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4730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24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年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摘 要一、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工业总产值从2003-2007年11月份之前基本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在2003年城市供水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到了0.37%,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基本呈现出一种逐年递减的趋势。从未来看,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全国GDP将会进一步下降,这是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供水行业总产值与全国GDP时间城市供水行业总产值国家GDP所占比重%2003433.541166940.372004472.891365150.352005524.811823210.292006646.282094070.31

2、2007600.612466190.2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加大,用于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在五年间获得了极大的增长,从2003年的283.4亿元增至2006年的654.9亿元,增幅超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城市供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较表 时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2003年283.442643.42004年460.970073.22005年508.788604.22006年654.993368.72007年816.0137239.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一)供给平稳增长,供水基

3、础设施建设也有较大增长2006年我国城市供水总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在经历了1997年至2002年的平稳增长后,供水总量五年间从2002的46.8亿吨快速增长至2006年的54亿吨,年均增长率高达3.0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供水总量统计表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供水设施能力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发展了大量的城市自建供水设施,进入90年代以后,公共供水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从1993年至2005年,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也呈现出波段式的增长趋势。19931995年,供水管道的长度由123007公里上升到了138701公里,年均增长率为6.2。199

4、6年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增长,增幅达到46,总长度跃升至202613公里。19972000年稳中有升,平均增长率为5.8,其具体数值分别为215587公里,225361公里,238001公里和254561公里。2001年以后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年均涨幅约为9,2006年供水管道长度达到了430397公里。2003年至2006年,共新增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148345公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817万吨/日。2006年,城市供水总量541亿吨,比2002年增长15.9%;用水普及率达到86.7%,比2002年提高8.8个百分点;城市供气管道长度18.9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65.8%;用气普及率达到7

5、9.1%,比2002年提高11.9个百分点。(二)居民生活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调价是必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从数量上转移到质量上。因此,人们对城市供水的水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销售收入平均增速保持在8.6%以上,2006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13.9亿元,2007年111月份就已达572.5亿元,相信2007年销售收入可以超过2006年,达到630亿元。长期以来,我国水价远低于水资源成本,调价是必然。但是我国处在持续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特殊的国情决定我们不可能按照发达国家一步到位的市场化方案改革水价,特别当前我国CPI持续在高位

6、运行的情况下,自来水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目前我国水价偏低且形成机制不完善,供水企业普遍亏损,设备更新受阻,污水处理率低导致污染加剧,提高供水价格,既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水务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尚存在的问题第一,体制落后。由于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选择,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配置资源模式,而供水行业又属于自然垄断性质,因此我国供水行业传统上一直由政府垄断经营,几乎无市场竞争可言。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政企不分,城市供水的生产、经营、投资基本由政府包办;二是水价由政府制定,价格不能反映市场规律。自2002年起,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逐

7、步推进供水行业改革,促使行业逐步市场化,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效。第二,供水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供水能力有待提高。现有的供水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因政府资金困难不能及时改造,管道设施漏水及管理不佳造成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此外,由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而规划不到位,不合理的现象愈发体现出来,某些城市的供水供需矛盾日益严重。第三,水价制定不合理。由于一直是政府定价,因此我国水价的制定缺乏市场依据,这使得部分供水企业始终摆脱不了亏损的局面。第四,水源污染严重。第五,水处理技术落后。三、行业规模效益分析及预测(一)资产规模逐步壮大,行业利润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保持较为稳定的发

8、展趋势,资产总额在2002年就已经达到了2100亿,以后以年均10.8%的速率增长,至2007年达到了3011亿元,行业的发展壮大增加了其资产规模。行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相比,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3-2007城市供水行业资产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3-2007.11城市供水销售收入与利润供水行业总资产(二)行业三费增加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三费的变化呈现出不规则的趋势,随着该行业市场化的进程的加快,2004-2007年11月销售费用总体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增速达到28.28%,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在总体上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增速低于销售收入增速。数

