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8519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219 大小:55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9页
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2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主编 严明124目 录前言第一章 文化与交际11文化1.1.1 文化的定义1.1.1.1 字典释义1.1.1.2 Edward Tylor的定义1.1.1.3 Kroeber与Kluckhohn的定义1.1.2 文化的特征1.1.2.1文化的传承性特征1.1.2.2文化的符号性特征1.1.2.3文化的人为性特征1.1.2.4 文化的变化性特征1.1.3 文化的分类1.2. 交际1.2.1 交际及构成因素1.2.1.1信息源1.2.1.2编码1.2.1.3信息1.2.1.4渠道1.2.1.5干扰1.2.1.6信息接收者1.2.1.7解码1.2.1.8 信息接收者的反

2、应1.2.1.9 反馈1.2.1.10 语境1.2.2 交际的特征1.2.2.1 交际的动态性特征1.2.2.2 交际的不可逆转性特征1.2.2.3 交际的符号性特征1.2.2.4 交际的系统性特征1.2.2.5 交际的自省性特征1.2.2.6 交际的交互性特征1.2.2.7 交际的语境性特征1.2.3 文化对交际的影响1.2.3.1 文化对交谈模式的影响1.2.3.2 文化对交际风格的影响1.3 跨文化交际学1.3.1 跨文化交际学的定义1.3.2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1.3.3 跨文化交际学国内外发展及现状1.3.3.1 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1.3.3.2 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1.3.3.3

3、 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1.3.4跨文化交际研究视角1.3.4.1 社会心理学视角1.3.4.2 批评的视角1.3.4.3 阐释的视角1.3.4.4 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视角1.4 小结第二章 语言与非言语交际2.1语言2.1.1 语言的定义2.1.2 语言的特征2.1.2.1 语言的任意性2.1.2.2语言结构二重性2.1.2.3 语言的创造性2.1.2.4 语言的不受时空限制2.1.2.5 语言的文化传递性2.1.3 语言的功能2.1.3.1 信息功能2.1.3.2 人际功能2.1.3.3 施为功能2.1.3.4 情感功能2.1.3.5 娱乐性功能2.1.3.6 元语言功能2.1.4 语言与文

4、化的关系2.1.4.1 语言影响文化学说2.1.4.2 语言反映文化2.1.5 文化视野下的翻译难题2.1.5.1 词汇不对等2.1.5.2 习语不对等2.1.5.3 经验不对等2.1.5.4 观念不对等2.2 非言语交际2.2.1 非言语交际的定义2.2.2 非言语交际的功能2.2.2.1 补充或完成信息2.2.2.2 否定信息2.2.2.3 替代信息 2.2.2.4 强调信息2.2.2.5 调节信息2.2.3 非言语交际的几个方面2.2.3.1 举止神态学2.2.3.2 近体距离2.2.3.3 时间使用学 2.2.3.4 副语言2.2.3.5 色彩学 2.2.4 非言语交际与文化的关系2.

5、3 小结第三章 文化理论3.1 文化冰山模式3.2个体主义集体主义3.3 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3.3.1 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特点3.3.2 会话准则3.4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3.4.1 权利距离3.4.2 不确定性规避3.4.3 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3.4.4 时间取向3.5 Kluckhohn 与 Strodtbeck的价值观取向3.5.1 人性取向3.5.2 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3.5.3 时间取向3.5.4 活动取向3.5.5 关系取向3.6 霍尔的文化行为构成3.6.1 快信息和慢信息3.6.2 领土 3.6.3 个人距离 3.6.4 多维度时间取向和单维度时间取向 3.7 P

6、arsons的模式变量3.7.1 情感与情感中立3.7.2 特殊性与普遍性3.7.3 扩散性与专一性3.7.4 品质与成就3.7.5 集体取向与自我取向3.8 雅克德莫根和马奎斯莫兹关于文化的讨论3.9 小结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理论4.1意义协调理论4.1.1 意义协调理论的前提假设4.1.2 意义协调理论的应用4.1.2.1 意义结构的等级4.1.2.2 影响协调过程的因素4.1.2.3 意义协调的规则4.1.3 意义协调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2言语代码理论4.2.1 言语代码理论的前提假设4.2.2言语代码理论的应用4.2.3 言语代码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3面子-协商理论4.3.1 3.3面子

