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竞赛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1981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竞赛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竞赛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竞赛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竞赛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竞赛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竞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竞赛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竞赛方案一、大赛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全省本科高校教育信息技术相关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师范生就业竞争力,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举办本次大赛,进一步强化和促进我省师范本科高校之间的学习、交流、研讨,提升本科高校师范生培养能力。二、大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承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2、省本科高校教育技术指导委员会技术支持: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一)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组织委员会(下文简称“组委会”)主任:叶欣、张学波成员(以姓氏笔画排序):王丹丹、田俊、冯彪、朱莹、沈泳芳、陈苑玲、赵飞盈三、参赛对象与名额分配(一)参赛对象全省本科高校2019级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类相关师范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二)名额分配1 .网络评审名额各参赛院校根据组委会规定的参赛要求自行组织初赛,确定本单位参与网络评审的选手,原则上每校不超过10人,其中小初组选手占比70%,高中组选手占比30%。2 .决赛名额决赛人数不超过网络评审人数50%o决赛入围选手学段分布比

3、例小初组占比70%,高中组选手占比30%,具体分配规则如下:(1)若各组(小初组、高中组)网络评审排名前40%的选手覆盖所有参赛高校,则取各组网络评审成绩排名前40%的选手进入决赛。(2)若有参赛院校的选手均未进入各组(小初组、高中组)网络评审排名前40%,则取各组网络评审成绩排名前40%的选手及该参赛院校网络评审成绩第一名的选手进入决赛。四、竞赛组织实施竞赛分为初赛、网络评审、决赛三个阶段,其中:初赛由各参赛院校自行组织,网络评审与现场决赛由组委会统一组织。(一)初赛各参赛院校根据组委会规定的参赛要求自行组织初赛,确定本单位参与网络评审的选手名单报组委会,并组织选手在大赛官方平台注册报名、提

4、交参赛材料。(二)网络评审网络评审采用匿名评审制,参赛选手需根据组委会规定的参赛主题范围,自主选择授课内容,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参赛材料上传至大赛官方平台,参赛材料将由省外专家评阅打分。评审结束,将依据评审结果及组委会规定的决赛名额,公布入围决赛选手的名单。1.报名方式及时间所有参加网络评审的选手需于7月16日前登录大赛官方平台(网址:)注册报名,并于7月31日前在大赛官方平台提交参赛材料。各参赛院校将纸质版附件1大赛报名表、附件3网络评审评委推荐表于7月16日前按规定快递至组委会: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陈苑玲,并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纸质版材料递交至组委会时

5、间以收件日为准,逾期将取消参赛资格。3 .参赛主题范围小初组自行选择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年级、教材版本自定)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授课;高中组自行选择粤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信息技术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授课。4 .需提交的参赛材料参赛选手提交的资料包括教学设计、模拟授课视频、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测评练习(可选)等。教学设计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一经发现,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选手的参赛资格。由于大赛采用匿名评审制,提交的所有材料中不得出现或透露本人、指导教师及其学校身份信息,违者取消比赛资格。选手提交的材料应符合以下相关要求:(1)教学设计文档电子版,内容为与模拟授课一致的教学设计,需写清

6、教材模块的来源,字数不限,可附图、表、资料等,用PDF格式提交。(2)模拟授课视频,原则上小初组不超过15分钟,高中组不超过20分钟,用MP4格式提交。要求一镜到底,避免剪辑及选手画面与PPT画面切换。(3)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需提交源文件和脱离运行环境的打包文件电子版,音频资料请提供MP3格式,视频资料请提供MP4格式。5 .评审规则网络评审采用匿名评审制,选手提交参赛材料至大赛官方平台,每份参赛材料由三位省外专家进行评审打分,取平均成绩,保证评审相对客观公正。(三)决赛决赛采用现场抽题比赛的方式进行,包括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说课、模拟授课、现场问答4个环节。其中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2小时,说课

7、3分钟,模拟授课小初组12分钟、高中组20分钟,现场问答5分钟。由评委7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打分相加后作为参赛选手的最终得分,依据参赛选手最终得分,确定参赛选手获奖等次。1 .报名方式及时间各参赛院校将附件2带队老师和指导教师信息表、附件3决赛评审评委推荐表于9月20日前按规定快递至组委会: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陈苑玲,并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纸质版材料递交至组委会时间以收件日为准,逾期将取消参赛资格。2 .命题范围(1)模拟授课范围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2020

8、年修订),规定决赛模拟授课范围如下:学段决赛比赛内容范围教材版本小学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自备教材,版本不限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初中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网络的基本概念。(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4)电子邮件的使用。(5)网页制作。自备教材,版本不限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4)计算机安全。(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6)