9、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行业三费增速变化从趋势上来看,从2003-2006年,行业三费中销售费用的的增速已经超过销售收入的增长,这说明城市供水行业处于行业的初步发展期,整个行业正在由政府调控转向企业调控的市场行为,从而导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下图可以看出,2004-2007年城市供水行业管理费用呈现出稳定的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供水企业正在走向成熟,用于管理的费用逐年提高。销售费用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也是和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3-2007行业三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各企业正在加大销售、管理、财务上的投资力度,相信随着行业间

10、竟争的加剧,行业三费会出现更大程度的下降,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将走向更加成熟。(三)行业经济运营能力提升我国城市供水行业销售毛利率四年来不断降低,伴随着销售毛利率的变化,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呈现出相应的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有待进一步成熟。总体来说,行业在盈利能力上表现一般。行业在负债率高居不下,维持在50%左右,亏损面也在高位。利息保障倍数较低,行业内企业有负债的危险。总体来说,行业偿债能力比较差。行业应收帐款增长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2007年11月达17.73%,为今年来最高。利润总额增长率在2005年达到266.66%,2006年有所下降,为171.27%,但是在2007年

11、却降至为36.07%,出现巨大的降幅。销售收入和资产增长率增长率保持一定的稳定态势,说明行业企业发展比较成熟,企业处于比较稳定的扩张阶段,有一定的稳定盈利的可能性。随着行业的规模扩大,管理效率的提高,营运能力不断增强,应收帐框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均在近几年间基本保持稳定,流动资产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稳中有升,在2007年11月份分别为0.88%,106.11%。2004-2007城市供水行业效益变化全国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25.0826.9623.8534销售利润率()1.723.50.998.7资产报酬率()1.41.781.017.02偿债能

12、力负债率()50.1151.3444.9252.83亏损面()41.1347.147.1823.38利息保障倍数(倍)1.341.591.225.9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17.739.388.5810.2利润总额增长率()36.07171.27266.669.25资产增长率()7.718.568.9513.57销售收入增长率()11.9414.3311.1517.39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次)5.576.355.255.05产成品周转率(次)106.1193.3176.097.52流动资产周转率(次)0.880.770.811.3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行业平均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近

13、几年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行业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销售收入有较大增速,但是由于行业企业生产效率较低,管理水平不高,行业三费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从下图可以看出,2005年人均销售收入达到11.07万元,但是人均利润总额仅为-0.03万元,2006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均销售收入达到13.55万元,人均利润总额为0.47万元。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规模效应的显现,我国城市供水企业会有更快的发展,行业平均生产率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城市供水行业平均生产率变化情况四、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一)城市供水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敏感性为低,但随政策的

14、变化波动较大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相关性比较小,不会随着国民经济的波动性而出现增长的大起大落。最大限度的开放市场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服务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国家政策的变动有较高的敏感性。以上两个方面对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竞争格局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各方面的因素加剧了供水企业间的竞争,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将会继续下去。 (二)外资的逐步进入,我国本土企业将与外资公司展开激烈竞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行业所蕴含的巨大商机逐渐显现出来。中国城市供水市场巨大,外资的大量进入激活了中国水务市场。外资以高

15、溢价介入,看重的是中国水务未来全方位服务的前景,国际水务巨头大都有着成熟的水处理技术和运作管理经验,其“技术溢出效应”也可使本土公司受益。但在这场水务业的改革中,留给国内企业发挥的空间却太少。(三)新型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目前, 我国饮水水源受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污染水源中的无机物、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严重地威胁着人们健康。与此同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水质要求普遍提高, 希望喝到更安全卫生的水, 面对当前的问题, 发展新的净水技术, 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如混凝剂与助凝剂新技术的应用,生物预处理新技术的应用,采用新技术,加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技术,含藻水处理新技术,消毒新方法,膜处理新

