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家与专家历程.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351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189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家与专家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家与专家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家与专家历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家与专家历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家与专家历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家与专家历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家与专家历程.doc(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位专心致志于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家、专家和教授上网时间 : 一个技校毕业后担任过班长、车间主任和厂长,一个因为善于技术革新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湖南省劳模,一个从3800名全国劳模中脱颖而出被选送到上海纺织大学劳模班学习的28岁的年轻人,1994年从自动控制专业本科毕业,随即开始了在单片机应用领域传奇般的创业人生,他就是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被业界称为“单片机英雄”,并担任上海海洋大学机电工程系教授的周立功先生。本文的故事就从他大学毕业后开始。VSPACE=12 HSPACE=12 TITLE=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周立功先生 回忆年轻时的蹉跎岁月,周立功深情地说:“

2、92年28岁,被选送劳模班,在上海纺织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的学习,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从那时起,周立功就立志要专心致志地在单片机应用领域耕耘,要做行业的第一名! 艰难起步 上世纪90年代初,单片机市场许多人主要是买卖芯片,不搞技术开发,或者不懂技术,掌握技术的人没有“下海”,而是留在大学、研究所。看到这样的机会,周立功1994年一毕业,在佛山分析仪器厂报到上班第三个月就“下海”,就用借来的两万一千五百元在科技街创办了一家销售和开发单片机应用软件的小公司。这段时期,周立功主要做单片机销售,并根据客户的要求做软件开发,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那时候,单片机客户用500片就算大客户了,最难的是找到

3、能够赚钱的产品。”周立功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周立功了解到,在羊城晚报上登BP机信息台、聊天、听歌的广告很多,尽管每月的广告费高达几十万,但是还有人不断做广告。经过分析和调查,发现打聊天和听歌电话的人主要用的是公费电话,周立功想:我开发一种锁BP机台、锁9字头的“电话密码锁”怎么样? 他找到一位老板,谈了自己的想法,说:“三个月包你赚100万,我只要10万。”他一炮成功,三个月赚了10万。后来他又盯上了当时价格高达10,000元的大哥大,当时一台进口充电器就要卖500-1,000元,用户采用周立功基于单片机的充电器方案,才卖400元。周立功自己只赚3-5元。向客户提供软件已经烧入芯片的解决方案

4、,针对客户要求提供解决方案是创业初期周立功的基本思路。 走上正轨 1995年,他发现台湾人在汽车防盗器领域卖得很好,几乎一统天下,通过分析产品发现台湾人卖每台1,000多元的防盗器,成本才100多元,周立功于是决定就开发这个产品,去赚有钱人的钱! 在广东省中山市,他与找到的合作伙伴一拍及合,推出了铁将军系列汽车防盗器,“从那时起,台湾人卖1000,我们就卖600,他们卖800,我们就卖400,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赢得了市场。”时至今日,周立功仍然是铁将军制造商的合作伙伴和坚强后盾,先后开发了200多个品种,几大系列铁将军产品,包括汽车防盗报警器、摩托车防盗报警器、汽车倒车雷达等等。 从市场角度

5、看,1995年是周立功创业成功的一个里程碑。但是,由于企业采用家族管理,随着业务的发展,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周立功还没有来得及静心体会成功的喜悦,矛盾和利益的分配不均、家族内部权利之争带来的烦恼就接踵而来,周立功分析说:“95-99年那时候,问题在于不懂管理,用人又怕别人掌握核心技术跳槽,怕别人竞争,越怕就越遇到鬼!”在企业内部,人员流动很大;在企业外部,竞争对手每一分钟都想击败周立功! 为了今后的发展,周立功经过深刻反思、学习和研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主动提出放弃当时已经颇具规模的客户和市场资源,退出公司。1999年公司重组,成立了“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抛弃了家族式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

6、度来规范企业的运作。 企业成立之后,周立功主要抓下列两个方面的工作:1. 公司的定位,明确了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专心致志做什么?目前,周立功公司的定位是专心致志做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并提供满足行业需要的一揽子解决方案。2. 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司文化。 “以人为本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要做好很难。”周立功说:“首先你要想到员工在想什么?用心去体会员工的难处,体会他们的困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想到他们的心里去。其次,从公司运作的角度看,要想到客户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你把他们遇到的困难全部想到、做好,帮他们提供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与公司员工及合作伙伴结为利益共同体。” 此外,周立功尤其强调:要帮助

