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4624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4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目 录第1章、前言71.1了解超级用户状态81.1.1成为超级用户(su)91.1.2退出超级用户状态91.1.3以root注册91.2与用户通信91.2.1在注册时显示系统专用信息101.2.2将信息发送给单个用户101.2.2.1发送一个短消息给一个单独的用户101.2.2.2将作为一个文件的消息发给个别用户111.2.3将消息发送给一个系统或网络中的所有用户111.2.4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消息121.3启动和关闭系统121.3.1选择init状态121.3.1.1查看系统运行级131.3.1.2使用掉电状态,运行级0131.3.1.3使用系统管理员状态,运行级1

2、131.3.1.4使用多用户状态,运行级2131.3.1.5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状态,运行级3131.3.1.6使用替换多用户状态,运行级4141.3.1.7使用交互重引导状态,运行级5141.3.1.8使用重引导状态,运行级6141.3.1.9使用单用户状态,运行级s或S141.3.1.10改变运行级141.3.2选择所用的关闭命令151.3.2.1 shutdown151.3.2.2 telinit和init151.3.2.3 halt151.3.2.4 reboot151.3.3 引导系统151.3.3.1 引导到多用户状态151.3.3.2 引导到单用户状态151.3.3.3交互式引导16

3、1.3.3.4查看引导信息171.3.3.5增加新的硬件后引导系统171.3.3.6退回引导进程181.3.4关闭系统181.3.4.1关闭一个多用户系统181.3.4.2关闭系统:可选方式191.4监视进程191.4.1 ps命令报告的内容201.4.2使用ps报告221.4.3杀死进程231.5基本管理工具241.5.1经常使用的命令241.5.1.1在文件系统中移动241.5.1.2查看在文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241.5.1.3改变目录241.5.1.4查看文件的有关信息241.5.1.5显示文件信息241.5.1.6查找一个文件251.5.1.7查看一个文件的类型251.5.1.8查看文

4、件中的信息261.5.1.9查找文件中的字符串261.5.1.10查看文件271.5.1.11浏览文件271.5.1.12查看文件尾281.5.1.13查看文件头281.5.1.14改变文件的所有权和许可权291.5.1.15改变文件组301.5.1.16设置或显示系统环境301.5.1.17定义Bourne和Korn shell环境变量311.5.1.18定义C shell环境变量311.5.1.19显示环境变量的设置311.5.1.20使用PATH变量321.5.1.21设置Bourne和Korn shell路径321.5.1.22设置C shell路径321.5.2使用管理工具32第2章

5、、基本OS命令332.1查找用户信息332.1.1确定系统中有谁注册332.1.1.1使用who命令332.1.1.2使用finger命令332.1.1.3使用rusers 1命令332.1.1.4使用whodo命令342.1.2检查用户的用户号和组号(id命令)342.2查寻环境信息352.3创建和编辑文件352.3.1使用cat命令352.3.2使用touch命令362.3.3文件拷贝(cp)或改名(mv)362.3.4文本编辑器的使用362.3.5 vi的使用372.4命令组合及输出重新定向372.4.1在同一命令行里键入多个命令372.4.2输出重新定向()382.4.3组合命令(|)

6、382.5使用手册382.5.1显示手册(man)392.5.2找命令节号(whatis、man)392.6查阅磁盘信息402.6.1显示磁盘空间的信息(df k)402.6.2判别某文件系统是否为本地文件系统(df)402.6.3找出某种类型已安装的文件系统(df -F)40第3章、设备管理423.1磁带的使用423.1.1磁带设备的命名习惯423.1.1.1使用缺省密度规定驱动器号433.1.1.2为磁带机指定密度433.1.1.3指定不倒带选项443.1.1.4不同磁带控制器和介质的设备名缩写443.1.1.5 1/2英寸卷绕式非SCSI内接(Rack mounted)磁带机443.1.

