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5681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性肺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病毒性肺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病毒性肺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病毒性肺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病毒性肺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性肺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肺炎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道病毒,目录,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病毒性肺炎总论不同病毒性肺炎的治疗,2016年中国成人CAP指南,2016年成人CAP指南的提示,2016年成人CAP指南的提示,目录,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病毒性肺炎总论不同病毒性肺炎的治疗,病毒性肺炎病理,病毒侵入细支气管上皮细支气管炎波及肺间质与肺泡肺炎。气道上皮广泛受损,粘膜发生溃疡气道防御功能降低易招致细菌感染。,单纯病毒性肺炎:多为间 质性肺炎 肺泡间隔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散距离加宽。,关于抗病毒药物,均是病毒抑制剂不能直接杀灭病毒,否则将损伤宿主细胞作用是抑制病毒繁殖,使宿主的免疫系统能抵御病毒的侵袭,修复被损伤

2、的组织多数抗病毒药物对宿主细胞也有毒性,目录,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病毒性肺炎总论不同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体。 甲(A): 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1918-1919年期间的大流行全球有2000万人死于流感 ); 乙(B): 对人类致病性较低; 丙(C): 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结构,核衣壳 核酸:分节段的 ssRNA。 核蛋白(nucleoprotein,NP):螺旋对称,无感染性,抗原结构稳 定 ,有型特异性。 RNA多聚酶:三种蛋白质PA、PB1、PB2组成。

3、 包膜 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MP):稳定,有型特异性。 脂蛋白(Lipoprotein,LP):来源于宿主细胞膜 功能:维持病毒的外形与完整性 刺突 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抗原结构易改变。是甲 型流 感病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抗原性也很不稳定,易 发生变异。,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即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种发生变异,与前次流行株抗原相异,形成新亚型。,致病

4、性,有季节性、地区性甲型易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常造成局部爆发流行 丙型只侵犯婴幼儿,很少流行,流感病毒一般只引起表面感染,不引起病毒血症。症状出现1-2 天内呼吸道排出病毒量较多,以后减少。无并发症患者发病后第3-4d就开始恢复;如有并发症,则恢复期延长。 传染性强并可迅速蔓延,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死亡通常由细菌性并发感染所致,如流感嗜血杆菌等。Seyes综合症:儿童常见的并发症,急性脑病,肝脂肪变性,死亡率10-40%。认为与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有关,故儿童流感时不宜用阿司匹林类药物降体温。,预防与治疗,副黏病毒,副粘病毒(paramyxo viruses)与正粘病毒的形态及血凝作

5、用相似,但抗原性、免疫性及致病性则不相同。副粘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新发现的亨得拉病毒(Hendra virus)和尼帕病毒(Nipah virus)。,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也有抗原变异的报导,人是唯一自然宿主。,麻疹(measles):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以皮丘疹,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为特征。若无并发症,预后良好。,致病性,(1)飞沫直接或鼻腔分泌物污染玩具、用具等而传播(2)易感者接触后几乎全部发病(3)致病机制: 病毒受体:CD46,症状,高热、畏光 鼻、眼结膜炎,咳嗽口颊粘膜Koplik斑(SPOTS),皮肤红色斑丘

6、疹,Koplik斑,并发症: 细菌性肺炎: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致死性麻疹巨细胞肺炎:见于免疫缺陷儿童 脑脊髓炎(0.1%):迟发型超敏反应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百万分之一),脑皮质严重充血脑白质血管扩张渐进性大脑衰退,12年内死亡,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是隔离患者,进行人工自动免疫,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目前国内外普遍实行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使麻疹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这种疫苗皮下注射,阳转率高,副作用小,免疫力可持续3-5年。 对未注射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易感儿童,可在接触后的5d内肌注健康成人全血、麻疹恢复期人血清或丙种球蛋白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防治

7、,腮腺炎病毒,1.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 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唯一宿主2.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3.儿童为高感染人群4.好发于冬春季节5.预防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MUMPS,腮腺肿胀疼痛男性易合并睾丸炎,女性易合并卵巢炎,病毒性脑炎亦常见,预防腮腺炎应隔离患者,减少传播机会。国外用减毒活疫苗预防有一定效果,特别是有些国家已将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组成三联疫苗,取得了较好效果。,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1)是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的主要病原体; 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2)通过飞沫、手、污染物品传播, 冬季和早春流行(3)只有一个血清型(4)至今未有安全有效的疫苗,致病性

8、,治疗,有研究表明,儿童服用利巴韦林对RSV感染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因此,APP(美国儿科学会)不推荐利巴韦林常规用于小儿抗病毒治疗。,其他病毒性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阿昔洛韦:对、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综合治疗,腺病毒肺炎,小结,病毒性肺炎或者混合感染的患者中,目前临床检测手段不能及时提示其病原种类,需要经验性判断,初期就给予治疗-早临床对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判断,主要以当地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依据,我国目前的临床数据显示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患者超过50%(此为全年平均数据,流感季远远超过此数据,而普通季节数据可能略低)目前对于病毒感染并不是所有毒株都有特异性药物给予临床选择,对于流感病毒来说,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等)是目前特效治疗药物,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选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是相对可靠的,其它病毒感染,目前并无更好的处理方案,对症支持治疗,激素,丙种球蛋白,有研究表明,使用IVIG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持续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较未使用者明显缩短,且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明显降低。,中药,2009年H1N1和2013年H7N9流行时期,中国政府推荐并批准了一些中草药的应用。其中板蓝根、金银花、防风、柴胡、连翘、柑橘、紫苏都是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方剂中的常见药物。,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