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3862.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7471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0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386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386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386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386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386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386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3862.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地方性标准 DB 编 号:DB11/T386-2006 备案号:J10931-2007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Inspection and Test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2006-11-03 发布 2007-02-01 实施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治疗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前 言本规程是根据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2004年度编制计划通知(京建科教2004268号)的要求,为规范北京地区建设工程检测试验工作的管理,由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和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会

2、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检测试验、施工现场试验和技术资料等内容作出了管理规定。本规程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建设部141号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以及建设部原建筑施工企业试验室管理规定(建监1996488号)和原北京市建筑企业试验室管理办法(京建质(1995)313号)等文件。并与计量认证、国家实验室认可等领域的要求、规定协调一致。本规程共分为六章和四个附录。依次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检测试验工作管理、施工现场试验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和附录。本规程的附录为标准的附录。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在工

3、作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和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通讯地址:西三环南路甲17号;邮政编码:10007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参编单位:北京筑之杰建筑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思成工程测试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北京朝旭鼎新市政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第三建筑公司试验室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二检测所 北京厦荣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陆建鸿兴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北京华诚信建筑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二建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北京诚宇阳建设工

4、程检测有限公司北京新兴建恒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心试验室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试验室北京城建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试验中心主 编:高新京副 主 编:张元勃 白健红主要起草人:张元勃 胡耀林 艾毅然 张英莲 汪 良 刘 江 杨秀云 马 克 马洪晔 张俊生 岳爱敏 李 灿 王 平 刘友全 姜建平 陈慧娟 刘敬中 杜学政 杨养社 李恒儒 刘惠心 袁 兵 孙永泉目 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检测试验工作管理4.1 人员4.2 仪器设备4.3 环境4.4 委托4.5 见证取样检测4.6 检测试验4.7 计算机应用5 施工现场试验管理6 技术资料管理 6.1 委托

5、资料 6.2 原始记录 6.3 检测试验报告 6.4 技术资料归档附录A 仪器设备校准 (检定)周期表 附录B 材料试验委托协议书(样式)附录C 材料试验报告格式附录D 材料试验报告结论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1 总 则1.0.1 为加强对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试验室的管理,制定本规程。1.0.2 凡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参与工程建设的检测机构、试验室及施工现场试验管理均应执行本规程。1.0.3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试验室及施工现场试验的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body取得相应的检测资质

6、并向工程建设领域提供检测试验技术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2.0.2 试验室 laboratory 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构配件生产企业和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内部设置的从事建筑工程材料试验的机构。2.0.3 检测试验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 body检测机构和试验室的总称。2.0.4检测inspection检测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工程结构实体及施工质量进行测试,并判定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的过程。2.0.5 试验 test检测试验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材料和材料组合使用后的物理及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判定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过程。2.0

7、.6 检测试验工作 inspection and test activity检测机构和试验室从事建设工程检测与试验工作的总称。2.0.7技术资料 technical documents从事检测试验活动的各项记录,包括检测试验委托协议书、原始记录和检测试验报告等。2.0.8 电子资料 electronic documents以电子媒体形式保存的技术资料。2.0.9 见证取样检测 witness sampling and testing在建设或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试验人员在现场抽取涉及工程结构安全或功能的材料或试样,并委托检测机构测试的过程。3 基本规定3.0.1 检测试验工作应执行

8、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3.0.2 检测机构必须保证测试工作的公正性,不得与承接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3.0.3 检测机构应对其出具的检测试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企业应对其所属试验室出具的试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3.0.4 检测试验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3.0.5 检测试验机构应当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不合格的测试结果,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3.0.6 检测试验机构应单独建立检测试验结果不合格项目台帐。3.0.7 技术资料的填写应内容齐

