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55512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0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样品分析过程,据试样性质采用不同的溶解方法,计算分析结果,测定,试样的分解,采样,应该使分析试样具有代表性,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根据试样重量,测量数据, 和分析反应的计量关系计算,(湿法分析),酸溶 碱溶 熔融,工业分析的任务是从大批物料中确定某种或某些组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实际工作中分析的物料种类繁多(气、液、固),对分析结果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因此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方法也各不相同。,一、样品采集的意义采样从待测的原始物料中取得分析试样的过程。即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采样的原则:保证试样具有代表性。即试样的组成和被分析物料整体的平均组成一致。如果采样不合理,即使

2、随后的分析程序再认真,细致,测试的手段再先进也是徒劳的。,21试样的采集,二、几个术语1.子样:用采样器在采样点上一次取得的一定量的物料。2.子样数目:在一个采集对象中应布采样点的个数。3.原始平均试样(总样):合并所采集子样得到的试样。4.分析化验单位(采样单元):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试样的物料总量,或一个总样所代表的物料总量。如一个容器、一节车皮、或物料流中的某一时间段。 5.实验室样品:送往实验室供检验或测定的样品。6.备考样品:与实验室样品同时同样制备的样品,在有争议时可用作实验室样品。,21试样的采集,二、几个术语7. 均匀物料各部分的特性平均值在该特性的测量误差范围内。均匀物料可在任

3、意部位采样,注意避免引起物料的变化。8. 不均匀物料各部分的特性平均值不在该特性的测量误差范围内。不均匀物料应在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取得子样后合并为一个总样。随机不均匀物料总体物料中任意部分的特性平均值与相邻部分的特性平均值无关。非随机不均匀物料物料的特性沿一定方向改变或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物料。,21试样的采集,采样对象不同,采样方法也不相同: (一)固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二)液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三)气态物料样品的采集根据具体测定需要,遵循代表性原则随机采样。应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进行。这些可参阅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各行业制定的标准。,21试样的采集,试样多样化,不均匀试样应选取不同部位进行采样,以

4、保证所采试样的代表性。,(一) 固体试样,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15cm的表地土为试样,按3点式(地块出口,入口和中心点)或5点式(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对角线的其它4个等分点)取样。每点采1-2kg,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等步骤,取粒径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沉积物: 用采泥器从表面往下每隔1米取一个试样,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取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金属试样: 经高温熔炼,比较均匀,钢片可任取。对钢锭和铸铁,钻取几个不同点和深度取样,将钻屑置于冲击钵中捣碎混匀作分析试样。,1、采样数量数量要求: 1)至少满足三次重复检测的需要;2)有需要时必须满足备考

5、样品的需要;3)满足样品制备的需要。数量过多造成浪费数量过少不能满足代表性要求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样品数量越少越好。一般根据经验公式计算最低采样量。,21试样的采集,21试样的采集,最低采样量切乔特经验公式:Q = K da Q:最低采样量(kg); d:物料中最大颗粒的直径(mm); K经验常数,与物料种类、均匀度、易破碎程度有关。一般k 值在0.021之间,样品越不均匀,k 值越大。物料均匀0.10.3,物料不太均匀0.40.6,物料极不均匀0.71.0a =1.82.5,地质部门一般规定为2。结 论:物料的颗粒越大,则最低采样量越多;样品越不均匀,最低采样量也越多。,例:采集某矿石样品,

6、若此矿石最大颗粒直径为20mm,k值为0.06kg/mm2,问最少应采取多少试样? 解:Q = Kda = 0.06202 = 24 (kg) 若采样量低于24Kg,样品将失去代表性。 若将上述矿石最大颗粒破碎至4mm,又应采取多少试样? Q = Kda = 0.06 42 0.96 (kg) 1 kg结论:样品的颗粒越大,称样量越大。,21试样的采集,采集平均试样时的最小质量,采样注意的问题: 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时,应根据物料的堆放情况及颗粒大小,从不同部位和深度选取多个采样点,采取一定量的样品,混合均匀。 采取的份数越多越有代表性。但是采样量过大,会给后面的制样带来麻烦。,21试样的采集,

