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与建筑史研究的时代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建筑与建筑史研究的时代意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屆 上海同濟大學 中國建築史學國際研討會地域建築與建築史研究的時代意義以臺灣地區傳統建築為例 *簡聰敏 淡江大學土木研究所建築組博士生 *閻亞寧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摘要 全球化與國際化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要發展趨勢,網路與通訊科技的蓬勃,宣告地球村時代的來臨,當人們坐享取手可得的便捷資訊時,原來駐足的在地文化(local culture)正藉由地域的跨越路徑,進行文化輸出的活動。自二十世紀初的包浩斯(Bauhaus)到後起爭峰的國際樣式(The International style);乃至於後工業、資訊時代的數位建築,引領了一股對現代建築的革命思潮;卻遺忘了既往地方文化活動所駐留的
2、軌跡。 國人研究中國建築史的進程甚晚,海峽兩岸至今僅六十、七十餘年的歷史,研究成果仍顯不足。面對中國建築地域性與文化特質研究的再延續,及受制於跨國文化融合與衝擊的牽動;引起對中國建築史學的研究定位、重要性及未來走向為何?進行提問,其意義與看法如下: 一、相關史料文獻資料的陸續出版,學者雖已注意到中國,區域建築史研究的重要性,唯仍多停 留在地域尺度較大的課題,不易彰顯地域建築的文化特質。反觀,在臺灣,由早期對單體建 築研究逐漸將研究尺度放大,藉田野調查、訪談、踏勘等第一手史料,作為建構地域建築史 的研究基礎,累積的研究成果,逐漸形成地域建築的論域;可充實在建築史學的內涵。 二、全球化,拉近了空間
3、距離與增進文化的重疊與流動;並驅使文化建構在跨知識領域上。因此 ,跨地域空間、知識論域的地域建築與建築史研究,預見將成為未來中國建築史研究的重要 方向之一。 臺灣是傳統漢文化移民社會的一支,經衍化後逐漸形成具東西文化複合及多元特質的體系。藉史料相關文獻的回顧及長期對地區建築文化活動的體察紀錄;辯証臺灣由移民社會,將中國原鄉建築型式移入臺灣,經基型(prototype)演化並轉化為地域衍化下的新基型(new-protype)過程。本研究論述的重點如次:(一)藉二十世紀重拾七十年代興起的研究觀點,以歷史地理學及西方批判地域建築史觀,說明中國地區,由文化流動現象產生的地域建築與建築史研究的前瞻性與時
4、代意義。(二)藉臺灣地區傳統建築地域特質研究為例,辯證文化流動下,地域特質與建築文化的互動關 係,並說明臺灣地區地域建築史研究的價值與意義。關鍵字:全球化、地域建築、地域文化、文化流動壹、緒論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流動的時代,所有物質與文化的流動,在全球化效應中快速的生產。代表歷史的時間軸與地理的空間向度,在這股文化流動中,產生了多元與混沌的文化融合現象。既往多以形式、表徵意義及二元結構論作為科學論證的研究論述基礎,與現代追求物質真相的研究態度逐漸悖道而馳。因此,本研究立足全球化觀點下,所產生物質與文化的流動現象,以臺灣地區傳統建築為對象,探究地域建築與在地文化在交互作用下,所呈現隱含的文化特質與
5、真相;並藉由地域聚落地理及地域文化紋理所織成的地域文化譜系,論證大木作匠派、匠師及傳統建築空間符號及語意類型系統,於臺灣傳統建築地域性文化的演化過程與特質,並進一步探討臺灣傳統建築所處的史觀定位與意義。 文化投射線 cultural mirror 回溯歷史,自西元1661年起,臺灣1 臺灣:係指臺灣本島、澎湖列島及金門地區。1即由一個傳統漢文化為基礎的移民社會,繁衍過程中受到西洋風交錯影響,逐漸形成具東西文化複合多元特質的體系。相對於中國文化移轉下的臺灣,承襲自中國南方的傳統建築2 傳統建築:西元1949年以前,由漢文化為主體的臺灣建築,源自中國閩南、粵東地區的中國傳統建築南 方式樣的建築原形
