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3231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原子结构,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用已有知识描述原子构成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人类从上古时代起就开始了关于物质结构的探讨。,到20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卢瑟福根据粒子衍射现象提出了“核式原子模型”,1913年丹麦玻尔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玻尔模型。,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才建立了比较符合微观世界实际的量子力学模型 (1926)。,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原子学说1903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葡萄干布丁”模型探讨内部结构,葡萄干布丁,核式原子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Thomson模型(1898年),西瓜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正电荷均匀分布于原子球

2、体内,电子嵌于其中。,有核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根据a粒子轰击原子实验,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原子中央有一个体积非 常小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很大空间里存在着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行星模型,(1)、光的本质,通常所说的光指可见光,波长400700nm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紫外、X射线.)不同的光波长或频率不同,质疑:原子在一定条件能发光吗?原子 发光的基本特点是 什么?,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外,紫外,波长依次减小,(2)光谱及其分类,光谱(spectrum),利用光谱仪将物质吸收光或发射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得到的关系图,光源,分光器(棱镜或光栅),纪录

3、仪(感光底片或光电纪录器),光谱仪,按光谱结构分类,连续光谱,固体热辐射,线状光谱,原子发光,一、氢原子光谱和玻尔原子结构模型,1、氢原子光谱,卢瑟福的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能否解释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波尔理论,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N.bohr)根据氢原子光线状光谱的实验事实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提出著名的“波尔理论”,认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1. 电子围绕原子核作圆形轨道运动。在一定轨 道上运动的电子并不发生电磁辐射。,2.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其能量为: E = -13.6/n2 (ev) n=1,2,3,4 正整数(量子数) 电子

4、处在n=1的轨道时能量最低叫基态,其余的叫激发态。 电子具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即“一份一份”的,不能任意连续变化而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h=E初 E未,电子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以电磁辐射形式吸收或发射能量。,3. 在正常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处于基态,当电子受到激发时就可以从基态跳到激发态。激发态的电子并不稳定,它会发生电磁辐射放出光子,直接或逐步跳回基态,放出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等于两个轨道的能量差。即:,玻尔理论的成就,1.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实事。 2.首先指出了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跃迁,而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玻尔理论能否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现象

5、呢?,玻尔理论的最大的局限,1.不能说明多电子原子的光谱,甚至不能说明氢光谱的精细结构。 2.它对电子能量描述很能粗略,只有一个量子数。,这是因为波尔理论并未完全冲破经典力学理论的束缚,仍然把微观粒子(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视为太阳系模型那样沿着固定轨道绕核旋转。,学习本节课后你对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运动有那些新的认识?其他收获?,1、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2、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同的、能量量 子化的轨道上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3、初步建立了量子化的概念,身边的化学霓虹灯为什么发出五颜六色的光?,1、玻尔理论的主要内容?,3、据玻尔理论:(1)钠原子n=4的状态的电子跃迁到n=

6、3的状态产生 几条谱线?(2)氢原子的电子有n2跃迁到n1产生几条谱线?,质疑p5-6,2、玻尔理论的成就是什么?,二、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原子轨道描述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每个原子轨道由三个只能取整数的量子数n、m、 l 共同描述。,2、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的取值为1, 2, 3正整数。对应符号K,L,M,N,O,P.它描述了原子中电子离核的远近。n值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大、能量越高。n值所表示的电子的运动状态称为“电子层”。,1.主量子数 n,取值:由n决定,共有n个值:0,1,2,3,4,.,(n-1) 对应符号: s , p, d, f.n , l 共同决定

7、电子的能量能级:表示具有相同n , l 值的电子的运动状态 在一个电子层中 l 有多少个值 该层就有多少个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与n表示电子层相应,角量子数就表示同一电子层的不同“电子亚层”。在同一电子层中将相同角量子数l的各原子轨道归并起来,称它们属于同一个“电子亚层”。简称“亚层”。解释:钠原子n=4的状态的电子跃迁到n=3的状态产生 多条谱线?,2.角量子数 l,现将n4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的关系及相应的电子层,电子亚层列表 如下:,磁量子数的取值为0,1,2,l当l=0时,m=0,说明s亚层只轨道。当l=1时,m=0,1,说明p亚层有三个能量

8、相同的 p轨道,常用Pz,Px,Py表示这三个不同伸展方向的P轨道。 当l=2时,m=0,1,2,说明d亚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d 轨道当三个量子数都确定下来之后,就确定了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例如:n=3,l=0,m=0就确定了3s轨道;n=2,l=1,m=0则确定了2Pz轨道。,3.磁量子数m,自旋量子数ms的取值只有两个,+1/2和-1/2,它是不依赖于n,l,m三个量子数的独立量。它描述了电子自旋运动的特征。取值+1/2和-1/2说明电子的自旋只有两个方向,通常称为正自旋和反自旋,或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可用向上或向下的箭头“”来表示这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子自旋运动状态。,4.自旋量子数ms

9、,综上所述,当四个量子数都确定以后,才能完全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运动状态的完全描述,ms,m,n,l,能级,电子层,原子轨道,氢原子线状光谱,玻尔理论,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四个量子数,n,l,m,ms,电子层,能级,原子轨道,空间运动状态,自旋运动状态,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1,2,3、原子轨道的图像描述和电子云,联想.质疑电子在由量子数n、l、m确定的原子轨道中运动,原子轨道与玻尔所说的圆形轨道一样吗?如何形象的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呢?,1、原子轨道的图像描述,3d态:n=3, l=2, m=0,研究原子轨道 的图像有何意义?,为了形象地表示电子在原子

10、核外空间的分布状况,人们常用小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的大小,2、电子云,注意:1、统计概率的方法2、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疏密 的含义,n:决定电子云的大小,l:描述电子云的形状,m:描述电子云的伸展方向,小结:量子数与电子云的关系,思考 :,量子力学中的原子轨道 与玻尔的原子轨道有何区别?,电子运动状态的完全描述和四个量子数,1)主量子数 n 意义: 描述电子离核的远近, 决定电子层的划分 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n=1 2 3 4 5 - K L M N O,意义: 描述同一电子层中不同能量状态的分层电子亚层 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l = 0 1 2 3 4 -(n-1) s p d f g,3)磁量子数m 意义:描述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 = 0 1 2 3 -l,4)自旋量子数ms 意义:描述电子的自旋运动特征 ms = 1/2 “”,n=1,2)角量子数 l,n = 1 2 3 l = 0 0, 1 0 , 1, 2 m = 0 0, 0,1 0, 0,1, 0, 1,2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轨道数: 1 1 3 1 3 5 1 4 9,原子轨道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