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借鉴.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2948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242 大小:20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港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借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2页
香港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借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2页
香港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借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2页
香港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借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2页
香港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借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香港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借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借鉴.docx(2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走向世界文库香港企业制度研究及借鉴陈洪博 著内 容 提 要本书试图对香港的企业制度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对香港企业的运行环境、企业的基本制度、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等进行系统的阐述,在全面了解香港企业管理及其动作的基础上,启发我们深化改革的思路。本书的叙述方法是以介绍香港企业制度的情况为主,叙述过程中在每个部分的后面插入与深圳及国内情况的比较分析,在本书的最后,结合学习十五大报告,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进行一些探讨,并结合深圳的情况,提出若干深化改革的建议。编 者 的 话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在

2、经济发展中具有的创造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因此,国内外相当多的专家学者和行政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推出了生产第四要素理论,认为生产之所以能够发生并持续进行,除需要土地、劳动和资本外,还必须存在第四要素管理。理解管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并不难。我国古代有名的“田忌赛马”故事就告诉人们,管理往往是成败的关键。难的是如何了解和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对年轻的深圳市来说,这点尤为迫切和重要。特区的倡办者邓小平同志在特区成立不久时就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建立特区以来,深圳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科学技术的

3、同时,也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对管理现代化城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相对来讲,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管理经验仍很不足。深圳目前正处在重大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深圳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城市各项功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国际经济和惯例接轨。随着深圳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度的推进,一系列的问题开始出现并困惑着深圳,现代化城市管理经验不足掣肘了深圳迈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步伐,城市管理水平高低是关乎深圳以何种姿态跨入21世纪的战略性问题。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

4、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只有站在人类文明的肩膀上,深圳才有可能建立世界一流的城市管理和企业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途径有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一些行政和企业领导干部到香港和国外发达城市去学习、观察、思考,将他们带回来的成果加以汇集、整理、消化,为我所用。基于这种思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10年里,深圳将有计划地逐年派出领导干部“西行取经”。其成果将逐渐沉淀下来,编入“深圳走向世界”文库,以献给那些有志于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的有识之士。本文库的推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圳的城市管理开始走入一个新的阶段。期望能为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和衔接国际惯例做些有益的帮助。对于21世纪的中国

5、有什么样的影响,由未来去评说吧。前 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任务。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在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有企业的活力大大增强。目前,深圳面临着全面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要努力寻找和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全面建立现代企

6、业制度,在企业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香港经济是典型的、发育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香港实行自由企业制度,具有完备的法制环境,其公司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代表了当今世界比较先进的、灵活而有效的企业制度。过去,我们对香港的企业制度虽然有所了解,但一直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因此,对香港的企业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对于我们深化企业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全面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香港企业的运行环境11第一节 香港经济成功的基本要素11一、香港的自由港政策11二、新时期香港的基本经济政策13第二节 香港政府的经济

7、政策16一、税收政策16二、财政政策19三、贸易政策20四、积极不干预政策及其变化21第三节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23一、政府主要扮演公证人的角色23二、企业通过咨询机构与政府沟通25第四节 企业运行的市场环境25一、香港的市场体系26二、香港的市场机制26第五节 企业运行的法制环境28第六节 中介组织的服务29一、香港的中介服务机构30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31三、各类中介服务32第七节 社会保障及福利35一、社会保障计划36二、医疗福利和房屋政策37三、法律规定对公司雇员的保障38四、自发性购买之保险39五、强制性公积金计划40第八节 香港与深圳的比较分析41一、政府的经济政策41二、政府和企

8、业的关系42三、企业运行的市场环境43四、企业运行的法制环境44五、中介组织的服务情况44六、社会保障45第二章 香港企业的基本情况47第一节 香港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47一、私人公司和公众公司47二、股份有限公司、保证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48三、控股公司与附属公司49四、本地公司与海外公司49第二节 企业的行业分布50一、制造业50二、贸易、饮食及酒店业50三、运输、仓库及通讯业51四、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51五、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51第三节 各类资本及其作用53一、香港的英资54二、香港的华资56三、香港的中资59四、其他外资63第四节 香港企业的主要特点66一、家族色彩浓厚66二

