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县:丰台区学校: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作者:田昆升 李艳红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研究报告2010年4月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研 究 报 告一、课题的提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时代在进步,教育手段也在与时俱进。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经历了很多过程(电化教育阶段暂且不谈)。以正投、计算机、实物
2、投影等多媒体组合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相对于幻灯片时代前进了一大步,可以说多媒体组合的进入为传统教学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当人们还在研究多媒体组合技术如何应用时,从互动角度出发,出现了电子白板,这对于尚未形成新方法的传统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冲击。然而它的出现并没有使信息技术放慢其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脚步。人们考虑到运用电子举手的防护四进行效果反馈,很快互动反馈教学系统Educlick、Powerclick和Paopaoclick相继出现,这对于尚未来得及革新的教学方法来说是再一次的冲击。我校在九五和十五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践研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信息
3、技术这一学习工具的使用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在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进行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解决运用新媒体的教学问题。而且在教学反馈方面,传统的教学只能做到模糊反馈,或用举手表达自己同意与否或对错,老师反馈上来的信息不但不准确而且还不及时(学生做题情况不能及时知道)。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使教学实现了指导的实效性。老师们也根据教学实践创造了一些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破十法一课中,教师利用购物付款的情
4、景,来进入新知的学习。题干:一个气球9元,小朋友的手里有一张10元和一张5元,他该怎样向售货员付钱呢?选项:给5元 给10元 给15元此问题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很感兴趣,同时也是学习破十法的重要的现实依据,学生的思维很快就可以指向计算的方法,正由于来自生活和教学的重点,使问题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又如:穷人一课在对桑娜抱回孩子后的一段心理描写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这里设计了学后按,在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品味后,通过辨析省略号的作用,帮助学生逐渐澄清桑娜的心理变化。在这里老师先后进行设问进行导读品味。之后让学生回忆一下文中的描写写出了桑娜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桑娜的心理活动
5、经历了这样的变化:1、 疑惑担心害怕自责决断2、 担心自责害怕疑惑决断3、 疑惑担心自责害怕决断经过这样的读书引导,使学生对于心理描写的手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点问题。通过这样对语言文字的指导,利用互动反馈问题的设计,在难点理解上进行分解指导,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其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教学方法不是从概念和理论中演绎出来的,而是经过教学实践逐步提炼产生的,是实践的产物。并且这些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我们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互动反馈技术的出现给我们现代化的课堂提出了很多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
6、很广。例如:原始教材使用的问题,教材呈现方式的问题,教学资源补充的问题,教学设计的诸多问题,互动方式与电子举手表决的统计问题,学生面对现代化的教学呈现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心理承受问题,教师教学方法的组合问题,课上教学目标呈现科学性的问题,以及后续的学校、家庭、学生、教师的关系问题,都是我们要研究的新问题。当今,任何一个门类的研究绝对不是孤立的研究,它的存在已经和周边的事物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研究往往是捆绑式的,连带式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必须具有宏观的思维,必须具有整体性。由此,我们从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入手,从实操层面反向推及到教学设计阶段、研究阶段、直到授课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7、所存在的一般规律,一切设计与研究的指向都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最大优化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优化。这是我们的一种创新,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我们在“九五”、“十五”期间研究出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扬弃。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所见到的成果中还没有成型的东西可以借鉴,我们的研究方向是领先的。在大的发展背景下,开展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课题的界定互动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传统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或大屏幕电视、实物展台、VCD/录音/录像/扩音等)技术、网络技术之上,支持开展互动教学的技术。信
8、息反馈技术:主要是在普通多媒体教室环境中,利用群组红外遥控技术和相关软件系统,教师和学生人手掌握一个设备,通过设备和系统与计算机相连接,广泛即时采集/收集、整理教学反馈信息,为教师提供各种教学过程中的统计和数据分析结果,辅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效用同时支持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教学方法:我国教学论专家对教学方法的界定如下:1.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
9、同活动的方法。”3.“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是指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运用,学习环境的改变,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新方法,新是相对于传统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媒体教学环境,新是基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之课题,就是研究在普通多媒体或网络教室环境下,加上具有信息反馈功能的软硬件教学平台,进一步整合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形成其特有的互动式课堂教学,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所提供的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数据,及时恰当的对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并为后面学习进程提供调整依据。
