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与快速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与快速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十一五区域经济实现新跨越十一五以来,我区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始终坚持“规划为纲、基础先行、生态保育、先谋后动、打造精品”建设理念,紧紧围绕“一区三基地”的发展目标,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社会民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稳步增强经济实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经济增长水平实现新的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休闲旅游逐渐显现。预计十一五末,即2010年,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2.47亿元提高至2010年的27.6亿元,年均增长17.2%,实现五年翻番;地方
2、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1.88亿元跃增至2010年的10.2亿元,年均增长40.2%,超额实现五年翻两番;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20.38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42亿元,年均增长14.75%,实现五年翻番;三产占比不断优化,休闲旅游不断显现,第三产业占比从2005年的22.98%上升至2010年的34.6%,顺利实现我区现代服务业的较大提升。其中,旅游业发展尤为突出,预计十一五末全区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总收入都约为十五末的三倍。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旅游品质明显提升,区域竞争力日益增强。(二)项目开发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十一五期间,我区在项目开发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效。一是强化精品意识。在工作部署
3、中始终强化精品意识,努力以“国际标准、传世之作”要求工作。二是建立精品机制。建立了精品建设监管保障机制,在概念设计、方案评审、规划编制、项目招商、工程招标、建设管理等环节严把质量关口。三是建设精品项目。五年来,全区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160亿元,进行了全面开发,先后建成福泉山景区、南宋石刻公园、沙山度假酒店、世外茶园、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如*、*、*、*即将建成开业;*、*、*、*相继奠基开工;*、*已完成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启动子项目即将开工;一批高档人居项目*、*、*、*,满足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三)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新的转型1、工业经济以创新为动力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经
4、受了全球金融危机洗礼,实现较快增长,确立了3+2+X的产业发展导向,培育一批科技型的骨干龙头企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日益明显, 2008年以来全区新评定8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创业创新示范企业,2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1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家企业成功创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科技经费支出、新增授权专利数与专利申请量在近两年中出现跃进式增长,尤其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大幅增加,并成功创建1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骨干企业支柱作用进一步发挥,预计2010年全区销售前20强企业将分别占据规上企业产、销、利的65%、65%、90%。经营方式、管理模式、投资领域的升级也不断强化,境外
5、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首家企业上市已基本完成前期准备,投资旅游休闲产业的尝试方兴未艾。2、特色农业与休闲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得到成功实践,“十里四香”乡村休闲旅游人气迅速集聚,农民参与旅游等方面出现喜人变化;福泉茶叶科技示范园区,在种植改造、产品营销、深化研发等方面齐抓并举,成绩突出;茶叶、杨梅、蔬菜、葡萄四个“千亩”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范围和深度不断提高;“*”商标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使用,农产品与旅游休闲一体化品牌的效益进一步显现。3、新兴产业完成前瞻布局、不断茁壮萌发。在十一五期间对会议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
6、经济等特色新兴产业开展谋划布局。 2010年上半年召开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动员大会吹响了新兴产业基地化建设的号角,在整合、建设、提升工业、农业、休闲等传统与优势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明确了会议产业、创意产业、总部经济的基地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根据“一核两片多点”的总部经济布局策略,完成新城核心区开发模式研究,与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总部经济项目框架合作协议,在慢村、琉璃文化园招商落地项目的业态布局方案中将总部型经济作为一个突出要素进行考虑;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起步,*211创意空间一期项目吸引了10余家知名创意机构入驻,二期项目已启动建设。*艺术家村、岳王庙等项目修建和运营管理工作都
7、有序展开;立足宁波发展会展经济大格局,我区立足会议经济进行差异定位,加快推进高级酒店会议场馆规划和建设,为会议接待水平大跨越奠定坚实基础。4、旅游产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加速转型。十一五期间,*旅游度假区由现阶段的重基础建设、环境改善、形象塑造、营销宣传,向重产品开发、功能提升、市场开拓、国际合作转变,实现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基础设施与旅游功能性项目建设并重转轨,从观光型产品开发为主向观光型与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并重转轨。十一五初期,我区的核心吸引物是湖、山、园、堤等一系列景观游览性项目,市场主打旅游观光产品;十一五中后期,湖泊休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四行产品”呈现显著的多元性、文化性、休闲性和度
8、假性;同时我们坚持国际化视野、坚持精品项目,高尔夫主题、温泉主题、游艇主题、花卉主题、古村主题、康疗主题,含金量十足休闲度假产品逐次呈现、渐成体系。以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湖泊休闲节为标志,*与湖泊休闲的品牌理念在旅游客源市场、媒体业界都在产生着日渐深远的影响。同时随着中国湖泊休闲节外延活动不断丰富,我们也吹响了*促动和参与国际湖泊休闲产业合作的先声。(四)经济发展基础实现新的突破1、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我区高扬“生态文明”旗帜,始终将生态建设作为立区之本,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建设蓬勃开展的同时,空气、水质、林相等自然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2008年测试显示,*水质由开发建设前的