7、员工规划发展前途,使员工有成就感,要对员工不断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要有气量与员工共同分享公司的成功和利益,公司内部要讲公平竞争,要创造市场需求,要注重基础研究与开发,不能只关注眼前利益。 通过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2000年以后队伍开始稳定下来,周立功一脸轻松地说:“2000年是我管理走上正轨的标志。”目前,周立功公司已由当初的8个人发展到现在一三8人,业务网络覆盖全国,产品不仅仅覆盖整个中国,而且其CAN Bus产品还到达国际水平,远销美国和德国。 面向未来 周立功认为,单片机应用开发企业属于学习型企业,要引导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必须从教育市场入手,他说:“不能仅仅去做买卖,全国的大学生在学

8、校里面如果都是用我们的方案,就需要艰难的教育和普及工作。普及不是写一两篇文章,要去做落实。把你成功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全面介绍给大学生。”为此,他编写和翻译了一系列单片机应用书籍。恰逢此时,一些大学表示希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企业家一起来培养单片机应用技术人才,正是因为周立功在单片机领域多年的默默耕耘,他被中国海洋大学机电工程系聘为教授。 目前,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达到几百万,就业压力相当巨大。如何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课题,周立功结合自身经历,语重心长的说:“培养应用学科的学生,最重要的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要从产品化和商业化的高度来搞应用技术教育和研究,只有做产品化的

9、研究,才能把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到一个高水平。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现技术商业化、产品化的应用技术专家。”为此,公司赞助国内许多大学设立了单片机应用实验室,以期培养和发现更多的优秀单片机应用技术人才。 作为单片机应用行业的专家、教授和企业家,周立功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不断学习新东西,否则就不能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没有办法决策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新的定位。 目前,单片机的发展已经呈现8位与32位并存的局面,8为单片机与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32位机存在巨大不同,前者属于指令级的开发,而32位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应用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应用开发的复杂程度也更高。面对新的挑战,周立

10、功说:“系统越复杂,就越需要交钥匙的工程,我们也就越有机会。因为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团队来进行开发。希望公司将来的开发人员,不仅仅是现在的50多人,要发展到100-200人,要变成一个应用产品平台的开发公司。提供从芯片、资料、软件、应用开发平台到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周立功的目标是到2010年,通过开展跨国合作、知识产权的互相授权利用、以及大资本的运作,将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具备一流人才、一流技术和一流服务的国际化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的开发公司,并针对某些行业提供一揽子应用解决方案,做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强者。 x周智勇 SoC测试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初探上网时间 : 2003年11月30日

11、中国是全球半导体市场成长最快的区域,预计每年增长率超过25%,原因在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集成电路消费的中心、电子产品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整机制造基地,为了贴近终端市场和IC用户,SoC测试中心和实验室在中国的布局已经悄然展开,本文将向您介绍SoC测试技术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最新的测试技术趋势。 目前,IC消耗量的主要增长集中在消费电子、数据处理和通信三大领域,其中消费电子包括显示器、数码相机、数字电视和视频游戏机,数据处理包括CPU和存储器、闪存卡、平面监视器和移动PC,通信领域则以数字蜂窝电话和无线/有线网络为增长驱动力。IC复杂度的日益提高,迫使设计人员采用更为先进的工艺技术,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到单芯

12、片内,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简称SoC)因此受到广泛应用,目标是进一步降低整机系统设计、测试和制造的成本。 目前,0.25和0.一八um工艺技术占据主导地位,0.一三um以下工艺技术已经在一些高端产品中得到应用,并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采用先进设计工艺的结果,是造成设计、掩膜费用在NRE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已经由1995年的一三%激增为2003年的62%,推出新型芯片受到降低成本需求的强劲驱动,但是设计和制造新型芯片的总成本却因新工艺技术的应用而急剧增加。 而另一方面,新型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它们从切入市场到实现百万台的量产规模,时间通常不到一年,因此,