10、从而使一定数量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得以合理规划和科学落实,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学习状况,培养学习能力。三、理论依据1. 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目标教学理论是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来的。他认为,以分班教学为管理形式的班级中,以上的学生只要给以必要的时间和条件都能达标(除极少数因智力缺陷外),绝大部分差生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累积性误差造成的。克服累积性误差的有效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接收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缺陷,并以此调整教学行为,有针对性地及时予以矫正补救。因此,“反馈矫正”是目标化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
11、一个重要特征。2.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能动反应。一定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主体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从本质上说,智慧是一种高级的能动结构,是一系列不同层次的认识结构的发展和构造。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在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蕴涵着双向建构;环境信息内化以形成认知结构(内化建构);同时,己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运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外化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学习是一种认知结构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是一种真实环境的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角色。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
12、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
13、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3. 系统论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系统,我们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20世纪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早在80多年前创建的沃尔多夫学校就以“整体教育思想”著名世界。其教育目标陈述为:“培养能够赋予自己生活以意义的个体。”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在一套新的课程标准,一套以“整体提高学生素养”为精神编写的教材面前,如果我们教师不去革新自己的观念,不去积极行动,将是教育工作者
14、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遗憾。因此,我们不应当把我们的教学支解成一个个孤立的部分,而应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完整地来影响一个人。4. 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情况下,在全面考虑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过程(在最优化的范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来看最有效的作用。教学过程最优化也可以具体地理解为教师合理地选择能体现教学、教育和发展三者相结合的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在自身条件范围之内的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教育教学
15、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主要立足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过程的效率,努力做到付出最小的代价来取得相对最好的教育教学的效果。5.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由此可见,“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
16、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才有可能达到有效培养创新人材的目标,取得“整合”的实质性成效;否则将会迷失“整合”的方向,把一场深刻、复杂的教育改革(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变成简单、机械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操作。如果进行这样的整合,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由于“教无定法”,谁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包医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的课程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有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有:(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新型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整合”; (2)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相
17、结合”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要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方法开展“整合”课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的搜集与开发这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5)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探索能支持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及价值(一)内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按照所涉及教学阶段来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与课堂教学环节直接相关的“课内阶段”,另外两个是“课前”与“课后”阶段这二者也可合称为一个“课外阶段”。现在有许多被称作典型或示范的“整合课”,其实有不少是信息技术能力学习课,或者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这样的“整合课”
