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员工关系的理论与调整模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员工关系的理论与调整模式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ompany name,4,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1,2,3,员工关系的调整,工会、雇主组织与三方原则,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第二章 员工关系的理论与员工关系调整,第二章 员工关系的理论与员工关系调整,学完本章后,学员应该能够:各学派的对员工关系的不同看法主要关注、主要研究员工关系内部冲突的程度对政府、集体谈判、工会的评估解决的办法怠工模型、X效率理论及员工所有权理论对员工关系的分析三方性原则及共功能集体谈判,五大理论学派:按照政治趋向上的“右翼”(保守)到“左翼”(激进)的顺序列为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相似之处: 都承认劳动关系双方 存在目标和利益差异
2、,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一、新保守派的观点,简介:也称新自由派或新古曲派,基本上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他们主要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信奉市场力量,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也能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主要观点:员工关系双方的利益、合作、冲突都由市场机制的调节实现。,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员工关系管理,对工会与政府看法:形成垄断阻碍力量,破坏了市场力量的平衡,影响劳动和资源的配置,降低劳动生产率主要国家:美国实践状况:(1)法律体系虽然比较完整,但功能较弱,主要保护“意思自治,选择自由”(2)工会组建率较低(10%,2001)(3)罢工率低,劳资双方
3、最为对立,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二、管理学派的观点,简介:由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者专家组成。该学派关注员工的需要与动机,信奉通过有效管理及激励,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及忠诚度,最终实现员工关系双方的双赢。主要观点:员工与企业利益基本是一致的。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雇员认为自己始终处于被管理的从属地位,导致员工不满。如果企业能够采取高绩效模式下的“进步的”或“高认同感”的管理策略,冲突就可以避免,并且保持双方的和谐关系。高绩效模式为:高工资、高福利、改善工作环境、重新设计员工工作。,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对工会、市场及政府的态度:将已建成的工会当作是环境。认识到市
4、场的局限性,通过管理的进步来加强员工与管理方的相互信任及合作。代表国家:日本,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英国实施状况:企业更像家族,员工被当成企业终身的成员,雇主愿意对其进行投资,并提供就业保障,为此员工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增长率。工会以企业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企业工会主义”和特征。劳资关系不直接对立,也不容易引起罢工。在经济困难时期,企业负担较重。,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三、正统多元派的观点,简介: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和劳动关系学者组成。他们主要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需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需求之间的平衡,信奉制度(法律、工会、集体谈判制度)所起的作用。主要观点:最核心的假
5、设是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制度确保公平、效率与和谐。,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对工会与政府的看法:主张弱势群体的工会化,强调更为集中的、在产业层次上的谈判。重视法律的作用,提出用工人代表制等形式来保证劳动标准的推行。强势劳动法、雇员参与制度、工作委员会制度,政府为工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共同决策权等制度。代表国家:德国 实施状况:德国的罢工比较少,集体谈判主要在产业级别上进行,上述各种制度为冲突的显性化提供了另外的道路(工会与管理方对立),从而避免了冲突的加剧,制度运行良好。,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结论:只有在受到相当限制的情况下,员工参与决策这一做法才有可能提高生产率。
6、在员工拥有的控制权较大的情况下,生产率高低取决于员工所享有的收益权的大小。当员工不掌握控制权的时候,员工收益权的不断增加对生产率的影响既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当员工的所有权是通过单独的控制权或单独的收益权实现的时候,这种所有权对于生产率来说,都会造成一种潜在的损失。,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四、自由改革派的观点,简介:观点更具批判精神。他们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平衡的关系,管理方凭借自己的特殊权力处于主导地位。因而他们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待遇。信奉政府的力量,呼吁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观点:该学派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结构不公平”理论。该理论将经济部门划分
7、为“核心”与“周边”两个部门。,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政府与工会的看法:工会与集体谈判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该学派支持强有力的劳动法和各种形式的工人代表制度,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政策,反对市场化和自由贸易,主张强势工会。代表国家:瑞典世界上最著名的社会福利国家之一,临时解雇工人享有不错的失业福利。任何工人团体都可以自由组成工会,其协议自动覆盖工会所在的产业,而且工会的这些权利无须像北美那样,要获得法定的承认程序或要求。“福利病”、“瑞典病”。,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五、激进派的观点,简介: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组成。激进派认为,在经济中工人的“劳动利益”与管理方的“资
8、本利益”是完全对立的,不可调和。而且认为它们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本身所固有的问题,政府的力量也无法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主要观点: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管理方所采取的进步政策和管理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更利润,是为了资方的利益,只是在策略上更隐蔽更圆滑。,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对政府工会的观点: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要使工会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了解劳动关系对立的本质,进而开展广泛的与资本斗争的运动,向资本的主导权挑战。代表国家:前南斯拉夫及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孟作根体系该学派认为需要用新制度来取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该学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用何种制度来代
