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39页).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28912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3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3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39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39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39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3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39页).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目目 录录前前 言言 .1 1一、任务由来.1二、方案编制的依据.1三、方案编制的任务、目的.3四、工作概况简述.3五、方案的适用年限.6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 .7 7一、矿山交通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7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8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9第二章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010一、自然地理.11二、地形地貌.12三、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12四、地下水类型.13五、岩土体特征.14六、矿体(层)地质特征.14七、矿山及周边

2、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14第三章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1515一、评估范围和级别.15二、现状评估.17三、预测评估.19第四章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2222一、分区原则及方法.22二、分区评述.23第五章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2424一、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25二、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26三、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 .26第六章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2727一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27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28第七章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2929一、经费估算.29二、进度安排.30第八章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3131一、保障措施.31二、效益分析.34第九章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3434一、结论.34二、建议.361前前 言言一、任务由来一、任务由来旬阳县石材进出口有限公司为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瓦板岩矿资源,同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拟对旬阳县蜀河镇沙沟一带的瓦板岩矿进行开采。为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达到既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又能有效保护矿山

4、地质环境,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及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有关法律法则,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进行合理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地质和生态环境,把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据国土资源部第 44 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及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政策要求,委托承担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任务。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依据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5、土保持法 ;6、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7、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 ;8、 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2004 年) ;2(二)规范规程依据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修订版) (DZ/T 2232009) ;2、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DZ/T 02452004) ;3、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第 61 号) ;4、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 2001 年 8 月;5、 土地复垦规定 (国务院 19 号令) ,1988 年

6、11 月;6、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225 号) ;7、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 (UDC-TD) ,1995 年;8、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 1012-2000) ;9、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5772-1995) ;1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程 (SL204-98) ;11、 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 (陕西省计委陕计项目20001045 号文) 。(三)文献资料依据1、2012 年 12 月,西安中正矿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提交的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 。2、20

7、10 年 1 月,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队提交的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 。3、2002 年,陕西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完成的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4、本次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和方案编制委托书。3三、方案编制的任务、目的三、方案编制的任务、目的充分了解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开发设计,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详细调查,查明矿山开发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规模、分布及危害,采用定性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估,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目标、任务和方案。达到防治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

8、矿山地质环境,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四、工作概况简述四、工作概况简述(一) 、 工作程序本方案编制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修订稿) (DZ/T2232009)进行。工作程序是(见图 0-1):接收业主委托,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现状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活动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进行矿山工程的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再根据工程建设方案及其对地质环境影响、破坏程度,分阶段部署必要的防治工程和监测措施,估算工程费用,为地质环境

9、保护与治理恢复、政府监督提供依据。(二) 、工作方法 资料搜集搜集有关工作区的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区域地质环境、水文气象、矿产勘查、矿山建设开发利用方案和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基础资料,了解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工程建设规模等,开展综合研究,初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评估级别和调查区4范围,明确本次工作的重点,以指导野外调查工作。 野外工作方法野外调查采用 1:10000 地形图做底图,GPS 定位,数码拍照,地质调绘采用线路调查法、环境地质点调查法,采访调查法等方法开展。0-1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程序框图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程序框图 路线调查法:根据调查

10、路线应基本垂直地貌单元、岩层走向、地质构造线走向这一原则,布置调查线路,了解区内地形地貌,地质遗迹,土地利用、土壤植被、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界线、构造线、岩层产状和不良地质现象,调查区内斜坡坡度、沟谷比降、水文等情况,编绘工作区地质环境底图,以便为方案编制提供可靠依据。 地质环境点调查法:对调查区内地质灾害点、隐患点、拟建工程点等逐点调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规模、现状、危害对象及稳定性、损失程度、发灾原因等,了解拟建工程区可能存在的地接受委托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地质环境调查评估范围确定,评估级别划分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及部署地质环境保护与