9、全、字迹清晰、书写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3.0.8 技术资料的管理应符合本规程及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规定。3.0.9 技术资料应采取适宜的载体形式加以保存,保存期限应符合工程档案保存期限的要求。3.0.10 检测机构应参加能力验证或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3.0.11 检测机构应不断改进服务质量,诚信自律,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承揽业务。4 检测试验工作管理4.1 人员4.1.1 检测试验机构的人员配置应与其所承接的测试工作范围和业务量相适应。4.1.2 从事检测试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熟悉相关规定与技术要求,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检测机构的人员培训合格率不得低于90%,试验室的人员培训合格率

10、不得低于80%。4.1.3 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从事检测试验工作3年以上;试验室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熟悉试验工作。4.1.4 检测试验机构应对测试人员进行必要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并将有关资格、培训和经历等信息记入人员技术档案。4.2 仪器设备4.2.1 检测试验机构应配备与所开展测试工作相适应的仪器设备。4.2.2 检测试验机构应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台帐和档案。4.2.3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仪器设备应进行校准或检定:1 首次使用前;2 可能对测试结果有影响的维修、改造或移动后;3 停用后再次投入使用前。4.2.4 仪器设备在下列情况下不得继续

11、使用:1 当仪器设备在量程刻度范围内出现裂痕、磨损、破坏、刻度不清或其它影响测量精度问题时;2 当仪器设备出现显示缺损、不清或按键不灵敏等故障时。4.2.5 检测试验工作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按本规程附录A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检定)。附录A未规定校准(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检测试验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对其进行校准(检定),以及校准(检定)方式和周期。4.2.6 自校的仪器设备须编制自校规程。4.2.7 对于使用频次高或易产生漂移的仪器设备,在校准(检定)周期内,宜对其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4.2.8 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校准(检定)标识,标识的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使用状态、检定日期及有效期。4

12、.2.9 仪器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4.2.10 用于现场测试的仪器设备,应建立领用和归还台帐,记录仪器设备完好情况及其它相关信息。4.3 环境4.3.1 检测试验机构应具备与所开展的测试项目相适应的工作环境;各种仪器设备应布局合理,满足测试工作的需要。4.3.2 检测试验工作区应与办公区分开,工作区应有明显标识;与测试工作无关的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工作区。4.3.3 检测试验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应满足所开展测试工作的需要,并有相应的记录。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噪声、电磁场、震动等不得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4.3.4 检测试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水、废

13、气、噪声、震动和有毒物质等的处置,应符合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方面的有关规定。4.4 委托4.4.1 检测试验机构应与委托方建立书面委托(合同)关系。4.4.2 委托方应对所提供试样(件)的真实性负责。4.4.3 检测试验机构应有专人负责接受委托,验收试样(件),记录试样(件)状态并标识。 4.4.4 检测试验工作所依据的标准应现行有效。当委托方有特殊要求时,检测试验机构可按照委托方的要求进行检测试验,但应在委托书和检测试验报告中注明。4.4.5 当接受委托的检测试验项目需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检测试验机构应编制相应的检测试验工作作业指导书并征得委托方书面同意。4.4.6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检测试验机

14、构不得接受委托:1 委托书内容与委托样品或现场检测实体不符;2 试样(件)不满足标准规定(另有约定除外);3 单位工程同类试样试件编号相同时。4.5 见证取样检测4.5.1 见证取样检测应委托有见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单位工程的见证取样检测应委托一家检测机构完成。4.5.2 见证人应向已确立见证委托关系的检测机构提交有见证取样和送检见证人备案书,见证人发生变更时,应办理变更手续。4.5.3 见证人应对见证试样(件)的真实性、代表性、合法性负责。4.5.4 见证试样(件)应有标识或封志,并附有“见证记录”。4.5.5 检测机构应核验 “见证记录”和见证试样(件)的标识封志,并在委托书和检测试验报告上

