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55784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安全生产领域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意见(安监总协调200667号)要求,为促进安全社区建设,规范安全社区评定管理,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安全社区评定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l-2006)标准对申请社区实施评定,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第三条 凡符合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F9001-2006)“社区”定义的城市区域、街道,或企业主导型社区、开发区、工业同区和县、乡镇等均可提出申请。第四条 受国家安全

2、监管总局委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负责安全社区的评定与管理工作。第五条 安全社区评定管理程序,分为申请与初审、现场评定、综合评定与证后管理。第二章 申请与初审第六条 申请安全社区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项目两年以上;(二)有效地预防、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各类事故与伤害连续两年控制在当地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以内。第七条 凡符合申请条件的社区,应按要求填写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经社区所在地上级政府综合安全监管部门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出具

3、推荐意见并加盖印章后向促进中心提出评定申请。第八条 申请社区提交材料包括:(一)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纸质一式三份和电子版);(二)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报告(纸质一式三份和电子版),主要内容应包括:社区概况、工业与商贸网点分布情况、创建安全社区以来安全促进工作取得的成效、各类伤害与事故监测结果、社区居民满意度等;(三)安全社区建设启动时间证明材料;(四)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开展的各项工作情况的报告;(五)已获各类安全方面的表彰、证书复印件;(六)社区联系方式,包括地址、电话、网址、电子信箱和联系人等。第九条 促进中心收到社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于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社区

4、完成材料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同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社区。第三章 现场评定第十条 现场评定由促进中心出现场评定组,选聘评定人员。现场评定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对现场评定的质量控制负全面责任。第十一条 现场评定组通常由24人组成,组长应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安全专家或具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第十二条 现场评定组职责:(一)根据材料初审情况编制现场评定计划和评定工作文件;(二)负责现场评定;(三)协调现场评定有关事宜;(四)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五)根据现场评定情况提出现场评定意见。第十三条 选聘现场评定人员的条件:(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社区评定程序

5、和评定标准:(二)有相关安全工作经验或社区工作经验;(三)有从事安全社区建设的相关工作经历;(四)有一定的文字综合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五)忠于职守,与申请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第十四条 评定人员职责(一)根据现场评定计划和评定工作文件进行评定;(二)全过程参加现场评定工作;(三)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情况和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四)准确记录评定工作情况,对现场评定提出评定意见;(五)负责现场评定中所提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评估;(六)客观公正、严谨务实、清廉自律。第十五条 评定计划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目的与任务、范围与标准、日程安排等。评定计划应在评定前通知申请方并应得到申请方

6、确认。第十六条 评定:工作文件的编制,主要是帮助评定组在实施评定过程中确保质量控制,评定一F作文件通常包括:质量控制规范、评定检查表、会议记录、调查问卷、指标评定汇总表等。第四章 综合评定第十七条 现场评定组完成现场评定工作任务后,应在lO个工作日内向促进中心提交评定工作报告。第十八条 评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一)评定的过程;(二)评定的项目与方法;(三)材料初审与现场评定情况、随机调查和指标评定结论等;(四)存在问题与整改建议;(五)评定结论性意见。第十九条 促进中心收到现场评定组的评定工作报告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作m综合评定结论。第二十条 促进中心将综合评定结论以书面形式上报国家安全监管

7、总局备案,并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15日。第二十一条 公告时间截止后,如无疑义,促进中心以书面形式反馈申请社区,并向申请社区颁发“全国安全社区”证书和牌匾。第五章 证后管理第二十二条 “全国安全社区”称号有效期五年。届满六个月前应该重新提出申请,并提交工作报告,由促进中心派评定组进行现场复评。过期未提出复评申请的,“全国安全社区”称号自动废止。第二十三条 获得“全国安全社区”称号的单位应于每年1月30日之前向促进中心递交年度工作报告,内容包括上年度安全促进工作情况和本年度持续改进计划。促进中心视情况组织专家抽检。第二十四条 连续两年未提交工作报告的,促进中心有权责令其限期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和情

8、况说明,仍不能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和情况说明的,由促进中心撤消其“全国安全社区”命名,并予以公告,同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第二十五条 保持“全国安全社区”称号期问,发生重大事故或影响特别恶劣的事件的,促进中心将撤消其“全国安全社区”命名,并予以公告,同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第二十六条 对评定或评定管理二工作有异议的社区,可向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促进中心)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提请申诉或复议。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七条 本评定管理办法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促进中心)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评定管理办法自二00八年月日起开始实施。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社区地区支持中心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全