6、,在研究時軸間因自變(新建、修繕)或因變(新文化與政治的活動)所產生的衍化 形式。為使研究主體完整,將西洋風建築式樣亦視為一種特殊的傳統建築式樣。2式樣,即被視為原鄉對照的基型3 基型:相對於臺灣的中國南方閩、粵地區,為原鄉傳統社會中既成已發展穩定的傳統式樣,應視為一種基 於中心文化思想與起源的原形(Architype),這些式樣隨著移民的過程投射到臺灣成為第一代的基礎形式 ,可視為一種基型(Prototype)。3。這股文化移轉下的原鄉移民現象,在臺灣逐步生成了新傳統的建築式樣,稱為衍化4 衍化:按說文解字,衍:為延長,繁盛之意。衍化即演化的延伸,意為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推演變 化;存在著集體
7、意識所達成的共同行為。本研究將這股地域文化移轉下的原鄉移民現象,在臺灣所移植 生成的新傳統建築式樣,視為一種集體式的衍化現象。意指原鄉原形轉化成前述基型的過程, 因臺灣移民社會產生的物質與族群文化流動的動態本質,所造成自變與應變型為謂之。4後的新基型,如圖1、2所示。臺灣地區傳統建築文化脈絡紋理及匠師譜系,亟待藉跨領域論述推論旁證,及自諸多田野文獻、訪談、手稿、方志圖版驗證;方可進行描述性推論;藉以建構出臺灣地域建築史支脈。圖1 西元1926年來臺漢人原鄉遷徙路線示意圖(資料來源:黃為雋、尚廓等,閩粵民居,1993,p.135)1.左圖為西元1926年漢族移民定居分佈概況。移民系主要可區分為福
8、建(閩)與廣東(粵)兩大原鄉祖籍系統。2.祖籍閩系原鄉移民分別以來自泉州、漳州、福州等三大族群為主;其中泉州人定居在沿海帶,而漳州人則是分布定居在介於丘陵地及沿海之間的平原地區為主。3.粵系則以嘉應州、惠州及潮州為主,以丘陵地形為定居地,台灣花東、桃竹苗及台南以南地區一帶以嘉應州、惠州人分佈為主,中部地區以粵系潮州人零星分佈於八卦山系及台地一帶及嘉南平原北側。圖2 西元1926年:台灣漢族移民之原籍分佈(資料來源:陳正祥,1980:30) 清代以後,自中國大陸移民原籍多偏於閩(福建)、粵(廣東)二省。閩籍者以泉州、漳州、汀洲、興化四府居多;粵籍者以惠州、潮州及嘉應州三府居多。按1926年陳正祥
9、對原鄉移民人口的統計,各地移民總計人數約為370於萬人。泉州人來臺最早,多居於濱海帶或港口,從事工商業;漳州人多居於離海較遠處的內陸,多從事農業,潮州的客家人來臺最晚只能佔有台地了。 臺灣傳統建築,淵源於大陸地區閩南、粵東一帶,雖可依文化遷徙脈絡概分為漳州、泉州、潮州等三大建築支系;然而由建築史、移民開發史等文獻及相關史料研究發現,此種概略區分建築衍化背景與類型的觀點,仍有諸多細部亟待進一步研究與驗證。近代日本地理學者富田芳郎臺灣地形發達史研究及臺灣鄉鎮地理學的研究,1955中,所論述台灣的村落居住形態,以濁水溪流域為界,南部為集居型,北部為散居型,中部為遷移型。形成此兩種村落居住形態的原因為
10、主要受地形、氣候、原始景觀、移民開墾的組織關係、經營型態、自衛性措施等。因此,自南北村落集居形式所發展的聚落文化中,將可推論歸納出早期自中國原鄉遷徙來台灣路線與集居位置,由血緣關係、信仰及住居形式的地域性文化演譯,確立臺灣傳統建築在早期臺灣聚落空間文化中的構築意涵,及其對文化譜系脈絡之體現。這樣的觀點可自陳正祥臺灣地誌,1959,及西元1970-1988年間,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1987)、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1975)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1987)等,對台
11、灣地域內社會組織及民間生活信仰中,祭祀圈5日本學者岡田謙創用術語。認為對任意神祇的崇拜都有著一定的範圍,諸如對某神祇的崇拜範圍就構成了一定的祭祀圈。人類學家透過祭祀圈的構擬,便可以測定區域或村落地範圍,同時還可以透過祭祀圈的形成,探求區域聯合體的形成過程。(陳國強,文化人類學辭典,2002,p.211);另外,師大地理系施添福:祭祀圈指涉一定的地域範圍,以及這個範圍內所有居民義務性的共同祭祀組織與祭祀活動。關於祭祀圈的概念各家學者定義接近,卻仍有些許差異;本研究以中研院民族所林美容的彙整定義:指祭祀圈為為了共神信仰而共同舉行祭祀的居民所屬的地域單位謂之。(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2006,