7、1.6 1/4英寸SCSI盒式和1/2英寸前部装入的卷绕式磁带机453.1.1.7 螺线扫描磁带机453.1.2读写磁带的命令453.1.2.1拉紧磁带453.1.2.2倒带453.1.2.3列出磁带机状态463.2 磁带与软盘操作463.2.1 tar命令463.2.1.1向磁带写文件(tar)463.2.1.2列出磁带上的文件(tar)473.2.1.3向磁带上增加文件(tar)473.2.1.4从磁带中析取文件(tar)483.2.2cpio命令483.2.2.1将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拷入磁带(cpio)483.2.2.2列出磁带上的文件(cpio)493.2.2.3析取磁带上所有文件(c

8、pio)493.2.2.4自磁带中析取个别文件(cpio)503.2.2.5软盘的使用503.2.3软驱设备名503.2.4ufs文件系统的软盘503.2.4.1格式化ufs软盘503.2.4.2自软驱中取出软盘513.2.4.3将ufs文件拷入单张格式化过软盘513.2.4.4列出软盘上的文件513.2.4.5向一个格式化好的软盘上附加文件(tar)523.2.4.6从软盘上拷出文件(tar)523.2.4.7自软盘上拷出bar格式的文件(cpio)533.2.5使用多张软盘存档533.2.5.1在软盘上创建一个ufs文件系统(newfs /dev/rdiskette)533.2.6pcfs

9、(DOS)文件系统的软盘533.2.6.1 格式化pcfs(DOS)文件系统软盘543.2.6.2安装pcfs软盘543.2.6.3卸下pcfs软盘543.3硬盘命名管理543.3.1硬盘命名习惯543.3.1.1带有总线控制器的硬盘的使用553.3.1.2带有直接驱动器的硬盘的使用563.3.2检查硬盘使用状况563.3.3检查硬盘信息(Prtvtoc)573.3.3.1将文件存档583.3.3.2将硬盘上文件拷出583.3.3.3修复坏块583.3.3.4重新格式化硬盘583.3.3.5换下旧硬盘583.3.3.6加入错误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分区及标记583.3.3.7重建文件系统(new

10、fs)603.3.3.8在临时安装点安装文件系统(mount)613.3.3.9向文件系统转储文件(ufsrestore)613.3.3.10自临时装入点拆卸文件系统(umount)其方法如下:623.3.3.11检查文件系统的不一致性(fsck)623.3.3.12对恢复文件系统做0级备份623.3.3.13在永久安装点安装文件系统(mount)62第4章、文件系统管理634.1文件系统类型634.1.1磁盘文件系统634.1.2网络文件系统644.1.3伪文件系统644.1.3.1临时文件系统(tmpfs)644.1.3.2循环文件系统(lofs)654.1.3.3进程文件系统(procf

11、s)654.1.3.4别的伪文件系统664.2 SunOS 5.x缺省的文件系统664.3虚拟文件系统表(/etc/vfstab)664.3.1 文件系统表项的建立684.4文件管理命令694.4.1普通命令语法规则694.4.2普通文件系统命令和特别文件系统命令手册704.4.3利用文件系统命令确定文件系统类型704.4.4文件系统类型704.5如何使文件系统有效714.5.1安装与拆卸724.5.1.1安装与拆卸文件系统命令734.5.1.2查找已安装的文件系统734.5.1.3安装/etc/vfstab文件中的全部文件系统734.5.1.4安装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744.5.1.5安装单个

12、文件系统(mount)744.5.1.6拆卸所有的远程文件系统(umountall -F nfs)744.5.1.7拆卸个别的文件系统(umount)744.5.2自动安装程序754.5.3共享服务器文件764.6检查文件系统的数据一致性(fsck)764.6.1决定文件系统是否需检测774.6.2以交互方式检测文件系统774.7备份和恢复文件系统784.7.1用QIC-150盒式磁带备份文件系统(ufsdump)784.7.1.1实现增量备份794.7.2恢复备份文件系统804.7.2.1决定使用哪一备份带804.7.2.2恢复全部备份804.7.2.3交互式恢复文件814.7.2.4从备份

13、带中恢复单个文件( ufsrestore)83第5章、管理网络服务845.1检查远程系统状态845.1.1确定一个远程系统已运行了多长时间845.1.2确定一个远程系统是否在运行(pingruprpcinfo-p)845.2注册到一个远程系统(rlogin)865.3系统之间传送文件(rcp、ftp)865.3.1使用RCP命令865.3.2使用文件传送程序(ftp)86第6章、管理用户帐号和用户组896.1增加和管理用户帐号896.1.1增加用户帐号896.1.1.1编辑Passwd数据库896.1.1.2定义用户组916.1.1.3建立主目录(home director)926.1.1.4