9、国安全社区地区支持中心在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指导全国安全社区地区支持中心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规范行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1号)的要求,编制了全国安全社区地区支持中心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二一年七月二十日全国安全社区地区支持中心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加强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促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广泛、规范、有序、健康和深入发展,根据安全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逐步

10、在国内各地设立若干全国安全社区地区支持中心(以下简称支持中心)。第二条 支持中心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在各地的支持机构。第三条 支持中心业务上接受促进中心的指导,在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开展工作,对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促进中心负责。第二章 设立原则第四条 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促进中心逐步在省级地区/重点城市/重点区域设立支持中心,不重复设置。各地区支持中心的工作区域不交叉。未设立支持中心的区域,可由促进中心委托或指定某地区支持中心提供服务。第五条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要求,不得从事违背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活动。第三章 申请条件第六

11、条 申请单位已经在当地宣传、推动安全社区建设,为社区提供技术支持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政府部门认可;热心安全社区工作,与协会有过良好的合作记录,已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基础。第七条 申请单位为职业安全健康相关协会或促进中心认可的其他单位。第八条 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有能够提供安全社区建设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的工作网络;有能够从事安全社区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的、熟悉社区安全工作的安全管理及技术人员或社区工作人员3人以上。第四章 申请程序第九条 申请单位需向促进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申明申请理由,提供满足申请条件要求的证明材料。第十条 促进中心收到申请材料后组织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择时进行

12、现场考察验证,确认该单位具有履行支持中心工作职责的能力后予以授权并公告。第五章 工作任务第十一条 制定在本地区推动安全社区建设的计划,广泛宣传安全社区理念,推进安全社区发展。第十二条 向本地区安全社区成员或申请成为安全社区成员的单位传递安全社区建设的最新动态,完成促进中心委托的工作。第十三条 协助促进中心组织本地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骨干的培训工作。第十四条 向本地区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咨询。第十五条 协助安监部门对本地区申请成为安全社区成员的单位进行现场或非现场初审把关;负责按照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程序,协助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向促进中心提出安全社区评定申请。第十六条

13、按照促进中心的统一安排,参加异地的申请成为安全社区成员单位的评定工作。第十七条 督促、指导本地区安全社区成员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参与安全社区成员的证后管理工作。第十八条 向促进中心提供本地区安全社区建设信息。参加或组织社区参加促进中心组织的安全社区建设相关活动。第六章 管理要求第十九条 支持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名单报促进中心协商同意并备案。第二十条 促进中心对地区支持中心的工作实施监督和业务指导。第二十一条 促进中心每年组织一次以上的针对支持中心成员的业务研讨和经验交流会,提高指导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能力。第二十二条 支持中心每年应向促进中心提交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保持与促进

14、中心的联络。第二十三条 促进中心安全社区办公室负责与支持中心的日常联络工作。第二十四条 地区支持中心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资助、社会赞助。支持中心组织专业人员为安全社区建设单位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工作可以收取适当费用。第二十五 条支持中心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促进中心将暂停或撤销其支持中心资格:(一)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二)不接受促进中心的监督和指导的;(三)已不具备承担支持中心工作能力的。全国安全社区现场评定指标(暂行)序号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备注1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1.有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符合跨部门合作的要求,涵盖了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社区

15、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2.有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安全社区工作机构,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等,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3.建立健全了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其职责并认真实施。4.制定了长期和年度的安全社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5.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安全社区建设顺利进行。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6.积极组织和广泛参与辖区内、外的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 7.建立了相关安全信息收集、交流、沟通、传递和反馈渠道,保持社区内纵向各层级和横向各部门以及安全社区网络的沟通积极、顺畅。8.有持续参与社区安全促进工作的志愿者和社会组

16、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活动有效果。9.组织社区成员以不同形式广泛参与各类安全促进活动。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10.选择并运用适用的方法(如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表、社区调查、伤害监测、专家经验等)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11.辨识的事故与伤害风险符合社区实际情况,资料数据真实。12.分析容易发生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并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13.建立了各类生产经营和商贸、服务性单位的安全专项台帐,及时掌握其安全动态。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14.根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与分析的结果、社区实际情况和社区成员的安全需求,制定了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