16、技术等。五、行业区域总体分析城市供水行业的区域分布与城市的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看:一、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如: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等,这些省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二、主要分布在人口数量比较多的地方,如:山东省、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等。从行业的规模指标来看,资产和收入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辽宁、北京、湖北、福建、四川、湖南等区域。从资产的集中度来看,CR4为44.95%,每个地区所占份额在10%以上,CR10为70.30%。从收入的集中度来看,CR4为47.03%,CR10为70.79%,因此可知收入的集中度要稍微高于资产的集中度。六、行业风险分析及提示自

17、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城市供水行业迈开了其对外开放的步伐,十几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水价逐渐理顺,整个供水行业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市场机制逐步引入,中国城市供水市场也因此成为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市场之一。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表明,国家在逐步推进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的进程,通过一系列措施,从而提高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城市供水项目具备的公益性特征,使城市供水行业的发展受到来自法律和政策体系的多重制约。虽然政府确定了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的战略目标,但由于行业对城市供水市场化方向缺乏系统研究以及城市供水的市场化政策体系不完善,造成政府在决策中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致使具有投资长期性

18、特征的城市供水投资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七、行业授信建议水是生命之源,中国是缺水国家,水在中国这个巨大的版图上的分配不均匀,并且季节差异也大,对整个国家的水资源国家要控制,合理配置,确保整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需要。由于城市供水行业的特殊性,其发展关乎国家、社会的安定,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应评价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就是进行投资决策中所要考虑的因素。投资硬环境是指那些可以影响投资的有形的、物质性的条件,而软环境是指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条件。针对城市供水行业而言,投资硬环境包括城市供水事业的基础设施状况、市场规模与潜力、行

19、业技术水平等,而软环境则包括行业体制、政府相关规划、政策等。以下我们对各因素一一进行分析。1.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与日俱增。因而,我国城市供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而当前,我国城市供水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城市节水、水污染处理、水循环利用等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2.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事业基础设施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而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很多城市的供水能力和污水处理能力还不足,而在许多城市中,还存在大批陈旧管网,未来几年会产生大量投资需求。3.在行业技术水平方面,我国城市供水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在设计、建设、设备和运行管理方面已经具备成熟的

20、技术和经验,但污水处理行业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4.在行业体制方面,近年来,我国城市供水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果,在城市供水市场准入方面政策在不断放宽,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基本形成国有、民营、外资共存的竞争格局。5.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供水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6.水质标准的提高、环境监管的加强以及成本监管的细化,是2008年城市供水行业面临的主要政策

21、背景,从短期上看,这会使一些公司为提高水质进行工艺改造而导致供水成本大幅上涨,从而对行业效益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期上看,则有利于行业的整合和水务上市公司的发展。7.两税合并,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对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企业发展有利。分析目前的发展条件,我国城市供水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市场增量和价格的提高,为供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两大投资机会;此外,在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供水行业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我国现有供水企业区域经营分散特性,以及大量的亏损企业的存在,为各类优势水务公司利用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的进行并购,整合各地的水务资源,带来巨大的潜在的市场机遇。总体来说,应扩大授信规

22、模,但是应适当降低对通过扩大规模而进行发展企业的授信力度。由于城市供水行业对国家政策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应加大向国家相关政策倾斜进行发展的企业的授信力度;由于重点区域的行业发展会形成规模优势,从而提高行业整体的生存能力,因此加大对行业重点发展地区的授信力度;加大对优质资产和国家重点项目的授信力度;近年来,由于供水行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快,众多资本进入此市场,因此应加大对管理良好,经营效率高中小型企业的授信力度;加大对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授信力度。目 录第一章 城市供水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1第一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1一、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全国GDP比重变化1二、行业投资额度占全国投资总