18、充其量只能说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一种浅层次整合,而决非深层次的整合。以系统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教材的自然单元为单位,开展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是本课题要面临的任务。(二)目标加强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形成不同课型课堂教学的课例,逐步完善校本化教育信息资源库。(三)价值1.理论价值目前教育技术学中涉及到的硬技术较多,教学方法在新媒体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至于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与创新,并上升为理论。2.实践意义(1)有助于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新媒体
19、的广泛应用。本课题着力解决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的软件、硬件以及相互间协调问题,为教师把新媒体运用于教育教学提供成功范例。(2)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本课题以学校校园网的发展为依托,以资源库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数字化为目标,鼓励教师参与研究,从技术手段层面上促进教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形成。(3)有助于开辟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师生发展的新途径。本课题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入手、从整体把握深入研究教材入手、从教育教学效果入手,以硬促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整合,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在田校长的带领下,我们的课题研究,诚聘了北
20、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教研室主任赵保和、北京电教馆馆长潘克明、丰台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主任丰台分院刘忠泽院长组成了我们的专家指导组。学校组建了由学校教科研处、班主任、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确立了分别指向数学教学、语文教学、英语教学等多个研究学科,认真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开展研究。课题负责人及实验参加者均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在教科研活动中,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态度认真,有实效。我们的课题研究被列为学校重点实验课题之一,因此在实验经费开支、人员组织、活动资料积累、时间、条件、设备及管理等方面均得到了保证。我们的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工作为主旋律,以行动研究法
21、和案例研究法为主要研究形式,辅之以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文献法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研究中我们根据课题方案和课改形势,始终把“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作为重点。以新课标和新课程实施的理念为指导,以课改教材使用为重点,将课堂作为研究的主阵地,使广大教师把课题实施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互动反馈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总结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6月2006年8月 本阶段利用文献学习、分析现状,理清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常见问题,确定课题选题方向,并制定出研究方案。组织完成教学前
22、测。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8年7月主要研究内容:(1) 讨论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教学功能,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2) 研究确定教材中适合使用互动反馈技术进行教学反馈的基本知识点(每学期开学前分学科进行)。(3) 设计确定的基本知识点在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4) 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与教学效果研究,积攒素材,进行案例分析。(5) 在新的知识点上再实践研究,突出教学方法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间的关系处理。积攒素材,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2006年主要工作:(1) 进行课题研究前期的理论学习和技术的培训。(2) 讨论以往的信息技术环境
23、下的课堂教学的优点与问题,制定研究方向。2007年主要工作:(1)梳理教材,确定实施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方案的设计。(2)2007年3、4月进行教学设计的实施,上好布点课。(3)研究总结此阶段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使用情况,挖掘好的教学方法使用的案例并进行分析。(4)白板和互动反馈系统的引入,使我们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首先通过资料汇编和讲座的形式,将白板、互动反馈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观点和行动研究的方法论与实践工作者达成共识。l 确定研究内容:主要研究互动技术的使用与教学策略的调整。l 确定研究年级:一年级为实验班年级、三年级为实验点年级。l 确定研究老师:以青年
24、骨干教师和具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的老师为主。l 技术培训:聘请松博公司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技术和教学理念上的培训。课题组成员通过学理论、听讲座、查阅资料,在专家引领下,逐步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主要概念及研究的理论依据:(5)以布点课的形式开展新媒体的教学实验,收取相关资料源、信息、记录实验过程。鼓励教师从白板、互动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互动技术促进教学评价的研究两个方面开展互动技术与课堂教学全方位结合,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行动研究。经历了以下阶段的研究:1、基本技术尝试使用阶段:制作课件和按点问题设计。2、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以教材的自然单元为单位,开展集体研究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体会问题