13、业界流传这样的说法:90%的利润是产品上市后头六个月产生的,“Time-To-Market”是整个半导体产业仅次于芯片复杂度面对的第二大挑战。 在紧迫的上市时间和芯片复杂度日益提高的双重压迫下,半导体行业被迫构建新的外包链条,并力图结成更多的技术联盟,共同推进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代工厂更倾向于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帮助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更快地推出芯片,而业界占据领先地位的厂家更倾向于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本文试图对SoC测试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发展趋势做一个初步探讨。 传统的测试方法和流程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设计和测试方法将设计、调试/验证、生产测试三个环节孤立起来进行,其突出的问题

14、是除非首颗芯片制造出来,否则芯片测试不可能真正完成,如图1所示。传统的测试方法和流程由于需要多次反复,因而不能适应复杂的SoC大规模量产的需要,更难降低成本。对于SoC测试来说,人们需要开发更为有效的测试程序,以满足一次性流片对验证工具以及生产测试环节对更具有成本效益的测试软件的需要。 目前,人们开发测试程序通常沿着设计、测试程序开发、芯片原型验证的思路进行,各部分孤立地进行任务分配、需求分析,然后分别执行,测试的过程还要不断完善测试软件。测试程序开发完成之后,还要对测试程序本身进行调试,通常需要多次反复修改测试程序,时间上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对于“6个月赢得90%利润”的市场法则来说是难以

15、接受的,解决测试程序本身调试需要较长时间这个问题,迫使人们进一步改进设计和测试的流程。 一体化测试流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图2所示是一种新的测试流程。它将工程设计验证测试流程与生产测试流程并行处理。其核心思想是利用虚拟原型对测试工程和IC设计过程所需要的测试程序(本身)进行查错和调试,同时,也将虚拟原型应用到生产测试流程之中,完成面向生产的测试程序的查错和调试。 为此,首先要根据工程测试结果,进行设计中的测试策略规划,目的是改进测试方法,降低测试的复杂性,并根据测试成本和复杂性对测试任务进行定义。而生产测试流程中,测试程序查错和调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成品率。 FPGA和PLD在搭建虚拟原型,完成

16、对测试程序调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通过利用虚拟环境,可以极大地降低对测试程序进行调试所花费的时间,减少掩膜次数,节省大量、昂贵的掩膜费用,提高成品率,并在加快产品上市时间的同时,达到芯片利润的最大化。 然而,尽管上述方法解决了缩短测试程序调试时间的问题,但是,需要在设计和生产两条线上同时对测试程序进行调试,因而资金投入上并没有显著降低,为此,Credence公司提出了利用光子进行SoC测试的新技术。 基于光子探测的SoC测试技术 随着芯片复杂度的增加,SoC采用倒装、打线和多层金属封装的方式也越来越多,许多地方采用传统的电测手段已经相当费时费力,因此,Credence利用固态浸入透镜方法实

17、现0.25um的成像分辨率,来完成对SoC关键节点的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测试系统配备的高速采集和数据处理能力,半导体制造商能够快速进行设计查错、故障分析和特征提取,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降低SoC开发的成本。 基于光子探测的SoC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脉冲信号切换产生的能量,激发半导体电路内部的电子被激发出光子,然后通过高速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将采集的光子转化为电子信号,通过对这些电信号来分析时序特征,从而达到对SoC关键节点进行测试的目的。其目的是加速产品的上市,消除不必要的多次设计修改和不必要的流片循环。 本文小结 SoC技术是21世纪初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

18、,是电子器件持续集成的最高境界。SoC采用先进的超深亚微米CMOS工艺技术,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将处理机制、模型算法、嵌入式软件等各层次电路直至器件的设计紧密结合在单个芯片上,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 随着SoC应用的日益普及,在测试程序生成、工程开发、硅片查错、量产等领域对SoC测试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掌握新的测试理念、新的测试流程、方法和技术,是应对消费电子、通信和计算等领域SoC应用对测试技术提出的挑战,适应测试和组装外包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于中国集成电路测试人员来说,了解中国目前SoC测试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掌握市场的动态至关重要,表1所示为中国目前已经具备SoC测试能

19、力的测试中心和实验室的一览表。 x周智勇 Email: simonzhouxeetchinax 一个优秀团队造就的OLED显示半导体研发带头人上网时间 : 2004年05月08日这些年在许多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当中,存在一种频繁跳槽的倾向,其中一种思潮就是:如何才能在集成电路新产品设计中脱颖而出?本文介绍晶门科技有限公司(Solomon Systech Limited)(晶门)的Ricky Ng设计经理,他十几年一直致力于LCD和OLED显示器的产品化和研究工作,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团队的积累和力量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努力,对于提升个人的设计能力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和影响。 谈起过去十几年的研发经历,Ri

