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115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农业生产条件统计,第一节 农业生产条件统计的内容和基本指标,一、农业生产条件统计的内容 进行农业生产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生产条件,这就是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资源,农业固定资产、农业机械设备、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等。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农业的投入就是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农业经营应做到投入少、产出多,在相同的投入下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果,或在同样的产出下尽可能节省投入,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二、农业生产条件统计的基本指标,1.投入的数量指标 农业中拥有和使用的各种生产条件的数量,它反映投入的规模,并表明其质量和水平 2.生产条件利用情况指标 对农业中拥有的各种生

2、产条件必须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提高其利用程度3.投入的效果指标 农业投入的效果指标,如单位面积产量,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生产量等。,第二节 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统计,一、农业人口统计(一)农业人口的概念及其与农村人口的区别 农业人口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及其供养的人口,不论其居住在农村或城镇均算作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人口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口是指居住在农村属农村户籍的常住人口,不包括居住在农村的国家职工及属城市户籍的家庭人口。农村人口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但农村人口中的农业人口未包括国有企

3、业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及其赡养的人口。 农村人口比重及其变化也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二)农业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农村人口变动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引起的自然变动,它使人口数绝对增加或减少;二是由于人口的迁出和迁入而引起的迁移变动或机械变动,它影响人口数的地区变动。农村人口的增减变化主要受人口出生、死亡以及迁出(到城镇)的影响。综合反映农村人口变动的指标是农村净增加人口和人口增长率。农村人口增长率 = ,二、农业劳动力统计,(一)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 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农村人口中,在劳动年龄以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它包括实际已参加农业劳动和其他社会劳动的劳动力

4、,以及具有劳动能力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如家务劳动者、在校学生和失业人员。一个人是否属于劳动力的主要标志是年龄,劳动年龄有上限和下限,各国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劳动年龄界限也不同,我国规定男16-60岁、女16-55岁为劳动年龄,在劳动年龄以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不算为劳动力。,劳动力资源构成图,农 村 总 人 口,适龄劳动人口(男16-60,女16-55),其它人口(学龄前、学龄、老年),社 会 可 能 利 用适 龄 劳 动 人 口,残疾服刑早休人口,适龄劳动力能利用人口,不 足 龄 劳 动 力,超 龄 劳 力,农 村 劳 动 力 资 源 总 数,家务劳力,在校学生,待业人口,农 村 劳 动 力,农

5、 业 劳 动 力,工 业 劳 动 力,建筑业劳动力,运输业劳动力,商 业 劳 动 力,服务业劳动力,其 它 劳 动 力,现 役 军 人,农村劳动力是指农村人口中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劳动力。包括劳动年龄内或劳动年龄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校学生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家务劳动者。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兼业劳动力。,(二)农业劳动力构成统计,1.按性别与劳动力强弱分组,2.按文化程度分组大专、高中、初中、农中、小学和文盲等。 3.按生产部门分组 种植业劳动力、林业劳动力、牧业劳动力、渔业劳动力。4.

6、按专业技术分组如农业劳动力中列出农业技术员、畜牧技术员、拖拉机手、汽车司机人数等,(三)农业劳动力变动情况统计,农业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可以通过编制劳动力平衡表来全面反映,平衡表的内容主要是: 1.期初劳动力人数;2.期内增加劳动力人数,其中按增加原因分列;3.期内减少劳动力人数,其中按减少原因分列;4.期末劳动力人数。,(四)农业劳动力利用情况指标,1.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参加劳动天数2.工作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农业工作量,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耗用的劳动时间,如平均每个工作日耕地亩数或耕一亩地所用工日数。,(五)农业剩余劳动力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资源与从事现有的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实际

7、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之间的差额。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层含义:一是常年剩余劳动力,或叫绝对剩余劳动力二是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农业(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是向城市转移 二是就地转移,第三节 土地面积统计,一、农业土地资源统计(一)土地统计的意义特点:第一,土地数量的有限性第二,土地的不可替代性。第三,土地质量可以不断提高。,(二)土地总面积与土地分类,土地总面积是指全国或某地区、某村、或某农业生产单位的全部土地面积。包括土地、丘陵、盆地、平原、草原、道路和建筑物占地等陆地面积与河流、湖泊、水库、塘堰等水域面积。,根据研究任务不同,土地总面积的主要分组如下:,1.按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的经济

8、类型分组(1)国营农场经营;(2)国营农场农工家庭承包经营;(3)集体经济统一经营(4)农民家庭承包经营;(4)农民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6)其它。2.按土地主要经济用途分组(1)耕地;(2) 园地;(3)林地;(4)牧草地;(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交 通用地;(7)水域;(8)未利用土地 。,(三)耕地面积统计,1.耕地面积的概念和分组耕地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 耕地按水利条件分为:(1)水田与灌溉水田(2)旱地与水浇地。,2.耕地面积变动平衡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经常变动的,其变动的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开垦荒地、基建占地还耕等原因而增加耕地面积;另一方面由于基建占

