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273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8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2013年10月编委会名单主 编:向 欣副 主 编:王选庆 徐 敏 赵 箭编写成员:尹 虹 杜 博 朱玉梅 牛宜斌 黄 镇 果 然张 晶目 录第一部分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建设实施大纲1.引言12.建设目标43.重点任务74.专项工程8第二部分 项目基本管理制度2.1项目管理流程图112.2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项目入库表122.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入库表142.4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项目安排表152.5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安排表162.6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项目季度报表172.7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季度报表18第三部分

2、 项目验收3.1项目验收流程图193.2项目验收申请表203.3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验收评分细则223.4再生资源项目验收报告28第四部分 项目绩效考核4.1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分表294.2省级商务主管部门项目管理绩效自评报告提纲31第五部分 项目建设标准5.1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SB/T 10719-2012)335.2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SB/T 10720-2012)385.3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管理规范(SB/T 10850-2012)43前 言近年来,商务部着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2006年至今,已将90个城市列为再生资源回收体

3、系试点城市,并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了75个城市51550个回收网点、341个分拣中心、63个区域性大型集散市场和123个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基地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回收行业广大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一步显现。目前,各试点城市和基地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全面验收阶段,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我们在2012年开展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督查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提出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实施大纲,确定了未

4、来几年项目建设的重点,同时确立了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提出了项目验收规范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力求为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试点城市和承办企业了解相关政策、强化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提供指导和借鉴。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和工作特点,调整和细化相关内容,建立起一套指导本地区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的管理流程与制度。手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予以感谢! 编委会 2013年10月1第一部分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建设实施大纲1.引言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

5、进程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废旧商品等可再生资源产生量和蓄积量日益增加,如果有效利用,既可以弥补我国原生资源不足,又能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06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得到长足发展,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区域性交易市场和大型分拣加工基地,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也应看到,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还很不完善,项目建设水平不高,一些地区的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认识不到位、目标不明确、监管不得力等问题,严重影响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因此,进一步明确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目标,提出未来三年内的主要建设任务,对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回

6、收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先进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 现状与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在发达国家被称为“第四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大多采取立法和资金支持等多种手段,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至6000亿美元,2010年达到18000亿美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已成为节能降耗、环保增效的新经济增长点。德国作为发达国家中回收率最高的国家,提出创造“无

7、垃圾社会”的目标,要求所有产品都必须从包装品到产品报废后的处理,均不得产生垃圾。据资料统计,德国GDP增长两倍,而产生污染物却减少75%。总体看,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发达国家资源重复利用率大大高于我国。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已达到90%左右,且回收加工水平较高。而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回收利用率不足70%,绝大多数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严重缺乏深度加工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我国各类回收企业10万多家,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1.62亿吨,同比增长8.9%,回收总值571

8、5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的1.49%。2006年以来,国家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创建,在全国推动建设了一批试点城市和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2009年起,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对试点项目予以了支持。在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散”、“小”、“乱”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处理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但总体看,由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是企业利润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的行业,多年以来,由于国家和地方投资和技术投入不足,行业技术落后,整体进步缓慢。目前我国大多数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大件废钢铁解体多采用氧割和锤砸,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采用

9、酸浸、火烧、人工拆卸,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由于科技投入低,加之行业的经营与“破烂”相关,行业内的科技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2011-2012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利用表序号名 称单位2011年2012年同比增长%1废钢铁万吨91008400-7.7 2废有色金属万吨45553016.5 3废塑料万吨1350160018.5 4废纸万吨434744402.1 5废轮胎万吨329370.312.6 其中:翻新万吨3445.333.2 再利用万吨29532510.2 6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万台160588264-48.5 重量万吨370.6190.7-48.5 7报废

10、汽车数量万辆149.6132.3-11.6 重量万吨285249-12.6 8报废船舶数量艘3173407.3 重量万轻吨225.225513.2 9合计(重量)万吨16461.816035-2.6 1.2发展机遇“十一五”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再生资源回收理念已深入人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并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作为七项重点工程之一。将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回收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意见(