11、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的编制5质环境问题。 采访调查法:以采访拟建工程区、地质灾害点附近的居民为主,详细了解工作区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和地质灾害的活动现状等。 室内资料整理在综合分析既有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为依据,编制了“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 、 “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和“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 。以图件形式反映各类地质灾害分布及其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标明地质环境影响分区及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及监测的部署,编制工程概算和工作报告。(三) 完成的工作量接受任

12、务后,即组织人员开展工作;2012 年 10 月 3 日10 月 6 日搜集资料、编写工作计划; 2012 年 10 月 10 日进行野外调查,2012 年10 月 12 日11 月 28 日进行资料整理和方案编制。编制本方案的实物工作量详见表 0-2。表表 0-2 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序号工作项目完成工程量说 明1调查面积0.4712km22评估区面积0.3375 km23调查路线6km4调查点12 个5搜集资料4 份含地质、地形图6照片20 张6五、方案的适用年限五、方案的适用年限依据提交的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 ,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13、方案编制规范的有关规定。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治理方案与开采服务年限同步进行,同时考虑到矿山闭坑后的恢复治理需要一年时间,该方案设计服务年限为 6 年。在本方案实施过程中,当矿业活动和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或变更开采矿种时,应对“方案”进行修改或重新编制。 7 / 39第一章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交通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一、矿山交通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一)矿山位置及交通概况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位于旬阳县城北东方向 82 方位,直距 25.5 公里的小山岔村,隶属旬阳县蜀河镇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25116,东经:1093855

14、矿区距旬阳县城约 70km,汉中白河公路从矿区北部通过。矿区有简易公路及部分通村水泥路至蜀河镇,与旬阳县域公路及 316 国道相接。西康铁路、襄渝铁路和汉白公路交会于旬阳县城。矿区毗邻襄渝铁路蜀河火车站,襄渝铁路在沙沟以西 1km 处设有客(货)站,交通条件便利(见插图 1) 。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其矿区拐点坐标为:北京 54 坐标1、 X:3637300.00 Y:19373100.002、 X:3637580.00 Y:19373420.00 3、 X:3637880.00 Y:19374500.004、 X:3637400.00 Y:19374700.00 西安 80 坐标1、 X

15、3637243.711 Y 37373023.7532、 X 3637523.715 Y 37373343.7553、 X 3637823.722 Y 37374423.763 8 / 394、 X 3637343.719 Y 37374623.766矿区面积:0.4972 平方公里开采标高:950800 米插图 1 交通位置图(二)社会经济概况工作区属长江水系汉江流域,矿区地处汉江南侧,矿区地势南高北低,蛤蟆寨歇马场梁环绕矿区西南部。矿区内最高海拔 1185m,最低海拔 580m,比高 600m 左右。地形坡度多在 3040之间,局部地段可达 65。矿区内支水系主要为穿堂河和王家沟,常年流水

16、,汇入沙沟,生产和生活用水方便。区内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适中,雨量充足,气工作区 9 / 39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l4.6,极端最高气温 41.3,极端最低气温-10.2,多年平均降雨量 888.3mm,年最大降雨量1109.2mm,年最小降雨量 540.3mm,年内变化差异明显,降水量以7、8、9 月最多,占全年的 70。连阴雨主要在春、夏、秋季出现,相对集中于秋季。暴雨主要集中在 69 月,又以 7、8 月最多,约占暴雨次数的 64,常与连阴雨相伴,无霜期 240 天。自然条件具南北过渡色彩,而以南方特色为主。区内人口稀少,可耕土地贫瘠而匮乏。农作物主要为土豆、玉米

17、、小麦和少量水稻,一般年景粮食可自给。盛产蚕桑、黄姜等经济作物。当地除小规模板石开采外,没有其他大的工商企业。当地劳动力富余且价格较廉。农民实现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外出打工。区内高压电力线路已通至矿区附近,矿区已具照明供电条件。联通、移动无线通信设施齐全,对外通讯畅通。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始建于 2006 年 10 月,由矿山自行设计,设计生产规模 2.0 万立方米/年,设计采矿方法为露天采矿法。2008 年 2 月 20 日,旬阳县国土资源管理局为旬阳县恒发石材进出口有限公司首次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6124290810003,有效期限:200

