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5489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78 大小:27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docx(1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码:二标1-2-1-1-1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一、为保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保障管理,医院健全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肩负制度落实。 二、在显著位置公示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对优质服务便民措施、常用药品及收费项目价格进行公示,为就医人员提供清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三、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热心为参保人员服务,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四、在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应认真核验就诊人员的医疗保险,离休干部、病历、社会保险卡及医疗保险证。为保证参保人员治疗的连续性和用药的安

2、全性,接诊医师应查阅门诊病历上的前次就要配药记录,对本次患者的检查、治疗、用药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明确记录。参保人员因行动不便委托他人代配药的,由被委托人在专用病历上签字。 五、医院严格遵守药品处方限量管理的规定,急性病3-5天,慢性病7-10天,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30天,同类药品不超过2种,住院病人出院时不得带与本次住院病情无关的药品。 六、严格掌握参保人员出入院标准,及时办理出入院手续。不得将不符合住院标准者收治入院,严禁分解住院和挂床住院。 七、医护人员要核对参保病人诊疗手册,如发现住院者与所持证件不相符合时,应及时扣留证件并及时报告医务科,严禁冒名顶替住院。 八、做好医保病人入院宣教和

3、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按要求签定医保病人自费项目同意书,因自费药品或检查未签字造成病人的费用拒付,则由主管医师负责赔偿。 九、严格控制住院医疗总费用,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的普通医保病人、肿瘤病人的人均费用指标严格控制好费用,超标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临床科室,包括临床医技科室。 十、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各科药品比例指标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控制自费药品比例,原则不适用自费药品,超标药品比例也将纳入当月院考评。 十一、严格内置材料及特检特治,包括价格在500元以上医用材料,审批工作,要求尽可能使用国产、进口价格低廉的产品。要求医生填写内置材料审批表到医保审批后才能使用,急诊病人可以先使用

4、后审批。 十二、严格执行物价标准收费政策,不能分解收费、都收费、漏收费、套用收费。因乱收费造成的拒付费用由科室承担。、 十三、以下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疾病均不能纳入医保:美容、非功能障碍性整容及矫形术、交通事故、自杀、他杀、误服、职业病、性病等。 十四、对参保病人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方便患者就医。编码:二标1-2-1-1-2“以病人为中心”,优化质量、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控制费用措施为加强医院管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控制医药费用,全面提高我院的医院管理质量。1、 优化质量 (一)严格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

5、度,做到依法行医,依法执业,规范执业。患者就医受到法律保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同样受到法律保护。重点措施: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2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工作目标:健全管理组织,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控制院内感染,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能够享受放心、安心、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重点措施:1建立健全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量管理组织,明确院长

6、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2认真执行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病历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健全并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诊疗技术规范。3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督导检查制度、医疗信息社会公示制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制度。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基础医疗和基础护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强化对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病案的医疗质量管理。4. 制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及时报告、分析、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7、和医疗事故。5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6. 保证门诊质量,提高急救水平。保证各科室门诊正常开放的同时,安排落实好专家门诊。7.落实措施,不断提高科研、教学和临床技术水平 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大力培养人才,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并通过引进特色人才、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诊治水平。二、优化服务(一)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 工作目标: 提高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简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改变门诊“三长一短”状况。使患者能够享受清洁、温馨、舒适、便捷的人性化医疗服务。重点措施: 1对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检验、医技、诊断等窗口规范服务标识,改进服务流程,缩短

8、等候时间。 2大力采取便民措施,营造清洁、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做到门诊有候诊椅、有饮水设施、电话等。 3使用文明服务用语,做到态度和蔼、服务热情,杜绝对病人生、冷、硬、顶、推等现象。 4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二)狠抓医德医风,树立良好形象工作目标: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重点措施:1.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服务态度良好,服务用语规范,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3.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主动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