9、整体四类、局部五类变为整体三类、局部二类,空气优质天数比宁波市区多出50%。一是修复生态功能。投资3.38亿元进行林相改造与绿化建设,林相改造一五5公顷,新增绿化面积一八1公顷;经过三年论证、两年准备,投资6亿元的*清淤工程于2009年正式施工,淤泥固结、余水处理两项技术创造了全国第一。二是治理污染企业。环湖污染企业全部外迁,新进项目实行环保问题“一票否决”。三是打造林相艺术。2008年起实施了林相艺术改造工程,以体现四季不同、赏心悦目的植物景观,该项工作属于全国首创,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赞赏。2、社会民生事业稳步发展。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新设人力资源市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10、参加居民医保4731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30747人,参保率97%以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行双控制,截止目前让利670万元;建立区域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9家,基本形成区域内便捷的医疗服务圈。3、区域形象品牌显著提升。*以树立品牌带动开发,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内修品质,外塑形象”,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性提出“湖泊休闲”理念,率先发布中国休闲湖泊评定标准,并与瑞士琉森湖和莱蒙湖、法国安纳西湖、匈牙利巴拉顿湖等众多世界名湖结成同盟,借助湖泊休闲节机会,*成功打出了“东方财智”、“生态”、“低碳”、“休闲”、“幸福”、“国际化”等品牌形象。“湖泊休闲、幸福水岸”经过
11、两届湖泊休闲节的推广,已经深入人心。通过全方位的旅游品牌营销,我区成功入选“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景”;在央视网举办的“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评选活动中跻身三甲,并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湖泊”;获市政府“宁波市旅游发展创新奖”。二、正确分析形势,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社会主义现代化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可以说是鼓舞人心、举世瞩目。但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也较多。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和合作依然是主流,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正悄然影响着世界
12、经济地方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同时,旅游发展阶段将从观光游逐渐过渡到休闲和度假游,将会加快推动区域间的旅游资源整合和加深旅游合作,这将为走向国际化的度假区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内看,货币政策由“适度宽裕”转向“稳健”,经济发展基本面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工业化和城镇化将更加协调推进,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动力,旅游、休闲、度假消费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一五年,仅旅游消费就将占国内消费总值的10。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旅游度假区既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又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面临扩大内需的机遇。既要看到良好形势,又要看到真正的挑战,同时更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巨大机
13、遇。(一)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1、城镇化水平偏低制约了服务业发展。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基础,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取决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的规模及结构。2009年,我区城镇化率31.0%,低于2009年宁波城镇化率一五个百分点,形不成商业、旅游经济群聚效应。城市化水平偏低,使服务业发展空间狭小,客观上制约了旅游经济总量的扩张。2、特色产业尚未实现块状化、规模化。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区工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没有明显的块状特征,未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区空间范围有限,土地等资源要素稀缺,我区难以也不适宜产生大量小型生产性企业,而符合功能定位、立足资源禀赋的各种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的市场主体仍处于成
14、长初期,还未能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3、旅游相关产业链仍不完备。目前我区旅游仍主要以自驾游、观光休闲游为主,度假与会议旅游及其它附属消费尚有欠缺。现有的功能配套设施及柏悦、悦庄酒店等有望不久开业的设施,对消费的整体拉动作用仍是有限。功能设施及相应游、购、娱、吃、住、行消费产业链的培育仍需以较大力度推进。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特色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农民素质有待提升、农民就业不充分、农民富裕程度不高、农业资源有待挖掘、农村有待整合、推进速度不快等问题。(二)我们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1、国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国务院出
15、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实现历史性突破,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目前正在加快制定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在政策法规的引导和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以旅游业为重心的休闲产业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好、发展活,商务活动频繁,居民消费水平高,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休闲经济发展高潮。随着杭州湾大桥、舟山大桥、甬台温铁路的通车,以及正在建设的宁波绕城高速东段,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3、宁波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机遇。随