18、8 年 2 月至 2013 年 2 月。2006 年2009 年实际生产规模 12 千立方米,平均生产规模1.3 千立方米。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现正在小规模开采。 10 / 39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依据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 ,关山瓦板岩矿矿经过估算本区共求得 K1、K2 矿体 333 资源量为矿石量115583.89 立方米。该矿山生产规模为 2 万 m3/年瓦板岩矿,服务年限 4.68 年。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修订版) (DZ/T 2232009)附录 D,瓦板岩矿年开采量 2 万 m

19、3/年,建设规模分类为小型矿山。采矿场总占地面积 0.02505km2,K1、K2 矿体为露采,其中矿体弃渣场占地面积 0.0006km2,加工场占地面积 0.0009km2;矿部、炸药库占地面积 0.00018km2,矿山道路占地面积 0.0045 km2。按功能划分可分为露天采场、矿部、炸药库、板材加工场及栏渣坝(见附图二) 。(二)开采方式根据矿区地形特征、矿山已开采的现状及现有的地质资料,确定本矿开采范围为山坡露天侵蚀基础面以上的矿体。(三)开拓运输方案因矿体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区内出露主要为灰色条带状绢云母泥质板岩为主,间夹粉砂质绢云板岩。无大的富水层体及含水构造,地形条件较为有利,

20、采用露天台阶平台开拓方案,各平台间有简易便道相接,每个平台高差 46 米,一般 5 米左右,便于机械的统一作业和安全,各平台产出的荒料利用汽车及时的运至矿石加工厂。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废碴运至经过科学选址且建设的废石场集中堆放。本矿的开拓及运输方案总体为公路直进式开拓。即公路直达露天 11 / 39采场,露天采场按台阶式开采,挖掘机和装载机采装。运输为汽车运输,运距(矿山到矿石加工点的路程)0.30km,企业拟采用社会车辆运输。第二章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背景一、自然地理一、自然地理(一)气象安康市旬阳县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适中,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由于受地形的

21、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域性特征。南北山区气温低,中部河谷与丘陵区气温高,多年平均气温 15.5,极端最高气温达 41.7,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区内降水分布不均,各地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自北向南逐渐递增。在汉江河谷地区自东向西渐次增多,降水和时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 799.3mm,最大降水量1109.2mm(1983 年) ,最小降水量 540.3mm(1960 年) ;年内变化差异明显,最低值出现在 2 月份,不足 1.0mm,最高值出现在 6 月份,为 242.0mm,最高值的月份 510 月均有出现,降水量以 7、8、9 三个月为最多,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22、70。区内多连阴雨和暴雨,暴雨和连阴雨又常常相伴,长期的连阴雨夹暴雨,是全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二)水文旬阳县河流均属长江水系,汉江流域,与调查评估区有关地表水系主要有穿堂沟、王家沟,自南西向北东流入沙沟河,矿区最低高程约 750m,矿体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丰水期(79 月)约占全年水量的 70,洪 12 / 39水多发生在 79 月。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旬阳县关山石灰岩矿位于汉江南岸、沙沟左岸,主体山脊走向近东西向。矿区地势南高北低,蛤蟆寨歇马场梁环绕矿区西南部。矿区内最高海拔 1185m,最低海拔 580m,比高 600m 左右。地

23、形坡度多在 3040之间,局部地段可达 65。属中低山陡坡地形。矿区内支水系主要为穿堂河和王家沟,常年流水,汇入沙沟,生产和生活用水方便。坡面覆盖层厚 02 米,部分坡面基岩直接出露地表,地表植被发育,以杂灌为主,此类地形、地貌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三、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三、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一)地层岩性矿区出露地层属下志留统梅子垭组 C 岩段(S1mC) ,总叠置厚度471.67m。岩性以灰色条带状绢云母泥质板岩为主,间夹粉砂质绢云板岩。该岩段中部的地层板理发,劈分效果良好,是关山瓦板岩矿床的赋矿层位。其他部位的地层板理不发育或已具千枚理化。坡面局部被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el)覆盖。坡