25、使用时机。3、个体备课研究:明确问题设计意图,预设反馈信息的使用,并注意策略调整。4、反馈信息预设与教学策略研究:注意反馈信息的使用。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方案在实验班实施研究,同时也做好了以下工作:(1)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的培训及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认识,明确研究的方向。(2)积极开展布点课研讨活动,在每位实验教师平时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各自准备好研究课1-2节,由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探讨。在实践中探索信息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过中的调控作用。(3)参加各种比赛锻炼教师队伍。(4)及时总结经验,写好课后反思。实验教师的论文、课、课件分别在市、区比赛中获奖,在一些刊物上发表。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
26、08年7月2008年12月这一阶段是整个课题研究的重点阶段。通过对教学片段的分析与反思,寻找不同教师、不同学生和不同教学内容之间,在教学内外条件和白板、互动技术手段上的共性,提炼出新的教学策略。并再次深入课堂教学,并通过理论专家与实践工作者的对话,验证教学策略在促进课堂教学上的指导性,反思理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理论体系的构建。对课题研究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准备鉴定、结题和验收。六、研究成果与结论(一)成果为了使信息技术摆脱其辅助地位,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必要工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我们提出了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
27、方法。单元整体教学是教研组以单元为教学研究单位,集教研组集体智慧,实施统一教学思路,又不限制教师个性发展的教师研究方式和教学方法。在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中,教师应着眼于总目标,从整体出发,把眼前所教的“这一课”放到一单元、一册书、一学年、一学段的具体要求上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科学的序列性。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一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围绕单元目标,进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高屋建瓴地把握教学基本框架,进行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设计。因而教材钻研、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课时安排等都从一个单元的整体来构想,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增强“整体意识”。它的要点是,
28、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设计单元中各课所承担的单元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并使之相互沟通,开拓视野;从各课特点出发,落实单元目标,并使之融会贯通,全面提升。单元整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大致有一下几方面:1、目标的整体性单元整体教学,把单元的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看成一个整体。单元有教学总目标,各课有教学分目标,分目标为总目标服务,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群,整个单元的教学都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这就克服了单课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知识的系统性单元整体教学对要传授的知识而言,在一个单元之内有整体的安排,通盘的考虑,知识传授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单元知识的教学是有条
29、理的,有系统的。3、训练的序列性在一个单元内,根据教学的整体目标,各种技能训练可以按照轻重缓急,分清先后顺序,每个单元有所侧重,每一课也有所侧重,井然有序,在单元内构成了序列。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可以针对单元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内容及时实施反馈与调控,以确保单元目标群的有效达成。同时,针对反馈检测的结果,我们也能反向推及到单元整体的设计、研究中,这对于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我们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了互动反馈技术条件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1.以完成单元重点目标为主的教学方法单元教学,教学目标明确,尤其
30、是单元所承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作为单元的重点目标,单元的重点目标在课时教学中往往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低年级的识字单元的教学中,记住字形是单元的一个重点目标。白板、互动反馈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老师原有的提问和检测方式,由原来的模糊提问,模糊做变为指向性明确的选择题式的提问,并在设计选项时更多地预设出学生答题情况的处理,使得教师更多地把关注点转到学习设计上。例如在漂亮的居民小区一课中对生字“区”的学习,“区”的笔顺是学生最容易错的地方。课上,老师先让学生对照笔顺跟随表进行了自学,之后老师出示了检测题目。反馈结果(如下图)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但对那7个选错的学生也要给予关
31、注,不能让他们在这个目标上出现漏洞。所以老师又在白板上进行了板书,利用白板的回放功能带着学生进行书空。这样对于这个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目标的处理,老师从学生的自学、反馈、辅导三次加以强调,白板笔顺的直观回放与学生书空和思维记忆达到了同步,扎扎实实地落实了这一重点目标。教学的重点目标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重点,应是思维提升的关键,我们一直很自然而习惯性地把教材中对学生后续学习有重要作用的知识内容当作教学重点,就是把学科知识体系中关键的重要的部分当作教学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重点不应仅仅定位在静态的学科知识上,还应定位在动态的思维碰撞与交锋上。而思维总是在面临问题时产生的,创新始于疑问。以问题为核
32、心,伴随着探索、研究,交流,引领学生的思维和多种外部操作活动,使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完成知识建构。例如:五年级数学正方体涂色问题的教学中,找出涂色小正方体个数和它所在位置之间的规律是单元教学的重点目标。学生在经历观察、想象、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中,课件的呈现与学生的思维恰当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找出涂色小正方体个数和它所在位置之间的规律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简要介绍两个环节:(1)课件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呈现思维过程。本课设计进入新授环节后,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一个正方体等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组织学生观察正方体切割成大小相等的小正