7、-协商理论的前提假设4.3.2 面子-协商理论的应用4.3.2.1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4.3.2.2 权力距离4.3.2.3 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管理4.3.3面子-协商理论的批评与总结4.4谈话制约理论4.4.1 谈话制约理论的内容4.4.1.1 对于明确性的关心4.4.1.2 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4.4.1.3 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4.4.1.4 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4.4.1.5 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4.4.2 谈话制约理论的应用4.4.3 对于谈话制约理论的评价4.5期望违背理论4.5.1 期望违背理论的假设4.5.1.1 人类的互动行为受到期望

8、的驱使4.5.1.2对人类行为的期望是后天学习的4.5.1.3 交际者获得的奖励的价值会影响对背离期望的行为的评价4.5.2 期望违背理论的应用4.5.3 期望违背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6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4.6.1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4.6.2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应用4.6.3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7交际适应理论4.7.1交际适应理论的内容 4.7.2交际适应理论的假设4.7.3交际适应理论的应用 4.7.3.1 会聚 4.7.3.2 背离 4.7.3.3 过度适应 4.7.4交际适应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8 跨文化调适理论4.8.1 跨文化调适理论的内容

9、4.8.2 跨文化调适理论的前提假设4.8.3 跨文化调适理论的应用4.8.4跨文化调适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9文化身份理论4.9.1 文化身份理论的假设4.9.2 文化身份理论的应用4.9.3 文化身份理论的总结4.10身份协商理论4.10.1 身份协商理论的假设 4.10.1.1 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4.10.1.2 身份安全感和脆弱性辩证关系4.10.1.3 身份包容和区别辩证关系4.10.1.4 交际的可预知性与不可预知性辩证关系4.10.1.5 身份自主性和关系性的辩证关系 4.10.1.6 身份一致性和变易性的辩证关系4.10.2 身份协商理论的应用4.10.3 身份协商理论的批评和总

10、结4.11身份管理理论4.11.1 身份管理理论的来源4.11.1.1 自我展示4.11.1.2 面子工作4.11.2 身份管理理论的内容4.11.2.1 身份会随着功能不同而转换4.11.2.2 身份的不同侧面会在相应的环境中充分表现4.11.2.3 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形成的三大阶段4.11.3 身份管理理论的假设4.11.3.1 交际能力需要令交际者都满意的交际行为来获得 4.11.3.2交际者自身的不同角度的定位需要文化身份的协助4.11.3.3 交际者间统一协调意义与行为需要关系身份的协助4.11.3.4 交际者的社会定位身份(即面子)的保持是相互交际的必要条件4.11.3.5 面子工作

11、中的策略与技巧是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4.11.4 身份管理理论的应用4.11.5 身份管理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12 共文化理论/文化共存理论4.12.1 共文化要素4.12.1.1 首选的结果4.12.1.2 经验场4.12.1.3 能力4.12.1 4 情景语境 4.12.1.5 感知的代价与回报4.12.1.6 交际方法4.12.2 共文化理论的前提假设4.12.3 共文化理论的应用 4.12.4 共文化理论的批评总结 4.13 小结第五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5.1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5.1.1 社会文化身份5.1.1.1 文化身份5.1.1.2 民族身份5.1.1.3 性别交际5.

