家。但他再科学史上更主要的贡献是在化学方面。他在其代表作怀疑派化学家(1661)中系统地批判了炼金术化学认为“性质决定一切”、“性质组合而成为物质”的错误原则,并在古代原子论以及医化学家范海尔蒙脱的影响下,提出他的微素理论。微素理论认为构成自然界的材料是一些细小致密、用物理方法不可分割的微粒,正是物质的这些机械微粒决定着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其中包括:它们的大小、位置、机械运动,以及当时

35、人们所了解的一切物理、化学性质。物质的机械微粒结合成更大的粒子团,而这些大大小小的粒子团作为基本单位参加各种化学反应。也就是说,所谓化学变化就是这些粒子团的运动、组合、排列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波义耳还批评炼金术中的“同情”、“憎恶”、“亲和”等不科学的、带感情色彩的概念。他认为化合反应中的吸引力或“亲和力”,可以解释为运动粒子相互匹配集聚的结果,而根本不是什么“相亲相爱”的结果。他用微粒本身的特点来解释化学反应,是很有意义的。他的微粒说是燃素说的理论前身。比如,从他对燃烧现象的解释,就可以看出这点。他认为金属燃烧后,由于火的微粒(火素)穿过玻璃容器与金属化合,从而产生金属灰。这是燃烧后重量增

36、加的原因。尽管波义耳的“火素”不是后来斯塔尔(16601734)的“燃素”,但波义耳的微素学说对燃烧现象的解释却是建立燃素说的基础。两者作为机械的微粒哲学,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类认识自然的机械论特征。波义耳不仅否定古代的元素说,也否定炼金术和霍亨海姆的元素说。他认为既然不能通过实验把元素从物体中提取出来,它们就不配作为构成物体的元素。他给元素下了一个较清楚的定义:元素是“指某种原始的、简单的、一点没有掺杂的物体,元素不能用任何其他物体造成,也不能彼此相互造成。元素是直接合成所谓完全?昆合物的成分,也是完全混合物最终分解成的要素。”他认为化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复杂的物质分解为它的组成元素,并由此认

37、识物质的本性。应当指出,波义耳的“元素”在多数情况下相当于现代化学中的“单质”概念,后来拉瓦锡正式使用“单质”概念,以区别于“元素”概念。 作为弗培根的信徒,波义耳认为化学要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要对化学进行定量研究。他第一次使用“分析”一词,元素概念的提出就是由“分析”而来。他说,现在不仅要指出自然是由复杂元素组成的,而且要指出到底由多少种元素组成。他一生中记录了很多定性分析的实验。由于波义耳确立了化学的独立性,给出了比较清楚的化学元素的定义,并进行了大量的化学实验,从而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在西方文化史上,波义耳对于扬弃古代自然哲学的整体论思维,并过渡到近代科学的分析思维,无疑是做出了巨大

38、贡献的。2.3 燃素说完成化学学科统一的并不是波义耳的元素定义,而是在他的“火素”概念基础上形成的燃素说。法国化学家贝歇尔(JBecher,16351682)不同意波义耳把燃烧现象解释为化合过程,而提出燃烧是一种分解过程即释放“燃烧性油土”的过程。所谓“油土”不过是炼金术中的“燃烧性硫”。后来,他的学生、德国御医斯塔尔(GEStahl,16601734)于1703年重新编辑出版了贝歇尔著作,并增加大量注释。他用“燃素”代替波义耳的“火素”和贝歇尔的“油土”,提出了系统的燃素说。燃素说的基本观点是: (1)燃素是构成火的元素,当它们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火焰,当它们弥散时只能给人以热的感觉。 (2)