23、额比重分析1第二节 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2一、我国城市供水供给总量及增长速度分析2(一)我国城市供水供给总量指标2(二)我国城市供水普及情况2二、我国城市供水供给结构分析3(一)城市生活用供水分析3(二)城市生产用供水分析4三、我国城市供水产业状况分析5(一)我国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情况5(二)我国城市供水生产能力情况5(三)供水管道建设情况6(四)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6四、20082010年供给预测7(一)在建及拟建项目分析7(二)20082010年供给预测7第三节 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8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8二、需求结构变化分析9三、2008-2010年需求预测10(一)城镇化进程稳步

24、进行10(二)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11(三)中国政府明确2010年节能减排目标和要求11第四节 供需平衡及价格分析13一、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13(一)库存变化13(二)供需平衡分析13二、价格变化分析及预测13第二章 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及预测15第一节 行业规模分析及预测15一、资产规模变化分析15二、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15第二节 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17一、行业三费增加17二、行业效益分析18三、行业效益预测19第三章 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20第一节 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20一、市场化进程20二、政策变动,加剧竞争21(一)水价的调整21(二)水质要求的提高与

25、饮水安全21(三)政策松动,外资大规模涌入21第二节 行业企业资产重组分析及预测23第三节 行业技术水平发展分析及预测25一、常规水处理技术25二、新型水处理技术的应用25(一)混凝剂与助凝剂新技术的应用25(二)生物预处理新技术的应用25(三)采用新技术,加强常规处理26(四)深度处理技术26(五)含藻水处理新技术26(六)消毒新方法26(七)膜处理新技术27第四章 细分地区分析28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28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28二、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28三、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29第二节 广东省城市供水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32一、区域在行业中的地

26、位及特征分析32(一)地位变化分析32(二)广东省城市供水企业规模分析33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34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35(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人口的上升35(二)供水政策调整对供水行业的影响361、水资源费的改革362、各地现行水价363、水价改革规划36第三节 江苏省供水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38一、区域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38(一)地位变化分析38(二)仅有一家大型企业38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38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40(一)全面提高污水处理费40(二)对高耗水者实行惩罚性水价40(三)督促并优惠使用再生水41第四节 浙江省供水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42一、区域

27、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42(一)地位变化分析42(二)中小型企业占有绝对地位42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43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44(一)浙江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实施44(二)直接取用江河湖水地下水要缴水资源费44(三)供水水质不达标要罚款45第五节 上海市供水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46一、区域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46(一)地位变化分析46(二)大型企业占绝对地位46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46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48(一)供水政策变化491、相关政府文件和会议精神492、供水管理体制和改革情况493、水价改革49(二)市场开放,外资进入49第五章 企业分析50第一节 行业企业

28、特征分析50一、企业总体特征50(一)全国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差50(二)我国供水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低50(三)我国供水企业的规模偏小,数量偏多50二、企业规模特征分析51(一)小型企业占绝对比重,企业资产规模小51(二)小型企业有较大发展空间51(三)全行业亏损严重51(四)中小型企业盈利发展速度快,盈利能力强。52三、企业所有制特征分析53(一)城市供水企业主要为国有企业53(二)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53(三)国有企业亏损面最大54(四)私营企业发展快速54第二节 上市公司重点企业对比分析55一、总体排名分析55二、获利能力分析56三、营运能力分析56四、偿债能力分析57五、发

29、展能力分析57第三节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分析59一、企业基本状况59二、企业行业地位分析59三、公司技术及研发水平60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60(一)主营业务运行状况分析60(二)企业运营能力发展变化分析60五、公司发展规划及前景预测61(一)发展规划61(二)前景预测62六、2007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63(一)产业结构调整63(二)成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商会63(三)进军湖南省市场64第四节 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5一、企业基本状况65二、企业行业地位分析65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66(一)主营业务运行状况分析66(二)企业运营能力及发展变化分析66四、企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67