12、1.1.4 年龄身份5.1.1.5 社会阶层身份5.1.1.6 角色身份5.1.1.7 宗教身份5.1.2 心理因素5.1.2.1 文化定势5.1.2.2 民族中心主义5.1.3 环境因素5.1.3.1 自然环境5.1.3.2 心理环境5.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5.2.1 Yong Yun Ki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5.2.1.1 认知能力要素5.2.1.2 情感能力要素5.2.1.3 行为能力因素5.2.2 Brian Spitzberg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5.2.2.1 知识5.2.2.2 动机5.2.2.3 技巧5.2.3 Judith Martin 与Thomas Naka

13、yam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5.2.3.1 知识因素5.2.3.2 情感因素5.2.3.3 心智活动因素5.2.3.4 情境特征5.2.4 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小结5.2.4.1 态度5.2.4.2 知识5.2.4.3 交际 5.2.4.4 自我展现 5.3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在中国的发展5.3.1 国内研究现状5.3.2 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5.3.2.1 基本交际能力系统5.3.2.2 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5.3.2.3 情节能力系统5.3.2.4 策略能力系统5.4 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5.4.1 认识自我5.4.1.1 了解自身文化5.4.1.2 了解自己的情感态度5.4.1.

14、3 了解自己的交际风格5.4.1.4 自我观察5.4.2 考虑物理环境因素和人际环境因素5.4.2.1 时间概念5.4.2.2 物理环境5.4.2.3 习俗5.4.3 掌握不同的信息系统5.4.3.1 学习语言5.4.3.2 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5.4.3.3 非言语交际系统5.4.4 培养移情能力5.4.5 学习处理冲突5.4.5.1 退避5.4.5.2 和解5.4.5.3 竞争5.4.5.4 折衷5.4.5.5 合作5.5 小结第六章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6.1语言教学的跨文化维度6.1.1 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主要目标6.1.2 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策略6.1.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点6

15、.1.3.1 培养跨文化意识6.1.3.2 发展跨文化技能6.1.3.3 关注 “存在性”能力6.1.3.4 提升学习能力6.2 元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6.2.1 元认知模式6.2.2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6.2.3元认知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的影响6.3 跨文化交际教学法概论6.3.1 建构主义与跨文化交际教学 6.3.2 任务型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教学6.4 文化教学策略6.4.1 文化讲座6.4.2 文化参观6.4.3 文化讨论6.4.4 文化欣赏6.4.5 文化会话6.4.6 文化合作6.4.7 文化表演6.4.8 文化交流6.4.9 文化谜语6.4.10 文化冲突6.4.11 文化研究6.

16、4.12 关键事件分析6.4.13 角色扮演6.4.14 案例分析法6.4.15 文化创新6.4.15.1 文化渗透6.4.15.2 文化旁白6.4.15.3 文学作品分析6.4.15.4 文化片段6.4.15.5 文化包6.4.15.6 文化丛6.4.15.7 文化多棱镜6.4.15.8 人种学方法训练6.5小结第七章 文化教学课堂活动7.1 认识期7.1.1 文化代表物7.1.2 短文仿写练习7.1.3 地域文化介绍7.1.4 通过常用语了解文化7.1.5 发现文化身份7.2接受/排斥期7.2.1 非言语采访7.2.2 凭记忆画图7.2.3 感受个体空间距离7.2.4 找错误,“送”牙签7

17、.2.5 文化定势7.3 融合/民族中心主义期7.3.1 回忆最初的时刻7.3.2 文化展品7.3.3 文化场景短剧7.3.4 感受异国家庭生活7.3.5 感知移情7.4超越期7.4.1 非言语交际7.4.2 采访外国人7.4.3 “参观”美国学校7.4.4 辨别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7.4.5 文化适应7.5跨文化交际课堂活动实施建议7.5.1 课堂活动原则7.5.2 课堂讨论活动的建议7.5.3 教师角色7.6小结第八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8.1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8.1.1测试的信度8.1.1.1测试的设计过程8.1.1.2 测试的评价过程8.1.2 测试的效度8.1.