15、注明。4.6 检测试验4.6.1 检测试验机构在试样(件)的接收、存放和测试过程中,应对试样(件)做出唯一性标识。4.6.2 检测试验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开展测试工作。 4.6.3 检测试验人员在开展测试工作前、后及过程中应检查所用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做好记录。确认仪器设备正常后方可开展测试工作。4.6.4 检测试验项目对温度、湿度有要求时,在开展测试工作前、后及过程中应控制环境的温度、湿度,并做好记录。4.6.5 检测试验人员在开展测试工作前应对测试试样(件)的状态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4.6.6 检测试验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测试人员共同完成。4.6.7 检测试验人员应真实

16、记录测试数据,并有专人进行校核。4.7 计算机应用4.7.1 检测试验机构应使用计算机对其测试工作进行辅助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的数据处理及应用功能应满足现行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及本规程有关要求,并应通过专家评审鉴定。4.7.2 计算机管理软件应能自动记录并保存数据及各种信息的修改过程,包括修改时间、修改人员、修改前后的数据等。4.7.3 计算机管理软件应能自动识别单位工程同类样品相同试样(件)编号并加以限制。4.7.4 计算机管理软件应设置使用权限。4.7.5 技术标准、试验方法更新时,计算机管理软件应及时升级。 4.7.6 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时,应执行下列规定:1 委托信息和测试数据的录入应设

17、专人进行审核;2 对已录入的委托信息和测试数据进行更正时,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3 定期对计算机内的测试数据进行备份。4.7.7 检测机构应安装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对能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的试验项目进行自动采集。自动采集系统应记录钢筋和混凝土试样的荷载-变形(荷载-时间)曲线并保存。5 施工现场试验管理5.0.1 单位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工程检验计划。监理(建设)单位应制定有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5.0.2 施工现场应建立现场试验站,并根据工程规模大小,配备相应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和设施,建立健全现场试验管理制度。5.0.3 施工现场应建立现场试验站的业务范围包括:1 简易土工试

18、验;2 砂浆、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及养护;3 各种原材料和施工过程中要求试验项目的取样及制样;4 确定施工过程所需工艺参数的试验,如钢筋班前焊试验等。5.0.4 现场试验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5.0.5 现场试验站应设有工作间和标准养护室,其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规定。5.0.6 现场试验站仪器设备的管理应符合本规程第4.2节的规定。5.0.7 施工项目部试验管理人员应及时向试验员下达各类试验取样通知单。5.0.8 施工现场的取样、制样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并建立试样(件)委托台帐。现场试验员对取样的真实性、代表性负责。5.0.9 混凝土、砂浆试件应注明成型日期、强度等级、试件编号和养护条件等信

19、息。同一取样批所留置的不同用途的试件可以编号相同,但应按表5.0.9所规定的后缀字符予以区别。表5.0.9 试件类型与后缀字符对照表试件类型后缀字符标准养护B同条件试件T 结构实体试件ST 抗冻临界强度试件DT同条件28d转标养28d试件ZB5.0.10 施工现场抽取或制作的试件应有唯一性标识,内容应包括试件(样)编号、材料的规格、型号、制样或成型日期等内容,但不应注明施工单位和工程名称。试件编号应按单位工程分类顺序排号,不得空号和重号。 5.0.11 依据标准需重新取样复试时,复试样品的试件编号应与初试时相同,但应后缀“复试”加以区别。初试与复试报告均应进入工程档案。5.0.12 施工过程中

20、出现试验结果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时,应在试样(件)委托台帐中注明处理意见,不得删除台帐中的相应内容。试样(件)委托台帐应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存档。5.0.13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现场试验设备、环境设施进行检查,对试验员进行考核。5.0.14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及时了解试验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5.0.15 现场试验资料的管理应符合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的规定,确定施工工艺参数的试验资料不进入工程档案。6 技术资料管理6.1 委托资料6.1.1 检测试验委托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 委托编号;2 委托方名称、地址;3