30、五、企业重大发展事件及启示67(一)购买控股股东上海城投旗下环境集团和置地集团100%股权67(二)各方面措施保障自来水供应68第六章 行业授信风险风险分析及提示69第一节 经济环境风险分析及提示69(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水务行业提出投资建设需求69(二)供水价格改革带来巨大商机70第二节 行业政策风险分析及提示71一、公用事业收费价格提升风险分析及提示71二、“两税合一”风险分析及提示71三、城市供水市场化风险分析及提示71四、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公布后的风险分析及提示72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72第三节 行业市场风险分析及提示73一、市场供需风险提示73二、价格风险分析73三、行

31、业竞争风险分析及提示74第七章 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75一、总体授信机会及建议75二、区域授信机会及建议76三、企业授信机会及建议76附 表表1城市供水行业总产值与全国GDP比较1表22003-200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城市供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较表1表3从1993-2006年城市用水人口和用水普及率统计表3表4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情况表6表52007年城市供水行业在建及拟建项目表7表62002-2007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情况9表7中国城镇人口数统计表10表8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城市供水销售收入比较表11表92004-2007城市供水行业效益变化18表10不同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敏感性2

32、0表11我国各省市人口数量表28表12城市供水行业资产和收入地区分布表29表13城市供水行业盈利状况地区分析表30表14城市供水行业亏损状况地区分析表30表152006年广东省城市供水情况表32表16广东省城市供水企业类型状况34表17广东省城市供水行业运营表35表18江苏省城市供水行业运行状况39表19浙江省城市供水行业企业类型状况42表20浙江省城市供水行业运行状况43表21上海市城市供水行业企业类型状况46表22上海市城市供水行业运行状况47表23上海市2007年城市供水情况表48表24城市供水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资产状况51表25城市供水企业不同规模企业亏损状况52表26城市供水不同规模企

33、业发展及盈利情况52表27城市供水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产状况53表28城市供水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亏损情况54表29城市供水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发展及盈利状况54表30上市公司分析指标及权重55表312007年城市供水企业上市公司企业排序55表32上市公司获利能力56表33上市公司营运能力57表34上市公司偿债能力57表35上市公司发展能力58表362007年首创股份在行业中地位60表372007年首创股份各主营业务营业额及营业利润60表38首创股份运营状况61表392007年城投控股在行业中的地位65表402007年城投控股分行业情况表66表41城投控股运行状况67表4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

34、69附 图图1城市供水总量统计表2图219932006年城市生活用供水量变化3图319932006年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变化4图41990-2006城市生产用水量5图520032007.11城市供水行业销售收入变化8图62003-200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图72004-2006城市供水行业库存变化13图82003-2007城市供水行业资产变化15图92003-2007.11城市供水销售收入与利润16图102004-2007年行业三费增速变化17图112003-2007行业三费占销售收入比重17图12广东省城市供水行业在全国地位的变化33图13江苏省城市供水行业在全国中的地位变化38图14江苏省

35、城市供水行业企业类型状况38图15浙江省城市供水行业在全国中的地位变化42图16上海市城市供水行业在全国中的地位变化46图17上海市国民经济与增长48图18城市供水行业企业规模分布51图19城市供水企业所有制分布53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导报社 17 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08年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一章 城市供水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一、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全国GDP比重变化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工业总产值从2003-2007年11月份之前基本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本行业的增长速度比GDP速度稍慢,所以本行业所占比重并没有呈现出相应的线性变化。

36、在2003年城市供水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到了0.37%,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基本呈现出一种逐年递减的趋势。从下图可以看出,从200年至2007年,由于城市供水行业总产值增速远远低于国家GDP年均10%的增长速率,随着2008年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因此从未来看,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全国GDP将会进一步下降。表1 城市供水行业总产值与全国GDP比较时间城市供水行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国家GDP(亿元)所占比重%2003年433.541166940.372004年472.891365150.352005年524.811823210.292006年646.282094070.312007

37、年655.212466190.2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行业投资额度占全国投资总额比重分析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从2003年至2007年短短五年间,投资总额就增长了2.2倍,年均增长率高达44.36%。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加大,用于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在五年间获得了极大的增长,从2003年的283.4亿元增至2006年的654.9亿元,增幅超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2 2003-200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城市供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较表 时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2003年283.442643.42004年460