7、2.采用工具: 采样铲、采样探子、取样钻等 3.采样方法物料流中采样用舌形铲,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采样;运输工具中采样先布点,再取样(如图)物料堆中采样分别在顶部、腰部和底部取,且应去掉0.2m的表层后取(如图);袋(罐)装物料采样用采样铲等从不同深度采样,21试样的采集,(1)物料流中采样 在物料流中采样,通常采用舌形铲,一次横断面采取一个子样。 采样应按照左、中、右进行布点,然后采集。在横截皮带运输机采样时,采样器必须紧贴皮带,而不能悬空铲取物料。,(一)固体试样的采集,(2)运输工具中采样当车皮容量为30t以下时,沿斜线方向,采用三点采样;当车皮容量为40t或50t时,采用四点采样;当车皮容

8、量为50t以上时,采用五点采样。以商品煤为例:,30t以下 40t-50t 50t以上,(一)固体试样的采集,物料堆上采样点的分布,0.5m,12m,h=0.3mm=5kg,(一)固体试样的采集,(3)物料堆中采样方法:在料堆的周围,从地面起每隔0.5m左右,用铁铲划一横线,然后每隔12m划一竖线,间隔选取横竖线的交叉点作为取样点,如图所示。,在取样点取样时,用铁铲将表面刮去0.1m,深入0.3m 挖取一个子样的物料量,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不小于5kg。最后合并所采集的子样。,自袋、罐、桶中采集粉末样时,通常采用取样钻。取样钻长750mm,外径18mm,槽口宽12 mm ,下端呈30角锥的不锈钢

9、管或铜管。 取样时,将取样钻由袋(罐、桶)口的一角沿对角线插入袋(罐、桶)内的1/33/4处,旋转180后抽出,刮出钻槽中物料作为一个子样。,取样钻,(4)袋(罐)装物料采样,(4)袋(罐)装物料采样对于袋装物料,通常规定50件以内抽取5件;51100件,每增10件,加取1件;101500件,每增50件,加取2件;5011000件以内,每增100件,加取2件;10015000件以内,每增100件,加取1件。将子样均匀地分布该批物料中,然后,用采样工具进行采集。,液体较易取得均匀样品,采样前应先进行预检,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受损、腐蚀、渗漏,并核对标志;观察容器内物料的颜色、黏度是否正常;表面或底部

10、是否有杂质、分层、沉淀或结块现象,收集充足的信息。 采样工具:采样勺、采样瓶、采样罐、采样管,(二)液体试样的采集,液体试样一般比较均匀,取样单元可以较少。当物料的量较大时,应从不同的位置和深度分别采样,混合均匀后作为分析试样,以保证它的代表性。液体试样采样器多为塑料或玻璃瓶 ,一般情况下两者均可使用。当要检测试样中的有机物时,宜选用玻璃器皿;而要测定试样中微量的金属元素时,则宜选用塑料取样器,以减少容器吸附和产生微量待测组分的影响。,液体试样,管道中流动着的液体:采样阀贮藏罐中的液体:采样瓶小容器中的液体:应先晃动,混合均匀后再采样;大容器无法摇匀,则应从上、中、下各个部位按1:3:1分别采

11、样,合并为一个试样;或用全液层法采样。,一般运行的生产设备上安装有采样管。采样管用玻璃、瓷或金属制成。气体温度高时,应以流水冷却器将气样降至常温。,需要注意:液体试样的化学组成容易发生变化,应立即对其进行测试。应采取适当保存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在存放期间试样的变化。保存措施有:控制溶液的pH值、加入化学稳定试剂、冷藏和冷冻、避光和密封等。 采取这些措施旨在减缓生物作用、化合物或配合物的水解、氧化还原作用及减少组分的挥发。保存期长短与待测物的稳定性及保存方法有关。下表所示为几种常见的保存方法,气体物料的特点:易于扩散,容易混合均匀。存在状态有:动态、静态;正压、常压、负压;高温、常温、深冷等,且许

12、多气体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所以,采样时一定要按照采样的技术要求,并且注意安全。,(三)气体试样的采集,大气试样,根据被测组分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气态、蒸气或气溶胶)、浓度以及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可用直接法或浓缩法取样。直接采样:用采样装置直接将气体充入取样容器;浓缩采样:是让一定量气体通过装有吸附剂颗粒或过滤器的装置,收集非挥发性物质。贮存于大容器(如贮气柜或槽)内的物料,因密度不同可能影响其均匀性时,应在上、中、下等不同处采取部分试样后混匀 。,气体试样,静态气体试样 直接采样,用换气或减压的方法将气体试样直接装入玻璃瓶或塑料瓶中或者直接与气体分析仪连接动态气体试样 采用取样管取管道中气体,应插