9、、中小型企业比例较高67三、股权相对集中67四、产业资本比重低67五、国际联系广泛68第五节 香港与深圳的比较分析70一、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70二、发挥驻港企业的作用72第三章 香港企业的基本制度75第一节 公司的设立75一、公司设立的程序75二、公司章程77第二节 公司的资本结构79一、香港公司的资本概念79二、股份的发行80三、公司资本的变更81四、股份转让及转移83五、香港与内地的比较83第三节 公司的治理结构85一、公司的股东85二、公司的股东大会86三、公司的董事87四、公司董事会88五、公司的管理人员89六、公司的监督机构90七、香港与内地的比较90第四节 公司的清盘92一、公司的

10、强制清盘92二、公司的自愿清盘93三、香港与内地的比较95第四章 香港企业的管理96第一节 香港企业管理的特点96一、家族式管理96二、“旗舰”式结构97三、中西文化结合98四、瑞安集团的企业文化99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100一、人力资源规划100二、招募与甄选101三、培训与发展101四、绩效评估102五、薪酬管理103第三节 财务管理105第四节 产品质量管理106第五节 香港与深圳的比较分析108一、人力资源管理108二、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108第五章 香港企业的经营109第一节 公司的投资策略109第二节 公司的融资方式111一、供股和发行新股111二、银行借贷112三、出售物业113

11、第三节 公司的购并活动114一、公司购并活动的动机114二、中信泰富收购恒昌企业115三、香港电讯收购讯联119第四节 公司的重组121一、怡和集团重组案121二、注资及分拆128第五节 香港与深圳的比较分析129第六章 香港公司的上市131第一节 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131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131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135三、香港与内地的比较137第二节 香港公司上市的程序及规则139一、公司上市的条件139二、公司上市的程序146三、关于H股上市的特别规定151第三节 上市公司的监管153一、股东权益披露153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160三、对股市内幕交易的控制167第七

12、章 香港公司的雇佣关系175第一节 关于雇佣关系的规定175一、雇佣合约175二、终止雇佣合约176三、雇佣保障177四、工资181五、休息日183六、有薪假日185七、有薪年假185八、疾病津贴187九、生育保障188第二节 香港的劳资关系191一、各有关方面的责任191二、劳资沟通193三、解决劳资纠纷的方法195四、员工的投诉与纪律处分195五、雇佣政策197第三节 香港的劳资协商203一、劳资协商的意义203二、劳资协商的种类204三、劳资协商委员会的设立及其职责205四、劳资协商委员会会议207第八章 专营公司的管理与运作210第一节 政府直接控制和经营的公用事业210第二节 政府投

13、资、法人团体经营的公用事业213第三节 获专营权的私人公司215一、关于专营权的有关规定215二、专营权的管理及运作框架218三、专营公司的运作情况222第五节 香港与深圳的比较分析224第九章 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探讨226第一节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227一、深圳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227二、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29三、努力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231第二节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33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及改革目标233二、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采取的措施235第三节 与企业改革相关的几项改革240一、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240二、改革投融资管理体制242

14、三、抓好各项配套改革246主要参考文献248后 记250第一章 香港企业的运行环境第一节 香港经济成功的基本要素1997年10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了他就任以来的第一个施政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香港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自由和最具有活力的经济体系,是因为奉行自由企业和自由贸易,坚持稳健理财和低税收,讲求法治精神,强调行政主导和重视素质优良的公务员体系。”(行政长官董建华施政报告共创香港新纪元)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香港经济的成功要素和基本的经济政策。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下这个问题。一、香港的自由港政策香港在英国统治的100多年间,一直奉行自由港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由企业、

15、自由经营、自由投资、商品进出自由、货币进出自由、人员进出自由等相互联系的六个方面。(一)自由企业自由企业制度对私人企业来说,首先是创业自由。在香港开办企业手续十分简单,任何境内外个人、团体只需向公司注册处交纳少量费用即可自由开办公司。与创业自由相联系,香港企业也有结业自由。除法庭强制清盘的情况外,企业有权决定经营上的一切问题,包括企业是否生存。(二)自由经营在法律和条例的规范下,香港企业有相当大的经营自由度。例如,企业可以自由选择经营内容和发展方向,自由确定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自由向银行贷款和雇佣员工等。(三)自由投资在香港几乎没有什么投资限制,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来企业,要进行生产、服务或其

