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策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策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绿色施工方案 目 录一、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二、绿色施工的框架2三、管理策划5四、管理制度6五、清洁生产,保护环境7六、节约资源与回收利用10七、主要施工管理措施19鼓黎220kV变电站锦屏110kV变电站线路接入梨子坪110kV变电站线路工程一、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1、工程范围及工程量1.1、工程概况: 从110kV黎锦线接点起,至拟建的110kV梨子坪变电站进线构架绝缘子串挂点止。接后从鼓黎变至梨子坪变线路简称“110kV黎梨线”,从锦屏变至梨子坪变线路简称“110kV锦梨线”,分别如下:110kV黎梨线(进段)线路全长9.927km,单回设计线路长:8.875km,双回设计线路长约1
2、.052km。110kV锦梨线(出段)线路全长9.376km,其中单回设计线路长:8.324km,双回设计线路与110kV黎梨线共塔长约1.052km。1.2、工程特点:路径沿线情况:线路路径沿线都有经过森林、河流、道路、高山、山地、水田等。线路路径通道的选择方案,都是经过勘察设计方和建设方双方技术人员的合议,最后选择比较优化的方案。线路路径及其有关协议的落实情况:低压线路路经的选择,勘察设计方技术人员在现场勘察设计时,积极与地方村委会相关人员、村民小组长进行协商,选择最佳路径方案。进入施工现场,应遵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情乡规,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从事一些非技术性
3、的工序工作。2、 绿色施工的框架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图1)。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图11.绿色施工管理组织进行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企业要有明确的”绿色施工”理念,为了保证绿色施工高效、有序地实施,必须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响应,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首先在绿色施工管理方面,要求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绿色施工目标。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
4、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部门:部长:罗叶林 副部长:李昌金领导小组成员:余永卫 张小波 蒋勇 王欢欢 2.管理体系、目标和方针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设置包含”四节一保”等内容的绿色施工专项目标作为建设项目目标控制之一,如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执行目标等。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在建设项目中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在隶属项目经理的职能部门中设置绿色施工管理部门和职能人员,如绿色施工部或环保施工管理部,也可在各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绿色施工管理班组。由于在项目中
5、主管安全的团队的职责与其相关度最高,因此可由他们兼任绿色施工管理职责。3.施工单位职责1、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2、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3、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4、施工单位应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5、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6、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
6、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7、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8、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3、 管理策划作为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应由项目绿色施工直接负责人负责编制与执行,由项目经理负责审批。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对内应该有指导项目绿色施工的作用,对外应该具有解释、宣传项目部在贯彻执行”四节一环保”工作上的努力与成果的作用。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要遵循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2)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7、。3) 绿色施工管理机构及其职责。4)现场环境管理计划。5)室内环境管理计划。6)节材、节能、节水、节地措施。7)职工培训计划。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如在项目施工方案选择中提出绿色施工的要求,对建筑材料和机具设备选用提出一定环保指标要求等,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8、。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现场环境管理计划和室内环境管理计划,是国内外绿色施工计划所共有的内容。现场环境管理计划中,正常情况下必须涵盖的内容包括:固体废弃物处理计划;施工现场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水污染防治计划等等。根据工程条件不同,国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的环境管理问题还包括:土方工程的环境保护;光污染防治;现场卫生管理;夜间施工管理等等。室内环境管理计划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光环境管理,包括自然采光系统和节能灯具的施工和管理;热环境管理,包括围护结构、空调设备的施工和管理;声环境管
9、理,包括隔音设施的施工和管理;空气质量管理,包括对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与监测。四、管理制度由于绿色涉及施工多个工种和部门,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部门应被赋予跨部门、跨工种的管理权,但同时要避免造成特权,因此,必须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各自的职责、权利范围等,并建立奖惩制度,以确保绿色施工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管。建立体现”四节一保”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机械管理制度、材料储存和使用制度、废弃物收集和再利用制度、有毒有害物管理制度及人员培训制度、检查和奖惩制度等。现场设立绿色施工的相关资料及设施,用于对绿色施工的宣传和教育,形成实行绿色施工的良好氛围,提高现场人员的绿色施工
10、意识。如在施工现场设立绿色施工的宣传牌,介绍绿色施工的意义、要求和操作方法等,并针对不同工种制定相应的学习资料,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培训可以借鉴安全培训的组织方式,采取进场前统一培训与施工过程定期组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相关职能部门对现场绿色施工制度、专项方案执行进行督促,实施过程跟踪。各个分部以及专项操作情况形成相应书面文件,便于以后检查评估并督促相应规定的执行。对相应人员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记录,并依此执行相应的奖惩制度,如根据完成情况的好坏分别进行奖励、教育培训、扣罚薪水等处理。五、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建筑施工对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扬尘、噪声、光污染
11、、水污染、周边环境改变以及大量建筑垃圾。绿色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尽量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落实环境保护措施,达到环境保护目标。1扬尘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不好,产生的悬浮颗粒是大气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所以,要着力做好扬尘控制措施,具体如下:1、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封闭严密措施;2、施工现场出口处应设置洗车槽以保证不污损道路;3、土方作业阶段,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洒水、围档、覆盖、清理积尘、高压喷雾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4、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