16、着宁波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的开发建设,*被宁波市列为“十二五”发展的四大功能区块之一,要紧紧抓住宁波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目前我区三级规划基本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基本到位,“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评审,相关项目基础工作已经实施,为城市化推进提升了发展的空间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自身发展阶段带来的机遇。*“两个转轨”深入推进,各项基础设施与配套环境日趋优化,功能性项目日益齐全,旅游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品牌形象逐步树立。随着两届中国湖泊休闲节的举办,*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正处在一个外部休闲消费启动的氛围已经形成,内部加速发展休闲产业的基础条件逐步具备的发展机遇期。
17、三、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一)“十二五”发展蓝图1、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区总体发展目标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完善功能为抓手,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区块为平台,以改革增强动力,以创新激发活力,基本建成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长三角著名的休闲度假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国际会议基地,奠定国际性高端总部经济基地发展的基础。成为宁波城市发展、旅游产业转型的平台,宁波国际化港口城市的重要功能区。2、具体目标(1)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色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休闲度假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名义),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0%(十二五末达到1
18、6.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2%(累计达到301亿元)。(2)旅游发展有新的突破。休闲度假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休闲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旅游发展品质明显提高,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年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达到3天,年过夜游客人天数与年游客总人数的比例达到40%,年接待人数中境外游客的比例达到2%。区内床位数达到3000张,会场容量达到5000人,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全区总就业人员数比重提高到25%以上。(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显著增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十二五末,三次产业比重为4:56:40。(4)人民生活品质再
19、上新水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达到80%。社区卫生网点覆盖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财政民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保持在50%左右。(5)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发展,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区建设不断深化,生态资源价值进一步体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6%,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实施生活污水处理的村达到70%,*水质维持总体三类、局部二类标准;
20、区域森林碳汇量达到100万吨。(6)社会管理有新的创新。重点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等个方面,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二)工作思路1、一以贯之的坚持一条主线,就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转型的发展动力,以发展休闲经济、建设休闲城区、精心打造“湖泊休闲”特色为转型发展的方向,努力实现六个转变。一是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复合型休闲经济转变;二是产品和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变;三是镇、村向城市化转变,建设休闲城区;四是从“
21、小”向“大”转变。要打造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五是项目开发从点状开发向区块联动开发转变;六是以工业经济拉动为主向旅游休闲拉动为主转变,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实现模式的转变。2、突破两大区块。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通过两大区块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城市、功能体系,全面建设湖泊休闲度假项目集群,有效形成与宁波东部新城和南部商务区互补联动,使*在以休闲、度假、会议、创意、总部等业态模式为特征的城市化之路上实现跨越发展。(1)全力推进“一心两翼”项目建设。“一心”是指新城核心区,是我区未来休闲度假项目和城市功能的综合集聚区,代表现代都市的时尚繁荣,可概况为“闹”;“两翼”是指由核心区以71省道
22、为轴线展开两翼,东向展开为老镇区,以特色旅游小镇和社区商业服务为主要定位;西向展开为新城居住区,主要建设安置小区、中高端住宅及学校等公共配套。十二五期间要全力推进新城核心区投资开发,成为推动区域投资、商贸繁荣、旅游要素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地。建设城市综合体、度假酒店、总部经济商务楼宇等现代服务业项目,要加速推进宁波绕城高速东段*连网公路、一八号路、8号路等路网建设,做好核心区岸线实施方案细化研究,推动行政服务区建设。要通过老镇拆迁、西街改造,加速老镇整体改造行动的步伐。要加快做好万金人家、仙枰西苑等安居小区的建设工作,顺利完成钱湖医院最后竣工迁址。又好又快地使“一心两翼”形成的多样业态、
23、综合功能、高效产出的格局,为*长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精心打造“一湖多星”产业集群。“一湖”是指南湖,*湖泊是我区的核心资源,南湖直接体现了*的核心价值湖泊之“闲”。“多星”是指沿环湖岸线呈星状布局的最具市场吸引力的会议休闲度假产品。十二五期间,要加大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力度,保障环南湖岸线子功能项目、温泉酒店、游艇俱乐部、琉璃宫等项目高品质建成、高水准运营,完成沙山度假村、韩岭古村的升级改造,森林博览城、湖上生态岛等要做好方案和市场分析研究,抓住时机、启动建设,通过南湖功能项目差异组合、集群运作,打造“一湖多星”、星光辉映的休闲度假产业带,成为国际湖泊休闲的精典示范区。3、转型三次产
24、业(1)发展三产加快发展以休闲度假,会议经济等特色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快培育特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会议经济。依托*优势旅游资源,构建以“自然风光国际性酒店温泉高尔夫+专业化服务”为特色的国际会议黄金品牌,重点吸引会奖旅游、休闲度假、高端商务三大目标客户群体,将会议经济培育成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把*打造成华东地区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高端化、休闲化、艺术化、科技化为特色,大力发展艺术设计、创意旅游、文化艺术、影视传媒等产业,形成*文化艺术产业的创作、生产、交流、展示、销售、演出一体化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打造总部经济。坚持“一核两片多点”的空间