12、p.p.29-30)5與信仰圈6所謂信仰圈,是以某神明或(和)其分身之信仰為中心,信徒所形成的志願性宗教組織,信徒的分布有一定的範圍,通常必須超越地方社區的範圍,才有信仰圈的可言。師大地理系學研究所高麗珍的碩士論文朝拜場(pilgrimage field)的概念來描述到松柏嶺受天宮去進香及分火者的分布範圍(高麗珍,1988:70)。此一概念應更能切合沒有清楚界線,沒有固定組織且為跨地理區的信仰範圍。(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2006,p.p.33-34)6的論述;及1939年增田福太郎的臺灣宗教以專章討論土地公廟存在與信仰的諸相得到旁證。另於2005年,臺灣國科會八卦山系傳統建築大木作形式
13、與源流之研究(NSC-94-2415-H-163-003),亦發現大陸漳南系統,在臺灣彰化地區八卦山系衍化的地域性特質。 綜上,不同領域研究的論述,及近年相關文獻,可以瞭解臺灣地區由地理歷史、文化、人類、社會等跨學門領域,所建構臺灣傳統建築的空間地理,儼然構成臺灣地區傳統建築形成地域性特質的文脈;亦體現臺灣傳統建築為中國南方地區原鄉傳統建築構築系譜下之一支。因此,關於臺灣傳統建築地域性特質內涵之論述,與臺灣民間社會地域構成中的地域聚落空間(移民聚落、聚落文化、聚落紋理)、地域文化紋理(生活圈、祭祀圈、信仰圈)、地域文化譜系(大木作匠派、匠師、空間符號及語意類型系統)等三大體系與旁支所形成的地域
14、性紋脈的涵構階層論述關係甚為密切。這樣的論述,亦可反映在臺灣過去百年宗教活動(神祇、遶境、定點定時的地方廟會及節慶),所形成以各移民系聚落為中心,所產生的大小不同的祭祀圈與信仰圈現象,如照片1所示。 照片1 日治時期台灣中元普渡祭禮。在台灣平原或海港、河港聚落中,皆有以廟為中心展開的聚落形式。(資料來源:賴志彰、張興國,蓬萊舊庄台灣城鄉聚落,1997,p.23) 在臺灣,早期漳、泉兩族先民自大陸移民遷來,以西岸中南部沿海地區墾居為主,由北、中、南三個主要方向,朝縱深內地山麓平原或丘陵、盆地區域擴大各自文化領域的生活圈。因此,本研究依陳正祥近代在臺灣地誌中,將臺灣依地理區域區分為中部山區、北部丘
15、陵區、西部平原區及東南丘陵區等四大地理區塊;從臺灣地區自1661年至1949年間,傳統建築與地域性聚落空間分佈現況,存在與中國南方閩、粵地區原鄉對應的關係及衍化現象的論述出發,以臺灣地區存有相似的地域性建築研究紋脈逐循彙整,主要研究對象以三大移民支系,及大木作匠派在臺灣傳統建築的聚居、營建行為等活動與聚落空間及文化紋理的關係為主。探討中國地區移民臺灣的聚落中心,從傳統建築大木匠派作品分布及移民遷徙路線、屯墾聚落區位的分布;進一步驗證臺灣傳統建築與移民聚落變遷過程的相關性;藉以作為描述推論臺灣地區由移民社會將原鄉建築型式移入臺灣,轉化為地域衍化成新基型的過程。以說明建構臺灣傳統建築史與史觀定位的
16、立即性與重要性;及正視研究地域建築與文化相互作用下,地域性特質與歷史價值。貳、國內外相關文獻回溯及研究論述的時代意義 建築史研究係以基本史觀論述出發,探究基礎研究的本質,並包含了人類學、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經濟與政治學等知識範疇;各時期地域發展的建築譜系脈絡與形式風格特質,更為歷史與實證研究的真實性見證。臺灣地區傳統建築源於大陸閩南、粵東一帶,過去研究主因受制於政治與地域環境因素的干擾,成果相當有限;臺灣地區自解嚴開放後,海峽兩岸學術研究的交流限制才得以疏解,兩岸傳統建築才得以溯本清源。相對地,對於臺灣地區傳統建築的發展研究,直至近三十年在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公布與專家學者引領鼓吹下,才逐
17、漸受到重視。 既往,研究領域多以狹義的單一建築類型個案作品,或個別匠師派別的研究分析為主,顯少由文化、歷史地理、人類、社會活動出發,從論述地域建築史發展的觀點,看臺灣傳統建築文化活動所形成一連串有待整合歸納、分析的地域性建築文化現象與樣貌,這樣的研究立場由點延伸到具有廣度、縱深的地域論述層次,驅使臺灣傳統建築脈絡亟待被建構、整序成一部完整的地域建築史的迫切性與行動極具歷史價值。因此,本研究初步歸納各相關論域文獻,彙整、分述如下: 一、歷史地理學研究論述的興起: 歷史地理早期被歸納為區域地理學門,為地理學的其中一門研究領域。在地理學家的認 知中一致認為:歷史地理是地理學術的最高形式(Hart 1