9、言。4.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号码,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5.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及时改进。 6.严厉打击收受患者红包、各种形式的回扣及开单提成等违规行为。三、规范经济管理,降低医药费用工作目标:严格执行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禁设立新的收费项目,严禁分解收费、比照收费和重复收费。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开源节流,充分利用资源,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患者能够享受低廉、低耗的医疗服务,人均医药费用下降。(一)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规范经济活动,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重点要求:1.医院财务坚持“统一领导、

10、集中管理”的原则,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医院的部门、科室设立账外账、“小金库”。2.建立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重大项目集体讨论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分清级次,责任到人。3.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严格实行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4.完善收入分配办法,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过分悬殊。严禁将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严禁科室承包。(二)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重点要求:1.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格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禁

11、止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严禁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2.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完善价格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收费透明度。及时向患者提供费用查询服务,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3.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减少医疗收费投诉。4.及时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的单病种费用、单病种平均住院日。编号:二标1-2-2-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一、住院医师必须经过上岗前教育、技能培训、主要科室(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中医科)轮转一年、专科培训一年、考核合格并取得执业医师证后方能上岗工作。未取得执业医师证,仍进行专科培训,直至取得执业医师证方能独立值班。 二、住

12、院医师应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岗位。不得擅自调班、私自请他人代班。认真履行住院医师管理规定。如有违反医院规章制度者,医务科将责其离岗教育,离岗期间扣发工资。三、住院医师按计划轮转科室,必须凭医务科开出的转科通知单到下一个科室报到,各科室不得自行接收住院医师到科培训,否则不予认定。四、住院医师必须经过出科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由医务科开具出科通知单,方能进入下一科室培训,成绩不合格或表现不好者,科室提出意见、医务科审定,将继续本科室培训一轮。五、请病、事假超过两周者,应延长该科室培训一个月;未完成该科室培训计划者不能出科,应继续该科室培训一个周期。六、住院医师在培训期

13、间,应认真填写住院医师培训手册,如发现未填写培训手册的,按不合格处理(重新轮转培训)。七、培训内容: 1、住院医师培训模式:住院医师培训时间为2年。第一阶段为岗前教育,为期2周,主要学习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结束后进行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培训。第二阶段培训为主要科室轮转1年,主要在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中医科转科学习及技能培训。第三阶段为在目标科室继续提高培训1年。2、住院医师培训目标: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受训者在完成培训后达到低年资住院医师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国内相关学科的新进展,并能运用

14、于实际工作。 (2)、有本专业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及教学工作。 (3)、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八、培训要求: 1、综合素质要求:(1)、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2)、“关怀服务”的职业理念和优良的医德医风(3)、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4)、遵纪守法,团结协作。2、基本理论及临床技能要求:掌握各科室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九、日常考核及记录 (1)、请假3天以下(含3天)由本人书面申请,指导教师和科室主任签字后生效,并登记在考核表上;3天

15、以上,由医务科签字后生效;年度假期安排根据科室情况仅能在本年内予以安排。无假离开医院者按旷工处理(见细则),矿工超过5天以上者视情节终止培训。(2)、住院医师应当将当天完成的工作内容如实填写在培训工作量化登记本上,由指导教师逐项签字,经科室主任审核签名,工作量方可生效。十、轮转考核 住院医师轮转完一个科室时,由该科住院医师培训管理小组(高年资主治医师、正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人以上)按照培训实施细则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理论、技能考核,并做好记录。考核须真实,不得走过场,一旦发现虚假作弊,成绩全部无效。 各科室应有理论考核试卷、评分标准,技能考核项目 评分表并有监考老师两人签名(备案)。编码:二标

16、1-2-4-1缩短平均住院日措施 “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也可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让利于老百姓,特制定本措施。一、组织机构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护理、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缩短平均住院日领导小组, 负责缩短平均住院日工作的有效实施。二、具体措施1、单病种管理:对医院收治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审核, 剔除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 保留和完善各种必须的诊疗项目, 形成单病种规范的治疗方案, 减少无效住院日。按照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标准, 计算出依照此模式进行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单病种医疗费用限价, 做到医疗收费公开、透明。