9、替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如何完善这种新制度。该学派主要倾向是建立雇员集体所有制。,第一节 员工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一、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条件的形成及劳资双方相关事务处理所采取的模式。,二、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种类,根据政府作用:国家统合模式与劳资自治模式,根据调整对象:个别调整模式和集体调整模式,员工关系利益主体企业、劳动者,雇主雇主组织,职工工会,企业,劳动者,企业企业者企业家(我国),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一、工会与工会组织,1.工会组织的产生及其发展工会的数量(英国):,20世纪初,英国有1323个工会,21世纪初,仅有221个工
10、会.工会人数在1979年达到最高点,为1320万,2000年,下降到780万,与79年相比下降了约40%.1979工会人数占当时所有被雇佣者的57%,至2000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9%.,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帮助和指导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和代表职工集体协议。(我国工会法01年)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07年)其存在的全部或部分目的是为了就各种申诉、劳动争议、工资、待遇等级、工时、工作条件等问题同雇主进行交涉。(美国劳动关系法)教育职能、监督职能、协调职能
11、、制衡职能,2. 工会的职能,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员工关系管理,3.工会的类型,公司工会公司工会通常指一个工会局限于雇佣组织内部,由该组织发起甚至控制。由公司内部员工加入,初级工会,不能独立于雇主。行业工会与职业工会由一些从事同样工作的员工组织起来的工会。如工程联合工会。产业工会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内组织员工,不考虑职业或者是技能水平,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4.国际工会组织,世界劳工联合会,简称世界劳联目前三大国际工会组织中成立时间最早的一个,于1920年在荷兰海牙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世界劳联主要有来自拉美、亚洲和非洲的116个国家的144个独立工会
12、组织组成,下设运输工人、农业和食品工人、产业工人等9个国际产业工会联合会,并设有亚洲工会兄弟会、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拉美工会中心及非洲工人工会民主组织,有会员2600万。,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世界工会联合会,简称世界工联于1945年10月3日成立,总部设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由来自120个国家的1.3亿名会员组成。强调工会组织独立于政府和政党,要成为一个维护世界工人利益的纯工会组织。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简称国际自由工联 1949年12月7日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在日内瓦、纽约和华盛顿设有长驻机构,现有来自五大洲的152个国家的234个会员组织,有会员1.48亿人下
13、设三个地区组织,包括设在新加坡的亚太区域组织、设在内罗毕的非洲区域组织和设在委内瑞拉的拉美区域组织。,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5.我国的工会组织体系,(1)我国的工会组织体系基层工会组织 、基层工会联合会、 地方工会组织、产业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这次修改工会法,对工会的基本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即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各工会组织在众多职责中,最基本的职责是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工会会员总数达到一亿二,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2)我国工会的角色职能国有企业:党政工传统模式,专职干部享受同级党政副职待遇。工会兼具工会职能和管理职能,工会自身严重偏向于管
14、理方代表。工会主席与员工对簿公堂(企业管理层的代言人,自然很难取得员工的信任)。私营与三资:几乎全部是由中层管理干部担任的。有些是企业总务负责人,也有是劳资、人事、财务负责人或车间主任担任的。 周亚峰案件西克姆有限公司终止工会主席劳动合同,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工会问题研究工会领导人产生机制首先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在25家设有工会的企业中,仅有1家采取了竞选的方式,只是形式上选举的为6家,而直接采取企业管理层任命的多达18家!占据了半壁江山。 工会的组建率:民企中没有建立工会的占民企总数的81.8%。中国外资企业建立工会的比例达到40%左右 自治工会及集体协商,第三节 工会、雇
15、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一种全部由雇主组成的或主要是由雇主组成的临时性或长久性的组织,它的主要目标是管理雇主同他们的员工之间或者与工会之间的关系。国际雇主组织欧洲雇主联盟(UNICE)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企联),二、雇主组织,与工会体制相同,企联有产业和地区性组织。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在结构上的对称性,保障了他们之间在协调劳资关系的行动中可以对接。,企联雇主工作部既代表私营企业的雇主也代表公营企业的雇主。这与欧洲国家雇主组织只代表私营企业雇主的现象不同。,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雇主组织的职能,1)积极为雇主服务,提高雇主适应事业挑战的能力;2)促进和谐、稳定的雇主-雇员关
16、系,即劳动关系;3)在国家和国际上代表和促进雇主利益;4)提高雇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自觉性;5)创造就业机会及更好的就业条件;6)预防劳资纠纷,并以公平迅速的方式解决产生的争议;7)为其会员达到发展目标提供服务。,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员工关系管理,1国际劳工组织1919年10月29日至11月29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宣布国际劳工组织成立。1946年5月30日,国际劳工组织同联合国达成协议,接受联合国领导。是联合国所属的负责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该组织是联合国系统中惟一具有三方性机制的国际组织。,三、国际劳工组织与三方性原则,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员