14、自动安装目录946.1.1.5用nfs安装主目录946.1.1.7定义初化文件956.1.1.8建立用户的邮件帐号986.1.1.9建立口令996.1.2管理用户帐号996.1.2.1修改用户帐号1006.1.2.2取消用户帐号1006.1.2.3冻结用户帐号1006.2设置和管理用户组1006.2.1设置Group数据库中的域值1016.2.1.1设置组名(Group Name)域1016.2.1.2设置Group ID域1016.2.1.3设置成员表域1016.2.2建立缺省的UNIX用户组1016.2.3建立新的组1026.2.4修改或删除用户组1026.2.4.1修改某个组1036.2

15、.4.2删除某个组103第7章、UNIX的shell命令1047.1各种shell的公共命令1047.1.1设置某种缺省shell1047.1.2在命令行中改变shell类型(sh,csh,ksh)1057.1.3从shell解释器中退出(exit)1057.1.4清除一个shell窗口(clear)1057.2标准shell1057.2.1标准shell的初始文件1067.2.2定义标准shell的环境变量1067.3 C shell1067.3.1C shell的初始文件1067.3.2C shell环境变量的定义1067.3.3建立C shell的别名1067.3.4设置C shell的

16、历史功能1077.3.5使用C shell历史功能1077.3.6设置C shell的退格键(stty erase)1097.3.7新命令的嵌入1097.3.8Cshell历史命令的编辑1097.4 Korn shell1107.4.1Korn shell的初始化文件1107.4.2Korn shell的选择项1107.4.3创建Korn shell的别名1127.4.4用Korn shell的联机编辑器编辑命令1137.4.5设置Korn shell的历史1147.4.6显示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1147.4.7使用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1157.4.8编辑Korn shel

17、l的历史命令115第8章、管理系统1168.1显示系统专有信息1168.1.1确定主机ID号(sysdef -h)1168.1.2确定硬件类型(uname -m)1168.1.3确定处理机类型(uname -p)1168.1.4确定OS版本号(uname -r)1168.1.5显示系统配置信息(prtconf)1168.1.6确定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1188.1.7确定系统的日期和时间(date)1188.1.8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1188.1.9改变系统的时区(/etc/TIMEZONE)1198.2配置附加的交换空间(mkfile,swap)1208.3创建一个本地邮件别名(/etc/m

18、ail/aliases)121第9章、文件存取问题分析1229.1 诊断与查找路径有关的问题1229.1.1显示当前查找路径1229.1.2为Bourne和Korn shells设置路径1229.1.3Source Bourne和Korn shell的初始化文件1229.1.4为C shell设置路径1239.1.5Source C shell初始化文件1239.1.6检查当前的查找路径1239.1.7执行一个命令1239.2分析与权限和所有权有关的问题1239.2.1改变文件的所有权1249.2.2改变文件的权限1249.2.3改变文件组的所有权125第1章、前言 本手册主要供Solaris

19、系统管理员使用,所提供的内容包含SUN OS操作系统系统的安装、环境的建立及重要文件的创建,以及系统管理员在网络系统环境下如何建立、维护、管理网络系统下的工作环境,还包括系统管理的日常使用命令、主要命令、文件的索引等。 本章将介绍:系统管理员的职责、了解超级用户状态、如何与用户通信、启动和关闭系统、进程管理、基本管理工具。 SunOS 5.x操作系统,是Sun公司所推出的Solaris 2.x软件系统环境的主要组成部份,Solaris 2.x可运行于SPARC和Intel硬件平台,是一个支持对称式多处理机的UNIX系统环境。 系统管理员的职责系统管理员的职责是确保一个独立(Standalone