39、燃素充塞于天地之间,大气中因为有它才会有闪电,生物体因含有它才富于生命活力,无生命物质因含有它才会燃烧。物体失去它就成为死的灰烬,而灰烬获得它就会得到复活。 (3)燃素不会自动从物体中分离出来,只有在借助空气而发生燃烧时,燃素才能释放出来。火焰是自由的燃素,燃素是被禁锢的火。 (4)所有燃烧现象都可归结为燃素的转移一吸收或释放。比如,金属燃烧时逸出(释放)燃素而成锻灰,而煅灰与木炭一起燃烧时又从木炭中吸收燃素,重新变为金属。由于燃素说使包括燃烧现象在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在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得到了说明,从而使化学摆脱了炼金术,结束了化学在18世纪中叶以前知识零散、解释混乱的局面,完成了化学学科的统一

40、。燃素说传播日广,到18世纪中叶时,几乎被举世公认,很多著名化学家都成了它的信徒。2.4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燃素说是一种有严重错误和重大困难的理论。其主要错误是把煅灰说成是单质,却又把金属说成化合物,并把金属的燃烧过程说成是分解反应。而它最大的困难是,如果确有“燃素”这种物质存在,它就应具有重量,然而,金属经煅烧释放燃素后重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为了自圆其说,有人设想燃素具有负重量(“轻量”),这实际上是向亚里士多德元素说的倒退;还有人设想燃素逸出后,有另一种较重的物质被吸收。此外,燃素与空气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找不到独立存在的燃素,也是燃素说的理论困难,它们使燃素论者之间产生意见分歧。一批

41、批新发现的事实不断要求对这些理论进行修改。正如化学史家莱斯特所说:“一旦有某种更加合理的学说可供利用,燃素说就不可避免地要一败涂地。”拉瓦锡(A1Lavcisier,17431794)的氧化学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学说。在氧化学说诞生之前,实验化学在气体分离和发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1755年英国布莱克发现了被他称为“固定空气”的二氧化碳:1766年卡文迪什(HCavendish,311810)发现了他误认作“燃素”的“可燃空气”一氢气;1772年丹尼尔卢瑟福(Danier Rutherford,17491819)发现了他称为“浊气”的氮气,不久卡文迪什和瑞典的舍勒(KWScheele

42、,17421786)也制得了这种气体;特别重要的是1773年舍勒制得了被他称为“火焰空气”和“活空气”的氧气,他认为燃烧是“活空气”与燃素结合的过程。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在实验中也独立地发现了这种物质,他称之为“脱燃素气体”。他用实验表明小鼠在充满这种气体的环境里存活时间最长,而人吸了它之后也很舒服。但他仍坚持燃素说直至去世为止。舍勒和普利斯特列所发现的这种气体并没有使他们成为批判燃素说的革命家,这一事实说明:燃素说一方面促成了实验化学的新发现,另一方面又阻碍着理论化学的发展。借助别人制造的武器最终摧毁燃素说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拉瓦锡于17721775年从事气体化学和燃烧理论研究时就对

43、燃烧增重问题产生疑问,他不同意负重量的说法,也不同意波义耳的“火素”,而认为增重的原因是金属燃烧时从空气中吸收厂某种物质。1774年他重复了波义耳的煅烧金属(锡)实验。但与波义耳不同的是拉瓦锡加盖了瓶塞,结果发现反应前后总重量不变,从而驳斥了增重是火素穿过瓶底进入锡的错误解释,提出了灰烬是金属与空气中某种成分化合的新解释。而舍勒与普利斯特列的新发现为这种解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拉瓦锡在严格定量的基础上重复了舍勒的燃烧磷实验和普利斯特列加热氧化汞实验,使他的燃烧学说即氧化理论得以确立。在1777年9月;日完成、1780年出版的燃烧通论中,他提出了如下的学说:(1)燃烧时均有光和热放出; (2)物

44、体只有在纯粹空气(氧气)存在时才能燃烧; (3)空气由可助燃的和不可助燃的两种成分组成,物质燃烧时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纯粹空气而增重,增加的重量恰好等于吸收的纯粹空气的重量; (4)般可燃物(非金属)燃烧后都变成酸,氧是酸的本质;金属燃烧后所变成的灰烬是金属的氧化物。 这就是化学史上著名的氧化理论。到1785年以后,他的氧化理论除普利斯特列等少数科学家外已被化学界普遍接受。1789年在他的化学大纲中正式把“纯粹空气”命名为氧气(gaz oxygene)。这部标志着化学发展重要里程碑的划时代著作给化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它对化学的贡献完全可以与牛顿的原理对物理学的贡献相媲美。它阐明了“