20、cky说:“1992年大学毕业去摩托罗拉公司应征,我说我对半导体设计很有兴趣,能够给一个机会吗?,进去之前并不知道要做LCD显示驱动器的产品工程师。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成就了我在显示半导体行业的职业生涯。” 从那之后,Ricky研究的领域涉及LCD驱动电路、LED驱动电路、OLED驱动电路、FED 驱动电路、图形控制器及监视器微处理器等。自1999年起,他先后在晶门担任产品工程师、产品经理、设计工程师和LCD/OLED显示驱动器设计经理等多个职务。目前他担任晶门的OLED/PLED驱动器设计团队的领导工作。 从产品工程师做起向芯片设计转移 从1992年到1999年的四年时间里,Ricky Ng

21、在摩托罗拉(香港)半导体产品事业部先后担任产品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工作,负责LCD驱动芯片的封装、测试、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等产品化各个环节的工作。1999年晶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摩托罗拉公司整个LCD驱动器芯片业务被独立出来,Ricky在晶门LCD驱动器产品经理的岗位上继续工作了一年。这时候,公司的客户提出了降低显示驱动器成本的问题。 2000年,Ricky提出要由产品经理转向做显示驱动芯片的设计,刚开始公司领导觉得他的要求很突然,但是,考虑到Ricky长期从事产品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工作,对产品定义的流程、客户的要求、产品的封装、测试和质量控制等环节非常熟悉,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因而支持他转换工作

22、岗位的想法。Ricky说:“我选择的项目是对一款LCD显示驱动器进行成本优化设计。” 这时候,他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如何才能克服设计经验不够的困难,如何才能迅速提高设计能力?谈起这段经历,Ricky说:“这要归功于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设计团队,其他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对我迅速提高设计能力支持很大。例如,他们会提供一些资料给我看,会帮助我就电路层面的设计疑难进行反复探讨,帮助解决设计遇到的挑战。” 另一方面,Ricky在担任产品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对他从事设计工作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在一年的时间里面,他利用过去积累的产品定义的经验和协调能力,协调客户提出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成本优化设计项

23、目。从这个项目,公司看到了Ricky在显示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潜能。 恰逢其时,国际上显示半导体行业开始关注新兴的OLED的产业化研究,Ricky因其出色的工作以及对新产品开发的强烈兴趣,2000年末被公司指派参加由几个资深工程师组成的OLED研究小组,从此开始了在OLED领域的辛勤耕耘。 抓住OLED的机会开展前沿课题研究 OLED显示器在手机、PDA、数码相机、数字录像机等应用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在汽车音响控制面板以及工业控制等嵌入式应用中也有很多优势。与许多其它高新技术领域一样,前沿研究无不充满了各种风险,面对探索未知技术领域可能出现失败的风险,Ricky坦然自若地说:“作为一线的

24、研究与开发工程师,公司的眼光是我们在前沿科技领域拼搏的坚强后盾。至于个人如果研发失败,也是对今后新产品的开发的经验积累。” 从2001年到2004年,Ricky与设计团队的设计工程师一起,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优化OLED显示驱动器的设计,先后成功地解决了OLED屏幕不均匀显示的问题,实现了小尺寸OLED显示驱动器的产品化设计。这个过程中,Ricky也从一个设计工程师,成长为负责整个OLED/PLED显示驱动器设计团队的带头人。“对显示半导体行业以及整个显示驱动器设计系统层面的全面认识和经验,对我成为一个前沿课题研发团队的经理人帮助很大。此外,整个设计团队的在其它显示驱动器开发过程中的技术积累和

25、经验,对解决OLED显示驱动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帮助很大,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Ricky说:“下一个项目我们将关注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TFT-OLED技术的研究,将OLED技术推向大屏幕平面电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推进OLED驱动器设计的行业交流 面对OLED广阔的市场前景,Ricky没有夸大已经取得的成绩,他说:“OLED产业现在还很弱小,还不能与CRT、TFT-LCD、PDP等产业竞争,因此,还要花很多时间去促进OLED行业的发展。”Ricky表示:OLED行业内部不同的设计公司之间要经常交流,他们之间设计方案的竞争互有所长,只有OLED行业发展了,才能让用户有更多选择。 “只