18、982:1),但不可否認的,歷史地理的 研究,自1950年代末期以來,逐漸式微陷入低潮,臺灣地理學研究發展自1970年中期,亟近乏 人問津的程度(施添福 1983:141-142)。直到1980年初,才又有地理學家著手重建歷史地理學 的研究(施添福1990:129)。過去的研究,大多始於地理區塊的劃分;即所謂地理區。一般 而言,係根據某些特定指標分割出來,以具有共同人文,和自然特性的地域謂之。基本上,地理 區應是一系列特定歷史和地理條件下的產物,是人群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藉著人群與土地,人群 與人群,長期而多變的交互作用,所逐漸塑造形成的。在一個可以稱為地理區的地域中,組成人 群的成員,分享人群
19、與土地,人群與人群交互作用的經驗,亦分享人群間合作、競爭、衝突與殘 殺的時空經驗。歷史地理學的論述方式,雖清楚界定人類文化活動的時空界線與範圍,卻缺乏對 人類文化活動的經驗過程,提出具整合性的相對研究觀點。 因此,關於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前提受制於地域及歷史時間的變遷因素,因此,對於所關注 的地理區位內的地理學現象及區位的因果問題,需要具備基本的認識與探究思考的能力,亦為 建構研究方法與知識價值體系的基礎概念。總括,依前述討論可知歷史地理學的特徵就是研究過 去的地理,一方面需仰仗重建過去地理的研究方法;同時又需兼顧得以研究地理狀況在時間 上的演變過程。7 歷史地理學之所以為地理學之項分科,主要是
20、因為歷史地理學所論述的雖與歷史的時間變 遷昔昔相關,但是其內容是地理的,其方法是地理的;故歸類之。7如:城市勢力圈、人口遷移、貿易、交通移動及工業經濟的運作等等。因此, 文獻回溯中發現,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歐美、日本、東亞的中國及臺灣地理學學者,分 別於不同時空提出各類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主題及其類別歸納方式,茲歸納整理如下:表1 1889-1971 歐美地區地理學學者研究專論分類研究學者時間發表地點 / 刊名研究範疇與分類邵爾(11類)(Carl O.Sauer ,1889-1975)1941歷史地理學引論1.自然地理的長期變遷(氣候、植物、水 文等自然生命週期)2.人類影響自然地理的力量
21、3.聚落的地點4.聚落的形態5.房屋的種類6.與文化區之歷史結構有關的土地利用 研究7.文化昌盛的極點8.文化受容性(如:地區新作物或地區工 藝技術引進的一個文化區;或新作物及 工藝技術的擴散與傳播)9.一個文化區內的能源分布10.文化階段與文化傳承11.不同文化為了獨占一個地區競爭(美)克拉克4類Andrew H.Clark1954“Historical geography”1.過去地理的重建2.地理的變遷3.連續的文化層4.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改變與調整的歷 史發展(英)史密斯4類C.T. Smith1965“Historical geography”1.地理中的歷史因子2.不斷變遷的文化
22、景觀3.過去地理的重建4.時間上地理的變遷(英)普林斯9類Hugh C. Prince1969“Progress in historical geography”1.古代方志2.地理對歷史的影響3.過去地理的重建4.連續文化層的研究5.古今地理的變遷6.對於過去地理的回顧7.歷史地理的遺址研究8.對於過去地理感知的批判與評價9.歷史地理學理論(知識的建構)(丹)紐科姆12類Robert M. Newcomb1969“Twelve working approaches to historical geography” 1、傳統的方法 1-1時間上的橫斷面 1-2垂直主題(或稱起源與發展) 1-3
23、連續文化層 1-4回敘方法 1-5動態的文化史 1-6歷史區域地理2、新興的方法 2-1人類是景觀變遷的動力 2-2過去歷史遺址與文化差異 2-3生活方式 2-4理論模式 2-5景觀遺址的保護 2-6古人的地理感知(文獻及文物)(日)歷史地理學者13類彙整:小川琢治、石橋五郎、小牧實繁等研究分類近代明治維新後1867-1912歷史地理學概述1.史前地理2.條里制3.景觀變遷4.城市5.聚落6.交通7.人口8.農業與灌溉9.森林10 政治11.歷史12.地理學中的符號學及語意學13.區域研究和理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至此,於西元1976自英國地理學協會The Institute of Bri