9、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高中必修课程模块1:数据与计算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1、必修2(2)现场问答范围现场问答分为抽题回答和评委自由问答两个环节。抽题回答范围: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模拟授课、说课、学科理论(包括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素养、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基本理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与教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等方面)。评委自由问答无范围,由评委自行决定。3 .竞赛内容(1)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根据题库随机抽取的模拟授课内容,选手自主进行教学准备(在特定教室,提供网络,但禁止使用、微信、邮件等通讯工具或云盘等网络存储

10、空间与外界沟通),完成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限时2小时。完成后,拷到相应U盘中。(2)说课说课限时3分钟。说课还剩1分钟时举牌提示一次,结束时铃声提示两次,超时扣分。(3)模拟授课模拟授课小初组限时12分钟、高中组限时20分钟。模拟授课还剩1分钟时举牌提示一次,结束时铃声提示两次,超时扣分。(4)现场问答现场问答包括抽题回答1题和评委自由问答1题,听题后选手立即回答,没有准备时间,此环节限时5分钟。现场问答还剩1分钟时举牌提示一次,结束时铃声提示两次,超时扣分。4 .竞赛规则(1)抽签规则按报到的先后抽签取得比赛顺序号,工作人员登记顺序号并由选手本人签字后,方可下发顺序号牌。(2)计时规则说课W

11、3分钟,超时扣分;模拟授课小初组W12分钟、高中组W20分钟,超时扣分;现场问答W5分钟,超时扣分。(3)计分规则现场决赛满分为100分,其中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占比25%,说课占比15册模拟授课占比50%,现场问答占比10%,初赛及网络评审的分数不计入。评委7人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打分相加后作为选手的最终得分。比赛结束后,对选手最终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若有选手最终得分相同,将按照模拟授课、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说课、现场问答的顺序对其单项得分进行排序,计算选手的得分次位。在上述顺序全部比较完后仍然无法排定先后的情况下,由7位评委进行投票,直到排出名次。5 .其他细则(1)

12、现场参赛要求选手携带学生证、身份证原件、顺序号牌参赛,以备核查;组委会提供模拟学生。注意:课件资料、说课、授课和回答问题环节均不能出现学校、选手和指导教师姓名,如果出现,取消比赛资格。(2)比赛场内人员要求除评委、监督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员不可进入现场旁听,避免对参赛选手造成干扰;参赛选手和模拟学生比赛期间由工作人员指引进入赛场,赛后即离场;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进入现场。现场将提供直播通道,指导老师、其余人员可在指定课室观看现场直播。注意:进场后参赛选手只能与模拟学生进行正常交互,其余时间不要说话和发出其它任何声响。(3)比赛衔接要求参赛选手应在自己顺序号的前一位选手入场后在比赛室门口等候;

13、工作人员叫顺序号3次无人应答,将按弃权处理。(4)保密要求比赛期间,评委、监督员和工作人员均不可透露参赛选手个人信息、参赛内容;严禁评委与参赛人员私下接触,以免影响赛事公平公正。五、竞赛设奖大赛设选手奖、优秀指导教师奖。选手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是否设立和颁发由通知确定)。其中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15%,三等奖占比25%。优秀指导教师奖由一等奖获选手的指导教师获得(多位老师指导同一名学生获奖,只发给第一位老师)。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由省教育厅颁发获奖证书。六、比赛时间与地点(一)决赛时间2022年10月22-23日(二)决赛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七、大

14、赛评委会和监督员构成及产生方式(一)评委会评委会由7人组成,其中1人为省外高校知名学科专家(正高),3人为省内非本高校知名学科专家(副高及以上),1人为省内本高校知名学科专家(副高及以上),2人为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相关一线中小学教师(高级及以上),其中省内专家及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相关一线教师从大赛专家库中抽取;评委组组长由7位评委内部自行推选,监督员监督。(二)监督仲裁组受理参赛单位或选手仲裁申请并给予仲裁,负责竞赛评委的抽取,负责处理竞赛异议申诉,对比赛实施过程及其公平公正性进行监督等。八、大赛条件保障承办方将组织人力、物力,确保比赛顺利有序进行,具体的保障措施如下:(一)制度保障承办方

15、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详细的竞赛计划、流程和规则,为大赛提供各方面的制度保障。(二)组织保障承办方成立组织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大赛,为大赛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承办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工协作,保证大赛顺利进行。(三)比赛场地、设施保障承办方比赛场地、设施齐全,保障有力,能一次性提供能容纳多人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录播室作为比赛场地,能一次性容纳多个组别同时展开比赛。(四)比赛资源保障此次大赛提供“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供广大参赛选手免费使用,该平台内含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数字教材及配套资源,欢迎广大参赛选手下载安装使用,登录账号为参赛选手的身份证号码,