17、对单病种控制流程不仅具体到检查项目、次数、用药种类、剂量,甚至对病人的饮食指导、术后定时协助病人改变躺卧姿势、帮助病人进行恢复性训练、定时调节病人的心理状况等都有周详的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按照此流程管理, 可以缩短病人术前和术后平均住院日, 降低住院费用; 而医院则是通过增加收治病人数, 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并产生联动效应。2、提高和更新手术方法:医院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选择使用先进的微创手术、伤口粘合处理等医疗技术, 制订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用药合理的医疗方案, 使病人尽可能在术后最短的时间内出院; 也可以采取分散治疗的方法, 对慢性病人或术后病人待情况稳定后转至小医院或社区

18、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还可以通过家庭病床或医生出诊等方式治疗病人; 对治愈无望的病人, 可转至社区医疗机构或临终关怀医院进行照顾。3、改善医疗服务模式:适当延长门诊科室的服务时间, 化验室周末全部开放, 病人入院前尽可能在门诊做好必要的化验和检查, 入院后即可进行治疗和手术。规定检查科室普通常规检查取消预约,所有标本及时采集, 按承诺服务时间完成送检和接收, 网上实时查询结果, 便于临床医生下医嘱处理。进一步充实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数量, 手术室根据手术科室的需要, 实行弹性工作制,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 合理错开手术时间,必要时连台手术。术后加强护理, 争取病人早日康复出院。通过双向转

19、诊病人, 发挥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各自的优势, 起到平衡医疗资源的配给, 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4、实行综合目标管理: 实行以科室管理、医疗质量及效益指标、医疗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科主任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 要求责、权、利统一。医务科给科室下达平均住院日及病床周转次数、治愈好转率,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药品比例控制等指标, 由院长与科主任签订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 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和奖惩。通过目标管理, 科主任把工作重心放在强化科室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增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 力争全面完成各项考核指标。5、采用“日间手术”模式:为了进一步缩短住院床日, 我院准备采用“日

20、间手术” 模式。所谓日间手术, 是指需要实施手术的病人当日来院,经术后恢复观察, 24 小时内即可回家。“日间手术”模式的特点是“短、平、快”, 病人不需要全程住院, 这在日益紧张的就医环境和市场经济形势制约下, 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医院对于手术风险较小的成熟性手术, 如单纯性阑尾炎、白内障、子宫肌瘤等病种均可采用“日间手术”模式。术前检查安排在门诊进行, 病人早上入院即进行术前准备, 下午安排病人手术; 术后观察数小时, 如果恢复情况良好, 第2 天即可出院。该模式既减少了病人院内感染的风险, 又减轻了住院费用负担, 还可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但是, “日间手术”模式对病人的身体状况有着严格

21、的限制,此外, 还应建立术前、术后随访制度。即手术前, 医生应和病人进行交流, 让他们对手术过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并征询病人的意见; 手术后, 医生应加强术后随访。编码:二标1-2-5-1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具体措施及监督考评机制一、本院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同时需符合一品两规的原则,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使用金额不得少于药品总使用金额的40%。二、对于国家和山西省动态调整新增补基本药物品种,在满足一品两规的情况下,由药剂科根据我院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及数量达标情况和医院及科室合理用药情况提出意见,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交主管业务院长批准执行。三、凡国家基本药物和山西省补充目录

22、药物必须全部在“山西省药品采购平台”网上采购,采购价不得高于网上最高价限。四、药剂科要定期公示基本药物价格,接受公众监督。五、各科室应首先选择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山西省补充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不得低于科室药品使用金额的40%。六、药剂科会同临床药剂师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实施监控,按季度通报各临床科室国家基本药物和山西省补充基本药物用药品种比例和用药金额比例。七、实行处方点评制度,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托药剂科、临床药师,定期对基本药物处方和处方调剂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统计分析。每季一次公布不合理处方与药品调剂以及超常预警,干预不合理用药行为。医务科每季进行总结、分析,对使用比例不达标