17、,应有明确的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目标。15.制定了覆盖不同人群、环境和设施的并能够长期、持续、有效进行的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计划,尤其是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计划。5安全促进项目16.依据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和安全促进计划,策划并确定安全促进项目。17. 安全促进项目的策划要针对社区存在的特定问题,有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项目结构完整。18.安全促进项目覆盖了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社会治安、居家等主要方面。工作场所安全应关注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19.安全促进项目覆盖了目标人群或场所,覆盖面不少于50%。 20.安全社区工作机构能够履行职

18、责,发挥作用,组织或实施各项安全促进项目。21.能够体现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单位的参与情况,证明已多渠道整合了各类资源。 22.安全促进项目实施效果良好,能够提供相应对比数据或客观证据,并用于持续改进。6宣传教育与培训23.吸纳和整合能够满足社区需要的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的设施和资源,包括社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24.有符合社区制定的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的宣传教育与培训计划以及相关管理要求。 25.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社区成员适用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实施效果能够满足不同需求与要求,达到预期效果。26.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各工作机构的骨干参加了安全社区标准和建设方法的培训。2

19、7.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并充分运用传播安全知识的渠道和载体。28.依据相关要求组织或监督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职业健康教育。7应急预案和响应29.针对社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制定不同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响应措施。30.按标准、要求或预案规定配备了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完好。31.整合并合理运用辖区资源,建立了专职或兼职的应急队伍并经常组织活动,能够保证快速、有效的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处置。32.有针对性的组织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技能培训及必要的应急演练,社区成员具有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8监测与监督33.有社区专职或兼职安全监督机构,认真

20、履行职责。制定并有效实施社区成员对社区各类安全工作的监测与监督方法。34.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定期、不定期、专项及综合安全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检查范围覆盖社区内所有场所、设施和环境尤其是工矿商贸企业的关键岗位、要害部位。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35.事故与伤害数据的监测结果能够按要求如实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反馈给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9事故与伤害记录36.建立了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能够将社区各类伤害尤其是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进行记录。37.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规范了记录的种类、格式、内容和填写要求,记录内容真实、完整,信息全面。事故与伤害记录应

21、能反映发生的频次和原因。38.有事故与伤害记录的管理制度。五年内的事故与伤害记录保存完好,具有可追溯性且便于查阅。39.指定专门工作组或专人负责各类伤害记录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构。40.伤害记录(包括人群伤害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应用于绩效分析、预防与纠正措施及策划安全促进项目等方面。10安全社区创建档案41.建立了适用的、符合社区工作常规的、不同形式的、包含了安全社区建设主要工作和信息的档案。42.制定了安全社区创建档案的管理办法,明确档案的使用、发放、保存和处置要求。43.安全社区档案的保存、管理符合社区实际情况,满足各单位和部门工作需要。11预防与

22、纠正措施44.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信息交流、各类安全监测与监督以及社区安全绩效评审或评估工作中发现或反映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结果有验证。45.认真调查、分析社区发生的各类事故与伤害,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46.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和发生的各类事故与伤害,能够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出现。12评审与持续改进47.有安全促进计划、目标、项目与措施、效果评审的制度与方法。48.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社区建设整体工作的安全评审或行政效能监察。对重点安全促进项目进行了计划、过程和效果评审。49.评审结果能够反映安全促进工作的实际效果并用于指导持续改进工作的开展

23、。50.根据随机抽查结果,大多数社区成员对社区总体安全状况表示满意,对实施的重点安全促进项目表示满意。安全社区建设如何启动社区在决定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成立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计划成立安全促进项目组、发布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文件、制定安全社区建设总体方案、配备或指定负责安全社区建设的负责人与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筹集必要的资金等等。 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考虑正式启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一般情况下,应当举行安全社区建设启动仪式。这并不是搞形式主义,其主要目的是起到宣传和广而告之的作用。启动仪式的规模和形式没有统一要求,各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

24、要确定。目前我国安全社区启动仪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召开由社区辖区内各方面代表参加的会议,宣布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公布安全社区建设方案,对各方面提出要求。这种形式比较简单,也比较简朴,但是宣传效果不够。2起草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文件,内容包括安全社区建设方案、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各安全促进项目组的构成及职责等,发至或抄送各有关部门。3公开举行启动仪式,邀请各级有关领导和各方面代表参加,参加人员往往有几百人乃至上千人,内容安排的也比较丰富。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消息会在有关媒体上进行报导,社区群众也会知道,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4依托某个大型集会或者专题活动公开举行启动仪式,例如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安全社