26、有当OLED作为一个强大的产业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他们才能有所选择,OLED产业也才有更多的机会,”Ricky说:“OLED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大屏幕、高显示分辨率显示器, 这就要求TFT_OLED 技术的配合。作为前沿科技的带头人,对自己奋斗了10几年的显示半导体行业,我依然保持着浓厚兴趣。” Ricky Ng OLED/PLED驱动电路设计经理 晶门科技有限公司 1992年,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2000年,香港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x周智勇EETimes-China 管理者要平衡职业核心团队的工作与个人生活 组织的成长越来越有赖于拥有一支职业化的核心团队,他们每周工作超过40个

27、小时,每年工作超过45周。极少数人能尽情地享受他们所有的假期,极少数人能在白天回家或与家人团聚。组织要求他们勤恳地工作、有所承诺并具有适应性,以求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一位管理者在企业的阶梯中每上升一步,从工作中所带来的侵扰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在最高的层次上,每天基本上要工作24小时,尤其是全球相连的经济中,根本没有所谓时区的限制。工作中最好的回报主要在于全身心的投入。如果想完全摆脱这些不便,解决的方法要么是自己经营企业、做自己想做的事,要么是设定自身可承受的责任的限度。 那么对大多数有着合理愿望的职业人士而言,答案究竟是什么呢?一个理性的方法是人们特别需要培养自己的系统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解决

28、方法中的很大部分要求有更强的组织计划性。与配偶预约见面时间听起来相当荒唐,但不这样做就意味着不计划腾出这样的空间。工作之余,平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不应被错过的:孩子的生日、父母患病、或是结婚周年纪念日。忽略它们会使我们的人生体验更加贫乏。 然而无论个人如何忙碌,明智的计划通常能使一天或一周包含更多的内容。为寻求生活的平衡,职业人士必须决定除工作之外什么才是重要的,以及为此应合理地分配多少时间。许多人可能会说:“噢,我喜欢读书,但没有时间读。”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每天抽出比如半小时的时间从事你所认为的重要的活动,这应该并不困难。如果每天的日程的确已排满,那么就提前半小时起床。 计划的第二步是提前做

29、计划。没有个人时间的最大原因是拖延。未雨绸缪必不可少,如果你还想有时间打上一局高尔夫球的话,就请提前做好计划。 xPhilip Chatting环球资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 2004年中国电子工程师薪酬和职业发展调查分析上网时间 : 2004年08月28日电子工程专辑从2002年起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中国电子工程师薪酬调查”活动,今年总数2287名电子工程师和技术管理人员提交了调查问卷,涵盖的行业包括通信系统和设备、消费电子和电器、计算机系统和外设备、工业控制、IC设计/制造/封装、医疗电子、电子元件、航空航海和军用电子、汽车和地面交通工具等,其中来自上海工程师占16%,深圳和北京分别占一五%,覆

30、盖了除台湾省、新疆和西藏之外中国的所有省份。因此,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行业和地域代表性。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参与调查者平均有8年的工作经验,平均有两次跳槽的经历; IC设计、制造和封装行业以平均年薪最高,电子工程师社群平均年薪超过6万人民币(不包括奖金和其它收入),高级技术管理和工程人员是高薪主体;随着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大,平均年薪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对比国企、私企、合资企业和外企发现,企业类型对年薪影响很大,外企竞争力最强。京沪深依然是高薪集中的地区,深圳年薪8-12万的工程师比上海多大约3%,比北京大约多7%。 图1所示为高级技术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研发经理、总工、高工、工程师和生产经

31、理的年薪分布状况。 本专题文章包括:“2004年中国电子工程师薪酬调查分析”和“中国电子工程师的满意度和职业发展状况分析”两篇文章,敬请关注。 x周智勇 From Good To Great:尽心尽义帮助员工和推进公司起飞上网时间 : 2005年06月08日科汇(MEMEC)集团是一家以工程设计为主(“Lead By Design”)的集成电路和元件代理商,旗下拥有科汇盈丰(Memec Insight)、科汇裕利(Memec Unique)和科汇宏盛(Memec Impact)三家独立运作的子公司。现任科汇亚太中国/香港区总裁的辜其秋先生是新加坡人,他1971年大学一毕业就到TI 新加坡半导体