20、)系统或网络上的一组系统能正常运行(主要指软件)。 不同领域的系统管理员,其责任也不相同,一个系统管理员可能在一个或多个领域是专家,而在别的领域却显生疏。 下面列出本手册所描述的系统管理员的工作: 1、 管理设备 磁带机的使用 格式化磁盘 监视盘的使用 2、 了解服务访问机制 建立一个双向调制解调器(modem) 3、 管理文件系统 安装或拆卸文件系统 备份和恢复文件或文件系统 4、 管理网络服务 查找网络信息 系统间传送文件 管理NIS数据库 5、 管理打印服务 设置一个打印客户和打印服务器 使用打印命令 6、 管理用户和用户组 增加用户 删除用户 改变用户信息 建立新组帐号 7、 了解sh

21、ell 使用Generic shell命令 使用Bourne shell命令 使用C Shell命令 使用Korn shell命令 8、 管理系统 查找系统信息 建立局部邮件别名 配置额外的交换空间(swap space) 管理系统日期和时间 识别文件存取故障 搜索路径的问题 存取权和所有权问题 网络存取问题 获得存取全部文件系统和资源的权限 与用户通信 关闭和启动系统 监视进程 本手册的章节按照以上给出的标题顺序安排,你还必须了解何时及如何进行如下管理工作: (本手册不包含如下系统管理工作:安装系统软件、安装第三厂家软件、建立和管理网络服务、建立和管理邮件服务、扩充和删除硬件、管理安全性和记

22、帐、监视系统和网络性能。)这章其余部分将描述如何完成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并介绍一些基本命令和管理工具。 1.1了解超级用户状态 超级用户是一个具有特权的用户,它可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全部文件和命令,超级用户有一个特定的UID(0),这个帐号的用户名为root(其实只要是UID为0的用户就是超级用户)。许多系统管理任务都必须在超级用户下完成,如安装和拆卸文件系统、改变文件和目录的存取权和所有权、备份和恢复文件系统、创建设备文件,以及关闭系统。 我们可以用如下办法进入超级用户: 1、 在其它用户状态下,用不带任何参数的su命令,并按需要键入root的口令。 2、 在login提示下,键入root及其口

23、令。 在入进超级用户后,shell将给出一个特殊的提示符“#”,提醒你对系统有着至高无上的存取权,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通过查询记录文件/var/adm/sulog,可以跟踪谁正在使用超级用户帐号。 最好在必要时才进入超级用户,应该避免在超级用户下做一般的事情。如果某项任务需要你是超级用户,它会提示你应该进入超级用户。当你完成必要的工作后,应立即回到一般用户状态。 由于超级用户非保护的存取权限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所以root帐号总是设有一个口令,而且为了增加安全性,要经常更换口令。 1.1.1成为超级用户(su) 仅当需要使用root权限完成一定的工作时,你才进入超级用户,下面是从普通用户成为r

24、oot的方法: 1、 在Shell的或提示符下,输入su。如果root帐号有口令的话,系统会提示你键入口令。 2、 键入超级用户口令,如果口令正确,你就具有了超级用户权限,系统显示“#”提示符。 gtxasu Password: # 如果想使用root本身的环境变量,键入su 。 1.1.2退出超级用户状态 要退出超级用户状态,就简单地键入exit。 #exit gtxa 1.1.3以root注册 要直接注册成root,必须在login提示下完成: 1、 在login提示下,输入root,于是系统提示你输入root口令。 2、 输入root的口令,如果口令正确,系统将出现root提示符#: l

25、ogin: root Password: # 1.2与用户通信 系统管理员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与用户通信,使用户了解管理员所做的事情对系统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要让用户及时知道你所做的管理工作(如:重新引导系统,安装新的软件,或以某种方式改变系统环境)何时将对它们产生影响。 管理员可以口头与用户通讯,但最普遍的方式是: 在注册时显示当前系统专用信息. 用write命令直接将消息发送到某个用户终端上. 用wall使用将消息发送给一个系统上的所有用户. 用rwall命令将消息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用户. 通过电子邮件将消息发送一个或一组用户. 1.2.1在注册时显示系统专用信息 每次用户注册进系统,屏幕上