24、tish Geographers,當時加入歷史地理小組的會員為529位,大約有40%的會員研究興趣在鄉村;20%在城市;10%是社會;8%是人口;5%是工業;5%是一般研究;另外有3%是運輸、測繪與地圖、研究方法、感知與態度(sensibility)及其他等等議題。表2 1900以後東亞地區與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範疇與分類情形研究學者時間發表地點 / 刊名研究範疇與分類闕維民原26類減少為21類1975-19971.歷史地理學報2.歷史地理學的觀念:敘述、復原、構想(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1.人口2.城市3.理論與一般歷史地理4.農村與區域社會地理5.土地與土地利用6.農業及畜牧業7.
25、區域聚落8.通訊與交通9.經濟發展10.文化與宗教11.工業與工業化12.醫藥與衛生13.貿易14.民族與婦女15.環境變遷與災害16.景觀17.政治與行政地理18.探險及地圖測繪19.環境與資源管理20.教育21.休閒與旅遊譚其驤、侯仁之、史念海等三位學者綜合歸於七大類1963-20011.復旦大學歷史地理、陜西師範大學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及北京環境變遷研究會出版的環境變遷研究等學術期刊。論有專著1986 史念海。史地論稿。台北:弘文館出版社。(原名河山集,1963年聯經出版) 1979 侯仁之。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馬正林。中國歷史地理簡論。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26、。 1987-1988 王育民。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上、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1988 張步天。中國歷史地理上、下冊。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982 黃盛璋。歷史地理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史念海。中國歷史人口地理和歷史經濟地理。台北:學生書局。 1991 陳昌遠。中國歷史地理簡編。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3 張步天。歷史地理學概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1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面向新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學。濟南:齊魯書舍。 2001 鄒逸麟。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6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及1992 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學報歷
27、史地理學專刊。1.傳統的沿革地理2.自然環境的變遷3.過去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4.過去地理的重建5.地理現象的起源與傳播6.歷史地圖與地圖史7.歷史地理學理論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表3 1945以後至2006臺灣地區從事歷史地理學相關研究範疇與議題研究學者時間發表地點 / 刊名研究範疇與分類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歷史地理學班)受溫斯(Harold J.Wiens, 1912-1971)的影響1985以後1.台灣作物的引進與傳播2.從地圖上的證據看台灣海岸線的變 遷8研究十七世紀以來台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的變遷,海岸線的變遷仍為論文的主要內容,他根據古地圖繪製 了一系列表示海岸線變遷的地圖,1999