21、工程名称及部位、试样(件)名称、编号、规格和代表数量;4 测试依据及测试项目;5 委托试样(件)状态的描述;6 抽样方式(见证试验、施工方送样、检测单位抽样等);7 双方责任;8 委托人及接收人签字及日期。6.1.2 材料试验委托书的格式可参照附录B样式;工程检测委托书可根据检测项目由检测机构自行编制。6.1.3 检测试验报告发出后,委托方要求更改委托书中由委托方提供的信息时,需提供委托方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签署的书面申请。6.1.4 委托编号应按年度顺序编号,其编号应连续。6.2 原始记录6.2.1 原始记录应有固定格式,不得使用空白纸张或笔记本等作为原始记录。6.2.2 原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

22、容,并能够复现测试工作的主要过程。1 试样(件)信息;2 测试日期;3 测试环境条件;4 测试项目;5 测试依据;6 仪器设备编号;7 测试数据;8 测试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9 测试人员、校核人员签字;10 其它必要的信息。6.2.3 原始记录应分类按年度顺序编号,其编号应连续。原始记录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因笔误需更改应在错误处划改并注明更改人。6.3 检测试验报告6.3.1 检测试验机构出具的检测试验报告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内容应真实、客观,数据可靠,结论明确,有测试人员、审核人员和批准人员签字并加盖检测试验机构的印章。6.3.2 材料试验报告的格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规定。结构检测报告的格式及

23、本规程附录C未做规定的,检测试验机构可自行编制。6.3.3 自行编制的检测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报告名称、编号;2 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3 样品名称、编号、规格、代表数量;4 测试日期;5 测试依据;6 测试数据、照片、附图及结论;7 测试人员、审核人员及批准人员签字;8 其它必要的信息。 6.3.4 检测试验报告的结论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测试验机构出具的检测试验报告均应给出文字描述的结论;2 材料试验报告的结论应符合本规程附录D的规定。附录D未列出材料试验报告结论的,检测试验机构可参照附录D的格式自行拟定;3 当仅有材料试验方法而无产品标准,材料试验报告结论应按设计要求或委托方

24、要求给出明确的判定;4 工程检测报告的结论应根据设计要求给出明确的判定。当原设计没有要求,或因设计资料不全不能确定原设计要求时,可将检测结果列出作为检测报告的结论。6.3.5 检测试验报告的编号应按年度分类顺序编号,其编号应连续。6.3.6 工程检测报告不得使用计算机扫描签名。材料试验报告不宜使用计算机扫描签名,当使用计算机扫描签名时,检测试验机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材料试验报告中的计算机扫描签名均为该签名合法使用人签署。6.3.7 检测试验报告应加盖检测试验机构公章或检测试验专用章;有见证取样送检项目的试验报告,还应加盖“有见证试验”专用章;取得计量认证项目的检测试验机构应在其出具的检测试验

25、报告中加盖“CMA”专用章;检测机构还应在其出具的材料试验报告上加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专用钢印。6.3.8 修改已发出的检测试验报告,必须作出书面声明,并以测试数据修改单或重新发放检测试验报告的方式进行。检测试验机构应将修改原因及修改过程记录与原报告一起保存。6.3.9 检测试验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测试验报告应采用A4纸打印,检测报告所用纸张的规格不宜小于70g;试验报告所用纸张的规格不宜小于50g;2 检测试验报告的页边距宜符合下列规定:上25mm;下25mm;左30mm;右20mm;3 工程检测报告应有封面和封底,并加盖骑缝章。6.4 技术资料归档6.4.1 检测试验机构应设专人对

26、技术资料进行管理,定期归档保存。6.4.2 技术资料应按测试项目分类归档。归档资料应包含委托编号所对应的委托书、原始记录和检测试验报告。6.4.3 资料管理人员应及时将技术资料登记、编目、标识,以方便检索查阅。6.4.4 存放技术资料的场所应符合档案管理的规定,防止损坏、丢失。6.4.5 检测试验委托书、原始记录、检测试验报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环境温湿度记录、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人员技术档案、仪器设备档案、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测试)证书应长期保存。6.4.6 电子资料应进行备份并建立索引,设专人管理,定期归档。6.4.7 检测试验机构的技术资料应采取适当的保护和保密