13、入管道1/3直径处,面对气流方向常压气体,用一般的采样瓶装置正压气体,用球胆、气袋或吸气瓶,打开取样管旋塞即可取样。负压气体,需用抽气泵减压法,抽气取样吸附法取样 用装有吸附剂如硅胶(吸附带氨基、羟基的气体)、活性炭(吸附苯、四氯化碳) 、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等的柱子吸附气体,吸附的气体用加热法或萃取法解脱,或与GC连接检测对于大气粉尘采用过滤式、冲击式和静电式取样,过滤式最普遍-采用玻璃纤维素纤维(0.3 mm)过滤,大气试样,适合采集常压气体,适合采集负压气体,吸气瓶,球胆,用于正压气体的采集,采集气体物质装置(a)小型气体吸收管;(b)小型冲击式集尘器,其组成因部位和时季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14、采样应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部位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除应注意有群体代表性外,还应有适时性和部位典型性。鲜样分析的样品,应立即进行处理和分析,生物试样中的酚、亚硝酸、有机农药、维生素、氨基酸等在生物体内易发生转化、降解或者不稳定的成分,一般应采用新鲜样品进行分析。,4 生物试样,生物样品中药残留测定样品,生物试样:肌肉、肝、肾、皮肤、血液、蛋奶,尿液,血浆、粪便等;对组织样品宜分取一个完整的解剖部分储存生物材料的容器材料有塑料和玻璃,注意储存期间吸附:塑料易吸附脂溶性组分,玻璃易吸附碱性物质样品制备除一般程序外,还有离心、过滤、防腐和抑制降解等。尿样注意酸败和细菌污染, 4度冷藏和加入氯仿或甲苯防腐,

15、冷冻干燥法 样品放在冷冻干燥室内,抽真空至1.3-6.5bar(10-50mmHg),水变成冰,2-3天后冰全部升华。用于水样的浓缩,植物、动物血清和其它含有易挥发组分的干燥NBS的果叶、牛肝、菠菜叶、松针、米粉、面粉、河沉积物等标准物质用冷冻干燥技术,未发现易挥发的As,Hg等损失,I有明显损失,Br在酸性溶液中有损失。,四、采样记录和样品保存,采样时应记录被采物料的状况和采样操作,如物料的名称、来源、编号、数量、包装情况、存放环境、采样部位、所采样品数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样品采集好后应包装,贴上标签,送至制样室,如不能及时分析,一般只能存放6个月,特殊样品另当别论。,22 试样的制备,

16、从实验室样品到分析试样的这一处理过程称为试样的制备。,气体液体充分混合均匀后即可分析;固体样品制备一般需要经过破碎、过筛、混合、缩分等步骤。一、破碎破碎一般分为粗碎(25mm)、中碎(5mm)、细碎(0.15mm)、粉碎(0.074mm)四个阶段。破碎工具:锷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圆盘破碎机、球磨机、钢臼、铁锤、研钵等。,22试样的制备,破碎过程的注意事项,(1) 破碎前须先把破碎器械的各部分清扫干净;(2) 碎样时尽量防止粉末飞扬和跳出,整个破碎过程损失不得超过样品的5;(3) 不能弃去任何难破碎的颗粒;(4) 由于挤压、摩擦等作用,温度升高使某些样品发生化学变化,如失去结晶水、低价态变为高

17、价态等,应尽量避免。,二、过 筛,22试样的制备,在试样破碎过程中、每次破碎后都要过筛。过筛的样品必须全部通过规定的筛号。少量未能过筛的样品必须重新研磨,使其能过筛,不得损失,否则将影响试样的代表性。一般先用粗筛,随着试样颗粒逐渐减小,筛孔的目数相应增加。标准的网目和孔径大小有关系,见表2-3。 目:指25.4mm(1英寸)长度内的筛孔数目,“目”越小,孔径越大。一般:易分解的试样过170目筛,难分解的试样过200目筛。,三、混 匀,22试样的制备,为保证试样具有代表性,破碎后的试样必须加以混合,使其组成均匀。混匀的方法人工混匀:堆锥法、环锥法、掀角法机械混匀:分样器、机械拌匀法,22试样的制