11、国办发 201149号)对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关于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1.3必要性和紧迫性再生资源回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废弃商品有效、及时地回收,才能形成“资源产品废弃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真正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成败。再生资源每增加1000亿元产值,可以安排就业50-100万人,解决了大量下岗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题。我国再

12、生资源行业发展具有相当潜力,如废塑料的回收率仅为24%,而每回收利用一吨废塑料,就可获得0.85吨塑料原料,相当于节约3吨石油;对废铝的回收利用,我国只能达到7-10次循环,而日本可达21次循环。如果能够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和利用水平,实现从单纯依赖原生资源转变为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并重,对缓解资源紧张局面、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建设目标2.1总体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网络完善、技术先进、分拣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各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70%,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利用总量拟达到2.66亿吨。2.2分项目标在全国建设80个左右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

13、收方式多元化、重点品种回收率高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城市,规范建设100个再生资源回收分拣集聚区,培育100个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2.3建设原则一是向公益性品种倾斜。对于靠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并带有公益性质的品种,如废玻璃等加大项目资金支持的比重;二是向龙头企业倾斜。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经营管理规范、技术装备先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鼓励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整合回收渠道,向上下游延伸;三是向产业集聚倾斜。试点建设一批分拣技术先进、环保处理设施完备、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产业园,延伸产业链和服务链,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分拣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四是向

14、技术升级创新倾斜。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再生资源分拣加工水平;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和劳动人员保障。2.4目标可达性分析2.4.1再生资源产生量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再生资源保有量巨大。据测算,仅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就分别达3.5亿、1.3亿和1.7亿台,未来三年内,每年至少要有1500万台左右家电、500万台电脑和上千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再生资源数量必将大幅增加。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还将保持快速增长,对再生资源的总体需求也会明

15、显增长,将为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2.4.2项目试点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以来,各级商务部门通过完善回收体系的规划布局,探索多元化回收模式,扶持龙头企业等多种方式,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模式已基本成熟,回收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已逐步提高。2009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和开展示范试点,通过典型示范带动,行业的回收能力和科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4.3 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循环经济促进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颁布实施,使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有了

16、制度性保障。2012年,商务部发布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等多项相关行业标准,为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2.4.4协同工作机制逐渐完善。201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由商务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部际协调机制,有效促进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制度化。国务院各部门从职能出发,积极推进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如发展改革委开展了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科技部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废物资源化的总体思路,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生产企业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对接与合作,环境保护部对电子废物的拆解、利用行为进行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部积极推

17、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国管局积极推动各地区建立公共机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各部门已在全社会形成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合力。综上所述,预计在未来的三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展的加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逐步完善,回收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意识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有望全面实现规划目标值。回收体系建设目标达到量化指标后,我国循环利用产业运行质量将有很大提升。3.重点任务3.1强化政策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合理产业布局,实现重点区域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及利用标准化体系,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准入、价格形成、市场监管、技术标准等管理体系。围绕产业链

18、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重点建设一批拉动产业提升的重大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针对市场失灵的品种,强化政策支持提升重点品种回收率。3.2推动园区化发展,放大集聚效应。支持建设一批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化园区,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较为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产品链和价值链,促进行业整合。同时,鼓励金融保险、技术支持、社会保障、物流配送等相关服务业进入园区,以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基础,建立有利于企业集聚发展的服务网络,全面提升资源利用的集中度和产业发展的规模度。3.3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回收与利用一体化发展。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经营管理规范、技术装备先

19、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整合回收渠道,推进绿色回收网络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园区和进商场,从产废源头入手,打造全方位、全覆盖的回收网络。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回收与利用一体化发展格局,着力解决高值资源低效利用和高价值再生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提高产品价值。鼓励龙头企业采用信息管理技术,构建区域性网络信息中心和具有呼叫功能的电子信息平台,便利居民交售再生资源。3.4推进技术进步,提升科技水平。支持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处理企业加大投入,采用现代分拣分选设备,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推动再生资源分选、拆解、破碎、加工利用的技术和装备升级,逐步实现再生资源自

