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及整合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373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及整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及整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及整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及整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及整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及整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及整合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益与整合2010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赵才欣,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主要议题,强调在过程中学习,正在带动整个世界教育的全面改革。 英国、法国、瑞典、墨西哥、西班牙等许多国家都在全面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制定本国的“以探究为中心”的教育纲要和课程。,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 核心,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国外校内外教育整合的案例,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国外校内外教育整合的案例,以自然的步骤认识自然:,约瑟夫 克奈尔 JosephCornel,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国外校内外教育整合的案例,“Meet a Tree”游戏,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新课程的时代

2、特点,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新课程的时代特点,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新课程的理念发展,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上海新课程的理念发展,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新课程的理念发展,为了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新课程的理念发展,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新课程的理念发展,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场所必须改进运行模式,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场所必须改进运行模式,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支持学生发展与新课程实施,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支持学校教育各

3、地经验,北京市从2008年秋开始,在新学年第一天正式启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全市100多万中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免费或优惠走进博物馆、展览馆、剧院、科技馆,体验社会实践。浙江省组织了对各地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情况的大调研,全面了解和分析全省教育系统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困难,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支持学校教育各地经验,哪些资源? 社区资源,名人资源,网络资源,文化资源(博物馆、少年艺校、文化宫、体育馆、游泳馆、饮食文化、茶文化等),地域资源(名胜古迹、山川河流、生态园、植物园、动物园、气象台等);专家资源(艺术家、运动员、手艺人等);组织资源(共青团、文

4、明办、企业农林场、民间团体等);其他。 哪些方式? 小课题研究;户外体验;实地考察;学生自己管理研究项目;请专家和行家来学校开展教学和教育活动;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以科普教育基地与新课程衔接为例,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1. 实践基础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项目宗旨,根据国家科学素质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精神,改变学校科技教育过分强调分科教学、缺乏全面完整的科学技术素质培养,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结构。培养学生科学技术学习过程方法与社会科技资源紧密联系的学习

5、习惯,丰富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经历,加强对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培养。,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2. 充分开发和利用上海深厚的科技教育资源,发挥对广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特殊功能。,促进上海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多元化、层次化和网格化建设,并增强其对青少年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互动性与教育性。探索和建立科学技术普及教育领域社会资源和学校课程资源的整合机制,使各科普教育基地成为本市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科技活动、进行社会实践的最好场所之一。,项目宗旨,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3. 为实践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奠定新基础。,项目

6、宗旨,为新课程实践“拓展学习时空,完善学习方式”的理念,为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增强更加坚实的操作力,引导学校和教师改革课程实施形态,重视课程实施过程对学习情景创设意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在真实情景中体验知识生成与应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进行“问题化”、“结构化”的处理与认识能力,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任务。,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我们可以预见 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使上海中小学课程实施体系产生质性转变:学生联系科学情景开展探究活动的理念有极大提升,对实践体验、方法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增添了全新渠道。,教学目标,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

7、识,使小学生 初步了解学校附近科普教育的场馆分布,对若干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结构和特色有一定了解; 具有在教师指导下解释与整理科普基地中相关科技知识问题的基本技能; 知道在课堂教学时应该联系基地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开展学习,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目标,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使小学生 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学习内容具有兴趣和好奇心,对科普教育基地有关知识内容敢于提出认为需要探究的问题; 并乐于和同伴一起参与在科普教育基地中进行的探究实践活动; 在教师组织下,能够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倾听他人意见、交流自己的认识。,教学目标,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

8、,使初中学生 了解本市和附近社区主要的科普教育场馆,能说出考察过的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结构和内容特色; 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的练习,具有解决一些科技知识问题的基础能力; 能根据一定的要求联系基地相关知识解释或拓展课堂教学有关学科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使初中学生 能发展对科普教育基地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识, 能关注科普教育基地的情景变化,乐于提出问题并进行实践探究; 能积极参与在科普教育基地中组织的合作学习活动,并注意了解他人的意见、发表个人见解,投入有主题的交流活动。,教学目标,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

9、,使高中学生 对本市主要科普教育基地的场馆分布、资源结构和项目特色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不同科普教育基地的环境条件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 能主动联系一些基地中的情景与知识在课堂中开展相关学习,并能简要地解释一些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目标,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使高中学生 能选择科普教育基地的相关资源主动开展学习,并促进自己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乐于和同伴一起在科普教育基地中寻找一些问题,并参与实践探究活动; 能对在科普教育基地的探究活动进行必要反思,主动提升自己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1.

10、优化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结构和形态,增强其教育性。,主要任务,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使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素质有明显提升;增强场馆内容的情景化和互动性,与课程实施要求相整合,完善基地的资源结构,提高资源的教育价值。,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2. 新课程新教材有机整合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增强其开放性 。,主要任务,结合不同学科教材实际,明确结合点如何体现在课本正文之中?如何体现在学习练习或作业设计之中?如何体现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之中?在形式、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3. 编制各科普教育基地教学活动“纲要”,增强其操作

11、性 。,主要任务,明确资源利用的具体目标与要求;指明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科普教育基地结合不同资源进行实践学习的具体目标、内容、方式和要求;设计具体的活动项目和学生“作业单”,指引实践活动的开展;明确教师指导、资源配套、活动开展等方面的策略思路。,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海实践探索中的若干认识,4. 建立中小学课程改革利用科普教育基地的机制,增强其制度性 。,主要任务,如经济上的“杠杆机制” 管理上的“互动机制”实施中的“安全机制” 评价上的“激励机制”明确职责与任务,做到按照制度,行为到位,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