28、 陳翰霖。十七世紀以來台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台 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班。83.台灣貿易港口的興起和衰落4.台灣漁港的興起與衰落9 1996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中和:知書房出版社。95.近三百年來台灣人口的變遷6.以光復以來台灣農業的變遷7.清代台灣的樟腦業8.清代以來影響台灣行政區劃的自然 因子9.台灣鹽業的歷史地理10.台灣的糖業:一個地理變遷的研究11台灣稻米的生產:一個歷史地理學 的研究12.台灣的對外貿易:一個地理變遷的 研究13.歷史地理學的理論或方法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綜上,僅就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主題及處理方法來說,大致可略區分為15個可被討論的
29、議題與方向:(一)政治疆域的變遷(二)地理發現與探險(三)古代方志(四)地理對歷史的影響(五)歷史對地理的影響(六)過去地理的重建(七)不同的連續文化層景觀(八)古今地理的變遷(九)地理變遷的過程(十)歷史地圖(十一)對過去地理的回顧(十二)歷史地理遺跡的研究(十三)對過去地理的感知(十四)歷史地理中模式(十五)歷史地理學的理論二、文化地理研究的定義與範疇 關於文化研究的範疇,文化會透過任何存在人類生活的形式,以活動形塑它的存在。因此,文化可能是透過一個廣泛的社會團體和社會實踐而予以形塑和操作;文化實踐的途徑與場所,可能存於家庭、鄰居、年齡團體、族群團體、宗教、工作場所、文本風格10 研究十七
30、世紀以來臺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的變遷,海岸線的變遷仍為論文的主要內容,其根據古地圖繪 製了一系列表示海岸線變遷的地圖,1999 陳翰霖。十七世紀以來台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班。10、服飾風格、國家、全球等等。文化理論與文化研究的意義即在探索文化本身的問題。經分析主要可歸納二個原則性目標: 1.探究及解釋文化理論與文化研究的發展進程。 2.辯證及詮釋當代文化流動過程的相關分析。 當代的文化範疇跨越了現代與後現代主義的脈絡形塑,在近代社會學家布爾狄厄(Bourdieu)的資本主義與文化的概念裡,其關係不再是僅僅以需求為導向,而是更強烈的透過象徵性交換(sy
31、mbolic exchange)來進行生產與消費的交易活動。二十世紀初期,資本主義所供給的食物與衣著、住居等基本需求,在這種資本主義經濟活動的供需平衡間儼然自成一種價值體系,該體系明顯地突顯差異性的報酬(different rewards),亦同時區隔消費族群不同的供需關係,讓社會階層關係體系經由個人、家庭的資本收支能力形成。進一步地促使消費者之間介由競爭創造物質的價值與稀有性(scarcity),因此,在布爾狄厄(Bourdieu)的概念中,所謂具象徵性的區辨概念是動態的,不同國度資本主義的消費活動,代表的除了是一股暢旺的經濟活動狀態,更展現隱藏流動的地域社會階層與文化行為關係,其意義即在社
32、會所共同決定的價值本體。 綜合前述,就歷史地理學及文化概念的基本論述與歸納,即發現歷史地理學的論述,東西方雖各自有其發展背景,卻同時對於人口、政治(統治階級與社會階層)、社會活動、工業、經濟、城市及住民聚落等等,與時間地理與人文地理的議題一再提出呼應或批判。對於研究範圍由前期的小範圍隨著時間與論域的延伸而漸漸擴大,所研究的對象也由強調具表徵形式意義,轉而整合跨知識領域及建構涵蓋成面的地域性特質研究。以熟悉的聚落議題為例,聚落是什麼?在七十年代,聚落(settlement)被視為人類住屋及其附帶的各種營造物之集合體;到了八十年代,郭肇立(1988)論述的聚落則為人類生活的共同體,無須有尺度上的大