20、动化、精细化分拣处理。研发基于物联网的再生资源收运系统监测技术和传感识别装备,鼓励智能回收机等自动化回收设施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逐步改变我国再生资源行业的技术和设备生产过多依靠进口的现状,缩小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3.5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完善信息发布体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利用相关技术遴选推广机制,适时发布国家鼓励的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利用有关技术、工艺、设备名录,探索通过政府买断的方式对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建立促进产业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培育和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公司,为行业发展提供规划、技术、管理等咨询服务。打造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全国性再生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健全统

21、计指标体系,及时发布交易价格、行情、指数等相关信息,实现主要品种定价、交易的公平、高效。4.专项工程4.1总体安排到“十二五”期末,预计完成80个城市、100个回收分拣集聚区的建设,培育100个龙头企业。4.2分项工程4.2.1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城市示范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建设80个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重点品种回收率高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4.2.2 再生资源回收分拣集聚区示范项目。支持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建设一批分拣技术先进、环保处理设施完备、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废旧商品回收分拣集聚区。4.2.3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技术示范项目。鼓励

22、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回收利用企业,推动开发适合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处理利用等专业化技术和设备, 提高分拣加工水平;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回收网络,创新回收模式,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有效整合“游击大军”的回收体系;形成以信息平台为支撑,有形网络与无形网络相结合的回收模式。4.3预期成果按照有利于规范回收利用秩序、有利于降低回收利用成本、有利于提高回收利用效益的原则,构建我国完整的先进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行业从松散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型、产业型、效益型方向转化。4.4 保障措施4.4.1提高社会认识,强化组织协调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再生资源回收体

23、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全社会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地的特点和产业优势,研究制定有利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4.4.2 完善法规标准建设,规范行业发展继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重点品种回收管理制度,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目录,建立再生产品分类、分拣加工作业、回收污染控制技术、再生产品质量等标准,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4.4.3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利用各级财政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加大对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

24、本投向再生资源回收及加工利用产业研发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4.4发挥协会作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凝聚行业力量,反映行业诉求;加强行业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行业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引导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制定行业自律性行规、行约,逐步形成健康有序的再生资源交易体系,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1第二部分 项目基本管理制度2.1 项目管理流程图2.2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项目入库表项目名称:年份:试点城市:实施企业:计划建设内容:计划完工时间:项目计划投资总额:项 目论 证 内 容管理机制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均GDP、资源量是否能够支撑回收利用体系否

25、 是市政府是否出台了再生资源行业规划情况否 是行业管理归口是否较顺畅,组织机构是否较完备,能够集中力量开展工作否 是行业发展支持政策体系是否较为健全否 是回收体系建设情况社区站点情况按照“便于交售”的原则城区每1000-1500户居民设置1个回收站点,预计设计站点数量 个乡、镇每1500-2000户居民设置1个回收站点,预计设计站点数量 个是否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合理,保证回收站点的基本覆盖否 是网点管理制度是否规范健全,回收站(点)的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学习,持证上岗否 是分拣中心情况规划是否合理,与社区站点是否对接顺畅否 是分拣中心设置数量 个分拣中心类型分拣中心处理技术和所在城市资

26、源量相匹配否 是针对具体品种是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设备、技术人员等,分拣技术水平较高,处于行业内先进地位否 是是否有集中的污染治理设施,场地硬化等措施,无露天堆放等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储藏方式否 是集散市场或基地情况是否具有完备的土地手续,是否符合环保部门环保评估及生产技术标准的资质认定,具备相关废弃物的处理资质否 是市场是否具有交易及相关服务功能,即: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和培训中心否 是是否配备相应的卫生、安全等作业设施;是否具有防止雨水及油类混入或渗透功能的混凝土地面,处理设施周围应有油类或液体的截流、收集及油水分离的环保设施或措施否 是规划、设计及建设是否

27、符合环保、市容和消防安全等标准,设有隔离围墙,园区绿化,保持较好的外观环境否 是龙头企业是否具有不少于2家能够承担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任务并列入省级重点联系企业的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否 是经营证照及资质是否齐全,负责人是否有个人身份证明资料,无违法犯罪记录否 是对推动本地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否有明确和长期的规划否 是其 他有在线交投、绿色交投等创新回收方式有在线交投、绿色交投等创新回收方式 行业管理机制严格,回收企业备案、项目储备等工作开展情况较好行业管理机制严格,回收企业备案、项目储备等工作较好其他有地方特色、能够有效推动当地回收体系建设的做法2.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入库表项目名称