25、区建设正式启动后,应及时向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备案,建立工作联系。备案内容包括社区基本信息,社区结构,启动方式以及相关文件、方案等。具体内容详见本教材附录安全社区建设保障条件准备安全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持续改进的过程。要保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能够长期持续且有效,必须更新观念,必须有一系列保障措施。一、以人为本,创新理念建设安全社区不同于以往创建二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工作理念的创新。实际工作中,要将安全社区的国际先进理念与社区实际相结合,与群众的需求相结合,坚持“以居民为中心”、“大安全”和“持续推进”三种理念。坚持“以居民为中心”理念。以往的基层工作大都是

26、站在便于行政管理的角度,把工作重心放在社会控制上,社会和居民是被动者,利益诉求的实现受到制约。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要坚持“人人都平等享有安全和健康的权利”,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角度,把二作重心放在维护和实现和谐社会和居民利益的需求上,把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层工作对象由城市居民拓展到流动人口、外籍人士等,并结合实际,确定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事故和伤害预防、风险控制和伤害干预工作,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切实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坚持“大安全”理念。以往的“社区安全”,通常是社会稳定意义上的安全。安全社区建设不仅关注社会安全,更关注人身安全和

27、健康;不仅关注人生理的安全,也关注人心理的安全;不仅要保证人的安全,还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同时,为居民和社区单位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因此,这里的“安全”较之以往的“安全”,内涵上已经被大大拓展和丰富了。坚持“持续推进”理念。安全社区建设与一般的创建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需要建立“策划实施检查纠正”的工作模式,使工作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根据群众需求,确定安全社区的总体目标,再把总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逐一进行落实。工作的推进,取决于目标的完成情况。只有目标完成并得到巩固以后,再进入下一个工作目标。这样做,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那种“以群众运动方

28、式迎接检查检查过后一切照旧”的问题,二作更加扎实有效。二、领导决策,条件保障领导重视与否是安全社区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安全社区建设的先决条件。尤其是社区主要领导,其作用更为关键。安全为本、安全第一不是一句口号,各级领导应把安全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安全社区建设应当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社区主要领导还应保证在安全社区建设过程和维护过程中给予人、财、物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保障安全社区建设能够顺利、长期进行。三、政府主导,理顺职能根据中国国情,要使各项内容全面落实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是不行的。当前社区工作中存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互相掣肘等突出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的社会管理和

29、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因此,政府要对安全社区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借安全社区的平台,将单一的政府管理转变为多元化的共同促进,理顺职能,突破传统条块分割的局面,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工作格局。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实现管理目标、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要在层面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跨越区域界、行业界和条块界的跨界组织,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各社区也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取得实效为目标,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安全社区建设涉及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卫生、公安、交通、民政等多个

30、部门,必须有这些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才能克服各种阻力和闲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可通过跨界组织进行条块对接,促进职能部门与社区各层面的对接,解决社区存在的安全生产、-市政设施、交通秩序、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难题,促进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可以通过与有关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将整体创建任务分解到基层职能部门,把各部门、各单位的力量动员起来,保障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务实的队伍建设安全社区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安全社区的运行和维护,更需要精心策划,不断推出新的项目和计划。因此,要有一批热爱社区工作、有奉献精神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始终

31、参与到安全社区建设中来,他们分布在安全社区推进机构和各个工作机构,承担相关方面的安全促进工作。这支队伍,应能代表社区内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的利益,能够切实为广大居民做实事,坚持“安全无小事”的主导思想和“居民无小事”的服务思想。人员选择上应考虑与其工作相结合,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理解安全社区内涵与理念。五、明确的目标安全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活动,社区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自身的特点设定明确的目标,包括社区整体安全健康目标、风险控制目标和伤害控制目标。只有设定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使社区的成员团结起来,协作配合,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社区的安全健康目标应合理、可行,尽量具体。要有针对性,明确要解决的