16、他投资活动,只要法律许可,就可以注册开业。香港政府既不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不进行特别限制,同时也不对个别行业或企业提供特别的支持。对本地资本和外地资本也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对待。(四)商品进出自由在香港对有形贸易基本没有管制,进出口贸易手续十分简便。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的销售,不论是面向本地还是境外,均由企业自己决定。对本地厂商出口商品很少提供优惠和特权,进口商品基本上也不设置关税壁垒。除烟、酒、燃油等少数商品外,其他进出口商品一律免征关税。香港的无形贸易,包括航运、空运、旅游、外国使用港口、机场及在港保险等,也都没有管制。(五)货币进出自由香港的金融市场非常开放,本地银行和外地银行享有

17、平等的待遇,各国货币、黄金完全自由买卖,资金来去自由。(六)人员进出自由香港居民持有旅行证件可以自由进出香港,无需申请和批准程序。境外人士进入香港,手续亦很简单。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每次在香港停留不超过一个月的,可以用护照代替签证(参见乌兰木伦主编迈向21世纪的香港经济第5355页)。二、新时期香港的基本经济政策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不仅界定了香港的宪制架构、政治体制和回归祖国后的发展路向,同时也为香港回归后的经济政策提供了指引。基本法的条文中有44%是为制定经济规则,以及阐述特别行政区的独立经济体系如何继续蓬勃发展

18、而特别设计的。香港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说:“这些条文中以第五条最为重要。条文订明: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是一项明确的承诺,确保香港继续奉行自由、公开和具竞争力的市场经济,不会受到计划经济或政府指令规管。”(财政司曾荫权动议二读1997年拨款条例草案的演讲词,1997年3月12日。)曾荫权指出,基本法有关经济问题有三大要点,即致力保持香港作为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确保审慎理财;保证香港在经济事务方面享有自主权。(一)国际商业中心根据基本法的规定,香港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继续为国际商业活动提供理想的环境,即: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实行

19、外汇管制政策,保障无形贸易自由流动;保持自由港地位,不征收关税,保障商品贸易自由流动。美国传统基金会在1997年12月发表的1998年经济自由指数报告中,评定香港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香港已连续四年获此称号。该指数等级评定标准有10项,包括贸易政策、税务政策、消费指数、货币政策、对外投资、薪酬及物价管制、产权、法规和非法市场的大小。而香港被评为最自由经济体系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不干预经济贸易,以及税务精简(见1997年12月2日香港文汇报)。(二)审慎理财曾荫权指出:“量入为出向来是本港处理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本港奉行这原则至少已有五十年。香港能够创造全亚洲最具吸引力的环境,实有赖行之有效的审慎

20、理财的原则和政策。”基本法第107条对香港奉行的审慎理财原则作出了保证,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相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事实上,香港在过去的十年间,财政每年都有盈余,只在19951996年度因机场核心计划的投资进入高潮而出现赤字;自1991年起的五个财政年度,政府开支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同为30%。(三)经济自主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货币金融制度由法律规定;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无形资产和资本的流动自由。(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6、110、115条)曾荫

21、权认为,这些条文确切保证香港最佳的行事守则会延续至未来,并赋予香港经济的成功之道以法定的地位,对保持香港日后的繁荣,至为重要。香港经济体系的精髓,被曾荫权概括为“四大支柱”。这四大支柱就是法治精神、公平竞争的环境、廉洁的政府和资讯自由流通。第二节 香港政府的经济政策严格地说,由于香港政府长期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所以并无完整的经济政策体系。或者从另一意义上说,积极不干预就是港府的经济政策。香港的低税制、谨慎理财和自由贸易政策等,适应并保证了经济体系的有效运作。一、税收政策香港的税收制度简单,税率较低,执行税制的费用比较低廉。直接税包括利得税、薪俸税和遗产税,约占香港政府收入的40%。间接税包括物