27、措施,无关人员不得查阅,未经批准不得修改和复制。附录A 仪器设备校准(检定)周期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校准检定周期备注1混凝土回弹仪半年/6000次2天平、秤1年3千(百)分表1年4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试验机、拉力试验机1年5抗折试验机1年6恒温恒湿试验箱1年7低温试验箱1年8混凝土抗渗仪1年9透水仪1年10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仪(千斤顶)1年11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仪(压力变送器)1年12桩身完整性测试仪1年13门窗动风压现场设备1年14热球式风速变送器1年15数字式位移传感器1年16锚杆拉力计1年17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仪1年18粘土砖回弹仪1年仪器设备校准(检定)周期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校准检定周期

28、备注19砂浆回弹仪1年20测氡仪1年21甲醛测试仪1年22可见分光光度计1年23碱式滴定管1年24电子温湿度计1年25热解吸装置1年26路强仪1年27测平仪1年28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1年可自校29电子引伸计2年30混凝土震动台2年31千分表(砼弹模测定仪)2年32恒电位/恒电流仪2年33水泥快速养护箱2年34混凝土收缩膨胀仪2年35比长仪2年36气相色谱仪2年37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仪 (位移传感器)2年仪器设备校准(检定)周期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校准检定周期备注38空盒气压表2年39气体流量校准器2年40玻璃转子流量计2年41混凝土试模2年可自校42砂浆试模2年可自校44表面振动压实试验仪2年

29、可自校45温、湿度测控仪表2年可自校46保水率试验装置2年可自校47跳桌2年可自校48截锥圆模2年可自校49维卡仪(水泥稠度凝结测定仪)2年可自校50(针)片状规准仪2年可自校51电热鼓风干燥箱2年可自校52多功能数显电动击实仪2年可自校53恒温养护水槽2年可自校54砂浆稠度仪2年可自校55电动钢筋标距仪2年可自校56水泥抗压夹具2年可自校57水泥净浆搅拌机2年可自校仪器设备校准(检定)周期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校准检定周期备注58水泥胶砂搅拌机2年可自校59水泥胶砂振动台2年可自校60水泥胶砂振实台2年可自校61皂膜流量计3年62手持式激光测距仪3年63酸式滴定管3年64压力泌水仪3年65混凝土

30、贯入阻力仪3年66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3年67负压筛析仪3年68土壤液塑限仪3年69厚度计3年70电热恒温水浴锅3年71沥青软化点仪3年72沥青针入度仪3年73沥青延伸仪3年74磁力搅拌器3年75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3年76低本底多道伽玛能谱仪3年仪器设备校准(检定)周期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校准检定周期备注77高温炉(电炉温度控制器)3年78铜-鏮铜热电偶及数据采集仪3年79复壁式热流法及数据采集仪3年80超声波流量计3年81游标卡尺3年82导热系数测定仪3年可自校83砂石筛3年可自校84玻璃器皿一次性85秒表一次性86钢制直(卷)尺一次性87水银(酒精)温、湿度计一次性88雷氏夹测定仪一次性89筒

31、压强度测定仪一次性90压碎指标测定仪一次性91砂浆分层度仪一次性92密度计一次性93坍落度筒一次性94抗渗试模一次性95环刀一次性仪器设备校准(检定)周期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校准检定周期备注96便携型测微显微镜一次性97裁刀一次性98沥青路面渗水试验仪一次性99路面构造深度测定仪一次性附录B 材料试验委托书格式(钢筋)委托编号: 试验编号: 单位代号: (表格编号)委托单位填写委托单位试样编号工程名称及部位委 托 人样品数量生产单位代表数量规格及牌号委托日期试验依据 GB1499-1998 GB13013-91 GB/T701-1997 GB13788-2000 GB700-88 JG3046-