32、工厂从事了两年封装工程师的工作和两年的生产计划工作,后来在TI工作的26年时间里,他曾经负责过新加坡、东南亚、香港、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的市场和管理工作。本文以对话的形式向您展示辜其秋先生的经营之道和人生理念。 辜其秋您选择从事TI的市场工作,当时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辜其秋:我觉得,我的个性比较容易与陌生人交朋友,在新的工作环境可以跟新同事很快熟悉起来。 请您谈谈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技巧好吗? 答:我觉得一个方面这是与生俱来的性格造就的,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你不要以你的身份地位来对待别人,要把大家都当成朋友,不管他是否是你的客户、地位比你高或者比你低,都要以朋友、以诚心和诚恳的

33、态度去对待他。 确实也有一些人不容易相处,就要用一点幽默或者是与工作一点都没有关系的话题,跟大家先做做朋友,找一个比较中性的话题来交流等等。只要他们看到你很诚恳,我想对有些人可能要比较长的时间沟通,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能够感受到你愿意跟他认识、愿意跟他做朋友、愿意跟他做生意的这种态度。 问: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您能不能谈谈你的这种与人相处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答:我觉得性格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受到良师益友的影响比较多一些。我本人是一个基督徒,在我们的宗教信仰里面,在圣经的教导里面,对我的人生的价值观、怎么对待别人等等为人处事之道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对您的经营之道有什么影响? 答

34、:信奉基督教,让我们不管是在安乐还是困苦的环境,都知道怎样去面对。同事常常说我很谦虚,其实不是我谦虚,我们人本来就是很微小的,你大学毕业,人家还有博士,永远都是比不完的。当你知道谦虚的时候,你就知道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中国是在过去10到20年才开始起飞的,在经营企业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些同事非常不错、非常优秀,但是他们也有一些缺点,我用人的方法是怎么样在他拥有优点的地方让他发挥特长,同时,我们必须知道他缺点在哪里?只要这些缺点不是严重伤害到团队,我们要尽量避免把一些他可能暴露缺点的工作交给他。 用人的时候,了解他的长处和短处非常重要。怎么样发挥他的长处?在他长处的地方,给他大一点空间,让他有成就

35、感;他有了成就感,就会受到鼓励,就会更加勤奋地去工作。 针对中国而言,许多员工存在一个通病:单独一个人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知识和经验方面,都相当强的一个人,他做工程师是一个很好的工程师,但是,如果需要跨部门的配合,例如销售部门要找工程部门或工程部门要找销售部门合作的时候,常常出现1+1+1小于3的情况。这是我看到的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有一些经理是从一个很好的销售人员升上来的,他做事的方法还停留在做销售人员的水平,这样要带销售团队和工程师团队,他的整合能力就显得不足。这是中国目前中层经理比较不足的地方。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信心不足、自信不足,都觉得带不起他们、不大愿意做中国人常说的“坏人”,还是比

36、较个人主义或者习惯个人单打独斗的那种做法,团队一起来打市场的精神和意愿不是很高。 您怎么对待这样的情况? 答:我的做法是公开授权给他。好!授权某某人,他做的决定或者他的要求,我都全力的支持他,必须讲得很清楚,必须对所有的员工讲得很清楚,这样你是增加他的信心,对不对?第二也让下面的人知道,你是支持他的。必须做一个很有力的任命。 中层经理是否有经过您的授权之后,滥用职权的呢? 答:其实在选他们之前,我都在观察。选定之后,我也讲得很清楚:你们不要让我失望。如果我选错人当然要负责,但是,严重的后果是让公司对我们中国的员工丧失信心。我对他们说,影响不是我选错了人,影响在于以后我们还需要新加坡人、台湾人来

37、管理你们,你们愿意吗? 您怎么对评价中层管理和团队的绩效? 答:我必须经常观察,例如,他怎样做每周的销售会议?我会不定期地参与销售会议。我们以业绩为考核。对于做得不好的要具体分析,有些人在业绩方面做不到,但是在别的方面做得好,例如拿到了新的订单,你的新客户是否够多?一些Leading Indicator(领先的指标)、一些Design-In、有多少张订单,这些都是比较前瞻性的销售指标,结合每一个月做了多少业绩,通过两种不同的指标来判断。 为了把将公司发展提升到新水平,您带给公司什么新的思想和理念? 答:今年我们提出要实现起飞的科汇,英文我们称为Memec Accellerate! “From