22、业及股票买卖印花税、博彩税、若干指定商品的税款,以及物业差饷等,约占香港政府收入的30%。(一)利得税利得税是对在香港从事贸易、专业或商业活动所得纯利课征的税项。非有限公司的营业利润,目前只须按15%的税率缴纳利得税,而有限公司的利得税税率为16.5%。税款是按课税年度内实赚利润计算。19951996年度利得税收入占政府总收入的26%。根据香港税务条例,只有符合下述条件的人士,才须缴纳利得税:在香港经营任何行业、专业或业务;以及该行业、专业或业务获得利润而有关利润得自香港;香港采用地域来源原则征税,只有源自香港的收入才须在香港课税,源自其他地方的收入,即使汇至香港,也不须在香港缴纳利得税;香港

23、并无就资本增值或股息征税,亦没有征收利息税。香港的利得税税制具有以下特点: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润才须在香港课税;资本增值或股息不须课税,亦无征收利息税;16.5%的公司利得税税率是亚太区内最低的,并计划把税率再调低至16%;简单的税制及税务法例为纳税人士提供明确依据,并为确定利润的来源地提供预先裁定服务;所有营商开支均可获得税务扣减,政府还将扩大扣减范围,鼓励为研究和开发工作进行资本性质的投资;工业装置和机械享有优厚的折旧免税额,包括60%的初期免税额及10%30%的每年免税额。政府计划给予购置与制造业有关的工业装置及机械,以及电脑硬件软件开支100%的即时注销优惠;投资工业建筑物享有20%初期折

24、旧免税额及4%每年折旧免税额,投资商业大厦的每年折旧免税额将由2%增加至4%;工商业为翻修工程所做出的资本开支可分5年注销。亏损可以不断结转,并无时间限制,直至全部由将来所赚取的利润抵消为止;对从符合资格的债务票据所获取的收益,实施优惠税率征税;对再保险公司的离岸业务所得,将实施优惠税率征税。(参见曾荫权香港利得税简介:优良税制,鼓励营商,1998年2月。)(二)薪俸税和物业税1.薪俸税是对工资和薪金收入课征的税项,按递增税率计算。1996年的计算办法是先扣除入息的免税额,余下首个2万元,征收2%的税款,第二和第三个3万元则分别征收9%和17%的税款;其余入息则征收20%的税款。不过,任何人所

25、缴纳的税款,都不会超过其入息总额的15%。19951996年度,薪俸税税收达260亿元,约占政府总收入的15%。在19971998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中,财政司建议再次调低薪俸税,把基本免税额由9万元增至10万元,已婚人士由18万元增至20万元,增幅为11.1%。2.物业税是向香港土地和楼宇业主征收的税项,税额按照实际所收租金减去20%作为修理及保养费,再以标准税率15%计算。物业税亦采用类似利得税及薪俸税所用的暂缴税制度。在香港营业的有限公司,其名下物业均获豁免物业税(但来自物业业权的利润,则须缴纳利得税)。19951996年度,香港物业税的收入共达16亿元。(以上数字引自香港1997)简单税

26、制和低税率是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全球各地竞争力年报1996认为,香港的财政政策是全球中最有利于企业活动的,利得税税率之低,很少国家可以相比;个人入息税的政策在鼓励工作积极性方面,也居全球之冠。(参见恩莱特等著香港优势第30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二、财政政策香港政府的财政政策一直坚持谨慎理财的保守原则,这一原则表现为以下几点:公营部门(以综合账目示之)开支的增长率,不超越经济的增长率;公营部门的开支模式应能反映政府对优先次序的看法;直接税与间接税之间,以及直接税间接税合计与其他经常收入之间,应有一定的均衡;在编制每年的政府收支预算时,须遵守若干准则,确保能

27、支付非经常项目的用款。(这些准则是:经常开支最少为总开支的77%;经常开支不得超过经常收入的85%;经常账盈余最少为非经常开支的33%;经常开支不得超过总开支的65%;非经常收入最少为非经常开支的20%。参见郑宇硕编香港政制及政治第188页,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7年版。)维持规模小而效率高的公营部门,是香港财政政策的重要一环。公营部门是指香港政府本身、房屋委员会、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和各个政府营运基金。政府给予私营或半私营机构的津贴和补助金亦包括在内。至于政府只拥有权益股的机构,例如地下铁路公司、九广铁路公司和机场管理局,其开支则不包括在内。政府通过多项基金项目来支配财政。政府一般收入账目,主