23、的科室和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通报批评,严重情况下进行经济处罚,并进行效果评价。八、鼓励医师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发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的作用,为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提供保障。九、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发挥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的作用,促进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山西省补充基本药物。十、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情况列入科室绩效考核范围,并对不达标科室进行相应的处罚。科室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山西省补充基本药物品种数比例未达标的科室给予经济处罚。对于完成较好的科室给予奖励,处罚或奖励方式按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及考核标准执行。由于特性情况或特殊病人等因素影响未达标者,结合处方点评酌情扣减。

24、十一、执业医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通报批评,两年内不得晋升职称或职务。1.故意不使用基本药物;2.不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相关要求开具处方的;3.不能正确引导患者接受基本药物治疗,故意制造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十二、医院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两年内晋升职称、职务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公职或者予以解聘。1.不按规定执行基本药物价格的;2.不按规定如实统计药品使用情况的;3.不按规定认真查验申购药品的入库、出库,发现假劣药品或质量可疑药品没有及时报告的。编号:二标1-4-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

25、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2、有关科室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6、。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3、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

27、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7、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

28、息监测报告制度并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8、发现瞒报、缓报、谎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上报医院按照医院的工作要求进行处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编码:二标1-4-2-1-1各部门科室间的应急协调制度为提高医院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处置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院内、外各部门科室之间的应急协调机制:1、 领导小组及职责:成立郊区医院突发

29、公共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医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职能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决策,组织医疗救护,协调抢救设备、药品、救护人员的调配,紧急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请求支援,负责信息发布及秩序维护和后勤保障。根据卫生应急需要,配合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院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工作。全院各应急专业组要以大局为重,无条件服从并圆满完成指令性应急任务。2、 专业分组及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业组,分别负责以下具体工作:(1)协调督导组:

30、分管办公室的副院长牵头,由院务办公室、人事、党办、宣传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应急人员的调配;对外协调、宣传、信息发布及思想政治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2)医疗护理组:分管医疗、护理业务副院长牵头,由医务科、护理部、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含急诊科)组成。主要职责:负责意外伤亡事件抢救的组织实施、转诊,对危重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手术;负责全院参加应急的医护人员调配及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外派医疗队等。(3)感染管理及疫情信息组:分管院感、公共卫生的副院长牵头,由护理部、院感办及防保科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负责疫情上报;全院公共场所、各科的常规消毒及发现

31、传染病后的特殊消毒及终末消毒,重点是发热诊区、急诊科、放射科和检验科;加强员工保健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4)后勤保障组:分管总务、保卫、药械及工会的副院长牵头,由总务科、保卫科、药械科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供给保障部负责各种后勤物质及防护用品的供应,工作人员的饮食、休息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药械科负责各种急救所需的医疗器械及急救药品的供应;工会办负责各种捐献物资的管理及一线工作人员的生活、慰问等;保卫科负责院内安全保卫工作。在应急工作的过程中保障医院的工作秩序,保障工作人员及医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编码:二标1-4-2-1-2总值班应急管理流程医院及医院各部门发生下列重大情况时,总值班人员必须及时

32、向有关职能科室、院领导及上级部门请示报告,除紧急事项口头请示报告外,重大问题都应写出言简意赅的文字报告,报告流程如下:一、重大医疗抢救程序、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灾难性事故、烧伤、中毒等情况的院内抢救:保持通讯畅通,立即进行组织协调,及时通知相关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报告医务科和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同时根据院领导指示进行上报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若遇有不明原因的创伤,应先向110报警)。二、重大的医疗抢救(院外):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医务科、带班院领导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并按院领导的意见处置相关事项,同时根据医务科安排,通知医院救援队人员及时到达集结地点。三、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医

