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上海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hw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z上海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hwp.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一、上海产业化基地基本状况目前上海已在绿色照明光源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已形成从装备、工艺、器件到应用的完整研发体系和产业链。科研成果产业化迅速,以应用带动研发及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海作为科技部批准的5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一,已经形成了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核心,辐射嘉定、松江、杨浦、普陀区、漕河泾等区的半导体照明产业群,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到LED光源应用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及基于此合理的布局和良性互动的格局,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半导体照明产业。上海地方政府配合国家半
2、导体照明工程整体战略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营造优良环境,强力推进上海基地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从2000年开始,上海市科委开始实施光电子专项行动计划,形成了各类技术配套齐全的产、学、研体系,取得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2005年开始,市科委专门设立半导体照明专项,以应用为牵引,大力推进半导体照明示范应用。半导体照明已被市科委列入上海“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二个战略产品之一。同时,半导体照明也被列入世博科技专项,是世博科技中九个亮点之一。上海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半导体照明的示范应用,通过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有效推动LED产品的应用和集成,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
3、壮大。这些工程的实施将为半导体照明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大量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对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上海集聚了一批较为雄厚的科技研发机构和大学,创新资源丰富,涉及半导体照明研究的大学和研发机构有二十多家,如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等,拥有了一支较高水准的科研队伍。2005年,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中心以产学研紧密联合的方式,通过整合技术、人才、设备、市场等资源,为科研、生产构筑高层次开放式的技术支撑服务平台,降低整个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成本,促进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能级提高,全力推动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中心将服务国家战略,
4、抓住照明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通过突破一批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技术企业,建设一个具有特色的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照明专利与标准体系,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半导体照明新型产业。二、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科技资源公共平台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建立上海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是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领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解决上海LED照明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具有产业链相对齐备、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
5、产品等诸多优势,且依托了上海的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使得该产业在承继、消化和突破国外先进技术上也拥有较强能力,这些都成为促使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却出现了一个新的瓶颈,这就是在应用层面缺乏体系性、完备性、统一性和应用性的技术平台,难以有效地连贯上游芯片、封装和下游照明应用,难以形成合力解决国内外亟待建立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的检测标准问题。上海产业化基地有条件、也有能力利用联合、整合、复合的优势,建立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并以该平台为纽带,形成合力突破瓶颈,有利于改变上海目前科研设备相对国外比较落后,科技资源共享程度低,相关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解决国际
6、上该行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对我国形成的覆盖问题,解决企业急需的专业性技术服务支撑问题,为我国半导体照明工程整体战略服务。三、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充分调动和利用上海基地已有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基础积累,以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网络式平台。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上海已有的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优化,建立半导体照明产业的研发、测试和信息服务平台。为上海基地、长三角地区半导体照明企事业单位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检测、评估和其他服务,推动区域的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与实施,为区域
7、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单凭一个企业或是少数企业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该平台应当结合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充分利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上海产业化基地特色资源(高端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市场大、高亮度功率型半导体照明产品制造能力强和众多科技研发机构及大学的创新资源丰富等),以上海产业化基地和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一个集区域性、网络式应用系统设计、分析检测、产品评价,信息交流与人才培训等功能的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为此,该平台将以 “四新”的思路进行建设和运作:“新的定位”:区别于国内
8、的其他平台,该平台总体定位在“技术创新”范畴内,针对标准化和产业“三元”技术(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需求,直接为这些技术的创新服务。同时为形成高质量服务的“软”基础,与国家的半导体照明“知识创新”平台形成良好的接口;“新的模式”:形成网络式中心模式,充分调动已有研究机构中的基础积累,以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网络式测试分析中心,工程中心和网络的核心格点,直接面对产业做标准化层面检测分析,提供权威数据,而研究性检测分析将分布在整个网络上。“新的布局”:形成标准化与研究性两个层面的测试与分析基本布局,前者是常规和成熟的,仅是需要一个公认的权威性中立机构来实施,
9、后者是适应当前半导体照明产业中许多基本问题还尚未弄清的基本现状,通过研究弄清机理,形成新的标准化测试与规范,再注入到第一层面。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第一层面的标准化工作发展趋势将为第二层面研究性工作明确需求方向,而第二层面的研究性工作成果将推动第一层面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新的功能”:该平台将形成支撑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三元”技术,至今国内还没有任何一个检测分析中心可以对这“三元”技术进行较全面的支撑,由于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迅猛崛起,知识技术产业三方面的问题强烈地纠缠在一起,为此要实现对“三元”技术的有效支撑,要从“硬”基础(基本设备)和“软”基础(基本软件和相关知识)两方面进行功能建设。四、半导
10、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模式、运行机制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模式:依托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的模式组建开放联合的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的技术专家委员会对半导体照明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形成网络式模式的平台结构如图所示,它充分调动已有研究机构中的基础积累,以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网络式测试分析中心。网络式支撑单位主要包括: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电光源研究所);上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