32、问题,尽量予以量化。确立目标时应重点考虑持续改进社区居民的安全健康意识、安全健康行为和内外环境安全状况几个方面,保证通过安全社区持续不断的运行达到最佳的安全健康绩效。六、健全的管理制度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和社会性的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必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社区应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级岗位安全责任制、社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例会制度、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评价制度、伤害记录与监测制度,社会治安、交通等各项管理制度,使社区安全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均有章可循,以保证安全社区的良性运行。七、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实现“安全社区”理念的根本保证。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

33、生活的基本场所,是社区居民的生活基地。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应当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广泛参与,通过各种活动和方式,建立政府与民问组织以及公众沟通的渠道,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促进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和支持,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培养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充分调动全体成员参与到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来。社区建设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社区内务职能部门及其专业人员,还包括社区全体居民和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离退休人员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志愿者等等。志愿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其任务是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具体工作,包括各专项工作的开展、宣传法律法规、基本情况调查、调解邻里纠纷、教育转化失足人

34、员,组织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八、安全投入持续推行安全社区计划,应当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建设经费。由于社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建设安全社区的经费投入可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办法。首先应当把社区安全建设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其次要积极通过各个渠道争取资金。另外还可采取共建方式,吸引驻区企事业单位投入一部分资金,通过各种形式吸纳单位投入或个人捐赠,以及从社区服务的赢利积累中提取发展基金等,为安全社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该项资金主要用于宣传教育培训设施、社区环境安全改造、安全设施设备完善、安全促进活动经费等。九、工作场所和活动阵地安全社区建设需要有相应的工作场所,并配置一定的办公设施。另外,社

35、区应建立多样化的社区活动阵地,为持续进行安全社区建设提供有效的沟通及交流场所。要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此外,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大企业、大集团在场地、设备、资金方面的优势,把原来企业活动中心、职丁之家等建成社区安全的活动阵地,打破企业对外封闭现状,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机构一、安全社区的一般结构模式中国的社区目前主要有政府管理的社会型社区和企业主导型社区两种类型。社会型社区包括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以及同时包含有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社区。目前已经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主要是城市社区,

36、农村社区和企业主导型社区目前虽然不多,但发展势头不错。2009年4月,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全国安全社区。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一般包括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领导机构一般称之为安全社区推(促)进委员会,负责社区总体安全目标设计,协调整合社区资源,组织安全健康项目推进、监督安全健康促进项目的计划实施与效果检查、绩效评估以及组织国内外信息交流等。执行机构系根据本社区特点及安全促进重点而设的若干个安全促进项目组或工作组,负责确定安全促进项目、策划安全促进措施并组织实施。按照我国地方组织法规定,城市辖区下设街道办事处作为城市基层政权的派出机关,负责在本街道辖区范围内指导、协调、组

37、织、管理社区的建设,辖区人口一般在数万人左右。居民委员会(社区)是一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模约在lOO-1500户左右,直接受街道办事处管理和指导。城市社区社会资源丰富,公共设施较为完善,有利于充分协调和利用各类资源;实行部门联动。可以将安全内容有机融人各类社区建设项目和工作中,调动和发挥社会单位、志愿者组织、专业技术部门和居民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享安全与健康的创建机制。目前中国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城市社区有多种规模,包括城市行政区、街道办事处,以街道为单位整体创建的居多。 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指社区各个成员具有

38、相同的社会性质,包括相同的职业、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社区建设起步晚,功能不全。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城市社区和企业主导型社区有区别,受教育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安全社区建设的基础相对差一些。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考虑农村安全特点和重点,例如农村用电安全、农机安全、涉水安全、农药中毒预防、火灾预防等问题开展安全促进。企业主导型社区一般由企业自办并管理,与企业在行政上、经济上密不可分j社区居民都是企业职工及其家属,居住区域相对集中独立,社区成员单一,复杂程度较社会型社区偏低,重点问题是生产安全问题。所以,企业主导型社区的安全社区建设是企业

39、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其安全社区建设主要由企业管理层决策领导,即使是经过专业化重组的企业,目前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也仍然是在企业的掌控之中。在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企业在人力和财力方面可以给予直接支持,这是企业主导型社区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组织上,由企业分管社区工作的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成立推进工作委员会和若干个工作小组,对社区安全能力建设给予具体指导,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业工作小组,实施计划项目。安全社区并没有标准的结构模式,也不要求采用统一结构,各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高效、实用的原则确定。二、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建设安全社区首先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要有人去管,否则安全社区的建设是