32、1998试验项目 抗拉强度 伸长率 冷弯其它依据其它要求注:委托方对所提供的一切资料及样品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供必要的文件。检测试验机构填写样品状态外观: 正常 不正常异常状态描 述尺寸: 符合 不符合见证试验是: 否:收样人年 月 日注:检测试验机构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保护委托单位的机密和所有权。检测试验机构: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送 样 人: 要报告天数:联系电话:报告发放形式: 自取 公司送样品处理方式: 废品 保 留注:本协议一式二份,一份检测试验机构保存,一份委托单位保存并为领取报告的依据,本委托单不得涂改。 附录C 材料试验报告格式材料试验报告(通用)编 号试验编号委托编

33、号工程名称及部位委托单位委 托 人材料名称及规格试样编号生产单位代表数量试验依据委托日期要求试验的项目及说明:试验结果:结论:批 准审 核试 验检测试验单位报告日期钢 材 试 验 报 告编 号试验编号委托编号工程名称及部位委托单位委 托 人钢材种类及规格试样编号公称直径(厚度) 公称面积生产单位代表数量 试验依据委托日期试验结果力 学 性 能弯 曲 性 能屈服点s(MPa)抗拉强度b(MPa)伸长率(%)b实/s实s实/s标弯心直径(mm)角度()结果其它: 结论:批 准审 核试 验检测试验单位报告日期钢筋连接试验报告编 号试验编号委托编号工程名称及部位委托单位委 托 人接头类型试样编号 设计

34、要求接头性能等级检验形式连接钢筋种类及牌号 原材试验编号公称直径 代表数量试验依据委托日期接头试件母材试件弯曲试件备注公称面积(mm2)抗拉强度(MPa)断裂特征及位置实测面积(mm2)抗拉强度(MPa)弯心直径(mm)角度()结果结论:批 准审 核试 验检测试验单位报告日期水 泥 试 验 报 告编 号试验编号委托编号工程名称及部位委托单位委 托 人品种及强度等级试样编号出厂编号及日期代表数量生产单位商 标试验依据 委托日期 试验结果一、细度(80m方孔筛余量) %二、标准稠度用水量(P) %三、凝结时间初凝 h min终凝 h min四、安定性雷氏法 mm 饼法 五、抗折强度3天 MPa28

35、天 MPa六、抗压强度3天 MPa28天 MPa结论:批 准审 核试 验检测试验单位报告日期砂 试 验 报 告编 号试验编号委托编号工程名称及部位委托单位委 托 人种 类试样编号产 地代表数量试验依据 委托日期试验结果一、筛分析细度模数(f)级配区域 区级配情况二、亚甲蓝试验三、石粉含量 %四、泥块含量 %五、表观密度 kg/m3六、堆积密度 kg/m3七、碱活性指标 %八、坚固性(重量损失) %九、压碎指标 %十、紧密堆积密度 kg/m3十一、含泥量 %结论:批 准审 核试 验检测试验单位报告日期碎(卵)石试验报告编 号试验编号委托编号工程名称及部位委托单位委 托 人种类及规格试样编号产 地 代表数量试验依据委托日期试验结果 一、筛分析级配情况连续粒级 单粒级七、有机物含量 %级配结果八、针片状颗粒含量 %最大粒径 mm九、压碎指标值二、表观密度kg/m3十、坚固性 三、堆积密度kg/m3十一、含水率 %四、紧密密度kg/m3十二、吸水率 %五、含泥量 %十三、碱活性指标六、泥块含量 %结论:批 准审 核试 验检测试验单位报告日期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编 号试验编号委托编号工程名称及部位委托单位委 托 人种类及型号试样编号生产单位代表数量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