33、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带班院领导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并按意见处置相关事项,通知现场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到达现场进行相关工作的处理,并按照传染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做好转诊、上报等工作。四、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事件:报告医务科,请示处理意见并按指示办理相关事项,通知科主任或副主任或医疗骨干到达现场抢救、处理,并积极协助相关科室处理有关事项。五、发生政治性重大问题或触犯法律事件或严重的违纪事件:报告保卫科、院领导、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通知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理情况,按照领导指示,进行上报有关部门。六、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或贵重药品: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并通知设备总

34、务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并向带班院领导和分管副院长报告,请示处理意见并按指示办理相关事项,同时向保卫科及110报警。通知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理情况,按照领导指示,上报有关部门。七、重大经济损失问题:偷盗、抢劫,报告保卫科、财务科、带班院领导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通知保卫科和财务科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理情况,按照领导指示,上报有关部门。八、突发全院性停电、停水问题:应立即通知电工班或水暖班人员,事件发生半小时以上仍未得到解决,应通知后勤负责人,总值班根据事态发展的情况应当机立断报告分管副院长或带班副院长,并按领导指示认真办理有关事项。在事件处理完后及时完善事件处置记录。九、突发重大安全生产事

35、件:如火灾、斗殴,应立即报告带班院领导和医院主要领导,通知保卫科负责人,并按领导指示认真办理有关事项。 医院总值班应急管理流程图 总值班接到应急电话重大医疗抢救(院内)立即到现场重大医疗抢救(院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其他:停电、停水、贵重药品、器械损害或被盗、火灾、偷盗、抢劫、斗殴等等落实具体情况,通知相关临床科室报告医务科、分管副院长报告医务科、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根据院领导指示上报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指示安排处置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准备通知医院救援队到指定地点集结参加救援报告医务部、感染管理科、分管副院长根据指示安排处置报告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分管副院长根据指示

36、安排处置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准备通知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到现场进行处理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到现场进行处理报告医务科,请示处理意见根据指示安排处置通知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疗骨干进行抢救、处理。积极协调相关科室及人员共同处理有关事项若遇到不明原因创伤,先报告110根据指示安排处置报告保卫科、设备科总务、药剂科、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治安事件及时报警:110编码:二标1-4-2-1-3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制度为规范我院急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提高对应急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一、应急信息报告制度1、医院建立应急工作制度,公布应急报告电话,以保证应急信息畅通。2、医院所属各

37、部门应认真落实工作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要始终保持在岗值班,不得漏班,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及时了解和处理相关应急事件。3、医院各部门应当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及院领导报告下列应急信息,职能部门汇总情况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应急事件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信息来源、事件类别;应急事件引发的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事件影响、事件发展态势;预防、控制和处理应急事件的情况。4、发生一般事件,事发科室以口头形式报告为主,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发生重、特大事件,事发科室应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信息。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

38、,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5)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他重大伤害事件6、报告信息,应当及时、客观、真实,首次报告不完整、情况不清晰时可以先简要报告,及时做好续报,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7、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漏报、谎报。8、信息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二、重、特大应急事件报告1、若遇重、特大应急事件,各科室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医院职能科室报告,同时要组织人员对报告事

39、项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件详细情况。2、经核实确认应急事件发生后,职能科室要立即(5分钟内)向主管领导报告,如有必要,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逐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3、如遇紧急情况,来不及形成文字的,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然后再呈送文字报告;来不及详细报告的,可先作简要报告,然后再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理情况,随时续报。 4、当发生下列应急事件时,无论应急事件性质是否明确,情况是否完整,应上报应急信息,确保应急信息在最短时间报送: (1)有可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受伤、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 (2)造成危险化学物品泄漏,有可能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5、在应急事件处置中