40、十分困难的。为了加强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应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即:安全社区推(促)进委员会(或称之为督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等)。安全社区推(促)进委员会一般由社区所在地政府负责安:全社区建设的部门牵头,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民政、街道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民政、消防、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服务、医疗救助、学校、公安、交警、企业、志愿者组织、物业管理交通等部门的领导及企业家、专家共同参与组成,形成跨部门合作机制。人员数量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安全社区推(促)进委员会是一个非常设机构,其构成应基本涵盖社区内各类资源,各成员自愿参与其中并保证能够发

41、挥应有的作用。安全社区推(促)进委员会内设办公室,负责安全社区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与各工作小组的联络和协调工作。人员专职、兼职均可,但应相对稳定。安全社区推(促)进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安全社区建设规划与目标;制定安全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社区推(促)进委员会会议,持续推动安全社区计划;组织协调社区内外一切可以整合、利用的资源和力量;解决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推动社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监督各工作小组有效执行年度工作计划;检查社区内各项安全计划执行情况及绩效评估;协助各工作小组取得政府及民间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组织参加国内及国际安全社区的各类活动。安全社区推(促)

42、进委员会应制定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安全社区建设情况,制定和讨论相关制度,协调资源和力量,确定和评审安全目标。委员会各成员应有工作分工,各负其责,可以考虑成立若干个工作组,例如安全教育推广组、社会治安稳定组、消防安全组、居家安全组、安全生产组、环境安全组、交通安全组和信息交流组等,负责这方面的社区资源整合以及对安全社区执行机构和社区实施指导。三、安全社区建设执行机构安全社区建设内容涵盖了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安全社区推(促)进委员会应在对本社区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和目标要求,设立若干个安全促进项目组,专门负责某一(或几个)专项的安全促进工作。安全促进项目组成员由社区管

43、理者、志愿者组织代表、有关技术人员、安全专家、该专项相关人员(如学校安全组应有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老年人安全组应有老年人)组成,形成资源整合机制。这些工作小组是安全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安全社区维护和持续运行的具体实施者。应针对社区存在或群众关心的主要事故与伤害问题尤其是高风险环境、高危人群和脆弱群体,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安全促进项目。项目应从交通、消防等12个方面进行考虑。根据本社区情况。确定安全促进工作重点。各安全促进项目组还应有针对社区内各类高风险环境、高危人群和脆弱群体的安全服务和伤害干预措施。各安全促进项目组应制定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情况和安全促进绩效,调整工作

44、计划,策划部署新的计划和目标,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开展的项目。各安全促进项目组的具体职责:1参加安全社区推(促)进委员会会议;2参与制定本专项的安全社区计划和目标;3针对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开展安全促进项目:4定期召开会议,邀请社区居民共同解决社区安全的问题;5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6整合及妥善运用社区内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财力资源;7其它有助于安全社区建设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设置几个安全促进工作组没有统一的要求,社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安全问题和工作重点等确定安全促进项目组的设立数目。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诊

45、断任何社区,不论其管理水平如何,规模大小,在其管理和运行中,总是客观地存在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和惯例,形成了一套运作体系,具备了建设安全社区一定的甚至是良好的基础。所以,安全社区建设决不是另起炉灶,更不应当把它作为一个简单的项目。社区应在现有组织机构和制度基础之上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补充和完善,填平补齐。否则,很容易形式化、表面化,失去建设安全社区的意义。因此,要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社区,必须搞清楚自己的情况,摸清自己的家底,包括已取得的成绩、行之有效的惯例、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差距、改进的空问与可能性、群众的建义和要求等等,搞清楚社区伤害预防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处于什么水平。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策划H

46、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促进计划。所以,安全社区建设之初,要对本社区安全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信息收集和资料分析,对社区安全管理情况和安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评价,确定社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从而确定有待改进的重点工作,为安全社区的建立提供基础支持。社区安全状况调查、事故与伤害情况的收集、分析过程就象医生诊断病情样,所以又称之为社区诊断。主要方法包括:基本情况调查、风险辨识评价、事故与伤害调查、伤害监测与分析。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与此同时,社区应沟通和建立日常伤害与信息收集渠道,将这些工作常态化,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伤害发生情况。一、基本情况调查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1现有安全健康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及其适用性;2现有安全管理制度及其适用程度和有效性;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4安全健康现状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上级要求的符合程度;5已开展的各类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