24、残积层主要分布于穿堂河和王家沟河谷两岸及斜坡缓坡地带。其岩性为坡残积碎石土,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碎石组成,厚度一般 0.52 米。土体结构松散,孔隙发育,抗压抗剪性差。强降雨时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二)地质构造与地震一、褶皱 13 / 39矿区位于旬阳冷水复式背斜南翼,地层呈 SWNE 向展布,向SE 倾伏,代表产状:120160622,总体为单斜构造。二、断裂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未发现大的断裂破碎带。三、节理、裂隙区内褶皱不发育,仅见一组剪节理。在绢云母泥质板岩中见有节理、裂隙,但不甚发育,其走向长一般数米至数十米,破裂面间隔较大,但延深较小。四、地震评估区处于秦巴差异性隆起区。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

25、以大面积的间歇性隆起上升为主。该区域地震分布零散,没有明显的周期性或成带性,活动频度、强度均不高,对工程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国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陕西省一般建设工程地震动参数表划分,调查评估区地震设防基本烈度为 6 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四、地下水类型四、地下水类型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水力特征及埋藏条件,矿区的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潜水:赋存在第四系坡积物堆积层中。由于地形地貌特点不能构成统一的潜水面,因此,松散含水层依据其水力特点,顺坡沿着与基岩接触面排泄,

26、部分渗入岩体裂隙中。含水层厚度0.52m,分布不连续,富水性较差。 14 / 39基岩裂隙水:一般通过地表松散层渗透进入岩体,主要赋存于片岩、板岩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之中,富水性与裂隙的发育程度有关,一般较差,水量较小,但水质良好。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常沿斜坡陡壁渗出或以泉的形式向沟谷排泄,泉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迳流短、无统一潜水面、动态变化受降水和地表水的控制,季节性变化大,对矿区影响较小。五、岩土体特征五、岩土体特征根据岩石和土体的结构、构造和力学性质,本区土体主要为坡残积而成的含碎石粉质粘土;岩体可分为较坚硬板岩。其特征如下:1、坡残积含碎石粉质粘土该类土体在

27、调查评估区分布广,在斜坡地带普遍发育,土体由粉质粘土和碎石混和而成。土体松散,孔隙发育,凝聚力低。其抗压强度小、抗剪性弱,工程地质性能较差,土体边坡不稳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2、较坚硬板岩分布在地表的板岩一般容易风化,裂隙发育,力学强度较低,边坡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崩塌灾害。六、矿体(层)地质特征六、矿体(层)地质特征本矿床共有 K1、K2两个矿体,矿体与围岩整合接触,两矿体属同一含矿带,呈尖灭侧现关系产出。 K1矿体规模相对较大。K1矿体长度 240m,控制长度 170m,地表出露宽度 422m。矿体 15 / 39中线出露高程 830870m,真厚度 6.820.5m,平均 15.10m。

28、厚度变化系数 68.34。见矿最高标高 870m,最低标高 843m,矿体沿走向厚度变化较大。K2矿体长度 200m,控制长度 100m,地表出露宽度 410m。矿体中线出露高程 820850m,真厚度 12.015.0m,平均 13.5m。厚度变化系数 21.60。见矿最高标高 850m,最低标高 818m,矿体沿走向厚度变化较小。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矿山及周边属于巴山北坡山区,工作区无重要的地质遗迹、人文景观,也非自然保护区、饮水水源地等,区内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修路、建房、耕种。切坡修路、建房容易造成斜坡失稳,引发滑坡、崩塌灾害;坡地耕种易

29、造成水土流,在强降水时还可能形成泥石流灾害。由于该区人口稀少,所以工程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改变轻微。第三章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级别一、评估范围和级别(一)评估级别的确定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是依据评估区的重要程度、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矿山建设规模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确定。 16 / 39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复杂中等中等简单大型一级二级二级中型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一般区小型小型二级三级三级三级1、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评估区处于较偏远山区,无重要交