12、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5、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6、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7、构筑物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等综合降尘。选择
13、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2.噪声与振动控制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环境污染。振动可能会使某些建筑结构受到破坏,或通过传播而引起再次辐射噪声。为了减少建筑施工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要在施工场界对噪声实时监测与控制,保证现场噪声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 90)的规定或地方标准规定。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1.生产技术方面的噪声防治对策1、生产作业尽量向现场外部发展,减少现场施工作业地作业量或作业内容。对于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的机械加工及制作,可以在工厂、车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
14、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如推广商品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搅拌远离施工现场,减少该作业的噪声源。此外,如木材、钢筋及其它金属材料的加工等,也可以实现非现场作业。2、积极改进作业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如整体滑动模板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模板作业噪声发生量与强度。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等)可以设置作业棚,以减少强噪音的扩散。2.生产管理与法规方面的噪声防治对策1、对强噪声作业控制,调整作业时间,制定合理的作业时间带。在施工现场超出规定时间带作业的一般是连续搅拌混凝土,支模板,以及浇注混凝土等作业。这些噪音的产生在正常作
15、业中是避免不了的,而且这些噪音的强度非常大,都多多少少的超过国家规定的噪音排放标准,在夜间作业噪音又显得尤为突出,为了有效的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就应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当施工单位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晚问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在特殊情况下应该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另外,昼间可以将施工作业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中午避免进行高噪音的施工作业,当特殊情况下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事先应该与附近居民协商,并上报工地所在地的环保局和有关环保行政执法部门。2、减少人为噪音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
16、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为了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噪音情况,掌握噪声值,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用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施工场地噪声记录表,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力争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4、完善法规内容,建立明确的环境保护经济责任机制国家与有关部门应该加紧制定建筑施工公害防治方面的实施细则,使得施工中的有关各方有据可依,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在细则中应该明确,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费用承担责任方。同时对于积极执行噪声防治措施的单位应给与政策上的优惠,鼓励施
17、工作业无公害技术的采用与研究。5、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应该针对建筑施工作业的具体特点,在制定法规细则时,尽量做到详细、具体、目的性强,施工单位执行时不会有模糊不清的情形发生。6、加大环保观念的宣传与教育,加大在建筑业内外、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社会居民、执法人员与部门的环境保护意识。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城市良性生态环境。3.水污染控制与土壤保护一、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水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废水。治理水污染的措施主要有:1、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保证污水排放达标,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8、-1996)的要求。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2、沉淀物的清运处理需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执行。3、施工废水应采取措施处理后回用,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保护地下水环境。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二、土壤保护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
19、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4.光污染控制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
20、具体措施有:1、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大型照明灯须采用俯视角,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2、离居民区较近的施工地段,必要时在夜间施工可设密目网屏障遮挡光线。3、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六、节约资源与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建筑垃圾减量化与回收利用,提高效益,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1.减少材料的损耗采用科学严谨的材料预算方案,仔细的采购,合理的工程物资管理,充分利用以减少材料剩余率,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减少包装,完善操作工艺,大力推行一次装修到位,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一、节材措施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
21、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8、现场临时道路选线设计与永久道路相结合,尽量在永久道路位置布置施工临时道路,施工时的基层材料以永久道路标准施工,永久道路建设时只进行面层施工
22、,以后进行面层施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材料利用效率。9、临时房屋建筑在永久建筑基础之上,避免重复建设基础;此期工程与后期工程尽可能共用临时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和拆除。二、围护材料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
23、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三、周转材料1、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木工组长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大模与小模之间的配合,钢模与木模之间的衔接。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