33、小差異,明顯將聚落的時空觀點擴大。而是聚落可以是一個城市,可以為一個村落。聚落所組成的內涵依生活共同體的概念(郭肇立,1998),包含四個: 1.人際關係網絡。是一群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所共同建立的活動交往關係。如:社交關係、 親屬關係、經濟關係、宗教關係、政治關係等等。藉由這些關係網絡建構溝通、符號及語言系統。 2.空間(介面)關係網絡。是此生活共同體所需具備的實質空間;如建築、城市及場所所提供作為棲息、社交,並思考自我的存在等。 3.環境平衡(尺度延伸與擴大)。實質空間與生態環境平衡,發現與解決生物共生的問題, 讓人造環境能被生態環境所接納,使環境能共容與共生。 4.文化象徵與文化體系(形而
34、上)。是整體價值觀和文化上的意義,因為人是歷史性的動 物,有記憶的;同時也是文化性的動物,有差異的、具自明性且為有感情、意識的社群活動。倘若以集體性或共同體的觀點來進一步論述或說明聚落。聚落即被視為有意識的集體住居單元,關係著屬地認同與地域文化的發展。在此生活共同體之中逐漸建立起溝通的文字與符號、社會倫理、相互維繫的情感機制。11 西方近代建築師Noberg-Schulz曾說:居主隱含著建立人與環境間的有意義關係(C. Noberg-Schulz 1985:13)11因此,人類的居所不應當僅提供庇護的功能;應包含著共同生活的場所特性(地域空間尺度)、清晰和富有意識的地方感”genius loc
35、i”(C. Noberg-Schulz 1979:169)。而建築師的天職,即是在具體的空間形象上實現此地方感,協助人類定居下來並保有自明性。三、國內外建築論述相關研究情況與重要文獻評述 臺灣在日治時期(1895-1945),日本學者對傳統建築進行若干研究12 有關日本人於日治期間,在台灣進行相關研究多數發表於台灣建築會所出版的各期台灣建築會會誌上,包括:1.高橋彝男,林本源邸園,會誌七輯二號,1932。2.田中大作,台灣建築史的研究,會誌九輯一號,1937。3.安江正直,台灣建築史,會誌十一輯二號,1939。4.山中樵,清朝時代的台灣,會誌十二輯三號,1940。 另有,栗山俊一曾發表熱蘭遮城
36、今昔(八輯二號),第十五輯三、四號全部主題皆為傳統建築之調查研究文章。此外,大正十二年(1932)畢業於日本帝國大學建築系的藤島亥治郎於日治時期來台考察,於戰後1948年出版台灣的建築一書亦為重要著作。12,戰後,1949年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也曾進行部份調查,但多屬於一種殖民後的建築調查,或著眼於歷史文獻和民俗信仰的探討,僅能視為局部性的研究。到了六十及七十年代,多位對於臺灣傳統建築研究揭盡心力多年的建築先進,陸續發表相關論述及論著出版,使臺灣傳統建築研究得以萌芽13 1.六十年代,台灣傳統建築相關研究論著如下: (1)蕭梅,1968,台灣民居建築之傳統風格。 (2)林衡道,1970,台灣傳統
37、建築,東海大學講稿。 (3)迪瑞德、華昌琳,1971,台灣傳統建築之勘查,台北。 (4)洪文雄,1973,板橋林宅的調查研究與修護建議,台北。 2.七十年代,台灣傳統建築研究以個案研究蔚為風潮,相關研究論著如下: (1)漢寶德,1976,彰化孔廟,台北。 (2)內政部,1978,彰化孔廟修護,台北。 (3)漢寶德,1979,鹿港龍山寺,台北。 (4)李乾朗,1979,台灣建築史,台北。 (5)內政部,1979,台灣地區古蹟調查表,台北。 (6)交通部觀光局,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歷史古蹟部分,台北。13,這個階段的臺灣傳統建築研究存在幾個可被關注的現象與事件,整理如下: 1.個案
38、研究的成熟化。 2.李乾朗以編年史編著台灣建築史,1984。 3.研究論域的延伸(市街、聚落、匠師手法、營建程序、空間概念與觀念等碩士論文與 學術研究,此時為建築研究領域的延伸) 4.西元1977年,發生林安泰古厝保存方式論證的重要建築事件。 5.研究的實踐。臺灣傳統建築在普及調查後,開始針對古蹟、廟宇、歷史建築等所提個案研 究之修護計畫,進行修護與修復之可行性評估與施作。 6.從事台灣傳統建築修繕匠師之營繕技藝保護與承襲。 中國建築史的研究起於西元1930年代的中國營造學社,至今僅七十餘年,而日治時期由日本學者開啟臺灣建築的研究,迄今不過六十年餘。累積的成果雖多,但由於研究的對象甚為龐大繁複