30、通要道和建筑设施,无较重要供水源地,远离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点,评估区村民稀少。评估区重要程度属于一般区。2、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矿山采矿区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与地下水、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矿对区域含水层基本无影响。矿体及围岩为板岩、片岩,岩体较坚硬,呈致密块状,抗压、抗剪强度较大,岩体稳定性较好。拟采矿区未发现明显断裂、褶皱等构造存在。矿区目前未发现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矿区地貌单元简单,为山地沟谷地貌。矿区出露地层岩性种类较多。所以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3、矿山建设规模依据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 ,该矿山生产规模为 2 万立方米/年瓦板

31、岩矿,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修订版) (DZ/T 2232009)附录 D,属小型矿山企业。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划分标准,本评估区重要程度属一般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矿山建设规模为小型,确定评估级别为三级。(二)评估范围的确定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17 / 39(DZ/T2232009)第 6.1 条关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范围应包括采矿登记范围和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的规定,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是采矿区及其矿业活动的影响范围。根据本次对该矿山地质环境的现场调查结果,结合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开发利用与保护方

32、案 ,确定本次评估范沿矿区范围向外围扩展 100m,基本涵盖了矿山活动可能影响到的区域。矿区面积为 0.224km2,评估面积为面积 0.3375km2。调查范围在评估范围的基础上再向外延伸100m,本次实际调查面积为约 0.4712km2。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二、现状评估二、现状评估(一) 、地质灾害通过对整个矿区及周边的地质灾害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评估区内目前发现有滑坡 1 处、泥石流隐患一处。H P1 滑坡:位于王家沟右岸、矿山自备公路西侧,长约 60m,宽约 40m,厚度 14m,总方量 6000m3。滑向 145。形成机制为松散坡积土以及破碎的强风化基岩稳定性差,透水性好,强降

33、雨时岩土体迅速饱和,并在基岩弱风化上部形成滞水软弱带,粘聚力急剧下降,同时河水淘蚀坡脚形成临空面,在自重应力作用下沿弱风化基岩面失稳下滑。目前滑坡处于暂时稳定状态,再次下滑的可能性大,危险性中等。N01 泥石流隐患:开采和加工瓦板岩所形成的弃渣随意堆放于加工场北侧冲沟内,形成长约 120m,宽约 6030m, 厚约 315m 的堆 18 / 39渣,强降雨时又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大,而且一旦爆发泥石流,必然对下游沟道两侧住户构成威胁,危险性中等。(二)采矿活动破坏含水层现状评估区内矿体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拟采矿体为产于志留系(S1m)板岩地层中。板灰岩呈浅灰、灰色,变晶结构,薄层状构造。 板

34、岩、片岩裂隙及溶蚀作用均不发育,富水性较差,隔水层较好,矿层为不含水岩层,目前矿山尚未开采,矿区地下水、地表水未受到影响。(三)采矿活动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现状评估矿区断续开采,形成的弃渣随意堆放于坡面,开采区剥采作业形成约 800m2的采矿区,与周边地貌形成巨大反差,对地形地貌景观的改变较严重。另外,村民建房、修路、耕种对地形地貌景观也有轻微改变。(四)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现状评估采矿活动主要集中于山坡上部,土地类型以荒山为主,目前没有改变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五)小结总之,由以上四个方面发育及影响程度,整个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发育,危险性中等;地下水含水构造未受到破坏;地形地貌景观部分受到的改变

35、较严重;土地资源状况目前未受到改变。将整个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影响一般区(C)和较严重区(B) (见附图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 较严重区(B)面积 0.0299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 3.26%;一般区(C)面积 0.8887km2,占评估区总面 19 / 39积的 96.74%。三、预测评估三、预测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是在已批准的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矿区现状评估结果和采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预测矿山建设和生产过成中可能受到的地质灾害威胁,以及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一) 、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