28、要负责各部门的日常开支。此外,另有6个账目,主要用以支付资本投资、非经常开支,以及政府贷款。这6个账目是基本工程储备基金、资本投资基金、公务员退休金储备基金、赈灾基金、贷款基金和政府奖券基金。19951996年度香港政府的总收入达1800亿元,公共开支1913亿元,其中政府本身占1616亿元,综合现金赤字31亿元。该年度有526亿元(占27.5%)属非经常性支出。公共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7.6%。财政累积盈余1479亿元。(引自香港1997)公共财政最重要的经济功能,是促进资本积累并进而推动经济迅速增长。香港实行低税制,这对投资具有巨大的刺激作用。而政府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开支,又为私人资本的

29、形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盈余预算会促使人们将可用资源投向生产,因此亦有促进资本形成的作用。资本的高速积累是香港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重要条件,而香港政府的财政政策对此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三、贸易政策香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出口没有资助,进口没有障碍,进出口商品基本免税,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监管很有限。监管是为了保证市民的生活稳定和身体健康,按“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要求对战略物质进行管制,以及为了履行有关国际贸易协定对极少数商品的进出口实施管制。香港最重要的贸易管理,是根据“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对纺织品和成衣的进出口进行管理。香港的纺织品和成衣出口要申请出口证,受双边协定限制的产品还需拥有配额。政府分配配额的目

30、标是,将配额分配给那些实际使用和可能充分使用配额的厂商,以提高配额的利用率。对于没有用完的配额,实行自由配额方案,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只要持有出口单据,所有厂商均可自由申请。因为企业的进出口实绩将作为下一年分配配额的依据,所以获得配额的企业都会千方百计地充分使用配额。因此,香港配额的使用率高达95%以上,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四、积极不干预政策及其变化香港长期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这种经济哲学常被人称为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事实上,香港的一些重要企业都是在专营保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府在很多领域一直在进行着干预,如土地、房屋、教育和医疗服务等。近年来,香港奉行的积极不

31、干预政策被修订为“最少干预,最大支援”。香港对经济的支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出口、推动外来投资、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支援、投资教育及培训等。例如,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提供工业用地。通过规划划出供工业发展的地区,每年都供应工业用地。1977年成立了香港工业村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厂商提供比较便宜的工业用地。目前,工业村公司管理下的工业村有3个,即大埔工业村、元朗工业村和将军澳工业村。截至1996年底,三个工业村累计批出用地分别为72公顷、63公顷和24公顷,批出率分别为99%、94%和87%。目前,香港正在考虑在屯门设立第四个工业村,预计到2004年时,工业村公司可供

32、批租的土地将全部批出,届时新工业村可望落成。鼓励进行应用及发展研究。香港于1993年初推行应用研究发展计划,设立基金,可对应用发展研究提供75%的费用资助,并以贷款或资本参与的方式资助。至今,香港对基金的拨款已接近9亿元。1995年6月,香港又推出一项名为合作应用研究发展的新计划,资助香港与内地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产品开发计划。提供工业支援服务。包括由法定机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就产品开发、培训及科技转移等各方面提供服务;成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公司,其任务是协助促进科技创新及把新科技应用于工业。现正计划设立第二间工业科技中心,于1998年开始施工。并已预留款项,进行科学园第一期工程,预计未来5年动用逾4

33、亿元。此外,香港还通过设立产品设计公司、标准及校正实验所等机构,提供产品设计、测试、检验等服务。提供服务的机构,都获得官方的资助。第三节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政府主要扮演公证人的角色香港政府与企业之间是隔绝的,这是香港经济的一大特色。“政府一向主张自由公平竞争。除了基于极为重要的社会因素而须另作考虑外,商业决定由私营机构自决。政府认为经济资源的分配,宜取决于市场力量。由于采纳这种自由市场信念,政府从不设法透过规管、课税或补贴以影响工业结构。”(引自香港1997第51页)政府按照自己的一套规则正常运作,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政府制定了明确而合理的规则之后,经济活动由企业自由行事。经济资源的分配一般