18、2.1 内容效度8.1.2.2 预测效度8.1.3 信度与效度关系8.1.4 可行性8.2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内容与方法8.2.1 测试文化意识8.2.1.1 “社会距离”量表8.2.1.2 描述符距离8.2.1.3 单一文化态度测试8.2.1.4 问卷测试8.2.2 测试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8.2.2.1 受文化制约的行为意识8.2.2.2 语言和社会变量的相互作用 8.2.2.3 社会习俗8.2.2.4 词和短语的文化内涵8.2.2.5 对文化观点的评价8.2.2.6 对其他文化的研究8.3跨文化交际测试题型8.3.1 择答题类评估方法8.3.2 做答题类评估方法 8.3.3 个性化答题类

19、评估方法 8.4小结第九章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一: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论文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三: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研究参考书目附录附录一:The ALTE Can Dostatement附录二:Cross Cultural Adaptability Inventory (CCAI)附录三: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 前 言为满足当今社会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的需要,黑龙江大学于2005年开设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课程开设以来,全系教师在教材改革、课程设计、教案编写、教学法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使该课程得到不断完善,并于2

20、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同时,全体任课教师对该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进行了充实,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自学平台,通过此平台进一步巩固消化课堂内容,促进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开拓学生视野。在2008年,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书总结了现有的文化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并介绍了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一些经验。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对于指导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包罗万象,交际无处不在,这就给跨文化交际实践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大学生在学习跨文化交际技巧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可以使

21、学习者因地制宜地运用理论,建设性地提出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处事的目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要讲究教学法和教学策略,本书就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对在教学实践中用到的教学策略、课堂活动以及测试评估等方面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重点描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003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的教学目标。外语教研界的学者们一致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应该脱离文化单独进行;然而,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教学还没有定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之一,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运用外语进行交际,而在

22、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是交际的主要障碍;因此,外语学习者需要具备克服文化差异的能力,即跨文化能力。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保证。文化影响语言和交际,所以语言应用能力表现在学生能够在跨文化语境中运用外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是一种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素质,只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内容不能完全实现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目标。本书总结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经验,为国内同类研究在理论上提供研究线索,在实践上提供参照模式和参考数据,以求抛砖引玉,促使更多的有志之士致力于跨文化交际理论

23、和教学实践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系统体系。第一章 文化与交际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日益成熟,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无论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在拥有古老文化底蕴的东方世界,甚至是在人迹罕至的原始部落和极地雪域,跨文化交际正随着人类永不疲倦的脚步迈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文明,形成了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给我们的交流带来新奇的感受,同时也挑战着人类对巨大文化差异的耐受性,宗教、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往往使我们对跨文化交际望而却步。随着外语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语言已经不是障碍,

24、真正的障碍是人们对于不同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不理解和不接受。为更好地理解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本章主要探讨文化与交际的内涵、特点以及关系。11文化很多人文学科涉及文化方面的研究,如:人类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专门研究人类文化现象的学科是文化学。“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现象或文化体系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各个层面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以及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从这种综合考察中,揭示人类文化的整体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发现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与普遍规律。文化学的研究成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以及语言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

25、依据。理解文化的本质要了解文化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本内涵。1.11文化的定义文化的概念是几个世纪以来最富争议、最难达成共识的术语之一。英文中的“culture”源于拉丁语“Cultus”。“Cultus”的词意包括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以及敬畏神灵的意思。从“Cultus”的词汇意义来看,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而且还包括精神文化。在古代,敬神和耕种关系密切,耕种与居住是物质文化的要素,敬神与哲学是精神文化要素。因此,本义是土地开垦,植物栽培的“culture”一词被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开发和培养,进而泛指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人们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26、在汉字中,甲骨文中就有“文化”二字。“文”的本义是花纹或纹理,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后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采装饰、人文修养等;“化”本义为生成、造化,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引申为变化、教化。“文”、“化”并用最早见于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时序;观察人文,使人们遵从文明教化。西汉时,“文”、 “化”合成一词,例如: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的“文化”指与野蛮相对的教化。1.1.1.1 字典

27、释义辞海中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牛津简明词典中文化的定义是:艺术或其他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这一定义主要从智力产物角度阐释文化内涵,即深层文化,如文学、艺术、政治等。美国传统词典中文化的定义是:人类文化是通过社会传导的行为方式、艺术、信仰、风俗以及人类工作和思想的所有其它产物的整体。这一定义涵盖的范围较为宽泛,既包括深层文化,又涵盖浅层文化,如风俗、传统、行为、习惯等。1.1.1.2 Edward Tylor的定义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第一