16、初始密码为A2021bo登录账号将在参赛选手递交报名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由技术支持单位开通。平台客户端下载链接:平台客服热线:400-885-0101九、惩罚措施1 .网络评审提交的所有材料中不得出现或透露本人、指导教师及其学校身份信息,违者取消比赛资格。2 .决赛课件资料、说课、授课和回答问题环节均不能出现学校、选手和指导教师姓名,违者取消比赛资格。3 .教学设计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不得直接下载网络上归属他人的课件直接用来参赛授课,一经发现,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选手的参赛资格。4 .参赛选手应在自己顺序号的前一位选手入场后在比赛室门口等候;工作人员叫顺序号3次无人应答,将按弃权处理。5 .若参赛

17、选手存在身份造假、专业不符等情况,一经核实,取消该参赛选手比赛资格。十、大赛联系方式大赛联系人:陈苑玲,电话:沈泳芳,电话:赵飞盈,电话:大赛联系群(群):大赛官方邮箱:大赛官方平台网站:十一、本方案未尽事宜,由本学科组委会统一解释。十二、如遇疫情影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调整安排。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组委会二。二二年六月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网络评审报名表参赛学校(教务处盖章):学科组:-教育信息技术组带队教师姓名联系电话E-mai1.通讯地址选手姓名(按初赛排序)年级及专业身份证号码性别组别联系电话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材版本备注:1.请于报名截

18、止日之前向组委会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报名资料;2 .组别分为小初组和南中组,原则上不超过10人,其中小初组占比70%,商中组占比30%;3 .教材版本:小初组为任一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商中组为面向新课标的导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带队老师、指导教师信息表带队老师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联系方式职称备注指导教师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联系方式职称备注参赛学校(教务处盖章):学科组:.教育信息技术组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评委推荐表参赛学校(教务处盖章):学科组:一教育信息技术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联系电话邮箱身份证号建设银行账号(本人)123备

19、注:1.每个参赛高校原则上可推荐1-3名本学科评委,作为大赛教育信息技术组学科专家库成员;原则上要求高校学科专家需要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学科相关一线教师需要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且能按时参加比赛的评审工作;2.本表于报名时连同报名表提交给组委会,要求提交纸质文档(盖章)和电子文档(扫描件)。附件4:评分标准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组决赛参考评审指标(小初组)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25分)教学内容(10)教学内容表述准确规范;教学内容逻辑合理,层次性强。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恰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策略灵活

20、,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技术应用(5)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用方便;界面导航清晰,交互性强,具有较高艺术性;综合使用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微视频、交互平台、教学软件等。模拟授课(50分)仪表仪态(5)形象端庄,服饰得体;教态自然,精神饱满。语言表达(10)普通话标准,表达清晰流畅:语言得当,无科学错误;语言表达节奏感强,肢体语言恰当。授课过程(15)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符合新课标要求;准确把握题目要点,教学内容合理,难度适宜,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授课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教学方法得当,能引导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善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辅助教师教学,

21、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互动(15)合理设置问题,注重师生、生生互动,体现教学的生成性;能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时间把握(5)准确把握授课时间,无明显时间误差。说课(15分)说课(15)对教学设计理念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详细阐释,思路清晰,表达清楚,富有特色。现场问答(10分)问答准确性(5)准确把握评委问题,回答得当,体现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回答逻辑性(5)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组决赛参考评审指标(高中组)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25分)教学内容(10)教学内容表述准确规范;教学内容逻辑合理,层次性强

22、。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恰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策略灵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技术应用(5)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用方便;界面导航清晰,交互性强,具有较高艺术性;综合使用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微视频、交互平台、教学软件等模拟授课(50分)仪表仪态(5)形象端庄,服饰得体;教态自然,精神饱满。语言表达(10)普通话标准,表达清晰流畅;语言得当,无科学错误:语言表达节奏感强,肢体语言恰当。授课过程(15)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符合新课标要求;准确把握题目要点,教学内容合理,难度适宜,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授课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教

23、学方法得当,能引导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积极探索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善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辅助教师教学,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互动(15)合理设置问题,注重师生、生生互动,体现教学的生成性;能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时间把握(5)准确把握授课时间,无明显时间误差。说课(15分)说课(15)对教学设计理念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详细阐释,思路清晰,表达清楚,富有特色。现场问答(10分)回答准确性(5)准确把握评委问题,回答得当,体现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回答逻辑性(5)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广东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评委库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