24、竹胶板。4、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5、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6、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7、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2.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我国水资源紧缺,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部分地区供水管网老化,漏损严重,对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重视不够,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再生利用率仅为15.2%。在现场实践中,节水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25、方面:一、提高用水效率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安装计量装置和使用节水产品。上海建工集团项目部在员工宿舍安装水表达100%。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避免采用传统旋转式龙头;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控制最大出水量,杜绝浪费现象。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点位置对施工用水输送线路选择以及阀门预留位置进行设计;安排污水收集和处理设备布置场地;布置处理后再利用水体的输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
26、具的漏损,严格按相关工艺标准安装,并定期维护,避免管线渗漏,4、现场机具、设备、应保持干净整洁整体状态良好。5、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6、在施工与装饰阶段,按区域划分管理责任,实施配额供应,建立施工现场水资源消耗定额的考核奖惩机制,建立一整套施工现场节水标准及管理措施,努力克服施工过程粗放管理的问题。二、非传统水源利用非传统水源包括施工过程产生水体、雨水、河水、洗衣洗菜排水、管道冲洗排水等非市政水源以及处理后的再生水。1、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冲厕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
27、市政自来水。2、做到生活区用水的集中有效管理,雨水、污水、废水的分流排放,以及现场内雨水、可利用污水的循环利用。3、生活洗涤用水稍加处理,循环用于厕所冲排;4、大项的工程项目利用消防水池等坑池收集雨水,用于混凝土养护、现场绿地浇灌及喷洒路面,减少扬尘;5、混凝土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6、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三、节水措施1、工程用水1) 混凝土养护时在混凝土表面铺设草垫、覆膜,可以在水管的前面加上喷头进行淋浴,这样就可以减少水的用量和流失。2)砌体
28、材料需要提前浇水,浇水场地应硬化,防止水渗漏。3)水管应该经常维修,以防跑、冒、滴、漏浪费掉。4) 在搅拌机、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出的废水经二次或三次沉淀后,可二次使用或派作其他用场。2、生活用水1) 食堂洗菜水、淋浴间所用废水铺设管道流入厕所。2) 洗手、洗脸、刷牙时不要将龙头始终打开,应该间断性放水。四、用水安全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电能的节约利用施工现场能源结构包括:煤、天然气、液化气、电、汽油、柴油等。施工现场的能源管理能保证能源的利用达到最高程度、消耗降低至最低程度
29、,减少浪费,提高效益。施工中的节能分两个方面,一是降低能耗,二是提高用能效率。此外,使用可再生能源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降低能耗和提高用能效率方面,国内施工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节能措施1、做好节能规划,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制定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灯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利用声光传感器控制照明灯具,并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采用节电型的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施工机械及工地办公室的电器等闲置时关掉电源。3、在施
30、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
31、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施工临时设施充分采用自然采光与通风。5、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保温材料建设,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如夹芯彩钢板,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6、根据设备的推荐使用空间大小合理配置采暖、风扇规格数量,避免浪费;采用节能型产品,如变频技术空调,优先采用具有环保标志以及相应认证的产品;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7、针对现场的耗能设备建立节能使用制度,如离开办公室超过十分钟就要将灯具和采暖空调设备关闭,气温低于30高于18不能
32、启用空调,夏季空调设置温度不能低于26,冬季设置不能高于28等;8、现场安排专人负责照明灯的打开和熄灭,杜绝长明灯的发生;9、配电箱以及电路布设应充分考虑线路损耗,对线路进行优化,避免沿线损耗大。10、材料堆场以及加工厂尽可能布置在塔吊等垂直运输设备的作业范围内,并考虑靠近施工道路,减少场地内材料及构件的二次搬运。二、现场管理措施1、用电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有没有出现设备空运转、常明灯等浪费用电的现象。2、经常检查有没有人偷着使用电炉、热水器等大负荷电器设备。3、经常检查照明设施,看有没有人使用大灯泡,能使用节能灯的尽量使用节能灯。在施工现场楼梯间、走道采用声控节能灯。4、对浪费用
33、电的,一经查实要实行严厉的处罚。5、制定企业节约用电的措施,并张贴各用电处。三、再生资源的利用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对现场可以使用的绿色能源,如风能、地热、太阳能等进行可应用性评估,尽可能对可以采用的绿色能源进行利用,充分利用上述各种可再生能源。4.施工用地的节约和保护施工组织设计要以节约和保护临时施工用地为目标。明确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基础设施管线情况,注意保护场地内现存的文物、地方特色资源等。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求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平面布局合理、紧凑,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一、临时用地指标1、根据施工规模、员工人数、材
34、料设备需用加护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二、临时用地保护1、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
35、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三、施工总平面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4、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5、施工现场
36、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6、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5.建筑垃圾减量化建筑垃圾是指建(构)筑物在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减量化控制不好,不仅浪费资源,且会侵占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影响市容环境,造成安全隐患等环境危害性。施工现场的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其余建筑垃圾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并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对危险废弃物必须设置统一标识
37、分类存放,收集到一定量后,交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置。在绿色施工中应对建筑垃圾的产生、排放、收集、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并做到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每日均生产大量废物。大量未处理的垃圾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占用大量宝贵土地并污染环境。关于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我国政府提出要通过”三化”措施(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有:1、在建筑过程中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等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加固甚至重建工作。注意废料的直接再利用,例如碎砖、混凝土块等废