28、次定义了文化,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很多学者认为这一定义忽略了文化在物质方面的要素,也有学者认为,Tylor的定义中虽然没有体现物质文化,但他在原始文化中使用很多物质文化的例子来解释他的理论。1.1.1.3 Kroeber与Kluckhohn的定义1952年,美国学者Alfred Louis Kroeber与Clyde Kluckhohn在他们的著作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述中总结了164条文化定义。两位学者不但总结了角度各异、内容或抽象或具体的文化定义,而且提出了自己的文化定义:文化由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

29、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播;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观念,尤其是它们带来的价值观念;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定义几乎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指导人们对待他物的态度和行为,Kluckhohn甚至认为文化是人们行为的蓝图。文化的定义难以尽数,从简练而抽象的涉及人类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所有产物,到具体的涉及人类知识、经验、信仰、宗教、价值观念、态度、行为、宇宙观、时间观等面面俱到的定义。理解文化的概念对于外语教学意义重大,文化涵盖的内容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渗透于语言教学之中,实现以

30、培养语言应用技能为目的,以跨文化交际知识为内容的教学要求。1.1.2 文化的特征文化是人创造的,与人本身和人的活动有关,这就决定文化具有传承性、符号性、人为性、变化性等特征。1.1.2.1 文化的传承性特征文化是一个群体所共享的信息集合,人们获得这些信息的方式不是通过遗传基因,而是通过后天习得或学习。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满足某种需要创造出来的,为人群所共享,并通过群体传播和继承,正因为文化可传承所以可积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文化知识,学习对象可能是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或任何人,获得文化知识的方式可以是正式的途径,如接受学校教育,也可以是非正式途径,如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经验、阅读等。1.1

31、.2.2文化的符号性特征语言、文字、图形、宗教仪式等都是通过符号来表示和表达,人们运用具体的符号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符号是任意的,从形态到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差别很大。以语言为例,语言是文化的构成因素之一,语言的符号性特征最为明显。语言的多样性,不同的语音、形态等语言要素体现了符号的任意性特征,汉语中“猫”,在英语中是“cat”,法语中“chat”, 日语中“Neiko”,西班牙语中“Gato”,德语中“Katze”,俄语中“Koska”。图形符号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也很迥异,六角星在一种文化中可以代表神圣,在另外一种宗教中则可能代表异教和对神灵的亵渎。1.1.2.3文化的人为性特征与文化相对的

32、词汇是自然,自然的造物不是文化,经过人类改造和创造的自然物,如:园林、假山、盆景等,是文化产物。就生理现象而言,如吃、喝、睡等,人类似乎与动物有相似性,但事实并非如此。文化影响了这些行为,例如:吃(喝)什么、怎么吃(喝)、何时吃(喝),睡在哪里、何时睡、怎样睡等。饮食文化一词体现了人们对“吃”这种行为的看法,即“吃”是一种文化。“吃”超出了生理需要本身,引申为一种符号,满足人们的某种心理需要。例如:在中国,春节要吃饺子,“饺子”是“交子”的谐音,意思是新旧更替;除夕吃鱼,取“余”的谐音,意思是年年有余,是一种祝愿和愿望。“喝”这种行为也不仅是解渴,而更具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请喝酒的意义并不在于

33、喝酒本身,而是为某种交际目的而组织的社交活动。随着饮食文化而产生的精美器具和繁琐的礼节更加体现了饮食的文化性。睡眠是人体的重要生理需要之一,不同文化中睡眠所用的器具和睡眠的习俗使睡眠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生理活动。在美国,婴儿要睡在自己的房间;而在中国婴儿要与自己的父母同睡。这体现了中、美不同的文化取向:美国人是个体主义文化,强调独立、平等与隐私,儿童睡在自己的房间有利于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精神;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强调家庭的和谐,婴儿与父母住在一起,既方便父母照顾婴儿,又有利于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1.1.2.4 文化的变化性特征文化是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结果,文化有适应性调节的变化性特征。从历时