12、校课程初步尝试,基本环节与流程,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基本结构要求,资源介绍,实施要求,教学目标,其他建议,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资源介绍(分析),位置、规模,结构、特色,经验、资料,上海邮政博物馆,座落在北苏州路250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邮政大楼内,面积8000平方米。上海邮政博物馆分“起源与发展”、“网络与科技”、“业务与文化”、“邮票与集邮”四大展区展示了邮政的历史、邮政网络与各类邮政工具、邮政业务分类、邮票等邮政知识,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

13、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基本学习目标,着眼学生在科普教育基地活动的预期收获,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项目活动设计,邮史项目一:中国古代通讯的起源与发展邮编项目一:一封信的历程邮路项目二:“中国邮路问题”对抗赛 邮票项目二:邮票中的文化,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作业示例“邮史系列”(案例),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作业示例“邮编系列”(案例),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作业示例“邮路系列”(案例),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

14、程初步尝试,作业示例“邮票系列”(案例),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课程初步尝试,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东方绿舟”,定向越野,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你在参观江南造船博物馆的第二展馆时,可别忘了仔细观察一下打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水下长城”,保卫万里海疆、捍卫领土完整的重要军事舰艇潜艇的模型;也别忘了去展馆的潜艇模拟机舱体验一下指挥舱的实景操作。请你看看想想,回答下列小问题。,江南造

15、船博物馆,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看了蒸汽机机车的运动原理后,你能画出它的工作原理图吗?,铁路运输的动力系统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已不能简单地以机车来概括。你能说说以上这些新的机车驱动方式吗?请记录你的认识。,上海铁路博物馆,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潜艇艇员脱险试验舱活动项目,潜艇的动力是什么?有哪些动力?请将你知道的潜艇,根据动力不同,填写在下表中:,上海航海博物馆,触摸观察闪光信号灯,继续观察将之放入海水之的现象(高中生知道其闪光的原理)初中学生动手实验:怎样快速逃生高中学生分批进入鱼雷发射管,体验脱险,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

16、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慧眼辨虫”,上海昆虫博物馆,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上海天文博物馆及周边环境示意图,1、找一找:照片上的物体在博物馆的什么地方?如果你们找到了,告诉其他组的同学。 2、知道它叫什么吗? 漏刻 日晷 水运仪象台 浑象仪 3、这是用来测定什么的仪器? 月亮 太阳 星座 时间,上海天文博物馆,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上海眼镜博物馆,这是一个人眼的解剖模型,可以帮助大家了解眼睛的结构,只要按文字牌操作,可以看到屏幕上出现角膜、结膜、晶状体、虹膜、瞳孔、巩膜、视网膜、黄斑、睫状体、玻璃体等

17、相关内容。,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各国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探索过各种不同的发电技术,根据风力发电装置,可以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根据叶片的数量可以分为多叶片、三叶片、双叶片等;根据风力切入的位置不同分为上风向和下风向。 请根据风力发电的相关原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有创意的风力发电设计图,上海风电科普馆,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生态道路,前卫沼气站,生态农业科普基地,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青少年科技探索馆,请你进入“声音变频装置”,戴上耳机后对着话筒说话,利用装置中的录音机录下自己的

18、声音,然后通过展台上的按钮来改变被录下的声音的频率。试听这些录音并比较不同频率时的效果。,请你当一回临时的“发电工”,体验一下踏动装置的发电过程,比比谁的“发电量”多,看看你能带动多少“电器”同时运转? 想一想,带动“电器”动作数目的多少与什么有关?说一说,你还知道一些其他形式的“能”吗?,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尝试,上海地震科普馆,对照地震仪结构示意图,小组成员议一议维歇尔特地震仪结构组成,它是如何记录地震波的?,这里有一台模拟测震仪,通过仪器可以感知地面的震动,并迅速测算出地震对当地的破坏程度。让我们来制造一次小地震,看看我们的破坏力有多大吧。请你在距离仪器

19、远近不同的三个位置上跳一跳,观察仪器显示的地震烈度分别是多少?,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基地和学校教育结对式衔接,要建设学校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资源的协同性组织 学校教育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必须有专门的组织保障。在市、区县两级政府领导下,教育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有一定责任人组成领导小组,两者相应部门的专门人士组成工作小组。在工作小组的统筹下,组织学校与有关校外教育的场所结对,这种跨行的协同性组织是推进本项工作的必需。,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基地和学校教育结对式衔接,建立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资源相关机构与人员定期例会制度 与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利用项目相关的领导与工作协同组织人员必须有

20、定期例会沟通制度。其中包括上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以及具体学校与校外教育基地的协调小组等不同级别的例会,有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的制度性要求,确保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讲究实效,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基地和学校教育结对式衔接,要深入分析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特点,促进其为“我”所用,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基地和学校教育结对式衔接,要深刻认识科普教育基地的潜在价值,明确资源开发的思路,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评价的基本要求,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评价的指标体系,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评价的指标体系,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评价的指标体系,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评价的指标体系,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评价的价值开发,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欢迎批评谢 谢!,联系方式E-mail:zcx_,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