18、备,四、缩 分,缩分的目的:在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的前提下,减少样品的处理量,提高工作效率。缩分的方法:分样器法、四分法、正方形法和棋盘法等为保证样品逐级缩分后仍具有代表性,缩分时必须满足切乔特经验公式: Q缩分Kda 缩分公式: n= (lg Q采样-lgQ缩分)/lg2,(1)分样器缩分法,分样器示意图,分样器为中间有一个四条支柱的长方形槽,槽底交替焊着一些小槽(一般不少于10个且须为偶数),在下面的两侧有承接样槽。将样品倒入后,即从两侧流入两边的样槽内,把样品均匀地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弃去,另一份再进一步磨碎、过筛和缩分。特点:简便、快捷,劳动强度小。,(2)锥形四分法,将混合均匀的样品堆

19、成圆锥形,用铲子将锥顶压平成截锥体,通过截面圆心将锥体分成四等份,弃去任一相对两等份。,锥形四分法,(3)正方形挖取法,将混匀的样品铺成正方形的均匀薄层,用直尺或特制的木格架划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用小铲子将每一定间隔内的小正方形中的样品全部取出,放在一起混合均匀。其余部分弃去或留作副样保管。,正方形挖取法,结 果,经过制备最终得到的分析试样一般为2030g(可根据需要或少或多些),还需要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细,使样品最终全部通过170目(0.088mm)或200目(0.074mm)筛。 制备好的试样放入广口磨砂试剂瓶中贮存,并贴上标签。,22试样的制备,缩分次数的计算,例:原始平均试样直径为2m

20、m的矿石,质量为4kg,要缩分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最小质量,应缩分几次?(k为0.04, a=2) 解:Q缩分 Kda = 0.0422 = 0.16 kg n (lgQ采样 -lgQ缩分)/lg2 (lg4 - lg0.16)/lg2 = 4.6 4次,23试样的分解,试样分解的目的: 将固体试样处理成溶液,或将组成复杂的试样处理成简单、便于分离和测定的形式。,一、对试样分解的要求 1、分解完全 2、防止待测组分的损失 3、不能引入与被测组分相同的物质 4、防止引入对待测组分测定引起干扰的物质 5、选择的试样分解方法应与组分的测定方法相 适应 6、根据溶剂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器皿,23试样的分解,

21、二、分解方法,试样分解的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 1. 溶解法(水、酸、碱) 2. 熔融法 3. 半熔法 4. 干灰化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溶解法和熔融法。对有机试样,用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23试样的分解,溶解法 (1)水溶法 对于可溶性的无机盐,可直接用蒸馏水溶解制成溶液。 (2)酸溶法 多种无机酸及混合酸常用做溶剂。利用酸的酸性、氧化性及配位性,使被测组分转入溶液中。酸有盐酸、硫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磷酸;混酸有王水、红酸、硝酸+高氯酸,HF+硫酸、HF+硝酸等; (3)碱溶法 主要用来溶解某些碱金属及酸性或两性氧化物。 NaOH溶液可溶解一些两性金属(Al)和氧化物。,HCl 酸性、还原

22、性、强配位性HNO3 强酸性、强氧化性 王水:V HNO3:V HCl=1:3H2SO4 (稀):酸性 (热浓):氧化性、脱水性、高沸点H3PO4 酸性、配位性HF 强配位性,但有毒和强腐蚀性HClO4(稀):强酸性; (热浓):强氧化性,分解迅速,酸溶法,HCl: 酸性、还原性、强配位性,盐酸:盐酸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所生成的氯化物除少数几种外都易溶于水。浓盐酸的沸点为108,故溶解温度最好低于80,否则,因盐酸蒸发太快,试样分解不完全。 由于Cl-具有还原性和络合能力、还可溶解软锰矿(MnO2)和赤铁矿(Fe2O3)等。,HNO3:强酸性、强氧化性,硝酸:具有氧化性,不溶于HCl的金属可用H

23、NO3进行溶解。除了金和铂族元素难溶于硝酸以外,绝大多数金属都能被硝酸溶解。但能被硝酸钝化 (如铝、铁)以及与硝酸作用生成不溶性酸的金属(如钨)都不能用硝酸溶解。 硝酸也是硫化物矿样的良好溶剂,只是在溶解过程中会析出单质硫。 用硝酸溶解试样后,溶液中常含有亚硝酸和其它低价氮氧化物,常能破坏某些有机试剂,应煮沸溶液或加入某些试剂(如尿素)将它们除去。,浓热的硫酸具有很强氧化性和脱水能力,能溶解多种合金和矿石,还分解破坏有机物。其沸点高(3380c)、加热溶液至硫酸冒白烟(SO2)可以除去溶液中的HCl、HNO3等低沸点酸。但是,大多数硫酸盐的溶解度常比相应的氯化物和硝酸盐小,碱土金属和铅的硫酸盐

