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讲座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讲座稿.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既是一门经典的课程,也是一门新课程。说它经典是因为它的前世是由来已久的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再到后来的中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它的今生就是2016年起在全通行的道德与法治课。它是一门继往开来的,体现国家意志、行使国家使命的综合性课程。南京师范大学的鲁洁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德育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她认为德育最具魅力,其主要根据就在于: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
2、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课标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倡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的教学,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上,每位教师都应努力将这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研读课程标准,选择恰当教法,落实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的要求:(1)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为儿童形成正确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
3、学素质等打下良好的基础。(2)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时代对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新要求。(3)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按照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教材。(引导学生提升生活智慧,让生活更美好!)(4)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学会、热爱生活,为学生形成初步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5)在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的同时,尤其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扬善抑恶行为方式的培养。(6)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呈现的基本形式。休现教材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发展特性,突破传统德育教材的单一”、封闭和静止的特性。有利十“活动性”或“实践性”教学方式的采用,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做中学”或“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形成学生合作、探究、负责的主体性素质。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强制性规范”的教材呈现思想。(8)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以及教材的形式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一主题在不同阶段目标不同,但前后衔接,螺旋式上升。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兴趣,是儿童乐于和可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