25、布局,大力引进休闲型、决策型、会所型总部经济项目,努力将我区打造成宁波发展总部经济辅助功能区。二是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服务设施。建设一批旅游酒店,形成以柏悦酒店、二灵山温泉酒店、*悦庄酒店为代表的面向高端市场的高档酒店集群,以沙山村主题酒店、乡村休闲会所为典型的面向特殊需求市场的特色酒店群,以假日港湾经济型酒店、特色客栈和农家乐为主体的面向大众的经济型酒店群,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加快推动物联网技术运用与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紧密集合,在旅游消费、生产经营、服务管理过程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力争把我区建设成为智慧旅游度假区的典范;大力发展特色餐饮街、购物街和娱乐街,完善休闲配套服务设施。全
26、面完善旅游设施。开发水上旅游,推进水上特色休闲项目和产品开发;深化山上旅游,精心打造福泉山国际山地度假村;提炼文化旅游,物化开发“东方财智”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综合体,震撼力的旅游项目;提升景点旅游,提高完善动物园、南宋石刻等旅游景点;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办节模式,全面提升中国湖泊休闲节的国际影响力。大力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东外环南延、福庆路南延建设,打通*与宁波主要功能区之间的快速连接通道,实现对外旅游交通畅通;实施片区开发和道路建设同步推进,进行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区域的整体开发;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
27、“三网合一”工程。全面提升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2)提升二产加快推进工业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创新发展道路。鼓励企业提高科技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大力拓展合作创新领域;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引进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突破传统民营企业的发展瓶颈;大力引导企业实施标准化、品牌化战略,鼓励单纯制造部门有序分离、迁移,管理、营销、研发部门向工业总部经济演进,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实现跃进发展。二是推进结构调整。有序推进“接二连三”、“退二进三”,坚持“3+2+X”产业发展方向,即发展三
28、大优势产业:电子电气、汽车零部件、港口机械装备制造;两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及保健设备;通过工业招商,增量(X)引进科技型、高产出的绿色产业。三是加强节能减排。加快提升工艺技术,提高装备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排放;加快推广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区内其它传统产业向新兴低碳行业转化。四是提升园区水平。通过集约化利用,加强工业配套服务功能建设,促进工业投资项目落地,提升工业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准。(3)优化一产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特色,以主题化、庄园化、特色化、连锁化为发展方向,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标,打造长
29、三角著名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福泉山茶场要加快打造融“产业、科技、旅游、文化”四位一体的宁波市茶产业核心示范区,为全市茶产业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先导作用。前堰头杨梅休闲园区,打响*杨梅品牌,提升*杨梅品牌知名,提升整个杨梅产业的发展层次。整合提升下水十四香奇奇田园、绿野谷、清泉庄园等旅游资源,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乡村旅游产业附加值。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增强精深加工能力;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以六大特色农产品为代表的旅游农产品,丰富旅游内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致富。4、做好四篇文章(1)水城以水城建设为重点,探索
30、*“田园都市”型城乡一体化以休闲经济为主导,积极引导城乡对话,加强城乡互动,探索“田园都市”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重点结合水城核心区建设和老镇区改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新农村和新社区建设,加大特色旅游村建设力度,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一体化空间建设。加快连接宁波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相关道路建设及改造,加速区域城际空间一体化;全力推进新城核心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内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区内城乡空间一体化;高标准推进新城核心区开发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以都市休闲为核心驱动力,打造集休闲度假、商业娱乐、休闲居住、商务办公为一体的新都市休闲主义示范区URD和区域经济高地,成为*区域的发展引擎
31、,城市新的活力中心,宁波国际化大都市的催化剂,长三角都市休闲的示范基地。二是全力做好一体化产业发展。围绕核心辐射、周边互动、整体统筹的工作要求,打造湖、城、山不同业态类型的休闲度假产业集聚区。首先是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新城区商贸、老镇区社区商业的发展,推进度假、休闲、创意、会议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以“六大特色产业基地”为导向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其次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的发展理念,继续推进*特色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和旅游有机结合,加快推进高钱村、韩岭村等村庄
32、进行景观改造,探索*乡村旅游从农家向庄园的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从事旅游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区域集中和转移。(2)生态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培育碳汇资源、营造低碳人文、创新低碳制度、发展低碳旅游、打造低碳园区,力争到20一五年,结构优化、低碳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成型,山青水秀、悦目赏心的生态环境体系更加巩固,健康文明、宜居宜游的生态社会体系全面构建,善待自然、注重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完全确立。(3)和谐以人为本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以
