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问题:光谱烧孔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3620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个问题:光谱烧孔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七个问题:光谱烧孔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七个问题:光谱烧孔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七个问题:光谱烧孔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七个问题:光谱烧孔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个问题:光谱烧孔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个问题:光谱烧孔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谱烧孔,新一代的光存储技术 光科0701 高松 07272006 耿欣 07272007,一、概述二、光谱烧孔的定义三、存储原理四、技术成果五、主要困难,光谱烧孔新一代光存储技术,光存储技术是当前迅速发展的高密度信息存储技术。现行光存储方案的最高存储密度受到聚焦激光斑大小的限制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能突破现行光存储方案密度的下一代新技术“光谱烧孔”方法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能提供比现行光存储方案高几个数量级的存储密度。,何为光谱烧孔,当用一束窄带强激光激发铬离子时,用另一束窄带可调谐激光扫过“R线”吸收谱带,发现在吸收谱带上激发光频率处出现一凹陷,这就是所谓“光谱烧孔” 现象。,出现光谱烧孔的原因是

2、这样的:在窄带激光激发下和激光共振的铬离子的d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 激光足够强时,几乎所有共振的铬离子的电子都被激发到激发态 ,测量这些铬离子从基态到激发态 的吸收时就出现吸收饱和现象。而不和窄带激光共振的铬离子仍然有正常的吸收用激光扫过整个吸收线,测透射光强时,就会在原来的吸收线型上出现凹陷,也就是“孔”。,当被激发的分子在激发态发生某种光致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不能退激 回原来基态,或退激需很长时间时,则形成的光谱孔被称为永久性光谱烧孔 (persistent spectral holeburning,简为 PSHB)。,当今光谱烧孔技术主要的技术瓶颈!,新一代存储技术“光谱烧孔”,光谱烧孔可

3、用于光存储。调谐激光到吸收谱带内的不同频率位置,孔就出现在不同频率上,有孔和无孔就可以表示“l“和“0”两个状态孔的存在时间就是电子在激发态的寿命用测透射光强度的方法就可以检测孔的有无这种光存储原理和现在使用的光存储方案是不同的。现在生产的光盘是用激光束在光盘介质不同位置上烧出洞,或产生磁畴变化、相变,使不同位置上的反射率产生变化,反射率有无变化表示“1”和“0”两个状态这是“位置选择光存储”光谱烧孔是频率选择光存储”,光谱烧孔技术的优点:存储密度更高,位置选择光存储能提供比磁盘高l一2个数量级的存储密度 因为磁盘用磁头探测磁盘介质上磁化强度的变化 而光盘用聚焦的激光束探测光盘介质上反射率的变

4、化 激光束的光斑可以比磁头小许多,因而光盘可以提供更高的存储密度然而现行光盘方案的存储密度受到激光斑大小的限制聚焦的激光斑受衍射效应限制,不能无限缩小,只能做到大致和激光波长相近因而估计最高存储密度约为 而“光谱烧孔” 方法提供了突破上述存储密度限制的可能性 因为除光盘平面上的二维维度外,光谱烧孔可以利用频率维度 在光斑平面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调谐激光频率在吸收谱带内烧出多个孔, 可实现在一个光斑位置上存储多个信息存储密度可提高1一3个数量级,在激发激光停止后,激发态电子回到基态,孔也就消失了,信息不能长期保存。有科学家提出,如果激光使共振的离子产生光化学或光物理变化,这种变化如果能保存几小时,

5、几天甚至几年,那么 孔”也就能保存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年科学家进一步分析光谱烧孔用于光存储对材料的要求发现如果用同一频率的一束激光写入“孔”和读出“孔”,反复读“孔”的过程会使原来写入的孔变得模糊,信噪比降低他们提出应当用光子选通光谱烧孔材料 即写入“孔”时,要用烧孔激光束 和选通激光束 同时作用,才能产生光化学或光物理变化,如光离化作用(图3),从而烧出孔,而读孔时,只要用减弱了的激光束 这样多次读孔过程就不会影响原来写入的信息的清晰度在用于光存储技术方面,孔可以用通常的透射光谱法检测,也可以监测发光,用激发光谱法检测孔用全息法测孔可以得到更高的信噪比,获得光谱烧孔的方法,最近,在愈来愈高的温

6、度甚至室温下获得光谱烧孔已取得特殊进展,所用的方法有两种:(1)用小介质球形态共振的自然非均匀加宽。(2)甩台金晶体对杂质稀土离子产生极大的非均匀加宽 。,光谱烧孔技术取得的成果,材料方面:报道了稀土离子光离化机理的光子选通光谱烧孔.还有过渡金属离子的光谱烧孔. 发现了色心的光子选通光谱烧孔.在有机材料方面,电子转移型光子选通光谱烧孔最引人注目.还发现了有机分子光离解,光异构化产生的光谱烧孔.光存储技术方面:孔可以用通常透射光谱法检测,也可以监测发光,用激发光谱法检测孔用全息法测孔可以得到更高的信噪比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研究所的维尔德教长期研究用电场和全息方法写入和读出光谱孔存储的信息在梦特利会

7、议上放映了用光谱烧孔方法制作的动画片,与会者赞叹不已,报热烈掌声,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发展还表明,光谱烧孔材料不仅可以用作高密度频域光存储介质,还可用于记录多幅全息图象 。事实上,当在一非均匀展宽谱线内烧出一个孔时,在该孔附近的频域内不仅吸收变化,还相应地发生折射率的改变,因而可同时记录吸收型与相位型全息图。Renn等人曾用聚乙烯醇缩丁醛 :四嗪,为光谱烧孔材料进行了全息图象的存取实验。固定激光频率,改变加在样品上的电压,使能级移动,在一个样品中存储了多幅全息图象。读出时,连续改变电压,存储的图象就可以一个接一个地显示出来 。 最近,他们在PVB:二氢卟吩中 8nm光谱范围内存储了2000多幅

8、全息图象。这一重要的进展,开辟了将光谱烧孔材料用于光学信息处理与光计算机,特别是光互联与光学神经计算机的可能性 。,全息技术,光计算机,光谱烧孔技术面临的困难,尽管光谱烧孔技术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真正使光谱烧孔用于光存储实用化,仍然有许多困难要克服还有漫长的山路要攀登,还有悬崖峭壁要飞越。 现有的烧孔材料电子跃迁几率小,烧孔需要的能量高。能否达到实用化要求的写入速度尚是问号。 既然是要用于光存储,当然希望提高工作温度,实现液氮,甚至室温下烧孔。高温超导体超导温度曰新月异提高的记录还记忆犹新。能不能把烧孔温度从液氢提高到液氮呢? 实用化整体方案也有待探索。如果能在室温下工怍,那么还可以采用光盘高速旋转的驱动方式,可以和现行光盘方案兼容若材料只在液氮、液氦下工作,现在光盘驱动方案显然不适用。只能让浸在液氮或液氦中的介质不动,而用偏转激光束的方式写人和读出。,远处的峰顶已在云层中隐现,谁,何时,能登上峰顶一览无限风光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