24、溶解度更小,不宜使用硫酸溶解上述类似的试样。溶解完全后,能方便地加热至冒烟除去部分剩余的酸。,H2SO4:酸性、氧化性、脱水性、高沸点,H3PO4: 酸性、配位性,磷酸加热时变成焦磷酸,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常用来溶解合金钢和难溶矿物。单独使用 H3PO4的缺点是不易掌握,如果温度过高,时间过长,H3PO4会脱水并形成难溶的焦磷酸盐沉淀,使实验失败。因此,H3PO4常与H2SO4等同时使用,既可提高反应的温度条件,又可以防止焦磷酸盐沉淀析出。在钢铁分析中, 常用H3PO4来溶解某些合金钢试样。,浓热的高氯酸是一种强的氧化剂可使各种铁合金(包括不锈钢)溶解。加热蒸发至冒白烟(3030C),可除去低沸

25、点酸。但热浓的高氯酸遇有机物易发生爆炸。应先加浓硝酸破坏有机物后再加入高氯酸。,HClO4:强酸性、强氧化性,HF:强配位性,氢氟酸的酸性较弱,但络合能力较强,常与硫酸、硝酸、高氯酸混合使用以分解钨的合金钢、硅酸盐和其它矿石。用氢氟酸分解试样通常应在铂皿、聚四氟乙烯容器中进行。,混合酸,混合酸常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有时还会得到新的,更强的溶解能力。王水(HNO3:HCl = 1: 3):可分解贵金属和辰砂、镉、汞、钙等多种硫化矿物,亦可分解铀的天然氧化物、沥青铀矿及许多其他的含稀土元素、钍、锆的衍生物,某些硅酸盐、矾矿物、彩钼铅矿、钼钙矿、大多数天然硫酸盐类矿物。磷 硝混酸:分解铜和锌的硫化

26、物和氧化物;硫 磷混酸:可分解许多氧化矿物,如铁矿石和一些对其他无机酸稳定的硅酸盐。,高氯酸 硫酸:适于分解铬尖石等很稳定的矿物高氯酸 盐酸 硫酸:可分解铁矿、镍矿、锰矿石;氢氟酸 硝酸:可分解硅铁、硅酸盐及含钨、铌、钛等试样。,定义:将试样与酸性或碱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容器(坩埚)中,在高温下分解试样,使被测组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产物,再通过浸取进入溶液中。特点:分解能力强,效果好。一般用来分解那些难溶解的试样。但要注意,熔融时,需加入大量的熔剂(一般为试样的612倍)而会引入干扰。另外,熔融时,由于坩埚材料的腐蚀,也会引入其它组分。,2、熔 融 法,选择熔剂的基本原则:酸性试样用碱性熔剂

27、碱性试样用酸性熔剂使用时还可加入氧化剂、还原剂助熔,2、熔 融 法,2、熔 融 法,熔剂分类: 碱性熔剂:如NaOH、Na2CO3、KOH等,用于分解大多数酸性矿物。 酸性熔剂:如KHSO4、K2S2O7(焦硫酸钾)、硼酐、铵盐等。它们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氧化性熔剂:如Na2O2、LiBO2(偏硼酸锂)、硼砂 还原性熔剂:如氧化铅和含碳物质的混合物、碱金属和硫的混合物、碱金属硫化物和硫的混合物等。,(1) NaOH :主要用来熔解铝和铝合金,以及某些酸性氧化物(如As2O3) (2)碳酸盐分解法 用于:分解硫酸盐 (3)氨分解法 用于:分解铜、锌、镉等化合物,碳酸盐通常用来分解矿石试样,如钠长

28、石,重晶石、铌钽矿、铁矿、锰矿等,熔融温度一般在9001000,时间1030min。熔剂和试样的比例,如铁矿或锰矿为11,对硅酸盐约为51,对一些难熔的物质如硅酸锆,釉和耐火材料等则要10201,通常用铂坩埚。缺点:一些元素会挥发失去,汞和铊全部挥发,Se,As,碘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氟、氯、溴损失较小。,Na2CO3或K2CO3,Na2O2熔融常用来熔解极难溶的金属和合金、铬矿以及其他难分解的矿物,如钛铁矿、铌钽矿、绿柱石、锆石和电气石等。缺点是: Na2O2不纯且不能进一步提纯,且一些坩埚材料常混入试样溶液中。可用铂坩埚、锆和镍坩埚。可能采用的材料还有铁、银和刚玉。,过氧化钠,氢氧化钠(钾)