39、,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以下茲就中國建築史與臺灣建築史研究範疇中,相關討論如下:(一)中國建築史對於地域建築的研究情況 早期中國營造學社多位先進主要努力的方向,在於整理古建築文獻以及實物遺存的考 察,其成果分別發表於十一輯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梁思成先生並將之以中國建築史為名,於1954年刊載並作為教材。抗戰期間,梁思成先生對於四川民居以及劉敦楨、劉致平二位先生對西南地區的建築調查,是較早觸及地區性建築研究的課題。14 這些研究包括:梁思成,中國建築史,1989,明文書局重刊。劉敦楨,中國住宅概說,1981,明文書局重刊。劉致平,中國居住建築簡史,2001,藝術家出版社重刊。以及發表在中國營造
40、學社彙刊上的數篇論文。1415大陸基於五十年代展開廣泛的地方民居普查研究,受文革影響於七十年代末期才由浙江民居開始陸續在八十九十年代間,包括福建、吉林、廣東、雲南、新疆、蘇州等民居建築專論。由劉敦楨先生領導的團隊在五十年代中展開對蘇州園林的研究,同受文革影響,在七十年代末出版了經典之作蘇州古典園林,而張祖剛先生整理江南傳統匠師姚承祖舊作,出版營造法原,則是大陸地區第一部有關地區匠派作法的專論。15西元1949年以後,大陸學者除繼續於古文獻注釋,以及中國建築歷代特徵的體系架構研究外,有幾項值得注意的課題,分別是江南園林的研究與中國民居的研究。這兩項研究的成果雖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遲至1978
41、年以後才陸續正式出版,但實際上這些研究早在六十年代即以奠基,同時期的徽州明代住宅、江南園林志等也觸及相關課題。改革開放後,大陸地區建築史研究日益活躍。 有關中國建築研究相關文獻資料的陸續出版,在中國有諸多學者以地域建築史為對象,進行研究,如陜西古建築、廣東民居、蘇州民居等16這些著作包括:陸元鼎等,廣東民居,1990,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詹永偉等,蘇州民居,1991,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趙立瀛,陜西古建築,1992,陜西人民出版社。楊慎初,湖南傳統建築,1993,湖南教育出版社。嚴大樁,新疆民居,1995,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四川省勘查設計協會,四川民居,199616。其中以較大視野探討區域建
42、築史的,首推東南大學郭湖生教授對於東亞建築的系列研究17郭湖生教授領導的研究生包括:常青對西亞的研究、楊昌鳴對中國西南的研究、張十慶對中日的研究、閻亞寧對閩臺的研究等。17;另以地塊區域進行研究的,則以東南大學朱光亞教授對於中國建築以文化區劃為範圍論述,以及華南理工大學陸元鼎教授,對於華南地區的地域譜系研究最為突出18陸元鼎教授領導的研究包括:潘安的客家民居研究、余英的東南系研究、郭謙的廣府系研究、劉定坤的越海民系研究、戴志堅的閩海系研究等。18。除此之外,並有廣東古代殿堂建築大木構架研究、雲南少數民族住屋形式與文化研究等針對特定地區(域)或特定相關議題範疇並已逐步造成影響。綜觀大陸學者的研究
43、成果,雖已注意到中國建築區域建築史研究的重要性,唯仍多停留在如:閩海、粵海、廣府或江南、徽州等地域尺度較大的課題,相形之下對地區較小,則地域性張力較大且具有強烈地域風格特質,具有豐富的研究價值,因此以微觀的研究態度來檢視地方建築史研究,便顯得明顯不足。 這種情況對環境較封閉,且外來衝擊變化較少的大陸地區,或許是一個合理的現象;然對以移民社會的臺灣而言,面對複雜且融合多元文化的社會,文化移轉的影響將來自建築形態的呈現。 (二)臺灣建築史對地域建築的研究發展日本學者藤島亥治郎於1936年來台調查,1947年刊行台灣的建築一書,認為臺灣建 築受地域歷史地理與人文形成的影響,可分為南洋、中國及西洋等三系,將中國系建築再區分 為較豐碩純厚、曲線性強的福建系,以及清爽勁直、直線性強的廣東系19藤島亥治郎,臺灣的建築,1954.2,彰國社,p.8081。19。藤島氏滯留臺灣 進行田野研究不過二十一天,調查的樣本不多,且缺乏與大陸原鄉的比對,在樣式判斷上曾有 頗多可議之處,但他卻是第一位提出臺灣地方性系統論點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