17、工关系管理,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大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六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一次大会。由各成员国派三方代表团参加。每个代表团由两名政府代表、一名雇主代表、一名工人代表和若干名顾问组成。大会制定公约和建议书,对工会而言,这些公约中最重要的是第87号关于结社自由公约和第98号关于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公约。,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员工关系管理,国际劳工局它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秘书处。多年来,国际劳工局编辑、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报告,出版发行了上千种书刊。设于泰国曼谷的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地区局(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18、Ri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在开发亚太地区人力资源,引导各国劳务输出行业进行科学管理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讨。,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4理事会理事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构,由国际劳工大会选举产生,每三年选举一次。现由56名理事组成(政府理事28名,雇主和工人理事各14名)。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主要工业国为常任政府理事,其余的18名政府理事由政府代表在大会上选出的国家委派,雇主和工人理事分别由雇主组和工人组在国际劳工大会选出。,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二、三方机制,指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雇主和工人之
19、间,就制定和实施经济和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国际劳工组织1976年144号),也即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所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三方机制协商劳动关系的机制或者说手段,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三方机制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上述主要法律依据,三方机制要解决的是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等。,第三节 工会、雇主组织及三方性原则,一、集体谈判的涵义,集体谈判:工人团体或工会与雇主或雇主组织就工会会
20、员的就业条件和待遇进行谈判或协商的过程,被称为集体谈判(在我国通常被称为集体协商)。集体谈判是一个自愿的、正式的过程。集体谈判承认雇主和雇员拥有不同的且经常冲突的利益,集体谈判是调节这些相互冲突的利益的机制。,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二、集体谈判的功能,市场功能:谈判双方对劳动力的价格进行谈判。政府功能:集体谈判是一个政治过程。集体协议是法律的主体,由管理方和工会的谈判者共同制定。立法和执行权被授予管理方,他们必须按照法律条款办事。决策制定功能:集体谈判是雇员通过工会参与制定影响其工作生活的决策的一种方法。它起到限制雇主把单方面的决策强加给雇员。,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分析集体谈判结
21、构有一个著名的分析框架,即将结构分为等级、单位、代理人、范围和形式。,三、集体谈判的结构,集体谈判结构分析框架,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1集体谈判层次,集体谈判可以在多层次上进行。它可以是国家层次、地区或区域层次、多雇主层次、单一雇主层次。甚至可以是在某个工作场所层次的协议。国家级多雇主谈判:国家级工会与雇主联合会的谈判。是欧洲各国的主要模式,给管理方和工会都带来很大的益处。,员工关系管理,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2谈判单位及谈判代理,谈判单位:是指某项集体谈判所包含的雇员群体。在大的复杂的部门,存在许多谈判单位,涵盖各种雇员群体。谈判代理:代理是代表谈判单位的组织,大多数情况下是工会
22、,也有可能是独立雇员联合会。组织中谈判单位的数量越大,存在许多谈判代理的可能性越大。,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3谈判范围与形式,谈判范围是谈判结构的关键因素它限定了谈判和协商的范围如谈判工资、工时和节假日等。谈判形式:集体协议的表现形式。有正式的书面协议、非正式的不成文协议或以内部备忘录的形式确认。,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二、集体谈判的相关法律事项,1国际劳工组织公约,2劳动法,3工会法,4劳动合同法,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三、集体谈判的过程,1准备阶段 搜集汇总有关谈判的所有事实(包括本产业的工资率或不同等级工厂的生产费用); 决定谈判小组的成员及其角色; 设定谈判的目的和目
23、标,预测对方的目的和目标;(理想目标、现实目标、底线目标)。,2谈判开始会议,提出建议/交换观点,达成一致,3结束谈判,达成协议,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四、谈判方式,合作式谈判:谈判双方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以合作的态度,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商谈共同努力,采取措施,解决彼此的分歧。让步式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的过程。,员工关系管理,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五、集体合同,1集体合同(集体协议、集体协约)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是指工会代表劳动者与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有关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2集体合同的效力集体合同的生效: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
24、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集体合同签订相关方的法律地位1企业方:是指企业的行政方,一般应由法定代表签字。2企业职工方:是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一般由工会代章,工会主席签字。3备案方:第五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多层次的劳动条件决定结构,
25、集体合同,企业内规章制度,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国家公权力,劳资共决(工会),有条件的资方控制方法,劳动者个人对用人单位,法律效力,低,高,劳动法律,个别劳动合同,员工关系管理,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3集体合同的内容,主要是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事项。【提示】集体合同分为综合合同和专项合同两类,国外的工资调整大都是通过专项集体合同解决的,这一点与国有企业职工调整工资需要职代会讨论通过,相差不大。,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集体协议的实施,第五十六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提示】市场经济国家集体合同争议一般通过罢工、停产等形式解决;我国的集体合同争议直接通过协商仲裁诉讼的程序解决,避免了大规模罢工、关厂造成的社会动荡。,第四节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