38、Good To Great!”一书提出一个理念就是:对的事情把它做好,就像一个飞轮每天重复做正确的事情,储蓄能量,有一天就会起飞。我一直在灌输这样一个观念,就是每天都要重复做正确的事情,不仅仅要做,而是要重复的做!公司就起飞了! 您怎么保证底层的员工确实能够出业绩呢? 答:我每个月都给员工一封信,致中国所有的员工,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做什么、进展得怎么样?做很直接的沟通,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我授权每一个单位的经理。 基层的员工看公司,什么是公司?公司不就是一个名字,对吗?他的经理必须能够照顾他、能够帮助他。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经理要帮助员工,该奖赏的地方,要奖赏他等等。我觉得关键是怎样激发这些人

39、。中国的员工都有很好的教育、很好的经验,中层经理要把他们激发和组织起来。 您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呢? 答:对于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激励方式。首先直接上司要知道每一个员工在干什么?员工做得好,公司应该给他们鼓励,即使是语言上的,不一定是金钱上的。当然薪资很重要,但是,薪资永远是不足的,永远是提不完的,对吗? 对于工程师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产品学习机会;对于一些后勤员工,他们可能想去哪里出差一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到上海或深圳的培训、出差的机会来激励他们。通过在员工心里建立对公司的认同感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问:最后请您谈一下,如何树立个人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从而帮助职业生涯的发展呢? 答:圣经

40、里说,尽性、尽心、尽义。要完全的投入,能够帮助别人就尽量帮助别人,结果不是说你帮助了别人,也希望别人将来会帮助你,你帮助的越多,将来这些人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角色里面都是你的朋友。我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我希望员工透过我看到一个榜样,通过我来影响别人。 您经营人生的理念是什么? 答:我觉得在电子行业里面,我们是世界公民。不管你在哪一家公司工作,只要你在这个行业里面,你做得好,同行-不论是上游、下游、中游的厂商、不管是在中国、新加坡、香港还是美国-都会知道有你这个人。 我的想法就是在我们的本份内把工作做得最好。我们是一个世界员工,我所工作的地方就不仅仅是新加坡,因为我所认识的人经常往来于美国、香港

41、、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到处都是朋友。 = 辜其秋 中国/香港区总裁 科汇(亚太)有限公司 = 作者: 周智勇 华为专家畅谈提升高速互连系统设计能力的捷径上网时间 : 2004年07月30日走出华为一书的作者汤盛平说:“华为,中国最尖端的民用高科技企业.高科技让你对它有神秘感.”。本文试图带您走近华为,揭开高科技那神秘面纱的一角,探究华为的4位年轻技术专家对提升高速互连系统设计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这4位专家分别是:在华为工作七年、担任互连设计部正、副部长的资深专家胡庆虎和姜向中,在华为工作五年、担任互连设计高级工程师的刘卫东,以及在华为工作四年、在电源完整性领域屡有突破的新锐张坤。 高速互连设计的研

42、究对象是芯片、封装、PCB和系统四个层面的互连,它借助于EDA工具和先进的测试测量设备等手段,利用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电磁场理论,为从事产品系统设计的工程师提供高速互连优化设计的支持,目的是缩短产品设计的周期、降低系统设计的成本,提升高速PCB和产品设计一次性通过的比例。 问:目前在高速互连设计领域,工程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胡:芯片、封装、板级和系统四个层面的互连问题是密切联系的,在这四个领域当中,还有一些技术的细节需要研究。最大的挑战是观念的挑战,是怎样从系统体系的高度去思考和解决互连问题,建立系统设计方法论是关键。目前的困难在于:要让一个工程师转换一种思想方法是比较困难的,它甚至