33、方体的过程,较好地帮助学生整理了思路,直观地呈现了学生思维的全过程。(2)课件的同步呈现帮助解开疑惑,经历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学生在头脑中整理自己所经历的过程,由自身经历向抽象思维过渡。肯定会有思维上的混乱、冲突,此时课件的演示验证,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在“混乱”与“冲突”中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找三面涂色的个数,再到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个数,最后找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无法直观地从立体图中观察得出,需要学生借助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最难的。这样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引导学生研究将正方体的棱长三等分时的情况。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电脑演示,初步感知涂色小正方体个数和它所
34、在位置之间关系后,让学生再去研究将棱长四等分、五等分时涂色小正方体个数和它所在位置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通过以下一组反馈题目将学生的思考得以澄清和验证: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1)顶点上(2)棱上(3)面上(4)中心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1) 顶点上(2) 棱上(3) 面上(4) 中心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1)顶点上(2)棱上(3)面上(4)中心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1)顶点上(2)棱上(3)面上(4)中心这样一组反馈题目,在教学重点处适时点拨,较好地帮助学生整理了思路,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前面几次的观察、实践、体验,学生有了推理、概括的依据,最后得出当正方
35、体棱长n等分时的一般规律。这个过程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抽象概括等活动中,经历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找出涂色小正方体个数和它所在位置之间的规律。这样,学生就能运用数学方法迅速而又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数学规律是可以通过大量的例证得出的,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的课堂上,课件中课件有层次、有梯度地呈现,承载了教师对于知识的理解,承载了学生对于知识建构的顺序。课件在课堂上的即时回放是教师对课堂的灵活驾驭。在这样的数字与画面的结合过程中牢固地建立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2.围绕单元主题优化教学程序的方法为了调动学生充分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师指导的针对性,我们运用
36、互动反馈信息技术,激活课堂,优化单元整体教学程序,切实提高教学实效,让学生学得轻松,收益更多。在此,以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谈我们运用互动反馈信息技术围绕单元主题优化教学程序的做法。在现阶段,我们学校使用的是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教材是以单元的形式编排的,在小学语文学科高年级教材中,每个单元基本由4 篇体裁相同的名家名作构成,其中两篇是精读课文,两篇是略读课文。课文之后还附有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每个单元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的方法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将一个单元中,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
37、识和分析、鉴赏、概括等能力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知识、拓展能力、陶冶情操。我们根据单元主题将本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单元整体预知阶段、单元整体教学阶段和单元整体检测阶段。(1)单元整体预知,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掌握学情。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有四篇课文,一篇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科普散文蝉;两篇略读课文漫谈沟通和与北极狼为友的科学家。本单元将继续引导学生学习给课文划分成几部分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受到科学和环境保护教育,了解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和蝉的知识。在进行单元教学之前,我们给足了时间,
38、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单元整体预习。预习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学为主,学生主动按照教师编写的提纲,学习本单元中新出现的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初步理解句子等;另一方面以实践活动为主,收集地球遭到破坏的资料、人们保护地球的做法,蝉和北极狼的相关资料,沟通的方法,说明文的方法等。综合实践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编写学习小报,以制作电子演示文稿等方式进行前期交流与课堂交流。之后,教师运用互动反馈信息技术进行了整体预习的考察,考察的题目涵盖了字、词、句、段等方面。关于生字的考察,形式与内容大致如下:题干:下面哪组词语完全正确的?1、遨游 璀璨 威协 难以置信2、喊叫 慷
39、慨 渺小 两败具伤3、错误 强硬 扁舟 慕名而来选项:1组 2组 3组关于词语的考察,形式大致如:题干:判断:“比邻而居”“比邻相守”“比肩而坐”这几个词语中,“比”的意思是一样的。选项:正确 错误关于句子的考察,形式与内容大致如:题干:“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选项:数字说明 打比方说明 数字说明、打比方说明关于段落的考察,形式与内容大致如:题干:只有一个地球从( )个方面进行介绍。选项:1 2 3 4这节对整体预知的检测课就像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指路课”,是一个单元的起始课。利用运用互动反馈信息技术,教师对
40、本单元中的大量生字词语的字形、读音、词语理解、说明方法的里了解和掌握进行考察,及时地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反馈数据可以得知哪个学生的哪个知识点存在问题,更易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互动式反馈教学系统使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不能人云亦云,反之的是使他们在具体的操作中独立思考,消除了学生对课堂测试的恐惧心理和回答问题时的害羞心理。(2)单元整体教学,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实效。 我们根据单元中安排和课文承担的单元目标情况,将单元中的课文分为“实战课”、“巩固课”和“迁移课”。l “实战课”上的投石问路在这个单元中,第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是开篇,教学中我们把它当作一节“