33、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公平、均等和上水平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构建社会民生保障网络,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把开发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教育上,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创造均等上学条件,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一体化培育体系;医疗卫生方面,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劳动就业方面,深入实施扩大就业政策,重点做好失土、失水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
34、就业帮扶。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险的各项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4)改革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要合理平衡利益格局。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利益主体、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而导致的局部不平衡甚至摩擦,要积极应对、疏导,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化内部压力为发展动力。二是深化企业制度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企业现代管理水平。 三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完善
35、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强公共安全基层监管和网络社会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培育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机构。四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建立更高效率、更有活力的新型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5、深化五项保障措施(1)起好步、开好局。具体来说,我们的重点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攻坚克难,全面提升区域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推进重点项目落地,集中财力、物力,加快推进重点区块建设,系统打造生态文明,整体提升区域建设管理水平,成功创建一流国家级生态型旅游度假区。二是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以湖泊休闲为引领,立足
36、长三角、面向海内外,融合三次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业态多元化、发展特色化,进一步明确阶段任务、推进措施,走超常规发展现代服务业之路,实现旅游度假区包容性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三是内修外拓,创新打造东方财智之湖品牌。开发构建智慧旅游,创新举办特色节庆创新举办第三届中国湖泊休闲节,大力开展宣传营销,切实深化国际合作,全面提升东方财智之湖品牌。四是改善民生,探索*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挥*资源整体优势,统筹城、镇、村三级发展,启动*水城,改造*老镇,扎实推进环南湖建设,建设特色新农村,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特色城乡一体化。(2)科学实践规划、充分保障土地。要科学把握各项规划前瞻性和可能存在局限
37、性,积极寻找规划刚性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结合,做好并深化重要区块、重点项目的策划规划;要全力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年度指标争取工作,充分认识“无土地即无项目,无项目即无发展”的道理,集中力量保障关键阶段、关键区域的土地供给;要积极开展项目库建设,合理排定供地计划;要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同时抓好对建设项目的全程管控。(3)合理安排财政,积极做好融资。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区基础设施、功能性项目、拆迁安置及民生支出将会大幅增加。财政部门要立足我区财政收支实际,深入做好预测分析和政策研究,科学做好年度预算编排;国土部门要合理安排出让计划、实现出让土地价值合理最大化,地块开发时序最优化;东
38、投公司要充分发挥企业化运作优势,做好项目,积累资本,为*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政府融资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建设局、东投公司等项目建设主体,更要坚持又好又省搞建设的理念,相关职能部门、审核部门在设计、前期审查过程中主动出谋划策、把关细节,优化技术方案和选材方案,节约投资成本。(4)培养引进并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随着我区开发建设“两个转轨”的深入推进,要坚持培养引进并重,打造开发建设管理团队。一是要加快引进符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紧缺适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当务之急是大力引进外语导游、国际会议、旅游管理、招商引资、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人才。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盘活和用
39、好现有人才资源,使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与我区不断国际化、市场化机制相适应,与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要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速度相适应,为顺利实现“一区三基地”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5)加强领导,完善政策配套措施。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牵头部门认真负责,配合部门主动服务的工作机制。注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开展相关工作,着力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关键问题。要进一步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阶段性目标都能顺利实现。二要加强政策激励。制定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土地、税收、基建配套等优惠政策,为大项目、大区块、大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力。三要打造服务型政府。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以服务为根本,寓管理于服务当中,切实转变作风,认真负责地履行好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12.21.202200:2000:20:4122.12.2112时20分12时20分41秒12月. 21, 2221 十二月 202212:20:41 上午00:20:412022年12月21日星期三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