43、超越了解决技术细节问题本身。 问:观念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哪里? 姜:现在的产品几乎都包括芯片、封装、板级和系统四个层面的互连。比如你只从板级设计中考虑解决互连问题,而没有在从整个系统设计中考虑这个问题,那么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往往导致设计周期延长。在几年前“光纤泡沫”的年代,什么事情都用光纤,一些工程师用光接口实现无线产品中的系统互连,而现在我们通过仿真和测试验证,结合了板级的互连情况,建立的一套新方案,建议622M速率下得信号用铜互连就足够了,成本也节省多了。目前,我们把信号完整性的知识系统整理出来培训所有的硬件工程师,从概念、流程到如何申请信号完整性设计的业务,对工程师进行全面培训,并

44、结合具体的产品系统的设计,推进观念的更新换代。 问:你们怎样将信号完整性设计融合到产品系统设计当中? 刘:以前,华为单板投3-4次是非常常见的。信号完整性研究部扎到产品线上去之后,主要参与了前端的分析和互连设计,产品工程师负责原理设计,这样,信号完整性的隐患如时序和串扰等问题,都能够提前发现并解决,从而为产品上市赢得了时间并大幅降低了成本,很多产品线因此都提出了“一板成功”的口号!现在信号完整性仿真已经嵌入到每一个产品线当中。目前,利用实践得到的系统设计规则,以及对许多类似问题的处理经验,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产品设计过程遇到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问:你们的设计经验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刘:举例来说,我

45、是99年进入华为公司的,刚开始在IBIS模型测试项目组工作,当时,主要想将产品设计中所用的IBIS模型测试出来,因为IBIS模型是信号完整性仿真的基础,而业界提供的IBIS模型还存在许多问题,想通过测试建立一个IBIS模型库,把所有的模型都验证一遍。 经过对一两颗芯片进行测试,发现这条路走不通,因为每个芯片都要做测试板,测试过程就非常漫长,对一些高端芯片根本没有办法测试,后来项目就放弃了。但是,通过这个项目,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面,我成为了经验丰富的IBIS模型专家。部门配备的完善的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对我的迅速掌握信号完整性测试和仿真的系统知识帮助很大。 问:如何将一个入门级工程师培养为专家?

46、胡:在互连设计领域,我们建立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有高速设计实验室,提供高速电路仿真和测试的环境,新手要对整个领域有所了解,掌握该领域的基础技能,当然还要看他个人的努力是否能够在这领域成为专家? 问:个人应该怎样努力才能提升到为专家级工程师? 张:公司对产品的完成时间要求很紧,每天会不断地冒出新的问题和各种各样的应用环境,迫使你不断去研究新的设计和仿真方法,像EMI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建立系统的理论基础。我每天早上6:00要起来看电磁场和电磁兼容性的经典书籍,现在EMI问题很多,就一定要看这些书籍,尽管里面的内容不一定能用到,但是会给你许多启发和大方向的指导。 此外,我经常上国外的论坛。国外的工程师

47、有一个特点,只要你不涉及具体产品中的元件,仅就基础内容提出问题,他们都会毫无保留的回答,这是国外的工程师与国内的工程师的最大的区别。国外的工程师在网上工作的时间是非常长的,通过论坛,尽管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解决,但是他能够给你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 开始进入论坛时基本上处于学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现在可以跟他们做一些交流了。 问:要提升工程师在高速互连系统设计上的能力,你们有什么建议? 张:想要培养人才,就要有这么一个环境,让工程师很高兴去研究技术,同时,物质生活上要达到中等水平,此外,还要一个很好的团队。 从看得见的标准来说,至少要在每年的技术峰会上要露脸,必须是技术峰会的成员,这才能

48、与国际水平的工程师交流。在技术交流上,只要不涉及专利和产品,国外的工程师都会给你讲,但是,国内的工程师还有遮遮拦拦的味道。自己的水不多,给别人一倒就没有了。实际上,如果对方没有设计经验,即使你把技术全盘告诉他,他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敏感。 胡:要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工程师,关起门来是不行的,一定要参与交流,这是必然的。 问:你们未来的研发方向是什么? 胡:我们在电源完整性问题上已经做了1-2年的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Designcon2004上,现在正在拓展新技术在华为产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在低电压、高速度的高速系统上,一定要应用电源完整性仿真设计。我们的新局面已经打开,新的任务也陆续下来了,全新的设计观念正在形成。 = 胡胜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互连设计部部长 姜向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互连设计部副部长 刘卫东,高速互连设计高级工程师 张坤,高速互连设计高级工程师 = x周智勇 固网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