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4309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华东理工大学 颜静兰,一、引言,21世纪外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是是造就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必然选择。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比较能够帮助学生使用所学的外语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学生重新审度并欣赏自己的文化,理解和接受异文化,从而真正培养全球化高素质的公民。然而,许多外语教师本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他们对外国文化接触量少质薄,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研究不够,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还需深入,国际视野还需拓展,否则难以担当起培养新世纪外语人才的任务。,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2、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有着迅速和强烈的反映。全球化不是一元化,当今世界的许多问题都同文化有种种联系。在多元化并存的时代中,个人间、社会间、民族间乃至国家间,无不存在着文化差异甚至文化鸿沟。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距离,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个人发展、职业生涯和新时代的迫切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发表了世界文化报告,第一次就世界各国文化趋势和文化与发展的关系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2000的世界文化报告侧重“文化的多样性、冲突和多元主义。报告指出,对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条件。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培养年轻一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不仅仅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需要、商务活动

3、的需要,而是这一时代向前发展的需要,是全球文明发展的需要。,Spizberg&Cupach(1984)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七种能力,基本能力,社交技巧,社交能力,人际间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关系能力,贾玉新综合了Hymes、Gudykunst、Ruben和Samovar等的理论,把跨文化交际能力概括为:,胡文仲和高一虹在外语教学与文化中,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把外语教学目的分为相互关联包涵的三种能力: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语篇、策略和社会语言学等语用能力以及能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对所接受的文化信息进行理性评价的能力和整合新文化信息与已知知识的扬弃贯通能力。这些能

4、力的综合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胡文仲和高一虹提到的“社会文化能力”。,刘宝权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不少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正,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同时对教材也进行了改革,力图使外语教材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紧密结合。许力生(2009):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庄恩平(2009):跨文化视角英语阅读教程严明(2009):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常俊跃等(2011):跨文化交际胡超(2013):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特点:有新意,对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等相关概念不仅通过原汁原味的原文进行了详细讲解;有的通过对英语国家较为典型的

5、主流文化现象进行描述、阐释和讨论;有的通过生动的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能积极思考,主动分析对比文化差异,理论联系实际,达到逐渐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有的以美国跨文化交际培训理论为依据,着重跨文化意识的觉醒、跨文化知识的吸取、跨文化情感的应对,以及跨文化技能的获得。通过模式化、角色训练、表演反馈和训练迁移四个步骤帮助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目的。,三.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外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任务,但是他们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呢?是否能够胜任对学生进行文化导入、跨文化意识培养呢?通过笔者多年来利用全国教师培训班、全国四、八级卷

6、子批改和教学研讨会等机会,对部分院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这几年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自身内涵有了不断的提升,但是差距和问题还比较大比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教师有在国外体验和接触国外文化的机会大于二三线城市的外语教师;沿海地区的跨文化国际视野相对宽广一些;一般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侧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培训等,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情况研究甚少。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口”较大,和学生一样需要提高和研究。,1、缺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在调查的受试中,95%的教师认为外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强是首要的条件,能说会道、能写会译也就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的首要素质。持有这种认识

7、的老师主要问题在于把语言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的知识等值起来。Lessard-Clouston曾对16位中国外语教师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外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理解和课堂上文化教学实践缺口较大,有近70%的教师很少或从未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文化教学。,2、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张红玲的调查显示,67的外语教师未受过任何培训,只能凭借感觉和经验来从事教学(2001:340342)。由于外语教师的短缺,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机会和时间不可能很多,更谈不上教师的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了。2012年笔者对7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个教材培训班的教师调查显示,虽然具有博

8、士学位的教师人数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未受过任何培训而从事教学的教师仍然达到62%,没有受到过跨文化交际或文化培训的教师达到82%,绝大部分的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自学成才。,3、缺少体验外国文化的机会,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限制,使不少外语教师缺乏跨文化视野,对中西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洞察力、理解力和扬弃贯通的能力。虽然教的是外语,但是自己对外语的认识由于缺少真实体验,只能凭书本知识去对学生传授语言文化知识。邬姝礼、周英莉的“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也发现“老师自身缺乏跨文化经验”(2010:65)。外语教师理想化的状态是在国外学习或生活过至少一年以上,有一定的亲身跨文化交

9、际的体验。而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接触外国文化的质和量不够,出国学习一年以上的为31.5%,有2-4周的出国经历的教师为39%,他们通过旅游、考察、参加研讨会走马观花,对外国文化有些初步的浅表的印象,甚至是一种带有偏见的文化理解,出现一种“文化错位”。,4、缺失跨文化交际知识结构,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需要两种主要的知识:一是对本国和交际方国家的社会群体与文化的知识;二是与群体或个人交际过程中的知识(1997:35)。张红玲认为,Byram说的交际过程的知识是“有关交际环境的作用和跨文化交际普遍规律的认识”。因而,有必要掌握一些文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

10、英语教师短缺。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很难挤出时间自我充电。这些现象造成了教师个人文化积淀和素养的不够,跨文化交际知识结构失衡。懈怠和文化积淀不够的结果是在教学上往往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似一带而过,无法做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和探究。,5、缺损跨文化交际教学新理念,大多数教师知道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知道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但是缺损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理念,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苏定芳、庄智象(2008:4)指出:“外语课堂依然是语言知识为主线,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目的不