45、元素是化学分析所达到的真正的终点”,并列出了包括23个元素的第张真正的化学元素表,还讨论了化学的对象、方法、仪器、化学物质的命名法,总结厂前人和同时代有关气体化学和燃烧现象的实验成果。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拉瓦锡因涉嫌经济问题而受到指控,于1794年5月8日被处死。尽管两个月后雅各宾派被推翻,但拉瓦锡已经死了。正如拉格朗日所说:“砍下拉瓦锡的头只需要一瞬间,而在法国再产生这样一个头颅恐怕一百年也不够。”法国科学界完全懂得他的价值,两年后在巴黎立起了拉瓦锡的塑像。第三节 天文学的丰硕成果现代天文学的进步与物理学的进步直接相关,无论是观测手段的更新还是各种假说的建立都离不开物理学的知识和理论。20世

46、纪以来天文学的发展更为迅速,全心的观测手段使天文考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理论上的进展也大大超过以往的年代。天文学再次成为自然科学最活跃的前言之一。3.1恒星研究的再深入恒星研究是天文学的永恒课题。本世纪以来人们又得到了更多的知识。赏识机就有人利用恒星视差来测算恒星与我们的距离,测得太阳之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星距离地球约43光年。不过这种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因为超过300光年的恒星视差已小于001,很难测得准确的数值。后来又有人利用测量恒星亮度的方法来测算它们的距离,测距范围有所扩大。上文曾说及上个世纪天文学家已利用多普勒效应测算恒星远离我们的速度。多普勒效应告诉我们,当光源背离我们运动时,

47、我们所观测到的它的光谱线便有向红端移动的现象,光源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大它的红移量越大。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等人发现星系的光谱线红移与它们和地球的距离存在着粗略的正比关系,现在人们称之为“哈勃关系”。这样,根据恒星光谱的红移量以及哈勃关系,就能够大略地测定所有发光天体与我们的距离了。现时已知离我们最远的天体达150亿光年,这当然只是我们目前“视线”所及的距离,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距离还会不断地扩展。以往的天文学家对恒星的光度已多所研究。本世纪初发明了更好的仪器,测量比过去更为精确。但是恒星与我们的距离差异极大,在地面上所测得的光度与

48、恒星的真实光度也就存在着差异。不过人们已能测定恒星的距离,据此以求出它的真实光度也就不是难事了。天文学家亦已找到测算恒星体积和质量的方法。数据表明,恒星体积相差极远,有些半径不过l0公里,有些却是太阳半径的1000多倍。恒星质量的差异也很大。现在已知的数据是:质量最小只有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最大的为太阳的100多倍,多数在太阳质量的01l0倍之间。由恒星的体积和质量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密度。恒星密度的差异更大得惊人。一些温度较低、颜色偏红而体积巨大的“红巨星”,其密度只有水的几十万到几百万分之一,这在地球上就被认为是“真空”。一些温度较高、颜色偏白而体积较小的“白矮星”的密度则可达水的几千万倍,一立方厘米这样的物质的重量就有好几十吨,不过大多数恒星的密度均在水的密度的1/10010倍之间。恒星时时刻刻向外界辐射的能量究竟从何而来?现代天文学家认为:其一是引力收缩。天体都是大量物质的凝聚,引力使天体收缩的时候就要释放出能量;其二是核反应。以太阳为例,在它的内核里高温、高密和高压的条件下,四个氢原子核要聚合为一个氦原子核,这时出现了质量亏损并释放出能量。按质能关系式Emc2可以算出,1克氘聚合为氦时所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1吨煤的热值。天文学家推算,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