34、角度看,文化是变化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各时期的文化发生变化。例如:“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而到了杨玉环受宠的唐代,丰腴则成了评判美女的标准。“流行文化”一词体现某一时期、某种文化中的代表性行为、现象或思潮,流行文化体现了文化变化性特征。从共时性角度来看,文化变化的原因可以是技术的发展和新发明的出现,如:飞机和火车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使人口流动更加容易,电话、电视、电脑、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可以是文化间相互融合的结果,全球化进程加快,为了便于交际人们需要统一的规则,如:法律等,各民族文化在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当中改变了原有的文化模式。例如:英语

35、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影响了很多语言的话语结构。汉语中,尤其在高校,人们打招呼不再使用“吃了吗?”“上哪儿?”等表达,而是说“嗨!”“哈啰”。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为一个群体所共有。人类的共性使不同的文化模式具有共同的特征,共同特征的存在使我们能够学习、研究、比较文化。1.1.3 文化的分类广义的文化分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与哲学不同,文化学不关注精神和物质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研究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文化产品。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或形而上的是精神文化,器或形而下的是物质文化。与之相近的是牟勒来诶尔的观点,他在著作文化的现象及其进步的趋向中将文化分为两大类:文化的

36、上层机构(语言、科学、宗教与哲理的信仰、道德、法律和美术)和文化的下层机构(经济、生殖、社会组织)。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文化分类逐渐走出物质和精神分类的束缚,产生了多种分类方式。R.Winston 在文化与人类行为一书中把文化分为四类:语言、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成为独立的文化成份。在随后的研究中,文化分类更加细化,如:拉最尔在人类学中把文化分为九类:言语、宗教、科学和艺术、发明与发现、农业与畜牧、衣服与装饰、习惯、家庭与社会风俗、国家等。文化分类的实质是文化成份或构成文化的要素的分类,文化的构成比较复杂,既包括可见实体又包括抽象概念,这导致了文化分类方式的多样性。从语言教学角

37、度出发,文化的构成决定了语言的教学内容,外语学习者既要掌握目的语言文化的内核,如: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等内容,还要掌握日常的行为习惯、风俗传统。1.2交际交际无所不在。每一天,每一刻,人们都在进行交际,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交际发生。日常生活中交际的例子举不胜举:婴儿一降生就开始啼哭,啼哭就是婴儿与外界交际的方式,它代表的涵义可能是“我饿了”、“我渴了”;再如,汽车驾驶员看到红灯立即停车,也是一种交际;即使人们在独处的时候,也在交际。因此,我们可以说交际就是使用符号和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把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交际是所有人类活动的基础。1.2.1 交际及其构成因素交际(communicatio

38、n)一词,来自拉丁语commonis一词,commonis表示common的意思。交际这一概念与“共同”密切相关,即“共同”和“共享”是交际的前提。只有来自同一文化的人们在很多方面才能实现共享,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可见,交际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交际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就是一系列我们要学习和共享的代码,学习和共享文化的过程需要交际。每一个文化对交际都有不同的理解,对交际的不同定义反映了不同文化价值观。西方文化把交际看作是传递信息的过程,强调交际的工具性功能,他们认为达到个人的目的就是有效的交际。而东方文化则认为除了发送和接收信息外,交际更重要的目的是保持人际关系,他们往往认为保持人际关系比交换信

39、息更重要。交际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很难给交际下一个具体的定义。尽管研究者们给交际下了很多不同的定义,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权威定义。可见,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分析交际过程的构成要素入手。交际的过程包括信息源、编码、信息、渠道、干扰、信息接受者、解码、信息接受者的反应、反馈以及语境十个要素。1.2.1.1 信息源信息源通常指具有交际需要和愿望的具体的人,是消息的制造者。国内学者贾玉新指出,所谓需要就是指希望别人对自己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认可、对自己思想的共享或改变别人态度和行为的社会需要;而愿望则是指试图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欲望。因为交际过程通常由一人以上