36、及矿山建设和生产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1、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地质灾害威胁评估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地质灾害威胁,主要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K1、K2 矿体为露天开采,采矿如果未按照开发保护方案进行生产,形成高陡临空面,加之岩体中层面、构造节理面、风化裂隙面切割,以及放炮震动影响,发生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很大。对矿山施工人员及矿山设备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另外矿山地表覆盖有坡残积松散碎石土和大量弃渣,在强降雨时会形成坡面泥石流,对坡体下部的施工人员及设备会构成威胁。2、矿山工程活动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工程活动包括修建矿山公路、职工宿舍、炸药库、堆矿场、矿石加工场等

37、,这些工程活动必然人工切坡,形成高陡边坡,若不及时有效挡护,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危及职工和矿石设备安全。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必然产生弃渣,如果对弃渣不进行安全有效挡护,在强降雨时可能引发沟谷泥石流,对矿山工作人 20 / 39员及设备,以及沟道下游住户的安全构成威胁。根据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该项目设计年剥离量约 4.00 万m3,加上加工过程中排弃的废渣,每年排弃的废石近 5.0 万 m3,因此应设置专门的排土场。对于采矿产生的弃渣均需要修建相应规模的拦渣坝。总之,矿山在开采及开采后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并且对采矿工作人员及加工设备,以及沟道下

38、游住户安全构成威胁。所以采矿区域预测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二)、地下水影响预测评估区内矿体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矿体为弱含水地层,所以采矿活动基本不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漏失。采矿主要为爆破开采,不存在化学加工,对地下水质影响轻微,经沉淀,径流后基本可以恢复原水质。(三)、地貌景观影响预测评估本矿山为露天开采,所以开采范围越大,对地形地貌景观的改变就越大。按照开发与利用方案 K1、K2 矿体开采标准图,矿体开采宽度为 2842 米,矿体长度 300 米,开采面积约 0.0135 平方公里。矿体开采后使矿体分布区地形发生了改变,矿体出露处属山区,所以采矿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为中等。

39、 (四)、土地资源预测评估修建矿部、堆矿场、炸药库、弃渣场占用坡地约 0.00174 平方公里。根据弃渣量及矿场库存量大小,预测 K1、K2 矿体弃渣场占地面积 0.0015km2,K1、K2 矿体堆矿场与弃渣场处于同一位置,矿部、炸药库占地面积 0.00024km2,矿山道路占地面积 0.00060 km2。采矿区为荒坡地,采矿对土地资源现状影响一般。所以整个矿山工程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预测为中等。(五) 、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采矿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特征及采 21 / 39矿活动对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影响程度,将评估区内地质环境影响预测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见矿山地质环境

40、影响预测评估图。1、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较严重区(BY)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为矿部、炸药库、及采矿区、瓦板岩矿场、弃渣区(拦渣坝区) 、矿区自备公路。该区域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另外该区域的采矿及工程活动对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现状也有改变。面积 0.03978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 4.33%。2、地质环境影响预测一般区(CY)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为整个评估区除上述较严重区以外的区域,该区域基本不存在采矿及其他矿山工程活动,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强降雨时可能发生的坡面、沟谷泥石流灾害隐患及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和水土流失。本区面积约 0.8788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 95.67%。3、主要

41、环境地质问题影响评价综述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开发期间,所引起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危害对象及损失与治理难度的综合评价(见表 3-1)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评价表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评价表 表 3-1因 素程 度地质环境问题危害对象治理难度BY区影响较严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隐患;存在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现状改变。且影响较严重。矿山生产人员及矿山附属设施。需要进行工程治理并采取预防措施;治理难度中等。CY区影响一般存在坡面泥石流、沟谷泥石流、水土流失,影响程度一般。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影响轻微。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加强植被绿化,治理容易,但周期长。(六)小结预测评估认为,采矿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42、的危险性较严重;采矿活动破坏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采矿活动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影响程度较严重;采矿活动压占耕地,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较严重,对地质灾害进行必要的防治后,建设工程基本适宜。 22 / 39第四章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一、分区原则一、分区原则及方法及方法(一)分区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是在综合考虑矿山环境地质背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规模、分布特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遵循了以下原则:(1)以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主要因素