28、年 份所 在 地计划建设内容实施企业计划完工时间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万元申请中央财政支持金额万元申请地方财政支持金额万元建设情况商品交易区 分拣加工区 仓储配送区 配套服务区(预计)回收量万吨经营品种废钢 废有色金属(铜铝铅锌)废家电 废塑料 废纸 废橡胶(轮胎) 报废机动车 废玻璃 废木材 其他是否具有土地证否 是是否具有立项批复报告否 是是否具有环评情况报告否 是172.4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项目安排表试点城市项目安排表序号项目名称计划完工时间商务部门项目安排文号财政部门下达资金文号投资情况(万元)项目下达时间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材料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其中:中央财政下达金额地方财政配套金额12

29、34567 2.5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安排表试点城市项目安排表序号项目名称计划完工时间商务部门项目安排文号财政部门下达资金文号投资情况(万元)项目下达时间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材料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其中:中央财政下达金额地方财政配套金额123456782.6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项目季度报表报表年度报表季度项 目试点城市项 目实施企业进展情况投资情况(万元)中央财政资金已拨付至企业情况(万元)实施效果计划数(个)已完成数(个)完成率(%)项目投资总额其中:中央财政下达金额地方财政配套金额带动就业人数(人)带动就业同比增长(%)回收量(万吨)回收量同比增长(%)回收额(万元)回收额同比增长(%)

30、上缴税收(万元)上缴税收同比增长(%)回收网点情况分拣中心情况集散市场情况其他总计-城市平均回收率项目状态进行中 结项2.7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季度报表年度季度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进展情况(五区一中心建设完工率%)投资情况(万元)中央财政资金已拨付至企业情况(万元)实施效果项目投资总额其中:带动就业人数(人)带动就业同比增长(%)回收量(万吨)回收量同比增长(%)回收额(万元)回收额同比增长(%)上缴税收(万元)上缴税收同比增长(%)项目状态中央财政下达金额地方财政配套金额12345678第三部分 项目验收3.1项目验收流程图报送商务部和财政部备案项目初验市级商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市级商务主

31、管部门受理申请合格申请文件不合格,修改补充企业申请提出整改要求提出整改或项目调整意见不具备验收条件不符合要求合格项目复核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复核公 示3.2项目验收申请表项目验收申请表项目单位:(盖章) 申请时间: 年 月 日申请单位名称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联系人及电话企业地址项目名称项目建设起止日期项目建设主要内容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成效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 中:银行贷款( 万元)企业自筹( 万元)申请财政补助( 万元)备注附件:项目验收申请需提交材料附件:项目验收申请需提交材料1. 项目承办企业基本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2. 项目相关管理制度和项目运营情况;3. 项目经营场所的产权证书或

32、中长期租赁协议复印件;4. 实施单位项目投资报告(需明确项目投入、建设、运营、成效及资金补助情况);5. 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投资的审验报告或财务审计证明;6. 其他相关材料(含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3.3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验收评分细则3.3.1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评分汇总表城市名称: 项目下达时间: 年序号项目内容总 分达标分数实际得分1回收站点(详见下表1)2分拣中心(详见下表2)3集散市场(详见下表3)4人员培训情况5信息平台情况总计备注:1.表格中第4、5项为2009年和2010年项目验收内容;2010年以后项目无需验收此内容。2.达标分数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自行确定

33、。验收组长: 参与验收人员:验收时间: 年 月 日 表1 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项目验收评分表分 类指 标(分值)分 数经营资质(20分)1.项目选址交通便利、不扰民,符合当地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的有关要求(5分)2.其设立具备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10分)3.回收站经营者应持有该场所的房地产权证或租赁合同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5分)项目建设(50分)4.回收站应为封闭式建筑(5分);营业面积不小于10平米(5分);门面招牌采用统一规范的站名和设计(5分)5.建筑设计应符合GB2894、 GB50016要求(5分)6.回收站点应配有标准衡器(5分)7.回收站点应配有依