34、由市场机制决定,商业决策由企业自行做出。政府官员在商界不担任任何实质性的角色,政府也没有控股公司在香港的大企业中持有股份,官营公司非常之少。政府发出专营牌照给各种各样的公用事业,如电力、地铁、货柜码头和机场,但政府很少有利益关系在其中。政府的主要角色是公证人,负责制定基本的规则和监管公用事业的运作。很多基本建设工程也是放手让私营部门发展、融资、建造和经营。香港政府从不对某些行业进行保护、资助或给予优惠政策,也不运用法规或经济政策对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干预。政府致力于维护一个开放的贸易环境,让资金自由进出,对企业保持低税政策。政府的管理哲学是,由政府制定规则,然后让私营企业在没有政府干扰的情况下自

35、己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政府是公证人,私营公司是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种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清楚划分,使得政府官员与企业保持了距离,不仅限制了官商勾结,根绝了腐败的根源;而且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是香港经济充满活力的一个基本保证。香港的这种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独特的。例如,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发展经济,它的主要控股公司淡马锡(Temasek)在很多大公司中都拥有大量股份或控制股权,这些公司包括新加坡航空公司、吉宝船坞、海皇轮船有限公司和新加坡科技工业有限公司等。马来西亚政府也在当地大公司中持有股份,政府作为公证人和作为参与者的界限往往难以区分。在这两个国家,政府官员往往

36、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南韩政府通过国营银行向“查尔波”(Chaebol,一个垄断资本集团)输血,并保护市场以确保这些集团的利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日本外贸工业部编制了一套市场分占计划,大藏省把外汇配给有优先权的行业和公司。二、企业通过咨询机构与政府沟通香港的制度保证了公务员与商界的利益互相隔绝,但在另一方面,双方却在咨询方面有着许多的沟通。香港的行政会议(前行政局)以前是港督、现在是特区行政长官的咨询机构。而传统上,香港几个重要企业的领导人都是行政局的议员。在立法局内,则有各行各业的代表。在这种体制内,商界人士既是企业管理人员,又是立法者,商界对香港事务有很大的发言权。另外,香港政府有400多个咨询

37、委员会,就各种问题和政策咨询公众意见,这些委员会的成员中商界人士占了很大部分。因此,香港商界和政府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咨询关系。香港政府与企业的这种关系,一方面造成了这样一种环境,即企业可以自由做出决策,而不用考虑政府系统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香港的开放经济使得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它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改善经营。(参见恩莱特等著香港优势,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四节 企业运行的市场环境香港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有效地运作,各种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和组合,关键在于有一个优越的市场环境。而这个优越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完善

38、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一、香港的市场体系香港的市场体系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产品市场。香港的市场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市场上一半产品来自境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一半的大多数来自内地。第二类是要素市场,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金融市场包括银行同业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银团贷款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第三类是发达的国际性服务市场。香港服务行业覆盖面十分广阔,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批发、零售、仓储、运输、饮食、酒店、旅游、文化、房地产、通讯、财务、保险、金融等各方面。第四类是迅速发展的期货市场

39、及衍生产品市场。香港的各类市场虽然发展水平不一,但都具有市场范围的全球性,市场商品和要素的双向流动性等现代市场的特征。二、香港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香港经济运行的主要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导向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从利益导向机制看,香港市场上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直接与参与者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每个经济主体都是一个利益主体,都以追求最大的利润为目标,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从价格机制看,香港市场上除极少数公用事业机构的服务收费和商品价格的调整受到控制外,基本上都是由市场供求调整的。一般由企业自行定价,个别的由行业协会协议制定价格,价格水平随供求关系和企业间竞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竞争机

40、制看,香港市场的竞争是比较充分的。其特点一是国际化,参与者不仅有本地的企业,还有境外的企业;二是广泛性,竞争无处不在,市场只承认竞争的权威,优胜劣汰。从供求机制看,香港市场供求机制的作用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供求的变化及时地通过价格信号反映出来,引导着资源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在一个时点上达到大致的平衡,形成新的供求关系。这种作用使香港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国际资源配置中心。有专家把香港市场机制的特点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最”和两个“比较”,即对外开放程度最大,干预度最小;竞争程度比较高,对外应变能力比较强。(参见乌兰木伦主编迈向21世纪的香港经济第5052页,三联书店1997年9月版。)第五节 企业运