11、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有的教师上课找些有关文化方面的教材照本宣科,没有深入讨论,课堂效果不尽人意。有的把跨文化交际的教材一课一课讲、读、背,再做选择题、TF题,缺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学生觉得只是换了教材,教学形式和内容似乎没有大变化。“换汤不换药”的教学做法难以让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语言、文化、交际在教学中人为分割。,四.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补缺与补漏,1、提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认知外语教师是外语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教师的观念和能力的显现与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

12、能力紧密关联。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外语是为了交际不是为了考试,知道单词的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知道在什么情景下使用,如何使用,了解在实际交际中的规则和约束,否则会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产生误解乃至付出生命。有报道在美国,因为一位留学生没有听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而被枪杀。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应具有较好的文化敏感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性。单纯的语言基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单一化训练是不能满足新形势的人才需要,外语教师不能只在外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必须重视文化导入,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加强本身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认

13、知。,2、常态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施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培训,促进外语教师的观念转变和专业成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学者提出了系列跨文化交际培训模式,其中依据心理学理论构建的三分法培训模式(高一虹,2002),注重从认知、情感、行为三维着手来帮助交际者提高跨文化交际活动能力。注重培训方式和手段,注重培训的互动性、交际性和情景性。Gudykunst,Hammer&Wiseman指出,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帮助有效丰富跨文化知识,训练跨文化交际技能,从而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我意识等(1977:99-110)。外语教师通过培训“要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导致跨文化交际

14、困难和失败的因素,愿意向学生一样,不断学习和探索外国文化,反思本族文化和自己的文化参考框架。培训的目的在于构建一支理念更新、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跨文化交际视野的外语师资队伍,确保完成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任务。,3、多渠道了解、体验和吸收外国文化,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体验和吸收对提高外语教师本身的跨文化能力素质提高非常重要。尽可能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一是通过大量阅读来了解外国地理、历史、艺术、风土人情;二是运用英语电影、电视、新媒体等资料,在给学生间接的、直观的感受的同时,也给自己增加间接的直观的体验,与学生有共享的文化体验空间和维度,因为间接语境却有可能是

15、真是的语境。三是利用外教资源,多沟通多交际,在真实语言环境中感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四是利用互联网集成性信息优势扩展某一文化点或面产生感知的时空维度,加深认知的层次。世界一流大学的网上公开课,如:哈佛大学的公开课“幸福”、“公正”等的课程对了解西方文化价值精神有很大的帮助,斯坦福大学的文学、文化公开课,BBC的英国历史和TED的公开讲座等非常精彩,加上原汁原味的语言,可以帮助外语教师多视角了解和间接地体验外国文化。五是利用海外交流、学习培训等机会充分体验外国文化。教师可以从三个交际层次体验文化:个体接触、群体接触和社会接触。通过广泛接触目标文化不同层次的人群,可以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处理跨文

16、化冲突能力等,以后也有“资本”来向学生分享自身的体验和认识。,4、增补缺失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结构,新世纪对外语教师的要求不仅是具备较好的语言知识,还要有较为完善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结构。该知识结构至少有三部分组成:文化层面的知识、语言层面的知识、交际层面的知识。文化层面的知识涵盖较广,因为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等总的人类进步模式,历史、地理、文学、宗教、社会学等知识都可以归在文化层面。对这些知识了解的越多越泛越好,不仅是外国文化,也包括本民族的文化。语言层面的知识“不仅应包括语言本身的知识,即词汇和语法知识,还应包括丰富的关于本名族文化传统的知识,更应该包括对人类语言本质特征

17、和特殊使用规律的知识(苏定芳,庄智象 2008:149)”交际能力层面的知识除了语言、文化外还包括心理学、沟通技能等。这三种知识的不断增补和扩充,把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不断与交际能力结合,势必使外语教师的社会文化能力有积极地拓展,人文精神也得以升华,交际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在教学中就会信心大增,教学效果亦会得到保证。,5、更新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手段,外语教师要注意更新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要反思、注意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我们应该认识到,学外语就是为了交际,交际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多元的、动态的。外语教师应该从知识的教学者,转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传授者、导航者和

18、培训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和学生成为能够在全球化环境中成功交际的“多元文化人”(Dudykunst&Kim,2007:387)。更新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还要注意提升教师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以此影响和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有独立分析的文化观和跨文化交际模式调节系统。同时,在使用主打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一些既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又能发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补充教学材料,如:视频、微博、博客、播客等,把教学触角广泛伸展到新媒体教学空间,用三维的、感官性强的视频材料来介绍一些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因素,并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与批判、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尽可

19、能打造一个活泼、多维的交际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五.结语,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让学生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英国著名学者Michael Byram指出,外语教学是国民教育的扩展,是培养跨文化公民,“跨文化公民不是认同问题,而是能力问题:技巧、态度、知识和行动”(Myram,2011:134)。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必须自身过硬,否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就难以实现。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外语教师素质和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完成上述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