38、料经破碎后,可以代砂,直接在施工现场利用,减少需被转移的建筑垃圾产生量。同时,制定相关的建筑垃圾产出标准作为法律依据,使政府可以对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予以控制。2、垃圾封闭,对生产的垃圾尽可能通过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处理处置。3、对垃圾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严禁垃圾无序倾倒。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4、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环保型材料和设备,防止二次污染。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6.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可回收资源的利用是节约资源的主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可再生的或含有可再生成分的产品和材料,这有助于将可回
39、收部分从废弃物中分离出来,同时减少了原始材料的使用即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加大资源和材料的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如在施工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再回收或重复利用在拆除时得到的材料,这可减少施工中材料的消耗量或通过销售来增加企业的收入,也可降低企业运输或填埋垃圾的费用。施工现场产出的建筑垃圾应做好调查记录,包括种类、数量、产生原因、可再利用程度等,为减量化和再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运出场外的建
40、筑垃圾,对其进行分拣、集中,将其中可作为原材料再生利用的成分进行回收再利用。例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混凝土废料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这些需要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建筑建材行业等各部门共同努力,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创办建筑垃圾的加工企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再生材料产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逐步实施建筑垃圾经再加工后,作为建材产品的循环再利用。七、主要施工管理措施绿色施工之概念: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41、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绿色施工原则内容做到四节:一要节约土地,二要节能,三要节水,四要节材与资源利用。五个百分百: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硬化、裸露场地覆盖或绿化100%;建筑拆除工程降尘100%;沙土覆盖100%;进出车辆冲洗车轮100%;噪声和光污染控制100%。职业健康安全的主要内容: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卫生防疫。1资源节约1.1能源消耗(1)节能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节能意识。2)建立能源消耗台帐,制定节
42、能措施。3)施工过程中要制订节能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4)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指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节水、节电措施的实施,杜绝无谓的浪费。5)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转正常。6)临时设施用电设备要使用标有“CCC”标记的合格产品。7)施工条件允许,可利用建筑物的永久设施,如,围墙、水电设施等。(2)节能效果1)制订节能计划,采取控制手段(主要为用电)。2)施工现场用电计算应按实际用电负荷加系数的方法或按工程预算用负荷适当进行调整。3)办公和生活照明灯要采用先进的节能灯具,做到人离灯闭。电脑、打印设备等工作人员离开要随手关机,以
43、降低电消耗。4)对电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能措施。(3)能源优化1)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的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以清洁能源替代污染大的能源。2)施工现场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做临时设施。1.2材料与资源(1)材料选择1)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建筑材料采购要制订明确的环保材料采购条款,对材料供应单位进行审核、比较、挑选。计算本地化材料比例,择其大者实施。本地化材料比a = 生产于距离施工现场500km之间的施工材料用量(t)/施工材料总用量(t) *1002)采取措施使用符合对环境无害,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的绿色建材。3)严格控制临时设施用料,尽量利用旧料、现场
44、拆卸回收的材料。4)使用的模板、脚手板、安全网等周转材料要选择耐用,维护、拆卸方便,回收方便的材料。5)施工中购入的主材、辅材应符合设计对使用绿色材料的要求。材料的各项指标应达到现行国家绿色建材标准要求。6)装饰装修材料的购入,尽量选择经过法定检测单位认证的绿色材料,并应按照以下规范、规程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查:达到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要求;达到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l858018588200l要求;7)混凝土外加剂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和规程的要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程应符合当地技术要求;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l85882001要求;每方混
45、凝土总碱含量应符合当地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要求。(2)材料节约 1)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2)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3)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4)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5)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6)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7)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3)资源再利用1)对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对现有建筑、设施再利用的可能性和经济
46、性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工期,利用拟建道路和建筑物,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再利用率,节约材料与资源。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现有或拟建道路;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燃气、电信等市政设施;施工期间临建设施充分利用场地内现有建筑物或拟建建筑物的功能,或使用便于拆卸、可重复利用的材料。2)施工废弃物管理制定施工场地废弃物管理计划,对现场堆料场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和储存,并挂牌标明标识。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并设专人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对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废弃物,将
47、其直接再应用于施工过程中,或通过再生利用厂进行加工处理,再利用。施工废弃物回收比例评价计算公式:回收比例=施工废弃物实际回收量(t)/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废弃物总量(t)*100。(4)水资源保护1)水资源节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3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2)水资源利用对施工现场的污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居住区和建筑排水设置废水回收设施,用于绿地浇灌;施工过程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可结合实际情况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用,或通过采用可渗透的管材、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1.2环境影响1.2.1场地环境保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