40、参与,所以交际中通常有多个信息源共同存在。1.2.1.2编码交际过程中人们不能直接共享观念和思想,而必须通过符号的辅助。人们把思想付诸于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个把思想转化成符号的过程即称为编码。贾玉新指出编码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个依据社会、文化和交往规则,语言本体的词法、句法等规则对语码进行选择、组合和创造信息的过程。人们表达同一思想的符号并不相同,往往受到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的形式表达。1.2.1.3 信息信息是编码的结果。编码是行为,是动词;信息是结果,是名词。信息表达了信息源想要分享的想法和感受,是信心源内心所思的具体表现,它是交际个体在时空中某一特定时刻的心态

41、的具体写照。信息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包括词汇、语法和思想的组织,外貌特征、动作、声音以及个人性格的某些方面。每一个信息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又制造了同一个信息,接收该信息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发生的情景也不同。1.2.1.4 渠道所谓渠道就是传递被编码的信息的途径。渠道是把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或媒介。信息传递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形式的,如书信往来、书刊、报纸、告示等;可以是电子形式的,如电话、电视等;还可以是声波和光波形式的,如广播、录音、图片等。例如:在面对面交谈中,声波和光波就是渠道;在书信往来中,光波是渠道,但是信纸和文字本身也是信息得以传递的渠道。除了使用

42、书籍、电影、录像带、电视机、电脑、广播、杂志、报纸、图片等信息传递的渠道,人们还通过味道、气味和触摸来传递信息,它们也是渠道。1.2.1.5 干扰任何影响信息的因素统称为干扰。干扰又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可以大致归为三类: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和语义干扰。外部干扰指分散人们对信息的注意力的声音、图像和其他刺激物。外部干扰来自环境中,阻止信息的接收,如你和朋友聊天,这时直升飞机从头上飞过,你们听不到彼此说话,马达的轰隆声就是外部干扰。内部干扰指干扰人们注意信息的思想和感受。内部干扰指信息的发出者或接收者的思想和感受没有集中在交际本身,而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课时学生们饿了,想着午餐,而没有集中注意听

43、课。有时,人们的信仰和偏见也会成为内部干扰。语义干扰指信息源发出的信息符号包含多个意思而造成的干扰。1.2.1.6信息接收者 信息接收者是接收并注意信息的人。信息接收者可以是有意图接收信息的,如他就是信息源意欲交际的对象;也可以是无意图的,如他恰巧听到了某个信息。交际通常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反复的过程,交际中人们通常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接收者。1.2.1.7解码 解码是与编码相反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信息加工的心理活动。信息接收者积极地参与交际过程,赋予接收到的符号信息涵义。1.2.1.8 信息接收者的反应 信息接收者的反应指信息接收者在解码后的行为。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可以是对信息源的行为听而不闻,视而

44、不见,不采取任何行动;也可以是采取了信息源所期待的行为,甚至可以是信息源不希望看到的行为。1.2.1.9 反馈反馈是信息接收者反应的一部分,是被信息源接收到,并且被赋予涵义的信息接收者的反应。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本书后会有不同的反应,但是只有读者参与了某项调查,或者是给作者写信谈了自己的感受,反馈才发生。反馈对交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交际者可以通过反馈来检验是否有效地传达和分享了信息,以便及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一般来说,面对面的交谈中,交际者得到反馈的机会最多。1.2.1.10 语境语境是交际中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所谓语境,就是交际发生的场所和情景。语境可以是物理的、社会的和人际的。交际发生的

45、语境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交际。比如一旦人们了解了交际发生的物理语境,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准确地预测所发生的交际。图11交际的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1.2.2 交际的特征交际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复杂过程,了解交际的特点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这一复杂过程的理解。1.2.2.1 交际的动态性特征交际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活动,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交际就像是一部动画,而不是一幅图片。交际中人们说出的话语和做出的行为很快就被其他的话语和行为所取代。在交际中,人们不断受到彼此发出的信息的影响,而且在交际过程中交际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彼此作用,所以交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1.2.2.2 交际的不可逆转性特征交际具有不可逆转的特征,因为人们一旦说了话,说出的话被别人听到并且赋予了意义,人们就无法收回自己说出的话。所以交际一旦发生,就是一个完结的活动,就不可能被收回,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