34、法取得消防验收和备案的消防设施和器材(5分),并设置消防安全标识(5分)8.回收站点的照明、电器线路用阻燃材料保护,配电开关应安装在阻燃材料上(5分)9.回收站点应配备封闭式运输设备(5分);流动回收车和机动运输车应采用统一标识和编号(5分)经营管理(30分)10.回收站点从业人员有个人身份资料,并经培训后上岗(5分)11.回收站点标示清晰、着装统一、计量规范、制度健全( 5分)12.回收站点内应悬挂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并公布回收商品目录及回收价格(5分)13.回收站点内物品堆放整齐,能够按储运要求分类摆放,无乱扔、乱堆放现象(5分)14.建立购销台帐制度,账簿统一规范(5分)15

35、.应按照当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求定期上报统计数据( 5分)表2 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项目验收评分表分 类指 标(分值)分 数经营资质(20分)1.项目建设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5分)2.其设立具备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5分)3.其经营者应持有该场所的土地产权证,或取得当地政府在一定期限内(原则不少于10年)不拆除的承诺(5分)项目建设(60分)4.占地面积及加工处理规模符合SB/T 10720-2012标准要求(10分)5.平面布局应按照功能分区、分块布置,能够满足经营、加工、生产、办公、生活的要求,不同区域距离应符合安全防护要求(5分)6.配套工程如供电、供水

36、和消防设施等符合SB/T 10720-2012标准要求(10分)7.固定建筑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标准,对环境有影响的加工生产不能露天作业(5分)8.专业设施设备符合SB/T 10720-2012标准5.4要求(10分)9.专业生产线厂房地面应作防水、防渗漏处理,有特殊要求的地面作防腐蚀处理,一般地面应为混凝土地面(5分)10.货场地面道路应根据载荷符合GBJ22标准(5分)11.配置与回收利用相适应的起重、过磅、运输等设施设备(5分)12.项目竣工通过环保验收(5分)经营管理(20分)13.从业人员有个人身份资料,并经专业技能和劳动保护培训后上岗( 5 分)14.项目运营管理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无

37、事故记录,无安全隐患(5分),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不得分15.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标准要求(5分)16.应按照当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求定期上报统计数据(5分)表3 再生资源集散市场项目验收评分表分 类指 标(分值)分 数经营资质(10分)1.项目建设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5分)2.其设立具备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10分)3.其经营者应持有该场所的土地产权证,或取得当地政府在一定期限内(原则不少于10年)不拆除的承诺(5分)项目建设(50分)4.市场布局应按照功能分区、分块布置,能够满足交易、物流、加工、办公、生活的要求,不同区域距离应符合安全防护要求(5分)5.市场交

38、易区应按照交易品种分区经营(5分)6.市场主体建筑符合建筑物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要求(5分)7.市场内道路工程符合GBJ22的要求(5分)8.市场地面硬化,外围有隔离围墙,远离居民区(5分)9.配套工程如供电、供水和消防设施等,符合SB/T 10720-2012标准要求(5分)10.配置水、电管网及污水管道(5分)11.配置与回收利用相适应的起重、过磅、运输等基交易设施设备(5分)12.配置依法取得消防验收和备案的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识(5分)13.应配备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5分)项目运营(30分)14.从业人员有个人身份资料,并经专业技能和劳动保护培训后上岗(5分)1

39、5.经营、治安、消防、卫生等制度健全 (5分)16.对废旧电池、废旧医疗设备、废旧电子线路板等危险废弃物进行分类安全存储(5分)17.项目运营管理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无事故记录,无安全隐患(5分),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该项不得分18.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标准要求(5分)19.应按照当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求定期上报统计数据(5分)3.3.2区域性大型回收利用基地项目评分表序号项目内容总分达标分数实际得分1经营资质(详见下表2)2项目建设(详见下表2)3项目运营(详见下表2)总分备注:达标分数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自行确定。验收组长: 参与验收人员: 验收时间: 年 月 日 表2 区域性回收利用基地项目验收评分表分 类指 标(分值)分 数经营资质(20分)1.项目建设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5分)2.其设立具备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10分)3.其经营者应持有该场所的土地产权证,或取得当地政府在一定期限内(原则不少于30年)不拆除的承诺(5 分)4.注册资本金不少于50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