41、行的法制环境健全的市场环境,离不开法制基础。香港多年来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市场的有效竞争和运转,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香港的条例和附属立法有1000多件,而经济法规约占总数的45%。香港法规涉及面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部门和环节,规范一切活动。例如,在规范工商业方面,既有规范公司及其他经济组织的条例,如公司条例、破产法、银行业条例、接受存款公司条例、地下铁路公司条例、机场管理局条例等,又有规范公司及各类经济组织经营及交易行为的条例,如票据条例、商品贸易条例、纳税条例、货物代理商条例、证券条例、进出口条例、股票交易条例、劳工条例、雇佣条例等。这些严密的法规、条例,使

42、得在香港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可以找到法律的依据,并受到法律的监督。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香港的这些法规又在不断地进行补充、修改、完善。香港回归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平衡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章)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的建议,香港的640多章条例和1160多项附属立法中,仅有21项不予采用,且主要是非经济方面的条例和附属立法。因此,香港回归之后,完备的法律体系将继续发挥作用。香港美国商会1997年“商业信心调查”的结果显示,美

43、商对香港的前途仍保持乐观的态度。在该项调查中,法治的维护和信息的自由传递均被认为是评估香港未来作为国际商业金融中心的最重要因素。香港美国商会主席韩德立说,香港健全的法律系统以及独立的司法制度是吸引国际投资者的主要原因(199年12月4日香港文汇报)。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健全的法制在投资环境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第六节 中介组织的服务香港没有“中介机构”的明确定义,但中介服务是相当完善和发达的。中介组织分布在贸易、金融、保险、运输、地产和信息服务等各个经济领域,为当地和境外的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各种中介及信息咨询服务。中介机构成为沟通政府和企业,交易双方不可缺少的桥梁。一、香港的中介服务机构香

44、港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半官方法定公营机构法定公营机构有香港贸易发展局、生产力促进局、出口信用保险局、旅游协会等。这类机构的特点是由官方提供部分津贴,其余靠自身的服务收费来维持,独立核算。一方面,它们从香港的经济环境出发,组织专业性调查研究,向官方有关部门提供关于某行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另一方面,这些机构还针对香港中小企业多,出口比重大,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直接为工商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二)各类商会香港有几百家商会,其中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是一些综合性商会,如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和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等。另外还有外国商会,如香港美国商会

45、、荷兰商会等;地区性商会,如中山商会、嘉应商会等。这些商会在沟通工商业者之间以及工商界同官方和半官方机构之间的联络,参与政府一些重大经济政策的讨论,维护工商业者利益,促进香港经济繁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还向会员提供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三)专业服务机构专业服务机构有香港律师会、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测量师学会及大量的律师行、会计师行和测量师行等。(四)中介服务公司以公司名称注册的各种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有偿专业信息和咨询服务,这些公司有国际性的、也有本地的,有专门为工商业用户提供商业资信调查的、也有专门提供商业及科技信息服务的,此外还有各种工程技术顾问公司、工商业管理咨询公司等。这些公司

46、的服务范围很广,包括产品推广、金融投资、企业管理、资信调查等。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香港工商企业服务社会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香港市场经济运作的一个特色。随着结构完善、功能齐全、信誉良好的市场中介组织体系的形成,各种社会服务日益完善,可以及时地向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各种所需要的服务。香港公司的运作,可以说基本上离不开中介组织的服务。例如一家企业要在香港上市,就必须有香港商业银行、律师行、会计师行、测量师行等中介机构的参与。没有他们提供的专业服务和相应配合,企业上市活动就难以展开。在香港经营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企业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不必要也不可能配备各种专业人才。企业只需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而由各种中介组织向它们提供后勤服务、支助服务和专业服务。这样可以使企业精简人员,提高效率。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由中介组织提供的风险管理和资信调查等专业服务,有助于企业回避风险,减少或避免经营损失。三、各类中介服务(一)法律服务至1996年9月1日,香港有506间律师行,有执业证书的事务律师有3733人。律师提供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1.公司/商务。包括提供查核合资企业协议,注册公司和成立合伙企业,收购与合并,公司秘书和行政管理事务等。2.银行业务和财务。包括资本市场交易,项目融资,债务问题,银行证券、担保、贷款及其他融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