26、都会显示当天的系统消息,这个消息存贮在文件/etc/motd中。已经注册进系统和正在使用系统的用户看不见此信息,可使用motd命令查看此消息,这些信息包括:操作系统版本号,系统软件的变化,新安装(或删除)的第三厂家文件的名称,或系统的调度时间表。必须确保motd文件是最新的,如果motd显示的是过时的消息,用户会因此而失掉一个关键信息,消息应尽量简短,如果其长度超过一屏,用户就读不到开头部分。/etc/motd文件所在者应该是root, 而且root应是唯一对此文件具有写权限的用户。 gtxa ls 1 /etc/motd -rwrr root sys 49 Jan 1 1970 /etc/m

27、otd gtxa 注意:系统软件安装后,有几个文件(包括/etc/motd 在内)的更新时间为“Jan 1 1970”这个日期是UNIX的起始日期,当你对这些文件编辑后,这个时间会随之改变。 1.2.1.1建立日期消息 用如下步骤建立日期消息: 1、 成为超级用户 2、 用编辑工具(如vi)编辑/etc/motd文件 3、 删除不用的消息,输入新的消息 4、 保存修改后的文件,这些消息在用户下次登录进系统时显示 1.2.2将信息发送给单个用户 可以使用write命令将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终端上,当使用窗口系统(如Open Windows)时,每个窗口都有一个独立的帐号,如果用户登录多次,则信息会直

28、接显示在控制台窗口中。 1.2.2.1发送一个短消息给一个单独的用户 用以下步骤将一个一次性的短消息发送给单个用户: 1、 键入write username,username是用户的注册名。 2、 键入要发送的消息。 3、 输完消息后,键入ControlD. 则在username用户的控制台窗口中显示你键入的内容。 下面给出系统管理员发送消息的例子: gtxa write ignatzelm Ill come by at 12:00 to look at your problem. gtxa 下面是在用户控制台窗口显示的消息: Message from fredgtxa on ttypl 11

29、:20. Ill come by at 12:00 to look at your problem. EOF 1.2.2.2将作为一个文件的消息发给个别用户 如果你想发送消息给一些用户,建立一个消息文件,再使用带参数的write命令来实现,其中的一个参数是消息文件名。 建立一个文件,此文件含有想要发送的消息。 键入write username message Ill come by at 12:00 to look at your problem. gtxa write ignatzelm ,键入n即显示出ok提示。 1.3.3.1 引导到多用户状态 要引导系统到多用户状态,在ok提示符下,键

30、入boot,则在缺省驱动器上启动自动引导过程,显示一系列启动信息,最后系统进入多用户状态。 1.3.3.2 引导到单用户状态 要引导系统到单用户状态,在ok提示符下,键入boot s,系统引导到单用户状态且提示输入root口令: ok boot s INIT: SINGLE USER MODE Type Ctrld proceed with normal startup (or give boot password for system maintenance) 键入root口令,注意要继续将系统引导到多用户状态,则键入ControlD。 1.3.3.3交互式引导 如果想对系统文件或核心作暂时

31、改动,可以采用交互式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测试所作的改动,且当出现问题时很容易恢复。 1、 在ok的PROM提示下,键入boota,引导过程会按交互式方式提示你。 2、 若响应回车,即缺省/kernel/unix核心引导,若不用缺省核心,则键入要用的核心名称。 3、 若响应回车,即用缺省/etc/system文件,否则键入所用的系统文件名。 4、 若响应回车,即用缺省模块目录路径,否则键入模块目录路径名。 5、 若响应回车,即用缺省root文件系统,也可键入ufs从本地盘引导,或者键入ufs无盘客户。 6、 若响应回车用root设备的缺省物理名,否则键入想使用的设备名。 7、 若响应回车则用

32、缺省交换文件系统类型swapfs(注意:swapfs是唯一允许的交换文件系统类型)。 以下例子中,接受的是缺省选择: ok boot a (Hardware configuration messages) rebooting from a Boot device: /sbus/esp0,800000/sd0,0 File and args:a Enter/kernel/unix: (Copyright notice) Name of system file /etc/system: Name of default directory for modules : root filesytem type ufs Enter physical name of root device/sbus1, f8000000/esp0,800000/sd0,0:a: Swap filesystem type swapfs configuring network interfaces: leo Hostname: gtxa (fsck mess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