29、:熔点较低(328),熔融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对硅酸盐(如高龄土、耐火土、灰分、矿渣、玻璃等),特别是铝硅酸盐熔融十分有效。此外,还可用来分解铅、钒、Nb、Ta及硼矿物和许多氢化物、磷酸盐以及氟化物。,NaOH或KOH,焦硫酸钾(钠)。 焦硫酸钾K2S2O7熔融时温度不应太高,持续的时间也不应太长。假如试样很难分解,最好不时冷却熔融物,并加数滴浓硫酸。 TiO2 + 2K2S2O7 = Ti(SO4)2 + 2K2SO4,半熔法又称烧结法,是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使试样与熔剂发生反应。特点:温度较低,不易腐蚀坩埚,避免在试样中引入坩埚材料。常用的烧结剂有: MgO-Na2CO3(2+3);M

30、gO-Na2CO3(2+1),ZnO-Na2CO3(1+2)。通常在瓷坩埚中进行。其中MgO、ZnO的作用在于其熔点高,预防Na2CO3熔合,使整个混合物保持松散状态,使矿石氧化得更快、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容易逸出。适用于磁铁矿、重晶石、天青石、石膏、黑钨矿等的分解。,3、半熔法,Na2CO3-Na2O2(1:1)烧结法: 在镍坩埚中于400下烧结 1-2h,效果很好; 在瓷坩埚中于700左右烧结30-40min,可完全分解,不损坩埚;Na2CO3-ZnO烧结法:瓷坩埚或刚玉坩埚 用于分解硫化物、氧化物、硅酸盐等;CaCO3-NH4Cl也用于半熔法。熔剂与试样混匀置于鉄(或镍) 坩埚内,在7

31、50-800左右半熔。主要用于硅酸盐中 K+、Na+的测定等。,4、干灰化法,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热燃烧(一般400 700)分解,大气中的氧起氧化剂的作用,燃烧后留下无机残余物。残余物通常用少量浓盐酸或热的浓硝酸浸取,然后定量转移到玻璃容器中。 低温灰化法: 用射频放电来产生活性氧游离基,这种游离基的活性很强,能在低温下(100)分解有机物和生物物质。,干式灰化法优点是不需加入或只加入少量试剂,这样避免了由外部引入的杂质,空白值低,而且方法简便,对微量元素分析有很重要的意义。适于分解有机物或生物试样,以便测定其中的金属元素、硫及卤素元素的含量。缺点是因少数元素(C,I,Br,Hg)挥发或器皿

32、壁上玷附金属而造成损失。,将试样与硝酸和硫酸混合物一起置于克氏烧瓶内,煮解,硝酸能破坏大部分有机物和被蒸发,最后剩余硫酸冒浓厚的SO3白烟时,在烧瓶内进行回流,溶液变为透明。用体积比为3:1:1的硝酸、高氯酸和硫酸的混合物进行消化,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湿式消化法的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因加入试剂而引入杂质,尽可能使用高纯度的试剂。,5 湿式灰化法,四、其它的分解法,(一)电解氧化溶解法 (二)加压溶解法 (三)超声波振荡溶解法 (四)微波溶解法,高压分解技术 将试样和试剂置于密封反应器(PTFE)中加热,高温高压,酸活性增强,提高了酸分解能力,酸用量少,有效防止易挥发元素损失,污染小。对试样粒度

33、大小要求不严格(1mm左右)。缺点:温度小于250 ;样重小;难分解试样可能不完全;需密封。,微波(0.75-3.75mm)辅助消解法利用试样和适当的溶(熔)剂吸收微波能产生热量加热试样,微波产生的交变磁场使介质分子极化,极化分子在高频磁场交替排列导致分子高速振荡,使分子获得高的能量,这两种作用,试样表层不断被搅动破裂,促使试样迅速溶(熔)解微波能直接传递给溶液中的各分子,溶液整体快速升温,加热效率高。微波消解一般采用密闭容器,这样可以加热到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使分解更有效,同时也可减少溶剂用量和易挥发组分(As,B,Cr,Hg,Se,Sb,Sn等)的损失。微波消解法可用于有机和生物样品的氧化分解,也可用于难熔无机材料的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