43、,兼顾矿区地质环境背景,突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的原则。(2)结合开采区内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受威胁对象的损失程度,依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进行分区。(3)综合分析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很多,每一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客观分析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应确定相关的因子作为分级标准,才能较客观地反应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和规律。(二)分区方法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采用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中等。预测评估认为瓦板岩矿开采可能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压占破坏土地资源等。分区判别标准表见下表 4-1: 2

44、3 / 3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判别标准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判别标准表 表表 4-1 分区级别重点预防防治区次重点预防防治区一般预防防治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含水层破坏影响与破坏严重影响与破坏较严重影响与破坏不明显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影响与破坏严重影响与破坏较严重影响与破坏较轻土地利用现状村庄、省级道路建设用地,水浇地旱地、梯田、牧草地、人工幼林地退耕还林坡地、未利用地、荒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的划分以居民、村庄、耕地、公共设施等危害对象为主体,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特征、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对危害对象的破坏与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定性的方法

45、来划分具体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二、分区评述二、分区评述根据上述分区原则和分区方法,结合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和预测矿区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将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区域划分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两级。(一)、次重点防治区(I)本区面积 0.03978km2,占防治区总面积的 4.33%。该区包括 K1、K2 矿体堆矿场、弃渣区、露天开采区。该区域在现状评估或预测评估时属于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存在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另外采矿、修建堆矿场、弃渣场对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现状有所改变。需要采取专门的工程治理措施或预防措施。另外,采矿活动对土地

46、利用现状的改变,采矿结束后需要进行植被恢复。 24 / 39(二) 、一般防治区()本区面积约 0.8788km2,占防治区总面积的 95.67%。该区包括评估区内除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主要分布于评估区非开采地段及无矿山工程活动区域。该区域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时均属于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该区地质灾害不发育,采矿活动对该区域地下水、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基本无影响。各区块的平面分布见附图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分区特征及防治措施见表4-2。分区特征及防治措施一览表 表4-2分区及编号分区面积(km2)主 要 特 征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次重点防治区(I I)0.03978

47、该区包括采矿工作区、瓦板岩矿场及弃渣堆放区,矿部、炸药库、矿山道路。该区域在预测评估时属于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存在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另外采矿及修路、建房对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现状有所改变。露天采矿工程必须按照开发方案自上而下,预留相应工作平台;对破碎、软弱危险区域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每个班组在作业前,对岩矿体进行观察检查“敲帮问顶” ;修建毛石混凝土拦渣坝,沟道预留足够泄洪通道。采矿结束后对拦渣坝库区、矿场、矿部、炸药库、矿山道路占地进行复耕。对露天采区进行地面绿化。一般防治区(IIII)0.8788采矿活动及矿山工程活动对该区域基本无影响,在强降雨时存在泥石流隐患及水土流失,

48、地貌景观可能有轻微改变。搞好荒山绿化。第五章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25 / 39要及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确定该矿山的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一、一、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政策规定,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坚决执行国土资源部第44 号令发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

49、;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坚决执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积极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当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矿业开发要为环境保护让路,坚决停止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的一切矿业活动。2、坚持科技兴矿的原则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充分、合理的利用矿产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加强矿山保护工作的研究和试验,降低或杜绝矿业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破坏。3、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为前提原则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属于新建矿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是以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为前提的,因此矿山企业在以后矿业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的相关设计内容进行。4、分期完成的原则

50、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预测评估结果,陕西省旬阳县关山瓦板岩矿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地质灾害隐患,地貌景观的改变,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改变,因此本次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应按分期完成的原则进行。 26 / 395、防治分区原则按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有针对性采取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的原则进行。6、效益原则按照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经济、科学合理和环境、社会效益明显的原则进行。二、二、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总体目标是: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及所带来的危害,减轻矿山环境污染,进行土地、植被恢复重建,有效改善和保护地质环境,促进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