41、实战课”。由于是说明文,由于学生在四年级时对说明文稍有接触,懂得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说明方法,我们把本课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举例说明、假设说明和引用说明这几个说明方法的学习与指导上。因为精讲课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整个单元的教学质量。为了把精讲课上好,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重点解决两个问题:1、学生尝试运用预习中得到的知识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2、教师帮助学生揭示说明方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这两个问题不是孤立的,它穿插在所有讲读课中,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在介绍引用说
42、明这个说明方法的时候,教师没有直接然后重点直击,而是巧妙地运用互动反馈信息技术投石问路,抛出这样一个按点选择:题干:“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事又太容易被破坏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上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项:比较说明 举例说明 打比方说明 以上说法都不对 之后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向学生介绍引用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再进行二次选择,二次选择的题目是这样的:题干:“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事又太容易被破坏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上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项:比较说明 举例说明 打比方说明 引用说明二次选择收到的效果极好(两次选择的数据见下
43、面表格)。这样,互动反馈真正落到实处,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数据统计:五一班五二班五三班五四班五五班五六班第一次选择(正确率)8人,20.5%14人,33.3%17人,45.9%18人,45%7人放弃,16人,50%19人,47.5%第二次选择(正确率)37人,94.9%40人,95.2%36人,97.3%38人,95%36人,94.7%40人,100%应该注意到的是,这个二次选择不是单单地把原题纹丝不动地进行了选择,而是加以改动,它需要引起学生真正思考,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考察中,它反映了学生的理解情况,它也反映出教师讲解的真正效果。l “巩固课”上的精彩生成这个单元
44、中的第二篇课文是蝉,这篇科普散文运用拟人的写法把蝉喜爱音乐、没有听觉两个特点具体地描写了出来,语言形象生动、客观严谨是其最大的特点。这节课需要继续学习、巩固说明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品析句子,体会拟人句表达的感情和表达的好处,这是教师需要很好的解决的问题。因为日常学习中,学生体会这种带有修辞方法的句子时,总是很干瘪地用“形象生动”来表述,而不能够深入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教师出示了按点,题目是题干:“我通常都看见它们扒在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这句话中拟人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选项: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传神、感人。写出了蝉饮水
45、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把蝉真正当成了自己的邻居、朋友,表达了对蝉的喜爱之情。以上两个选项都正确。 课堂反馈统计数据: 选择1:错误12人,占28%选择2:错误1人,占2%选择3:正确29人,占69%鉴于这样的结果,教师请选择正确的学生谈出选择的理由,之后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选项1与选项2的不同之处,指导学生理解:选项1讲的是拟人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选项2是针对这句话使用拟人写法的好处,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告诉学生:我们今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正确的方法是把选项1与选项2的结合起来,使问题回答的完整、正确。之后请选择错误的同学针对这句话再次谈谈自己的理解,就把刚刚学到的品析句子的方
46、法落到了实处。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地设计了问题,合理地运用互动反馈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源于教师的讲解,更有伙伴的分析,自己的感悟与重新认识。l “迁移课”上的综合评价这个单元中的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把它定位为“迁移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分析问题的方法,把它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手段,然后独自去解决课文的学习,教师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最后,教师把本单元的知识与本课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每个问题设定一定的分数,学生在选择回答问题的同时就得到了自己的分数,这个分数也就是老师给予该生的课堂评价。如:题干:判断:下面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选项:1、只有一个地球漫谈沟通向我们说明
47、了一些道理,而蝉则向我们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蝉和漫谈沟通都采用了“概括具体”的说明顺序。又如:题干:判断: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选项: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感人,蝉一文语言平实自然。2、只有一个地球漫谈沟通 蝉这三篇文章中都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这样的题目把整个单元的内容结合到了一起,考察学生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特点的感悟,对说明顺序的认识等等,使互动反馈信息技术与单元整体教学很好地整合在了一起。因为学生的选择决定了自己的成绩,因为教师依托了具有实效性的评价工具,而且实施过程是科学的、有效的和公平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互动反馈信息技术和学生进行互动,给予学生评价,既客观又公正。(3)单元整体检测,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调整复习方向这个单元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选取一篇同样类型的说明文,对说明文说明的内容、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以及语言表达特点等进行按点的设计,之后对学生进行检测,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师教给的学习说明文的方法。根据考查的结果,教师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