38、.970073.22005年508.788604.22006年654.993368.72007年816.0137239.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节 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一、我国城市供水供给总量及增长速度分析(一)我国城市供水供给总量指标2006年我国城市供水总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在经历了1997年至2002年的平稳增长后,供水总量五年间从2002的46.8亿吨快速增长至2006年的54亿吨,年均增长率高达3.0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 城市供水总量统计表(二)我国城市供水普及情况随着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我国城市用水人口逐年增加,供水的普及情况的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普及率逐

39、年增加,在2005年供水普及率达到了91.09%,但是2006年略有下降,达到86.67%,虽然略有下降,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会对城市供水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表3 从1993-2006年城市用水人口和用水普及率统计表年份城市用水人口(万人)用水普及率()年份城市用水人口(万人)用水普及率()199318636.455.21200024879.5263.93199420083.1256.43200125833.4472.31199522165.7358.73200227420.4577.92199621996.9860.72200329124.5386.26199722550.0661.2120

40、0430281.3488.83199823169.0561.94200532723.4191.09199923885.7463.53200632303.1486.6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我国城市供水供给结构分析城市供水对于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供水主要分为生活用供水和生产用供水,那我们下面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城市生活用供水分析城市生活用水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在某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动,但这都属于正常范围,并不能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过分直接的断定。如下图:我国城市生活用供水在1993年至2006年,总体上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6.6。其中

41、2001年出现了27.6的负增长,但在下一年城市生活用供水出现了47.3的强力反弹。此后,供水量再次进入了一个两年的平稳增长期,2003年为164.6亿立方米,但2004年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6年大幅上涨,达到新高点。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 19932006年城市生活用供水量变化人均指标来看,自1993年到2006年我国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体趋势。1993-1999年是平稳上升的时期,2000年后日均用水量逐年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很小。2004年城市人均用水量有大幅度的减少,2005、2006年,又恢复到历史平均水平,且比2003年有所下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

42、3 19932006年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变化(二)城市生产用供水分析19931994年的城市生产供水量呈递增趋势,1994年以后进入了连续10年的下降期,平均降幅为4.45。2003到2005年略有上升,自2002年起,城市生产供水量保持一个稳定数量,波动不大,即略高于200亿立方米。2003年至2006年城市生产用水供应量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比较稳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家节水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估计2008年我国城市生产用供水不会出现很大的波动,依旧维持在220亿立方米左右,预测在2008年我国城市生产用供水总量会达到230亿立方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 1990-200

43、6城市生产用水量三、我国城市供水产业状况分析(一)我国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情况中国近代城市化程度不高,又处在连年战乱中,因此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情况不好,新中国刚建立时,用水人口不足1000万人,不到城市人口的20%,只有58个城市有供水设施,日供水能力仅240.6万立方米。建国后,中国政府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发展供水事业。到2000年底,累计用于城市供水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达1217.1亿元,全国663个城市都建有供水设施,日供水能力已达到2.18亿立方米,是1949年的90.6倍;城市用水人口发展到20260万人,是1949年的20.3倍。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供水设施能力滞后的矛

44、盾日益突出,为弥补城市供水设施能力不足,20世纪80年代我国发展了大量的城市自建供水设施,这对于缓解当时供水能力不足的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应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公共供水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二)我国城市供水生产能力情况自1993年以来,我国自来水生产能力逐年增长,只在2005年有小幅下降,1993年每日生产自来水16927.9万吨,而到了2005年则达到了24719.8万吨,2006年则为26961.6万立方米/日。表4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情况表时间年末综合生产能力(万立方米/日)年末管道长度(公里)全年供水总量用水人数(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2003年23967.07333288.82475254829124.53210.902004年24753.02358410.49490275530339.68210.802005年24719.82379332.07502060132723.40204.102006年26961.6043039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