40、,如遇突发事件由于事态变化和事件发展,演变更高严重级别的突发事件,事发科室、应急现场指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及时汇报上级有关部门。6、应急事件发生后,相关职能科室要随时跟踪、了解事件处置和进展的情况,对并每隔0.5小时(事件平稳时隔2小时)将事件现场情况、各有关部门的处置进展情况(事件的重要进展、重要变化)及发展趋势等有关信息及时上报。 三、信息发布制度 突发事件特别是级、级事件发生后,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医院要按照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指示,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有关媒体或以相关方式,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社会公布。发布内容包括突发事件信息及进程、政府

41、应对措施、公众防范措施等。通过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和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科学应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监督检查 1、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应急信息报送和发布领导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和信息处置制度。 2、对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信息的部门和个人要通报批评;对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信息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应急信息报告表报送单位(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事件分类发生地点发生时间 时 分得到信息时间 时 分上报信息时间 时 分结束时间

42、 时 分事件持续时间小时分钟交通影响情况预案启动类别预案启动级别主办部门辅办部门基本情况描述: (写不下时可另附页)处置情况: (写不下时可另附页)负责人报送人联系方式编码:二标1-4-2-1-3新闻发言人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与社会、患者的联系和沟通,规范医院新闻宣传工作,增强医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对医疗工作的知情权,接受社会各界对医院工作的监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院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制度。一、新闻发言工作遵循的原则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维护医院的工作大局,促进社会稳定和医院发展。 2、对外发布新闻须具有新闻价值,体现医院的权威性、指导性、公开性、时效性。 3、

43、新闻发布的内容要准确、及时、公正、严肃。 二、新闻发言人 分管办公室副院长 三、新闻发言人的职责 1、为医院新闻发布会提供新闻信息和相关资料,根据医院授权,负责主持或参加医院有关的新闻发布会。 2、负责组织管理本院的新闻发布工作。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新闻发言人应在事发后2个小时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新闻宣传工作提出建议。同时,负责核实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并及时组织起草新闻发布稿,报医院党委、院委会审批。 3、负责组织突发事件发生地现场的新闻报道工作。包括向记者介绍情况、为记者提供必要采访条件、管理现场采访记者、审阅新闻稿件等具体工作。未经医院党委、院委会授权或同意,其他任

44、何人不得向新闻媒体公布有关事件的情况。 四、新闻发布的主要内容 1、医院的发展战略、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2、医院当前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 3、医院管理、医疗、教学、科研、医院文化、民主法制、廉政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情况。 4、当前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 5、对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重要活动、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事件。 6、其他需要发布的事项。五、新闻发言稿的制审程序 1、起草。新闻发言初稿一般由新闻发言人起草,业务性较强的由有关处、科室起草。 2、修改审定。起草的新闻发言稿根据医院主要领导批示进行。 3、归档。使用后的新闻发言稿,由医院办公室立卷保管。 六、新闻发布的时间、方式与范

45、围 1.发布范围 一般邀请省、市各主要新闻单位参加。必要时,可邀请中央媒体驻鲁记者参加。 2.发布时间 可根据需要不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 3.发布方式 (1)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医院新闻发言人主持并进行发布,可视情况邀请有关处、科室负责人参加。若发布内容涉及特别重大的事项,可邀请医院相关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 (2)由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答记者问和召开新闻单位“通气会”等方式进行发布。 (3)对社会影响特别重大的事件,上报省卫生厅、省卫生厅新闻办,并协助省卫生厅新闻办发布。 七、经费 新闻发布会所需经费,由单位列支。 编码:二标1-5-3-1医学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一、医院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由业务副

46、院长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任副组长。负责本院继续教育工作;日常工作由信息科负责。二、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年度业务培训、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三、各临床科主任根据本科室业务情况制定年度继续教育计划,并报医务科、护理部备案。四、本院卫生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医院继续教育计划,学分完成情况列入个人年终考核。五、本院中级职称及以上中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度必须撰写(不少于1篇,2000字)专业论文或译文,并在本院医学论文交流会上交流。六、继续教育管理要突出“四性”(针对性、实用性、全员性、先进性)、“四新”(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特点,依法规范的进行组织管理。七、建立计算机管理,完善电子版继续医学教育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