9、地、农民建房占地、改林改牧改渔、因灾废弃等原因而减少耕地面积。,(四)农田水利统计,1.水利设施情况统计2. 农田水利设施的效果指标3.农田水利化程度,二、农业土地利用统计,(一)土地资源开发程度指标1. 国土开发系数 2.农业开发指数3.垦殖指数(亦称垦殖率) 4.森林覆盖率5.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二)农业用地利用程度,1.复种指数是指耕地在一年内平均种植的次数。具体内容及计算在下一章农业生产统计中讲述。2.草原载畜量,(三)耕地集约化经营程度,所谓集约经营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更多的活劳动和生产资料,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 1.单位耕地面积投入的农业固定资产总值

10、。2.单位耕地面积投入的农业生产费用。3.单位耕地面积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料数量。4.单位耕地面积的用工量。,第四节农业资产统计,一、 流动资产统计(一)流动资产数量和构成统计 1.流动资产的概念和特点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特点:流动性大、周转期限短、不断改变其实物形态,且其价值一次性消耗或转移或者实现。,2.流动资产数量和构成统计,流动资产数量指标有两种:一是时点指标,它反映某一时点全部流动资产总额;二是平均指标,它反映某一时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二)流动资产利用统计,利用情况的指标主要有两大

11、类:一类为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另类为流动资产占用水平指标。1.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统计 (1)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额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报告期内农业流动资产周转额/农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率(天数)报告期天数/流动资产周次数,(2)应收帐款周转率指赊销净额与应收帐款平均余额的比率。(3)存货周转率。指产品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伪比率,(二)流动资产占用水平指标,国营农场流动资产占用水平指标通常用每百元产值所占用的流动资产来表示。 (三)流动资产报酬率 指一定时期内净利润与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流动资产利用综合

12、经济效益。,二、农业固定资产,(一)农业固定资产的概念和数量指标1.农业固定资产的概念农业固定资产是指农业生产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手段和其他物质资料,如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役畜、房屋、建筑物等。具备两个条件:(1)使用年限较长(2)单位价值较高,2.农业固定资产数量指标,农业固定资产的数量指标有两类: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 固定资产价值量的主要指标如下:(1)固定资产原值(亦称完全原始价值)是指购买或建造各种固定资产时实际支付的全部金额。 固定资产原值是指:第一,购置的固定资产按购买时实际支付的全部金额计算,包括买价、运费、安装费等;第二,自制自建的固定

13、资产;第三,自繁自育的幼畜成龄后转作役畜、产品畜;第四,国家奖励和外单位赠送的固定资产;第五,清点财物时发现未入帐的固定资产;。,(2)固定资产净值(亦称保存原始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历年提留的累计折旧额后的余额 3.农业固定资产评估(1)固定资产完全重置价值(2)固定资产保存重置价值,(二)农业固定资产构成,1.按经济用途分组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2.按部门和生产用途分组按部门分为农、林、牧、渔业用固定资产 3.按所有制分组国有、集体所有、以及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资和其他所有等。,(三)农业固定资产变动统计,1.固定资产折旧指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逐渐磨损而转

14、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1)平均年限法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固定资产磨损指标,(1)固定资产折旧额和折旧率(2)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之内可能提供的工作量(或工作时数)为标准来计算折旧的方法。(1)按照行驶里程汁算折旧(2)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3.固定资产增长指标,固定资产增长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 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或=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原值 - 报告期折除固定资产原值,第五节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机械化统计,一、农业机械设备数量统计(一)农业机械设备的分类农业机械设备除了像农业固定资产一样,按部门和生产用途,按所有制和经营 形式分组外 还按技术进步程度和功能大小分组。农

15、业机械按技术进步程度分为机械化设备、半机械化设备和旧式农具。按机械的功能大小分组,(二)农业机械设备数量指标,1.一定日期的拖拉机台数它要计算混合台数和标准台数两个指标。拖拉机折合标准台系数,全部拖拉机标准台数=(某种牌号拖拉机混合台数该牌号的折合系数)2.一定时期内拖拉机平均台数拖拉机平均混合台数,平均标准台数就是把各种拖拉机平均混合台数乘以该牌号拖拉机折合标准台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拖拉机平均标准台数=(某种牌号拖拉机平均混合台数该牌号折合系数)例如,某农业生产单位4月1日有:丰收27型号拖拉机5台,东方红54型号拖拉机4台,红旗80型号拖拉机1台;4月11日 调入红旗80型号拖拉机台1,4月16日调出丰收27型号拖拉机2台。试计算该单位4月月初、月末拖拉机混合台数和标准台数,4月份拖拉机平均混合台数和平均标准台数。,(1)该单位4月1日拖拉机台数混合台数= 5 + 4 + 1 =10台标准台数(2)该单位4月30日拖拉机台数混合台数 3 + 4 + 2= 9台标准台数(3)该单位4月份拖拉机平均台数平均混合台数标准台数,二、农业机械设备利用情况统计,1.拖拉机完好率2.拖拉机出车率3.拖拉机作业量,三、农业机械化水平指标,1.农业机械使用普遍程度2.农业机械装备程度3.农业动力资源机械化、电气化程度4.农业生产工作机械化程度5.农业劳动机械化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